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518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图书综述(3)

(5)刻工姓名不少刻本,在版心下端雕镌有刊工和写工姓名,这些姓名往往成为断定刻本年代的重要依据。如甲书刻有刊写工人姓名某某,根据其他条件,如序跋、牌记、年月等,确定其为宋刻本;乙书虽无序跋、牌记、年月,但版心下端刻有与甲书相同的刊工姓名,而其纸张、墨色、字体又和甲本类似,据此,一般可以断定它是和甲书同一时期的刻本。在宋刻本中,这种情况较多。如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杭州刻本《广韵》,版心有刻工陈锡、包正、徐杲、徐升等人;而《乐府诗集》一书,也刻有徐呆、徐升等四十余人。此本虽然没有序跋、牌记、年月,从刻工姓名即可证明,它也是南宋杭州地区所刻。

(6)版刻时代特点流传下来的刻印古籍,有的没有序跋,或者虽有序跋而未署年代,版心也未刻写刻工姓名,故仍需从各朝各代各地的刻版特点等方面识别。以下按朝代顺序,分项叙述其各自特征。

①宋刻本:所用字体,早期刻书多用欧体字。欧字瘦劲,俊俏秀丽,字形稍长,转折笔画,清细有角。后来逐渐流行颜体。颜字雄伟朴厚,字体丰满,间架开阔,有骨有肉。南宋以后,柳体字日趋增多。柳字比颜字略瘦,而笔画挺拔有劲,起落顿笔,过笔略细,横轻竖重。从地区刻本看,汴梁和浙本多欧体,蜀本多颜体,闽本多柳体,江西本欧柳间而有之。宋本用墨精良,一般浓厚似漆,虽着潮水,湿而无漂迹。宋时刻工由官本开始,要求严格,刀法精致认真,字画丝毫不苟,虽然刻在板上,亦不失原来书写手笔神韵。北宋汴梁和南宋浙本、蜀本主要用白麻纸。南宋时闽本则主要用黄麻纸,另外还有一种质地厚硬的黄纸,主要用于印刷佛经。宋代早期刻书的版式多半是四周单边,后来逐渐演变为左右双边、上下单边。版心多刻有刊工姓名和字数,书尾多刻有牌记,间有在左栏外上角刻“书耳”的。宋本书每行字数虽然相同,但从横向看,字的间隔排列,大都是不整齐的。宋时书籍装帧主要是蝴蝶装,有少数是经折装。北宋早期还有卷轴形式的纸书,到南宋时期就出现了包背装。

②元刻本:元代刻书字体,初期犹有晚宋遗风。赵孟兆页仕元后,其书法隽美秀逸,为世所重,临摹赵字成为风气。刻书字体也不例外。版心多刻字数,页码多用草书。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版式大多是四周双边。官刻、家刻行字疏朗,坊刻则行窄字密。装帧以包背装为主,蝴蝶装较少,佛经大多用经折装。

③明刻本:明代刻书字体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刻印的书都是软体字书写上版,还有颜、柳、欧、赵余味。明中叶,字体极力摹仿宋人,同时大兴翻刻宋本之风,字画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严谨,字形方正,成为真正的“方块字”,缺乏流利生动之态。晚期有两种字体流行:一是楷体,字形变长,笔画横细竖粗,即所谓长宋体;二是行书体,字体圆润流畅,婉转秀丽。明初印书,虽然还有少数白、黄麻纸,但主要的是用棉纸和竹纸。一般说来,官刻本、家刻本纸选上等,多用棉纸;坊刻本则多用竹纸。版式则多模仿宋本。装帧绝大部分是线装形式。

④清刻本:清初刻本字体仍是明末风韵,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康熙以后,盛兴着两种刻书字体:一种是硬体字,也叫仿宋体,这种字体在清刻本中最为普遍;另一种字是“软体字”,也称“写体”。写刻上版的书,多出自名家手笔。字体优美,印刷亦佳。

清代印书用纸,种类繁多。如开化纸、开化榜纸、粉连纸、玉版宣纸等。其中开化纸是印书最优纸料,洁白细薄,柔软耐久,无帘纹而有韧性。武英殿本和扬州诗局刻本采用较多,名家着作也偶有使用。清代刻本版式,一般是左右双边,字行排列比较整齐。

书前刻封面的较多。其装订多用线装,版框大小不尽一致,装订时以齐下栏为规矩。”

活字本的鉴定

活字本的印书,无论是泥活字、铜活字、木活字或其他活字,尽管制作活字的原材料不同,方法各异,但在印刷书籍之前的技术规程,即捡字、排字、拼版等程序大致无二。因此,凡属活字印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原材料的差异,也有其不尽相同的地方。只有熟悉并掌握活字本的特征及其有关知识,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下面简要介绍活字印本的基本特征。

(1)活字本在栏线四角的横线竖线衔接处,连接的不是那样严密无缝,多数有隔开的缝隙。雕版印本却无此现象,因版刻栏线是在上版稿纸上预先画好镌刻的整体。

(2)排字行气不整齐,有时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甚至个别字倒置或卧(横)排。

(3)字的大小不一致,笔画粗细也不匀。版刻系写稿上版,字体大小一致,且刻工一气呵成,因而大小匀整,字与字间可以互相照应。活字刻本却完全不同。活字是一字一刻,这个活字与另外的活字照应的不好,难免有大小不匀之处。一行之内,不但字有大小,且笔画粗细有时也难一致。

(4)墨色轻重(浓淡)不均。排字拼版,会出现版面凹凸不平,因此刷印出来,墨色就有轻有重,浓淡不均。

(5)活字与活字的笔画之间绝不交叉。雕镌书版时,是将一页之内的文字写成书稿,粘在版上进行刊刻。因此,在书写上版稿时,上下字之间的撇、钩、竖、捺有时笔画交叉相互照应。这是为了行气整齐,字体结构美观。而活字则不然,它是每字一刻,自为一整体,字与字没有交叉的可能。因此,拼摆成版时,不会有字与字笔画的交叉现象。

(6)书口上下栏线整齐。版刻印本由于印刷涂墨,书版会出现涨缩,或版心大小不一,致使装订成册后,栏线不齐。装订规矩是齐下不齐上的。活字印本拼版时,上下栏线尺寸一定,故装订成册后,从书口看来,上下栏线均整齐。

(7)活字印本无断版裂版现象。雕版有的因刻成年久,经刷印施墨或遭风吹日晒,常会断裂。活字印书,印完,版即拆散,如需再印,即行再版,所以,不会有象雕版那样出现断裂的情况。因此,在鉴定古籍时,遇有断版裂版现象的,即非活字印本。

(8)行格界线时有时无。活字本行格界线亦系拼排,因而也会不平,从而着墨不匀,故出现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现象。

根据上述主要特征,对古籍中的活字本,一般是可以鉴别清楚的。至于不同原料的活字本,如铜活字本与木活字本的区分,大体说来,铜活字本墨色浓浮,字体大小参差。木活字本字形墨色较接近雕版印本。

批本、抄本的鉴定

雕印本发明以后,虽然手写不再是复制书籍的主要方法,但并不等于用手写复制书籍的方式就没有了。在刻本大量流传的情况下,也还流传着一些手抄本。甚至有些书没有刻印或者失传,现在只有抄本传世。

在手写传抄的本子中,时间有早晚,书写有精劣,内容有正娱之分,因而其价值也不等。抄写本的时代越早,越可能接近原稿,内容的真实程度越大,价值就高。所抄因辗转抄录多次,难免鲁鱼亥豕之误,因此,价值就不如旧抄。

元刻抄本或刻本,讹漏舛误都会常常发生。明清的学者为了避免贻误后学,在传统的校勘批注的基础上,更加致力于此,因而出现了不少精校批注的本子。凡是经过认真批校纠谬的本子,就更为可贵。

经过批校评注或有名家题跋识语的印本和抄本,在鉴定上对于识别抄、校、批、注、题;跋、识语的时代,古籍版本及作者的真赝和优劣,是很有帮助的。

抄本、校本和题跋、识语即如上述,那么,审定它的真伪优劣,应具备哪些知识和经验呢?

首先要对抄本流传的沿革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现存抄本来看,最早的是唐代手写的佛经,世称“唐人写经”。其他则寥寥无几。宋元抄本世不多见。明代抄本有时还遇到,但也日渐稀少,目前大部分已归藏国家图书馆。一般容易见到的是清抄和近抄。

审定抄本,和雕印本比较起来,似乎繁难一些,但如能掌握下述几项原则,也不十分难以分辨。

(1)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书法和风气。这应该从我国文字演变、历代书法的发展和书法发展中层出的名家对各个时期的影响,以及因之所形成的时代风貌几方面来掌握。

(2)了解并分清各个时代的纸墨和质量。纸张在鉴定古籍版本上,和字体一样有着重要意义。前面已提到,这里不再重复。

(3)熟悉各个时期的藏书名家、学者及其室名、别号和图书印章以及手迹字体。明清两代,藏书家以抄书为业的很多,抄书家多为藏书家,有的亲自笔抄,更多的是延聘书写工抄写。清代抄书家多精于校勘,且有不少以校勘着称于世。

总之,识别抄本、校本、题跋、识语真伪,须对历代尤以明清名家用纸、格式、字迹、室名有所了解,并要熟悉其别号、印章。还要注意探究其所处时代,和纸张、墨色相互对照。经过一定时间,自然有所融会领悟,而掌握其规律。

伪本的鉴定

所谓“伪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旧时代坊肆书商为了牟取高利,对某些古籍在版本上做过手脚,企图以假冒真;二是指由于时代的局限或某些条件的限制,有些古籍,经藏书家、着录家鉴定并加以着录,或个人实未见到原书,仅据着录加以推定,实际上是错定了的。具有这两种情况的古籍称之曰“伪本”。

鉴别版本作伪,首先要了解其规律性,即哪些书可以作伪和怎样作版本之伪。历史上值得作伪的古籍,肯定是有较高价值,值得费一番手脚的。唐代刻本国内罕见,宋元刻本流传也很少,自明代以来,日益为世所重,价亦日昂。因此,明清两代的刻书家,对宋元的一些珍本书籍影复翻刻不少。有的刻印精工,颇似原本,几可乱真。已往书商在版本上做手脚的,就在这种书上花费工夫,用以欺骗世人,牟取厚利。

关于作伪的手法,不外是染纸、撤序、挖改年月和刻工姓名,伪造牌记、藏章印记等等。

(1)染纸。染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旧”感。一般使用糖色,即将蔗糖炒糊后加水。或用栀子熬水,栗壳熬水,赭石藤黄二色并合,茶水诸法,把纸染成黄褐色,以示其旧。

(2)撤序、抽目,或按文裁截目录,挖去牌记。影复重刻各书,除保留原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叙述翻刻重印动机和经过情况,末署作者姓名年月,有的还刻上牌记。这是本书的确凿时代证据。作伪本就挖掉新的序跋、牌记,以充旧本。

(3)伪造牌记。挖去复刻牌记,保留旧牌记,或挖改复刻牌记建元干支,以乱视听。

(4)伪造藏章印记、名人题跋。

在古籍版本鉴定工作中,除常遇到的由于旧时坊肆书贾牟利做些手脚的伪本而外,还会遇到历史上藏家的疏忽或见闻所限而着录致误,以致相沿很久未能纠谬。

总之,鉴定古籍版本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既需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又需要掌握必要的版本学与目录学知识,它需要在古籍整理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增强辨别能力。

文字的发明和传说中的“古书”

构成图书的要素之一,是要有记录知识的文字、图像符号。

没有文字的任何载体形式,都不是书。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字、图像符号的产生是图书起源的先决条件。

远古人类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发而为声而形成语言,实现了类人动物向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一次转变。他们还把生产、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用简练、便于记忆的语言编成歌谣、口诀和故事,口耳相传。这些“传说”,使我们今天能够知晓关于远古的许多知识,如“有巢”、“燧人”、“伏羲”、“神农”的故事。但传说难免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讹误,所以,“传说”终归只能是传说。

为了帮助记忆,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远古祖先,都曾采用过结绳(即用绳子打成不同数量和形式的结子)记事的方法,我国古书上就有许多“上古结绳而治”的记载。其后,“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契就是契刻,即在木头等载体上刻上符号和图像,这种方法直到近代还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流行。这些表意的符号、图像,在逐渐地被大多数人认同后,约定俗成地演变,逐步发展成为文字。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存中,都发现过它们的实证。至于古代文献中关于上古黄帝时代史官仓颉造字的记载,则不可全信。仓颉只是在众人发明创造了形体各异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工作。

由于有了文字,特别是当人们有意识地将一切生产、生,活经验刻写在各式各样的材料上,使之流传的时候,书籍便开始出现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典文献产生早,数量多,内容丰富,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相传在“三皇”时期,即有《三坟书》流传。今存的《三坟书》分为“山坟”、“气坟”、“形坟”几部分。《连山》为伏羲所作,《归藏》为神农所作,《乾坤》为黄帝所作,各演为64卦,系之以传,杂之以《河图》。但这部出自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张商英之手、自称得自于民家的书,前人早已认定为张氏伪造。传说“五帝”时期有《五典》,即所谓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还有《八索》(即八卦之说。“索”,求其意出)、《九丘》(九州之志,谓九州所有,天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这些传说的古书名,都不甚可信。

现存最古的典籍,要数《尚书》了。据考证,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追记虞、舜和夏代以至商殷社会情况的作品。它和《诗经》、《易经》一样,据说都是根据当时记事着书的史官所记录的文件编定的,它们是现今保存的大量历史文献中的始祖。它们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春秋末年。

原始的书——甲骨卜辞

构成图书的另一个基本要素,是要有记载文字、图像信号的载体。由于文字、图像是平面显示的符号,记载这些符号的物质载体也应是平面的书写材料。现存最早的记录文字的载体,就是甲骨卜辞。

甲指龟甲,主要是龟腹甲,少数为背甲;骨指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和尖骨。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分别叫甲文、骨文,合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首先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上古商代后期盘庚迁都都城的遗址。清代末期,不少中药店有“龙骨”出售,以作医治刀伤的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患痢疾,用药时发现了这种有篆字刻痕的“龙骨”。凭着金石学家对古代文物鉴定的敏锐,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古文物,于是大力收购,王懿荣也因此成为“甲骨文之父”。王去世后,他的收藏归于刘鹗(字铁云)。1903年,刘鹗选择其收藏中的千余片甲骨拓片,影印出版,书名《铁云藏龟》,第一次将甲骨卜辞公布于世。据1984年统计,全国收藏甲骨文共15.6万片。每片甲骨上所刻字数,少则几个,多则180个。在发现的4500个甲骨文字中,将近有一半被识别。甲骨文字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汇集在1979年开始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有趣儿:老舍笔下的人生幽默

    有趣儿:老舍笔下的人生幽默

    本书中的作品有短篇小说,诗、散文、杂文、创作经验与文论,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老舍对当时社会时事、人事和自己处境的有感而发。写出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写出老舍和平常人一样的可笑心态,使人感到可乐,亲切。
  •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是一幅塞上江南的风情画卷,是一首穆民朝觐的浩然长歌,更是一部灵肉至诚的信仰文学。小说以纳耀庭的麦加朝拜的前前后后为主线,其中写到了纳家户的婚丧礼仪等民风民俗,写到了回回穆民虔诚的信仰、折射人性光华的爱情故事,写到了如诗如画的塞上风光。
  •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遗笑苍天

    遗笑苍天

    我与你,几曾相识,不喜言欢,尘世间的决绝,换来多少人的生还,本想留下来,与你共生死,同患难,又恐别人嘴不甜,在离开的刹那,我哭了,哭得天昏地暗。在人前,只好咽泪装欢,我要谢谢你,谢谢你的那次成全。
  • 冥轩夜殇

    冥轩夜殇

    天地六道,轮回不息。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亲人被害、族人被屠,他如何报仇雪恨?轩辕剑、鸿铭刀,何为天下第一利器?屠尽万人方成魔,一切不过是命运的摆弄罢了!
  • 潇矅竹影

    潇矅竹影

    什么?不就二十有八嘛,又不是四十烂茶渣,用得着总被安排相亲吗?什么?晚上做梦帅哥没梦见却梦到美人?这不存心要让二十八未嫁的某人自卑么?好吧!史上最狗血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是说穿越要被撞死或掉下悬崖吗?怎么我就照照镜子也能穿??某男:“你想什么时候睡?”某女:“下次睡行不行?”某男:“你觉得呢?”某女背后阴阴的凉风吹来:“那就现在睡吧!”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人间诡事系列

    人间诡事系列

    这一切的人心险恶与爱恨情仇都等你开起....
  • 无常仙道

    无常仙道

    那一段修行岁月里,我忘不了前尘,以至于,如今的我,单凭你一句乱语,便迷了心志
  • 重生:彪悍嫡女

    重生:彪悍嫡女

    现代少将魂穿古代,醒来却发现被人扔进深井九死一生?谁害她?红楼砖瓦,姨娘黑心,庶姐狡诈,呸,想她现代堂堂少将来此,决不再让本尊继续受委屈,复了少女仇,拔了姨娘根,毁了庶姐婚,古宅内异能大摆身手活出锦绣精彩人生,我说一,谁敢说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你是我生命中最甜那颗糖

    EXO之你是我生命中最甜那颗糖

    女主不是穿越,女主不是白富美,女主不是重生,EXO不是全体都喜欢他(只有个别)所以请大家敬请期待{封面图暂时没改好}
  • 烟花总会有的

    烟花总会有的

    烟花终会有的、烟花终会有的、烟花终会有的……
  • 总裁错上车:闪婚娇妻太迷人

    总裁错上车:闪婚娇妻太迷人

    五年前一场意外,她怀着他的孩子辍学离家,从此带着女儿开着滴滴,在这个城市幽魂一样游荡。五年后物是人非,他坐上她的车,她却对面不相识。一个人一座城,一辆车一心人;我绕遍了整座城,会有一天遇到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