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18600000030

第30章 小店村煤矿一期工程

其实煤球炉的应用在古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据明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当时炼铜是用“碎如粉”的煤面掺泥加工成煤饼作为燃料使用的。这种煤饼,因其块度大,便于通风,所以“不用鼓风”即可充分燃烧,炉火从早到晚“通红”,古可称为“自风煤炭”。这样的煤饼,和蜂窝煤的原理如出一辙,而且是在工业上大批量使用的。

小店煤矿的储量尚未探明,但是已经开采的不过是竖井南部很小一部分的煤层。

李志的要求不高,只要通过一点点促进,是唐代煤矿的开采水平达到宋朝,最好能达到明朝的水平,就可以使产量上一个台阶,并且在全国进行推广。改变唐朝只有铜矿铁矿石用煤炭当燃料的落后局面。在宋朝,煤矿的竖井的深度最多能达到两百米,可以说是非常深了,煤炭资源的探矿,开采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地底下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据宋代煤井遗址考证,巷道上宽不过一米,下宽不过一米四,高不过一米五,稍微正常的身高,都直不起腰来。小店煤矿进行一次扩建以后,竖井的墙壁使用砖石水泥进行了加固,李治在并州西面山脚下新设了一个工坊,借并州铸钱监的人力物力,烧造水泥,铁器,支援小店村煤矿的技术改造。扩建以后,竖井的直径扩大到六米,新建了运载的升降梯,一次可以供五人上下。

为此,李志专门让人用小高炉开了一次炉,出了一炉熟铁水,浇铸了一批滑轮组,提高了升降梯的运输效率,淘汰了木制轱辘。

中国古代的升降装置,就是常见的旧式水井上的轱辘,三只脚或者四只脚,只有一个杠杆比。而李志在井口新设了一个支架,使用滑轮组配合手摇轱辘进行升降。一次足以升降一吨重的物体。

此外专门制作了一批竹篾头盔,称其安全帽。帽子前方可以放一截烛火,当作照明用。这一批工具一出现,就得到了矿工们的喜爱。往日矿井巷道低矮,磕破头者大有人在,采用安全帽以后就再也不会满头是包的滚回家了。

下井的工人,都是小店村里的家生奴,李志叮嘱要善待这些人,并且鼓励白老头多买点奴仆来下井干活。毕竟对于有身份的良民而言,下井还是很可怕的事情,各种鬼怪,黄泉的传说,都告诉人地下不是好地方——是死人才呆的地方。

在改善运输环境以后,李志下了一次井,实际勘察了井下工作面的情况。这一口煤井下的煤层埋藏浅,煤层厚,上下皆是页岩,顶板坚固,开采条件十分简单。宋代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煤炭多伴随页岩而生,并且称煤层为碳脉,露头的煤层成为碳苗。而最迟明代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风化作用会损害煤的价值,会主动避开已经被风化作用侵蚀的煤层,转为开采更深处的煤层。

河南鹤壁市曾发现过北宋晚期的采煤遗址,这里的竖井深度达46米,巷道长度超过了五百米。但是顶板并没有采取支撑。巷道挖在很厚的自然煤层中,在巷道的交叉口,有很多放置灯盏的壁砻。

参考现代矿井的通风和运输布置,李治通过勘测,发现小店村煤矿的煤层面积相当大,南北基本呈水平分布,东南方向东边以5度的角度下沉。因此他在原来井口东方八百米的距离,再往下打两个井口,一个作为主井,一个作为副井。两个井同时掘进,达到上层煤层的下部,大概是地下十五米的深度,然后在水平联通,这样,一口井进风,另一口井出风,就能在井下形成良好的通风。时至今日,矿井开掘的基本原则,都是同时掘进,尽快打通风路为第一目标。

在入口的主井和副井下面,开挖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空间,用来储存挖出来的煤炭和煤层的渗水。在主副井口有升降梯,鼓风机,排水渠道。

掘进到主井下的储藏区以后,然后在东西方向向原来的井口方向,开掘两道平行的,沿煤层倾斜方向走向的巷道,其中一条巷道中铺设两排铁轨,可以通过四轮小车,用以运输采下的煤炭。这两条巷道每开凿一段,便左右联通,用以形成循环的风路,确保井下通风。

这两条巷道直接通到最开始的井口。这个井口在第一阶段的开采中还可以用作运煤上下的通道,当采掘工作逐渐沿着煤层往东推进以后,就改用新开的井口运输。而原有的井口仅仅用于排出乏风。

然后从东西方向的主巷道为基线,将这八百米的距离分成每二百六十米左右长的三段,在起点和第一分段点开凿两条南北向的巷道。在这两条巷道之间,就是沿着煤层走向的采掘工作面,工人们在这个工作面架好防护支架,然后用传统的掏槽法,把煤炭运到巷道的小车上,然后用绞盘牵引,将它拖到井下储藏间。煤炭在这里卸车,然后通过升降梯升上地面。

因为自然的走向和倾斜,煤层中的瓦斯会沿着风路最快的排出,而渗水则会沿着地形,往下流到标高最低的主井井口的储水池,然后通过大牛皮水囊排出地面。

在这个结构的设计下,这一片煤田,大小约零点八平方公里的厚两米的煤层,以煤炭密度1.8,开采率80%计算,总共有230万吨(38.4亿斤)的可开采量。用现在的煤价680元一吨,这可是15亿6千万人民币啊!难怪煤老板都这么有钱。现在的小煤矿大约就是30万吨左右的年生产能力,就这样也足以让小店村煤矿开采个七八年了。

元代中国的煤炭产量已经不算低,据记载,元代,蒙古贵族在大都(今北京)大兴土木修筑新城和宫苑寺庙,大量使用煤炭、焦炭熔铜铸器。例如,皇庆二年(1313),为万寿山铸造一根铜幡杆,长100尺,大头径9寸,小头径5寸,在所用物料中,仅赤铜即达1.9万斤,焦炭0.5万斤,水和炭(即煤)2202万斤,白木炭8.613万斤;延祐四年(1317),为普庆寺铸造两尊弥勒铜佛,用料中有黄铜1万斤,赤铜900斤,金268两,银28两,白木炭2.778万斤,水和炭0.1584万斤……其耗费之大、用煤之多,可见一斑。

清朝时期的北京城,主要燃料便是煤炭,而清朝时期的小煤窑,产量大的,也就约莫每天四五千斤,按这个产能,小店村煤矿可以开采2630年,也就是可以开采到公元3675年……可见中国的采煤技术,直到清代仍然是十分落后的,甚至在洋务运动的末期,1897年左右开启的煤矿,都因为没有引入机械设备,而使用全人工开采,远远落后同期西方的水平。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国家如何能够富强呢?

当然,小店村煤矿只是广大山西矿区的九牛一毛,而合理规划的生产方式也足以让产量远远大于一天四五千斤的水平。在第一阶段两个工作面同时开挖,只要每日开挖二十厘米,采下的煤也高达187吨(日产三十万斤,是清朝小煤窑产能的60倍)。此外,这样的井下工作环境通风好,安全性高,瓦斯事故和渗水事故的安全性好。可以更好的保障工人的安全。别人不理解为什么太子殿下要为了一群奴仆工人挖煤的安全着想,可是李志来自新社会,深深的理解没有人性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罪恶。中国是世界产煤第一大国,而中国的煤则被称为血煤。说实话,谁愿意把自己的致富建立在平民的血泪之上呢?直到现在,中国人民都没有找回自己在劳动之中的尊严,李志有机会回到了光荣的盛唐时代,又怎么忍心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驱使自己的子民,在毫无保障的条件下,钻进狭窄潮湿,危机四伏的矿井巷道,用生命和献血为代价,换来一筐筐的煤炭呢?

从技术上讲,实行这样的采煤技术,是完全可行的。使用水泥预制件技术,在各大主要巷道和采煤工作面上,都采用了顶板加固和支护。而工人的饮食和休息,都得到了保证。小店村煤矿的工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中间有两次休息,提供蒸饼(就是馒头)和饮水。重体力劳动的地点,比如井口排水,井口煤炭的提升,都使用滑轮组,利用牛马等畜力来减轻人的负担。劳动中还提供头盔,手套和口罩的保护。每个月和官员一样享有3天的休息时间。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自然是过于幸苦。而对当时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在小店村煤矿的标准下,从此中国的煤矿纷纷采取了这样的技术标准,不仅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也使煤炭的开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类推荐
  • 蜀中龙庭传

    蜀中龙庭传

    让书页去铭记每一个值得歌颂的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故事,些许不同,皆是温柔。捏杯酒眯着眼,要专心看人间,关山点酒,一柄玉扇,一段故事,一程人生。
  • 卫拉特英雄史诗

    卫拉特英雄史诗

    《卫拉特英雄史诗》系历史传奇类小说。“卫拉特”其名,取自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部落,历来也有“瓦剌”“厄鲁特”等别称。本书故事背景放在清朝康乾时期,以卫拉特的视角,再现了卫拉特部落与清朝的冲突过程中诸多人物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宏观上重现了卫拉特与清的历史纠葛,微观上围绕着两个人的线索展开故事,分别是阿穆尔萨纳充满争议的传奇一生,以及戴哲成及其家族在清与卫拉特之间的恩怨挣扎。
  • 奉乾史

    奉乾史

    夫权者,博天地之局弈,持草芥之生死。为兵,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周生权心。为心,情或德之,故有道者不刃而平天下。为帝为皇,智泽众生意,武乱众生弃。若平心,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若平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生一世,幸遇恩人,上乘阴功,下积余善。世人都知欲承阴功,便要对世间心怀大善,扶困救穷,可又有几人做得。欲之所求,行之所动。功功德德,终究要自己抉择,春即所种,秋有所得。浮华褪去,待夕下回首,老来笑谈,这一辈子,老子没白活!
  • 超强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超强三国之大狂士祢衡

    穿越来的祢衡目瞪口呆的看着家奴拖着数百斤重的铁箱子里面装满了杂物送往仓库,而且步伐非常轻松,仿佛就像前世中行人拖行李箱一样......历史中,记载项羽在与刘邦作战中,以一己之力,凿穿刘邦的大军阵,横扫五万多士卒,张良引动天地,改天换日,移山填海,祢衡嘴角抽了抽,这真的是我印象中的三国吗?而且给我这么个角色,我太难了!这是个超强的三国,万物都得倒了惊人的增强!
  • 雨中闻剑声

    雨中闻剑声

    刻苦的以血炼功,中途恰遇神秘人,拯救了他,并以自己的以前恶习,终成一代名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自然档案录

    超自然档案录

    林远超自然调查组组长,他和夏琳一起调查超自然超自然事件,林远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而夏琳对此嗤之以鼻,可是随着后来发生的故事夏琳一点一点的改变了…………
  • 主宰归凡

    主宰归凡

    被家族丢弃,隐忍四年,意外被神雷劈中,在混沌中成就最强主宰。
  • 段太太她火了

    段太太她火了

    段季泽说过,只要顾鹿汐好,不管怎样他都会给。而顾鹿汐说过,她不想成为别人挟持段季泽的弱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芳华TA不离十吖

    芳华TA不离十吖

    十六岁,古人称之为“二八芳华”;而女子到了十八岁则被称之为“二九”。16岁遇上的那个人,你还记得吗?最美好的那三年,最不谙世事青春懵懂的年纪,却早已将对方挂在心上。我喜欢你,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我喜欢你,就是如此简单。
  • 叶罗丽之风华绝代

    叶罗丽之风华绝代

    如果你是光,那我就是追光者。我想跟在你身后,哪怕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影子,只求你能看得见我,有一天会注意到我。风:想你,像风走了八万里,不问归期。爱……因为爱,使我堕落!爱……因为爱,使我明白,这世间的真理!(本书第一卷:追爱如璇·为爱如尊;第二卷:守爱如紫·护爱如爵,第三卷:番外篇!不喜勿喷谢谢!)
  • 小城缠绵

    小城缠绵

    索宝丽在参加闺蜜高小艺婚礼的时候,偶然在高小艺的母亲家发现了一张旧照片,从而引起了索宝丽的巨大好奇心,因为在公公的家里也有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在索宝丽和丈夫于程庆深入浅出地了解下,一个封尘了三十多年的爱情故事浮出水面。
  • 神武战尊

    神武战尊

    龙魂霸体,武动乾坤。无双圣火,斗破苍穹。一代天君重生于圣火大陆,却成背负骂名的部落叛徒。脚下步步险阻,四处重重危机。少年不屈,提三尺青锋,狼烟西指,大荒沸腾。且看夜欢如何破迷局、除奸邪,执圣焰、屠妖魔,战云霄、斗天神。踏上至尊之路……
  • 火星撞石器

    火星撞石器

    "啊!!!生命大哥,要撞上了!要撞上了!"张泽心想,为什么如此倒霉,刚从三国逃了出来,以为顺利到达石器时代。为何这次又把火星给引动过来,真的要狗带了,要狗带了,我才20,联女生的手都没碰过,我不服,呜呜呜呜呜呜(┯_┯)!带你领略石器时代的魅力,带你体验石器帝国的建立。是的,这是个广告词,这是2999年最流行的一句广告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男主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石器时代,还给我们开始了直播!来吧,全息战斗的魅力展现。你想体验和原始人战斗的乐取吗?快来加入我们石器全息时代的大家庭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