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6900000029

第29章

主宰其间。邪气尽而元气亦随之尽。故选枣之大肥者为君。预培脾土之虚。且制水势之横。又和诸药之毒。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方之尽善也。张子和制浚川禹功神 等方。治水肿痰饮。而不知君补剂以护本。但知用毒药以攻邪。所以善全者鲜。〔方〕羸。瘦劣也。糜粥。取糜澜过熟。易化而有能补之意。

吴云。一钱匕者。匕者。匙也。谓钱大之匙也。千金云。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

金匮要略。病悬饮者。此汤主之。又咳家其脉弦。为有水。此汤主之。又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此汤。

外台秘要。深师朱雀汤。疗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眩痛苦挛。眼暗。身体手足十指甲尽黄。亦疗胁下支满。饮辄引胁下痛。(即本方。用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大枣十二枚。)圣济总录。三圣散。治久病饮癖停痰。及胁满支饮。辄引胸下痛。(即本方)汪氏云。陈无择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用枣肉和丸。以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

盖善变通者也。

医学纲目。昔杜壬问孙兆曰。十枣汤。毕竟治甚病。孙曰。治太阳中风。表解里未和。杜曰。何以知里未和。孙曰。头痛心下痞满。胁下痛。干呕汗出。此知里未和也。杜曰。公但言病症。而所以里未和之故。要紧总未言也。孙曰。某尝于此未决。愿闻开谕。杜曰。里未和者。盖痰与燥气。壅于中焦。故头痛干呕。短气汗出。是痰膈也。非十枣汤不治。但此汤不得轻用。恐损人于倏忽。用药者慎之。

宣明论。此汤。兼下水肿腹胀。并酒食积。肠垢积滞。 癖坚积。蓄热暴痛疟气久不已。或表之正气与邪热。并甚于里。热极似阴。反寒战。表气入里。阳厥极深。脉微而绝。并风热燥甚。结于下焦。大小便不通。

实热腰痛。及小儿热结。乳癖积热。作发风潮搐。斑疹热毒。不能了绝者。又云。芫花。慢火炒变色。仲景乡语。云炒作熬。下凡言熬者。皆干炒也。案杨雄方言云。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

即其义也。

嘉定县志。唐杲字德明。善医。太仓武指挥妻。起立如常。卧则气绝欲死。杲言是为悬饮。饮在喉间。坐之则坠。故无害。卧则壅塞诸窍。不得出入。而欲死也。投以十枣汤而平。

医学六要。一人饮茶过度。且多愤懑。腹中常辘辘有声。秋来发热寒似疟。以十枣汤料。黑豆煮。晒干。

研末。枣肉和丸。芥子大。而以枣汤下之。初服五分。不动。又治五分。无何腹痛甚。以大枣汤饮。大便五六行。皆溏粪无水。时盖晡时也。夜半乃大下数斗积水。而疾平。当其下时。瞑眩特甚。手足厥冷。绝而复苏。

举家号泣。咸咎药峻。嗟乎药可轻哉。

方脉正宗。治五种饮证。芫花。醋煮。大戟。醋煮。甘遂。童便煮。三处煮过。各等分。焙干为末。每服二钱。大枣十枚。煎汤调下。(出本草汇言。)直指方。治小瘤方。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四围。干而复妆。凡三次。后以大戟芫花甘遂。上等为细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妆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自然焦缩。

活人书。用此汤。合下不下。令人胀满。通身浮肿。而死。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 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上。玉函。脉经。有则字。 下。有如此二字。烧。脉经。作火。)〔成〕太阳病因发汗。遂发热恶寒者。外虚阳气。邪复不除也。因复下之。又虚其里。表中虚邪内陷。传于心下为痞。发汗表虚为竭阳。下之里虚为竭阴。表证罢为无阳。里有痞为阴独。又加烧针。虚不胜火。火气内攻。致胸烦也。伤寒之病。以阳为主。其人面色青。肤肉 动者。阳气大虚。故云难治。若面色微黄。手足温者。阳气得复。故云易愈。

案既云阴阳气并竭。而又云无阳则阴独。义不明切。方氏云。无阳。以俱虚言也。阴独。谓痞也。喻氏云。

虽曰阴阳气并竭。实繇心下无阳。故阴独痞塞也。程氏云。阴阳气并竭。则并陷入之阳邪。亦不成其为阳。而兼并于阴矣。无阳则阴独。恐发热者。不发热。而单恶寒矣。志聪云。无太阳之表阳。有阴邪之独陷也。锡驹云。言无阳气于外。则阴血独守于内也。钱氏云。并竭之阴阳者。乃人身之真气也。此所谓无阳者。指胃中之阳气空虚也。阴独者。谓唯有阴邪痞塞于中也。魏氏云。阴阳之正气虽俱竭。而阴药之性。痞塞于心下之阴分者。独不散。故曰无阳则阴独。金鉴云。阴阳并竭。已成坏证矣。况无阳则阴不生。阴独则阳不化。而复加烧针。火气内攻。阴阳皆病。汪氏云。痞证为天气不降。地气不升。气属阳。二气不能交通。故曰无阳。中州之土闭塞。犹之孟冬之月。则纯阴用事。故曰阴独。以上数说。糊涂不通。特柯氏于此二句。不敢解释。岂其遵阙如之圣训耶。郭白云云。此为难治之证。须临时更详轻重。痞甚。先泻心汤。发热恶寒甚。则先小柴胡。火逆甚。则先救逆汤。从所重治之。汪氏云。小柴胡不宜用。发热恶寒甚。乃太阳表证在也。仲景法。宜更用桂枝汤以解肌。案医垒元戎。此条证。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恐不允矣。钱氏云。手足温。则知阳气犹未败亡。温经复阳之治。尚可施也。锡驹云。予亲遇此证。不啻十百。皆从温补而愈。二家之言。当切当矣。

宗印曰。本经多有立论而无方者。有借医之汗下。而为说辞者。多意在言外。读论者当活泼泼看去。若留着于眼。便为糟粕。如补立方剂。何异悬瘤。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千金翼。濡上。有自字。玉函。浮上。有自字。)〔汪〕关上浮者。诸阳之脉皆浮也。以手按其痞处虽濡。纯是邪热壅聚。故用此汤。以导其热。而下其邪也。成注云。虚热者误。夫中气虽虚。邪热则聚。故仲景以实热治之。若系虚热。则不用大黄黄连矣。〔钱〕心下者。心之下。中脘之上。胃之上脘也。胃居心之下。故曰心下也。其脉关上浮者。浮为阳邪。浮主在上。

关为中焦。寸为上焦。因邪在中焦。故关上浮也。按之濡。乃无形之邪热也。热虽无形。然非苦寒以泄之。不能去也。故以此汤主之。

柯氏改濡作硬。柯氏方论。又以濡。为汗出湿濡之义。徐灵胎亦为心下****。金鉴。濡上。补不字。并非也。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原注】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芩附子。

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汪〕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痞病者。邪热聚于心下。不比结胸之大实大坚。故用沸汤。渍绞大黄黄连之汁温服。取其气味皆薄。则性缓恋膈。能泄心下痞热之气。此为邪热稍轻之证。大抵非虚热也。〔钱〕麻沸汤者。言汤沸时泛沫之多。其乱如麻也。全生集。作麻黄沸汤。谬甚。

千金翼注。此方。必有黄芩。医垒元戎。本方。加黄芩。为伊芳尹三黄汤。

金匮要略。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于本方。加黄芩一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千金方。巴郡太守奏三黄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加减随四时。)又三黄汤。治下焦结热。不得大便。

于本方。去黄连。加栀子。甘草。若大便秘。加芒硝二两。

外台秘要。集验。疗黄胆身体面目皆黄。大黄散。三味各等分。捣筛为散。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亦可为九服。(又出千金。)圣惠方。治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即本方)和剂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

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囗 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痛。

或下鲜血。三味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小儿积热。亦宜服之。(案本出圣惠方热病门。)活人书。泻心三黄汤。妇人伤寒。六七日。胃中有燥屎。大便难。烦躁谵语。目赤毒瓦斯闭塞。不得通。(即本方)如目赤睛疼。宜加白茯苓嫩竹叶。泻肝余之气。

拔萃方。犀角地黄汤。治主脉浮。客脉芤。浮芤相合。血积胸中。热之甚血在上焦。此药主之。

于本方加地黄张氏医通。噤口痢。有积秽太多。恶气熏蒸者。大黄黄连泻心汤。加木香。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玉函。心上。有若字。)〔钱〕伤寒郁热之邪。误入而为痞。原非大实。而复见恶寒汗出者。其命门真阳已虚。以致卫气不密。

故玄府不得紧闭而汗出。阳虚不任外气而恶寒也。〔程〕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此条宜参看。彼条何以主桂枝解表。此条何以主附子回阳。缘彼条发汗汗未出。而原来之恶寒不罢。故属之表。此条汗已出。恶寒已罢。而复恶寒汗出。故属之虚。凡看论中文本。须于异同处。细细参考互勘。方得立法处方之意耳。

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成本。玉函。千金翼。作一枚。) 黄芩(一两)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切。玉函。作 咀二字。)〔钱〕以热邪痞于心下。则仍以大黄黄连泻之。加附子以扶真阳。助其蒸腾之卫气。则外卫固密矣。因既有附子之加。并入黄芩。以为彻热之助。而寒热并施。各司其治。而阴阳之患息。倾痞之功又立矣。〔程〕二证俱用大黄。以条中无自利证。则知从前下后。肠中反成滞涩。闭住阴邪。

势不得不破其结。使阴邪有出路也。此虽曰泻心。而泻热之中。即具回阳之力。故以附子名汤耳。〔鉴〕其妙尤在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滓。纳附子别煮汁。义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意重也。〔舒〕案此汤治上热下寒之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取轻而补取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脉经。无烦字。成本。无一方以下九字。而注中释其义。则系于遗脱。)〔成〕本因下后成痞。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蓄。

津液不行。非热痞也。与五苓散。发汗散水则愈。一方忍之一日乃愈者。不饮者。外水不入。所停之水得行。

而痞亦愈也。

案口燥烦之烦。诸家不解。特魏氏及金鉴云。渴而口燥心烦。然则烦字。当是一字句。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柯本。噫。作呕。非。玉函。下利。作而利。)〔方〕解。谓大邪退散也。胃为中土。温润则和。不和者。汗后亡津液。邪乍退散。正未全复。而尚弱也。

痞硬。伏饮搏膈也。噫。饱食息也。食臭。 气也。平人过饱伤食。则噫食臭。病患初瘥。脾胃尚弱。化输未强。虽无过饱。犹之过饱而然也。水气。亦谓饮也。雷鸣者。脾胃不和。薄动之声也。下利者。水谷不厘清。

所以杂迸而走注也。〔成〕干噫食臭者。胃虚而不杀谷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土弱不能胜水也。〔钱〕伤寒汗出解之后。言表邪俱从汗出而悉解也。胃中不和以下。皆言里症未除也。

案干噫之干。诸家无注义。程氏解干呕云。干。空也。此原郑玄注礼记。正与此同义。噫有吐出酸苦水者。

今无之。故曰干噫。柯氏改作干呕。大失经旨矣。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附子泻心汤以下。玉函。成本。无。)〔鉴〕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焉有不愈者乎。

施氏续易简方。生姜泻心汤。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谷气未复。强食过多。停积不化。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腹中雷鸣。下利发热。名曰食复。最宜服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外星病毒入侵

    外星病毒入侵

    一颗碎冰石块混合的陨石穿越星际,一头扎入地球大气层中,层层分裂,散落的陨石块撒入在世界各地。随后病毒肆虐,疫情四起,怪物横行。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入侵,李瑜意外的被外星生物智脑寄生了。发现了地球被入侵的事实,凭借智脑开始了新的末日生活。
  • 雷小羽传奇

    雷小羽传奇

    雷小羽以真诚待人之心,聚扰大批武林人士,一起共赴国难。
  • 武帝龙神

    武帝龙神

    在这一片浩瀚的大陆有着神一般的修真者,一掌移山,有神龙在九天遨游。看小雷浩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千掌控者

    大千掌控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族鼎立,有一圣物经天地孕育而成灵。它不甘天地驱使,他要超脱天地束缚,他要指点苍穹。它虽然失败了,不过它舍弃躯体,魂魄认主,扶持林炎创立无上之法,超脱而出,统领大千世界讨伐其它位面。成就为大千掌控者。强者之路,俘获美人心。
  • 莲之夭心

    莲之夭心

    内容简介:千年的封印,因谁而破开,一朵万曲清莲是始还是终,究竟莲落谁家?一场风雨,是谁遮了谁的眼,又是谁的心迷乱了……面对他的逼近,她说:“我不会原谅你的,我只会恨你。”他又何曾在乎过一个人,唯有这个女子,让他特殊对待,他勾唇一笑:“那就恨吧,至少你永远都不会忘记。”“敢动我的女人,你找死!”一身黑色衣袍的他出现,解救了她的危难。他说:“我会保护你的,永远。”她说:“我承担不起,对不起。”她转身离开,消失在了他的视线里。
  • 勇者起源

    勇者起源

    小酒喝着,小曲哼着,小妞泡着……在这不知是游戏还是现实的异界,华远以为能过上这样没羞没躁的生活。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务”,让他的生活过得比理想还要声色犬马。
  • 秋海棠不是海棠

    秋海棠不是海棠

    东京,一个浪漫的城市。秋海棠,花语是苦恋。这里以东京为背景,讲述了十个戳痛心扉的暗恋的故事。她们以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性格,演绎着同一段青春。这里,盛开着大片大片的秋海棠你,何时能够喜欢我?
  • 婉若娇红

    婉若娇红

    娘说:乱世不是男人的乱世,亦可以是女人的天下。我不知道娘说这句话到底代表了什么。也从不知道如此幸福的娘为何要和我说这句话。我不懂,一直不懂,直到遇到,直到开始我才明白。在这沉浮的乱世中,在这辗转的情爱间,娘的这句话伴着我主宰沉浮。待到繁华落尽时,淡然离去的那一刹那,才明白它让我得到了太多,同样也失去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