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36200000009

第9章 江南好

此时满眼,皆是良辰美景。人人都道江南好风光,果然是名不虚传。可眼下,就算景致有着万般风情,千钟魅惑,更与谁人赏?越好的景色,越是激发出内心无可言说的伤感,内心深处那蠢蠢欲动的归隐渴望,何时能破茧,从此安定于没有风沙拂面的轻柔的晚风之中呢?

扬州:明月照花花照人

真正的江南之行,从扬州启航。

伴康熙游天女闸,泛舟高邮湖上时,纳兰已心醉于江南这片土地。此时的江南,脱去了梅雨季节的阴霾,洗去了盛夏的燥热,满世界纯净安宁的秋。江南之秋不似北京,地上没有细细碎碎的槐花,也少有“倏忽”一声顽皮的鸽哨略过。

江南,那环绕着城的水,眷恋着水的桥,依偎着桥的绿柳青枝,层层萦绕着叠出一池秋韵。不似澹澹的海水,剪剪夜风便可将一池秋水吹皱,将那浅浅的秋思化开,又有熹微晨光将它抚平。这里没有辉煌的金殿,没有高高的宫墙,因此也少了些许被围困的感觉。

江南好,纳兰眯起眼睛望着眼前的怡红快绿。是啊,江南这片土地滋养了多少闲云野鹤的人物?他们耐不得朝野的那些俗事,耐不得黑白颠倒的盲眼,索性躲入小桥下,阁楼中,从此不问人间春夏与秋冬。

亦如纳兰,在江南的好景下,他选择短暂的遗忘。他那颗跃动的心,也想忘记身上的职责,忘记父亲的嘱托,只以一个诗人的存在让心流浪于江南。然而怎能忘怀?定三藩,收台湾,他和他的姓氏一起经过,步步如履薄冰。而今功成,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初秋的花溆前,纳兰嗫嚅着嘴唇,想说写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口,只疾书几行: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忆江南(江南好 何处异京华)

那时的纳兰或许还没有想到,江南这一程竟成终生难忘的回忆。

先于康熙到达扬州时,这里已不复烟花三月,却依旧繁华不减。一路上,那些美丽的诗歌如江南潮湿的水汽,一个劲地钻入纳兰的脑海。明月夜,琼花宴,二十四桥,幼时读过的那些诗字字句句在眼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然而当真的踏上扬州,他又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个人走在扬州陌生的东关街,看到运河两岸陌生的风景,听着不卷舌的陌生的扬州官话,紫禁城里那些得失之事就这样被按了暂停。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清凉。

忆江南(江南好 佳丽数维扬)

夜已深,月过中天。

河的左岸,纳兰立于桥头,在黑夜中低喃;河的右岸,灯火连星汉,不知谁家水调自波光中隐隐飞出。二分明月,扬州的夜值得期待得太多。夜市千灯,照着淮水上徐徐远去的白帆,仿佛人间的忧愁可以顺水飘零。

这么一座柔弱的城,用什么样的音调与底气演绎一场鸿篇巨制的悲歌?

扬州十日,是扬州建城千年也抹不掉的一身血腥。风呼啸,马嘶鸣,刀剑斑驳的光影,最后都化成了屠城十日的血雨腥风。纳兰面对着这么一座文明的城,想象着那么一场野蛮的战争,想象着文明曾怎样被野蛮蹂躏。又或许,文明注定与野蛮相伴,这两种极端的对抗与交融才能谱出动人心魄的绝唱。康熙似也对当年的十日屠城耿耿于怀,不敢深夜造访那夜色中微微呜咽的扬州。然而心下终难抵扬州美景的吸引,于是便在短短半日,如蜻蜓点水般地路过了扬州。

大明寺,被秦少游誉为“淮东第一观”自是不能错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别名“栖灵寺”使得蜀冈更蒙上一层神秘的迷雾。纳兰怎能不知大明寺的天下第五泉,怎能不知醉翁长驻的平山堂?它们得到了康熙御赐的“怡情”二字,却难得诗人的青眼。

然而,一走进栖灵寺,他便像走入了一圈历史的轮回。当年隋文帝下令全国建塔30座供养佛骨,以庆祝他的生辰。而这里的栖灵塔高九层,名震天下,故而大明寺又别名栖灵寺。平山堂外,纳兰将目光留连于寺里的一株琼花。

琼花可谓是扬州花。早有快嘴的小二告诉纳兰,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就是为了到扬州欣赏这无双之花。琼花有“举世无双”之称,欧阳修任太守时在琼花观中曾题下“无双亭”,更是证明了这花坚实的地位。到宋代,仁宗皇帝和孝宗皇帝不忍释手,尝试移栽琼花,但都无法使它成活。大概琼花与扬州,自是不可分离吧。

更神奇的是,那元兵踏上中原的那一年,扬州的琼花忽然集体逝去。

偏偏这琼花,亡国,又讽刺地殉国,稳坐天下无双的盛名,直至今日。

纳兰距离那株琼花树不过几丈,却像隔了几个世纪的时光,看不尽的故事遗留在皱巴巴的树干,似在用唇语讲述几朝几百年的风雨。谁能读懂一株树的文字?纵使这树上刻了兴亡的偈语。

如今,隋朝早已被忘却,宋元的恩怨也已烟消云散。在时光的注视下,有什么不能消融呢?纳兰悲哀地想。

一习秋风忽至,“砰”地一声,几不可闻地,几片花瓣落在纳兰脚旁,就像一段岁月轻轻的叹息。纳兰再次抿紧双唇,他听到心里的恐慌,他怕最终忘记那些亡国的事,忘记那些无所归依的灵魂。

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那么死去的人就不会死去,梵高如是说。时空或许真的无法交错,纳兰没有听到,两百多年后西方的田野上那无声的唱叹。纳兰应该也是懂的,若没有那风雨扬州路,又哪来扬州城几千年来一身宠辱不惊的淡定与宁静?

带着这样难以消解的淡淡的思虑,纳兰留给扬州匆匆一瞥,便不再回头。他怕再一眼,便扎进扬州城深沉的目光中。

镇江:铁瓮古南徐

离开略有些沉重的扬州,纳兰从国计民生的权衡中暂时走神,揣着诗人的心逃向了镇江。如果说江南是一朵飘香的花,苏杭是层层叠叠娇嫩的花瓣,那镇江则更像守护着花蕾的萼片。镇江,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如踏浪的赤子,小小年纪便有着英雄的气质,戍守着长江沿岸那一方水土。

十月里的镇江正是金秋,炽热的夏季已经伴着第一场秋雨渐渐淡出。火热的太阳此时更像是画家,给树叶于不经意间镶了浅浅的金边,给空气上一层琥珀色的釉彩,顺手又挑了桂花蜜的淡香。

“镇江,镇江”,纳兰不禁低语。远处微云抹山,那便是镇江?纳兰认识的镇江,还要从一本书说起。那时年幼的他在父亲的书房里偷眼瞧《三国演义》,恰看到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时,父亲的喝斥从便在耳边炸响,“……小小年纪便不误正业,枉你读书多年,竟不知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当周遭归于平静时,被罚在院子里扎马步的纳兰心中还在叹息,周郎也是江东少年英雄,怎想出这等靠女儿家引敌深入的伎俩?早逝的周郎怎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竟成了流传千年的笑柄。年幼的故事纳兰已经快记不清了,可自镇江走出的风流人物却值得仰慕。

纳兰心中腾起一种奇妙的感觉,像是历史的叠影,皮影戏似的一幕幕播放。

哪个才是镇江呢?

背山面江的镇江,江防重地的镇江,威严得像一位老者,背着五百多年的故事,眼里闪烁着刀剑的光影——那是帝王与臣子的镇江。带着这些敬畏,纳兰走进了镇江城。镇江城里,那种迷雾中的威严气势在晴日下烟消云散,百姓们早已忘记了建设这座城池的军事意义。

纳兰随着人流,穿过横卧于流水的小桥,漫步在金陵渡古街那光滑的青石路上。老街两侧商铺林立,三五孩童立于街口唱着童谣团团转,“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纳兰不禁莞尔,镇江三怪名扬天下,难怪康熙在龙舟上便向随行的大臣玩笑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

然而纳兰终是纳兰,东坡先生笔下“芽姜紫醋炙银鱼”的乐趣他难以体会到——再敏感的人天天面对丰盛的美食都会嗅觉不灵的。

好在,他还有诗人的触角,可用短短的半日晴好去探访那个稼轩驻守的镇江,米芾刷字的镇江,那个一片冰心在怀的镇江。

来镇江,除了镇江三怪,还有镇江三山不可不看——焦山、北固山和金山。纳兰在到镇江的第二天,便随康熙和他的母亲乘船来到了金山寺。纳兰伫立于船头南眺,见百川东赴海,不禁慨叹自己的人生,一旦开始便不再有回头路。

叹息间,船已行至黄天荡。狂风自江面涌起,龙舟上旌旗雷动,如战鼓争鸣,竟似当年激战中的黄天荡。

“怎么回事?”康熙自楼船行至甲板上,看到随行船只的风帆已降下,船工们神色紧张地望向江面。“满挂船篷!”康熙走到纳兰身边,迎风而立,帝王的威严就在这江风中散开。“拿箭来!”话刚落音,几只江豚便浮了上来,鲜红的血迹混在滚滚江水中迅速消失不见了。“皇上神武!”在场的朝臣禁不住高呼,纳兰也未能免俗。

在这一片歌功颂德声中,纳兰偷偷瞄了一眼康熙。此时的康熙不过三十岁,在常人刚刚开始立业的时候,这位千古一帝已在为天下谋福祉。纵是稼轩又如何?只是在角落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而今康熙经历倒海翻江,经历过万马战犹酣,眼前是他励精图治的万里江山。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天降狂飙时坦然笑言,“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忆江南(江南好 铁瓮古南徐。)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忆江南(江南好 一片妙高云。)

刚一下船,迎面扑来的便是金山寺,不过那时还叫龙禅寺。纳兰早就听荪友兄讲过,所谓“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果然名不虚传。金山寺依山而建,由山脚向下望去,只见亭台林立却不见山的踪影。

“这金山寺,可是《白蛇传》中的金山寺?”皇太后像是很喜欢这出戏。“正是”,一旁早有大臣指着前面不远处的白龙洞介绍,“而且,所说这洞口可一直通向西湖。传说当年许仙就是从这里穿行至杭州断桥,方才与白娘子相会。”一旁的纳兰也忍不住听愣了。世间会不会有一处神奇的洞府,可以通向奈何桥,与他死的妻子再见一面,讲讲那些没来及说的话,讲讲她还没来得及见到的孩子如今也已是聪慧的小小读书郎了。

可是人间真的有那么一条路吗?白娘子可以水漫金山,自己呢?纳兰自嘲地笑了,他们已用尽了前世的缘吧。那些红烛下的誓言拴住了心,却拴不住流转的光阴。他知,她知,他们之间的故事甚至可以舍弃言语,纵然斯人不在,也还有一分纯粹的追忆在缄默。

终于到了妙高台,纳兰勉强按捺下去的微凉情绪又不自觉地涌了上来。周遭的文臣都道昔日苏轼在此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绝唱,成就千古风流事。纳兰心中,另一支曲子已萦绕于耳边:

江水西来接太空,中流突兀鳌宫,

妙高台上一回首,看尽世途风浪。

比之《水调歌头》,赵孟頫的这首小诗犹如无名小溪之于长江,但它却在纳兰心中清唱了许久。不需要箫管筝弦的附和,也没有轻歌曼舞的衬托,这首诗如一滴泪,“叮”一声,轻轻落在纳兰的心上。时间一长,竟凝成一颗琥珀,长在了肉里。

纳兰也学着赵孟頫的模样,在这妙高台上回首一望,看到了长长的随行队伍。他不甘心,再回首,看到的是众人如出一辙的讨好的笑容。

第三次,他没有再回头,立于高处,是看不到归乡路的——更何况,有时他自己也不太清楚,偌大的天下哪里才是他真正的家。

转身时,他瞥见了父亲扫过来的目光,暗含着担忧和警示。纳兰怎能不会意呢?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然而纵览古今又有谁能躲掉命运的心血来潮?至留云亭,已是金山之行的最后一站。

站在亭中北望固山,南眺长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康熙也忍不住一时兴起,在留云亭赐字。众人看去,“江天一”三个雄浑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却不见下文,只闻得皇帝口中喃喃念道“江天一览,江天一览”。众人心下了然,猜测这怕是皇帝忘了览字怎么写又不好当众问吧。正在为难之际,纳兰突然一撩前襟,下跪高呼“臣今见驾”,康熙听后便顺笔写下了最后一个览字。纳兰顿时长出了一口气,原来繁体字中的览便是由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的。只是前三字一气呵成,神贯笔尖,而最后一字因多费了思量显然要细小些。

有惊无险地,纳兰离开了。他与镇江,人和地之间就像那样的两条直线,平行,相交,然后又异面。这座古城的风物映在了他的心里,让人意气风发,又在情愫涌动时在愁肠中扎了千千结。

纳兰忽而觉得自己的心像是一片海市蜃楼,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也不过是一片荒芜。

南京:淮水东边成一梦

纳兰被习惯性地称为词人。如是没有他的十首忆江南的小令,那么这个定位也是没有错的。然而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的这十首词,短短三百二十个字,合如一部江南组歌,分似一首首清丽的江南小调,轻吟浅唱间已是口齿噙香。

南京是康熙江南之行的最后一站。当年的南京,繁华更盛京都。东吴建业,西晋建康,乃至后世宋齐梁陈,三百多年的兴衰史,在那一片迷雾中升腾出一座渐渐清晰的南京城。帝王眼中,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湖泽间漫起帝王之气。然而于纳兰,帝王气他已见得太多。旧时太白曾在金陵感慨,第一句便是“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那么南京,在纳兰心里空间是座什么样的城?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朱自清先生游南京时,曾如此作比。纳兰于金陵城也不过是匆匆的过客,留下了匆匆的笔墨。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鷁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忆江南(江南好 建业旧长安。)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忆江南(江南好 城阙尚嵯峨。)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忆江南(江南好 怀古意谁传)

纳兰,一半是明珠的长子皇帝的侍卫;另一半是怡情山水的诗人。他的双重身份正如白天与黑夜一般相连。白天,他眼中的南京是建业,是旧长安,是权力的核心地;而黑夜中他舒展了神经,南京卸去金碧辉煌的装扮,哼唱着老掉牙的故事静卧于长江之滨。退去华服后,纳兰以诗人的一双眼,在梦与醒交替时,用目光摩挲着这座古老的石头城,用无声的叹息凭吊着那战气与歌声缱绻的金陵。

纳兰说的建业旧长安不是没有道理的。南京与西安分据华夏文明的南北两岸,守望着黄河与长江遥遥相对。南京与西安皆为古都,城外都环有城墙。“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童谣说的就是南京的城墙。南京,或者说是应天府的城墙多是明代留下的。朱升一席话不仅奠定了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夺权策略,也使得城墙星星点点蜿蜒于大江南北。

作为明太祖钦定的首都,南京城墙的营建法式便成了全国的样板墙——只是有一个地方除外,那便是西安。

追本溯源,西安的城墙恐怕要从6000多年前的母系社会说起。经历了盛唐时期的西安,一颦一笑都散发着都城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它的建筑、工事都成为了后代竞相模仿的范本。长安也罢,西安也罢,那不过是一个称谓;正如南京,无论叫作金陵、江宁或是建业,历史上都记载着帝王到此一游的标签——岁月的长河中谁能说自己不是过客?逗留百年与逗留一天,在时间的坐标轴上都是平等的无穷小的微分。

在这条双向延伸的时间轴上,纳兰向前看,紫盖双鷁,翠华六龙,这些数不尽的繁华绮丽晃得人眼花。昔日的南京城,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曾在这片土地上负手而踱?南唐二主李昪李景,开国的朱元璋,下过西洋的郑和,以及因《倚天屠龙记》而家喻户晓的常遇春和徐达……生前多少英雄事,都化作一方矮矮的坟——天下在这头,而他们早已不知在哪一头。至于那位“亲射虎”的孙郎,那位让对手赞不绝口的孙仲谋,如今竟连一方用以凭吊的石碑都没有留下,只一处勉强觅得影子的地名,几枚似真似假的故事,顽强地在本地父老口中代代流传。

在这些遗迹面前,纳兰应该会有一声叹息吧?岁月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主人,它剥夺了人生的权力,剥夺了历史的真相,甚至剥夺了那些过往的痕迹。它抹去一副灵魂,削去生命的筋和肉,惟余一堆狰狞的白骨,随风散尽。随风而去,曾几何时是世间最豁达的情怀。所谓豁达,也只是执著无果后的放弃。其实放弃又何尝不是解脱?当不能拥有的时候,放弃也许是唯一不让自己痛苦的方式吧。

然而,聪明如斯,执着如斯,哪一代的帝王不期望着永生呢?那些千秋万代的颂歌依旧在纳兰耳边此起彼伏地高唱着。纳兰望向身边那位千古一帝,高处之寒时时激灵着他的脊背。他望向脚下的南京城,雄壮也好,瑰丽也罢,美好的景色掩盖不了朝堂上下争斗的险恶,那些热闹的场面终究也遮蔽不住帝王家的无情。

可纳兰,就算年轻的理想已冷却,他能逃向哪里呢?

高处的漩涡中有他的至亲至爱,有他少年时的理想与信仰。这些人世间最平凡最真挚的情感此时竟像无形的紧箍,让他挣脱不得。偶然也有一些时候,他可作醉客,可唱吴歌,却难像李太白谪仙般逍遥于尘世之外,长剑斗酒傍身,似白云悠悠于天地间。

而望向时间轴的另一端,前路是纳兰看不清的一团迷雾,不能被任何一个历史的模型所预测。站在300多年前的某一点,纳兰或许难以想象后来人的路,但隔江传来的《后庭花》却也触动着他的神经。

昔日,陈后主携七尺青丝的张丽华于结绮阁赋诗《玉树后庭花》: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伴着这一曲终了,南朝陈国也奢华落幕。

只是若干年后的这个夜晚,秦淮两岸的桨声灯影,和着南京城氤氲的水汽,再次拨弄起纳兰心底的兴亡叹。

同类推荐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鲁迅演讲集

    鲁迅演讲集

    本书收入鲁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文章26篇,篇篇流传,郎朗上口,体现了鲁迅先生演讲的激情,对人生的点评。鲁迅先生知识渊博,演讲中常常旁征博引,点石成金。“人生最苦痛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这些警句,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书中附有先生演讲时精彩的现场照片。鲁迅的演讲,是一个迷人的世界,编者愿与读者一起分享这种快乐,并努力挖掘出更多的资料,使鲁迅的演讲成为一个更加丰富、真实和饱满的领域。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WhentheapesfinallyevolvedintoMan,theyawoketofindaworldtheyenjoyedandinnumerablethingswhichwerebeyondtheirimagination.Wow!Why?Fantasticfolktaleswerethuscreated.
热门推荐
  • 极限世界之九州

    极限世界之九州

    你想要证明你存在的价值吗?那么跟我来吧!我会带领你找到生存的价值。
  • 快穿之这个反派有点傻

    快穿之这个反派有点傻

    亓官茉本来是万妖界的一只小花妖,修炼了千年好不容易修得了人身,结果刚化成人的那一刻就被某个自称是系统的家伙给绑定了。于是,为了自己的自由,亓官茉答应了帮助系统完成任务。……
  • 重生之筑基之王

    重生之筑基之王

    带着“诅咒”重生的李八方,这一世的修为永恒坠落于筑基,不得解脱,不得提升……这般的命运好像是残忍了一些,可李八方只是淡淡一笑……“纵是筑基又如何,上一世我虚空为帝,这一世也要筑基称王!”重生之筑基之王群:129592043
  • 黄龙封神传

    黄龙封神传

    一个现代人的意外穿越,造就了一个新的神话,看他如何逆天改命,重定封神,修改西游。得成大道,成就圣人。杨戬,哪吒,孙悟空一一成为他的徒弟,战准提,斗原始,开创大道,自成一教,天地逍遥。。。。。
  • 青春,终究要还给岁月

    青春,终究要还给岁月

    沐茳苒最美丽的时光在在这里度过了,这里有美丽的故事,可爱的朋友,以及真诚的爱情。这也将是沐茳苒在高中三年中,最最快乐,最最开心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沐茳苒体会到真正的青春原来如此美妙,人生也因此变得如此疯狂。在那里,她有白汐乔,沈莫尧,苏言卿为伍;也有何瑶,田梦魇为敌。也是沐茳苒感觉到的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 夜色谲婳

    夜色谲婳

    一处处黑暗笼罩的叛决;抵抗将是你命运的终结点;没有什么人能够违背我。深夜的井口,一抹身影坠落,随即消失的无影无踪,无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顷刻间,便消失在一个满是冷血生物的世界,她到底该选择进,亦退!
  • 非主流召唤师

    非主流召唤师

    这是一个召唤师为尊的世界!位面召唤者:我们是召唤师中的贵族,我们实力强大,修炼容易,还可以加入圣殿,福利大大的好!契约召唤者:精神契约、灵魂契约、血之契约、交换契约、寄生契约,这五个契约随便一个,总有适合你的,选了,你就加入了召唤师的大众主流,不选,也随便,反正大众主流的意思就是成不了贵族,但讨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异空召唤者:恩,本质上来说,召唤师的世界还是魔法世界,但是,因为我们召唤来的是非魔法类世界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是召唤师中的非主流,可能被自己召唤出来的生物杀死的非主流……主角:我是穿越者,穿越前是很大众的宅男,又做了三百年的主流魔法师,却不幸成为了非主流的异空召唤者!呃,另外,穿越的我最初来自地球,但我的非主流并非都源自于地球,我还学过魔法!特别声明:本书会出现帅男,但绝非11、11类,有此类需要者请点女频选项!
  • 一世长情:妖孽勿傲娇

    一世长情:妖孽勿傲娇

    一世长情女尊天下,女权大过天。女子为王为相,男子为奴为妾。身份换位的世界,赢来她尊贵出身。五岁时,她修学剑法,跟着母皇学习治国之道,他却被送入宫?!十岁时,她驰骋战场,跟着将军击杀乱军,他却误入军队?!十五岁,她入林寻宝,满身荣华回归,他却早已身死?!十八岁,她身披战甲,立誓保家卫国,宁为王朝大将也唯独不要这王座。有人问:“你这样,是为了什么?”她倾城一笑,目光紧随那桃树下的人。一个养成计划,竟是谋划已久?只是……到底是谁养谁啊?!
  • 崛起的法师

    崛起的法师

    他诞生于光明与黑暗之间他曾坚信光明的力量他身怀异术却遭众人鄙夷有人说,这个肮脏的世界不需要善良他说,终有一天,我要捅破这谎言迷雾秩序消亡,信仰破灭启明星依然闪亮新的英雄即将登场
  • 异次元大陆

    异次元大陆

    十五岁的网瘾少年,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异次元大陆,并且带着游戏系统,升级打怪,称霸异次元,让我们看他如何站在异界巅峰,看他能否打开异次元裂缝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