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3300000140

第140章 125、新型船舶

“海子,这大过年的,你不在家陪老婆孩子,怎么跑船厂来了?”

“他NND,还不是被黄鹏辉手下那帮鸟人挤兑狠了,要不然我怎么可能现在就开始忙活了。好在老黄自己也没有逃脱,我估计过一会他也会出现在这里。对了,老张,今天你是值班,还是……”

“呵呵,我只是过来看看。自从去年和你一起西行波斯湾之后,我就一直呆在西亚地区,要不是春节休假,我都不知道什么才能返回文麻。在过去的一年间,文麻地区的变化很大啊,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正好今天没什么事情,我就到处走走。”

为保证中华国在西亚、南亚地区的即得利益,作为军事方面的最高长官,此前张京一直滞留在波斯湾以及阿拉伯半岛一带。据说新年前后他率领中华国波斯湾驻军,多次击败帖木儿帝国驻波斯军队的反扑,并把对方的势力一直驱逐到两三百公里之外。

非但如此,西起阿巴斯港,东至印度河下游这片沿海区域亦落入他们的手中。如此一来,帖木儿帝国的阿拉伯海出海口全部失去。如果他们不是西进小亚细亚半岛,帖木儿帝国就真地只是一个内陆国家了,根本无法获得海洋利益。

“老张,听说你们西征军最近搞地不错,不但连战连捷,而且还收获了不下二十万战俘。”

“呵呵,虽然通过战争获得了不少人口,不过,真正的战俘倒并没有多少,至少有一大半的人口应当是生活在作战区域的平民。你也知道咱们为长久控制波斯湾地区,西征军在那里搞地工程可不少。此前虽然从帖木儿帝国、马木留克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收购了大量的奴隶,可是劳动力方面的缺口仍然很大。后来我和赵衡以及肖振浩一合计,干脆直接通过战争掠夺得了。这不,帖木儿帝国波斯方面军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口,除了那些战俘,临近波斯湾地区的居民几乎被我们一网打尽,整整小三十万人口。”

“呵呵,算你狠,这一下又捞了不少波斯美女吧?”

“那是。虽然阿拉伯势力曾经东侵波斯,随后蒙古人、突厥人相继征服这片土地,但是,金发碧眼的雅利安种波斯人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嘿嘿,此前我已经向培训中心输送了上万波斯美女,有空的话你可以去挑一些侍候枕席。”

看到张京一副你懂得的促狭的面容,海旭阳亦乐了起来。不过,说实话穿越众确实需要再次进补。此时以泉州姑娘为主的第一批夫人们仍然属于哺乳期,以江浙、南粤姑娘为主的第二批夫人们更是刚刚生了孩子,即使是从西亚地区女人为主的第三批夫人现在也是极为不便。毕竟穿越众都受过现代文明的洗礼,没听说哪个喜欢孕妇的诱惑,更何况那是和自己的孩子抢地盘,搞内斗。

因此,早已接受大仲马重任的穿越众只好再次引进新鲜血液,没想到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张京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虽然如此,海旭阳亦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一次性引进了上万女人。

“我告非,这么多女人,张哥,你就不怕兄弟们铁杵磨成针呀?”

“呵呵,听说最近针的出口量一直都比较大,加工车间春节都在开工,如果兄弟们能够助把力的话,咱们的也不必支付那么多的加班工资。”

“呵呵,真够无耻的你。”两人互相指着对方,笑了起来。

“对了,海子,上次试航感觉如何?那些机器能否支撑轮船横穿太平洋?”

由于时间问题,此前张京并没有来得及参加中华国的年终总结会。因此,对于海旭阳的上次试航他并不了解。

“机器没什么大毛病,应该算是通过了吧。当然,沿途遇到过不少问题,不过,咱们都自己解决了。呃,对了,最大一问题就是船舶的吨位太小了,如果进行远洋运输,除了燃料之外,轮船所能提供的运输余量有些不足,运载的货物不可能太多。”

这话当然不是海旭阳乱说的,要知道从麻拉到美洲上万公里,即使是机帆船,跑一趟那也要一个多月。在沿途没有什么补给基地的情况下,所有的燃料必须在出发时就要全部装上船。这样一来,除了必须的煤碳之外,船上还能有多少吨位用来装货?

“呵呵,你们的美洲之旅主要还是依靠伏波号这艘主力舰。虽然此前进行过多次改造,并给她增加了诸多装备,伏波号一样能够保证五万吨左右的运力,满足路途中的需求不是什么问题。再说了,那些随行的船只也不全都是摆设,他们一样能够承载一定的物资。”

“呵呵,那是当然,总不能把伏波号一直牵扯在美洲航线上。再说了,为了节省燃料,我们对轮船的设计进行了改动,专门增加了风帆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

“这事我听说了,好象你们准备利用轻质铝合金制造硬帆,而且对传统的桅杆也进行了一些改动。”

“是的,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机械性的配件以减少相关的人力。说白了,咱们只所以采用硬帆结构,主要还是出于人手方面的考虑。如果采用西方的软帆模式,船上的水手至少要翻几番。更何况软帆的操控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熟练人手。”

改良过后的硬帆无论是升降还是调向都可以直接在仓内进行,而且极为方便。这样一来,所需要的人员亦不过三两个人,操纵船帆的危险性和技术性亦大为降低,普通水手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上岗,不必象西方帆船那样需要很长的时间培养人才。

“刚才我让工人进行了一番测试,你们新设计的这种硬帆确实比较好用。听说以后的船舶都将采纳这种设计,不知道现在那些帆船能不能进行改造?”

“呵呵,老张,那些帆船有必要改造吗?既然你已经在船厂呆了一段时间,我想你应当知道咱们已经开发出三千吨到五千吨级的船舶,未来它们必将是咱们的运输主力。至于眼下咱们使用的这种千吨级的帆船,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逐步淘汰,根本没有改造的价值。”

虽然此前中华国原则上只允许向国外出售五百吨级的商船,实际上在新年来临之前,这个限制已经放宽到千吨以下的船舶。毕竟中华国远洋航运集团所增加的船舶,都已经是一千五百吨级甚至一千八百吨级的庞然大物,对于八九百吨帆船的制造技术已经没必要保密。

更何况中华造船集团现在已经把目光盯在了万吨级的船舶之上,象那种五千吨级以下的船舶设计与生产都已经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并且已经制造出三艘实物。要不是动力系统的生产暂时还跟不上,中华船厂就是同时开工三五十艘大型船舶都没有任何问题。

“呃,海子,我看船厂刚刚下水了三艘分别为三千吨、四千吨、五千吨承载量的海轮,咱们现在能生产配套的动力系统吗?”

“呵呵,老张,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既然老黄已经山寨了三十万千瓦时的联合发电机组,生产这种几千千瓦时的船用动力当然不在话下。要说哪方面有不足,那也是热效利用率相对比较低,只有设计的三分之一左右。另外就是设备的体积过大,小型化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照你这么说,咱们开发出来的三十万千瓦时的发电机组只能达到十万千瓦时左右?”

“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吧,通常情况下只能达到八~九万千瓦时。即使如此,真要是用来驱动船舶,就是咱们伏波号一样不在话下,照样跑地飞快。”

“切,就你们搞的那种傻大黑粗的玩意,真要是用在船上,那咱们除了装燃料之外,也就不要想再装货了。”

“嘿嘿,老黄他们不是一直都在开发高效率的小型机么,象咱们试验船上使用的三涨式蒸汽机与蒸汽轮机,都是两三千千瓦时输出功率的小家伙。要不然,就咱们这一千多吨的船舶,放都放不下那些大家伙。”

说起来这机器动力与风帆动力完全是两码事,对于船体结构强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保证船体结构不会被机器的振动所损坏,机帆船所使用的钢铁龙骨与肋条至少达到普通帆船的两倍强度。正因为如此,这种新型船舶眼下只有中华造船集团总部能够设计和生产,即使是武端那里分厂暂时仍然无法制造这种大型动力舰船。

“说起来老黄这家伙挺牛逼的,我想他们最多看过三涨式蒸汽机的简易设计图纸,知道相关的工作原理,没想到他们竟然搞出实物来了。”

“呵呵,说起来三涨式蒸汽机仍然是往复式蒸汽机,其设计原理原本就不复杂。前世象这种落后的设计图纸早就被甩在故纸堆里,大家都在玩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这些东东了。不过,蒸汽机毕竟有其辉煌的过去,只要有心,复制这种简单的动力系统并不是太难。”

“说起来咱们国内高校的知识体系都比较落后,我想此前老黄他们曾经学习过相关的课程。要不然,从无到有,他们用一年多时间就开发出三涨式蒸汽机,那也太人才了不是。”

“切,咱们国人什么时候缺乏天才,无非就是传统的教育体制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真要是把大家放在美国,说不定美帝早就是咱们黄种人的天下了。”

说起来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的两大聪明人种,真要是释放出他们的能力,世界都将为之颤抖。

正说着,黄鹏辉亦如约来到了船厂。一番交流之后,三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三艘混合动力船上。在他们的安排下,孔寒等人新开发出来的蒸汽轮机随后就被安装在目标船舶上。之所以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主要考虑参照物是实物,不象三涨式蒸汽机还处于摸索期。

同类推荐
  • 西蜀骁骑

    西蜀骁骑

    话说,二十一世纪有一少年名为李易,出了车祸后,灵魂穿越到了三国时期,碰巧的是被灵魂附体的那人也叫李易,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个可怜的主角失忆了。没有了最大的熟知三国历史的光环,主角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被裴元绍捡到卧牛山,在卧牛山遇赵云,至此踏上追随刘备的路。有赵云教导他武艺,也有孔明先生教导他军略,李易以一个偏将的身份参加了历史上一幕幕被人熟知的战役,这时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对历史的车轮并没有产生什么过大的影响。最终,他一生的经历成就了他西蜀第一骁骑的勇名。然而,他这个西蜀第一骁骑又能对这个被世人熟知的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外族,东吴,曹魏,蜀汉面临三面大敌,天命如何,请各位拭目以待!
  • 趟将

    趟将

    他,是民国时代的趟将,也叫土匪!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汉子,他,曾经是白朗手下的猛将,为了白朗报仇,他勇猛无畏!他,是孙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为了这个破碎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张得胜,河南的传奇,河南趟将的代表人物!一个草莽英雄,斗恶霸,战军阀,杀鬼子,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他厉声回绝。他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这个勇猛,正直的汉子看到了希望。而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却和他张得胜有着高度的契合,这也是张得胜刻意靠近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原因。于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那一份执着,张得胜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为国家,为人民,驱逐鞑虏日寇的斗争中去。
  •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主要内容分为七国之乱、吕后专权、文景之治等章节。七国之乱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受汉朝初期的经济影响,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分封制度的缺憾,是吕后专政、文景帝改革的产物。而七国之乱的过程又是极其复杂的,同时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沧桑分合的巨大历史变化,留下了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 梁传

    梁传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是名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气概?还是儒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是故事,是情怀,更是我想与你一同思考的历史。
  •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放眼世界:狼烟滚滚,野蛮代替理性,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内战,德国挑战欧洲,意大利将阿比西尼亚划入自己的版图,法西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甚嚣尘上近看中国
热门推荐
  • 叶卿修仙传

    叶卿修仙传

    地球的末日,生存艰难。修仙的底层,生存艰难。对觅长生殷殷期盼的叶卿,吃着大把大把像糖豆的丹药,在荆棘满地、凶险异常的青元大陆开始了摸爬滚打的修仙日常。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数学历程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数学历程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重生女神超凶哒

    重生女神超凶哒

    前世的她被抢了身份,抢了地位,毁了容貌,毁了名誉!重生的她,摇身一变,变成逆天学霸,娱乐圈全能天后,手撕白莲花,教渣渣重新做人!
  • 守护甜心之落叶的告别

    守护甜心之落叶的告别

    落叶,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落叶告别了,便是冬天。如果落叶告别了,冬天还会远吗?
  • 穿越异界当巫师

    穿越异界当巫师

    新书《夜秘乌鸦》欢迎多多支持。启灵者,启密者,神辉学者,血色行徒.......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我,要做的就是刻录下属于自己,属于夜秘乌鸦的传说........
  • 若你不泣,此生不离

    若你不泣,此生不离

    奈何时光匆匆,开始,注定是一个错误。—白笙若有来生,你会选择我吗—沈莫离如再有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选择放手。—颜离我与坟墓中的他是最近的距离,也是最远的距离,在无以自持的伤痛里,我忆起有人好像说过,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笙离死别,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我想说,不是的,最远的距离,永远是生死相隔,如果,他能活过来,我会鼓足勇气说出口,可是永远不可能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未曾想,时光已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他想说一句…一句他已来不及说的话:对不起,我爱你…她失魂落魄地靠在桥上,为什么…一切都晚了!下辈子,你若不弃,执手相依,不要把我抛下,因为,我会心痛…
  • 婚来孕转

    婚来孕转

    她的老公,在外花天酒地,她大着肚子,一个人去产检;她的老公,对她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她的恋人,对她体贴温柔关爱有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以为他真得爱她,又是一道晴天霹雳:“你就当这么喜欢她?好你越是在乎她我偏要折磨她,你能把我怎么样?看着她日日被我欺负,感觉如何?”那一刻,她才知道,他的甜言蜜语、喜怒无常,从来没有一点是为她!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一切,从一开始,她只是一颗被利用、被牺牲的棋子!家族事业垮台,父亲一睡不起,他却陪着别的女人,她恨意丛生:“阎擎宇你骗我!我恨你”某天她毅然决绝,转身。再回归,她要为自己而活,她要亲手讨回失去的一切!所有人都只当他欺负她,却不知,他爱她,如命更胜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曾深爱过你

    我曾深爱过你

    离婚被净身出户那晚,廉骁忽然出现对她说:“离婚了,那就和我在一起。”§她一身狼狈却一脸笑意问道:“和你结婚吗?”§和廉骁结婚是她的十几年来的心愿,然而他却说:“你觉得我会娶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吗?”
  • 书法艺术(上)

    书法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24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