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85000000032

第32章 易俗社名家小传(1)

一九一二年,易俗社在民主主义思想席卷华夏的热潮中,在一些知识界名流的奔走呼号下诞生了。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易俗社就重视对戏曲人才的培养。数十年易俗社培养和造就了大量的英才,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明星灿烂的艺术群体。

易俗社按照“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的宗旨,培养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学员不仅要学习戏曲科目,还要学习文化知识。创办之初,就聘请了当时最负盛名的秦腔艺人担任教练,如陈雨农、李云亭、党甘亭、刘立杰、唐虎臣、赵杰民,以及戏剧家封至模等,形成了一个实力很强的导演艺术群体。可以说是集西安、关中戏曲人才之大成。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三十七年中,培养了十三期共六百名学员,遍布于西北各省,对秦腔的流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雨农先生名嘉训,号雨农,乳名德姬。一八八0年生于西安市东关龙渠堡一个贫农家庭。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而经商。但生性不喜做生意,后竞偷偷跑到临潼参加了班头胡奎领导的华清班学艺。工旦角。说起他的授业教师,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旦。他凭着自己的聪颖和对艺术的感悟力再加上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不久便蜚声关中,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着名演员了。

陈雨农先生不故步自封,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在掌握传统演技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深入研究角色,分析剧情,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塑造角色,给人物形象以新的活力。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他的拿手戏《走雪》、《送女》、《周仁回府》中,他都有突破性的表现,使当时的观众叹为观止。《走雪》中有一段曹玉莲过独木桥的表演,开始她踌躇不前,不敢前行,接到一枝杨柳后方轻松踏上桥身,未过一半,偶尔下视,万丈深渊不见底,惊得她震颤着腰肢,目光流转,吞吐失神,那种维妙维肖的表演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周仁回府》中的周仁妻是个侠肝义胆的古代妇女,雨农先生不是简单图解她的侠义,而是把她做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来表现的,她的替嫂赴义,经过了痛苦的思想斗争,她的超乎常人的侠义行为是有坚实的生活依据的。从而使这个人物既真实可信,又感人至深。

正当陈雨农先生的玉庆班欣欣向荣,他自己的演技如日中天的时候,易俗社成立了,他那颗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勇于创造的心被激动了,置个人得失于不顾,毅然加盟易俗社。以月薪二十四元的报酬,开始了他为时三十年的教练生涯。在第一批学生开始演出时,他又慷慨捐赠了自己辛苦得来的全部戏剧服装。

陈雨农先生凭着他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和献身于戏剧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不仅在易俗社导演了三百多部戏,培养了大批优秀演员,还在表演、调度、唱腔、化妆和服装上有许多革新的创造。在唱腔上,他突破了原有的十言、七言规律,创新了重字叠句,长短不一的句法,如在《昆阳战》里的新唱腔:“莺儿黄、莺儿黄,莺儿惊醒我梦黄梁,谁教你忽儿—忽儿—戎儿—戎儿飞叫在杨柳上,惹得奴情境心慌慌,泪珠儿汪汪,梦不到昆阳,哎呀,哎呀,梦不到昆阳”。还有《黛玉葬花》等戏的唱腔,既委婉缠绵,意犹不尽,又不失秦腔的风格韵味,实在是秦腔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表演上,他揉取的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每接到一个剧本,他总是反复多遍阐读,直至能够背诵,然后向演员讲解剧情,启发演员的创造性,而不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凭着他多年的舞台实践,加上博采众长,吸取京剧、汉剧许多演技,学习名演员的“绝活”,借鉴其他剧种如皮影戏的经验,推出了大批有巨大影响的戏。最负盛名的有《夺锦楼》、《一字狱》、《三滴血》、《软玉屏》、《韩宝英》、《殷桃娘》等。着名剧作家范紫东说过:“剧本叫雨农先生一排就活了,我的戏能受观众欢迎,还有他的很大劳动功绩在内。”陈雨农在化妆、服装、布影上也有不少贡献。

从清末到抗日战争时期,秦腔的大部分演员都得到过陈雨农先生的培育和教诲,秦腔的改进和提高先生是举足轻重的一位。封至模先生说:“我们学习他,要学习正确的学艺思想创造精神,还要学习他坚持不渝的斗争意志,尊重传统,大胆进步,把秦腔事业推到新的阶段。”

陈雨农一九四二年因脑充血病逝,享年六十二岁。

和陈雨农一起应聘易俗社任教的李云亭先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须生,艺名麻子红。他深谙名须生润润子技艺之精华,擅长身段戏。他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高亢,《拆书》、《杀驿》、《广寒图》等在当时无可匹敌。他作戏贴切入微,如愤慨时的抖须,踌躇时的脚踏三锤,堪称“绝活”,多为后人所效法。尤其是他和陈雨农合作的《走雪》,经过他俩多年的切磋和舞台实践,一招一式皆经过精心设计,万般锤炼,不仅倾倒了当时的观众,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成为秦腔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李云亭在易俗社,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五年只任教三年,就导排了二十出创作剧目。包括《陈家谷》、《开国图》、《崖山泪》、《卜式传》等。李先生执教,身体力行,把他从实践中得来的艺术精髓无私地完全奉献给学生。他排戏讲究吃透人物性格,再注入自己的生活情感,所以表演起来感人至深,能引起观众共鸣。他还极注意演员的面部表情,所谓喜怒哀乐均在面部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班学生中的须生杨启华、左醒民、田养民等皆受过他的亲身教诲,受益非浅,以后都很有成就。

李先生于一九一五年离开易俗社加入榛苓社,后又入三意社。于一九二一年英年早逝,享年四十九岁。

易俗社成立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一三年,党甘亭人社任教。

党甘亭(艺名胎里红),工花旦,十一岁登台,便一鸣惊人,红遍关中,因其少年成名,人便称为“胎里红”。他扮相俊俏活泼,表演细致入微,常有惊人之举,使观众忍俊不禁。因为他出名早,观众喜爱,班主看重,演戏用力过度,二十岁时嗓音便有些不支。人易俗社任教后,他的导演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的导演手法和陈雨农不同。他是因人施教,常给一些有特长的学员“吃偏食”,于无人处。秘授“绝活”。所以有不少日后名声大噪的学员吃过他的“小灶”。他还有伯乐之德,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用。如刘箴俗的拿手戏《玉虎坠》、《忠孝图》是党甘亭亲授。再如王天民初习小生,经党先生的指点后改学花旦,演《柜中缘》一炮走红,奠定了他在秦腔舞台上的基础。张秀民原学须生,党先生认为他的才能不在须生,为他改排一出《宴御留妻》,立时红遍长安,终成大器。

党先生排戏,讲究细密精湛,于细小处见功力,所以每出戏皆有让人拍案叫绝之处。他把他的后半生几乎全部贡献给了易俗社的教练事业。他先后执导的本戏如《燕子笺》、《仇大娘》、《鱼水缘》、《双诗帕》、《飞虹桥》、折戏如《柜中缘》、《小姑贤》等数十出,至今声誉犹存。

在易俗社的教练队伍中,唐虎臣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于一九一五年到易俗社执教共三十余年,鞠躬尽瘁,为培养戏剧人才苦费了毕生心血。

唐先生是山东济南人,本是京剧演员。他的功底扎实,艺术造诣很深。在戏剧舞台上唐先生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对于服装也颇有研究。他按照京剧演员的路子训练学生,对学生练功要求极为严格,在他的努力下,秦腔的武戏出现了一个新的突破和飞跃。沈和中、杨启华、李可易、王秉中、王蔼民、徐抚民等在其教诲下,成为具有较高技巧的武功极好的演员。

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唐虎臣先生对学生的那份挚爱深情。唐先生有长者之风,他对学生在事业上如严父,在生活中像慈母。有人病了,他亲奉汤药;有人冷了,他送上被褥。夜间他常提着油灯巡视宿舍,和学生同食同宿,学员们昵称他“唐爸”。遇到登台演出时,更是唐先生最忙碌的时候,对每一个学员,从头到脚无一处不审视。戏一开,站在幕后督演,看到有好的招式立即表扬,有不足之处当下指正,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学生深受其益。直至如今,受过唐先生教诲的人们对他那种严于治学,诲人不倦的教学作风和“师徒如父子”的深情厚谊感念难忘。

刘立杰是一九一五年到易俗社任教的。他是临潼县雨金屯人,幼年家贫失学后到泾阳学木匠,二十三岁方到胡魁所领的魁盛班(后改华清班)学艺。故人称“木匠红”。刘立杰自幼喜爱秦腔,未拜师以前即会许多段子,干活之余,自唱自娱,常引得许多民间鉴赏家来聆听,在他们的鼓励下,放弃木匠不干而从艺。他扮相儒雅俊美,嗓音绵远深厚,老生是其所长,尤其是唱工繁重的戏,他演得最为得心应手,所以和李云亭一样,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须生。《八义图》、《李陵碑》、《反徐州》、《乾隆打宫》等皆是他的绝唱。生前澄县高庙三月过会,常有两家戏台对班,相距不远,互比高下。渭南少华村戏班重金聘刘立杰去“打擂台”,台上演《吴起回国》,刘扮的吴起之父上台只一句“上得城楼用目观……”台下观众便蜂涌而至,为少华村的戏班子争足了面子。由此可见刘立杰当时的号召力之大。

刘立杰之为人,不浮夸,少言语,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之风。他在易俗社先后执教近十载。他排戏,必先给学生详细解剧情,分析人物性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他对剧本的理解也较时人为深刻。他常根据人物的性格设计唱腔,对一些剧目也有不少创新,如《黄河阵》中的燃灯道人和《国士桥》中的豫让从脸谱并唱工都有独创之处,这已成为典型为后人所仿效。他导排的创作剧如《中牟令》、《贺家坟》、《鲁相拔葵》等影响极佳。

当时易俗社任教的还有赵杰民。他工青衣、小旦。他做戏老成持重,声音坚实而缠绵。一九三四年曾与雒秉华一道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五家坡》唱片,为秦腔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他在易俗社先后导演四、五十出戏,如《天足会》、《孤儿记》、《金玉莲》、《二郎庙》等,深受观众欢迎。

在易俗社的教练群体中,封至模先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出身于世代书香门弟。本人先从西安第一师范毕业,后又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习美术,在校期间即与着名戏剧家陈大悲、李健吾共同涉足话剧艺术,演出了《幽兰女士》、《一元钱》等。又求教于北京着名京剧票友王寿山,习青衣,在京演出《五典坡》、《三娘教子》等,受到观众好评。一九二六年在承德中学教美术时对秦腔发生兴趣,从此终生和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三一年封先生应聘到易俗社任职。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所以在编剧、导演、教学、理论、宣传以至于服装、道具、经营方面都有建树。

抗日战争时期,他短期内编排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剧目,到北京演出,唤起民众、呼吁抗战,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

封先生教育学生,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专业学习、文化学习、生活细节到待人接物都从严要求。为丰富学生的技艺,请搞话剧的刘尚达上表演课,请戏曲专家刘仲秋等上戏曲理论课。在京期间,带领师生到“富连成”,北平“中华戏校”参观学习。请京剧名流齐如山、尚小云、苟慧生、李万春、马连良等与师生座谈,不仅大大增加了易俗社的知名度,而且把秦腔艺术向高层次推进了一大步。

封先生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一九三四到一九三五年间,两次请上海百代公司来西安为易俗社灌制唱片三十余张,先生并亲自解说,这些唱片成为最早的秦腔音乐资料。

在排戏方面,先生继承和发扬了陈雨农先生的特长,注重对剧情、角色的分析,既继承秦腔优秀传统技巧,又借鉴话剧、电影、京剧等许多表现手法,丰富了秦腔艺术。他改编排演的《箭头鸳鸯》、《龙门寺》、《渔家乐》、《奇双会》等剧目都焕发了新的色彩。

封先生在易俗社任职七年,创作改编了二十个剧目,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对易俗社的发展和整个秦腔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易俗社既拥有这样一批秦腔名流为教练,自然许多学员学有所长,并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秦腔演员来。

一九一三年一月一日,首期甲班学生在西大街城隍庙举行第一场演出。当身着制服的易俗社学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列队入场时,群众欢呼雷动,夹道欢迎,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动人场面。

一期学生赵振华在一九一四年就誉满关中。他在《三回头》、《重台别》等剧目中的精湛表演,甚至被行家称为“雨农不如”。接着,易俗社就形成了以二期学生刘箴俗为首的六君子(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苏牖民、马平民)为中心的群星璀灿的辉煌时期。

刘箴俗是早期秦腔演员中最杰出的代表。从一九一四年起,几十年中。几乎无人可以与之比拟。他原藉户县,生于一九0三年,九岁丧母,十一岁随父至西安卖羊血为生,同年投考易俗社,因家贫,衣衫烂褛,面有菜色,“不堪入目”而被拒,出门时,适被孙仁玉先生遇见,孙先生慧眼独具,当时就认为是块可凿之玉。说这是“小翠喜”一流也。入社后,刘箴俗对戏剧表现了极高的天赋和领悟力。在陈雨农和党甘亭两位教练的悉心教导下。不久即粉墨登场,第一次演出就博得了满堂彩,从此为观众所瞩目。以后又演出了《慈云庵》、《忠孝图》等,被观众赞为“神童”,人称“虼蚤红”。孙先生又专为刘箴俗编写了《春梅传》本戏,是取材于《聊斋》里《青梅》一段故事。由党甘亭导排。因导演、演员之杰出。一时誉满长安。山西景梅九先生写诗赞曰:

生小十三上舞楱,

窈窈身似女儿柔!

只因一曲青梅传,

到处逢人说嚖刘。

以后陈雨农又为其导排了《蝴蝶杯》、《复兴图》、《玉镜台》、《夺锦楼》、《若耶溪》、《惜花记》等剧。他都演得独树一帜,声情并茂,入木三分。当时,有人在报上撰文称赞道:“予初闻人言,箴俗有过人之才,欧梅之风,是日一见,实心许之。将来梅菊争辉,梨园杰出,令欧阳予倩、梅兰芳鼎足而三,有厚望焉。”推崇若斯,刘箴俗之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一九二一年,易俗社赴武汉演出。极得三镇人民之热爱,对刘箴俗有南欧、北梅、西刘之称。刘箴俗在汉口拍摄《西施浣纱》剧照,欧阳予倩亲自为其指导,对他的演技给予高度评价。在武汉演出的一年多时间,是刘箴俗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他和诸位同学博采南方地方剧种之所长,逐使唱腔悠扬婉转、缠绵动听,拓宽了秦腔的音域。

正当刘箴俗在技艺上登峰造极之时,一九二四年七月的一天,演《美人换马》时晕倒在舞台上。于十二月去世,年仅二十一岁。刘箴俗的为人,耿直孤高,不入俗流,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淡视钱财,专注艺术,他的生命虽然如慧星般短暂,却闪电般地照亮过这个世界。

同类推荐
  • 思棠心语(下)

    思棠心语(下)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寓所。一种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有其自身的传统,传统是文化的根,民族的魂。
  • 老北京趣闻与传说

    老北京趣闻与传说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北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北京扎根,不仅仅因为北京有全国最繁华的街道、最豪华的商场、最时尚的品牌,更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是一本让人品不够的书,是一座承载传奇的文化宝库——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的相继定都成就了她历史的厚重;什刹海、大栅栏、王府井、八王坟等地的繁华热闹成就了她的宜居宜玩;颐和园的传说、雍和宫的趣闻、十三陵的神秘、八大处的善缘成就了她的多姿多彩……北京,有太灿烂的文明、太辉煌的历史、太复杂的往事、太丰富的内涵,等着人去发现、欣赏、回味。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本书是作家、书评人维舟十余年评论生涯的阶段性总结,精选其解读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三十七篇文章,分为三辑:隐蔽的变迁、观念的起源、故事的讲法。从无根的现代人到由死线组成的人生,再到高科技中世纪,他细致描摹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到葡萄酒兑雪碧,他辛辣剖析新老观念的碰撞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分析广告民族主义、电视国学热等文化现象,到解读《盗梦空间》《飞屋环游记》等流行文化作品,他试图挖掘表面现象之下隐藏的另一套逻辑、意义或阐释。透过维舟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评论,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熟悉的文化现象和未经省察的观念,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身处的时代。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城帝葬

    荒城帝葬

    在一个荒凉的小村里。神秘的从村外降落一个神秘的大石头,在这个大石头上,襁褓中有个婴儿................所有的奇异由此开始,,,,,在别人眼中的他是暴君,魔王,魔鬼,所有的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所有的一切如梦如梦如幻,,,,,
  • 皇黎一统志

    皇黎一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成长的小路

    成长的小路

    成长来源于生活,源于挫折,然后走出成长!
  • 短篇小杂记

    短篇小杂记

    再美的曾经,再美的风景,也全都散在了花开花落中。我们没有谁,能够战胜岁月,战胜时光。与其那样,不如让我们在静谧的人生中,任它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豪门:复仇千金归来

    重生豪门:复仇千金归来

    【男女主身心干净】前世,她被未婚夫和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异能、空间觉醒。看看谁还能阻挡她的复仇之路!可她身后的两位神秘的美男是怎么回事?一个说要永远保护她,一个说他们是命中注定的。她到底要选谁?【女主:苏沁雪】
  • 一个大佬的成长日记

    一个大佬的成长日记

    来自现代的女特工C9在执行秘密任务时意外身亡魂穿异世一身份不明的孤女身上暂住寺庙,因救一特殊女子被赶出寺庙开始玩世不恭的流浪生涯,不料与特殊女子下山之后开始被神秘组织追杀,在逃亡途中被迫开始了一场成为一个虐打别人的大佬的艰辛学习。C9(凌九):我也不想的,是你们逼我成为大佬的。众人:……
  • 这个明星要走花路

    这个明星要走花路

    “油管网自制节目《说唱之声》诚邀全球说唱歌手!”“奇异果的自制节目《练习生》:所有在训练室里挥洒的汗水,为梦想努力拼搏的练习生们?想出道么?就来《练习生》吧!”“泡泡视频国内首创和即将推出的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0》,诚挚的向各大经纪公司发出邀请!”成乘因为热爱音乐,参加了在三大平台的影响下籍籍无名的原创节目开始,踏上他的音乐腾飞之路。
  • 凰倾天下:废柴三小姐

    凰倾天下:废柴三小姐

    她,本是花家的天纵娇女,世代无双,奈何爱错人,嫁错郎,导致家族灭门,自己却被诬陷为凶手,唯一宠爱她的哥哥为了护她而死,被至亲至爱追杀,惨死风雷台。再度睁眼,重回十年前成婚那日,可惜她却不再是那个天纵娇女,反倒成了家族嫌弃欺辱的对象,花轿还未进府,却被那人当街羞辱。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落毛凤凰不如鸡,可我花璃玥不是软柿子,就算暂且落魄,也轮不到众人皆辱的地步!方云鹤,前世今生,新仇旧恨,三年之后,我花璃玥定要你为当初之行懊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