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29

第29章

第十佛境界甚深者。上來九段問答。明文殊一人別問九菩薩。各別文殊一人。此則以總顯於別。別設顯總。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今此一段問答。明九菩薩共問文殊一人。文殊一人文殊通答九菩薩。此則以別顯總。總復顯別。總別共成信中觀解也。文中三。初明諸菩薩同問文殊者。非上首。無以明佛境。故問之也。二我等下明問答次第。謂九菩薩是總之別。前已各說。文殊是別之總。今次當演。三唯願下正顯問詞。於中二。初總標。後何等下別列。前中云妙辨才者。剖析分明曰辨。稱根合理曰才。說契佛境入玄為妙。如來者如上說。境界者略有二種。一所緣。二分齊。此中通二。准文可知。後別中十一句。一總。謂佛境深廣徹理遍事故。別中一因是佛因非餘分故。二佛所度生佛所緣故。三諸器世間佛所緣故。四緣三世平等境之智故。五理事鎔融無[得-彳]法界法故。六佛知一切眾生言音性相。以一切眾生言音為說法言音。不壞相而無相。唯佛境故。七佛能證智唯佛能知故。八佛能證智證所證如此唯佛所證故。九佛現世照世唯佛事業故。十三世總心佛一念知盡非餘境故。

答中十偈次第答前十一句。初一答前總句上半標理事。二境下半明二境所證。謂佛境界。唯有二種。一理。二事。理是事理。則至近難測故。初句云深也。事是理事。則小分亦無限。次句云量等空也。理事非即故。次句云眾生證入也。理事非離故。末句云入無所入。眾生即如。不待更入故。二答因境界中。有三義。一稱法性。二熾盛脩。三無間順故。無終極。如文可知。三答度境界中。物心樂皆令獲益此非餘境。四答入境界中。佛於眾生及器二種世間。智身潛入密作利益。或現色身顯益於物。五答三世平等知境界中。上半明知用。下半顯知體。六答法境界中。上半明所緣無[得-彳]理事之境。下半彰從能了以得名。七答說境界中。佛了世言音。即相而無相。八答智智境界。謂所智性淨法界非染識智。非妄心境。唯佛能知為眾生說。九上半答之證境界。證謂能證。於中上句明障無不離故。云非業非煩惱也。下句明理無不契。能證智寂故。云無物也。所證相盡故。云無住處也。此能所俱泯。方為佛證也。下半答現境界中。雖能照智寂及所行境泯。即以此能所平等。而現世間。是故常行世間。而無所行。是名現世照世也。十答廣境界中。上半明可知廣。上句能依心廣。下句所依時廣。下半明能知智廣。上句舉疾知。下句委細智。上來初文殊問九菩薩。九菩薩答為別相。後九菩薩問文殊。文殊答為總相。正辨十甚深竟。

第二明明現諸事者。謂前品云。如來之下光照此三千界內四洲大海圍山八相欲****天等其中所有悉曾明現。是也。此中略顯九種。初一總句法。即是下八種法多類不同故。皆云差別。二業者。一流無流業。二就流中善不善業。或是營為種種生業。三世間者。謂五趣器世間。四身者。謂五趣總根。五根者。謂二十二根及利鈍等。六受生者。謂四姓家。或賢不賢聖非聖等。七持戒果者。人天身及端嚴無缺陋等。八犯戒果者。三途身及缺醜陋等。九國土果者。謂器世間別處種種國界洲郡縣屋宅等。如是種種差別。佛光照故。悉明現會眾觀也。上來明現諸事竟。亦是前品所明光二十六節之初節也。

自下第二明結通中二。初結東方。後南西下結餘九方。此結亦是前品從第二節已志光所照處。此中略舉十數。其量分齊。如阿祇品說。餘文可知。上來滿段。總明第一信中解竟。

淨行品第十一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明名者。梵本云。具折羅波唎戍提。(戍音作輸律反)言具折囉者。所行也。波唎者皆也。遍也。戍提者清淨也。謂由善用心令三業六根於所行三性境皆隨所應成信願行故。云所行皆清淨也。

後釋名者。既由於境用心巧願。令眼等所行皆得清淨。此則所行之清淨。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之慧解。今明信中三願行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隨何巧願離遏為宗。成諸勝妙功德為趣。亦可成後德用為趣。

四釋文者中。文二。先智首菩薩問舉法微其因。後爾時文殊下文殊菩薩答標德顯其因。前中文有十一段。一無遏三業。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曾道因緣。五善知三科有及三界三世。六善順。七覺三脫七國滿六度四無量心。八得十智力。九世主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於眾尊貴。問此十一段所成功德。在何住中。

答或有唯在佛果。謂第一第三第八。或唯因位。謂第二第四第六。或通因果。謂五七九十一也。就初段中十句。初總。餘別。總云無過失者。謂後不害等九種是也。二別中一常心已非可害。況與諸法平等之性。而相害耶。二三業印機而現。則應無不宜故。無可機毀。三不為諸魔外道破壞。四自力不退他力不能轉。五任運成就故。六念念昇進。七自體離染。八於他不染。九常隨知轉。

第二段堪傳法器德十句中。一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三崇心三寂之家。四色貌端正。五曾丈夫相諸根無缺。六記憶不忘。七決釋分明。八性行仁和。九處眾無畏。智度云。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智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十性自覺悟。厭生死。求涅槃。亦常自劣察不造眾惡。

第三段十慧者。一尊故。二首故。三上極故。四尊極故。五無分限故。六非籌算得故。七非心言到故。八無正偶故。非以校智故。十非口能宣故。十中後六非十大數中量無等數。所以者何。彼十大數有分限故。今此皆是稱法性慧深難表詮約遮顯也。

第四段十種曾道因緣者。一已有習種無倒聞重。梁攝論云。多聞熏習。與阿梨識中解性和合。一切聖人以此為因。無性攝論云。此聞習熏即是有流。而是出廿心種子性故。二有勝欲樂七求大菩提故。三諸所順行皆善巧故。四諸波羅蜜順違境界皆現前故。此所即是有境能生心也。五於前順違境。皆成順道相心中現故。六具信等根故。七曾決釋明故。八會相即性不止而止故。九了性即相不觀而觀故。勝天王云。奢摩他者。一心不亂。毗婆舍那者。如實見法。又如涅槃深密等說。廣如別章。十審細籌量故。此十皆能資道令增長故。俱名力也。

第五段十善巧者。唯義應云於蘊善巧。餘九皆爾。此中有十者。一蘊。二界。三處。四緣起。餘六三界三世也。善巧者。謂於十法。善知其相。然不動實性。謂一一釋名出體。諸門分別。即此體等。如幻不實。若自觀察。若為他說。皆如應是。初由色等。皆有重擔義積聚義。同名為蘊。世間苦說蘊名為藏。物所聚故。二由生長門義。名之為處。謂依諸根境。生心心法故。三由種族義別義持義。故名為界。種族者。如一山中有多銅鐵等族。說為多界。此亦如是。於一身中。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別者六三互望各差別故。持自種類。不相雜故。曾釋三科。如別行章。四由無明緣故行起。行乃至有緣故。生老死起。如是十二。皆從緣起。五由有男女形。因欲愛受身故名為欲。望上地別故名界。六由無男女形別。因色愛受身名為色。望上下地別故名界。七由無根生色形。然以無色界愛。受四蘊身。望下二地別故名界也。八由謝往色心無有體用。名過去。九由當起色心未有體用。名等來。十由色心體用已起未滅。名現在。於此十句。皆明了性相。後鎔融自在名善巧也。

第六段順七覺三脫者。先七覺。後三脫。前中一於可觀諸法自相無相而明記故名念。二觀察二諦了不了法門名釋法。三順善退惡名進。四原法心悅名喜。五身心調暢名猗。六專注所緣名定。七遠離沈掉而平等寂靜名捨。然不同權小順故名為善順。皆是佛果盡無生智四智十智因故。俱名覺分。諸門分別。具如別章。後三脫中。一知一切法實相。所謂畢竟空。二知一切法無相故不受不著。三知一切法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三中後二依初立故。總名為空。若從方便名空等三昧。若從方便及根本名空等解脫門。門即三昧。是趣入解脫之方便故。解脫即是出離。般涅槃即方便淨法界。廣顯如章。

第七段六度四無量。如別章說。

第八段。十力者。一善惡因果各相稱順名是處。翻此名非處。乃至知一切事理稱與不稱皆爾。如智度二十四說。二三世自業各有三世根。或三性心中受三性業根。釋曰。理實業唯二性。論約名種言感三性根。故作是說。或若原不苦原根各等隨自因緣受等。三信等諸根有上中下。或依乘不同。或得果遲速。或宜說廣略。或宜以挫誘等。四積習成性。性即界種種不同。或入道遲速。或受化殊異。或宜讚毀。或起見各殊。或貪等厚薄。五於種種境勝解各異。彼彼境中深忍樂欲故。智度云。知眾生種種解智力者欲名信喜好樂好五欲成。唯識云。信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乃至云。忍謂勝解。六於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知處。七四禪八解脫雜愛見慢名染。不雜名淨。智度云。禪攝一切****。解脫攝一切定。乃至云禪定解脫即是三昧。此力唯降魔。次第三根力以已去七力同一降故。八一切眾生謝往色心名宿住。此智悉能記憶現前故。九一切眾生未來隨業因緣所有生死悉明了知故。十煩惱流住佛斷無餘。聲聞但能知自流盡。佛則不爾。知自流盡。亦知他盡。如是十力各緣境時。無能勝故名為力。曾顯如別章。

第九段十王敬護文易可知。

第十段十種饒益中。一為依。或名舍。長養善根故。令免一切苦事故。二救亦名護念。脫煩惱故。令得大安穩故。三歸者。令離怖畏故。與作大依處故。四趣者。令至一切智。五炬者。令得曉悟實法故。破一切眾生無明暗故。六明者。令得智光滅癡闇故。示現如來自在故。七照者。令入光明地中故。八導亦名導師。引彼令入真實法故。令得無上出離故。九勝導亦名大導師。此其無破大智慧故。十普導者。今見圓滿法界故。

第十一段。於眾尊貴福知超絕德中十種。一第一者。亦名為首。首有二種。一勝首。即後為勝是也。謂光明功德故。二大首。即後為大是也。謂猶出無二故。第二大者有二種。一上大。即後第七為上也。二無上大。即後第八為無上也。第三勝者。即後第五妙也。謂智自在勝故。第四最勝者。即後第六極妙也。謂離一切煩惱。自在最勝故。第七為上者。即後第九為無等也。謂為一切之上。無與等故。第八為無上者。即後第十為無等等也。謂無與等者互齊等故。曾釋如十地論第三卷首。於前開後。以後釋前。此約在家菩薩。以悲願力。於人天中。受攝根果自體功德勝也。若依佛果治說。如來功德海滿。更無所少。故稱第一。此亦總句。大者體包法界故。勝者自利圓滿故。最勝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煩惱障盡故。極妙者所知障盡故。上者望下無及故。無上者望上更無故。無等者望下無倚故。無等等者。望倚皆是無等者故。上來總明舉果徵因竟。第二文殊答中二。初歎問成益。後佛子若諸下正答。前中二。初明歎問。謂所問益廣故曰善哉。後汝今下明成益。於中二。初明能成益心。後哀愍下明所成益境及結問。前中云饒益者利益也。安隱者安樂也。多所者顯廣也。故佛論第七有五釋。一令順善因名利益。令得樂果名安樂。二令離惡為利益。令攝善為安樂。三伏眾生苦名利益。與眾生樂名安樂。四令得此世益名利益。今得他世樂名安樂。五令得世間益名利益。今得出世樂名安樂。後明所益境中。利樂滿字唯配可知。

後正益中二。初總答。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亦二。初答。問云何得。故云若諸菩薩善用其心此顯能順因也。後答無過失三等業十一段德是所成果故。云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此所成果。皆從大智已相不求三有願成故名勝也。皆從大悲為眾生願所成故名妙也。亦可前妙後勝。

後別顯中二。先標所成果德。後佛子云何下顯能成因行。前問中盡舉果後因令此答。亦標果顯因爾。前中十句。一於諸佛法心無[得-彳]者。是前問中十慧德。二住三世佛道者。是前順七覺三脫德。三隨眾生住等者。應云眾生隨住恒不捨離。是前十王教養德。四如諸法相等者。是前於蘊等十善巧德。五斷一切惡者。是前無過失等十種三業德。六具足眾善者。此有二種。一是前六度四無量。二是為一切眾生中第一等。於眾尊重福智超絕德。七當如普賢等者。是前生處具足等十種堪傳法器德。八一切行願具足等者。是前因力等十種具道因緣德。九於一切法自在等者。是前十力德決釋無礙故。十為眾生。第二導師者。是前於一切眾生中為依等十種饒益德。下賢首品中說勝功德。只是廣說此爾。

後顯能成因行中三。初總徵成德之用心。二佛子菩薩下別顯用心之行相。三佛子若諸下總結用心及所成德。初總徵者將欲別顯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你似一道暖阳

    你似一道暖阳

    “绕来绕去终究你好。”童彤在次见到陈景阳时还是忍不住倾慕。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在陈景阳眼里,一切的一切都比不过童彤,他们相识,青春时岁月静好,再次相见,陈景阳握住她的手,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这一年你过得好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焰纪年:烟花乱

    圣焰纪年:烟花乱

    上官浅儿,亲生母亲在自己面前遭受着惨无人道的火刑,自己却变得无能为力,自此以后她的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才十四岁的自己过早的开始寻求自身的生活,无处安身的她被迫只能在青楼签下自己的一生。在飘香楼遇见了羁绊自己的第一个男子——冷昱翔,他是飘香楼背后的大当家,他总是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在那个夏日荷香的下午,他第一次跟他说:“浅儿,我要你是我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里面的爱的涟漪,变得起伏不定……然而一个陌生男子的出现,改变了昱翔跟浅儿之间刚刚延伸出来的爱情……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想见你你不再错过

    想见你你不再错过

    她,是准备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他,是新晋流量明星;他在高中时遇到了穿越而来的她,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相遇,故事会怎样发展……多年后又是怎么相遇……
  • 鬼魂照相机

    鬼魂照相机

    一个古老的照相机,带你走入一个灵异的鬼怪世界。我是娱乐记者,但是我写的却不是活人明星的新闻。而是......嘿嘿嘿嘿
  • 我和我人类灵宠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我和我人类灵宠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她一共抛弃他三次,一次正值年少,一次风光正盛,一次混沌天际…她一共死过三次,一次冤死,两次为他。片段节选:九重天上,幸川一袭白衣,双目赤红,他几步上前一把揪住来人的衣领,咆哮道“明明走的时候还是个活蹦乱跳的人,回来的时候就没了声息!我捧在心尖尖上的人,就这么…就这么让你们拿去当了箭靶子?”他似是用尽了浑身力气,跌跌撞撞地跑到那人面前,轻轻跪了下来。“师父,我…带你回家”从此,当年那个少年奇才上仙,抱着他爱到骨子里的人,一步…一步一步地下了九重天。既然你们这九重天这般恩断义绝,那便怪不得我了…
  • 双生魔法师

    双生魔法师

    父母被杀害,少年入读魔法高校变强为父母报仇查明真相,并踏上了拯救世界的路。
  • 修仙三界红包群

    修仙三界红包群

    凌凡,你。。还执迷不悟吗?凌凡:“天道,我与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