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62700000011

第11章 胡姓源流(1)

匈奴贵族呼延氏的渊源变迁

呼延氏是出自陕北的一个十分古老的着名姓氏。西周时,他为戎族的一支,从陕北延河流域向西北迁徙至灵武一带,成为朐衍之戎。(《资治通鉴》卷六)春秋战国之际,匈奴兴起,先后吸收融合了北方的鬼方、猃狁、戎、狄等部落而强大起来,朐衍戎演变为呼衍或呼延氏,成为匈奴的一支。汉代,呼延氏成为匈奴贵族,与匈奴单于“世为婚姻”,东汉初随南匈奴内迁朔方、上郡等缘边八郡。南北朝时期,他们或融入鲜卑,或同其他匈奴余部“居山谷间,种落繁炽”,以稽胡或山胡的名称活跃于陕北大地。隋唐以后,逐渐融入汉民族之中,成为百家姓中的一员。

由于史载阙漏,呼延氏在汉代以前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汉代以后,他们的活动不时见诸史籍。据《史记·甸奴传》叙述,冒顿单于时的世家大族有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后汉书·南匈奴传》傅章怀注云:“冒顿单于时,大姓有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三姓贵种也。”同书亦载:“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常于单于婚姻。”自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即位(前58年)后,虚连题氏多与呼衍氏为婚姻,所以,《晋书·北狄传》中说:“呼延氏最贵。”这一时期可能是呼延氏族的黄金时代。

到了北魏时期,呼延氏失去责族身份,沦为奴隶或平民,受到鲜卑责族统治者的奴役。据《魏书·庾业延传》记载,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离石一带的稽胡“不乐内徙”,反对配给郡县为奴隶,在呼延铁的领导下,发动了反魏运动。《魏书·世祖纪》还记载,南匈奴余部也有归附北魏者。始光四年(427)“西讨赫连昌,济君子津,三城胡酋鹞子相率内附。”关于三城胡之所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下云:“三城在府东南。魏收《志》偏城郡广武县有三城是也。”偏城郡亦作遍城郡,和广武县均北魏所置,其地在延长、延安境内。这些南匈奴余部“三城胡,当是降为平民,融入鲜卑中去了。到了北周时,这些内附的呼延氏踪迹又在关中一带出现。在咸阳发现的北周武成二年(560)二月的《王妙晖等五十人造像铭》和发现于渭南的武成二年九月的《合方邑子百数十人造像记》就有“邑主呼延蛮獠”,“邑主呼延观”的题名。另外题名中还有出于鲜卑的拓跋氏、叱干氏、普屯氏、如罗氏和稽氏、俟奴氏、费连氏等;有出于高车部的屋引氏、贺拔氏、乞伏氏、乙旃氏等;有属于西域胡姓的支氏、白氏等北方部族姓氏26种。同时也有韩、吕、程、王等汉人姓氏,说明呼延氏巳与这些不同民族的居民融为一体,和睦相处。到了隋唐以后,他们都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了。

以上种种史料表明,延河两岸、汾川(云岩)河流域的延安、延长、宜川等地,确实是包括匈奴贵族呼延氏及其以后的稽胡族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他们的姓氏及地名也顽强地流传至今。单延长一县,至今仍有姓呼延者2368人(据1986年《延长县志》),延长县南不远有地名呼家川,宜川县新市河乡有呼家窑子等。

另外,神木县的呼家渠有呼姓数百口,陕北呼延氏可谓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了单姓呼,或单姓延,但仍抹不去其姓氏中的匈奴文化印记。

匈奴大姓郝氏与陕北郝氏

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望台庄出土一方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志中说:“君讳宜,字伏愿,望出西衢国人也。四世祖郝子鱼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一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统,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意思是说,郝伏愿的族望出自西衢之国。他的四世祖郝子鱼,字有得,曾经是这个胡人国家的将军,后来向东移居到太原境内。过了十五年,归顺北魏,被授于遍城郡守,兼任管理本民族部落的酋长。志中所说的西衢国,当指大夏,居北魏之西的靖边县一带,故曰西衢,为匈奴人建立的国家。史载赫连勃勃之先为南匈奴一支,东汉时归附,赐姓刘。407年,其后裔赫连勃勃建立大夏,留下了举世闻名的统万城遗址,在延安城东修筑的丰林古城,后人犹呼之为赫连城。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内部争位不息,北魏乘机伐夏,于次年攻占统万城,赫连昌奔上却(今天水),被北魏俘获,魏以公主下嫁,后因谋反被杀。其弟赫连定于平凉即位。430年,又被俘送至北魏,大夏遂亡。郝子鱼为“西将胡人”十五年,当在赫连勃勃当政时期(407·425),后因赫连昌被俘而归顺北魏。志中还说郝伏愿之父在北周“建德元年(572)授开府仪同三司”。郝伏愿于隋开皇元年(582)归降隋,先后任州主薄、延安郡清河府大督、定城府鹰扬郎将等职。大业七年(611)曾随隋炀帝参加征战高丽的战争,第二年在归途中死于今河北涿州境内。大业“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去斤川肖斗村一里道。”郝氏家族“望出自西衢国”之匈奴,在陕北大地活动二百余年,族类繁炽,可谓望族。这就为我们探索陕北大姓郝姓的族源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

匈奴大量内徙盛于东汉时期。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冬,由于北匈奴经常袭击南匈奴,光武帝令南匈奴各部徙居西河、美稷、北地、朔方、云中、雁门、五原、代郡等缘边八郡,即今内蒙南部,宁夏、甘肃东部、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北部,都有匈奴各部落居住。经过几十年的繁衍,到公元90年,南匈奴人口由三万多人发展到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多口,胜兵五万多。(《后汉书·南匈奴传》)大约这个时期前后,南匈奴别晋代西部射印(统万城出土)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延州(今部郝氏部落又迁徙到了陕北、晋北一带。此后,其活动踪迹屡见于史载。

《晋书·惠帝纪》载:西晋元康六年(296),“匈奴郝散弟元度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

卢水胡即匈奴的一支,因原居于张掖郡临松山下的卢水之滨,故名。到了北魏时,渭北的卢水胡的分布中心已到杏城(今黄陵境内)一带。太平真君六年(445),杏城的卢水胡爆发了两次反魏运动。其首领一个是卢水胡人郝温,一个是高丽人盖吴。北魏以后,这些匈奴余部又被统称为稽胡,也不断发动起义。《周书·稽胡传》载:

延安)稽胡首领郝阿保、郝狼皮,聚众起义,并自任相国、柱国。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延州蒲川稽胡别帅郝三郎也率领部众起兵反周。当然,也有匈奴郝氏其他支系的部落酋豪进入统治阶层,如郝伏愿家族,从夏历北魏、北周至隋代,世居夏、延两州之地,世代为朝廷命官兼部落酋长。

这些长期留居陕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各民族错居杂处,不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都融入汉民族中去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则在陕北繁衍生息,如今巳成陕北大姓。郝姓主要分布在延长、子长、延川、清涧一带,与北朝至隋代郝伏愿家族的活动区域相吻合。如今上述几县以郝姓命名的村落比较常见,单清涧县就有郝家湾、郝家石硷、郝家山、郝家沟、郝家畔、郝村等十余个,府谷县有郝家畔塌、郝家寨、郝家中坞等,子长县有郝峪家岔,延长县有郝家塌等。据《延长县志》载,至1986年,延长县的郝姓人口达1981人,成为延长大姓。现在,全国的郝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辽宁、河南等省区,人口巳逾360万,为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在第71位的大姓(袁义成《中国姓氏》)。其族源,除出自3000年前商汤的后裔郝省氏(封于郝乡,今陕西周至县东,后迁于山西太原附近)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个重要来源。郝伏愿墓志则是陕北郝姓出自匈奴别部郝氏有力的历史佐证。

赫赫有名的赫连氏赫姓在全国是个很稀有的姓氏,但在陕北却时有所见,也有不少以赫姓命名的村落,如子长县有赫家堡,神木县有赫家圪崂,等等。追溯陕北赫姓的先祖,却是公元五世纪初建立了匈奴大夏国的赫连勃勃,真可谓赫赫有名据《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所述,赫连勃勃的祖先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后来率部归附东汉,南迁到雁门郡(今山西朔州境内),赐姓刘。前秦时,勃勃之父刘卫辰被符坚封为北单于。淝水之战后,刘卫辰被北魏所杀,勃勃被俘。在送往北魏的路上,勃勃逃脱,投奔后秦姚兴,受到重用,镇守朔方(治今内蒙杭锦旗磴口县北)。勃勃在朔方兼并其他匈奴和鲜卑部落,势力逐渐壮大,拥有十万余众,于公元407年自称天王、大单于。因传说匈奴是夏后氏之裔,故以大夏为国号。称王后,他认为自己既为天子,即应与天相连,因此取姓赫连(匈奴语“天”之意),令其所属匈奴部落以铁弗为姓,祝愿其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之意,足见其的雄心勃勃。

赫连勃勃久居中原,汉化程度很高。他的武功不能说不显赫,但文治却毫无称道之处。在十六国争雄的琨乱局面中,他以今河套、庆阳、陕北为中心,打出了南到秦岭,东到山西太原,西到宁夏、兰州一带的一片地盘,所筑的都城,也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名之统万城。但他的残暴与治国无方,也因筑统万城而闻名于后世。据说筑统万城时,土要蒸熟,并浇灌米浆,再用夯筑。若夯窝渗水,筑者则要被处死。又说,他命叱干阿利督造箭甲,做成后,由工匠互相试用。做箭者箭射披甲者,若射不穿,则做箭者死。若射穿,则做甲者死,反正无道理可讲。所以夏国的城池建筑和武器,都十分结实耐用。赫连勃勃留给陕北的,一是靖边的统万城和延安东川的丰林古城,二是延川县黄河岸边土岗塬上的赫连勃勃墓,三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姓氏。

统万城早已闻名于世,但丰林故城却鲜为人知。北宋时,丰林故城的雄姿犹在。沈括知延州时(1080·1082),曾对丰林城作过勘察,在其名着《梦溪笔谈》中记述“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

坚密如石,斫之皆火出。

甚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并且感慨“赫连之城,深为可法也”。它的遗址,在今李渠镇周家湾村东一公里处,背倚大山,前傍丰林水,坚密如石的马面,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依然屹立,城池轮廓依稀可辨。

大夏国只存在了24年(407·431)就在历史上消失了,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也不复存在了。大夏国的遗民和赫连氏却顽强地生存下来,一部分融入吐谷浑中,一部分融入鲜卑人中,隋唐时期,最终都融入汉族中去了。他们的后裔,在史籍中不时有踪迹可寻。

《北齐书·赫连子悦传》载:“赫连子悦,北齐人。勃勃后,字士欣。文襄时除郑州刺史,治为天下最。入为都官尚书,郑州百姓八百余请立碑颂德。后以本官兼史部。子悦在官,唯以清勤自守,既无学术,又无风仪,人伦清鉴,去之弥远。”说明夏亡一百年后,赫连勃勃后裔在北齐(550·577)作官时,深受汉文化熏陶,已深谙治民之道,且操守清高,受到老百姓爱戴,比起乃祖的凶狠残暴,巳有天壤之别。

几乎与赫连子悦同时期,另有一个赫连勃勃的后裔赫连达也在北周(557·581)为显宦。《周书·赫连达传》说,赫连达,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境内)人,勃勃后,字朔国。他的曾祖父库多汗,可能在大夏灭亡后,因为避难而改姓杜氏。赫连达青年时代即在北魏贺拔岳部下南征北伐,累立战功。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孝武帝逃进长安,在宇文泰拥立下建立西魏,“褒叙勋衣,昭复姓赫连氏”,赐与赫连达广乡县男的爵位,并恢复了他本来的姓氏。公元557年,赫连达又拥立宇文泰建立北周,担任过陇州刺史。保定(561·568)初,升为大将军、夏州(治今靖边白城子)总管。建德二年(573)年,进爵柱国,死于任所。其子赫连迁嗣,大象(579·580)年,位统万城遭址至大将军、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刺史。

隋代,赫连氏后裔的情况史无明载。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西郊省印刷研究所工地发现了一座隋墓,墓主是一位匈奴女子。其墓志铭中有“大隋东宫故内司食赫连山妃”字样,墓志内容清晰地显示出墓主是位血统高责的匈奴女子,死前是宫中管理膳食的女官。她逝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0),时年55岁。曾经叱咤风云的赫连勃勃,其后裔也曾为将为相。但到了隋代,有的后裔却在皇宫中当了管理皇太子膳食的女官,沦为宫女奴卑,地位一落千丈。

赫连氏后裔中,还有一支融入吐谷浑。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昌继位。427年北魏伐夏攻占统万城,昌奔上却(今天水),被北魏俘获,后被杀。赫连昌被俘后,其弟赫连定又在平凉称帝。430年,北魏攻克平凉,赫连定又西奔攻灭西秦,掳西秦民众十余万,意欲西占河西,东山再起,半路被吐谷浑击溃,并把赫连定俘送北魏。从此,赫连定残部被吐谷浑吞并,成为其一部分。《新五代史·吐谷浑传》:“其大姓有慕容、拓拔、赫连等族。”唐至德(766~767)中,吐谷浑被吐蕃所破,部落分散,有一部分内附,被唐王朝安置于河西地区。唐开成年间(836·839),赫连铎之父率族人三千帐数万众徙居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唐懿宗时(860·874),赫连铎曾因讨伐庞勋有功,官拜大同节度使。唐懿宗乾符五年(878),赫连铎乘长期盘踞振武、代北(今内蒙西部、陕北之间大片土地)的沙陀人李国昌出兵攻击党项之机,率部袭击李国昌的老巢,李国昌败走云中(今山西大同),赫连铎遂占据陕北秃尾河以北、包头以西的河套地区数十年。五代时,为后晋(936·947)所破,其部众又被徙居蔚州(今河北蔚县)一带。

自赫连勃勃发迹陕北,其后裔赫连达、赫连铎等部又长期活动在内蒙西部与陕北间的土地上,前后达四五百年之久,对陕北民族成份和姓氏种群的影响之深自不待言。赫连勃勃之墓安置在延川县土岗之塬,自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即使是一座疑冢或纪念冢,也当是其后裔为其先祖所筑,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赫连氏与陕北赫姓的渊源关系。

天下匈奴遍地刘“天下匈奴遍地刘”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内徙中国大地的匈奴族人中,大多都改姓刘。也可以理解为天下的刘姓中有很大的匈奴人成份。如今,刘姓是排在王、李、张三姓后的的第四大姓,全国刘姓总人口约六七千万,除了出自祁姓和姬姓的汉人以外,匈奴后裔的大量加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自西汉初至东汉末,陕北是汉王朝安置内附的匈奴五属国和缘边八郡之一,匈奴的部落族帐散居陕北、内蒙间大片土地四五百年之久,自立为王者有之,建都称帝者有之,封疆大吏者也不乏其人,陕北刘姓自然也和匈奴脱不了干系。

同类推荐
  • 解密2012

    解密2012

    《解密2012》讲述了月亮上有什么?20世纪70年代,两个超级大国耗费数百亿巨资登月,就是要寻找这个答案,但登月所取得的资料却被政府列为超级机密讳莫如深。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慢慢地向人类逼近。40年后,流浪少年沙飞在追寻父亲遗物玄珠的过程中,发现玄珠上竟然隐藏着史前文明的秘密。为了查明真相,沙飞在结义兄妹的帮助下毅然亡命天涯。沿着父辈走过的足迹,沙飞找到了隐藏在玛雅古迹下的神秘地宫,潜入了古老教派机密重地。甚至穿越时空回到一万年前的巴比伦。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狂战之王

    网游之狂战之王

    新书《紫玉惊天》已经上传,书号1972130、倾力打造,品质保证。请新老读者多多捧场!QQ群:102056045,想要探讨的同学们请进来!
  • 一统诸天

    一统诸天

    (新书【诸天武道馆】已发布!)穿越诸天万界,抢夺无数机缘!曾在兰若寺中,抢先女鬼一步吸食绝世高手的一身精血,也曾在僵尸先生中,吸收任老太爷的一身尸气,更在风云中,咬死火麒麟。这就是我,僵尸厉青!【一群群号:967471432(无限制)】【二群群号:790098200(粉丝值2000可加)】
  • 皆在清波里

    皆在清波里

    兄妹俩偶然间穿越到春秋末期,见证了三家分晋。泠泠兮,汩汩兮。汾水南,去不返,逝者如斯安可返?愿为长歌梦一曲,白云千载去悠悠。杏花春雨伴清酒,泛舟湖上听杨柳。春风不改旧时波,残垣之下草木深。升彼阿兮面观清,水扬波兮查冥冥。简襄功烈随风去,绕梁唯留渡歌声。剑拔三晋烽火起,大浪淘沙适者存。南征北战勇者胜,纵横摆阖仁者赢。莫回味,乱世红雨沉江底,尽是英雄美人泪。折戟沉沙问天道,苍天不言时自归:自古璞玉少成器,欲为和氏多琢磨。
  • 混蛋学霸公子

    混蛋学霸公子

    出生寒门却聪明过人,阳光帅气也桀骜不驯,琴棋书画的悠哉校园生活,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老师、同学、学姐学妹都视为偶像,拥有一大批的追随者......
  • 刍狗大哥传—70后20年黑白道

    刍狗大哥传—70后20年黑白道

    70后大学毕业后不自主的一段纠缠于黑白道的历史,20年风雨沉浮,与两个生死兄弟机智阳谋、纵横开阖。是一段和90后开始直至新一届领导班子反腐大形势历时20年的官场、商场、江湖的历史再现。真实而残酷、温暖而让人泪流满面。历史大潮裹挟其中,无人不苦、无人不悲。20年历史、7季、75万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将军

    校园将军

    一场论武大赛诱发的阴谋,让一个刚刚经历奇遇的平凡大学生卷入其中,从此他放弃学业,从一开始的被动,到一步步的主动。平凡大学生走上了不平凡的道路,力量让他一步步踏上了黑道巅峰的顶端。
  • 天玄五诀

    天玄五诀

    建文四年,‘鬼谷门’祖师谷梁一助朱棣靖难,太子朱文奎莫知所终。东宫遗脉流落江湖,倾三十年之力,布下惊天棋局,搅弄风云于庙堂、江湖之间。万历三大征,出危蹈死,兄弟阋墙;江湖暗流奔涌,是身藏?是心藏?......天玄令、天玄五诀、天玄大阵、旷世神兵...深陷棋局惨遭灭门,杨氏遗孤又该如何破局?
  • 顾少,复婚请排队!

    顾少,复婚请排队!

    离婚前:“顾行舟,作为你的妻子,我难道都没有一个曾经背叛过你的女人重要吗?”“舒婉,我劝你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你不过是我花钱买来的工具而已!”离婚后:“舒婉,和我复婚,我的钱全部是你的!”“顾总,追求我的人有点多,你算老几?”
  •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