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9600000024

第24章 世界终止之地——读《败者的地平线》

李欣夷

那些没能把我杀死的,必将使我更加坚强。

——尼采《偶像的黄昏》

这是一部能撕扯人心的小说。

当然,“撕扯人心”不是指造词谴句或角色塑造这些最表面的文字力量——如果从传统的文学角度来分析,《败者的地平线》的文字并谈不上有多少渲染;甚至文字本身的情绪也被刻意压低了,只用最朴素最坚硬的文风去诠释一个冷漠的故事。但在这种坚硬的表述背后,作者更多的是不遗余力地架构“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小说中可说是属于“骨”的部分: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思考,假设,构筑,再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寻找最适合的接点,从而获得“我”与“非我”的真正存在。——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不错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毫无疑问,小说中所塑造的主角水名来岛,也是以这么一种方式去认识世界的。他在与现实的一次次碰撞中,一再修正自己和世界的接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寻求改变。哪怕这种改变并没有具体的目标,他也只固执于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但为什么呢?为什么余味会这么糟?当世界在这种认识进程中切实地显露,也得到了印证或者回应,却始终无法把“自我”融入。无论来岛做了多少事,突破了多少阻碍,甚至他已经把围困自己的现实破坏得几近毁灭,却依然无法改变什么:失败者;他一直在小说主题的“失败者”牢笼当中无处可逃!我们不得不悲哀地发现:即使已经走到世界的尽头,走到自己的极限,水名来岛依然无法逾越来自世界的孤立。直到最后,他都没能和这个世界和解。

不可逃脱的孤立感。在我看来,这是小说的一切悲剧来源。

一、替代者

昭和六十年的末夏,五岁的来岛第一次看到了自我和世界的背离。他那时的名字已不可考,只是一个男人的轻言“我姓浅田”一个女人的微笑“从今天起你叫来岛”,就轻易终结了他既往的身份。然而小孩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掠夺也不可能有自觉罢。定格在那一刻倏地拉长的时间里,他只会喃喃重复着自己刚刚获得的名字,同步埋葬掉尚未觉醒的自我意识。由此生命中的最初五年就要从此褪色,在他的人生中消去,只剩下那个时候聒噪不绝的蝉鸣声,在他耳边倾注而下,为那个夏季的存在留下最后一点声嘶力竭的证明。

平成六年的夏初,十四岁的来岛遭遇了绑架。在没日没夜的囚禁和虐打中他不可自已地迷失自己,再通过戏剧化的解救被逼上了绝路。在粗暴的死亡面前,只有无边绝望感喷薄而出,他大概第一次体会到生存竟是件如此卑微而艰难的事。包括童年懵懂期就被剥夺的自我,九年来作为替代者的人生,他一直无自觉地困顿在某个算计好的圈套里,只为了被抹去的这一瞬间而存在;即从一开始,他就站在世界的孤立对面等待毁灭。如同那个夏天所留给他的最鲜明的触感:冰冷的金属抵在颈边,炙热的液体汩汩而下,死亡如此尖锐而又直接地触碰上他的身体——

如果要计算起来,这应该就是来岛和世界的最初两个接点。

而这也是决定了他后来所有坚持与执念的两个瞬间。第一个瞬间他被剥夺了原有的身份,不得不去扮演一段新的人生;第二个瞬间他却获知这个人生当中,只有丑陋和罪恶的部分是属于自己的。在这个剥夺了他一切的世界里,连他最卑微的生存姿态都没有残留下来——逼着他直面死亡的宫田,以不容置喙的态度宣布“生活就是一个牢笼”:他的死,用最坚定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牢笼的无法逃脱。那么在这牢笼当中,来岛就连“生”的意志都不被允许(他对世界的孤立就此产生):不论是自己还是水名来岛,他其实没有承载任何人的身份,只是一个被唾弃的角色;不是任何人的存在,而是一段必须被抹去的黑暗。在他痛入心肺的呼吸里,却是能让另一个人潇洒逃离的空气。

而更加讽刺的是——“他”不存在。是的,哪怕作为一个必须被消去的角色,这两个接点当中也没有“他”。从五岁起,他就要作为“水名来岛”而生存;十四岁,他要作为“水名来岛”而被抹去。把他和世界联系起来,一直不是他自己,而是——“水名来岛”。

那么至此,来岛内心中就建立起了最本质并且坚不可摧的敌人:生活。在这个不可逃脱的牢笼当中,作为被世界孤立的存在,他连自己真正的“自我”都无法建立、或者容纳于此方。属于“他”的,他自己的存在、他自己的人生,到底在哪里呢?自五岁起就被消除了的身份;在面向由军舰岛延伸开来的地平线,他作为“水名来岛”与死亡短锋交接,然后用力辩解出声:“我不是水名来岛。”

不是水名来岛。是“我”,“我”还存在。水名来岛只是“非我”。我相信这时他真正的自我意识终于觉醒,以死亡的威胁为起点,哪怕连自己的名字都已经忘记。替代者来岛开始寻找,改变,甚至致力于全部的毁灭。即使现在这个世界不可能接纳他的存在,“他是可以改变的,那个束缚住生命让人无路可退的牢笼。即使是要走到世界的尽头,走到自己的极限才能实现,他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走下去,并且就从这里开始。”

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要为自己而活下去。

那些没能把我杀死的,必将使我更加坚强。

二、正位者

而要让自己的存在被世界接纳,真正的水名来岛无疑是最大的阻碍。

只要真正的水名来岛存在,自己就永远只是个影子,是替代者的角色;如果水名来岛消失,自己就能被扶上正位,作为水名来岛而得到承认。——当然,成为水名来岛到底意味着什么,相信当时的替代者来岛并没有多想。当你面前已有一个可看到的足够强大的敌人,你就只会想到如何去打倒他。

因此以水名浩司的飞机失事为契机,替代者来岛策划了一系列的杀人事件——浅田夫妇的毒杀迷案,杀害知情者的一石二鸟,并借机回到了水名家族。这些在推理小说中最常见的噱头,自然最容易聚集(或者说束缚)读者的观感,然而,也不见得是作者的刻意为之。

所谓推理小说,往往“摆脱不了夸大的因果关系,以及乍见之下无关事物的紧密连接”[82]。这一点,在《败者的地平线》那严谨的网状发展结构中也不无体现。它固然也如通常的推理小说一般,表现出对因果关系的极度依赖,或在见微知著的关系上大做文章,但从小说整体看来,推理始终谈不上是最重要的部分。至少它的主线一直围绕着来岛的言行的(与诺克斯十诫相违),除了来岛的真实身份,并没作过太多的刻意隐藏——甚至连这部分隐藏,也可以说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情节自然而然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这过分自然的叙述也恰恰利用了读者的先入为主,巧妙地隐藏起真相,成就了小说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叙述性诡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叙述性诡计所针对的,并不在于推理或者破案过程(这两者的描述甚至可说一目了然)。但它却把悬念直接指向了故事的源头:即使读者都知道了凶手和作案手法,却依然无法猜破动机。因此这一隐藏,并非为了解谜,而是要让读者迷惑:为什么会有这个谜;也就是说,谜在人,而不在事。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小说的因果关系就不是为推理服务的了。在谜题和推理的框架之上,人才是因果关系的真实体现。因此所谓的叙述性诡计不过是个外壳,或者说道具,在此之上,小说笔触直抵的是人性上的叩问。它的推理可以不故弄玄虚,因果关系也不过分夸大,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推理之外的更大的野心——甚至只为了揭露真相之时,人性与常识世界彻底背离的崩坏感。

那么从真相的结局入手,这个时候来岛的心理成因还是相当单纯的:既然眼前的这一切妨碍自己,就把它们全部毁灭好了。如果说他制定杀人计划还有“想取代水名来岛”这个目的,那么取代水名来岛的目的是什么呢?要改变?改变眼前这个世界不接纳自己的现状?从生活的牢笼当中逃脱出来?大概是可以的。至少他可以这么说服自己。恐怕那个时候的来岛所能看到的因果关系,就只到这里。

所以他策划了这一系列的杀人事件,利用他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包括未步),杀掉所有知道真相(有可能妨碍他)的人。这样的结果必然就是他会彻彻底底地成为水名来岛。在世俗的眼光看来,从替代者到正位者的飞跃,无疑是最成功也最有分量充当他杀人的动机。然而,这就是他想要的吗?这就是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渴求的东西吗?他是否真的相信成为水名来岛之后,生活这个敌人就能跟他和解,甚至打消他对世界的对立和不信任呢?在浅田夫妇的葬礼上,他的计划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替代者来岛用有些孤独的声音对未步说:为什么人不论做什么,都终究无法快乐呢。

他只是想要活下去,想成为被世界承认的存在。他用尽一切手段去甩掉替代者的身份,想从生活的牢笼中逃脱出来,哪怕这意味着他要毁灭一切——

他只希望他和世界的接点,是他自己。

三、毁灭者

然而成为水名来岛之后,他和世界的接点不就更加是“水名来岛”了吗?

事情变得可笑起来了,他自十四岁起便坚信自己要生存下去,必须摒除“非我”,建立起“自我”和世界的联系,但那些接点的可能性却被他一一消去(他杀害了所有的知情者;深泽信之,他正象征着替代者来岛原本可能过上的另一种生活)。其结果,他只剩下“水名来岛”这个身份,作为他不想承认、可能还深深痛恨着的“非我”,却成为了他跟世界的唯一的接点。

那么他要怎么办呢?他的存在依然是被剥夺了,他眼前所看到的那个强大敌人并没有消失,世界所承认的还是“水名来岛”,而不是他——也就是说,哪怕他已经把真正的水名来岛打倒了,却依然未跳出替代者的角色。

既然如此,把“水名来岛”这个身份彻底摧毁就好了吧?

哪怕这个世界不可能是没有白就是黑这么简单,但除此之外,他还能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存在得到确认呢?

所以替代者来岛开始了大费周章的算计,制定一系列计划去摧毁水名集团,就几乎是本能所为。既然这是属于“水名来岛”的世界,在“水名来岛”存在的同时,就不可能再容纳他,那么,他除了摧毁“水名来岛”,把承载这个身份的一切都破坏殆尽——就别无选择。哪怕“他的自私和不择手段,到最后并没有为他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他也不得不走上这条最极端的路,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寻求改变。

这是替代者来岛第四次尝试修正他跟世界的接点(当然,实际上前两个接点,来岛还是处于被动的)。到了这个地步,他“与其说是为了实现某个具体的目的,不如说只是在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生存方式罢了”。无论做了多少事,他都只是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得到承认,以“自我”的姿态来生存。在这种不计后果的生之渴望里,他固执地相信只要自己走得足够远,就能够改变,能够在世界的尽头,看到自己的存在——

然而结果是怎样呢?即使水名来岛被彻底摧毁,也不等同于他的自我能够建立。他的计谋全部被晓人看破了;就算不被看破,他也走得足够远了——他走到了挪威的北角,站在世界的尽头,看着自己面前无限延伸的地平线,却如同看着最初的起点——军舰岛一样。十四岁的自己就站在那里,带着对自我的渴望和无法逾越的孤立感,注视着同样的方向,被束缚在同样的地方。他用尽了一切手段去摧毁“水名来岛”,却在最后因未步撤出了电影的投资,让他的全部计划都功亏一篑。哪怕除掉“水名来岛”的身份之外,她就是他与这个世界(非我)联系最为紧密的人,也一直对他有无限的依赖和眷念,但她依然希望他是“哥哥”,是作为替代者的“来岛”而生存下去。直到最后,替代者来岛连在未步面前,都无法让自己的真正身份得到承认。

然而更加本质的是,当初的那个起点,“生活就是个无法逃脱的牢笼”,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误导,无论他走得多远,方向都是错的。因此这么多年来,绕了这的大的圈子,他却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哪怕在生命的牢笼中膨胀到了极致,他依然无法逃离出来。

直到最后,替代者来岛跟世界的接点还是“水名来岛”。他的“自我”始终站在世界孤立的对面,等待着毁灭。一直以来他所做的事只有破坏和摧毁,却没有建立过什么;他试图从孤立中走出来,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是把自己推离这个世界。而现在,他把自己跟世界的唯一的接点,也摧毁了。

那个见证了他的出发的起点,现在也同样见证着他的世界的终结。

在这样一种解构下来,我几乎可以认为,这部小说就是为了替代者来岛而存在的。或者说,是为了“失败者”:小说中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失败者,他们最终都没有得到自己计划中的东西,世界在他们贪婪的渴望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对立。这一切的失败和对立构成了小说整体上的伤害性。如同卡夫卡的一句话:

这是一本“能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事实上,看《败者的地平线》实在算不得一次愉悦的阅读。然而我也向来都不认为,阅读就应该单单是一件愉悦的事。如同跟罗旋谈起这部小说时,她说道如果作为一个读者,比起柴米油盐和花前月下,她更想看到这样的小说。——实际上生活在另一面永远有我们无法逃避的残酷和滑稽,而从某种意义来讲,相比起生活可能施与我们的苦难,哪怕文字具有再狰狞的力量,它所能给予我们的伤害也是最小的。

从这个意义来讲,毫无疑问,《败者的地平线》也是这么一部具有撕扯人心的力量的小说。

同类推荐
  • 爱情有几张脸

    爱情有几张脸

    本书是作者的短篇小说作品集,作品有:女秘书从乡下来,爱情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女作家在海口打工记,心软的男人闯世界等。
  • 风尘隐侠鹰爪王10

    风尘隐侠鹰爪王10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水死

    水死

    《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亡故的父亲为原型,切实反映出二战前后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得以发现潜隐在诸多日本人精神底层的负面精神遗产——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以“穴居人”为象征的民主主义之时代精神。《水死》的叙述者“我”是在大江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作家长江古义人,描述了“我”的父亲在太平洋战争末期与青年军官们建立起特殊关系,为了挽救日本即将战败的残局,密谋仿效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的杀王表述,组建特攻队驾驶飞机轰炸“帝都中心”以“杀王”……著者大江健三郎(1936—)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米萧的宝石

    米萧的宝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你是谁的太阳

    你是谁的太阳

    这是一部80后心灵反思之作。这是一次穿越理想与现实之行。这是一首慷慨激越的生命之歌。故事发生在2007年东海之滨的宁波,以及华中腹地大别山南麓的西陵城。故事以诗人景远林和作家景唐父子为线索,交替展开故事,将两代人的成长历程置于同一语境之下,形成强烈的文化反差和地域反差,引人深思。全书语言洗练、诗意、新锐、幽默,故事性强,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精灵蛊

    精灵蛊

    灵奈奈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没有过去的平凡人,但当一个刺客突然要置她于死地的时候,生活出现了危机与一些陌生的生物。灵奈奈不愿接受精灵雪见说自己是救世主的说法,但当她亲眼看见异能人类吃人类的画面,一切改变了她的想法。她要拯救世界,尽管恩人偃司一味阻止。在灵奈奈的顽固之下,她加入了“苍穹”,开始一连串的修炼,得到不同的力量时,她却渐渐发现,人类与精灵的第一场世界大战竟然跟自己有关。她也同时找到一个残酷的回忆——偃司亲手杀了自己最后一个亲人!爱恨交织,灵奈奈无法铲除偃司,却也无法再面对他。失去了偃司,她该如何活下去?这条修炼之路,她是否还可以走下去呢?
  • 小欢喜之我是乔英子表哥

    小欢喜之我是乔英子表哥

    意外穿越到了小欢喜的世界,然后又意外地成为了乔英子的表哥,意外的走上了人生巅峰。
  • 许诺星恒

    许诺星恒

    盛紫妘和她姐姐还有她哥哥,重小没有了妈妈。她姐姐盛紫玥重小就很疼爱他们。他哥哥盛烙冥重小就很疼爱盛紫妘。
  • 永恒古界

    永恒古界

    少年时的封修竹哭着对老天爷说:“我真的只想做个普通人,你为什么要这么玩我?”大梁国边境有一座孤城,城中有一平凡少年。像普通百姓一样,少年也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挣钱买地、娶妻生子,安安静静的度过一生。然天不遂人愿,一次次的偶然、意外、灾难,逼迫着他不得不走上了虚无缥缈的道路,从此世界为他展开不一样的风景!
  • 咖啡玫瑰与你

    咖啡玫瑰与你

    留学伦敦的代涵在22岁那年,遇到一个喜欢的的男人。本以为再无交集,3年半后归国,她以工程总监的身份再一次遇到他。喷发的情感生生搅动她的心湖。伦敦十月的雾里,眉眼深刻。咖啡苦涩,玫瑰未凋。最美好的不过我遇到你时,一切正好。患有抑郁症的工作狂女主的自救与被救日常。男主清冷,一步步拯救女主。排雷:女主有前任。但男女主才是真爱,无误会,宠宠宠,治愈。
  • 为你摘星捧月

    为你摘星捧月

    听说,城北傅家大少爷傅喻之结婚了!霎时间满城风雨,本以为是商业联姻,怎么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直到有一天,两人的照片一同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顿时议论纷纷。【看起来,跟傅大少爷的清冷矜凉的气质,不怎么配呀!】【哪里来的她在闹,他在笑?】【这明明就是俩个大冰山碰撞在一起了!不得冻死人?】慕善找来助理,指着照片上的男人,诧异地开口问道:“我早就结婚了?”小助理:“…………太太,您已婚三年。”“我怎么就不知道我已婚了?”小助理:“……没准儿……是您忘了……”颤巍巍回答的小助理在心里为自家傅总捏了一把汗,这老婆您还要不要啊?慕善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应该是吧。”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傅喻之收到小助理汇报的消息后,狭光悠长,薄唇轻扯,看来,是时候重振夫纲了。……身处黑暗的人,需要的是能带她走向光明的人,而不是光鲜的站在光明处呼喊她的人。
  • 签到奖励一条龙

    签到奖励一条龙

    震惊!在校大学生王思宇绑定超级签到系统,首次签到竟奖励了一条龙!
  • 只为玉人心

    只为玉人心

    王诗玉是一位饱受贫穷折磨的乡村女孩,生活的困苦和不甘平庸的心使她养成了谦卑谨慎又过于自尊的性格,当她全心全意地为改变命运而奋斗时,来自繁华都市的无忧青年夏远意外地闯进她的生活。面对条件优渥、风度翩翩的夏远的爱慕,王诗玉渐渐开启了尘封于心底的爱情之门。但现实的差距让敏感、自卑的王诗玉对这分意外的邂逅心生敬畏,她隐藏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真心,这使这段情缘随着环绕在她身边的异性而一波三折!尊严、利益、良心的角逐,她究竟何去何从、、、、、、
  • 傲娇小公举的快穿生活

    傲娇小公举的快穿生活

    傲娇小公举的快穿生活简介:她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从她降生的那天起,一场巨大的阴谋悄然谋划。她,堂堂大天朝的公主,最后竟被乞丐侮辱而死!恨,怎么能不恨!正当她不甘、怨恨的时候,那个自称神的男人从天而降。“你想报仇吗?”“想。”“我恨不得他们受尽我所受的一切痛苦!我要让他们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跟我契约,帮我找到我要找的人后,我给你报仇的机会。”“好。”青衣公子,傲然独立。红衣美人,妖艳天下。是前世的羁绊,还是今生的相望?“前世,你没脸没皮的追求我,闹得三界皆知。今生,你只需放心的往前走,换我来追逐你的步伐。”某公主一脸傲娇,“哼,之前我追你追的那么辛苦,现在怎么能让你轻易如愿!”
  • 灵归极乐

    灵归极乐

    可能你永远不会知道,海平面五千米之上,便是极乐净土,一个只有人死后才会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