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5600000026

第26章 文学

有一个观点得到广泛地认可:在近乎于自我毁灭的偏见和可笑的迷信的背后,在这片未知领域,隐匿着一项神秘的实实在在的本事——它超越了西方人的知识范畴,那就是中国文学。汉学家低调地提及各门学科的精妙文字资料,公允的历史记载和人物传记同时也在彰显汉语的精深,他们还小心翼翼地提及这些典籍的数量(有些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一种现象,即很少有(学汉语的)学生会去读小说以外的作品,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仍然处于黑暗困顿的状态,狂热的爱好者乐于认为中国文学这个宝藏还有一大部分尚待挖掘。不过,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读它,同样,那些读小说的学生(他们可以轻松阅读、不需要老师的帮助)也许已经从有限的阅读中体会到广博的自然科学和历史作品的文学价值。它们确实是广义上的文学作品,我们必须给予公允的评价,但是较之世界上的其它文学,它们早就被抛弃了。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W。汉密尔顿爵士曾经说过:一个人会多少种语言那他就成为多少种人。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会说法语的英国人也就成了法国人,因他能自如掌握法语口语。而我认为在学习外语方面,以学习文学的方式来开启探索一片新的思维领地,比在沙龙里用想象中的完美口音说话更有价值。因此,汉密尔顿爵士所说的对汉语并不适用。中国人认为,他们大量的“经典”足以令其独霸世界文学之巅,这些典籍已由里雅各博士翻译给了英国人,而过去和现在的英国人都是从伦理学作品的角度去考量它们的价值。假如我们能在这些“非典型”中国文学作品中找到足够多的部分可以构成一套“四书”,那么我们论断就更具说服力了。我们有理由去指责某些鲁莽的判断,这些言论是由那些没有机会去作评断的人做出来的,并且这种判断正在加强。人们已经普遍相信中国拥有大量有价值的文学,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还有深埋土里的宝石未被挖掘。是否可以这么认为,这些宝石的价值还并不为人所知。现在外国人已经比中国知识分子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学方面的知识,说来奇怪,迄今为止这些被译介的文学作品主要还是局限于戏剧和小说。我认为那些对汉语有需求的人还有一项伟大的义务,那就是翻译更多的当代作品。从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中国的诗人、历史学家特别是科学家所曾经做过的已经而且现在仍在进行的表述。很多的这些资料我们西方人认为是一派胡言或是幼稚的迷信,但中国人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那是开垦梦幻之地的成果。过去那些中国文化的狂热分子曾经把它介绍给我们,但现在已经难觅踪迹了。

我们现在仍然受《字林西报》上的一篇文章的影响,它发表于1874年7月10日,作者写道:中国“就像是贫瘠的东亚土地上的一片精神绿洲”,它“拥有无与伦比的深厚而古老的文学财富”。他接着说,迄今为止的翻译“并没有传达出中国文学的方向、多样性、坚实可靠以及语言上美感”。这篇言辞精彩的文章使得门外汉相信这里所说的两方面的矛盾,然而只要这篇文章的作者本人把自藏的几本英译本摆出来,他的说辞就变得缺乏说服力了约翰内斯·冯·甘巴克男爵,1875年7月31日死于上海。不过我们的狂热分子面临更现实的问题:他们说在中国“没有图书贸易和出版广告,没有夸里奇图书编目,也没有在售旧书或新书的图书编目”,我认为他们所说并非事实。现在我们桌上摆着的就是一本非常详实的书目,那上面的书都是近期在武昌的大书店上架销售的,还标明了定价。伟亚列力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笔记》中用了整整5页来罗列古代和当代的30部知名作品。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天下为公(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我不会忘记你

    恶魔校草:我不会忘记你

    一条儿时的项链,一枚儿时的胸针,他们注定了一生,于是.......”喂,你为什么老来找我茬?“她愤怒,他风轻云淡:”没有为什么,我想。“靠,云梦黎心里咆哮,说好的高冷男神呢?说好的不近人情呢?这是什么情况啊!!!他嘴角噙笑,丫头,赖定你了!
  • 回溯与未来

    回溯与未来

    林月,上古大族林族的希望,拥有着堪比风帝林杰的大帝血脉。在这炼武界中,林月是否能找回昔日的记忆,与心中的那个他/她。
  • 三世情缘:今生,我累了

    三世情缘:今生,我累了

    三世的相遇,三世的等待,三世的离别.......她,傲世一生,终究逃不过爱.当她在爱情的十字架面前时,会如何选择?爱?逃?他,冷漠一生,遇她之后,该会如何选择?月光照耀,血月出现,是灾难?还是爱的束缚?谁知?
  • 穿越之如果不曾爱过

    穿越之如果不曾爱过

    大龄未婚女青年一觉醒来穿越成一个痴儿,不受宠的姐姐,妖娆腹黑的皇子,温润如玉的公子。她该何去何从。她只想简简单单的活着,却不想还是卷进了一场皇室的阴谋之中。
  • 心愉谁侧

    心愉谁侧

    可能我心里有个人,可能我在某一天在某个街角看见你,可能我会躲开。可能是我把自己禁锢在了最初的感觉里,可能我不爱你。
  • 都市之少林高手

    都市之少林高手

    这是一个不守清规戒律,但身怀正义感的少林弟子故事。
  • 铭傲九天

    铭傲九天

    一样的斗气大陆,不一样的斗气情节。相似的成帝之路,另一种尘封的职业。远古最后的古帝,水火之争的大帝路。神秘的残缺灵魂,上古时的进化玉牌。远古八族的兴衰,武道进化超级时代。炎帝破位碎虚空,紫尊成神自铺神路。
  • exo宠溺无度

    exo宠溺无度

    当一枚外表冷艳的行星饭女扮男装进入exo会发生什么趣事呢“星儿,我帅吗?”“嗯”“那你为什么喜欢鹿哥”“不,其实你误会了,我更喜欢白白”“嗯?”十一只“额呵呵,内个,我...我想起了,我家煤气还没关,我先..走了,掰掰”“你给我回来!!”......
  • 勇创仙路

    勇创仙路

    天有路,人有言,懵懂少年来修仙。修仙路,步步艰,少年独力创青天!修仙途,历劫难,劫不死,此心变。人心变,天心转,由人成天步两端!
  • 少女武则天:凤霸天下

    少女武则天:凤霸天下

    贞观十一年,少女的她走入大明宫,从此饱尝了宫廷生活的无情和残酷,同时也意外收获了爱情。皇帝死后,她被打入感业寺,受尽凌辱。后因怀孕被新皇帝接进宫中,再次由侍女成为才人、昭仪。在一系列宫廷斗争中她亲手扼杀女儿嫁祸皇后,击败宰相长孙无忌,终于成为皇后。她与李治相互依存又爱恨交加,她以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逐渐掌握实权,直到垂帘听政。李治死后她更是孤军奋战,废除太子,任用酷吏,把大唐天下变成了武周帝国,成为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此时她虽是已君临天下,无奈渐入老境,最后不得不把武周天下拱手让给儿子,重又恢复了李家王朝,走完了艰辛、离奇、辉煌而又痛苦一生。<<少女武则天》的读者群QQ:237709859!支持我就点击我!请点击右上角:收藏+订阅+点评=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