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61

第61章

後偈頌中三。初半頌頌前願承力說。二次半頌頌前護念。上並可知。後一頌頌教行證智。文中三。一前半法說。二半上句喻顯。三下句法合。初中上句頌前證智成就一切佛法故。云亦究竟。下句頌前教行是最初根本。後兩句可知。上來脫月三請竟。

自下大段第二大眾同請者。上來脫月為眾先請。雖說眾堪樂欲聞法。然要自陳。請儀方具。又顯重法故。此共請文中二。先長行標舉能說頌人。後上妙下正顯偈頌。頌中二。前四頌半歎人請。一頌歎法請。前中二。前二頌歎說者。餘歎聽者。前中二。前五句歎剛藏具證教二德。後三句歎剛藏能令聽者入證入教。前中二。前四句歎證力辨才成就。後一句歎教力辨才成就。以此二力。方能有說。故偏讚爾。論云以證力等。是故讚歎。前中上者是總。總有二義。一寬。謂該二力以顯勝故。二狹。謂唯就證力。以顯勝故。論云。又復上者顯證力等。此中歎辨。有三種。一妙無垢智者。是正體智。此勝二乘智故。二無邊分別辨者。是辨體成就。無量義辨故。三宣暢深美言第一義相應者。是辨果。謂訓釋言詞字義成就。又是以深美言詞顯勝義諦。後一句歎教力辨中。念持等者。受持顯說故。是菩薩於正教中。淨慧無疑故。後三句令聽者入證入教中。初句明入證。言十力者。令已地者得佛力智故。集功德者。未入地者令入地故。後二句明入教。謂今得無[得-彳]辨演說受持十地法故。歎說者。成就二力竟。後二頌半。歎聽者中三。初一頌明求教及證。次一頌喻顯。後半頌法合。初中下句是總。言唯願者。有二種。一求教。二求證。謂專求此二故。云唯願。上句云定戒者。是第二句中我慢二使不堪聞教。能對治行。謂由我慢。於法及法師。不生恭敬。由有定則心調伏故。離我相也。由有戒則善注威儀故。離通慢也。既離二使堪聞也。又上句中集正心。及第二句中見字。並是第二句中耶字。及第三句疑念字之二使。不堪得證能對治行。其集字。論經作深字。謂細意善思惟則得深義故。今此云集者。謂由細意故。於善思惟。能積集也。心字。論經作意字。心意識三據通一也。耶字。論經作妄。妄即妄想耶見借名。今作耶字。正當顯稱。既有正見。則善思於義故。離顛倒見也。既有正心。則聞不思議。得證智境。歡喜信樂。離疑念也。次一頌喻顯中喻四種義。一思水喻聞慧。謂初聞受持未尋思故。如飢水者不呾嚼故。二念食喻思慧。謂於所聞法。思惟得味。益智力故。如喫食者呾嚼得味益身心力。三服藥喻脩慧。謂已具聞思。如法脩行。離諸煩惱及餘習氣。如服藥。藥行病得除愈。四如蜜喻果。謂蜜是眾蜂所依樂處。三慧之果。是眾聖所依所樂處故。後半頌法合可知。上來歎說聽等竟。

後一偈歎所說法利益請中二。先善哉兩字是總。餘皆是別。前中謂所說法中善具足故。稱善哉也。別中三。一廣大智者。謂諸地所依。二願說入諸地者。謂說諸地未曾說法。此即地體。入字。論經作勝字。謂校量地勝故。此校量勝。是趣入方便故。三成十力等兩句。是地果。謂具佛十力無[得-彳]智所證果法。此得論文。此經本云一切行者。謂佛智所行之境。文雖少異。大意同也。(勘梵)。

自下大段第三。諸佛加請中二。先長行。明此界與十方佛光互照。顯身業加持。眉間是身故。後時光臺下。明光臺說偈。顯語業加請故。此則長行但加無請。偈頌亦請。唯論判文。長行及頌。總顯光有八業二身。今科少異。多依論釋。問脫月及眾請儀已具。何更待佛。

答為顯法勝故。問前加分中已有佛加。今何復加。

答此有二義。一前是加。今此請加為異。菩薩以加為請故。二前顯主伴故。則十方佛具三業加。而毗盧但同意加。今欲具故。更身語加也。此中身加者。此光照十方佛所加說法菩薩故。即後文云。又亦照此娑婆乃至金剛藏身。是也。問何故前不加眾。今此加耶。

答前已剛藏簡眾違請。上首雖即歎堪眾。未自陳根欲。今以次前自述故此加也。問何故不以常身語請。以光代耶。

答為重法故。是以有請。為不輕尊位故。不以口求請。不以曲躬請。故以光代也。

就前長行中二。先明此佛光照十方佛及大眾菩薩說法菩薩。後時十方下。十方佛光照十方及照此界佛等。

前中論經明光有八業二身。今此七業二身。略無降伏業。言七者。一眉間出清淨光明。名菩薩力焰明者。是覺業。謂此光照諸菩薩身已。自覺如來力加故。二百千下是因業。謂因主光出伴光故。三普照下是卷舒業。謂舒照十方卷入常光故。此中卷者。有二義。一略故不說。二或取如日身一分義。是此卷業。謂云作前三照十方事已。於上空中。成雲網臺住故。四三惡道下是止業。謂止息一切惡道苦故。五又照一切下是敬業。謂照諸佛眾會。現不思議佛神通力。令物敬故。六又照十方下是示現業。謂如十方佛所加說菩薩大會令此眾見故。上來六業竟。第七請業如後頌。是二身者。一即此總結前業。云作是事。已下是如日身。謂於上空成網臺住故。二前第三第五第六業中。皆云光照十方者。是流星身。謂往十方故。

後十方佛光照十方及此界中二。先明彼十方佛各光照自各十方諸剎如此照彼。同前所說六業二身。如文可見。後又亦照下明彼十方佛光照此佛及大眾并說法菩薩。雖略無光名眷屬息苦等。唯別應具。按上此彼互照之相。此則但照十方。彼則照十方又列照。此顯主伴異故。論主將為證同不復別釋者。應留後代令牋之也。

後明光臺說偈顯語業加請中二。先長行標說頌所依。後佛無等下正顯第七請業。於中。先略釋業名。後釋頌文。

前中謂光臺發聲說偈請故。後釋頌中五偈分四。謂初一頌顯能加者勝。次一頌明加所為。次二頌明請說法有利他三益。後一頌明教剛藏依三漸次說觀證脩。初中二。先總顯能加勝意。謂能加請者。非尊則不彰法勝。而所加不說。可知。

後正釋文。此中約義取文故。不按次。於中分四。

一第三句全。及第四句內。加於彼三字。並顯能加。就中加持彼是總相。第三句全。亦總亦別。以此句亦入前眷屬攝。長行中十方佛是此眷屬故。論云諸眾首者。佛於世間最勝故。餘文別相。總云加於彼。諸佛能加。加金剛藏。加有二種。一令同諸佛一法身。二令同諸佛具證佛果能加諸佛。是法王故。如世人王有四種勝。一自在勝。二力勝。三眷屬勝。四種姓勝。人王自在者。所作無能為[得-彳]故。力勝者。能降怨。不為怨伏故。眷屬勝者。有二種。一內地眷屬勝。二隣國眷屬勝。種姓勝者。承藉王胄故。佛王四勝者。一初句全。是自在勝。此有二種。一佛無等等是一切智故。即慧解勝自在勝。二如虗空是世法不能染。勝無明煩惱習氣威故。即心解脫自在勝。言無等者。非餘眾生能與等故。重言等者。諸佛此彼互齊等故。

二次句。初二字云十力者。是力勝。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降魔怨故。論經有無畏兩字故。釋中云能伏一切耶智等。

三次云無量諸功德五字。及次後句全。是眷屬勝。此有二種。一菩薩眷屬勝。於菩薩聲聞諸眾中。此眾是第一。以具無量諸功德故。二佛為眷屬勝。論云諸眾首者。佛於世間最勝上故。故後句全。亦眷屬攝。通入總別二相中故。

四第四句中。釋師子法四字種姓勝。此有二種。一生家種姓。二法家種姓。初釋師子三字。是生家勝。釋謂釋迦。世為于代輪王胄族。師子喻名佛於三界獨步無畏故。以別簡通故。云釋師子。又種姓姓字宜從竪心。以釋迦之稱是族望。非姓望故。智度第二云。釋迦道人姓瞿曇故。佛名經云。我釋迦牟尼佛姓瞿曇故。雖一切佛生家皆勝。今且據主佛現在此故。後法之一字。顯法家勝。謂一切佛皆證一如。得大菩提。因此如姓生佛身故。超過二乘智所證處。名法家勝。

第二有一頌。明所為中二。先顯所為意。後正釋文。前中意者。為聞顯法王最勝藏故。後釋文中二。先一句為遮外疑。諸佛不能自說。生輕慢心故。故勸承佛力令開也。後三句。正顯法王藏中二。先法王最勝藏五字。總標名。後兩句別釋。釋中二。先上句雙字義二藏。謂諸地廣智者字藏也。上妙行者。義藏也。上謂神力勝。妙謂真實智。行謂諸菩薩初道行法也。後句云以佛等者。總結請說。論云分別者。說十地差別故。

第三兩頌。明請說法利他有三時益中。分三。初半頌明聞時益。次半脩行時益。後一頌明轉生時益。初聞時益者。謂佛力加故。聞法入心。是能受持也。次脩時益者。謂十地行漸次脩滿。得佛十力。成菩提故。此顯因圓果滿也。後轉生時益中一頌分二。初半頌順釋信益。後半頌反顯不信損。前中二。初雖之一字。總顯福而有難難不能為。後住海下別辨難福。謂上句中六字明在難處。下句全彰福勝難劣難不能為。前中論長行釋有二。初總相通釋。後就世界長壽下舉頌別配。前中云惡道善道難處生必得聞此法者。惡道難處生。謂在大海龍世界故。善道難處生。謂在****光音天故。後配中二。先龍世界等。配頌中初句內上四字。後雖在****光音天等。等配前四字。下三字前別配。初云就世界長壽者。按此長壽之言。或恐是後****長壽之語。若不爾者。則三惡道難。應唯長壽者。是難短命者非難故。(此文要勘梵本)又論主釋劫盡火中云。雖在尼界光音天等。亦得聞此經。下句明福勝中云堪受等者。謂於過去。曾聞此法。生決定信。由餘業故。生彼難處。由前信故。成此根器。故雖在難而堪受此法。故云得聞。後反顯中二。先上句總標。翻前生信故。云生疑等。後下句正顯其損。故云永不聞。謂得聞由信。無信有疑。則永不聞。准此道理。無問生在難非難處。皆不得聞。云何知然。謂如智度論第九說云。舍衛城內有九億家。佛住其中二十五年。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釋曰。後三億家雖非八難。但是未種決定信根不疑根故。問據論主釋。住海水是龍世界惡道難者。此難豈唯在海及皆不聞。

答經依一分故作是說。非謂一切不爾。餘畜應無難故。佛會應無龍等眾故。問論經頌云劫盡火中。如何論主釋為光音天是長壽難。今此經本既無盡字。復云何通。

答盡字。晉經亦有。而今本自略。論主釋光音等為長壽。是劫火盡中者。廣經意也。謂經說劫盡火中。則處唯局上二界。時通前後。一切時皆難。乃至劫灾。但遮劫盡水風灾中二三禪處。不遮初禪。以初禪是長壽之首。舉初括後故。云劫盡火中。論主受別生理故。釋光音為長壽之首。故置等言。即由劫盡火中之言。復通劫火盡中之勢。此即處為二禪已上。為長壽天。唯遮初禪。時局劫火盡時。遮彼初禪劫火燒時。彼時初禪無天住故。不可說有在中聞法。不爾初禪。何非長壽。問如何得知長壽天難通上二界。

答以多教說長等各異。然皆不離彼二界故。即此經文是初禪故。論主釋為光音等字。等上更無限故。大智度論三十八云。長壽天者。謂非想非非想處。以萬大劫故。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以無形可作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著禪味耶見。不能受道故。梁攝論及成實論皆同智度第三師說。釋曰。按前諸說及餘聖教具二義故。名長壽難。一是上二界形待欲界名長壽故。二沈著禪味。不任受道故。然此通論總有四句。一是長壽堪受道而非難。如此經及仁王經等說。上二界中有預佛會者故。二是長壽不堪受道。正八難攝。具上二義故。三非長壽不堪受道。謂所餘七難及欲界人天中。有於法不信。未種聞法根欲。并未熟故。四非長壽堪受道。謂所餘七難中有曾決定信此法。根欲已熟。及欲界人天中聞法根欲熟者故。廣說八難。如別章中。

第四佛教剛藏說十地中三漸次內。一頌分二。謂先三句正明三漸次。後一句明說利益。前中二。初應說兩字總顯教說。謂云汝應如是如是說故。諸地下別辨。於中三句如次。即為三種漸次。謂初句是觀漸次。次句是證漸次。後句是脩行漸次。言漸次者。謂一一地中。皆有從初至終行次第故。初中云諸地勝智道者。論謂十地勝智道。說此十地。若觀若依止。能生諸地智故。此釋加行智緣影像如故名為觀。依止此加行。生根本智故。名勝智亦之道。依主釋也。次句云入住等者論云入者。入地故。住者未轉向餘地故。展轉者。地地轉所住處故。此釋根本智親證真如。名為入等。初證名入。在證名住。將轉趣後。名展轉也。次脩習者。通三漸次。次第脩行故。後句云從行等者。論云行者。入住展轉成就故。境界者。此行種種異境界故。此釋後得智。謂此智行相依二處起。一從緣世俗種種異境界起。二從倣法根本智入住展轉生故。云法智生也。所以須此教說者。為顯菩薩所說一切皆因佛力。又合後代生正信故。

問若此地正體智親證真如。後九地中不應更親證如。無二無異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纵横天玄

    纵横天玄

    天玄大陆强者为尊,原本资质平平的凌轩,在一次奇遇中意外的获得了一段来自地球的记忆。随即他便被卷入了一个深深的漩涡……从此,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修武一途。看凌轩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坐拥美女,笑傲天玄!
  • 爱没有边界

    爱没有边界

    轻轻,走进你的眼里,抚摸你的忧愁悲泣。轻轻,跳进你的心里,拾起你心的狂喜。轻轻,藏进你的梦里,抢走你小心经营的秘密。我也轻轻扬起涟漪,让你,轻轻轻轻轻轻地,抓住我的手臂。
  • 斗罗大陆之天地洪炉

    斗罗大陆之天地洪炉

    斗罗大陆同人,设定基本沿用斗一。男主双生武魂,腹黑单女主非无脑。起于微末,不争雄不称霸顺其自然。部分原创,合情合理合原著无毒点。——本书纯属虚构,只为博君一笑,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末世毒火

    末世毒火

    生灵涂炭,无光无暗,愿这末世如你所盼。这是一个有关末世的故事,喜欢暗黑风格的朋友开卷有益。希望能为朋友们勾勒出一个鹏翼不再徘徊天高任飞,强龙不被拘束渊海遨跃的故事世界。
  • 我快要无敌了

    我快要无敌了

    道门内力第一精纯的《纯阳童子功》,加上佛门第一炼体功法《龙象般若神功》……我说我快要无敌了,你有意见?(书友群:872368013)
  • 银河有漾

    银河有漾

    夏知瑶和苏漾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青梅竹马,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嫁给这个总会温柔的对她笑的大男孩,对她说上车吧我的公主的王子。
  • 虫虫来了

    虫虫来了

    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楚昊天,因买了一个不知名的珠子而遭雷劈,穿越到了修真大陆,又在修真大陆偶得天地奇宝万祖虫令,从此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征服之旅......
  • 特工穿越,将军皇后太嚣张

    特工穿越,将军皇后太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金牌特工。他,是性情冷淡的皇帝。一朝穿越,她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年代,那里充满了迷茫。她本是一个护国为民的将军,却被当今皇上送到了敌国皇上的床上。她恨,可是她不得不遵循着。只因为她无路可走。
  • 重生之絮写人生

    重生之絮写人生

    柳絮一辈子都活在悔恨中,因为她的无知懦弱,还得弟弟成了瘸子,妹妹被人拐卖不知所踪,自己受人哄骗嫁了个骡夫,还好做了件好事得到了一个随身空间,舍己救人后重生到下乡当知青前,还顺便带来了自己的随身空间,这一次,柳絮一定要守住弟妹,让那些个仇人不得善终……
  • 听说宿主看上了自己系统

    听说宿主看上了自己系统

    作为一个人工系统,如何在众多系统中脱颖而出?对此,欠债肉偿辛苦打工的操作员——唐棠,十分有经验,虽然,工作时间总是充满了她的各种吐槽。。。“这什么剧本走向?这么智障的任务发布出去简直侮辱我作为系统的智商。”“这个宿主敢不敢再磨叽点儿。”“这个界面的人脑子里是通了黄河呢,还是长江呢。。。”“原身怕不是在眼眶里养了两个乒乓球才能瞎成这样。”原本以为在这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无穷界里,千万年都将这样度过,不曾想,亿万星河里两颗行星相遇从来无迹可寻。彼时孩子问;“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后来自己问:“你怎么找我的?”答案却从来都是一个,“三千世界,我为你而来。”男主n次重生世界bug,女主真人系统外挂满分。前期养成预备,后期撒粮虐狗。有关于设定疑惑的欢迎留言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