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78800000010

第10章 双城记

伦敦和巴黎,梦寐以求,却又一言难尽。这两个大城气质迥异,其市民特征也大相径庭,但都个性鲜明。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中写的那样——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背道而驰。这是一个相当抓人,也相当提纲挈领的开头,它展现了一种矛盾和差异,正如我眼中的伦敦与巴黎。

伦敦大而复杂,地下铁尤甚,在大的中转站里,扶手滑梯纵横、人流汹涌。伦敦警察相当友好,永远耐心为你指路,但你仍会迷路。很难找到明显的路标,太多的中心广场指向五六个街口,常常是站在一个广场,反复查看手中的地图,仍然感到茫然无措,即使我一向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巴黎则干脆是让人绝望,所有的招牌与路标根本就没有英文,如果你问路,绝望的程度会加重,巴黎人热情无比地用法语为你指路,整个过程总是让我感到鸡同鸭讲的滑稽万分。我的体会是,如果去法国旅行,学些基本的法语词汇是必须的,比如:出口、售票处、衣服的尺码、羊扒和牛扒等食物名称,还有那些想去的地方和街道的法文名称,比如香榭丽舍、比如卢浮宫。法国不愧是在铁路技术上领先世界的国家,巴黎的地铁比伦敦的平稳,即使是老的线路也已经淘汰了伦敦那种古老的火车,而且地铁站的设计相当有创意。在卢浮宫站,你会看到许多伟大艺术品的仿制品,在巴士底站,你会看到当年法国大革命的生动壁画,还有专门保留的一小段当年巴士底狱的地基。我在巴黎地铁拍下一张老佛爷百货商店的广告照片,感觉也非常的法国化,而在伦敦的地铁里我似乎看到的多是金融投资类或者网络公司的广告照片,这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对比。

就我所接触到的,英国男人友好但并不热情,讲话有分寸,从民族性讲比较含蓄内敛,有一种冷静的幽默感,法国男人则热情得多,比较喜形于色,非常善于搭讪与调情,他们会很自然地夸赞你的丝巾、帽子、发型,会向你挤挤眼睛表示兴趣,或者会出其不意地和你开玩笑,让你惊喜,也让你感觉到自己特别像一个女人。但总的感觉上,英国人五官更加美且细致,法国人似乎比较粗,人种不同的原因使然。伦敦女人庄重、洒脱,有一种精致的时尚感,巴黎女人美艳、轻扬,有一种风情媚入骨髓,或者说是一种非常女人的味道。一个从中学就在巴黎读书的中国男孩子教了我一点法语的ABC,其中最难的是词汇的阳阴性之分,比如法语中英国是阳性,法国是阴性,刀子是阳性,叉子是阴性,他说要点是不要问为什么。就我的观察,这还真是有道理,忘记问他是否伦敦是阳性、巴黎是阴性呢?法语可真是一门古怪有趣的语言。

在伦敦的第一天,去了白金汉宫和怀特霍尔一带,那里是英国民主政治的摇篮,一面是皇家的尊贵,一面是政治的开明。相同点则是,无论是皇家新闻署、女王画廊,还是国会和西敏寺,游人都有幸可以参观,只要你Pay。白金汉宫的警察和女王的骑警都很乐于与游人合影,这是英国人风气开明的体现。但唐宁街却层层铁栏围护,有众多荷枪实弹的警察守护,一面是皇家的童话,一面则是现实的残酷,矛盾得很。相对而言,法国有富丽的凡尔赛宫,但那毕竟只是历史而已,在巴黎街头到处可以见到的则是右翼总统萨科奇的大幅竞选巨照,形象似乎相当有亲和力。我粗略的感觉是相比伦敦,巴黎并不太具有政治味道,巴黎的空气中洋溢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艺术气息——无论在地铁车站,还是在蓬皮杜中心,无论是协和广场,还是塞纳河畔,到处是表演的江湖艺人、卖画的艺术家、卖唱的小乐队或寂寞歌手。据在巴黎工作的朋友讲,在法国卖艺是需要牌照的,从而保证了街头艺术的质量并不低劣。当然,众多的艺术博物馆就不用说了,卢浮宫、赛特、蓬皮杜、罗丹雕塑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周六的上午,看到许多人在一个建筑物前大排长队,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在排队买电影票,因为,看电影是法国人无可非议的周末娱乐。这还真是稀罕事,别说在中国,现在的新西兰也是,由于DVD和数码技术的普及,电影院的生意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连我这样的超级影迷,都常常在花钱看电影还是在家看投影中间犹豫。看来法国电影业的一枝独秀绝对与它的群众基础息息相关,就凭这一点,巴黎就特别、特别地对我胃口。

比起来,伦敦的艺术气质明显弱于法国,当然,伦敦有无与伦比的大英博物馆,其规模之宏伟震撼人心,单是希腊雅典娜神庙一件宝藏就值得看上半天,这也是希腊政府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向英国政府索要宝贝的原因,当然,英国政府永远都斩钉截铁地说NO。但据说希腊已经成为唯一一个在无数次被拒绝之后仍然不屈不挠坚持索要的国家,英国一向的强盗逻辑靠的是国力,当然,还有他们最拿手的程序正义。我在中国馆花了一点时间,想看看英国人当年到底抢了我们多少宝贝,看过之后让我更加有感触的则是英国人对文物的研究细致入微、对文物分类整理的富有创意,比如在中国明代的一件瓷器旁边竟摆放着荷兰的相同花样的瓷器,并写着详细的考察介绍,产生的时间先后及在铸造工艺上是怎样相互影响等等。另外有一个题为“生与死”的展馆,展出了世界几大洲人民体现出生死观念的一些艺术品,也有现代人从婴儿到死亡全过程的照片,相当给人启示。看得出来,他们对文物的保护不是一般的财力物力可以办得到的,而且,还需要热爱。不可思议的则是这个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伦敦的孩子多么有福,许多老师带着小学生们在藏品前讲解,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无知吧。我想起多年前在敦煌看到的已经脱落的壁画,因为财力有限及保护措施不当,只能关闭大部分窑洞的无奈。也想起在西安兵马俑看到的“禁止拍照”的牌子下面闪光灯一片,更因此造成的许多兵俑的盔甲脱落。我想,在我们对英国当年抢夺文物忿忿不平的同时,我们自己对文物的漠视是不是也应该接受拷问呢?

伦敦给我的印象也有两面性,一面是活力、繁忙、机会和包容,一面却是生活成本过于昂贵,一面是光辉的过往,一面却有着严重的社会隐患——弱势人群过于庞大导致昔日的福利无法维系,医疗收费始自1994年,养老金在通货膨胀高涨的现在却有减无增(据说每周只有七十英镑,换算成新币比新西兰还低),房价在二十年来涨了十倍,物价高得吓人,比如一杯茶要两至三英镑,理发一次高达二十至三十英镑,收入水平却并未水涨船高,据说银行职员的起薪也就是每年两万五千英镑左右,由于生活质量的缩水,人才外流相当严重……总的说来,在伦敦生活相当不易!伦敦的矛盾性也体现在它的金融地位上,英镑游离于欧元之外对英国进出口肯定不利,更逐渐将其在欧洲的地位边缘化,但失去金融独立性和中央银行对本国利率的调控却会令金融中心地位不保。伦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结合,既有银行区古老的英格兰银行和皇家股票交易所,也有新兴的金丝雀码头一带HSBC、Citi Group、Routes、Margan Stanley云集的现代建筑群;既有门口有人为你开门的Harvey Nichols百货和迷宫般的Harrods百货,也有根本不设货架的Argos,在卖场只提供商品目录,从而大大节省店面成本的新型购物场所。相对来说,法国似乎更加保持个性,并相当坦然,坦然地每周工作少于三十五小时,坦然地每年休假六周,坦然地对英美文化不屑,坦然地周末商场全部关门,坦然地让艺术大行其道。巴黎的物价比伦敦低很多,我在巴黎买到的休闲品牌GAP,价格竟然比伦敦的专卖店低了近百分之二十,感觉真是很赚。

巴黎最美还是塞纳河畔,远处有埃菲尔铁塔,沿岸有许多美丽的中世纪建筑和一条长长的绿荫路,河上有许多座桥横过,桥柱上有神话中的人物雕像,到处都是艺术的点点滴滴。天气也好,可以穿裙子,漫步河边,小风吹得裙裾飞扬,实在是美好的夏日时光。而伦敦,我最爱海德公园,凉天、树荫,坐在湖边看对面的王宫,小路上有把滑板玩得出神入化的少年,另一边一望无际的绿草地上有踢球的孩子们,看这些生活的片段,实在是享受。原来,浪费时间比拥有时间更幸福,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巴黎。

同类推荐
  •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

    《新写实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新写实小说研究的发表论文,反映新写实小说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本书中人物的故事,穿越时光,感染了无数颗同样敏感的心灵。一对对恋人的爱情回忆,又温暖又萌爱,那些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爱与元气,充满趣味的片段会让读者会心一笑。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甜蜜,生活也可以如此温暖。把这些青春小故事送给所有饱经磨砺却依然相信未来的年轻人,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
热门推荐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都市圣瞳

    都市圣瞳

    欢迎来到萧凡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不一样的传奇人生。
  • 我们固执的爱情

    我们固执的爱情

    什么才是她想要的?她一直清楚地知道,宋镜这个人的名字旁边的名字只能是一个:欧阳晓。为了这个梦想,她付出了一切,竭尽全力。整整十年的时光,她只想着他念着他,她的固执只是为了他。而他也一直在等待,整整的十年,终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 吞噬进化系统

    吞噬进化系统

    不愿翱翔九天的龙,不是真正的龙。不愿做主宰的穿越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穿越者。
  • 图解男性中医养生

    图解男性中医养生

    本书用严谨的态度和简洁的结构、采用通俗化的语言,从实用角度出发,既重视男性养生的说理性,更注重男性保健科学化,便于工作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 星海镖师

    星海镖师

    星河纪元3000年左右,人类进入第二次大开发时代。人造小行星成为主要的生活区域,在星河团中形成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和居住星团群,人造小行星的创制业务成为这个时代可获得最大赢利的项目之一,能源的紧缺进一步出现,而土地资源随着人造小行星的出现开始贬值,大开发时代的到来,使得沉闷逐渐没落的世界变得动荡而充满希望。空贼团,宇宙牛仔,空间猎人,雇佣兵,银河特快,星球会计,土地铸造师,镖师……各种新生行业纷纷出现。
  •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下)

    本书收集了星云大师近十年来,有关佛学义理的研讨,对佛教前途发展,及对金球融和与和平有关的论议。下册以佛教的发展、前途与未来,作精辟之阐述,也对人问佛教建设的蓝图、自然生态、宗教立法等,提出刍议。《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套装上下册)》是大师弘法七十年来,为了佛教,为了回报护法、朋友们的一点心意供养。从中不难看出大师一生弘法的智慧,与其实践人间佛教的菩萨理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竞技

    末日竞技

    这原本是一个再平静不过的周末,秦川刚刚又通宵了一个晚上。等到他睡醒的时候却已经是黄昏,此时的他才慢慢发现这个世界的异常。空无一人的楼房和开阔的马路,无人看守的银行,超市,商店。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又突然遭遇神秘力量的偷袭……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死宅要学会如何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荒原生存下去,同时躲避偷袭和追击,而他还要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一切。每当他快要接近答案的时候,却又会一次又一次陷入更大的谜团中……
  • 异界主神降临

    异界主神降临

    机缘的巧合命运的相遇你的一切由我为你铺好你觉得命运不公祈福信仰我给予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