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62700000037

第37章 附卷他山之玉(6)

第三,龙舟节活动的原始面貌逐渐改变,许多寨子划龙舟的祭奠与禁忌巳不那么严格。五月初五,平兆划龙舟时,打破了妇女不能靠近龙船的禁忌。我们几个女同学在主人的热情邀请下,也上龙舟划了两圈。不少寨子选不出鼓主,划龙舟时,或者由寨老(村长)出面组织,或者年轻人自愿组织,甚至有的寨子干脆不划了。可以预言,龙舟节的原始面貌,用不了多少年就会面目全非了。

在调查中,我们一方面为这里苗族人民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感到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又对这里苗族传统文化的逐渐消失感到惋惜,痛感抢救这些宝贵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如果这些东西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失传,将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

我们还听说,日本等国的研究者对这里的独木龙舟文化颇感兴趣。据说曰本曾在台江县买木料做了一只龙舟运回国了,并搞走了龙舟从伐木到制作的详细资料。这样,我们就更有必要抢在外国人前面,如紧对独木龙舟文化的抢救与研究工作,尽快的成立龙舟文化博物馆,让这些民族文化珍宝永远完整地保存在我国文化宝库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龙舟调查组:

樊申炎国家文物局出国文物展览中心纪平钟慧首都博物馆王月华孙霄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段双印陕西省洛川县博物馆(调查报告执笔)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四日。

附记:翻阅旧稿时拣出了这篇尘封了20年的文稿,引发了许多回忆与感慨。1987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修班的同学赴贵州毕业实习,我和孙赏、樊申炎等6位同学选择了独木龙舟文化调查这一课题。从5月25日到6月8日,我们对台江县施洞区的芳寨、塘龙、场坝、偏寨、杨家寨、平兆、长滩、搞仰等苗寨的独木龙舟文化进行了实地调查。台江县文管所的张云生所长和吴通发、吴小金父子参与了调查,给予我们许多热情的帮助。张志华、刘诗龙两位同志也曾协助我们工作。调查中,我们得到各寨苗族同胞的大力支持。当时正值插秧大忙,他们抽出时间为我们介绍情况。其中,芳寨的刘万云(77岁)、刘永利(59岁)、下搞扬的吴国成(85岁)、上搞扬的吴正德(69岁)、塘龙寨的吴苟沙(70岁)、偏寨的张元春(83岁)、扬家寨的杨秀文(53岁)、长滩的潘志德(54岁),平兆的务纪万(女,73岁苗族老歌手)等苗族老人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责的第一手资料。现在,这些老人大部分可能已经作古,我们至今仍然深深地怀念他们。仗赖他们的热情介绍和我们的记录,这些苗族龙舟活动的宝责资料得以保存传世,诚为幸事。现在看来,我们当时做的工作就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当时还没有这种提法。每想起来,心中仍感到几许欣慰。记得当时,我们还积极建议时任责州省文化厅文物处的吴正光处长和台江县有关方面,建立一个独木龙舟文化博物馆,并由纪平等同学撰写了陈列大纲。20年过去了,这个博物馆可能已经建起来了吧!还有,吴正光、吴通发、张云生、吴小金等朋友还都好吧!时常想念他们。

2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参加调查的同学有的已年近花甲,有的也离开工作岗位,还有的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但我们荡舟清水江,乘龙船去参加比赛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今天各一方,迢迢远隔,不知何时才能相会。这篇文稿,当初校方和责州方面原计划连同全班同学的毕业实习报告汇集出版。后来,不知何故终未实现。现在,我把它附在我的文集中付梓,并非贪天之功,据为己有,而是唯恐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难有出头之日而飘零流散。如能付印,流传于世,也算是表达对我的恩师黄崇岳、张铭远等先生和这些同学的一片思念之情,也对保存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了微薄之力。

2008年6月於延安爽荫斋百越地区竞渡活动的演变龙舟竞渡是百越地区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事象。《元典章》云:“蕤宾节桦焯龙船,江淮闽广江西皆有此戏。a这里也是目前我国龙舟竞渡活动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文崇一先生从现存数千种方志中统计的资料表明,12个省区的227种方志中有竞渡的记载。其中涉及闽,赣,粤,桂,台等省区的就有100多种(见《九歌中的水神与华南的龙舟赛神》,(台湾《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总第11期)。换句话说,岭南地区尚有100多个县市存在着龙舟竞渡的活动。

这些地区,也正是古代越人活动的主要地区。“越本国名,其族为闽,后亦用为族称,泛指古东南沿海之民族。自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以后,‘越’名大显于世。战国而后,又有‘百越一词’,泛指古东南沿海暨岭南地区及其居民。”(蒙文通《越史从考》人民出版社1983)百越地区竞渡活动分布之密集,决非偶然发生的民俗文化事象,而是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竞渡活动的起源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为夏后帝少康后裔,封于会稽。至勾践时,巳传了二十代。其实,早在越人之前,五岭南北地区已经生活着众多的土着部落,他们曾创造了距今七至九千年的浙江河姆渡、福建昙石山、广东石峡、广西甑皮岩等原始文化,并逐渐形成闽、雒等原始民族。《说文》:“东南越,蛇种。”在这些文化遗址中,曾发现大量鱼类骨骼及木矛、骨鱼镖、骨镞、网坠等渔猎工具。特别是独木舟和柄叶固定连体桨的发现,说明当时已有舟楫之便,除在渔捞活动中乘用外,很可能还用于交通。(详见《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广西责县罗泊湾、西林县普驮、云南晋宁石寨山等地的汉初墓葬中相继出土一批饰有竞渡纹的铜鼓。铜鼓上的竞渡者,有的赤身裸体,头戴羽冠,有的梳成椎髻”(蒋廷瑜《铜鼓》)。“椎髻”

为越人之俗。贾谊《过秦论》载:“秦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秦亡,赵佗取其地,自立为南越王。《汉书·陆贾传》说:“陆贾出使南越,赵佗椎髻萁坐,以见汉使”。《论衡·率性》:“南越王赵佗,本汉贤人也,化南夷之俗,背叛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三国志薛综传》:“越人椎髻徒跣。w裸体也是越人特征。《左传哀公十年》:仲雍“在吴,断发纹身,裸以为饰。按,吴越同族,吴即大越。又《三国志》:“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民族学资料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实例。可见铜鼓上“裸体”“椎髻”的竞渡者为越人无疑。

百越的原始先民们,长期生活在“陆事寡而水事众”的水乡泽国。他们经常受到水的恩惠,又遭受水的危害,因而对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产生即恐惧又依赖的矛盾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们相信冥冥之中有操纵人们安危的水神,于是想方设法讨好水神。“所谓龙船,以民族学眼光视之,即越人祭水神时所驾之舟。”(凌纯声《南洋土着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这是渔猎时代一种泛神论的自然崇拜。当时人们祭祀水神是否采用后代所谓“竞渡”的方式?所用的船只是否为龙形?其中详情谁也无从得知了。但是,根据考古发现、民族学资料和竞渡活动演变的轨迹,我们有理由推测,那种祭祀水神的仪式,最初可能是驾着捕鱼的独木舟,船上放置或刻了水鸟和鱼,人们庄严地在水中缓缓划动,做着惶恐而虔诚的游戏,笼罩着一种肃穆神秘的气氛。

据罗泊湾、普驮、石寨山等地出土的汉代竞渡纹铜鼓上所见,竞渡船身驱窄长,首尾高翘。有的船头站有衔鱼的水鸟,船下有鱼;有的船头是鸟,船尾是鱼。晋宁石寨山上铜鼓上的船身则象独木剜成的轻舟,船头只有一只鸟眼装饰。这些船没有任何龙纹或鳞虫类装饰,说明直到汉初,岭南民间用于竞渡的船还不能称之为龙舟的。其中再看所谓的竞渡情景:每条船上有八人、九人、十人不等。划桨扳梢者仅四五人。他们前后坐成一排,动作协调一致。另有两个持羽杖的起舞者。值得注意的是,每条船上都有三个或四个头戴羽冠,手执羽杖的起舞者,即殷商举行求雨祭礼中的羽舞。甲骨文中记载这种祭礼的文辞很多,称之为雩。《说文》:“雩,夏祭乐于赤帝析甘雨也。或从羽为雩,羽舞也。”可见汉初乃至殷商以前,人们注重的是竞渡的宗教功能,竞技娱乐的色彩十分淡薄。“船头像鹚鸟,厌水神。”鷀鸟,即水鸟,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竞渡活动的萌芽阶段(渔猎时代),越人的原始先民对水神的冥冥之力神秘莫测,常受其害,而水鸟和鱼类却能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觅食。于是,他们视水鸟和鱼为能厌水神的灵物,在讨好水神的祭祀活动中,把鸟、鱼作为沟通水神的一种中介,供置独木舟上,以求庇护。这样,我们就能解释铜鼓上的竞渡船何以用水鸟、鱼为装饰了。此时的水神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只存在于人们的意想中。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泛神论的自然崇拜飞跃到多神论的神物崇拜。人们意象中的水神成为有形象的神物一龙神。龙是古人类对蛇、鳄、鱼等爬行动物和打雷闪电、彩虹等自然天象经过不断的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神物,它的基本职能是兴云布雨,司水理水(参见庞烬《龙的风俗》)。在原始农业社会中,雨水的多少与调顺和农田丰歉关系极大。于是,竞渡活动的巫术对象水神也被龙神所代替。但是,竞渡所用之舟的形制,还是沿用渔猎时代水鸟、鱼纹装饰独木舟,并且一直延续到汉初。后来,随着龙的地位越抬越高,龙的形象才昂然船首。水鸟则被排挤到船身和船尾,最终被凤鸟所代替。愈到后来,水鸟的地位越低。最后只残存一点儿遗迹。比如,责州省台江县施洞地区苗族的独木龙舟,前安龙头,后置凤尾。所谓凤尾,过去是用一束茅草插入舟尾部的一个小孔中,呈鸟尾状。如今,人民连茅草也不插了,唯存龙头凤尾的说法。又如台湾的龙船,有的画龙,有的画凤,有的则在同一条船上画下这两种动物。

龙舟的出现

那么龙舟是何时出现的?成书于战国的《穆天子传》说:“天子乘鸟舟龙浮于大沼。”按,浮于桴通,即小舟(《辞源·浮》)。鸟舟龙浮即鸟舟龙舟。我认为,这种龙舟,不是民间用来竞渡的,而是供天子乘坐游玩的。先秦时,龙先是喻君子、喻圣人,后来成为天子专用的象征。至于晋人郭璞注以上那段话时说:“舟以龙鸟为形制。”也是根据汉以后的见闻作为解释。

同类推荐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

    《大美中华:民俗风情导读》通过对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进行介绍,表现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生老、岁时节庆、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和文化心理。服饰风俗、饮食风俗、住居风俗、节日风俗、婚姻风俗、生老风俗、丧葬风俗、信仰风俗等斑斓多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热门推荐
  • 木叶的平民忍者

    木叶的平民忍者

    穿越火影,不仅拥有着令人嫉妒的容貌,还有着令人羡慕的天赋,虽无血界限继,但却可以无敌忍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侠

    书侠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记录了中国黄河草书研究院院长张来生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作品展示了张来生书武同源的民族文化精神,其功夫书法,开创了中华书法的新的天地。
  • 不确定的你

    不确定的你

    “穆天皓,我喜欢了你十年,可你的态度确让我如此不确定。”
  • 女校的传说

    女校的传说

    瑟芬来到了一所古老的女校,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地窖。女孩们之间流传着关于地窖的各种传说,而有一天地窖突然被打开了......
  • 赵云重生玩转都市

    赵云重生玩转都市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景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龙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
  • 未来还未来

    未来还未来

    时间没有教会我怎么做你的前任女友你是否梦到过我?是否记得儿时的承诺?还记得那一首歌还记得那个吻还记得你的手紧紧握住我的还记得你眼角也曾有泪你是我十多年也走不出的迷宫是我万米高空俯视大地云朵时所有的思绪是我午夜梦回的长吁短叹是我最想谈论但必须忍住的话题念了很多年书,走了很多路,见过很多人,爱过被爱过,光阴残忍,年少无知请求你回应我那一句:可否归来。
  • 等到灯火阑珊时

    等到灯火阑珊时

    “等到灯火阑珊时,我再回头,好吗?”江一画因为一次绑架被牵扯到了一次次离奇的事件中,渐渐在灯火阑珊处找到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之弃子

    时之弃子

    大学毕业,辰晓笛考研失利选择再战,又顶着父母催工作的压力毅然选择三战,终于圆了自己的名校梦。白叶选择就业,可从事的几份工作皆不如意,最终孤注一掷选择创业,经历低谷终于达到事业巅峰。与命运抗争,亦要与病魔抗争,拒绝顺应父母的安排,执着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相互鼓励携手同行,他们从未认输。每一个坚持着不为人所理解的梦想的孩子都孤独而勇敢,不支持也请鼓励,不要让他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失去了才后悔。“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不曾出生过。”“你要好好的,我会为你撑起一个温暖的世界。”送给每一个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坚持着的孩子。(娴家:79217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