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琳·格兰妮终于成功了。她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绩,总会遇到一些挫折,或是近似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竭尽全力并克服一切障碍,就一定能采摘到成功的果实。不过,你得先有心理准备,在摘取果实之前,必须品尝各种滋味,其中就包括苦涩。惟有如此,你才会得到你想拥有的一切。
把挫折当成成功的垫脚石
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总是坎坎坷坷,充满磕磕碰碰的时候多,但只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人生就必定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始。
普瑞尔是盲人阅读凸点系统的创始人,他生于巴黎附近一个小镇。普瑞尔的父亲开了一家皮革店,他常常带普瑞尔到店里,给他小块皮毛玩耍。
一天,父亲有事要离开店铺,留下3岁的普瑞尔一个人在店里玩。普瑞尔学着父亲平日工作的模样,拿起小刀割皮子,却不幸划伤了左眼,普瑞尔的左眼就这样失明了。祸不单行,后来普瑞尔的左眼发炎,蔓延到右眼。结果才3岁普瑞尔便失去了用眼睛看世界的能力。
然而,普瑞尔并没有因此变得沉默、郁闷,他仍然象未失明时那样活跃快乐。
他五六岁时也和其他小孩一起去学校上课。
普瑞尔10岁时,老师告诉他在巴黎有一所国立启明青年学院。普瑞尔非常兴奋,请求父亲让他到巴黎读书,父亲答应了。
在巴黎启明青年学院,普瑞尔开始读大凸字(当时专为盲人设计的阅读方式,将字母放大同时凸出纸面,方便盲人以手触摸)的书。不过,由于字母非常大且凸出纸面,一本小书往往有几寸厚;书虽然十分厚重,内容却不多。很快的,普瑞尔便把学院内所有的书读完,且铭记在心。
普瑞尔常常对自己说:“一定有方法可以让盲人像正常人一样学习,一定有方法让盲人能更方便地阅读。我一定要找出这个方法来,一定要!”
15岁时,他听说陆军上尉巴比业发明了一种方法,让军人在晚上也能读军令。这个消息引起了普瑞尔很大的好奇,普瑞尔心想:“人在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怎么能读军令呢?这不是像盲人能看书一样吗?”于是,普瑞尔决心请教巴比业上尉。
几经周折,普瑞尔终于拜会了巴比业。巴比业对普瑞尔的遭遇十分同情,对他的决心更是肃然起敬。他把自己发明的方法详细地告诉普瑞尔。原来他是利用尖刀在纸上刻出点和线,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组成了军令的暗码。普瑞尔深受启发和鼓励,并坚信这个方法便是他一直在找寻的能让盲人读、写的方法。
此后,普瑞尔经常思索如何让点和线在纸上凸出排列。他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组合,终于将字母以不同的点和位置组合表示出来,盲人只需用手指触摸这些不同点、位的组合,就可以读出字母甚至文章(以下我们将之称为凸点系统)。另外,普瑞尔还发明了一些工具,使打点更加快捷、顺畅。
当普瑞尔在巴黎启明青年学院公布这个新方法时,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使用不同字体,无形中会把盲人从正常社会中分化出来。虽然别人冷嘲热讽,普瑞尔却没有气馁,他对这个方法充满信心,并且不断改良打凸点的方法。
他17岁时从学院毕业,并且开始在那里教书。白天时他会用大凸字的书本授课,晚上回家后则全心全力地投入改良凸点系统。
普瑞尔20岁时,他的普瑞尔凸点系统正式完成了。他又设计了一些工具,可以用凸点来打字,他打字的速度几乎和一般人讲话一样快,他的凸点系统也能记音符和乐谱,因此盲人也能读乐谱。普瑞尔甚至把莎士比亚及其他古典名著用凸点系统打出来。
这个系统问世时,一般大众都不知它的价值,因此对它毫不重视;有人更报以极度埋怨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原来的大凸字系统会被他的凸点系统所取代。不过普瑞尔并未因此放弃努力,仍继续热心地工作。不管到哪里,他都努力宣传他的凸点系统,并教导学生使用。
普瑞尔终年辛劳地奔波,终于积劳成疾,以致在43岁就去世了。当时欧洲很多地方已开始使用普瑞尔凸点系统。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在世界已经普遍为盲人所使用。
普瑞尔在他43岁生日后两天去世,临终时,他说:“人心是非常难了解的,但我相信我在地球上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说完不久,便含笑而终。
对于普瑞尔来说,他的人生之旅没有一步是顺利的,但他克服生命中的痛苦与压力,并且在15岁时就开始了他创造奇迹的旅途,最后终于成功地造福盲人,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命运对于普瑞尔来说并不公平,但他在失明后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当他开始研究凸点系统时遭到了别人的嘲笑、打击,他也没有自艾自怨、自暴自弃,而是积极改进阅读的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纵观普瑞尔的一生,他每走一步都碰了钉子:3岁失明,研究凸点系统时受人嘲笑,不被人承认等等,但普瑞尔并没有被这一颗颗钉子吓倒,而是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化解它,从而解除了自己和其他盲人无法阅读的痛苦。
把屈辱变成力量,才有希望看见成功女神
没有人的生活会一帆风顺,在遭受屈辱、挫折时,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坚强面对呢?如果是后者,你就能够把屈辱变成力量,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所说:“逆境,要么使人变得更加伟大,要么使人变得非常渺小,从来不会让人保持原样。”的确,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基里奥虽然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但他很有艺术天才。当他正从事一组雕塑的创作时,国家却颁布了一条法律:奴隶从事艺术创作要被判处死刑。但此时,基里奥把他的整个身心、灵魂和生命都投入到这组雕塑上了。
基里奥拉——基里奥的姐姐,和弟弟一样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她鼓励弟弟说:“到我们房子下面的地窖去,我给你点灯,给你食物,继续工作吧,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在地窖里,基里奥在姐姐的保护和参与下,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他那光荣而危险的工作。
不久,在希腊的雅典举行了一个艺术品展览会,由政府显要兼艺术家波力克主持,希腊当时最著名的雕塑家菲狄亚斯、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其他有名的人物都参加了。
许多大师们的作品都在那儿,但是,有一组雕塑,比其他所有的作品都漂亮得多,它好像是阿波罗神自己的作品。这组大理石雕塑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艺术家们同声赞叹,心服口服,没有一点妒意。
“这组雕塑是谁的作品?”没有人说话,传令官又重复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人回答。“怪了,难道是这一个奴隶的作品吗?”
在一阵剧烈的骚动中,一个衣发散乱的美丽少女被拖了出来,她紧闭着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神情。
“这个姑娘知道这组雕塑,我们肯定这一点,但是她不肯说出雕塑者的名字。”官员们喊道。
人们问基里奥拉,但是她就是不肯说话。人们告诉她,她这样的行为是要被惩处的。但是她还是不说话。
“那么,”波力克说,“法律是强制的,我是执法大臣,把她关进地牢里去!”
这时,一个留着长发、面容憔悴,然而眼中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年轻人冲到了波力克面前:“放了她吧,我是雕塑者。那组雕塑是我的作品,一个奴隶双手的劳动。”
人们鼓噪起来,他们呼喊着:“下地牢!下地牢!处死这个该死的奴隶!”
但是,波力克站了起来:“不!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保护那组雕塑!是阿波罗神用这组雕塑告诉我们,在希腊,有比一条不公正的法律更崇高的东西。法律最崇高的目标就是保护和发展美好的事物。雅典之所以能闻名世界,那就是因为她对不朽艺术的贡献。这位年轻人不应该下地牢,而应该站在我的身边!”
终于,在人们的面前,波力克的助手阿士巴莎把手里标志胜利的橄榄枝桂冠戴到了基里奥头上,而且,在许多人的拍手赞同声中,阿士巴莎亲吻了基里奥那勇敢而深情的姐姐。
鲁迅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厄运。”是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经历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我们不应该畏缩,而应该奋勇前进。惟有与厄运做不懈抗争的人,才有希望看见成功女神高擎着的橄榄枝。
没有捷径通向值得去的地方
珍贵的东西总是得来不易,要想获得成功,就得付出昂贵的代价。换句话说,成功没有任何捷径,你想得到多少,你就得付出多少。审视成功者的生活,你将会发现,他们付出了与所取得的成就相对等的代价。在取得成就之前,必须花上许多年的努力与准备,这是想要在任何领域不论艺术、医学、科学或商业出人头地的不变法则。
许多人之所以与成功无缘,正是因为他们不想付出代价。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席尔丝说:“没有一条捷径会通往值得你去的地方。”如果你渴望成功,就应该知道成功的基础是专注,是付出,是持续的努力。如果你想寻找简易的捷径帮你达到目的,那么无论目标是减轻体重、获得财富、晋升职位,你都会大失所望。
罗伯顿是一家大型工厂的员工。一天,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罗伯顿,鉴于公司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很不理想,我决定把你从总裁办公室调到销售部,让你去德州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可是,先生,你让我去从事销售工作,这与我的专业不对口啊!”罗伯顿不满地抗议道。
“我知道,你现正年轻,我也希望你能到销售一线去锻炼一下,再说,公司的确需要增加销售人手。”老板耐心地向罗伯顿解释道。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派克鲁斯去呢?他或许比我更合适。”罗伯顿推脱说。
“哦,克鲁斯,我将派他去加利福尼亚州。”
“那……假如公司已决定我非去销售部不可,那就让秘书处给我准备好去德州要用的所有资料吧,否则,我是无法去的,到那里开拓新的销售市场,实在是太困难了。而且,那里的条件远不如总部好……”罗伯顿在老板面前找出了诸多不愿意去的理由。
最后,老板只好同意罗伯顿留在公司总部。但从此以后直到退休,罗伯顿一直在总裁办公室从事一般性的文字工作,昔日他身边的同事们要么高升,要么到外地分部任经理了。
罗伯顿有时也对自己的境遇表示不满,甚至认为老板不公平,才导致他终身从事一种平凡的工作,以致自身的潜能无法得到发挥。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今天的境遇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他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付出比别人多的辛劳,而是找理由、找借口拒绝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你决定了自己的目标,也想清楚了愿意为目标付出的代价后,你就得准备,在所有投资有所回收之前,慷慨而长期地付出你的时间和才智。那些所谓一夜成名的人,在众人肯定他们的成就之前,也都曾默默无闻地奋斗过许多年。
没有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事情
霍布斯毕业时,适逢经济不景气,大街上失业的人很多,但他仍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梦想,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他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霍布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食品公司做业务员。营销系毕业的他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信心。他想要在这一份工作中大展身手。
为了完成这一个月的推销任务,霍布斯整日四处奔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可是霍布斯居然连一瓶葡萄酒也没有推销出去,当初的激情被无情的现实打消一半。现实和想象完全不一样。
后来,霍布斯又尝试地换了几份工作,但都总是离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
霍布斯开始怀疑起自己,对自己越来越失望。那段时间,他痛苦极了,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在姐姐的劝说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那个心理医生的诊所是一个二层小楼,一进门,是一楼大厅,非常普通,没有什么特征,惟一不同的是大厅中间有一道楼梯,设计很别致,旋转成一个S型,通向二楼。霍布斯忍不住抬头往二楼看了看,但是看不到什么。
诊所在一楼拐弯处第一个门,霍布斯敲门进去,里面坐着一个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想必他就是心理医生了!
霍布斯在他对面坐下,讲自己遇到的事,自己的苦恼,讲了将近一个小时。医生只是静静地听,什么也不说。
等他讲完,医生看了看他,问:“你刚才进来前,在想什么?”
霍布斯实话实说:“我想:二楼一定很漂亮,为什么不把诊所设在二楼呢?”
医生笑了笑,说:“好,你现在上二楼去看看吧?”
霍布斯有些莫名其妙,看看医生,转身出去上二楼。
等他回到诊所,医生又问:“二楼怎么样?”
霍布斯点点头:“挺好的,比一楼装修好,阳光也好。”
“你怎么上去的?”医生继续问。
“走上去的?”
“怎么走上去的?”医生跟着追问。
霍布斯看着医生,有点不耐烦:“能怎么走?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的!”
“对,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的!任何事物都是这样,边体验,边完善,边前进,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可是你想省略这些过程,想一步或者两步就跨上去,能做到吗?”
霍布斯不好意思地笑了。
心理医生那句“请上二楼”的话虽然简单,其实却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如爬楼。不管你是到二层还是到二十层,都要从最底层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
同样的道理,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成功,我们同样要从最基础的做起,世上没有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