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84500000009

第9章

人有老小。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析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肢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经曰。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其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是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多倍于其数。其人老少微弱者。可复减半。根据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

更无余论。曹氏灸法有百壮者。有五十壮者。短剧诸方亦皆有此。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凡新生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大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冷癫眩。不可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为荣。内为阴部为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是故丈夫四十以上。气在腰。老妪四十以上。气在乳。以丈夫先衰于下妇人先衰于上。灸之生熟亦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外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为阳之会也。故头病必宜审之。灸其穴。不得乱灸。过多伤神。或使阳精圆熟令阴魄再足。是以灸头不得满百。脊背者。是体之横梁。五脏之所系着太阳之会合。阴阳动发。冷热成疾。灸太阳热大。害人也。脚臂手足者。人之枝干。其神系于五脏六腑。随血脉出。能远近采物。临深履薄。养于诸经。其地狭浅。故灸宜少。灸过多。即内神不得入。精神闭塞。痞滞不仁。

即臂不举。故四肢之灸。不宜太熟也。然若腹脏之内。为性贪于五味。无厌成疾。风寒结痼水谷不消。宜当熟之。然大杼脊中肾 膀胱八 可至二百壮。

心主手足太阴可至六七十壮。三里太溪太冲阴阳一陵泉。上下二廉。可至百壮。腹上下脘中脘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治诸阴阳风热者。脉大者。以锋针刺之。间日以报之。若治诸邪风鬼注痛处少气。以毫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表针内药。随时用之。消息将之。与天同心百年永安。终无横病。此要略说之。非贤勿传。秘之。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伤血脉。

焦筋骨。凡汗以后勿灸。此为大逆。浮脉热甚勿灸。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少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主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其温病随所着而灸之。可百壮余。少至九十壮。大杼胃脘可五十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三报之。乃可愈耳。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瓦斯为疾者。不过五十壮。亦宜三报之。若攻脏腑。或心腹疼者。亦宜百壮。若卒报百病鬼魅所着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壮。少不减三五七九壮。凡阴阳濡风口 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此风气濡微细入故宜缓火温气推排。渐抽以除耳。若卒报摧迫。则流行细入成痼疾。不可愈也故宜缓火。凡诸虚疾水谷沉结流离者。当灸腹背宜多。而不可过百壮。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慎勿任其停滞也。若旺相者。可得无他。不尔渐久,后皆难愈。深宜知此一条。

补泻法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荣 之处。弹而弩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空。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

迎经脉动而伸之。左手开针空。疾出针而徐按之。随而济之。是谓补。迎而夺之是谓泻。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一十二经之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薄。灸之不欲过多。须根据经数也过谓余病。则宜根据之。若香港脚。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根据此经数。则卒难愈疾。小品论灸有八木火。明堂论灸之补泻法。若能根据之。应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则难愈。柏木火则疮多汁。橘木火则伤皮。桑木火则肉枯。枣木火则体消。竹木火则伤筋。多壮则筋纵。枳木火则陷脉溃。榆木火则伤骨。多壮则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火用阳燧之火。其次用 石之火。天阴则用槐木之火。阳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于下承之。便得火也。 石似玉坚。以此石击镔铁。即火出。仍以极烂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北人犹尔。灸有补泻者。甲乙经云。用灸补者。无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灸泻者。疾吹其火。付其艾。须其火灭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灭。即是泻也。不吹听其自灭者。即补也。短剧又云。黄帝曰。灸不过三分。是谓从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阔三分也。若减此。则不履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不能除病也。若江南岭南寒气既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凡灸疮得脓增坏。其病乃出。

疮不坏则病不除已。甲乙经云。灸不发者。用故履底灸热熨之。三日即发也。甚宜解此。又近有苏恭。善医此疾。驰名于上京。显誉于下邑。撰香港脚方卷论。则信为指南。叙灸亦未成胶柱。乃云。毒瓦斯如贼。何必要在大门出。腹背手足。皆须灸也。愚谓灸痛风毒所攻腹。则引贼入室。如何令贼出门。特宜知之。不可轻脱。若手指疾闷。灸无妨也。若病患患热病者。

觉针气至病所。即退针三二分。令病患口吸气。鼻出气。根据经生成数数之。觉针下阴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若病患患寒病者。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二三分。令病患鼻吸口呼。根据本经生成数数之。觉针下阳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假令补冷。先令病患咳嗽一声。得入腠理。

复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

乃捻针。问病患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患吸气内针。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夫病后热者。治之以寒也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后得气推内至阴之分。复令病患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清凉矣。夫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也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后得气徐引针。至阳之分。复令病患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和暖矣。

迎随补泻法

经云。东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而补北方。何谓也。此实母泻子之法。非只刺一经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实。泻心火之子。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其平矣。五脏皆根据此而行之。

真言补泻手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针至分寸。待针头沉紧。时转针头。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头沉紧。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谓一手急捻孔是也)。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

真言补泻手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腠理。复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气入针至分寸。觉针沉紧。转针头向病所。觉气至病。若觉病退。便转针头下以手循扪。觉针沉闷。

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气一口而徐出其针。则不闭其穴。命之曰泻。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

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法

夫泻必用方。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

及复候其方吸而转。及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夫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谓行不宜之气。移未复之脉。故刺必中其荣。又复候吸而推针至血。故圆与方非针也。余不知圣人之意。请后之明达之士详究焉。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内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

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

生成数法

冷补之时。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出。自觉热矣。当热泻之时。

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手指补泻法

经云。凡补泻。非必呼吸出内。而在乎手指何谓也。故摇、动、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是也。略备于后。

动 动者。如足不能行。将针伸提而已。

退 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此为退也。

搓 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根据前转法以为搓也。

进 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之为进也。

盘 盘者。为如针腹部。于****轻盘摇而已。为盘之也。

摇 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也。

弹 弹者。凡用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也。

捻 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手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

循 循者。凡下针于穴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经云。

推之则行。引之则止。

扪 扪者。凡补时。用手扪闭其穴是也。

摄 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

按 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

爪 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置穴。有准也。

切 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故也。

呼吸补泻法

补泻者。言呼吸出内以为其法。补之时。从卫取气也。取者。言其有也。素问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是取其气而不令气大出也。当泻之时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故素问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泻者。是置其气而不用也。

若阳气不足。而阴气血有余者。当先补阳而后泻阴。阴血不足而阳气有余者。当先补阴而后泻阳。以此阴阳调和。荣卫自然通行。此为针之要也。

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

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然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此为妇有气。夫往从之者。故阴干是也。阳日虽遇阴时。刺阳干者何也。盖阳日气先行引血。后随气流注在脉外而行。此为夫有气。妇往从之者。故阳干是也。如斯之论。此之谓也。

经络取原法

本经原穴者。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作来应手而纳针。吸则得气。无令出针。停而久留。气尽乃出。此拔原之法也。

王海藏拔原法

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针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

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手太阴之原出于太渊。手少阴之原出于神门。手厥阴之原出于大陵。手太阳之原出于腕骨。手阳明之原出于合谷。手少阳之原出于阳池。足太阴之原出于太白。足少阴之原出于太溪。足厥阴之原出于太冲。足太阳之原出于京骨。足阳明之原出于冲阳。足少阳之原出于丘墟。

凡此十二原穴。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嗽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经络俞穴配合法

五脏六腑。各有井荣俞经合。腑为阳。脏为阴。阳主表。阴主里。故为阴阳荣卫相合。

其中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阴荣丁火。阳荣壬水。阴俞己土。阳俞甲木。阴经辛金。阳经丙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敌从无敌同人文系统开始

    无敌从无敌同人文系统开始

    一名获得系统的好人在二次元到处浪的无敌故事
  • 泱泱秦歌

    泱泱秦歌

    穿越战国,一睁眼便是生死迷局!秦王即将一统的时代,却因他的穿越而发生许多变化。战役的损伤远超史实,秦王的能臣并未出现,六国的联盟,招招致命的刺杀,让秦国危在旦夕!面对自己带来的变化,沈御该何去何从,是辅秦?还是刺秦?
  • 冰雪女仙

    冰雪女仙

    穿越到一本书里成了里面的炮灰女配,女配当自强。坑人坑心坑爹,女主什么的滚开,姐就是那么拽。收小弟,找法宝,抢仙缘,拐灵宠,打女主……某男:沐月,我们干坏事吧。某女:好呀,是下毒是使坏吗?某兽泪奔。修炼成仙,携家带口上九天……
  • 快穿之男主瞒着我重生了

    快穿之男主瞒着我重生了

    在快穿这条旅途上,我发现我遇到的男主仿佛都重生了
  • 农家妻主的夫郎太软萌

    农家妻主的夫郎太软萌

    落小小只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大学生,没成想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女尊国,平白冒出来个软萌夫郎,但是她这头老牛怎么能对这么嫩的草下得去口啊!!!罪过罪过~
  • 系统要我成为终结者

    系统要我成为终结者

    这是一本集影视,位面,异世,重生,穿越,无敌,系统文。第一个位面《绝代双骄》...我在《系统要我成为终结者》书友群等你!群号:1056247735
  • 那一年,栀子花盛开

    那一年,栀子花盛开

    国际首富白建华的女儿白雨婷,从小生活在贵族家庭,魔蝎座她漂亮却有些懦弱,本以为可以一直幸福下去的她,在她最美的年华,却承受了所有的痛苦,最后开始长大,开始明白青春的意义。终于找到栀子花盛开的地方。并且撞上了高富帅明疏影,到底,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悠扬的爱恋

    青春:悠扬的爱恋

    受到感情伤害的他去了韩国遇到再次让他心动的她,他原本被冰封的心又再次溶解,和他回国后她与自己的闺蜜开始了一场美妙的爱情之旅,经过重重挫折他们能最终在一起吗?尽情期待
  • 少女溪晴

    少女溪晴

    这是一个可怜的姑娘。那年前的她到过肿瘤的袭击。她也有叛逆的时候,她不愿意放弃生的希望,毅然的生活下去,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希望将它传递下去,让我们拥有美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