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63800000698

第698章 七零二 野化

叶尔羌汗国从耶历一五一四年建国,距今已经一百四十二年了。其建立者赛依德是个有蒙古血统的突厥贵族,在更西面的国度,将这样的人称作蒙兀尔人,所以他的帝国也被称为蒙兀尔帝国。

在大明眼里,这个最鼎盛时代也不曾超过一个行省的国家,根本不能算是帝国。而且因为赛依德自诩成吉思汗的后裔,所以仍旧将他归于蒙古人,建都莎车的叶尔羌汗国也就成了一个蒙古部落外藩。

虽然这个外藩最强大时占据了哈密和吐鲁番等东部地区,但现在已经势微,这些东部地区被瓦剌人的各个部族分割占据。隆景五年至六年的第一次天山之战,正是将叶尔羌人的势力彻底清除出去。

在明廷内部,也曾有人提出联络叶尔羌,平衡广袤的天山南北路。然而大明最终未争取叶尔羌汗国的支持,乃是因为作为突厥化的蒙古汗国,这个国家主体信奉先知默罕默德——大明官方定名为:默教。

叶尔羌汗国的创立者,赛依德汗正是对西藏发动圣战,因高原反应而死。这段历史过去未久,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大明只能在佛教和默教之间选择一个。

显然还是佛教更适合大明对当地的统治。

何况自从五十年前,西方默教的黑山和卓进入叶尔羌传教,继而白山派也进入该国。如今这个国家因为黑山派和白山派纷争,根本无力进行高效的配合行动。大明是个讲究效率的国家,更倾向于瓦剌的准噶尔和和硕特。

那两个部落可是今晚喝酒说好发兵,明日一早就可以大军出动的高效率盟友。

……

朱慈烺前世并没有孩子,如今不得不在太子教育的问题上摸着石头过河。在儿子年幼不懂事的时候,他还能一直带在身边。随着儿子年纪一天天长大,需要接受更细致的系统教育,自然不能带在身边培养。

在皇太子入读的宗学里,师傅先生都是多方挑选的大明精英。从自然科学到人文教育,乃至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培养,并没有偏颇。事实上因为宗学祭酒东垣王朱常洁的个人爱好,音乐和美术占据的课时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朱慈烺亲自设计的课程,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偏重文科的情况。

问题在于皇太子自己喜欢。

在课余时间他愿意自己捧着四书五经探寻古仁人之心;愿意花时间去揣摩《春秋》里的字词字义;并且他由衷向往成为颜渊那样的大儒贤者……就如他叔叔永王殿下从小向往成为将军一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皇太子有这样兴趣,担任语文、历史等科目的老师当然更愿意传授。得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何况这个英才学生还是皇太子呢。

这些老师灌输的自然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而从大明国人的角度来说,这些儒教化的道德标准并没有丝毫错误。其中根本的核心原则甚至连朱慈烺都不能否定:比如孝,孝顺尊亲,敬天法祖;仁,关爱生命,宽厚待人;礼,尊重他人,不使人尴尬……

可以说,即便是朱慈烺前世,社会几经变革,主流的父母也会教育孩子:诚实懂事讲礼貌。

所以这些并不是黄道周的错,更不能归咎于儒生。

如果朱和圭不是皇太子,不是这个帝国的继承人,就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问题就在于皇太子这个身份,以及用现实去打磨理想的漫长过程。

想通了这个问题,朱慈烺总算摆脱了焦虑,恢复了往日的镇定。作为应对举措,他在宗学之中加入了“时政”课,要内阁舍人们亲自担任的教师,为这些孩子讲述当今大明以及周边发生的事,解释朝廷的政策用意。

舍人们对大明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让他们羡慕。不过在解读过程中,皇太子却时常会冒出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所谓仁者爱人,这是华夏文化中极为尊崇的思想,但这种慈悯之心却与当前的国策有抵触。

尤其是在天山的战事上。

“父皇,儿臣读书发现从汉代伊吾卢设官之后,历朝疆域都未远过我朝哈密卫。那么哈密以西又是谁的土地呢?”皇太子回到钟粹宫,在庭中见到了亲自浇花的父皇陛下,上前见礼,求教。

朱慈烺放下手里的喷壶,并没有意识到皇太子的真实用意,只当历史知识普及,道:“哈密是土语‘大门’之意,哈密以西基本属于化外之地了。蒙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封于此地,故称察合台汗国。”

蒙元时候的察合台汗国非但领有天山南北路,而且占据了后世整个新疆疆域,是蒙古帝国之中十分重要的大汗国。后来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了东西察合台汗国,再后来为叶尔羌汗国取代,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在这片地面上,源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已经入关融入了汉人,直到后世才有了裕固族这个余脉。而那些深目隆准,后世一眼能辨的“新疆人”,其实是与西亚人种混血之后的突厥人。这些突厥人在目今被称作“察合台人”,属于天山南北路的弱势群体。

至于朱慈烺前世所谓的“维吾尔”人,族称沿袭“畏兀儿”,其实和真正的畏兀儿人并没有太大的血缘关系。

“父皇,莫非只要是蒙元旧地,咱们就要打下来么?”朱和圭道:“连年用兵,这不正是穷兵黩武么?”

朱慈烺脸上有些发凉,觉得肌肉僵硬。他伸手抚了抚脸颊,问道:“谁跟你说的?”

“是儿臣读书不解,问了先生,先生也不能作答。”朱和圭道。

朱慈烺眉头微微皱起,道:“这事等你大些自然就知道了。”

“可是父皇,我朝已经到了国中百姓人人皆要服兵役的地步,甚至连宗亲都不能得免,为历朝所未有,难道还要继续打下去么?”朱和圭不肯放松,追问道。

朱慈烺上前一把按住儿子的脑袋:“谁跟你说因为要打仗才征兵役?真是幼稚!我朝征兵役是为了让国民保持太祖开国时候的血性,不至于沉沦懦弱!能够从军卫国是荣耀家门的好事,宗亲为何要避!”

这是价值观的矫正,朱和圭一时还有些难以接受,张着嘴不知如何作答。

“你这重文轻武的想法可是要不得。”朱慈烺道:“就连你日后也得去军中好生锻炼呢!”

“父皇……儿臣还是想读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从军也不耽误读书。”朱慈烺道:“对了,宗学里玩枣核球么?”

“他们玩,儿臣不喜欢,每回都弄得一身汗,黏黏得难受。”朱和圭道。

朱慈烺微微摇头,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小孩子的心性未定,说得太多反倒引起逆反心理。

不过习惯总需要矫正,如果真养出个书呆儿子,朱慈烺恐怕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这几天多备些书,路上好打发时间。”朱慈烺道。

“路上?”朱和圭露出了疑惑之色。

“嗯,跟皇祖父、皇祖母一起去江南。”朱慈烺道。

“好啊!多谢父皇!”朱和圭跳了起来,去江南是祖父一直挂在嘴上的事,说得朱和圭也想去看看到底江南是何等景色。可惜这事被父皇一拖再拖,拖了数年,没想到今年倒是能够成行。

“不过上学怎么办?”朱和圭转而安静下来,心中颇为纠结。

“回来补课呗,这又不着急。”朱慈烺其实就是想让儿子出去野一野,将读书的事看得淡些,不至于痴迷书本难以自拔。

朱和圭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转而又高兴起来。

朱慈烺下了决定之后,让内官清点账册,准备太上皇帝南幸的仪仗。这些东西年年都在准备,已经到了事无巨细皆有计划的程度,并不耗时。只要崇祯和周后开口,甚至当日就能成行。

“皇后临盆在即,这个时候如何南幸?莫若等到八月间再走。”周后还是着急见一见第四个孙子,不肯就走。

崇祯倒是想得开,有三个孙子环绕膝下也颇为安慰。他道:“皇后那边自有皇帝看着,我们自管去江南。若是八月出行,到了江南就要十月了,急急忙忙又要回来忙冬至祭礼,恐怕还要误了时候。”

如今撤了南京,祭礼皆在北京,若是因为出游而耽误了冬至大祭,那就是载入史册的污点了。

“那六月走?”周后退而求其次。

“那时天正热,如何赶路。”崇祯道。

周后心中一烦,道:“太上皇帝自己去吧,妾就留在宫中照看皇后。”

“当日不是你说想去江南的么!”崇祯急道。

“五月吧。”朱慈烺连忙出来打了个圆场:“那时候皇后应该已经生产了,路上也不算太热。”

周后这才缓和了脸色,没有再说其他,算是答应下来。崇祯却被打击了兴趣,颇有无所谓的意思。不过太监们却总算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总算不用担心被人堵在门口追债了。

同类推荐
  • 惊天末日之活着

    惊天末日之活着

    铁血柔情,恩怨情仇。方凡:“末世后才开始末世,我活着除了大道天下,剩下的也和诸位一样。”“得知将死,和不一起拼死一战!”“我方凡拜谢大家了。”只见雷鼓空冥,瘦旗满天。众人皆道:“守土,杀低。”“活着,活着,活着!”呐喊声响策四方,惊天大战一触即发!
  • 晋君襄公

    晋君襄公

    晋襄公姬欢是晋文公重耳之子,死后谥号襄公。重耳去世后,二十七岁的姬欢执掌国事,成为新晋盟主。然而,表面强盛的晋国却面临着内忧外患。掌国伊始,晋国便与强秦血战崤函;崤函大战之后,姬欢大胆启用新人,整顿政务,变法革新,晋国为之一变。就在晋国蒸蒸日上之时,姬欢听说自己的红颜知己竟在卫国饱受凌辱,怒不可遏,遂发兵卫国,并引发了一场中原大战。面对晋国的强大,楚国和秦国再也按耐不住,三大国之间战事不断,姬欢在位七年,年年有战,却终靠一己之力能威服诸侯,使得晋国霸业延续。有多少生生死死情,都付红尘烟雨中;有多少爱恨情仇事,都留与后人评;英雄仗剑,书写下千秋功业;女儿梳妆,常思念梦中情郎!
  •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本书记录了20余位青年学者追寻先烈足迹,途径8省区、历时37天的漫长征程中的所观、所思、所想,收有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 大枭臣

    大枭臣

    佣兵之王林影执行任务意外惨死,重生大明时代。天启二年,阉党参政!魏党党羽肆意妄为,为谋一己私利,杀死林影父亲。同样的明朝,不一样的历史。天启年间,武宗朱厚照即位,没有“八虎”,只有魏忠贤!九千岁横空出世,开始了明朝中期阉党专政,民不聊生,满朝文武卖弄权术的破败时期!林影为报父仇,前往京城搅弄风云,成就一代枭臣!
  •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浩瀚的历史洪荒里,那些瑰丽文化,荣耀时代究竟有多少神秘和绚烂,又历经多少风雨和沧桑?而今踽踽独立于盛世,呈现出无声光亮的,都是我们将要探索的求证的。
热门推荐
  • 觉醒与堕落

    觉醒与堕落

    末日一直在持续,人类却生活在自身构建出的虚假安逸中。在名为庭院的城市中,人们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一位厌倦日常的少年在那个夜晚,触碰到了一直隐藏在日常下的真相,邂逅了冰冷的银发少女,然后随着里世界慢慢展现在他的面前,他的力量渐渐觉醒·······牵你走向末日之座,为你戴上荆棘之冠,愿你握紧万权之柄,令你佩上诸世之恶。这是将希望隐藏在绝望中的故事!!!
  • 论女皇进化史

    论女皇进化史

    爱冒险的玲珑穿越了,一开始以为是宅斗文,她已经准备好磨刀霍霍向姨娘,斗庶姐了。可是看到皇帝小哥哥暧昧的态度,原来是宫斗文,难道穿越女都注定走上争霸后宫的节奏?后来发现身边美男环绕,玲珑美滋滋的想着,难道是后宫文?(???_??)?这个可以有!可是最后玲珑一脸懵逼,谁能告诉她,争霸天下是什么鬼?(?_?)本文男女主一对一,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不爱不欢:曦少溺宠凉薄妻

    不爱不欢:曦少溺宠凉薄妻

    ‘’娶我不是你的想法,嫁你不是我的意愿,婚后依旧你是你我是我。‘’顾云凉平淡地说,幕曦依旧沉默。顾云凉觉得既然是平行线就不应该相交,既然相交了,就应该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既然你沉默,我就........‘’‘’那我应享有的权利?‘’.....什么权利......;顾云凉懵了,这男人几个意思???她真的原以为他会很好合作的。
  • 灵泉寨

    灵泉寨

    这是一部倾注了太多心血与汗水的作品,凝聚了作家太多太多对家园、对故土的深情与厚爱。有雅士说,《灵泉寨》以浓淡相宜的水墨,为读者创绘出一轴富有民族气派的画卷——灵泉寨百年沧桑风情图;有雅士说,读《灵泉寨》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生活的那个时代和那个如今已不复存在的静谧的村庄;还有雅士说,《灵泉寨》这个书名,充满了灵气,非常鲜活,让人心生好奇。这是一个有些封闭却风景独好,且具有传奇色彩的寨子。《灵泉寨》描绘了一个足以让人心生向往的诗意“家园”,而又通过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变化,向读者展开了一道道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掀起了一场保卫自然家园乃至精神家园的战争。
  • 爱情转移录

    爱情转移录

    因为前世的情感,后世将成为情侣,路路坎坷,道不尽伤害,最后因情敌无故伤人,最后集众人力,灭之
  • 大寻仙

    大寻仙

    修仙路漫漫,寻仙路更难。谁问道几许?窥目见凡心。九界之内三千仙国,无数修仙门派。凡人少年王浩遇仙缘,踏上修仙路。惊世阴谋,仙路碎裂,问仙道,何为凡?
  • 剜情

    剜情

    倾国倾城,绝世佳人,一朝去祝寿,却身陷一张苦心编织的情网。往后的日子,当真相被揭开……圈套,受伤,落胎,失忆,失踪,绑架。初见惊华,她爱了他一生,到死都是,可那些浓烈的爱,最后却成了一把剜心的利刃。她那么骄傲,那么倔强,让他直到永远的失去了,才明白过来,才悔了悟了,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空堡垒之金属狂潮

    苍空堡垒之金属狂潮

    世界需要变革,革命将改变世界。率领着庞大的现代舰队出征伟大航路,无数的飞弹和核潜艇的出现给予世界一记狠狠的重创。带着机甲部队出征在火影的五大国,当B2轰炸机和东风21导弹荡平半个大陆的时候,这个世界才会认识到自己犯下了多么大的错误。当我一步步走向巅峰,当一个个世界被我摧毁殆尽。我的名字也将被诸世知晓。by:苍空堡垒.元帅阁下.董方
  •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是季羡林先生于2006年亲自授权、审定的经典畅销书,集中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人生智慧的文章。时值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原来《季羡林谈人生》的基础之上,循着季羡林先生的思想轨迹,精编精选了季先生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设计出版了《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季羡林先生愈行愈远,而他的人生智慧对读者的影响却愈久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