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99700000025

第25章 寇准

宋朝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阝(今陕西渭南)人。生于公元961年,卒于公元1023年。其祖父寇延良,颇有才学,因遭唐末战乱,终生布衣。其父寇相,善书画,能诗文,后晋开运年间中进士第。寇准辅佐宋太宗、宋真宗两朝,以刚毅清正之风垂范后世,以拯时救世之才报效国家,是一位洞察密机、善断大事的良相。

寇准由于受书香门第的熏陶,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十九岁时就赴京应试,一举中第,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

寇准性格正直、诚实。当时宋太祖殿试取人,常常到殿前平台上看着应试者提问,对年纪轻的人,常常不屑一顾。因此,有人让寇准增报年龄,他回答说:“我正准备踏上仕途,怎么能欺骗皇上呢?”他在任知县期间,对属下衙役要求严格,不准他们横行乡里,搜刮民财,鱼肉百姓,严格按照朝廷的明文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为了防止属下不法之徒巧立名目,额外增收,以饱私囊,他令人把县中应当纳税、服役者的姓名、住址等项,写在纸上,张贴在城门中,公布于众。老百姓见寇准执法公正,为政清廉,体察民情,爱民如子,都深受感动。凡是应该缴纳赋税者,无不如数按时送交,从不拖延时日。

由于寇准为官期间政绩突出,有利于宋王朝政权的巩固,故受到宋太宗的信赖,连连升迁。当时,恰逢太宗下诏,让百官上书直言进谏,讨论国家大事。有一次,众卿都建议与辽国讲和,而寇准却大胆直言,反对讲和,并据理陈词,力排众议。宋太宗见寇准胆识过人,才干超群,因此对他尤为器重,拜寇准为枢密院直学士。还有一次,寇准上朝奏事,因说话不合太宗心意,太宗大怒而起,欲退朝回宫。此时寇难并未因太宗发怒而罢谏,相反,却上前扯住太宗的衣角,让太宗坐下来,继续听他直言陈述,直到太宗同意他的意见,当即决断之后,才肯罢休。寇准这种为国计民生之大事,敢于在威怒之下的皇帝面前,不怕丢官,挽衣强谏的精神,与前朝名相魏征不相上下。所以,当太宗息怒之后,仔细想来,寇准能如此忠勇直谏,实属难得,对他颇为赞许。太宗对近臣说道:“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得魏征一样。”

在两次废立太子的重大事件中,寇准充分显示了他的足智多谋和善断大事的品质。一次是废楚王赵元佐太子。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由于营救太宗之弟赵廷美没有成功,得了心病,行为变得粗暴残忍。身边的人稍有过失,他就用残酷的刑罚处死。太宗多次训诫他,始终未见好转。重阳节那天,太宗设宴招待众王,元佐因病刚愈没有让他参加。到了半夜,为了发泄愤懑,元佐竟把妻妾关闭起来,纵火焚烧宫室。太宗因此大怒,意欲废掉元佐,另立太子。当时寇准在郓州做通判,太宗召见他问道:“你试着为朕决断一件事情,太子的所作所为太无王法了,日后必定有夏桀、商纣一样的行为,朕想废掉他,但东宫拥有兵甲,恐怕因此会闹出大乱子。此事如何是好?请您替我筹划一个万全之策。”寇准说:“请陛下找个机会,命太子代您主持某项典礼,他左右人员必定随行,然后陛下派人往东宫仔细搜查,果真有不法的事情,等太子回来拿给他看,把他废除。到时候只要一个太监的力量就够了。”太宗接受了寇准的计策,趁太子外出,派人从他的宫中果然搜出了许多刑具,有剜眼睛的、抽筋条的、割舌头的等等。在大量物证面前,元佐只好低头认罪,于是就顺理成章地被废黜了,没有发生任何风波。另一次是立襄王元侃。那是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的事。当时太宗已近暮年,为立太子事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加上身患脚疾,疼痛难忍,真可谓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此前,有冯拯等人上疏,请求早立太子,太宗盛怒之下,把他们都贬到岭南去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立太子的事。但太宗毕竟年事已高,立太子继承皇位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此时的太宗,亟需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与他为伴,向他一吐衷肠,以求得心理平衡,并共同谋划另立太子之事。太宗想起了被他贬到青州的寇准,想起了他直言进谏、为国尽忠的种种好处,不免有所悔悟,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下诏书召寇准回京。当太宗闻报寇准上殿进见时,便急忙宣入。待寇准参拜已毕,太宗先让他看看自己的脚病,随后赐坐,并问寇准:“爱卿为什么来得这样迟缓?”寇准回答:“臣不见您的诏书召还,是不敢擅回京师的。”太宗对寇准的回答并不介意,只想尽快听到寇准关于确立太子的意见,便马上转换话题。他问寇准道:“爱卿看我这些儿子当中,谁可以继承皇位呢?”寇准此时虽然心中有个人选,但不知太宗心中倾向于哪一个,因此不便直接回答太宗的问题。于是他只给太宗提出一个选立太子的原则。寇准回道:“陛下为天下人选择君主,与妇人、宦官商量,是不行的;与近臣商量,也不行;只要陛下您自己选择能符合天下人所期望的人,就可以了。”太宗听罢,低头思之良久,然后屏退左右,对寇准说:“你看襄王元侃可以吗?”其实寇准心中所想的也是襄王元侃,于是连忙说道:“知子莫如父。陛下既然认为可以,愿您当即决定。”立太子的事,君臣二人就这样决定了,太宗从此了却了一桩心事。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八月,宋太宗正式立襄王元侃为皇太子。当太子到宗庙参拜行礼回来,京城人民夹道观看,欢呼雀跃,有人说:“真是个少年天子!”太宗得知后,心中甚是不悦,说道:“人心一下子都归了太子,那将把我摆在什么地位呢?”寇准怕太宗改变主意,便急中生智,立刻再拜并祝贺说:“太子众望所归,是陛下的决策英明,是国家百姓的洪福。”太宗听寇准如此一说,觉得自己在臣民心中的地位仍属于太子之上,便马上高兴起来。又入后宫,把此事说给皇后、嫔妃知晓,后宫的人又都出来庆贺。太宗乘兴命人摆宴,与寇准共饮,待醉方休。

寇准主张执法公正,断案如鉴,反对徇情枉法,以权谋私。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春,大旱无雨,又闹蝗灾,加上前一年火、蝗、旱三灾并发,所以引起了太宗的注意。他召集近臣进殿,询问他们处理朝政是否有不当之处,因而触怒了上天,大臣们都说这是天意如此,我朝朝政并没有什么错处。然而寇准却回答说:“《尚书·洪范》说,天人之间,互相感应,如影随形,如响随声;现在出现了大旱之灾,证明我朝施用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听后不悦,转身退入宫中。过了一会,太宗又召见寇准,问他什么事情处理不公平。寇准说:“请召中书省与枢密院二府大臣前来,我就说。”于是太宗下诏,召二府大臣进入内宫。寇准说道:“前不久,祖吉、王淮皆因违法受贿而被治罪。但祖吉贪赃少却被杀了,而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虽然侵吞自己主管的国家财物多至千万,反而只受杖刑,又官复原职,难道这不是不公平吗?”太宗问王沔,此事是否如寇准所说,王沔无可辩驳,只好叩头谢罪。太宗又狠狠地斥责了王沔。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七月,宋真宗任寇准为宰相。同年九月,辽军有小股游骑侵犯宋边境,作战稍有不利,就急忙引军退却,似无大举进兵与宋军交战之意。寇准接到此一军情报告,料定此为辽国兴兵南下大举侵犯的前兆,故立刻上奏真宗说:“辽军此举是想麻痹我们。我们应当加紧训练部队,任命将帅,并且要选派精锐部队占据军事要地,以防辽军大举进犯。”在寇准的建议下,宋军调兵遣将,严阵以待。

果然不出寇准所料,同年十一月,辽军大举南下。辽国萧太后、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大将萧达揽率军二十万直进中原,军情十分危急,宋廷惊慌失措。一个晚上竟有探马飞报五封军情机密文书送达相府,而身为朝廷重臣的寇准却十分镇定,他对紧急军情文书连拆也不拆,照常饮酒,谈笑如常。第二天,有人将此事奏报真宗,真宗大惊,责问寇准为何如此?寇准回答说:“陛下想了结此事,不出五天定见分晓。”真宗问寇准有何退兵良策。寇准提出要真宗御驾亲赴澶州(今河南濮阳)坐阵,这样必能克敌制胜。他认为皇帝大驾亲征,宋军必定团结和睦,士气高昂,军威振奋,而敌人自然会闻风落荒而逃。否则,宋军人心涣散,敌人乘胜而入,大宋天下难得太平。朝内群臣见寇准提出要真宗御驾亲征,感到事情重大,也怕随驾前往,因此个个胆战心惊,纷纷准备退朝,以免皇帝怪罪。寇准见群臣如此委缩退却,心中甚是不悦,便严辞厉声制止。真宗皇帝也感到十分为难,想要回到内宫,然后再议决此事。寇准一看真宗皇帝有不愿亲征之意,一旦回宫,这件事就难办了。就对真宗说:“陛下一进去,群臣就再难见到您,那就要误大事了。请您不要回宫。”真宗在寇准的强谏之下,万般无奈,只好同意讨论是否亲征事宜。

当时朝廷大臣对御驾亲征一事意见不一。寇准和毕士安等人,力谏真宗亲自率军征辽。而参知政事王钦若、大臣陈尧雯等人,则力劝真宗南迁避乱。王钦若是江南人,他主张真宗南迁金陵;陈尧雯是四川人,他力劝真宗驾幸成都。真宗一时拿不定主意,问寇准怎么办?寇准心知王钦若、陈尧雯都在为自己打算,他假装不知道,说:“谁个为陛下筹划如此下策,其罪当斩。陛下神明英武,将臣团结和睦,如果大驾亲征,敌人自然闻风丧胆。即使不亲征,我们出奇兵来挫败他们的阴谋,或者坚守来疲劳他们的士兵,持劳逸之势,我们也能稳操胜券。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去金陵、成都?”寇准这一番话。义正词严,合情合理,真宗亲征的主意才决定下来。

同年十二月,真宗亲率大军行至澶州南城,当时辽军气势正盛,众人都请真宗住下,以观察敌我形势,然后再决定进止。而寇准则坚决请求真宗继续前进。他说:“陛下如果不过黄河,则人心更加恐惧不安,不能壮我军威以压住敌人的气焰,乃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况且,现在我军有王超率领的精锐部队驻扎中山,扼杀咽喉要地;又有李继隆、石保吉分别领兵于两侧布成大阵,控制左右要冲;再加上各方援军陆续抵达,陛下为何还生疑虑而不敢前进呢?”寇准见自己陈说利害、促驾前行势单力薄,故退下找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商量。寇准问高琼说:“太尉深受国恩,今日何以报效国家?”高琼回答:“我是军人,愿以死殉国。”寇准很高兴,便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高琼听,然后两人一起去见真宗。寇准说:“陛下对我的话不以为然,何不问问武将高琼的意见?”高琼立刻抬头上奏说:“寇准的意见是对的,望陛下采纳。”寇准不等真宗开口,又对高琼说:“机不可失,应催促皇帝马上出发。”高琼便命卫士备好车辇,于是真宗渡过了黄河,来到了澶州北城的门楼之上。远近的宋军望见帝辇的华盖,无不欢呼雀跃,军威大振,其声音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而辽兵听到宋军的欢呼声,个个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真宗到澶州后,委托寇准全权处理军务大事。寇准治军号令严明、处事果断、指挥有素。士卒既畏惧又心悦诚服。不久,辽军数千骑逼近城下,寇准命令士卒出击,斩杀活捉了一大半,扭转了被动局面。后来,辽军统帅萧挞凛亲临战场督战,宋军威虎军头张瑰守用床子弩,一箭射中挞凛前额,挞凛中箭身亡,辽兵只好退去。宋真宗回到行宫,留寇准在北城之上坐镇指挥。过些时候,派人去看寇准在干什么。但见寇准正在饮酒、下棋,歌声、戏谑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真宗得知后,高兴地对左右说:“寇准如此从容镇定,我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辽国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太后只好派使前来澶州,请求罢兵议和。辽国提出要宋朝把关南的土地让给它。宋真宗说:“辽国使臣所说割地一事,毫无道理。若只索要金银玉帛,对朝廷大体倒无甚伤害。”但寇准却不愿给辽国金银玉帛,而且还提出要辽国向宋朝称臣,并献上幽、蓟二州的土地。他向真宗献策说:“只有这样,才可保边境百年无事,否则数十年之后,戎狄又起贪心了。”真宗急于求和,对寇准说:“数十年后自然有守土尽责之人,我不忍心百姓生灵涂炭,姑且按辽国提出的要求讲和算了。”并立即派曹利用前往辽方谈判。真宗对曹利用说:“实在不得已,就是百万钱也行。”寇准得知此消息后,召曹利用到帷幄之中,对他吩咐道:“虽有圣旨,但你答应辽国如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你的头。”曹利用到了辽国,最终以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为代价与辽方达成和约而还。辽国派遣阁门使丁振带着盟誓条约来宋,以兄礼事奉宋真宗,引军回北方去了。这一次,寇准虽然未能彻底改变宋朝给辽国输送金银玉帛的结局,但却保住了宋朝的北方领土,并且使经济损失控制在一定的限度。

澶州之战,宋军大胜辽军,首功当归寇准。宋真宗对他特别厚爱,寇准也十分得意。但王钦若因当初请驾南迁一事,当众遭到寇准痛斥,故对寇准怀恨在心,总想借机谗言陷害寇准。一天,真宗召见群臣,寇准未等散朝先走一步,真宗目送着他离去,久久地看着他的背影。王钦若一看时机已到,便乘机进言说:“陛下如此尊敬寇准,那您看他是不是匡扶社稷之臣呢?”真宗说:“当然是了。”王钦若说:“澶州一战,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还把它当成寇准的功劳,这是为什么呢?”真宗不觉愕然惊诧,忙问其中缘故。王钦若说:“城下之盟,《春秋》以为奇耻大辱,而陛下为万乘之主,与虏订盟于城下,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吗?”真宗愀然不乐。王钦若又进谗言说:“陛下知道赌博吗?博者赌钱非输光不可,常常罄其所有以做抵押,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您成了寇准的‘孤注’了,这是很危险的呀!”真宗听了无耻小人的谗言,逐渐疏远寇准,罢了他的宰相之职,降为刑部尚书,外任陕州去了。

寇准,作为一名忠臣良将,才华出众,刚直果决,他有勇有谋,能为国家效力,有胆有识,能为百姓造福,堪称国家股肱之臣。但他终于没有逃脱忠臣遭谗、良辅被贬的厄运。除了遭王钦若的谗言,被贬陕州外,他又被自己的门下参知政事丁谓谗毁,连连被贬,最后死于雷州。丁谓起初对寇准十分恭谨,有一次,寇准在中书省吃饭,胡须沾上了汤羹,丁谓看到后,赶紧站起来给他轻轻擦拂,寇准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丁谓甚为惭恨。后来,寇准对宋真宗说:“丁谓是个谗佞之人,不可以让他辅佐少主。”宋真宗听纳了。此事本来别人都不知道,但寇准自己有一次喝醉酒泄漏了出去,让丁谓听到了,于是丁谓竭力罗织罪名,挑拨是非,不断向皇帝进谗言,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结果,寇准被罢相后,又相继三黜,再不得复起。

寇准于贫病交加、心情抑郁中去世后,宋仁宗调任他为衡州司马的诏书才下到雷州贬所,可惜寇准再难从命赴任。其妻宋氏请求将寇准尸骨归葬洛阳,宋仁宗准奏。在寇准灵车北归洛阳的路上,沿途官府百姓都设祭哭拜,并在路旁遍插竹枝,上面悬挂着纸钱。一个月之后,插在路旁的竹枝上都生出新笋,百姓纷纷议论,寇公之死,感天动地,插竹生笋,乃是寇公高风亮节感化上天所致。为此,百姓又为寇公修祠筑庙,并年年按时祭奠。

同类推荐
  • 生存三做

    生存三做

    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不断做事,大事、小事、外边事、家里事,人活一生可以说事事不断,人生离不开做事,做事便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活动。如果你尚不知道从哪个入口找到最佳的方式,那就记住“做”的要诀吧。从现在开始去做,你会发现自己将拥有一个不一样的生存环境。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美国脱口秀

    美国脱口秀

    在美国,那些靠口才生存的节日主持人最受人欢迎也最受人尊敬。那睦顶级明星中有白种人、有黄种人、也有黑种人,并且不分男女与肥瘦、美丑、年轻或年老。惟一的尺度是口才,或亲切感人、或气度非凡、或风趣幽默、或妙语连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崇拜的就是手拿麦克风的主持人,并且把他们当作拯救美国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用正义、真理之声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曾使许多美国人不安的“麦卡锡主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尊崇主持人、美国主持人收入丰厚的原因。口才的成就在美国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秀口时代。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与曾国藩相比,胡雪岩的一生则极具戏剧性。人们说他“游刃于官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廷朝野的巨商大贾。在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使生意蒸蒸日上。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热门推荐
  • 灭渣渣的九爷

    灭渣渣的九爷

    穿越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本来只是睡了一觉,谁知一觉醒来江晓黛就穿了,还是胎穿。她心疼无比还在现代宿舍放着的零食,她还没吃过呢!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外域少年

    外域少年

    中考失利的柳绍颜穿越了。他被一个号称是万年古莲子的植物种子,带到了修罗大陆。万年古莲子说要保柳绍颜荣华富贵,让他过上有钱有妞的好日子。然而……
  • 我喜欢你,便是一生

    我喜欢你,便是一生

    喜欢一个人,便是一生。这是锦汐对苏子叶的承诺。当苏子叶爱上锦汐的时候,锦汐不是不爱了,这是在也没有勇气再爱了。飞蛾扑火,不死成伤。
  • 御赐悍妃

    御赐悍妃

    文邹邹本就不是个文绉绉的人儿,从小到大从未吃过一丁点儿亏,可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竟穿越到了一个更有脾气的女子身上,醒来就处于一片斥责声中。打得小妾流产。强行给看上她家王爷的小姐配人。帮自家小厮跟皇子抢人。哪有一点王妃的样子简直就一恶霸流氓。面对口诛笔伐文邹邹淡然笑笑:与你何干!她不管之前的她做过什么,可要是有人觉得她名声臭就把社么脏水都往她身上泼,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王爷您快管管王妃吧,再这样下去,王府的名声就没啦!”“本王什么时候有名声了?王妃想做什么就去做,宋家最近看着挺不顺眼,让王妃一道儿收拾了吧。”
  • 极魔至尊

    极魔至尊

    何为仙道?克身修心,渡己渡人;何为魔道?桀骜不羁,四海纵横;何为天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何为人道?人心似海,一言难尽。天行有常,不为桀亡,不为尧存。我心彷徨,仙道,魔道,人间道,何得栖身;终毕生,叹归处,正邪何以分!出身仙门的楚天昊,在一场变故后,却无奈走上修魔之路。六界风云变幻,凡界暗涌不断,然而,当一切往事的迷雾被揭开,身世血仇、连理苍生,他该如何抉择。人生无常,仙魔无界,到得曲终人散时,可否依旧不负初心不负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友谊赠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友谊赠言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庭梧

    庭梧

    【先占个坑,以后再开】第一世,她是一颗梧桐树,在这里守着仙尊,直到仙尊陨落了。第二世,她去外面找到了仙尊,到最后,她也陨落了。第三世,仙尊找到她了,她们一起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一共有三世,不虐,主要是为了方便谈恋爱。】
  • 大学语文(2008C版)

    大学语文(2008C版)

    本书收录了篇中外名家作品,包括我与梦想一起飞、“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生况味,点滴情深、“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那美妙的一瞬间,在我眼前出现了你”、对快乐的希冀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亲情·友情、走出“小家”,实现“大我”、人类命运、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