登陆注册
35450200000004

第4章

补遗篇一

男女老少。皆可修行。精详妙理。一见自明。

东亭曰。男女修真。俱在己身用事。无非初下功夫。间有异焉。男子炼气。在坎宫下手。坎宫。即脐下丹田。医书谓之内肾是也。女子炼形从离位兴功。离位。即两乳中间。古人谓之乳房是也。刘悟元云。太阳炼气男子理。太阴炼形女蹄筌。须知炼气是炼铅。炼形是炼汞。

男子不知真汞。是有阳无阴。女子不知真铅。是有阴无阳。所以男子修真降白虎。女子修真斩赤龙。末后功夫。男女皆同也。男子知真汞。则知末后炼形一着。女子知真铅。则知末后还丹一着。紫阳所谓后行长也。于人年老精神衰败。又无阳生。意欲修道。多有畏其不能也。三丰祖云。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岂虚语哉。今不待访问。遂以此方儿告之。必先择一静室。邀三两知己同伴。行住坐卧。俱随己意。毫不勉强。照此进功。积神生气。积气生精。积之日久。饮食渐加。四体轻快。丹田温暖。外阳勃兴。从此一静。则生机发动不期然而然。此欲非术。理固如是。似水贮久生虫其义同也。以上尽言男女老人修行之诀。以下言汞生之旨。灵源大道歌云。休论涕 。精津气血液。达本穷源总一般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

因心意。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纵横流转运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节由真气。一切常人。每到夜间睡熟。亦有阳生。不知采取。可惜当面错过矣。圭旨云。阳精日日发生世人不知翕聚。散在周身。变为后天之汞也。可见终日。所作所为。无不是汞用事。一到夜间。汞少必昏沉睡去矣。

及至年老。海水枯渴。而无潮信。此是汞不流润。精水绝矣。精路闭矣。眼精昏矣。耳朵聋矣。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不知汞用尽也。欲要朱汞常存。须得水铅以制之。悟真篇云须要制伏觅金公。参同契云。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又云。河上 女。

灵而最神。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曰流珠。曰 女。皆指真汞而言。曰金华。曰黄芽。皆指真铅而言。丹经云。命无性不立。性无命不存者此也。故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即汞。而气即铅。岂不是铅能生汞也。圭旨云。人见金之产于月。而不知月之光。本出于日。岂不是汞亦能生铅也。铅汞相生。风火交炼。及炼至铅尽汞干。斯为金丹。而且龟得夜明珠。而能脱壳。

龙得辟火珠而能飞腾蛇得定风珠。而能永寿。狐得月华。而能变人。异类尚能如是。岂独人不能得丹。其理明矣。盖天地为一太极。各物具一太极。今例以人身太极之理言之。人即一太极也。铅汞即太极之阴阳也。玄关即太极中之无极也。若夫伏羲河图。先天对待。上德可以学之。上德者乃童真之体也。大禹洛书。后天流行。下德可以学之下德者。乃已破之体也。上德下德。炼法虽殊。及其成功一也。但真铅水中金。一与四孙悟空也。真汞火中木。二与三猪悟能也。玄关真土居中。生数五沙悟净也。岂不是三五合成一个唐三藏也。白马者。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世之读四游者。能知三藏二字。则金丹之道。无不成矣。参同契云。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譬如渡江以船。获鱼以网。无船江怎渡。无网鱼怎获。无法道怎修。饶君智过颜闵。实难强猜。余今直言愿同志者。一目了然。

补遗篇二

两者同出故有异名两者同入一本共根东亭曰。上德无为不以察求者。上德是童真之体。不必求师传授。有为之学。只行无为之功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者下德是已破之体。必要求师传授。有为之学。早行栽接之功。盖破体者。必有亏损。若无栽接基。

岂能筑乎。故云。气败血衰。宜补接道。经云。按年接命以作长生之客。释典云。老僧会接无根树能续无油海底灯。吕祖云啬精宜及早接命莫教迟圭旨云果然接之则长生不接则夭死矣今人不明比喻一闻栽接即信伪师置买女鼎离形交气以为是道。契云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余言栽接是从自己身中。

后天返出。先天真阴。真阳两味药物。丹书所谓九还七返金液大丹也。故三丰祖云万般渣质皆非类。真阴真阳正栽接。又云阴阳交铅汞接要知是用本身铅汞栽接。切莫猜到女人身上。夫铅汞者。

水火也。必要明白水火之根。即知栽接之义矣。道德经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所以三教经书异名同出。故有铅汞之分。水火之别。巧喻设象万号千名然皆不越阴阳之外。总在自己身中。故云愚昧小人得而行之。立超圣地紫清翁云。性之根。命之蒂。同出异名。分两类合归一处结成丹。还为元。始先天气。

夫元始先天者。即身中水火之根。白虎首经至宝也。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子云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何谓二五二者六二居内。卦中女阴也。五者九五居外。卦中男阳也。内外男女阴阳和合化为真一之阳。所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吞入腹中。所谓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也。盖天地间无雨。不化来。子易云。对待者数噫乾坤交而万物泰坎离交。而一身泰双修秘旨尽泄于斯。

谓非儒教可乎。更进而论之。颠倒圣功之水火者。即易所云。以男下。女是以亨之义也盖火非寻常之火。其火由坎水生。足以开通。脉络是为真阳。水非寻常之水。其水由离火生。足以降伏熏蒸是为真阴。崔公云。水真水火真火。又云。铅龙升。汞虎降。吕祖云。干铅坤汞金丹祖龙铅虎汞最通灵三丰祖云真水火配阴阳世人莫要乱思量。饶尔无为空打坐。不免亡身葬北邙水火尚不能知。从何栽接乎。所谓真水火者。盖水中之火水不能熄。

名曰真火。火中之水火不能消名曰真水即是真阴真阳也。如再不明。试看前西游。红孩儿之火四海龙王之水不能救熄。后西游火云。楼之火。四海龙王之水。亦不能救。必要南海观音之水方能了事夫南者离也火也海者水也。火中之水乃身中之真水也。红孩儿之火与火云。楼之火乃身中之真火也。

观音者观内之音信也。音信一至水火自然既济。吕祖云。此中有真信信至君必惊泥丸翁云。精生有时时至神知朱元育云。时节一到药物自产余见。西游记人参果树。是这一味药物。栽接女鼎无用愈无疑矣。但识药物而不知采取火候也。是徒然丹书最秘是此三者非是真秘。其中有分合。内外实难言也。试申论之分。

则采者采外也。取者取内也。火者神火也。候者真息也。合则采取。即是火候。火候即是采取。故云火候不在采取之外。采取即在火候之中一到临炉自家不能作主。必要黄婆登坛分合内外。皆听黄婆。号令经云黄婆乃中宫主帅又云。婴儿 女齐齐出却被黄婆牵入室。噫婴儿能骑白虎。 女能跨青龙。黄婆只要一牵。这个神通何等广大。四象五行全藉土信不诬也。愈知黄婆能降龙伏虎。黄婆能匹配团圆不特此也。不刻时中黄婆。能分子午无卦爻内黄婆能定乾坤丹道始终全伏黄婆盖黄者中之色婆者。和之意来。子易云。主宰者理此。所以须臾不可离也。及至脱胎紫清翁云。泥丸宫里有黄婆。又西游记孙悟空每到交战时起。在空中自称曰。认得孙外公么只有黄婆认得清白识得老嫩。夫黄婆在人为真意尹真人云。真意者。干元也。自得吴师口诀即知黄婆是父母未生身以前面目。三丰祖云。本来面目常发现。是教人认识黄婆也。或问发现可以见乎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于此时。始得见黄婆矣。至于下手调药之法。分则采真阳真火戊土也取真阴真水己土也合则阴阳和水火交戊己叠而成刀圭也。

以药产言之分则要明白如何是壬水是癸水壬水阳癸水阴壬水清癸水浊壬水是真铅。是外药。

是自外而来故云铅还向外求癸水是真汞。是内药。是自身所有。故云汞在家中取合。则归炉烹之。炼之也。以火言之文火者封固。沐浴止火温养是也。武火者采先天之气。取真一之铅采坎中之爻取水中之虎采黑中之白取阴中之阳是也。以周天言之阴符云。天地之道浸来于云。流行者气盖气到。即子时至矣。随用文人浸。浸变成武火比喻冬至复卦一阳从地底渐渐升到天顶故谓之进阳火又名干用九九者阳也再从武火浸浸化成文火。比喻夏至 卦一阴从天顶降到地底。故谓之退阴符又名坤用六六者阴也。这就是复 。自兹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诀曰。

念不起意不散含光默真息绵文武转换调匀自然暗合天度方可。谓之周天火候。故参同契以六十卦消长喻之以一年节候喻之以一月盈虚喻之。其中更有言不尽底者。参同契已详载之。故曰。

神仙不作参同。契火候工夫。那得知此。所以为万古丹经王也。总而言之。通篇所论之理。虽觉明白。要知皆是象言。幸勿自作聪明而自误也。故紫阳云。本立言以明象。既得象以忘言。犹设象以指意悟其意则象捐众仙垂语。虽不一律。然有一寓言必有一实义。务要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切不可泥象而执文也。噫愿我同好必要坚志将心钻入理窟苦读数年。一遇师时真伪自分。邪正自别。何至当面错过。如不悟丹书不明象言朝王暮李。

无怪乎指鹿为马。以羊易牛不是置女鼎。便是买童男不责自己糊涂。反云仙佛教我咄有是理乎。余心不忍特补此篇以救之也。

辟邪篇

邪术异端。门户林立。煽惑人心不可不辟。

东亭曰。方今正道湮没。邪教蜂起。见有在家修道之士。误入傍门曲径。执迷不悟者。

多也。迩闻俺中土。教门林立。聊以表之。有清静门。大乘门。金丹门。瑶池门。以及姚门。一指门。先天门。大智门。老君门。最上一乘门。种种傍门。姑不尽述。无非教人吃斋诵经。谓之修善果。戒杀放生。谓之积功德。存思死后。必为仙真。而归阆苑。或作佛祖。而归西天。

以此蛊惑人心。败坏风俗。皇天震怒。官府知之而不容哉。向有在家门祝。出家僧道。捏造科录。与病患禳解星辰。代老人拜斗延生。或替死人做斋。超度亡魂。或遭灾厄。打醮保护地方。但此外道。焉有斯法力。实乃弄财一大术局而已。且王公学士之家。亦被哄弄。以为前传后教之事。不曾究及。未必不明其理。不知其幻乎。更有引诱人出家。削发改妆。学习沙门规矩。谓之皈依佛氏。有开设禅林。招摇四方僧人聚会。用艾火。灸头顶。打七跑香。给文帖衣钵。谓之受戒和尚。有待老死。用火焚身。谓之脱化成佛。有提公案。参话头。冥心打坐。

盲修瞎炼。谓之修行。有搬运存想。咽津纳气。守静观鼻。谓之学道。有终日忙忙。募化功德。建修寺观。实为已身营谋有吞日精。吸月华。注想长生而不老。有步罡履斗书符念咒。

拿妖捉怪。骗人银钱。有用五金八石。讲炉火。炼黄白。拐人资本。有黑夜纠集男女。入立空室。赤身露体。比脐合气。以为传道。有用女子。作鼎器采取首经红铅凝结丹药。只望白日而登天。纷纷邪术。难以悉举概行不义之事。实属伤天害理。惑世诳人。饶尔逃过。法网。料知难逃业报。到不如改务正业。归入正道。何等乐哉。但望天下善男信女。明其弊端。知其妄谬。固不被斯坑陷耳。

同类推荐
  •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The Muse of the Depart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ravo of Venice

    The Bravo of Ven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诵律毗尼序

    十诵律毗尼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祭统

    祭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宿黑灶溪

    夜宿黑灶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那片星空那片海

    tfboys之那片星空那片海

    这个,我也不知咋样介绍,就凑合着先吧。。。。。。我是新人,请多多关照。。。。。谢谢了哈,亲们。。。。。
  • 求负

    求负

    八月初七,晴!无风。黄昏,浙江,绍兴府。长长的青石街道,笔直的延伸出去,夕阳的余晖下,大地仿佛被披上一层黄金外套,在以往的时刻,现在正是出来溜达,散步的好时辰,然而,此刻空旷的街道上,看不到半点人影。因为,没有人敢出来。因为,就在半个时辰前,血衣门一共三十二骑,刚刚从这条街道上走过........
  •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做最好的情绪调解师

    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调动自己的积投情绪,这样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事有效率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此外,在可以掌控自己的同时,也应学会调适他人的情绪。能调动他人情绪的人往往会在轻松中完成交际,在快乐中创造和谐。
  • 天材狗王

    天材狗王

    来了请收藏,有条件请多推荐。狗王,姓狗名王。或许跟取名有关,狗王后来真的会狗语、会驯狗、养了成千上万的狗。写到第八卷911章,由于第一卷有了新的情节思考,将影响到所有1-911章的全面更新,并借此把各章都增加到2000字以前。所以第八卷的内容,只好到全面更新完以后再继续。
  • 花千骨之与你再续前世缘

    花千骨之与你再续前世缘

    花千骨同人小说,续写花千骨投胎之后与长留上仙白子画的虐恋故事
  • 浪掷的余味

    浪掷的余味

    生命之唯一不可浪掷处在它铁铁的棋局、明明的输赢,我们这一子必须落。这一子的落定不可辜负,一子又一子把生命的棋盘填满,纵然没有扭转乾坤的正确战略,也多少在对弈中集些思考的余续,绕作悠长的余味——少年佐酒,老来伴茶,纯做别人眼里的分文不值。唯此分文不值,以我浅见:断不可浪掷。若我之浪掷生命,竟能有一丝余味得以陪伴读者诸君浩瀚的生命感悟,荣幸之至。
  • 彩幻系列之人途

    彩幻系列之人途

    武林中有四大绝地,传说中乃是守护人族的四绝兽所化,为的就是守护着人族最后的传承。少年天邪追查父母的消息,闯绝地,得传承,,看他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如何让人族重回远古时期的地位
  • 柔情骆少的宠妻之路

    柔情骆少的宠妻之路

    【boss的契约婚姻/甜宠暴击!!】【虽是新人,但不断更!】【入坑!入坑!入坑!】——“总裁,不好了,北坊那位邢少爷又把夫人拐跑了!”不为所动,“公布关系!”“总裁,不好了,夫人在酒吧被人拦下了!”蹙了蹙眉,“说她怀了我的种!”“总裁,不好了,夫人给您寄来了离婚协议书!”大怒,一声令下,“全市搜查,把她给我抓回来!”闫海在旁边问自家总裁:“总裁不是讨厌女人的吗?”某总裁瞥了他一眼,闫海摸了摸鼻子无辜的道:“是总裁自己说的!”“我压根没把她当成女人看。”总裁你这是双标!!
  • 传闻中的陈芊芊之现代篇

    传闻中的陈芊芊之现代篇

    从剧本穿越回来的陈小千,找到了同样穿越回来的韩少君,浪漫爱情继续……
  • 病毒来袭:天才少年少女

    病毒来袭:天才少年少女

    当智商195的她遇上智商200的他,当黑客天才遇上网络天才,当美国跆拳道空手道柔道黑道高手遇上全能高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冷酷如他,却莫名的对非常嚣张的她柔情似水。强势如她,却喜欢如小鸟般依偎在他的怀抱。齐心协力,揭露五大家族身后的秘密,共同抵抗病毒,对抗残酷BOSS。一路相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