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100000005

第5章 分家(一)

晚间,田野中万籁俱寂,桃村里也少见灯火,唯有村西一户破旧的土坯院子里有一点烛火之光。

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院落,此间祖上没有人做过官,没有人经过商,都是土坑里刨食的本分农民,自然也盖不起什么好房子,粗粗一看,也只能看到院墙低矮,房屋破旧,土坯表面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不可避免变的坑坑洼洼,难看的很,唯一可以称道的,恐怕也只有相对南方平民院落来说还算宽敞的院子。

这院子长宽各有五六丈,西边是牛棚鸡舍与茅房,东边则堆放着许多农具杂物,在院门不远处的角落里还堆积着牛粪鸡粪,好在天气不算热,味道还未散发出来。

院子中间此时摆放着一张表面斑驳的方桌,三个方向各自坐着赵家三兄弟,各自的亲眷则站在其身后。

赵家三房齐聚于此,正是为了商议分家的事。白天赵信已经与三弟赵全沟通过了,三房早就有分家的念头,自然一口应下,如今便只剩下大房不肯松口。

“咱爹咱娘走的时候都说过,让咱们三个人互相看顾,一定要把日子过好,咱们都是亲口答应过的,现在你们要分家,实在是……”赵壮絮絮叨叨的自顾说着话,冷不防其身后的王氏接口道:“其实要分家也可以,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大房是长房,长子长孙都在我们大房,所以理应多分点。”

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如今想要分家就怕大房咬着不松口,如今王氏公然开出了价码,三房的赵全扭头与身后的妻子刘氏对视一眼,暗地里都松了一口气。

赵壮扭身看了王氏一眼,眼中满是错愕,嘴里讷讷说道:“孩儿他娘,这家不能分啊。”

王氏轻蔑的看了自家男人一眼,嘴皮子飞快的低声说道:“这个家老娘早就操持不下去了,一个个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连二房那个小屁孩子都没少跟老娘顶嘴,更别提早就搬出去的三房了。早分晚分都是分,还不如趁着现在房契地契都在咱们手里,趁机多分一些,你个夯货接下来少说话,看老娘的。”

赵壮还要说话,却不想王氏直接伸手到他肋下掐了一把,疼得他鼻头发酸,只得讪讪的闭上了嘴。

赵彦的三婶刘氏说起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等大房夫妇俩说完悄悄话,她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大嫂,你想怎么个分法?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公道自在人心,自从爹娘走了以后,咱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村里人可都看在眼里。”

刘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警告王氏不要太过份,虽然如今的乡民或许说不出‘人言可畏’这样文绉绉的话,但是这四个字里面蕴含的道理却是都清楚。

王氏却没有被刘氏几句话给吓住,只听她尖着嗓子说道:“他三婶,我们大房要的不多,只要这老房子和老牛,另外再分一半的田地就行了。至于公中的银钱,加上他二叔今天刚交上来的总共有十贯多钱,咱们三房平分。”

王氏这几句话说的成竹在胸,语速极快,等她说完后过了片刻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三房的刘氏眉头一拧,她对公婆留下来的遗产心中有数。

先说田地,家中共有十五亩良田,不过北方田地亩产少,价值要比南方便宜一半,如今一亩地大概在三四两银子左右,而老屋里生活什物齐全,也因为临近京畿,官府推广下来的农具比较齐全,比如犁铧、耙、耧车等,这些加上老屋价值六七两,老黄牛作价九两,若是按王氏说的算下来,那大房可以分到价值在四十多两左右的东西,不得不说王氏算盘打的很精。

所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若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赵信倒是不想面对面的与大哥大嫂在言语中有什么冲突,况且他在外打工也有了不短的时日,眼界自是要比常年居于乡下的大部分人要开阔,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这种生活,他已然有些看不上眼,不过眼下是分家的大事,他也要为自己唯一的后代赵彦考虑,所以他斟酌了一番言语后便开口了。

“大哥,三弟,自古那些大家大户都有家业传嫡子、长子的习俗,不过咱们就是普通老百姓,不分嫡长之类的东西,但是长子是宗长,也为这个家出的力最多,就算分家也理应多分些,你们说是不是?”

三房的赵全坐在桌子西侧,今年不过二十四岁,却有了一个六岁的女儿,他皮肤晒得很黑,眉目却比较清秀,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给人一种温和木讷的感觉,给人的感觉虽然有些木讷,但是他却不傻不呆,听到二哥赵信的话之后,他便知道二哥这句话主要是说给自己听的。

赵全与二哥赵信相差八岁,与大哥赵壮相差十岁,相对于老实憨厚的大哥,他自小更喜欢和稳重有担当的二哥混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对自己这位二哥了解颇深,此时乍一听到这几句话便知道二哥话还没说完,只点了点头静待下文。

相较于赵全的淡定,作为老大的赵壮反倒是有些心神不安,他本心里是想遵循老爹老娘的遗愿不分家的,但是事到如今分家已是必然,不过在他想来,自己是老大,理应照顾两个兄弟,所以平分或者自己少分都是可以的,奈何他身后站着自家的母老虎,若是将心里话说出来,还不知道会招致怎样的报复与折磨,所以此时他只能红着脸低着头,一副默默无语的样子。

赵壮与赵全都没有说话,反倒是王氏笑着赞道:“还是他二叔明事理。”

王氏笑了,刘氏则有些急了,要真是按王氏说的分法,那剩下的家产自家与二房一平分,委实剩的不多,恐怕连基本的温饱都做不到,更何况她又有了身孕,就算孩子平安生下来恐怕也养不大,所以她急的不行,正要开口分说,却被自家男人背过手拉了拉裙角,刘氏知道自家男人的性子,只能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急切,拧着眉头有些怨恨的看着赵信。

赵彦站在便宜老爹身后冷眼旁观,已然将众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对于赵家的家产他自然看不上,只要能得到自由,他有自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聚拢足够的钱财,所以对于多分少分便不是那么上心,不过他倒是对便宜老爹接下来的话有些好奇,正所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由言观心,他想借此机会看清楚这位便宜老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好为以后能与其和谐相处做到心中有数。

“大嫂,长房多分些家产是应当的,不过要是按大嫂说的那样分,我和阿丑还好说,三弟家恐怕连温饱都做不到,说不得就要把小妮儿送出去才能熬过今年,俗话说血浓于水,真要是那样了,村里人会怎么看你们,背地里怎么说你们,而且小妮儿那么小,你们忍心?”

赵信见王氏眼中明显有沉思之色,继续说道:“再说了,大郎年纪不小了,正是该当说亲成婚的年纪,大嫂你也知道,婚事虽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定亲前女方肯定要找人来村里打听打听,要是听别人说咱家名声不好,若是你的话,你愿意把女儿嫁过来吗?”

王氏一怔,她虽然为人功利刻薄,却也不是不通情理,更何况赵信所说都是实情,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她也懂,真要是在村里落下个不好的名声,恐怕自己宝贝儿子的婚事还真的有可能被耽误,所以思来想去之后,王氏的口气已然松动:“他二叔,那你说该怎么分?”

赵信闻言笑了笑,说道:“那我就说说。爹娘留下总计十五亩田地,大哥分六亩,三弟分五亩,剩下四亩给我,不过我常年在镇上做工,没有功夫料理田地,我这四亩地可以让大哥和三弟各种一半,每年除了税赋之外,一亩地的收成只需另外再给我一成。”

《明史·食货志》载: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官田每亩税五升三合,民田减二升,也就是说,民田每亩仅须纳税三升三合。当时的江南产稻地区,在年景好的时候,每亩土地普遍可产米二石出头,且税赋普遍要比北方重,而北方各省则是亩产一石多。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斛),以此计之,明代农业税的标准在三十税一到四十税一之间,相对于以往的朝代可以说是税赋比较低的,不过明代可不是只有农业税,还有丁税(人头税)及各种杂税,所以综合下来,自耕农一亩地的收入有将近一半要用来缴税,剩下的收入才是自己的。

大房分的田亩最多,三房其次,二房分的田地最少,王氏对于这个分法勉强可以接受,而最后赵信又将自己的四亩地让给其他两房种,每年只要其中的一成收入,这样说起来很是厚道,所以其他人也没有异议,只静等着他继续说其他的家产如何分配。

赵信四下看了看,见无人反驳,便继续说道:“余下的还有老屋、农具、老牛和公中的银钱。我是这么想的,老屋和农具归大哥,老牛归三弟,每年耕作的时候,这农具与老牛便合在一起,先耕咱们家自己的田地,耕完之后也可以去给别人耕,挣来的钱财你们两房平分。至于公中的十贯多银钱,大哥可以分两贯,三弟分一贯,剩下的归我。大哥、三弟,你们看这么分怎么样?”

同类推荐
  • 乱世狂贼

    乱世狂贼

    乱世,就是容易出事。
  • 我爹李世民

    我爹李世民

    穿越大唐,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来来来,我要当个皇帝,你们都闪开。
  •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武当道教的抗日爱国故事

    在抗战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敌、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别挺进入斩队,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
  • 九重墨

    九重墨

    处在蹂躏别人与被别人蹂躏状态的即墨绯羽人生最大的信条不是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也不是称霸武林,而是只想过着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的米虫生活,怎料老天嫌他日子过得太清淡,直接把他丢进了王侯将相深宫庭院的争斗之中,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接憧而至的一个又一个阴谋诡计,就算你算计了我又怎样?!!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身为辛子又怎么了?有本事你也给我生一个!当战争叩响门扉,伤了至爱之人,即墨绯羽收敛的锋芒再也无法遮挡:男儿应杀人,杀人不留情。杀一人为罪,屠百万为雄。雄中雄道不同,杀的千年仁义名……
  • 晋辞

    晋辞

    流着正统历史的血,高唱两晋长歌;斯人已矣,余下波澜画卷,供后人凭吊。
热门推荐
  • 道惊天下

    道惊天下

    太极仙球,阴阳共生,不服就干,你能翻天?二哈在手,天下我有,不服就拆,你能咋地?一人一球,一条傻狗,无情闯异界!
  • 冷王霸上宠

    冷王霸上宠

    年少轻狂,谁没有爱过几个人渣。她爱了,爱到不顾生死,却也最终沦为滔天权势下的牺牲品。生死两茫茫,爱恨已无望。可是造化弄人,却让她得以重生。仍旧是那些人,那些事,她只愿不要再纠缠其中。可是始终逃不过那个情冢。前世他爱她至深,今生仍旧纠缠红尘。前世他对她只有利用,今生却落入情网无法脱身。前世他与她并无纠葛,今生却被那睿智狡黠的女子颠覆沉沦。三个男人,争于朝堂,却败于爱情......
  • 九轩神医

    九轩神医

    两男子坐过山车不幸逝世,后被仙人所救,开始了修仙之旅
  • 神谕之擒梦三世

    神谕之擒梦三世

    棠尧原以为自己穿越后,一生都会安安稳稳做个将军府小姐,不想一场意外竟再次穿越,通关修炼从零开始,还有个巨烦的系统整天碎碎念,不过认识个美貌多金的国师大人还是很值的,心想着能勾搭勾搭,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还不回来?”来自真·斯文败类的云隐国师
  • 我知你倾城

    我知你倾城

    她从来都没有想过会遇到并喜欢这样一个人。一个连求婚都像是在开会,接吻都像是例行公事,就连拥抱都是那么……义务!可偏偏她就是喜欢他,这也注定她被他所谓的“责任”吃的死死地!无法自拔……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最爱读国学系列:资治通鉴

    最爱读国学系列:资治通鉴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涟漪上的阳光

    涟漪上的阳光

    阳光,就是自己,每个女孩都是阳光,看见电子设备上或是生活中的美好,把自己变成美好事物中的女主角,或在睡时,或在观赏电影小说时,完美的故事情节会出现坏人,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一层层的涟漪就是这样荡漾,不是为了破坏平静的湖面,而是做将来美好结局的铺垫。但是人情世故也都是从身边小事中体会,有时产生共鸣,有时无法理解。
  • 江湖依旧否

    江湖依旧否

    那谁?死在月下的人儿,可怜的孤独者!如烟的谁,幻想了千遍.凭栏望穿了月,只有那谁。不变。
  • 溺宠异能狂妻

    溺宠异能狂妻

    〖1V1宠文〗欢迎跳坑!阮柒瞳是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弑瞳”,也是阮昊天的养妹。阮昊天觊觎阮柒瞳已久,阮柒瞳却对阮昊天只有兄妹之情。阮昊天因爱成痴,却为阮柒瞳招来杀生之祸。却不想这改变了她的一生。再次睁开眼,她却成为了身怀异能、身材娇小被养在小村庄里面受人欺负的小萝莉!重生也就算了,这破小村庄还能捡到一枚优质美男?什么?美男就赖上你了?看优质美男如何拐到狂傲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