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8100000032

第32章 春风不掩桃花面(4)

莎菲是谁?那是从封建地主家庭里,冲破桎梏,又茫然不知所往的少女。那本来就是带着那个时代,所造成的些许病态的女子。忧郁,沉默,空虚,神经质,又自怨自怜,同她身上的肺病一起,被吞噬在那个黑暗的黎明之前。她带给人的伤感和虚无,极容易就将那个时代的青年,一起拖进冰冷的旋涡,也极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作为莎菲的母亲,当时年轻的丁玲确实带着这样几分影子,同样沉默,同样犹豫,但不同的是,丁玲是积极的向上的,不像莎菲,一条路走到黑,在绝望里永远沉寂下去。

而黑妮呢,原型是温家屯里,那个温柔可怜的女子。丁玲巧手轻裁,将最初的她,幻化成月色下迷蒙的剪影,尔后用自己的灵心和才情,将她丰满充实,在心间熔炼,于笔端流淌,朴实却令人唏嘘的姑娘,跃然于纸上,如一场梦,又如无比逼真的现实。除却那段寄人篱下的岁月,我们实在是难以发觉,她与丁玲之间的相同之处。

只能说,做女人难,而做一个成功女人更难,至于既想要做成功的女人,又不想面对人世流言,清清白白地行走在世间,当真如同天方夜谭。人心是多么难以猜度的事物,谁有那么大的魅力,能够将世上万千人心,都牢牢控制在掌心。我们唯有在时月里修炼自己的道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任人评说。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毕竟,说或不说,是他人的权利,而是或不是,也是他人的以为,我们没有剥夺这项权利的权力。

浮生易碎,如同烟花。丁玲是豁达的,读者的看法各有千秋,谁都无法评价他们的低劣或高尚,即使她是创造出这座城池的作者。她太纯净,误以为那只不过是读者之间的争议,或许这段时间过去之后,便能烟消云散,随风而去。只因她从不揣度人心的险恶,也从不记恨人世的阴暗,因此从不知晓,并不是谁与谁,都是真心以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像她对待朋友们一样真心地相交。

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同这样的人相交,永远不会感到压力,永远不会觉得有负担。但是有时候,也为这样的朋友感到担忧,人世如此复杂,人心有那样难测,他们却如此单纯洁净,甚至不愿意去触碰任何一个黑暗的角落。他们的宁静生活,会不会遭到阴险的破坏,他们的人生,会不会从此荆棘满布?

其实事实会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不论是坎坷还是鲜花,都有美好的阳光照耀在他们头顶。风雨弥漫,人世沧桑,只因心有艳阳,不论身在何方,都能看到斑斓的彩虹。我想,在丁玲遭受厄运的那数十年里,她也不曾真正被苦难摧残,被噩运达到。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坚信自己是对的人,永远都不会是悲剧。

馥郁

时常有人说,一心一意,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力量。纵使有些时候,一心一意,是为了生存的迫不得已,然而,那种坚持不懈的温柔,总是容易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潸然。烟雨天青,有些故事已经幻化为尘。而青灯古佛下的僧侣,依旧默默背诵,那些沉静久远的梵书。

不要忽略这份力量。在石缝岩隙中开出最清丽的花朵,在烟雨朦胧的湖畔等候数十年的天涯,在变迁横流的人世里寻觅这一生唯一的深情。世间绝大多数的人,就是少了这份一心一意的坚持,最终才会一事无成。凡事,不是出于兴趣,略略沾染,就足可安慰放手的。这听上去好似万般事物,每样都能浅尝辄止,仿佛也是不错。可这样一场美梦人生,总要有一样,是深于自身的,才足以告慰平生。

一心一意的坚持,在湮灭的红尘里,也值得满袖芬芳地降临,生长。不要害怕雨声太过惊人,不要害怕风踪太过呼啸,也不要害怕积年的雪长年不化,一心相依,一心相持,怀着理想,怀着美梦,带两三分莞尔的笑,渐行渐远,渐渐地,就能看到漫山的馥郁。

曾有人问丁玲,这数十年间,她最满意的是哪部作品。众所周知,她的作品有些早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风靡世界,甚至被当成研究中国社会的范本。然而她摇摇头,显然之前就对这个问题有过思索。而她的回答是:都不满意。

这是个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的答案。用我们的眼光看来,或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她的巅峰,就算是她,可能也再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然而,对于丁玲而言,创作是没有止步的那天,只要她一息尚存,只要她还能提笔,还能说话,就永远不会停止创作的脚步。若是如此,谁又能肯定,丁玲再也写不出更加完美的作品呢?

我们已经是历史的见证人,虽然深知丁玲此后确实没有超越这本书的作品,然而在当时,这确实是无法肯定的。而对于一位真正的作家,真正有事业心的人而言,是不会满足于此时取得的成绩的,不论那是微小还是浩大,对于他们,那只不过是小小的成就罢了。他们的目光,是专注在未知的前方的。至于脚下,纵使繁花织锦,烈火烹油,也无法挽留。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时间,而是不思进取。

丁玲曾说,她在写完一个人物后,隔了一段时间,再来仔细欣赏,就会觉得这个人物,于她此时心里所想的,并不相同,还有许多特性,她并没有描摹出来。有时,生活如水中行舟地过去,忽然在脑海之间,就出现一些新的人物,迫使她提起笔,倾泻在纸上。她永远都觉得自己还可以写出更好的人物来,所以她也永远都不会满足。

每个在笔耕中度过的日子,都是她的艳阳天。而不管这些书,可能会给她带来什么苦难,她依旧甘之如饴,愿意为了它们的出世,承受这些不该她来承受的痛苦。而这些痛苦,有时并非是降临在自己身上。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就与人世的一切,扯上了息息相关的关系。父母,儿女,亲人,朋友,人不是孤独的岛屿,来来往往,万般行走,百丈的红尘万丈的繁华,总有许许多多的牵挂,许许多多的无可奈何。

我们总会豁然顿叹,原来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自己无法开口言爱,也不是风雨欺凌,滚滚的伤口纵横交织于自己身上,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受到伤害而无能为力。于是,有人说,所有痛苦,都源于人对自身无能的憎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眷恋深爱的人们,遭遇某种不幸,这是痛恨自身,亦是怨恨苍天。

在丁玲的一生中,一切都仿佛是有所预兆的。诡谲莫测的上苍,总喜爱给她一些难以追寻的信号,有时足以引起她的直觉,却始终不能避免。生命纵使能够重来,还是有许多人,会按照原始的轨道走下去,一直走到那个尽头。不是不愿意走出另一份崭新,而是人生的无奈就在那里,即使明知前方风云迷迭,依旧死了心,不肯回头地要走下去。就像明知那个不可深爱,不可痴迷,不可神魂颠倒,可是当她低眉浅笑,垂眸轻抬时,一颗心,总是要忍不住地春波荡漾,红花漫山。

而这次,上苍给丁玲的预示,与她的旧友,那位曾漫笔在青翠边城的沈从文。我始终坚持,丁玲和沈从文,从始至终,都有着外物无法摧残的深刻友谊的。他们后世对彼此的伤害,不能说那是谁的错,而是源于时代的阻隔,也生于各自的误会,着实令人唏嘘。可就是有这样一种爱,不属于任何情人,也不属于血脉相连的亲人,唯独属于朋友。她与沈从文,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受同样的风雨沐浴,山水雕琢,骨子里的心性,有时是息息融汇的。

他们曾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说。实际上,他们都不是口若悬河的人,在众人里,是难得的沉默寡言,甚少能看到他们滔滔不绝,高谈阔论的时候。然而,在彼此面前,却都是百无禁忌,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可以拿出来与彼此分享,什么隐秘的事情都可以坦然地呈现在彼此的面前。他还是她那时的丈夫胡也频介绍给她的,那个清秀温暖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事情太多,可以分给丁玲的时间太少,索性将自己的朋友带到她身边,让她可以稍微不那么寂寞。

但恐怕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人会这样投缘,投缘到有时自己都会觉得嫉妒。也确实呵,这个像月光一样清淡优雅的女子,在自己面前,一直都是那样矜持纯净,仿佛多说了几句话,就是罪过的模样,却偏偏在这位朋友面前,将从小到大的事情,都娓娓道尽。而那位朋友,也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从不耐烦地倾听,偶尔也添上一两句评语。其实他们在说什么,他只能猜懂其中少数句子。他们以故土乡音,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倾心相交,此时累积的友谊,就是一生。

胡也频没有想到,这份无关风月的爱,是值得他们信任守护的,沈从文之于丁玲的帮助,是无法以世间任何一样东西来衡量的。在他入狱之后,是沈从文陪着丁玲四处周旋,满世界地找关系奔走。在他离世之后,也是沈从文帮着丁玲,将所有后事操持,不远万里地护送她和襁褓中的孩子,漂洋过海,踏遍湘江烟水,从人世茫茫的繁华都市,回到宁静悠远的故乡。

这份友谊,不可用金钱衡量,也不可用时光苍白老化。有些记忆,从来都不会陈旧腐败,那时漫长时光里的栀子花,被夹在厚重的书页里,泛了黄,重新翻开掉落地上时,依旧馥郁清香。我相信,他们之间的友情,就属于这样的情怀。在丁玲后来浮沉的烟雨人生里,也从未忘记过自己曾有过那样一个真心的朋友,叫做沈从文。

但是,那些有过分歧,有过争吵的日子,她却已经模糊。冰冷而滚烫的泪水,落在字迹未干的笔墨上,泛开千丝万缕的愁,也泛开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悲凉。过往存在过的记忆,并不可能彻底遗忘,只不过是在纷纷的岁月烟尘里,一时记不起,或者是不愿真心记起罢了。而那些烦忧过憎恨过的时光,匆匆而过,只留下满目的疮痍,与一声长叹。

并不是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也并非是对待彼此的不好,所有的误解,都源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各自的政治目光。或许,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人,天生清淡,行走纷繁人世,万事流水一样经心而过,却没有能在他心里停留下来的。正如他笔下的那个美好世界,那座清秀小城,没有烟火熏染,没有战火纷纷,也没有乱世带来的任何流痕。谁都只是清淡而又温暖地活着,外面的离乱,同他们无关。

只是丁玲,却有那么一颗血热的心,为家为国,千秋的人世,遇上了这样危急的****时刻,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儿女,就应该为之付出一切。所谓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句江湖义气的话,虽然过于血性,然而用在此时,却是最恰当不过。因而,这位曾经的好友,她认为应该是与她惺惺相惜,风雨同行的朋友,在她眼中,这样陌生,冷漠,竟然不像她所认识的他。她是那样一动起感情来,就不顾一切的女子,这怎么能不令她难以忍受。

其实,人世万千,人间的种种,总是会大相径庭。连龙生九子,都各不一般,更何况是芸芸人海。爱好什么,喜欢怎么过,都是一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解脱,谁都不曾欠过谁,的确没有必要忧愁,也没有必要那样决绝地转身而去。再深的爱恨,都会在流年里,淡成隐约无踪的痕迹,回首往事,我们终究会发现,当初任性造成的冰冷,其实根本毫无必要。

然而,不堪回首,怎堪回首。浮现的往事,经不起如今一丝的追悔。人总要年少轻狂过,才觉得青春未曾白白走过,总要骄傲任性过,才不算不曾红过樱桃,绿过芭蕉。

在那个时候,并不是只有丁玲看不惯沈从文的清淡,早就有人撰文批评这位来自湘西的才子。三四十年代闹得沸沸扬扬的阶级论,沈从文也参与其中,或许这些都是他后来半生离乱的隐患。没有毫无原因的爱恨,也没有寻不到因果的****,早年的不经意的事情,多年后或许就成为了悔恨一生的故事。

柳绿花红,流年过了一度又一度。1949年一月的某一日,雪意未散,初春的温润还没有弥漫在这个古老的京都,却有流波,显示出最初的芽苗。随着郭沫若《斥反动文艺》一文的发表,北京大学的学生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都是用派系带过,唯独沈从文,赤裸裸的名字被写成清晰的字体,横在这个承载过太多历史的校园,那样触目惊心。

这位清淡了半生的沈先生,开始预知了还不曾真正到来的风暴。他是温和的,凤凰古城的烟雨,将他染成了明白如月的男子。十年烟火,他的心如止水,却并不是对外界的风雨,一无所知。他似乎能够预测,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而真正的伤害,还未曾从云端后,显露出它的一鳞半爪。他不曾期望在这场风暴里,独善其身,然而稚子何辜,他不愿因他一人,将家人牵连。于是,在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京后,他想到了旧日的老友,那位走对了道路的朋友,现在的她,大约能够告诉自己一些确切的事情。

怀着这样的希望,他走进了丁玲家的大门。他抬手,轻叩那扇朱红色的门,阳光碎微。叩门声入耳,旧年的时光一如流水阑珊,过往的伤痕忽然在眼前清晰。那扇门在眼前无声开启,那位多年不曾相见的老友,在光影背后,露出了笑意,依稀如同旧时光。

同类推荐
  • 怪谈

    怪谈

    《怪谈》是小泉八云领悟日本文化精髓后,根据日本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创作而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书中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有的来自于历史,比如琴师芳一为战败而死的冤魂演奏琵琶的故事;有的取自于民间,比如天狗和雪女的故事;有的则取材中国的文学典籍,比如《牡丹灯笼》《梦应之鲤》等。这些故事如梦似幻,凄美动人,看似黑暗诡谲,实则直指人心,发人深思。1964年,《怪谈》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书里的很多经典场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以及电视、电影、动漫等作品中屡次被引用,影响深远。
  •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有这样一扇门,通过古典传世名画,引领我们走进古代那些才情女子的世界。在那里,这些女子,摧毁了某座城市的意志,却成就了那一段古都里垂暮的爱情。
  • 古风清音:元曲精选集

    古风清音:元曲精选集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文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元曲的风貌。除原文外,另附有注释、赏析为一体,将元曲艺术的精粹尽显书中,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提升审美情趣。
  • 敬重与惜别

    敬重与惜别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
  • 想过情人节

    想过情人节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结合自身的经验和阅历、感受和体会,笑谈男人的优劣,戏说女人的忧乐,漫侃恋情、亲情、友情。幽默风趣,寓庄于谐,轻松活泼,清丽率真,是本集突出的特色。
热门推荐
  • 女范捷录

    女范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异界功法推广大师

    本来本书已经设置成完结状态,是无法继续更新的。可能是改版后的原因,导致出现了可以继续发布章节的这个错误。现在错误已经修复,后台无法发布新章节……这样导致我解释不了,所以只能改在简介上面了。我很想写完……但或许是天意,千言万语只能说声抱歉。新书九月初活着中旬的样子发布……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想想就很激动!
  • 花千骨之浴火重生的你我

    花千骨之浴火重生的你我

    改写花千骨电视剧以及小说,颠覆不完美结局,还大家一个心中的画骨!
  • 愿时光清浅你眉眼带笑

    愿时光清浅你眉眼带笑

    在这偌大的城市中,景浅的少女时代有一个温柔的男孩子陪伴着她因为一些变故,她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因为靠近左耳的一侧有一块丑陋的伤疤,其他孩子都嘲笑她,疏远她。直到时清的出现,结束了这一切。时家夫妇将她接回家,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那时,景浅便决定微笑沐浴阳光,做一个如向日葵般向阳温暖的人。岁月的暖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扉我在时光斑驳深处聆听到花开的声音愿时光清浅,你眉眼带笑
  • 精灵之天眷者

    精灵之天眷者

    (2020宝可梦精灵文)书友Q群:1127411606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个地方,也是个人名……苏州的穹窿山巅,杭州的西子湖畔,莺莺燕燕鸟语花香。这里,被誉为精灵的天堂。注:本书自成世界观,并没有精灵宝可梦世界中的那些地方。若有雷同,敬请谅解!故事,在这里发生。关键词:精灵宝可梦,神奇宝贝,口袋妖怪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邪昙

    邪昙

    听呀!那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谁,能违背命运呢?无论你是天才还是鬼才,顺命者猖,逆命者亡。……真的……没有人吗?无尽的黑暗中睁开了一双熠熠发光的眼睛。
  • 双面狂妻:腹黑邪王滚远点

    双面狂妻:腹黑邪王滚远点

    【新书首发】万俟无心这辈子医好过许多人,在她手上从没有失败的手术,黑道白道她都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在她二十几年的人生里,只有一个人她无法医好……那就是万俟无邪,她的另一重人格!背负着万俟家族千百年的传承,万俟无心尝试过许多办法却始终无法医治自己。终于有一天,一道天雷劈下,万俟无心华丽丽的穿越了。咦!为毛线换了一个身体万俟无邪还在啊!!!无邪:无心姐姐,辣边那个美男好好看!(做花痴状)无心:呵!万俟无邪你记住了长得好看的人多半十分恶毒!(一脸高冷)不远处的某男:哦?本殿很恶毒?无心,本殿待你如何你不知晓吗?万俟无心捂脸,她只想好好地护住自己的家人,怎么就招惹了这么个妖孽?!
  • 天佑凤凰之宿敌

    天佑凤凰之宿敌

    主角:黑翎百炼主角特性:特中二,妄想自己是无上至尊者、天下无敌者、绝对力量者、暴虐杀戮者。以“龙”的名称命名自己的招式,实际上自己是邪凤一族传说中的第一继承人。无比自大、无比自恋、无比鄙视弱者。自以为“我”是最强者,随后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力量为尊的邪丽国翻天覆雨(指手画脚)、纵横捭阖(纸上谈兵)、招妻纳妾(自讨苦吃),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配角:光翎太白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道士国云游而归。主角的师傅(自以为),看主角(初期)太过狂傲便产生了敲打之心。谁知不打不相识,将自己必生所学倾囊相授,但是自己不死,黒翎百炼是不可能取得这份力量。时常出现在主角的回忆里,被称作“回忆里的人”。我可是邪恶魔君(渣)啊,多一个情人有什么错?一场场跨越千年的爱恋(并没那么悲壮呐),一次次痛彻心扉的悲欢离合(只写欢快的呦),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战斗奏鸣曲(本文主打特技biu~biu~biu~),带你闯入无与伦比的异世界冒险中。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关注支持我吧!讨论群:951171457
  • 观心殿

    观心殿

    夏绍宗本是一山野村夫,却遇神仙点化,成为技艺超群的命理先生。通晓天地的他,行踪飘忽不定,一生执着于在现世寻得某物,无人能懂。六十年之后,新甲子起,他的曾孙夏观颐在他的指引下踏上旅途,神秘事件牵扯出几十年前的恩怨往事。风水世家姜氏、占星官家谷府、南疆彝族祭司、龙泉山玄天派……这世间人,皆是这夏家的“局内之人”。只是这“局”的终点,又在何方?【看多了穿越、开局金手指、套路打脸的文,也可以看看这篇贴近史实的“凡人流”探险与解密,深入描绘古代社会风貌,看连武功都不会的主角们,如何解这天地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