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74700000053

第53章

三黄石膏汤。火郁于经。寒邪不解。脉仍滑数而发斑者。一柴胡饮。阳明外邪。阳毒不解者。升麻汤。

脾肾本虚。外邪不解而发斑者。五柴胡饮。阳明表邪不解。温热发斑者。柴胡白虎煎。温热毒盛。

咽痛发斑者。元参升麻汤。阴虚水亏。血热发斑者。玉女煎。阴虚血燥。大热大渴发斑者。归芍饮。

内虚外热。阴盛格阳发斑者。大温中饮。太阳阳明恶热。大便秘结。邪毒在腑发斑者。调胃承气。

凡本非阳症。妄用寒凉者。每令人泄泻。邪陷不解。余尝用大温中饮、理阴煎之类。解寒托邪。

始得大汗。汗后邪解。多有见赤斑风饼随症而出。随出随没。顷刻即愈。活者多人。凡寒毒为斑。

即此可见。使内托无力。则此毒终无出期。日深日甚。难乎免矣。此理甚微。不可不察。

陶华曰。发斑者。大热则伤血。血热不散。里实表虚。热乘虚出于皮肤而为斑也。轻则如疹子。

重则如锦纹。或本属阳。误投热药。或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汗下未解。皆致此。

陈士铎曰。伤寒发症。死症也。然而斑亦不同。有遍身者。有止心窝者。遍身。症似重而反轻。

心窝。症似轻而实重。盖遍身。内热已尽发于外。心窝。热存于心中而不得出。必须用化斑药以解其热毒之在中。一方最神。名起斑汤。元参三两。当归一两。荆芥、花粉各五钱。升麻、黄连、茯神各三钱。甘草一钱。煎服。火毒结于内。必须尽情发出。然内无血以养心。则心中更热。火毒益炽。而不能外越也。故用元参、当归滋心中之血。黄连凉心中之火。花粉消心中之痰。然不开关以散之。则火内藏而不得泄。故又用升麻、荆芥以发之。甘草、茯神以和之。自然引火外出。而不内蓄。火既外越。斑亦渐消。又何至于丧命哉。

鳌按。发斑症。或因温毒。或因热病。皆由阳邪内蕴热毒之气。不得宣泄。病至五六日。或七八日。必大发热。无汗。面赤。烦渴。心闷。(心闷尤切要)然后斑出。大约头面胸腹间先发。

肌肤内。或细如蚊迹。或大如米豆。便隐隐于皮肤之间。一半日便出皮肤之外。甚者浮肿相连。如云片。如锦纹。其色以红润鲜明者为佳。紫色者热毒较重。黑色邪毒内陷。便为九死一生之症。治法于初发皮肤之时。急用化斑汤透发之。以解毒清热。邪毒内陷者。羚羊角散、大青汤、元参解毒汤、犀角解毒汤。选而用之。如或天气暄暖。兼用防风解毒汤。天气酷热。兼用黄连解毒汤。

此其大法。芦根、石膏。亦可斟酌加用。

凡伤寒发斑。虽大约从头面胸前起。但必手足背心。一齐透露为妙。凡有一处不透。毒必内陷。

遂有棘手之肤。故前提纲虽引仲景阳毒条论。其实论中只言面赤斑斑如锦纹。并未尝及遍身上下。

然只引以为缘起。而非伤寒发斑正文。参看诸前贤议论。自得精详。

附录三阳治法总要

缪希雍曰。太阳病。其症发热。恶寒。恶风。头痛项强。腰脊强。遍身骨痛。脉虽浮洪而不数。

多不传经。烦躁。脉数急者。是欲传经。宜先发汗以解表邪。其药以羌活汤为主。羌活三钱。前胡、葛根各二钱。甘草八分。生姜三片。枣一枚。杏仁九粒。秋深冬月应用此方。亦可量加紫苏、葱白。如冬月严寒。感邪即发。服此药不得汗。本方加麻黄一钱。生姜四片。共前七片。得汗。勿再服。如病患自觉烦躁。喜就清凉。不喜就热。兼口渴。是即欲传入阳明也。若外症头疼。遍身骨疼不解。或带口渴。鼻干目疼。不得卧。即系太阳阳明症。羌活汤中加石膏、知母、麦冬。大剂与之。得汗即解。如自汗。烦躁。头疼。遍身骨疼不解者。羌活一钱。桂枝七分。石膏一两二钱。

麦冬六钱。知母三钱。竹叶一百二十片。白芍二钱。甘草八分。如冬月即病太阳症。恶寒畏风。头疼。遍身骨疼。自汗不渴。宜用桂枝八分。白芍二钱。甘草一钱。枣三枚。姜一片。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之愈。其外症不解者。不可下。当先解表。表症罢。少腹急结者。

乃可下之。桃仁承气汤。无蓄血症。大承气汤。正阳阳明病者。胃家实热是也。其症不大便。自汗。潮热。口渴。咽干。鼻干。而呕。或干呕。目 不得眠。畏人声木声。畏火。不恶寒反恶热或先恶寒。不久旋发热。甚则谵语狂乱。循衣摸床。脉洪大而长。宜急解其表。用竹叶石膏汤。

大剂与之。不呕无汗。与葛根汤。亦须大剂。若表症已罢。脉缓小。小便利。是病解矣。若表症解后。

邪结于里。大便秘。小便短赤。宜用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下之。下后。按其腹中。不作痛而和。

病即已解。如作痛。是燥屎未尽也。再用前药下之。以腹中和二便通利为度。阳明病。不能食。

若其人本虚。勿轻议下。阳明病。头眩。咳而咽痛者。用葛根、甘草、桔梗、麦冬四味浓煎。数数与之。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当发黄。急用栀子、麦冬、淡豆豉。大剂浓煎与之。

如已见身黄。急加茵陈为君主之。阳明病。衄血。此缘失于发汗。宜用荆芥、蒲黄、侧柏叶各二钱。葛根、生地各三钱。麦冬五钱。丹皮钱半。茅根二两。浓煎与之。兼饮童便。阳明病。心下硬满者。此邪未入于腹中。慎勿下之。用竹叶石膏汤。加栝蒌一个捣碎。桔梗二钱。黄连一钱。阳明病。邪结于里。汗出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六七日以来。

宜下之。用小承气不行。换大承气。勿大其剂。若大便不硬者。慎勿轻下。阳明病。发汗不解。腹急者。亟下之。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症。大便难。承气汤下之。阳明病。下之早。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不能食。但头汗出。栀子豉汤。阳明病。但潮热。大便溏。胸满不去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加黄连、栝蒌。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后小便利。津液内渴。

大便难硬。不可攻之。须候其自欲便。或用蜜导胆导通之。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本有宿食。宜再用承气汤下之。食谷欲呕。属阳明。非少阳也。胸中烦热者。竹茹汤主之。

竹茹三钱。麦冬五钱。枇杷叶三大片。芦根三两。内无热症者。小便利。口不渴。此为阳明虚也。

吴茱萸汤主之。吴萸二钱。人参三钱。生姜钱半。枣三枚。水煎。日三服。凡阳明病。多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若一服谵语止者。勿再服。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数者。小承气汤。服药后。腹中转气者。更一服。若不转气。勿更与。若服后。次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勿再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汗止在头。

用荆芥、葛根各三钱。黄芩、丹皮各钱半。麦冬五钱。生蒲黄二钱。浓煎。童便对饮之。阳明病。

脉浮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身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若渴欲饮水。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若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阳明病。协热下利者。六一散。心下痞者。以黄连栝蒌汤调服。脉浮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趺阳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每用十丸。日三服。阳明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发汗多。若重发其汗。谵语。脉短者死。脉和者不死。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

或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涩者阳症见阴脉也)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下之。利勿再服。

阳明病发狂。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此阳明实也。以承气亟下之。如便不结。大剂白虎汤灌之。

石膏四两。麦冬二两。知母两半。加大青一两。甘草七钱。太阳阳明病。协热下利者。六一散。黄连汤调服。太阳阳明并病。六七日表症仍在。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

下其血乃愈。桃仁承气汤。又二阳并病。太阳症罢。潮热。汗出。大便难。谵语者。大承气汤。少阳病。其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痛。胸满或痛。耳聋。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胃和者自愈。不和则烦而悸。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凡太阳病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未经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日三服。柴胡二钱四分。人参、黄芩、甘草、生姜各九分。半夏钱半。大枣二枚。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心下痞满。去大枣。加牡蛎二钱半。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参、花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三钱。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二钱。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一钱。夏勿用。温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参、枣。加五味一钱。少佐干姜。阳明少阳并病。必下利。脉滑而数。有宿食也。承气汤下之。若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症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三阳合病。脉大。上关上。但欲睡眠。目合则汗。药用百合一两。麦冬五钱。炙草一钱。知母、白芍、花粉各二钱。制龟甲三钱。竹叶五十片。三阳合病。腹满身重。谵语遗尿。白虎汤。加百合。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之故也。

附录理伤寒条论

朱 曰。养生至宝书云。近秽气。触真气。近死气。乱生气。深有旨哉。孙真人云。乘马远行。

至暮。当沐浴更衣。方可近婴见处所。若感其气。则为急惊风搐。又曰。步践粪秽之履。勿使近婴儿。若感其气。则为天吊。伤寒大汗将出。当以艾灸席隅。以避其气。不然。感其汗气。则传染矣。所以多染侍奉劳役之人者。由其神虚气怯。易为扰乱故也。如剥死马者。感其毒瓦斯。而为马气之疾。其理同焉。(以上汗气传染)或曰。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何也。曰。伤寒之邪。多于足经。而其病甚。少于手经。而其病微。故不特言手经。但寄于足经而已。(手足经辨)外有风寒暑湿。内有饥饱劳逸。或曰。劳役。非也。劳、倦也。逸、闲逸也。西山记曰。久劳则安闲以保极力之处。久逸则导引以行积滞之气。(内外伤辨)夫寒者。天地杀厉之气也。秋之雾露。冬之霜雪。

皆寒邪也。是以辛苦之徒。起居不节。饮食不时。感雾露之气。则邪浅。感霜雪之气。则邪深。

感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邪藏于肌肉之间。伏于荣卫之内。至春因温暖之气而发。名温病。至夏因暑热之气而作。名热病。一理而已。若疫疠。稍有不同者。盖因春宜温而反凉。夏宜热而反冷。秋宜凉而反热。冬宜寒而反温。四时不正之气也。感春夏不正之气为温疫。感秋冬不正之气为寒疫。其经络传受。表里受症。与伤寒同。俗云时气病。经总之曰伤寒。所以谓大病者。害人甚速也。轩岐后。得其治法之秘者。仲景一人。守真先生。

不遵桂枝发表之法。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非不同也。时有异也。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静。人以常动。动属阳。静属阴。清平之世。同水化也。虽有辛热之药。不生他症。

扰攘之世。同火化也。若用辛热。则发黄出斑。成坏病矣。盖人内火既动。外火又侵。所以辛热发汗。不如辛温。辛温发汗。不如辛凉。以辛热发汗。轻者必危。重者必死。可不慎哉。(理伤寒总论)

同类推荐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non Lescaut

    Manon Lesca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窥天外乘

    窥天外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Home Book of Verse

    The Home Book of Ver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谣谚

    古谣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An Outcast of the Islands

    An Outcast of the Islan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龙在天之兄弟情

    御龙在天之兄弟情

    曾经的王者,曾经的玩家,曾经的兄弟,你们还好吗,
  • 炸鸡块引发的故事

    炸鸡块引发的故事

    一块炸鸡腿引发的事情,是妈妈的错还是孩子的错?
  • 末世黑暗纪

    末世黑暗纪

    莫名来到未来世界的高峰,面对杀戮、背叛、阴谋,该何去何从?他能否成功带领人们冲破黑暗,找到最终的答案?末世之后,三百五十年,黑暗断层,文明泯灭,高峰来到最贫瘠的荒野,经历与新世界价值观的格格不入和融合,他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寻找人类文明断绝的原因。
  • 倾世魔女:虚灵禁言录

    倾世魔女:虚灵禁言录

    21世纪的神偷,在一次任务中被一条项链给坑了,从此成了寄居在那条项链里的孤魂,穿越到一个魔幻的架空王朝,与那不受人待见的废物六王爷相识。助他凤凰涅槃,傲视苍生。却不想尘埃落定之时,她却被他永远困住了。(本书书群:236834709欢迎大家进群O(∩_∩)O~~)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无敌系统

    万界无敌系统

    斗罗大陆我是神之神,斗破苍穹我是帝中帝。侠岚世界我一掌灭了穷奇,不良人我更是无敌。
  • 夫君为我成帝王

    夫君为我成帝王

    一部虐心的爱情和奋斗史最终随着琴静人散一切如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