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83400000029

第29章 拜住与铁失

拜住为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左手万户木华黎国王的后裔。其祖父安童,在世祖朝长期担任中书省右丞相,统领怯薛宿卫。武宗至大二年,拜住袭任怯薛宿卫长,地位尊崇。仁宗即位后,延祐二年,拜住任资善大夫、太常礼仪院使。四年,进阶荣禄大夫、大司徒。五年,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六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拜住每次参议国家大事,总是询问是否合乎旧制。太常礼仪院事务不多,拜住在空闲时间总是延请儒士咨询古今礼乐、行政、治乱得失,整日不知疲倦。英宗尚为太子之时,曾向左右询问宿卫之臣的情况,大家都称拜住贤能,于是遣使召见,欲与之交谈,不料拜住竟然婉言回绝了邀请。拜住认为硕德八剌此时应该行事谨慎,他作为仁宗的宿卫大臣,与太子往来,恐遭人怀疑,这会对太子不利。

英宗即位后,拉拢、重用拜住,延祐七年四月,起用拜住为中书平章政事,五月又提拔他为中书左丞相。这样,在太皇太后答己及右丞相铁木迭儿势力充斥朝堂的背景下,英宗利用提拔拜住来制衡铁木迭儿的势力。左丞相拜住为蒙古勋臣之后,又长期担任怯薛宿卫长,在一向很重视根脚出身的蒙元朝廷,拜住的地位无疑是十分显赫的。另外,拜住与英宗在政见上也很契合,他们都主张吸收儒学汉法。拜住作为东平王安童的后裔长期居住在山东地区,深受汉地文化的影响。东平王家族与汉族士大夫集团有着长期的交往与合作,因此这个家族中出现过不少蒙古儒者。此前,拜住作为主掌礼仪、祭祀宗庙和赠谥的太常礼仪院使,有更多的机会与儒臣交往,并受其影响。所有这一些,都使得英宗十分信任、重用拜住。在英宗即位后不久,拜住就率领宿卫之士帮助英宗镇压了太皇太后答己支持的失列门、亦烈失八等的谋逆,沉重打击了答己集团的嚣张气焰。(《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五《别里哥帖木儿神道碑》;萧功秦《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拜住执法严峻,协助英宗革除近侍干政、徇私枉法等弊政。英宗近侍传旨到中书省,给出了六七百人的注官名单,负责此事的中书省机构选曹的正常工作程序被打乱。拜住为此上奏英宗,奏准革除了上述近侍的传旨。拜住认为选注官员应该按照相关制度有序进行;在惩治违法官吏方面,拜住则认为对做事合理但不合法的官吏可以从宽处理,而对于那些贪污暴虐的官员,一定要严惩不贷。英宗曾对左右之人讲,你们一定要谨慎行事,一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丞相拜住决不会饶恕你们。

拜住还经常建言英宗遵循礼制,不要铺张浪费,滥用民力。至治元年春正月,英宗欲结彩楼于宫中,准备正月十五张灯设宴。时仁宗死后不久,英宗尚在服丧期间,为此参议官张养浩上疏请求英宗取消这一计划。拜住认为张养浩的上疏十分合理,于是便拿着这道上疏入宫禀明英宗,结果英宗欣然接受了张养浩的建言,并对张养浩进行赏赐以褒奖他直言不讳的行为。至治元年三月,拜住跟随英宗巡幸上都,中途驻扎在察罕脑儿之地。英宗觉得自己的行宫亨丽殿过小,准备扩建,拜住持反对意见,他上奏说,该地气候寒冷,只有到了夏天才能种些粟黍之类的作物,皇上即位不久,如果马上兴此大役妨害农业生产,恐怕会有损皇上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英宗采纳了拜住的意见。

英宗虽对亲信拜住大加重用,但有时也担心拜住不能尽心治理国政或完全效忠自己。一次,英宗对拜住讲,你身为国朝重臣木华黎、安童的后裔,一定要励精图治,尽职尽责。拜住深为触动,马上回答道,英宗委他以大任,他日夜担心三件事:一是有辱祖宗的名声。

一是天下政事繁多,自己恐有处置失当的地方。一是自己年少不堪重任,无法回报英宗的大恩。为此拜住希望英宗对自己严加训斥,英宗于是安慰拜住说道,天下之大,并非他一人的思虑所能及,希望拜住不要忘记他的规谏,好好辅佐他治理国家。拜住叩头谢恩说,古时尧、舜为君主,他们遇事征询众人的意见,从善如流,古往今来人们都称他们为圣君,而桀、纣为君主,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重用小人,结果国家灭亡,自己也被杀害,人民至今仍称他们为无道之君。拜住进一步讲,自己身受大恩,怎能不竭忠报效,然而事情总是言易行难,希望皇上身体力行,而如若他知而不言,则是他自己的罪过。(《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拜住传》)

拜住虽为蒙古贵族,但自幼对儒学汉法有较深的了解,这对其施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拜住认为学校是施政教化的根源,似缓实急,而由于得不到主管官员的重视,致学校废驰。拜住于是请求令朝堂内外的官员共商拯治之策。朝中有人言佛教可治天下者,英宗就此事询问拜住,拜住则回答佛教只可以修身,只有儒学才可治天下。英宗又询问拜住:当今也有像唐朝魏徵那样敢直言上谏的官员吗?拜住回答道:“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即有了唐太宗那样善于纳谏之君,才会有魏徵那样敢谏之臣。英宗认为拜住的话十分有道理。

至治二年春,在元朝建祭祀祖宗的太庙数十年后,英宗首次前往太庙大行祭祀之礼,而这乃是拜住施加的影响。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就建成太庙,不过世祖、成宗、武宗、仁宗都没有亲自前往祭祀,这也说明元朝诸帝对汉地的祭祀之礼有着较深的隔膜。英宗即位后,拜住奏请英宗亲自前往祭祀太庙,这一建言得到了英宗的采纳。于是英宗诏命有司,制定祭祀的礼节,要求严格遵守传统旧制,不得擅自增损。至治元年冬十月,英宗亲自前往太庙拜祭祖先。至治二年春正月,英宗正式按照相关礼节祭祀了太庙。当时宫廷设立了黄麾大仗,英宗穿戴通天冠、绛纱袍,自崇天门而出,拜住等跟随其后。英宗看到仪仗颇为美丽壮观,回头对拜住说:“朕用卿言举行大礼,亦卿所共喜也。”拜住则说:“陛下以帝王之道化成天下,非独臣之幸,实四海苍生所共庆也。”英宗在近郊太庙行完祭祀之礼,次日还宫。此次祭祀太庙大礼,钟鼓齐鸣,场面十分宏大,而“百年废典,一旦复见,有感泣者”。(《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拜住传》)

凭借着英宗的信任和重用,中书左丞相拜住经常抵制右丞相铁木迭儿的非法行径。当时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贪污腐败,为人欺诈阴险,屡次诛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是不依附自己的官员他都要找借口加以陷害。铁木迭儿尤其憎恶中书平章王毅以及右丞高昉,他以京师诸粮仓遭盗窃为由上书英宗,请求诛杀二人。拜住秘密上言英宗:中书省宰相的职责在于论道经邦,不宜仅以钱谷小事降责于他们。英宗认为拜住所言有理,于是王毅、高昉二人均幸免于难。

拜住积极倡导宫廷和谐,不主张打击异己。其实不管拜住还是英宗,都对太皇太后一党诸多迁就,不想使矛盾公开化。当时铁木迭儿提拔亲信,中书参知政事张思明为中书左丞,张思明忌恨拜住廉明刚正,经常与同党密谋,打算陷害拜住。拜住身边之人听到张思明的阴谋后告知拜住,要他严加防备。不料拜住却说:他一家效忠朝廷已有百余年,自己年少得宠,必然会遭致各方面的忌恨。大臣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好好治理国家,如若因为右丞相仇视他,他就想办法加以报复,这样的话,并非他们两人的不幸,而是国家的不幸。他只要尽心做事,上不负国君、祖先,下不负黎民百姓就可以,至于死生祸福,一切顺应天命。拜住还要求手下的人不要再提及此事。对于大臣王结“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他变”的劝告,拜住也只是表示赞同,却不愿意采纳。(《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拜住传》;《元史》卷一百七十八《王结传》)

英宗和拜住虽对铁木迭儿的势力加以限制,但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铁木迭儿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铁木迭儿的党羽充斥朝堂,朝中之事,必有人会禀告铁木迭儿。但因为有拜住的制衡,铁木迭儿做事不得不有所收敛,为此铁木迭儿想方设法陷害拜住,不过均没有得逞。京师仓漕管库一职空缺,年终应该由中书省任命,主管官员中书左丞张思明借口有病在家休养,故中书省官员皆观望,不敢私自决定。一直在英宗身边执掌宿卫的左丞相拜住得知这个消息,认为事情紧急,便到中书省责问有关人等:“左丞病,省事遂废乎?”中书省郎中李处恭回答说:主管钱谷之职,非常重要,必须谨慎挑选主管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不敢马上任命。拜住大怒,骂道:你是在考虑如何卖官吗?拜住于是遣人慰问张思明,张思明不得已赴中书省,与同僚共同处理了这件事。

至治二年五月,英宗以拜住领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佩三珠虎符。秋七月,拜住奏召中书左丞张思明前往上都。拜住列举了张思明的罪名,“杖而逐之”。同年八月,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病死。然铁木迭儿病死,拜住却恸哭流泪。拜住的这一举动,当然史料记载有渲染的成分,但也多少反映出年轻的拜住丞相对铲除铁木迭儿一党既欣喜,又颇感觉心酸。在铁木迭儿死后次月,太皇太后答己也死去。少了太皇太后答己势力集团的干扰,拜住终于可以辅佐英宗施展其政治抱负了。

至治二年冬十二月,拜住升为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英宗欲赐拜住三公之爵,拜住辞而不受。英宗为了体现对拜住的信任,不设左丞相一职,让拜住全权处理中书省事务。拜住担任中书省右丞相后,推荐儒臣张珪为平章政事,以优厚的待遇征召一些退休的老臣到中书省议事。拜住平日即十分注重延揽人才,“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

在拜住的推动下,英宗还颁布了仁宗朝编写的法律汇编《大元通制》。

《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拜住传》对拜住有如下评价:其忧国忘家,知无不言。宫中主管膳食的官员进呈拜住美酒,拜住则忧形于色。拜住家中被盗金器百余两,宝物价值巨万,在有司捉拿到盗贼并缴获赃物后,家童急忙去告知拜住,拜住面无喜色。自仁宗延祐末年以来,国家水旱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拜住担任宰相期间,整治朝纲,罢省不急之务,轻徭薄敛。英宗巡幸五台山佛寺,拜住奏曰:“自古帝王得天下以得民心为本,失其心则失天下。钱谷民之膏血,多取则民困而国危,薄敛则民足而国安。”英宗深表赞同,说道:“卿言甚善。朕思之,民为重,君为轻,国非民将何以为君?今理民之事,卿等当熟虑而慎行之。”至治三年夏六月,拜住认为每年从江南漕运到京师的粮食比世祖时增加了数倍,故江南的老百姓十分困苦,京师的粮仓却十分充足。为了减轻江南百姓的负担,拜住上奏英宗,每年从江南运到京师的粮食减少二十万石。英宗基本接受了拜住的意见,命令铁木迭儿当政时期新增漕运的江淮粮食予以蠲免。元代自世祖朝开始,每年都要从江南漕运大批的粮食到北方,这些粮食主要供给皇室以及北方诸王部族,这给江南各地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以至于元人有“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说法。(《元史》卷一百三十六《拜住传》;《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

英宗倚重拜住,相与励精图治。“时天下晏然,国富民足,远夷有古未通中国者皆朝贡请吏,而奸臣畏之”。

英宗朝另一位重臣铁失,在英宗即位之初,相继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太医院使,并特命领侍卫亲军中都威卫指挥使,可见英宗对铁失十分信任和重用。至治元年,英宗赐铁失珍珠燕服。是年三月,英宗特授铁失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佩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医院使。这样铁失就成为朝中最高的监察官员,同时领侍卫军、太医院使。英宗对担任御史大夫的铁失寄予厚望。有一次英宗在鹿顶殿对铁失讲,徽政院虽然隶属于太皇太后,而他却认为该机构与其他机构相同,均应接受御史台的监督核查。既而英宗又命铁失统领左右阿速卫侍卫军。至治元年冬十月,英宗亲祀太庙,以中书左丞相拜住为亚献官,铁失为终献官,可见铁失与拜住同为英宗十分倚重的官员。铁失也与拜住一起负责统领侍卫亲军,手握兵权。铁失之所以为英宗重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铁失的妹妹是英宗皇后。时人称铁失与英宗“情过骨肉”。(《元史》卷二百七《铁失传》;《蒙兀儿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铁失传》)

铁失虽为英宗最信任的官员,但其施政却与拜住大相径庭。铁失经常贪赃枉法,并且与太皇太后一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权臣铁木迭儿死后,其子治书侍御史锁南被罢为翰林侍讲学士,铁失为此上奏英宗请求让锁南官复原职,但这一奏请并没有得到英宗的应允。

至治二年十二月,铁失以御史大夫、忠翊亲军都指挥使、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太医院使,兼领广惠司事,职权进一步扩大。但这以后,英宗对铁失逐渐不满。英宗曾对御史台大臣说:他深居宫中,怎能悉知臣下奸贪,民生疾苦,故任用御史台官员为耳目,辅佐行事,之前铁木迭儿贪蠹无厌,御史台官员为何闭口不言?今铁木迭儿虽死,也要籍没其家,以警示其他官员。至治三年正月,英宗命御史大夫铁失振举台纲,诏谕中外。既而御史台请求英宗降旨大开言路,英宗十分不悦地说道:言路何尝不开?只是御史台选人不当。英宗进一步说:他得知御史台官员因积怨而参劾其他官员,罗织罪名,陷害忠良。监察御史曾举荐八思吉思担当大任,可八思吉思不久就以贪墨被杀。可以说英宗对以铁失为首的御史台官员十分不满。

权臣铁木迭儿死后,铁木迭儿所犯罪行逐渐被揭发,英宗于是委任拜住为中书右丞相,振立纪纲,以进贤退不肖为急务。而与铁木迭儿关系密切的铁失等人日益感到不安,谋求发动政变。尽管如此,英宗竟一点也没有觉察。至治三年五月,英宗以铁失独署御史大夫事。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匹夫不可

    三国之匹夫不可

    穿越逆天,顺应本心!这一片天地,属于那些太早离开三国的人。
  • 战江山

    战江山

    非历史小说,历史是狗屁?!暗黑年代,战定江山!本书暂停更新,子陵会重新返工。请大家给子陵一点时间,一定不会TJ。
  • 我是董卓之子

    我是董卓之子

    (本书又名:大汉第一权臣!)“董卓祸国大汉倾,王允暗施连环计!”董杭穿越成为董卓之子,搅动风云,逐鹿天下!(本书群号:945435734)
  • 一统天下之回到三国做皇帝

    一统天下之回到三国做皇帝

    本人刘大柱,神都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现在是丑购外卖外卖员,一次车祸后昏迷中受祖先汉高祖刘邦委托回到三国,魂穿于汉献帝刘协,开始了一段受命于天,拯救大汉,一统天下的奇幻之旅。
  • 伐戈

    伐戈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中原大地,战火连绵,谁能一主天下,谁又能笑傲江湖。河西一间小小书院,为何却引流天下学士?诸子百家,为何最后却分流天下?原本一介屌丝,为何却因一本破烂不堪残损的家谱而穿梭而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却焚书坑儒?这里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
热门推荐
  • 蜜宠甜妻:老公,晚上见

    蜜宠甜妻:老公,晚上见

    安可可,一个智慧乐观、充满梦想的中糕点师。因为蛋糕做得太美味,引来总裁妹夫的疯狂追求。汤子嘉,邪魅冷酷,挥金如土,擅长用冷酷的外表掩饰内心的柔软的霸道总裁。妹夫竟公然出轨,移情别恋会做料理的安可可。霸气如他,岂能善罢甘休放过那个小女人?“女人!你这一生的蛋糕只能为我而做。”他轻佻起她的下巴,吐气如兰。她强忍泪水,只得被迫接受他的疼宠,在他身下承欢,夜夜笙歌。
  • 用我此生换你成仙

    用我此生换你成仙

    此生仿若初见,却已相识,因你而生,也因你而死,你说一切早已天定,局中之人在劫难逃,我是你无法成仙的原因,而结果却也是早已注定。“杀了我,你就可以成仙?”他面无表情的点头。“对。”“那你为什么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杀了我。”“此生,并不是结局......”相爱无缘终究陌路,便让我亲手送予你这最后的姻缘。
  • 跨越亿万光年来爱你

    跨越亿万光年来爱你

    写给我闺蜜的一本书,记录着他与他男朋友之间的小甜蜜。(我就当一个莫得感情的码字机器吧~)这本书里面可能也会掺杂着一些我和我闺蜜的日常。(也可能有多个cp?哈哈哈,这个得视情况而定啦~)他俩天天都是撒狗粮的一天,而我就是狗粮之下的炮灰???,所以把它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接受狗粮的洗礼吧哈哈哈可能因为情节需要,会有一点点虚构的成分在里面,但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哈~因为本人还是学生党,所以更新随缘啦啦啦~( ̄▽ ̄~)~日常小甜饼×每天都是狗粮满满的一天水蜜桃女孩vs巧克力男孩ps:百香果女孩是泥萌滴作者大大哟,至于原因嘛,嘿嘿,不告诉你????无花果女孩也是我们闺蜜团一员哟!还有没出场的闺蜜哟,如果我写到了会说的哟~
  • 五帝传说

    五帝传说

    金木水火土是为五行,五行为根。以人为本,是为修炼......
  • 异界逍遥邪少

    异界逍遥邪少

    混沌初开神龙戒,逍遥傲世三界外!上官逍遥得华夏上古神物神龙戒,遭同门窥视逼其自爆,灵魂携带神龙戒穿越到了一个充满魔法斗气的大陆,看上官逍遥如何逍遥异世,傲视群雄!
  • 有情人,终成故事

    有情人,终成故事

    “姑奶奶。你这是折腾啥呀?”我当时满是抱怨。因为小娘皮与她的小狗弄脏了我刚清洁干净的地板。?“它可怜!”小娘皮眼眶红红的,抽着鼻子。?“可怜你就往家里带?那要带你也带你家去,带我这干嘛吖?”“你也可怜。”?“我可怜?啥意思吖?”?“单身狗,都可怜。”小娘皮扁扁嘴,将小狗直接丢我怀里:“你俩同病相怜,正好做个伴。”?
  • 大师兄太胆小了

    大师兄太胆小了

    三十而立之年一事无成的李长青离开了都市回家创业。砸锅卖铁承包了五十亩地种药材,就在丰收在即,幻想着终于有钱可以娶媳妇盖房子的时候,天灾降临,药材全部毁了个干净,李长青跪在药田痛哭流涕的时候,鼻涕引来了九天雷霆,把他带到一个陌生而熟悉的《问道》世界。醒来后,李长青对天长叹“这辈子一定要娶房媳妇好好的活着!”
  • 完美闺蜜

    完美闺蜜

    每一个“我”,都渴望与“自己”邂逅、相知并相爱;对“我”而言,最完美的闺蜜是“自己”;在“我自己”的一生中,“我”和“自己”不离不弃,时刻相伴。辛瑗、袁欣比邻而居,早在彼此相识之先,家境普通、生活平淡幸福,性格平稳的辛瑗就对隔壁邻居精彩的生活心生羡慕。经由快递错发小事件,温和宁静的“辛瑗”与火热风情的“袁欣”意外相识。袁欣性格洒脱、外向活泼,人脉广泛,辛瑗原本素淡如水的生活就此有了更多精彩小波澜和改变。当然,二人也都幸运地邂逅了各自的那个“他”。
  • 学生青春期理想信念的教育艺术(上)

    学生青春期理想信念的教育艺术(上)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