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53900000103

第103章 肃清吏治

“官人”者,异乡之人,“官人”年满者三考;“吏人”则长子孙于其间。“官人”视事,则左右前后皆“吏人”也,故“官人”为吏所欺,为吏所卖,亦其势然。“吏人”自食而办公事,且乐为之、争为之者,利在焉故也。故“吏人”之无良心、无公心,亦势使之然也。(《象山先生文集》)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吏员大多是当地豪富世族推选,世代盘踞地方衙门,早已里外勾结成一气,形成地头蛇之类的势力。而“吏人”身份卑下、仕进无望,俸禄也不算优厚,何以还有这么多人争着当吏呢?就是看中这些位置是发利市的渊薮。因此别指望吏员会凭“良心”秉公办事。而“官人”是外乡之人,上任之初连语言交流尚是障碍,哪谈得上熟悉民情,明察秋毫?好容易干到有点熟悉了,又得依官制调动,再派来的继任者,一切又从头开始循环。

所以再精明的官员,也无法完全摆脱吏员的欺瞒和干扰,倘若这官员本来就是如贾贺辈庸碌无能之辈,自然就更要成为吏员的俘虏而遭其随意摆布。

更可惧的是,国家的领导阶层—皇帝和中枢大臣们,并没有几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些底层办事人员,对整个国家结构的巨大侵害,他们如同数目不可计数的白蚁,日夜啃食着庞大帝国的基础。

作为基层官员的王晋,是少数几个能清醒认识到这种胥吏危害严重性的人。他曾经利用地方官员每年仅有的几次“上奏”机会,向皇帝和诸位相公上过几个折子,都石沉大海。而他尚不知道的是,其中的一封“上书”,曾经引起过“同平章事”兵部尚书武元宗的关注,不过武元宗关注的只是王晋奏折中关于文裕县如何治理“河沙”的办法,对于微不足道的“胥吏”出现一些贪赃舞弊之事,就连这位被世人称赞“聪明多大略,清明谨慎、博学洽闻”的宰相公,都没有引起丝毫的重视。

官小言微的王晋,只能叹息一声,转过身来将自己的份内事情做好。

王晋对付“猾吏”的手段,可以用五个字概括:用、督、除、罚、奖!

“用”,即是选择有能力、品德良好的胥吏任用。有能力就是办公能力强;而品德良好,因主要取决于长官的主观判断,容易有失偏颇、出问题,王晋干脆也将其选择的办法书面化、制度化,谓之:一要观其行,二要明其心。观其行,辨识贤良;明其心,辨识君子。并规定了“量化标准”:为其人打分的判断者不能少于三人,这是防范个人眼光的局限性。总结来说,就是要聘用“能人、贤人”,并且制定一定的测验标准。

“用”的意思,除了聘用外,还得会用。王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心无旁鹜专心于公务的衙门一般不会黑暗,要让官吏们忙碌起来;有事可做,防止他们“有能力的心”闲置下来,从而思谋一些损公肥私、徇私舞弊之道。

尤其是对于那些刚进入“公门”的年轻小吏来说,他们对工作尚处于新鲜好奇、满腔热忱阶段,思想比较单纯,没有学会和习惯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没有培养出油滑、形式主义、明哲保身等官僚作风,此时,如果没有相应的、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他们便容易产生懈怠,很容易被那些奸猾老吏影响从而变质。

为此,王晋将县署公务再次细分,几乎每一份特定的工作,都细分到了特定的吏员手上,并将这些工作制定了详细到苛刻的办公步骤,每一个胥吏,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专项工作负责。

这一过程中,因着制度的存在,使得政府工作较过去有些繁复,但尚在可允许范围之内,更从根本上,限制了胥吏弄虚作假及其舞弊的可能,这已经是“督”字的范围。

“督”,谓之督促、监督两个意思。督促为分管长官(如分管某具体工作的司曹之类)要督促属下众胥吏,将分配到他们手上的工作,从头到尾顺利完成且不能出岔子,也就是“长官负责制”。而监督,则是王晋在分管工作的官和吏之外,单独设立一只“监察人马”,这批人员的工作就是监督政府办事人员,脱离生产,只事督察之责。王晋为他们起名为“监事吏”。

“监事吏”有些类似朝廷中枢监控百官的御史,不过这大概是大周帝国第一次出现在地方政府的监察人员,王晋算是开了历史先河。而“监事吏”不固定人员,定期由县署所有官吏轮换,这一点上更有着甚于“御史制度”的优势。

“监事吏”是脱产工人,不用劳动就能得到薪水,但不是没有具体要求,如果在担任监察吏期间没有发现枉法人员和行为,而过后又被调查出案件,或者任职期间被其他官、吏认为不公正、不合格,就可能面临罚薪甚至开除的危险。

“除”字便是为这种不合格的人员准备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飞进来,衙门里少说也有上百名办事人员,领导们一个疏忽或者看走眼,就可能让不学无术的人混入。鱼目混珠的危害,除了浪费国家财力外,还可能引起其它问题,一块烂肉坏了满锅汤的事情并不少见。

例如,文裕县田曹曾有个姓马的书吏,此人读了很多年书,还曾上京赶考过,失败几次后,一气之下,回家乡做了政府的一名办事员,工作态度倒是很认真,就是有个迂气的毛病,也就是书呆子劲。

有一次,马某因为一个工作上的问题钻了牛角尖,半夜三更睡不着,然后去敲县令王晋的房门。王晋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急而出,马书吏说:“我在想个问题,四月份里,农户们又要忙种田,又要忙养蚕,太辛苦了。衙门里可以出一张告示,让百姓四月种田,十月养蚕,大人你觉得如何?”王晋又好气又好笑,问他:“十月里哪来桑叶喂蚕呢?”马某哑口无言。

这就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过后,王晋觉得马某这个外行不能适应田曹的工作,于是将他“除名”,不过怜惜他家境贫寒,又有老父母在堂,于是给他在唐家的粮店找了份记账的工作。

马书吏没有能力,虽无过错,也被“开除”;还有一些胥吏,虽能力出众,但或者是怠于本职工作、或者是徇私舞弊、或者是玩忽职守,只要是犯有错误,便要被“罚”。好的制度,还必须有好的处罚条例作为辅助手段,否则制度再好,也是徒有其表,无人遵守。

“罚”之一项,可大可小,重者如收黑钱的那两位捕快和“仓吏”李狗儿,除了“肉体处罚”,还要按照律法明正典刑;稍逊之者,即便够不上坐班房,也是立即“除名”,毫不手软;再轻者,比如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工作马虎之类,也是要被处以“鞭笞”“仗治”之刑,这比照朝廷的律法,更要严酷一些,王晋的“铁县令”外号,毕竟不是白叫的。

制定严格的制度,并使专人监督,除其无用无能者,罚其惫懒懈怠之辈,这“用、督、除、罚”四字虽能有效震慑群吏、驱其兢兢业业工作,但“御人之法”,如一味偏之以刚,偏之严苛,虽然可行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良策。

杜黄裳曾为王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先帝念宗在世的时候,提拔以“严酷、明察”著称的袁问为京兆尹,袁问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清官能吏,更是个办案能手。

有一次,一个人犯法,按律当受脊杖,这是一种非常冷酷的刑罚,很多犯人挺不过打完板子,便死在堂下,这个人很害怕,便事先去贿赂值堂书吏。这个赃吏受钱后关照犯人说“审讯后老爷一定会命我写责状(用刑前的文书),这时候你就大喊冤枉,我自会为你辩解。”果然,袁问升堂审过案由后,便要这赃吏写责状,犯人如吏所嘱,分辩不已。那吏员大声骂道:“快吃了脊杖便滚出去,别多啰嗦!”

袁问听见了,马上对这吏员的卖弄权势产生厌恶之心,反过来将吏员责罚一通,那个犯人倒从轻发落了。在一向御下极严的袁问看来,这就叫“以抑吏势”,但是却不知已为吏所卖矣!

更悲惨的还在后来,袁问因过于清正,得罪了一名侍御史,御史将袁问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诬告给皇帝,念宗下令查明实情,结果下面的胥吏对这位严酷的领导多诽谤之言,袁问便被贬到涯州做官,病死在了上任的路上。

袁问以“刚正不苟”对下属胥吏,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被奸猾小吏利用了他的性格,不知不觉中为他们谋取了利益,而最后还死在这些奸妄手中,让人听了可悲可叹。

王晋的境遇虽然和袁问大不同,和下属的关系也没有他那么糟糕,不过总归是能从别人的经历中,体会出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一味刚硬不行,一味柔弱更不可,刚柔相济才是正道。

“奖”,便是此理,既罚过,就必须赏功,有功劳者必重赏,赏罚分明,人心自可归向;且这些不入流品之胥吏,既入公门,注定从此将再无仕进可能,志向上没有了追求,唯图“利益”二字,这是人之常情,不能否认,也必须正视,只有正视这种心态,才能循循善诱,导入正途。

这也是为什么王晋制定出新制度后,虽有瑕疵,但也无修改完善之心,水至清则无鱼,给胥吏们留下来一些可钻之无关紧要利益,对官、吏双方都有好处。

同类推荐
  • 汉雪

    汉雪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游侠剑客游荡天下,武将谋士纵横四方。鲜卑入寇,羌族叛乱,高丽南侵,乌桓动荡,蛮人频反,越人难安。阴谋、刺杀、伏击、血战,六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大汉的固有疆域飘荡着漫天红雪……
  • 民国那些事儿

    民国那些事儿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只做正确和赢得掌声的事情,犯错误可以说是在所难免的。但犯错误,你也得睁大自己的眼睛。有些错误能犯,有些错误却绝对不能碰。一碰,你将万劫不复!像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汪精卫投靠日本人,这都是超越了底线的事情。人可以品格有瑕疵,但绝对不能道德无底线。
  • 挟宋

    挟宋

    挟宋者,任逍遥!开个小店,小本经营,盗本小说,随便讲讲,就赚的美人泪,还有几文钱,小资小调,世外般的渔村生活。日子淡了,鸟了蛋疼。做个海盗,专抢官府,谁让你不给我好脸色,东侵西略,聚一帮贼众,占山为王,偶尔跑跑海运,倒买倒卖,再赚点外块,黄金白银如流水。钱多了,也发愁。大宋,小金……,美女如云,我不能再沉默了,决定揭杆而起,祸乱其中……
  • 海国月明

    海国月明

    现实中的失意人离奇穿越,得以偶窥惊天秘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岂容豺狼当道、宵小张狂!
  • 智相

    智相

    穿越至北宋仁宗年间,孤独的我,拥有了一份可贵亲情。老爹:我有四项优点——吃、喝、你懂的、赌。小叔:很忙。白天写词,晚上打架。丫鬟:八岁怎么啦?本宫一再告诫你们……随着读书取仕,接触到了范仲淹、富弼、王安石等一批名臣人杰时,我逐渐领悟了为官之道。还有什么,能比执掌国家公器,弘扬宋庭之威,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呢?府宅倾轧,科举险途,边关兵变,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让一个男人从青涩变得成熟,勇敢承担起一品宰辅的责任?让我将我的心路历程,慢慢讲给你听,我保证,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本书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热门推荐
  • 掌心遗落年少

    掌心遗落年少

    成为众矢之的,隐藏在笑容背后的是阴谋还是陷害?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是背叛还是忠诚?各路阔少我都不要,我只要你一个。
  • 滑稽时代

    滑稽时代

    我们从不曾独一无二,今天的推杯换盏中映着过去的灯红酒绿。但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随意迈出的一步或许创造了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大时代,直到范诚又一次重生,再一次穿越,看到破灭的世界渐渐与现实重合。他觉得有点滑稽,却充满希望。
  • 脑卒中防治指南

    脑卒中防治指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脑卒中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本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命运之风暴骑士

    命运之风暴骑士

    李暮生两世为人,前世的悲惨际遇在重生后依然摆脱不掉身世凄惨的命运,然而世事茫茫难自料,重生后的李暮生决定不在顺从命运的安排,要自己操控其一生,既然世界不尽人意,那么,活着,就要改变这个世界。
  • 女团门面

    女团门面

    疫情影响,影视寒冬。被迫待业在家的纪念丝毫不慌,麻溜的收拾行李去了隔壁女团选秀节目。谁年少的时候还没个女团梦了。纪念没有,她只是想当个rapper,实在不行,女团rap担当也可以。青春正当时,敢想敢做敢表达。女团选秀文,不确定有没有言情线,如果有就是原狗无疑了。女主缺点很多,不完美型成长系偶像。没有原型。
  • 三国之大骗子

    三国之大骗子

    丁灏穿越了,在汉末三国没有人脉,没有地盘,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他,怎样才能咸鱼翻身?是正道而行?还是坑蒙拐骗?
  • 黑道BOSS,等到黑夜散尽

    黑道BOSS,等到黑夜散尽

    “我说过我会给她幸福,······”他是黑道王者,十五年后强势回归。他的女孩却在煎熬中痛苦,在回忆中假装微笑,在过去黑暗的岁月中独自冰冷。母亲难产而死,谁的过错?父亲的冷眼来自歉疚还是厌恶?当她失明他是否不离不弃?这世上有一种爱叫等待,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在你平淡岁月里出现。等到黑夜散尽,幸福是否唾手可得?
  • 三国契

    三国契

    始皇帝的无字天书记录了什么?什么是天道?这乱世之中什么又是道?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请君品藏
  • 楚史乱国志

    楚史乱国志

    要穿便不穿太平盛世,欲金戈铁马,当属赫赫三国;要做便不做牛鬼蛇神,志英雄丈夫,应为西楚霸王。君不见,两阵前,关公战秦琼,子龙搏高宠,霸王斗群雄!谁可想?帅帐中,文成计文成,鬼谷算太公,管子谋卧龙!何曾念!苍天下,淮阴征人屠,白袍伐武卒,卫公讨武穆!秦皇汉武,逐鹿中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这个疯狂的时代比三国杂,比战国乱,史称乱国时代。这本书,记载了那个混乱的年代。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