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6300000021

第21章 预设(1)

预设(Pressupposition)原初是个哲学上的概念,近三十年来语言学中也常常提到这个概念。了解并掌握预设理论对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5.1 “预设”是语言哲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语用学中,对“预设”这个话题的关注源于哲学上的争议,特别是关于所指和指别词语的性质(reference and refering exPressions)的争议。近代第一位探讨这类问题的哲学家是德国人弗雷格(Gotlob Frege)。他早在1892年写的《意义和所指》(On Sense and Reference)中就用“预设”(弗雷格当时用德文的Vorausetzung)来解释一些语义中的逻辑现象。他说:“在任何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使用的简单或复合专名是有所指的。因此如果断言:‘Kepler died in misery’(凯普勒死得很惨),存在一个预设即名称‘Kepler’有所指。”他还说:“名称‘Kepler’有所指既是‘Kepler died in misery’的预设,也是它的否定命题‘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的预设。”(Frege,英文译本,1952:69)

弗雷格草创的预设理论包括如下内容(Levinson,1983:170):

(1)指别短语和时间从句预设它们在实际上指别的结果;

(2)一个句子及其相应的否定物共同具有同一组预设;

(3)一个断言或者一个句子或真或假,其预设必真或令人满意。

后来,于1905年,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el)提出“描写理论”跟弗雷格唱对台戏。罗素的理论支配预(theory of deions)设研究长达45年未遇到重大挑战。到1950年,斯特劳森(P.F.Strawson)提出预设新理论,批驳罗素,才使预设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和趋于完善。

5.2 语言学家对“预设”的关注是从他们对语义关系的研究开始的

斯特劳森认为,应该区分句子和句子的使用,一旦把这二者区分开来,许多疑难问题就能解决了。句子没有真假,只有句子做出的陈述才有真假。因此,例如:

〈1〉The King of France is wise.

(法国国王是聪明的)

这样的陈述,很可能在公元1670年是真的,在公元1770年是假的,而在公元1970年则说不上什么真假,因为1970年不存在一个法国国王,不会产生真或假的问题。斯特劳森指出在:

〈1〉The King of France is wise.

〈2〉There is a Pressent King of France.

(现在有一位法国国王)

之间有一种特殊关系,即〈2〉是判断〈1〉或真或假的先决条件。他把这种关系叫做“预设”(Pressupposition),并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它跟逻辑含义或蕴涵不同,它是从指别词语的使用规约得出的一种推理。

当斯特劳森的预设观念开始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时,就开拓了一种新的和引人入胜的可能性:使我们有可能在众所周知的一种至关重要的语义关系即蕴涵(entailment)之外再增加一种新的性质截然不同的语义关系:预设(这种预设称之为语义预设)。

蕴涵和预设有明显的区别:

蕴涵(entailment)是指两个句子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第二个句子的真必定取决于第一个句子的真实。例如,任何陈述S1将蕴涵一个陈述S2,如果S1真,那么S2也必定真。把这相同的关系用不同的公式来表示,就是S2真是S1真的一种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而S1真是S2真的一种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例如:

〈3〉That person is a bachelor(S1)

(那个人是个单身汉)

〈4〉That person is a man(S2)

(那个人是个男人)

〈3〉(S1)蕴涵〈4〉(S2)。如果S1真,S2必真(论证S1真是S2真的充分性);如果S1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S2也必真(论证S2真是S1真的必要性)。遵从这组规定条件,如果S2假,S1必假;如果S1假,则S2可能真(是已婚男人)也可能假(是女人)。

预设(Pressupposition)和蕴涵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S1的推断是假的和S2的推断是假的。S1预设S2,S2真必定取决于S1真,但是如果S2假,那么S1将没有真值,即无所谓真假,或者它根本不构成一个陈述。如果S1假,S2必真。也像蕴涵一样,预设涉及到两个陈述之间的关系,S2真必定是S1真的一种必要条件,相反地,S1真必定是S2真的一种充分条件。但是,此外,S2真必定也是S1假的一种必要条件,相反地,S1假必定是S2真的充分条件。例如:

〈5〉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

(法国国王是秃顶的)

〈6〉There is a King of France

(存在一位法国国王)

〈5〉的预设是〈6〉。人们通过假定存在一位法国国王,并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确定这位国王实际上是否秃顶来判断这个陈述的真或假。如果不存在一位法国国王,那么〈5〉这个陈述就无所谓真假。照此,

〈7〉The King of France is not bald

(法国国王不是秃顶的)

如果只有一位国王,也是或真或假。如果根本不存在一位法国国王,那么不论说〈7〉还是说〈5〉都同样是稀奇古怪的。

上面分别讨论了蕴涵和预设,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它们的区别能用下表来表示(Kempson,1975:49):(表略)

这张对照表,全面地指出了蕴涵和预设的区别。但语言学家总括出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即“否定测试法”(negation test)可以把蕴涵和预设简便、清楚地区分开来:把句子否定之后,未必真(可真亦可假)的推断是该句子的蕴涵;把句子否定之后,仍然真的推断是该句子的预设。例如:

〈8〉John managed to stop in time.

(约翰设法及时停住)

从〈8〉可推断出:

〈9〉John stopped in time.

(约翰及时停住了)

〈10〉John tried to sotp in time.

(约翰试图及时停住)

现在取〈8〉的否定得出〈11〉:

〈11〉John didn"t manage to stop in time.

(约翰未能及时停住)

从〈11〉不能得出推理〈9〉(实际上〈11〉的主要意思是否定〈9〉),但推理〈10〉仍保持,为〈8〉和〈11〉所共有。因此,依据否定测试,〈10〉是〈8〉和〈11〉共同的预设。注意:只要〈8〉真,〈9〉必真,但〈11〉真时,〈9〉必不真。根据蕴涵的特性,〈8〉蕴涵〈9〉,而〈11〉不蕴涵〈9〉。显然,否定〈8〉得出〈11〉后,〈8〉的蕴涵不再是〈11〉的蕴涵。简而言之,否定改变了句子的蕴涵,但未触动预设。

5.3 预设触发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预设跟某些特定的词(例如〈8〉:John managed to stop in time.中的manage)相联系,我们把这些产生预设的词语叫做预设触发语(Pressupposition-triggers)。卡图南(L.Kartunen)在他写的《预设现象》(Pressuppositional phenomenon)一文中收集了31种预设触发语,这些词语在语句中能揭示语句的预设。下面,我们依据列文森的介绍(1983:181—184)挑选出预设触发语的一些重要例句,序号纳入我们的序列(注意:肯定与否定用/隔开;预设触发语用斜体排印;》表示“预设”)。

〈12〉定指描写(Definitedeion):

John saw/didn"t see the man with two heads.

》there exists a man with two heads.

(约翰看见/没看见有两个头的人》存在一个有两个头的人)

〈13〉叙实动词(Factiveverbs):

Martha regrets/doesn"t regret drinking John"s home brew.

》Martha drank John"s home brew.

(玛莎后悔/不后悔喝了约翰自家酿造的啤酒》玛莎喝了约翰自家酿造的啤酒)

〈14〉含义动词(Implictive verbs):

John forgot/didn"t forget to lock the door.

》John ought to have locked,or intended to lock,thedoor.

(约翰忘了/没忘记锁门》约翰本来应该或打算锁门)

〈15〉状态变化动词(Change of state verbs):

John stopped/didn"t stop beating his wife.

》John had been beating his wife.

(约翰停止/没停止打妻子》约翰过去一直打妻子)

〈16〉表示重复的词(Iterativers):

The flying saucer came/didn"t come again.

》The flying saucer came before.

(飞碟又来了/没有再来》飞碟从前来过)

〈17〉判断动词(Verbs of judging):

Agatha acused/didn"t acuse Ian of plagiarism.

》(Agatha thinks)plagiarism is bad.

(阿嘉莎指责/没有指责伊恩剽窃》(阿嘉莎认为)剽窃不道德)

〈18〉时间从句(Temporal clauses):

Before Strawson was even born,Freg noticed/didn"t notice Pressupposition.

》Strawson was born.

(甚至在斯特劳森出生之前,弗雷格就注意到/没有注意到预设》斯特劳森出生了)

〈19〉分裂句(Cleft sentences):

It was/wasn"t Henry that kissed Rosie.

》Someone kissed Rosie.

(跟罗茜接吻的是/不是亨利》有人跟罗茜接吻)

〈20〉带重音成分的隐性分裂句(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ed constituents):

John did/didn"t compete in the OLYMPICS.

》John did compete somewhere.

(约翰参加/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比赛》约翰参加了某种比赛)

〈21〉比较和对比(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Carol is/isn"t a better linguist than Barbara.

》Barbara is a linguist.

(卡洛尔是/不是比巴尔巴拉更优秀的一位语言学家》巴尔巴拉是一位语言学家)

〈22〉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The Proo-Harappans,who flourished 2800-2650B.C.,were/were not great temple builders.

》TheProto-Harappans flourished 2800-2650B.C.

(原始海拉盆人———生活于公元前2800-2650年间———是/不是伟大的宙宇建造者》原始海拉盆人生活于公元前2800-2650年间)

〈23〉违反实际的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s):

If Hannibal had only had twelve more elephants,the Romance Languages would/would not this day exist.

》Hannibal didn"t have twelve more elephants.

(如果汉尼拔尔多有12头大象的话罗曼诸语言今天还会/不会存在》汉尼拔尔没多有12头大象)

〈24〉疑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特殊问句):

〈24.1〉Is there a profesor of linguistics at MIT?

》Either there is aprofesor of linguistics at MIT or here isn"t

(麻省理工学院有位语言学教授吗?》麻省理工学院或者有或者没有一位语言学教授)

〈24.2〉Is Newcastle in England or is it in Australia?

》Newcastle is in England or Newcastle is in Australia.

(纽卡斯尔是在英格兰还是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是在英格兰或是在澳大利亚)

同类推荐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唐·吉诃德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唐·吉诃德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梦回繁华(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梦回繁华(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梦回繁华》为毛宁作品精选集,收录多篇艺术评论,涵盖中外经典绘画、建筑、民间工艺美术等类别。其中,《梦回繁华》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文字典雅而富有韵味,作者以多年的专业素养和积累,时而与大师对话,品味名画;时而走入民间,感受民俗;时而游览胜地,任思绪穿越时空,为读者开启了一次艺术之旅。
  • 叶圣陶教你学语文

    叶圣陶教你学语文

    《叶圣陶教你学语文》收录了叶圣陶先生与夏丏尊先生关于语文学习与教学的经典论述,从语文的理论方法入手,将内容概括为理论方法、基础知识、阅读指导、语文教学等几个方面,全面梳理了语文学习中所遇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指导意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指导意义。
  • 世界经典太空海岛科幻故事

    世界经典太空海岛科幻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科幻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热门推荐
  • 世界大佬都是我哥

    世界大佬都是我哥

    唐雪一个龙族最受宠的公主,她活了9000岁了,上过天庭见过玉帝和嫦娥互称姐妹。直到有一天七星连珠的一天,她魂穿到了一个女孩的身上。在这个家里妈妈不疼,姐姐有一点坏,但万幸的是爸爸超爱我,姐姐只有一点坏。但这个妈妈坏的不是一点两点是非常坏。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发现她的法力还在并且她不是她妈妈亲生的。她有20个哥哥,但有15哥哥是领养的本文不虐,所以这边建议亲收藏一下。谢谢
  • 雷暴之翼

    雷暴之翼

    异能界排名前20的林聚影,因为惨痛的过去来到了排名倒数第一的雷暴工会,他决心要将雷暴变成排名第一并且拥有自由意志的大工会,从此之后,雷暴在无耻挖角、开荒、排名等一系列活动中声名鹊起,他们也逐渐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的眼中钉。----------------------------------------------------------------------林聚影,男,24岁,进攻系水属性器械师,武器无(但时常去高异科“借”两把用用,被其特定为“不如让他去死”VIP-E等级),盘丝洞野史版主,凤仙郡秘境资深潜水者。据说一个人的未来模型,早在他13岁时候就已经定型。13岁的林聚影,酷爱打架,为18岁以下中小学生提供代打服务,口头禅是——“我是一个没有极限的男人!”(更新稳定,请放心养肥~)
  • 打造体育帝国

    打造体育帝国

    重回2001年,绑定系统的杨驰,接手了濒临倒闭的家族工厂。系统下令:打造千亿级别的体育帝国,若无法完成,阿木变阿大。试用期的三个小目标:①清空库存;②收购美国鞋企;③签约刘翔。杨驰:地狱难度?
  • 听见,凉风

    听见,凉风

    《听见,凉风》是一部青春校园小说。以主人公叶云深,沐熙及一群年轻活泼的高中孩子的三年高中生活。他们从高一刚入学时的懵懂,到后来走出校园时的成熟和成长。在这匆匆忙忙的三年时光里,他们品尝了辛酸,懂得了友谊,也义无反顾的一次次体验爱情…她们曾傻傻的以为,那是的两个他会走到最后,但是以后的以后……
  • 惊世魔童

    惊世魔童

    七宝莲花现,五行乾坤变!魔童跺脚间,天地颤三颤!金莲花十二岁以童子之身,踏入修真界!手持无敌圣器“混沌青莲树”,横扫妖、魔、鬼三界!漫天腥风血雨,遍地美女入怀,且看少年翻云覆雨,拯救万民苍生……
  • 画爱为牢

    画爱为牢

    她在山穷水尽之时遭遇他的搭救,他机关算尽暗藏城府,想把她当作棋子,但却渐渐向她打开了冰封多年的心。因为爱,他用一场局将她套牢。在委身于他的日子里,她选择沉默,逼得他恨意如火。百转千回,他掩不住深情,逐渐卸下武装。她慢慢除下防备,不知自己已然爱上他。当误会冰释,他终于为她戴上婚戒。但紧接着的一场变故,让他不得不将她推开……这场感情是命中注定的错误,还是彼此蓄意而为的报复?
  • 千本樱的异界之旅

    千本樱的异界之旅

    当一位已经穿越一次,拥有了操控“樱花”的能力,却被无良系统再次强迫穿越,到达异界。看主角“千本樱”如何在异界隐藏身份(滑稽)
  • 拆上仙后宫的99种节奏

    拆上仙后宫的99种节奏

    胎穿到修仙盛世的许绵绵,改名为虚幼绵后,发现自己的家族是修仙大世家,只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一个悲惨的现实:她穿到了一本男主升级流兼收后宫文里。于是,自家堂姐是男主大老婆,堂妹是二老婆,表妹是三老婆,亲哥哥是炮灰,堂弟是男主小弟,宗门里最有飞升潜力的隐藏大boss是男主最初的踏脚石,整个水云界的修仙天才不是男主的小弟就是男主通天路上送装备的小怪······许绵绵恨不得仰天长长啸,她竟然是男主最厌恶的那个恶毒小师妹!!!!
  • 从巴黎爱到全世界

    从巴黎爱到全世界

    每个女孩都想在一个浪漫的都市邂逅一个浪漫的他拥有一段浪漫的爱情可上帝好像在主演一场戏,给主角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但上帝在主角遍体鳞伤时递上一瓶温柔的药膏,主角渐渐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后,献上一份尊贵的礼物原来,巴黎的浪漫在于有你本文99%宠剩下的1%是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