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6500000017

第17章 演化三国(2)

早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和关张,就分别作为智慧、勇猛的象征享誉天下。西晋初建,司马氏为祖宗歌功颂德,因而褒司马懿贬诸葛亮,如制作的庙堂诗《天命篇》:“我皇(司马懿)迈神武,执钺镇雍凉;亮乃畏天威,未战先仆僵。”(《晋书乐志下》)。然晋武帝司马睿亦十分欣赏诸葛亮一生从政忧勤之鞠躬尽瘁,于是命陈寿编撰《诸葛亮集》,有次还向诸葛亮的老部下,时为给事中的樊建询问诸葛亮的治国之术,并表示:“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汉晋春秋》)。东晋南北朝诸葛亮声名更盛,关于他的故事传说除了继续表现他的政绩,还增加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战胜强手的杰出军事才能;二是带有奇谲和怪异的色彩。当此之时,时人对诸葛亮的业绩大为欣赏,东晋名将桓温自喻是诸葛亮再生,前秦苻坚也以王猛比诸葛亮。诸葛亮始终是帝王追求的德臣,贤臣,能臣,将相群体学习的榜样,社会各阶层向往的好官、清官,是三国故事主心骨之一。

关羽、张飞作为三国第一流勇将。在三国时期已经有口皆碑,此后更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主帅激励部属的榜样,农耕社会领袖们找不到新的理念开导、启示将士,只能从已逝去的亡灵里寻找精神武器。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口特别在两晋南北朝武人盛行的战乱时代,四郊多垒,寻找、擢用关羽张飞式勇士尤为重要。在此期间,与《三国志》呼应的多家野史笔记,如《汉晋春秋》、《蜀记》等,多叙述此类人物的戎马生涯。诸如《三国志·蜀书》的《关羽传》、《张飞传》都是不满千字,几近于履历表的传记,如果没有后来裴松之的旁征博引,这两位勇士的事迹就要失色不少,更有甚者,如同书《赵云传》要不是裴注引用的无名氏《(赵)云别传》,以多于本传三倍字数详作介绍,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形象就要大打折扣。

两晋南北朝的野史笔记丰富多彩。如果说《三国志》为后来《三国演义》的创作形成,建构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骨架,那么这些野史笔记则是《三国演义》的血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故事细节,塑造了人物形象,使诸葛亮、关羽、张飞以及其他重要角色如曹操、孙权父子兄弟形貌、性格更加丰腴生动,成为数千年来广泛流传的经典。魏晋野史笔记真可谓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它为日后《三国演义》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从《世说新语》里找得“望梅止渴”、“曹操诈称梦中好杀人”、“杨修才思敏捷”、“曹植七步作诗”等故事;毛宗岗修订《三国志通俗演义》,又从中采撷“管宁割席”、“钟会‘汗不敢出’”之对、“邓艾‘凤兮风兮’”之语,为作品增添情趣,有助于突现人物性格风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过艺术加工过的《三国演义》有别于元杂剧和《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早期俗文学。

【八、唐宋说唱和元杂剧平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传说以及文人雅士的野史杂记里所蕴含的三国人物和故事经过沉淀,进入唐代后,被佛寺俗讲和市井演唱选为精彩题材,以招徕信徒和听众。这些故事确实能吸引官民大众。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即可窥一斑,

三国人物和故事影响面广,唐代许多诗人借以讽刺朝政,感叹身世,如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杜甫《蜀相》,刘禹锡《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温庭筠《过陈琳墓》、《蔡中郎坟》和李商隐、罗隐的《筹笔驿》。此外,还出现专写三国人事的诗人孙元晏、胡曾。这些诗人的佳作多为元明杂剧以至《三国演义》采用,成为三国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说唱三国尤盛。

两宋说唱艺人多集中于大都会,如北宋的汴京(开封),南宋的临安。艺人说唱故事的场所名曰“瓦舍”。据高承《事物纪原》称:(北宋)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卷九)苏轼亦言:“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意林》)要说有名的,就是开封艺人霍四究的“说三分”。“说三分”,就是“说三国”。可惜宋人的这都“说三分”话本已失传。现存的一部“说三国”文本,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为元刻本《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它与《三国志平话》一脉相承。

两宋时期,说三国颇为流行,可谓百花齐放,见有元王圻《虎牢关》诗:“君不见《三分书》里说虎牢,曾使战骨如山高。”(《伊宾集》)此诗故事不见于《三分事略》,当又是另种“说三分”版本。

宋元艺人整理说唱底本,推出了不少有文字记录的话本,其中有一本留传至今,即元至治年间(1321—1323)间,福建虞氏刻本《三国志平话》。

当时三国故事陡然走红,《五代史平话·梁史平话》还编造了汉初韩信、彭越和陈稀与刘邦因果报,三人投胎为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分了他的天下”。

《三国史平话》有八万字,分三卷,虽然写的是三国,但它在南宋理学影响下,主要以叙述刘备,诸葛亮和蜀汉兴亡为主线。且编进不少远离史事的虚构情节和人物。

宋元说唱艺人讲三国史,瓦台游艺场常见的皮影戏、傀儡戏、南戏和院本,也多以三国故事为题材。据今人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宋元南戏搬演三国故事的剧作可考者有四种;傅惜华汇录《元代杂剧全目》可考见的有四十三种。这些剧作也和平话一样,有源于史书的,也有采撷野史笔记、民间传说,自己创作的。其中有些剧作为《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采用;有些剧作,不见于《三国志平话》,而为《三国演义》采用,当然也有若干,不为《三国演义》采用。这些剧本有的失传了,也有的保留至今,如《黄鹤楼》,这些剧作借助不同时代的舞台,强化了历代观众对三国故事的兴味,使三国故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九、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大典。它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历经一千余年去芜存菁形成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中国人不知道三国故事的,是不多的。不论识字与否,人们都能从读三国书、听三国评书,看三国戏,瞻仰三国图像或赶关帝庙庙会等渠道获得有关三国故事的丰富信息。

三国故事源远流长,经罗贯中汇总、创作和罗贯中以后的毛纶、毛宗岗父子的增删、修订,终于出现了这部不朽之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明代十分盛行,被誉为长篇小说“四大奇书”之一,另外三部是《水浒》、《西游记》和《金瓶梅》。“四大奇书”中,《三国演义》的读者、听众最多,各种书刻版本亦最多。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三个“第一”:

§§§第一部 长篇小说;

§§§第一部 章回小说·

§§§第一部 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诞生后,不胫而走,朝野上下,诵读成风。那时候,民间普通百姓有书之家。常备有两种书,一种是每年得更换的历本,一种就是《三国演义》。清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将很多小说作为禁书销毁,如“诲盗”的《水浒传》、《说唐全传》,“诲淫”的《金瓶梅》、《红楼梦》,而《三国演义》却从未遭禁,且还作为蒙学教材取其中段落教读,如孔融让梨、陆绩怀橘。

因为《三国演义》颇受朝野上下欢迎,有明一朝坊间书商为了获利,镌刻不可胜数。明代以后,虽经战火,书版多有损失,但留存至今尚有二十七种刻本。其中刻印在书上的正式名称至少有八种:

(一)《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清以此书名为最多,明嘉靖本仅在“演义”前冠以“通俗”二字,其他版本则常在“三国志”前,另加“新刻”、“新刊”、“校正”、“古本”、“京本”、“圈点”等字样,这些大都为书坊招徕生意之作。

(二)《三国志传》。大都为福建建阳刻本。

(三)《三国志史传》。为福建刻本,分别有王泗源、叶逢春的刻本。

(四)《三国全传》。为福建刻本,为《三国志传》旁支。有熊清波刻本传世。

(五)《三国志》。都是所谓“批评”本。共有四种;李卓吾评本、钟伯敬评本、李笠翁(李渔)评本和毛宗岗评本。

(六)《四大奇书第一种》。即毛本最早版本,清康熙年间的醉耕堂刊奉。

(七)《第一才子书》。始于李笠翁(李渔)评本。在毛本原稿未刊版之前,金圣叹加以序言,内称,“而今而后,知第一才子之目,又果在三国也。”故名。

(八)《三国演义》)。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毛本为据,参考嘉靖罗本,作了校订、整理,取名为《三国演义》。此书一度曾被删去正文中所引用“后人有诗叹曰”的诗句。1953年,经毛泽东指出,“这不行,要恢复齐全”。此版本就此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通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书名亦就涵盖了过去的所有品种的“演义”。

《三国演义》的原作者是罗贯中。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时的乎话杂剧大家。据传他还创作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以及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全传》。迄今为止,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籍贯等问题,学界尚无定论。其中仅籍贯就有太原说、钱塘说,东平(东原)说,慈溪说和庐陵说,近年还有山西清徐说,等等。有此多说,正说明罗贯中创作活动,所经过的地区之广;何况他又是民间艺人,没有社会地位,更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才会有诸多争论。但罗贯中原著《三国演义》那是没有争议的。笔者也认同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甚至还可将他卒年延伸至明永乐年间,有如书中出现的只有明朝才有的火器,罗贯中编造的丁管佩匕首刺董卓的故事,酷似移植明初建文帝旧臣刺燕王朱棣一事;赤壁之战,周瑜小船破曹操大船,又像是参照朱元璋郡阳湖破陈友谅水军事。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抓住了儒家民本理念,通过东汉轰亡、三国兴起,天下归晋,着意于写人心、人才和谋略三个要素。“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之一,罗贯中通过此文抒发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功业意识和贤人政治观,抨击了夸夸其谈,墨守成规的“小人之儒”。罗贯中生前是否有《三国滇义》刻印,尚未可知。现在学界多认为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志演义》)是最接近原著、或者就是原著。

嘉靖本为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卷十则,各则皆为七字标题。题署为:“晋乎阳侯(相)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开卷有明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和明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三国志通俗演义引》。由此后来上海商务印馆影印本,曾误识为弘治刻本,推出书名为《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商务出版的底本乃据嘉靖本覆刻,而在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奉,和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排印本,所用底本乃嘉靖本的初刻本。两种刻本如作比较,若干文字和细节亦有歧异处,如《五泉山关公显圣》(卷十六第三则),虽都写关羽之死,却有避讳与否之别。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比较详细地写了关羽被擒和被杀的过程。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均抹去了,仅剩:兄见空中有人喊“玉帝有诏”云云,于是关羽“父子归神”。

【十、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三国演义》】

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是清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评改本》,简称“毛本”。

毛纶系明末清初长洲(江苏苏州)人,没有功名,中年后双目失明,从清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评点《三国演义》。由于对某些明版本(如叶昼伪托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不满,他重新校正文字、“条分节解”(作夹批),为各卷作总评,后其子毛宗岗继续校订、加工并定稿。

今知毛本《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醉耕堂精刻本。当时毛宗岗还在世(毛宗岗约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死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后)。开始他取名为《四大奇书第一种》(又作《古本三国志四大奇书第一种》)。

毛氏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是从“尊刘抑曹”的正统理念出发的。这在《读三国志》篇首就指出:“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由此为基点,毛本《三国演义》于修改中树立以刘备为标志的汉家正统,处处倾斜于蜀汉王朝,特别是在褒贬人物方面,大肆歌颂刘备为首的蜀汉君臣,对待曹操集团则常作抨击,抒发了他们所执持的儒家民本理念。

和罗贯中的各家明版本《三国演义》对照,毛本评改大概有六个方面:

(一)修订文辞。此乃毛本修改致力最重处。他们对全书文字精琢细磨地加工、润饰,删去了若干繁冗复沓,龃龉不通处,力图达到语言规范、简明、流畅。

(二)修改情节。毛本据尊刘贬曹理念对旧本作了大量修改。鲁迅将它概括为:“一日改,如旧奉第百五十九《废献帝曹丕篡汉》本言曹后助兄斥献帝,毛本则云助汉而斥丕。二日增,如第百六十七回《先主夜走白帝域》本不涉孙夫人,毛本则云‘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兵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三日削,如第二百五回《孔明火烧木栅寨》本有孔明烧司马懿于上方谷时,欲并烧魏延,第二百三十四回《诸葛瞻大战邓艾》有艾贻书劝降,瞻览毕孤疑,其子尚洁责之,乃决死战,而毛本皆无有。”(《中国小说史略》)这些修改,有的使作品情节符合史书(如曹后助汉,见《后汉书·后妃传》,诸葛瞻死战(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的使人物性格统一(如孙夫人故事)。还有的增强了人物形象生动性和作品趣味性,如关羽秉烛达旦。管宁割席分坐。曹操分香卖履,以及诸葛亮夫人之才,郑康成侍婢之慧,邓艾凤兮之对,钟会不汗之答,杜预《左传》之癖。

(三)整顿回目。明版《三国演义》原为二百四十回(“二百四十则”),毛本将其井为一百二十回,井将合并的上下两回标题作了加工,使之对偶

(四)削除论赞。明版有许多抄录它书的论、赞、评,繁琐拖沓,多被删除。如明版卷二十《孔明秋风五丈原》写诸葛亮逝世,引用陈寿评,杨戏赞等多篇。

(五)改换诗文。明版引录录诗文,多为浅俗、累赘之语,了无点睛味,毛本一概删除,如在第十一回、十二回订正时,就将原有的“铁戟双提八十斤”,“天下瓜分汉欲亡”和“徐州太守陶恭祖”删除了。也有的在删除后,做适当的增添,如在第八十五回就刘备之死,删除了明版的“日暮乾坤易动摇”、“大厦将倾一木扶”两首,而换上杜甫七律《咏怀古迹》。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六)重作点评。此为毛本最用心处,字散多达二十几万字。因而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沈伯俊教授以为,毛本此作,在《三国演义》的研究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同类推荐
  • 白银谷(上卷)

    白银谷(上卷)

    故事讲述了明清两朝的商业素以南徽北晋并称于世而西帮商人(晋商)独创的票号更有着秘史般的金融传奇。该作品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晋商望族的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个人隐秘等诸般形态;对豪门深藏的善恶恩怨、商家周围的官场宦海、士林儒业、武林镖局、西洋教会都有着丰满鲜活、淋淳尽致的描绘。作品将翔实的史实依据与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飘摇激荡的社会与让人牵挂的人物命运艺术地融为一体,使这部长卷十分地好看。
  • 倘若爱没有搁浅

    倘若爱没有搁浅

    他俊帅多金,红颜无数,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为她打造一个幸福的城堡,给她无尽的宠爱。她以为可以永沐爱河,谁料他的爱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对她无情的伤害。她伤痕累累,却换不回他一个怜惜的眼神。夜店里他与别的女人举止亲密,宾馆里他私会神秘男人……当爱已搁浅,是否他们注定辜负一生?
  • 宋朝那些人

    宋朝那些人

    开国皇帝烛影斧声的悬案,血性继位的金匮之盟,生存策略的充分体现,回溯时间深处的历史,通感古今生存的共性。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打破了皇位世袭的格局,演绎了继位的千古之谜,创造了文人的世外桃园,出现了繁荣不强的例外。
  • 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全集)

    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全集)

    美国百所大学经济系指定课外读物,三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鼎力推荐;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共四册,斯皮尔曼运用经济学工具分别开展四段故事:找出“非理性行为”背后的秘密;按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逻辑寻找隐藏的真相;在剑桥大学展开精彩的论战,芝加哥学派VS凯恩斯学派;在“艺术与经济学”的领域再次出击,按照艺术品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查明真凶;推理与经济学天衣无缝的结合,阅读趣味推理小说的同时学习经济学知识……
  • 武汉晃晃

    武汉晃晃

    武汉胭脂路粮道街中学的“五虎”长大成人后分别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医药代表、混混、警察,记者和地下赛车手。小说以四个平面而又交叉的故事将他们的生活与武汉风貌原生态呈现出来,组成一组独特的城市平民立体画卷。然而,面对世俗的生活与社会深刻变革的考验,他们的追求、友谊和青春又将面对怎样的抉择?
热门推荐
  • 极颠

    极颠

    古往今来,世间都流传着,关于凡人中有大机缘者便可在特定的时间被修真门派接引而去,从此修仙成神,凌驾于九天之上,超脱出五行之外,甩甩衣袖便可将天下收于囊中的故事,他们像某种不可治愈的毒素一般始终萦绕在凡人天马行空的梦境中。
  • 当傻白甜回归正常

    当傻白甜回归正常

    童绮琪喜欢西柏晗,这是闹得整个帝都的人都知道的事。99封情书,从高中写到大学;98封情书,在学校垃圾桶被她看到。当她以为自己终于要追求成功的时候,却在学校公告栏里看见了那第99封情书,使她成为全校笑柄。从“校花”彻底沦为“笑话”。然而即使如此,她依旧一笑而过,依旧不顾一切爱着西柏晗。傻白甜得令人发指。西柏晗讨厌童绮琪,这也是全帝都的人都知道的。童绮琪有多喜欢他,西柏晗就有多厌她,只因他心里有人……直到某一天,傻白甜回归了正常……PS:小可爱们要有耐心哦~
  • 我的妈咪不简单

    我的妈咪不简单

    她本是冷漠腹黑的爱财女秘书,与风流上司除了工作从无其他交集。然而,一夜迷乱。他认定贪财的她会讹诈,她却出人意料的留下一句“意外”,而后落荒而逃。由结婚,到离婚,究竟是明明白白一场戏,还是模模糊糊真心以待?宝宝意外的来临,他们如何应对?
  •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

    我只是一个打更人人物志主要讲述主角路上,或者没讲到地方的一个番外篇也可以当主料,毕竟我这个人记性不怎么好这个里面讲了许多许多的角色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就是主角还有每个故事长短不一很抱歉主要是文采不怎么好不敢先写那个怕玩崩,所以我就先写这个了还有不喜勿念
  • 王俊凯之一场不知的骗局

    王俊凯之一场不知的骗局

    从小就是朋友。。。长大了发现真相。。。这一场骗局就开始了。。。
  • 凤凰秘宝

    凤凰秘宝

    相传,上古时期有个大妖怪,名唤艾琳王,乃凤凰之首,她收服了众妖,成为了万妖之王,在她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凤凰后裔之血乃凤凰秘宝之钥,得秘宝者不仅可成为新一代万妖之王,还可实现任何愿望!于是众妖纷纷开始寻找凤凰秘宝,及其——后代!
  • 中埊药方

    中埊药方

    “今日,太行药会第四代嫡孙此安,于,戌时起,接任掌管太行药会会长,及任太行大当家,五祭拜天!一祭太行列祖列宗万古长存二祭太行黄泉兄弟早生极乐三祭吾师吾友.....四,祭吾天真过错断舍离五祭....无启死使...今日,太行后辈,此安,携众药会之首——
  • 笑傲天途

    笑傲天途

    穿越无尽时空,他来到这个武道世界,他灵感低下,无法修炼这个世界的武学。因为他的坚韧、无畏,终于感动即将湮灭的神明,获得如神的天赋。然而,神明湮灭之前告诉他,宇宙将有毁灭之难。究竟是谁要毁灭宇宙?不得而知,神明的话自然没有虚假,但他别无选择,必须逆天而上!“你们想放狗咬爷?哼,你们狗虽多,爷的骨头也不少!”(本书热血又不失爆笑)
  • 黑白武将

    黑白武将

    很多人都想成为一名武将守护家乡,为什么他却偏偏独自前往远方
  • 惹我你试试看

    惹我你试试看

    我璐夕!堂堂正正的和非人类帅哥转到圣纪!没想到遇见的帅哥各个都是冤家,幸好我遇见了几个美女死党。哇塞!班导是我雅晴姐噢,可惜凌大少爷的亲姐姐也是雅晴姐。MD,处处都和你们搅在一起,我真是无奈了,,不看你真的会后悔哦,记得收藏哦,否则再看就怕亲们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