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9500000016

第16章 浅谈篆刻(3)

8.陈鸿寿

陈鸿寿,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字子恭,号曼生,别号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在篆刻上,他继承了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等人的风格。其篆书略带草书意味,喜用切刀,运刀犹如雷霆万钧,给人以苍茫浑厚、爽利奔放之感,使“浙派”面貌为之一新。他的风格对后世影响较深,与陈豫钟齐名,世称“二陈”。

他还善书,隶书奇绝,自成一体;行书亦清雅不俗。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评他为:“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楷古雅有法度,篆刻得之款识为多,精严古宕,人莫能及。”除此,陈鸿寿擅长竹刻,山水、花卉、兰竹,博学能诗,还善制作和识别茶具,公余之际常识别砂质,创作新样,自制铭句镌刻器上,曾风行一时,人称“曼生壶”。著有《桑连理馆诗集》《种榆仙馆印谱》等行世。

他所刻的“琴书诗画巢”一印,线条浑厚、苍劲,切刀痕迹显见,为浙派典型的朱文印风格,此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法可循。而“南芗书画”一印,篆书笔法平稳,虽是仿汉印之作,但刀法从浙派中来,有稳如泰山之感;虽边栏破损任之,但全印却反呈苍劲浑朴之气势,这非得要有娴熟之刀法和深厚之功力不可,于此可见他的成就。

9.赵之琛

赵之琛,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字次闲,号献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生布衣,多才多艺,工诗文、书画,精通金石文字,尤其工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

他的篆刻,初得陈豫钟传授,兼师黄易、奚冈、陈鸿寿。早年篆刻章法长方,善用冲刀,笔画如锯齿;后用切玉法,笔画纤细方折;边款以行楷书为之,笔画生辣细劲;晚年刀法和章法已无太大变化,多承师法。

他生性嗜古,长于金石文字,阮元所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的古器文字,多半出自于他的手摹。他的印文结构不但秀美,且善于应变,用刀爽朗挺拔,楷书印款秀劲涩辣;其印作,曾得过陈鸿寿的推崇与赞许。印谱有《补罗迦室印谱》,著有《补罗迦室印集》行世。

他所刻印以切玉法驱刀最为有名,如“长乐无极老复丁”、“三碑乡里旧人家”二印即是仿汉切玉法,章法自然、清秀瘦劲,可见其所长。

10.钱松

钱松,清代书法、篆刻家,初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擅作山水、花卉;工书,他的隶书、行书功力深厚,为时所重。

篆刻则得力于汉印,据称他曾手摹汉印二千方,赵之琛见后惊叹道:“此丁、黄后一人,前明文、何诸家不及也。”

他的一生见闻广博,故于章法显出与众不同,并时出新意;刀法在总结前人经验之上,自创出一种切中带削的新刀法,立体感强,富于韵味。之后,严荄将他与胡震的作品合编为《钱胡印谱》,亦有人将他个人作品汇辑成册,取名《铁庐印谱》。

他的刀法继承浙派风格,章法则取汉印结构,如“陈老莲”“胡鼻山人宋绍圣后十二丁丑生”二印,一白一朱皆是,可见其学浙派之造诣功深。他用刀多是碎刀细切浅刻,温朴中而显浑厚,颇得汉印之意蕴,时人评誉甚高。赵之谦曾说:“汉铜印妙处,不在斑驳,而在浑厚;学浑厚则全恃腕力,石性脆,力所到处应手辄落,愈拙愈古,看似平平无奇,而殊不易貌。此事与予同志者,杭州钱叔盖一人而已。”

11.邓石如

邓石如,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

因家庭贫困,邓石如曾以砍柴卖饼维持生计,暇时随父亲学习书法和篆刻,甚工。后游寿州,入梅缪府中为客。梅氏家中有很多金石文字,因得以观赏历代吉金石刻,每日晨起即研墨,至夜分墨尽乃就寝,历时八年,艺乃大成,四体书功力极深,曹文埴称之为“我(清)朝第一”。

他的篆刻得力于书法,篆法以“二李”(李斯、李阳冰)为宗,而纵横捭阖之妙则得力于史籀,间以隶意,故其印线条浑厚天成,体势奔放飘逸。朱文印取宋元章汉,白文印则以汉印为主,印风茂密多姿,章法疏密相应,刀路平实缓和。邓石如还开创了“以汉碑入汉印”的先例,弟子吴让之誉为“独有千古”。赵之谦对邓石如也是极为推崇,称邓石如“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可通风,即印林无等等咒”。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一印是其代表作品,章法奇妙,文印俱佳,结构和谐,为邓氏难得一见之精品。“笔歌墨舞”“意与古会”二印,笔意流畅,线条婉约,亦颇具正气。

其篆刻,刀法苍劲浑朴,婀娜多姿,冲破时人只取法秦汉铄印之局限,世称“邓派”,亦又称“皖派”者。风格所及,影响了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澍、徐三庚等人,是杰出之篆刻家。他的原石流传极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谱》《邓石如印存》等。

12.吴熙载

吴熙载,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廷飏,字让之,亦作攘之,别号还有让翁、晚学生、晚学居士、言甫、言庵、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

他自小博学多能,善作四体书,恪守师法,尤精篆、隶,功力深厚,温婉圆润,收放有度。擅长金石考证,精通文字学。师事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算是邓石如的再传弟子。

他的篆刻师法邓石如,以汉篆治印。对邓石如的篆刻,吴让之更在继承之上有所创造,故章法上更趋稳健、精练,刀法更加圆转、流畅,从而将邓石如“以笔意见胜”的风格推向高峰。

他的刀法运转自然,坚挺得势,较能表达笔意,晚年作品更入化境,对当代中、日印坛影响较大。著有《通鉴地理今释》《师慎轩印谱》《晋铜鼓斋印存》《吴熙载篆刻》等。晚清印人如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等也都比较重视他的作品。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一印,得邓石如章法之精髓,布局疏密天成,文字方圆互参,笔画舒展,虚实相生。

“砚山鉴藏石墨”一印也是吴熙载朱文印的代表作品。此印貌似无奇,排得均匀整齐,印文能显舒展开张之势,这得力于他的秀挺书法。

“攘之手摹汉魏六朝”一印,印文排列自然,书体浑朴,繁简平衡,笔画转折自然,得力于刻刀之轻灵,为以刀当笔之作品。

“吴熙载字攘之”印分三行,细线界隔,刀法畅达,线条圆劲且又浑穆,是创造性学习汉印的典范制作。

13.徐三庚

徐三庚,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字辛榖,号袖海,浙江上虞人。

此人兼通书法、篆刻、竹刻,并精古玩,多才多艺。他的篆刻,早年曾追摹元明印风,后攻汉印,并学邓石如、吴让之等人,对陈鸿寿、赵之琛等人风格深有研究;四十岁后参以汉篆、汉印结体及《天发神谶碑》意趣神采,颇见功力,风格飘逸、疏密有致,后自成一家,其印风有“吴带当风”之誉。

他的“徐三庚印”“上于父”及“图鉴斋”等印,笔画圆润,字体浑朴,颇有汉印遗风。他运刀熟练,不加修饰,其行楷边款,刀法劲猛,自然得势,不失名家风范。

14.清代印谱

明代之时,印谱汇集已然成风,印学理论亦是发达,尤其是顾从德所汇集之《印薮》(谱原拓本名为《集古印谱》),对明清印学流派之兴起,贡献颇大。

明代晚期,有张灏辑录当时印人篆刻之印计二千余方,谱成名为《学山堂印谱》,录作者五十余人;到清康熙年间,有周亮工辑藏印一千五百余方,汇集成谱,名为《赖古堂印谱》,计百二十余人,此二谱对后世影响亦大。

另有丁敬的《武林金石录》、汪启淑的《飞鸿堂印谱》、蒋仁的《吉罗居士印谱》、黄易的《秋景庵印谱》、何元锡的《丁黄印谱》、陈豫钟的《求是斋印集》、陈鸿寿的《种榆仙馆印谱》以及邓石如的《完白山人印谱》等印谱,对后世影响亦非小,尤其是各大流派之印人必看之印谱。

清代之篆刻风行,除汇集印谱外,为印人立传亦是清朝所创之举,著名者有清代周亮工的《赖古堂别集·印人传》(三卷,亦名《印人传》)、清代汪启淑的《飞鸿堂印人传》(八卷,亦名《续印人传》)、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冯承辉的《历朝印识》和《国朝印识》等,为印人了解篆刻提供诸多方便,以功不少。

三.谈篆刻小记

1.《李庐印谱》序

聚自兽蹄鸟迹,权舆六书。抚印一体,实祖缪篆。信缩戈戟,屈蟠龙蛇。范铜铸金,大体斯得,初无所谓奏刀法也。赵宋而后,兹事遂盛。晁王颜姜,谱派卓著。新理泉达,眇法葩呈。韵古体超,一空凡障,道乃烈矣。清代金石诸家,搜辑探讨,突驾前贤;旁及篆刻,遂可法尚。丁黄唱始,奚蒋继声,异军特起,其章章焉。盖规秦抚汉,取益临池,气采为尚,形质次之。而古法蓄积,显见之于挥洒,与检之于刻画。殊路同归,义固然也。不佞僻处诲隅,昧道懵学,结习所在,古欢遂多。爰取所藏名刻,略加排辑,复以手作,置诸后编,颜曰《李庐印谱》。太仓一粒,无裨学业,而苦心所注,不欲自薶。海内博雅,不弃窳陋,有以启之,所深幸也。

2.《乐石社记》

粤若稽古先圣,继天有作,创造六书,以给世用,后贤踵事,附庸艺林。金石刻画,实祖缨篆。上起秦汉,下逮珠申,彬彬郁郁,垂二千年。可谓盛矣。世衰道微,士不悦学。一技之末,假手隅夷,兽蹄鸟迹,触目累累。破觚为圆,用夷变夏。典型沦丧,殆无讥焉。

不佞无似,少耽痂癣,结习所存,古欢未坠。曩以人事,羁迹武林,滥竽师校。同学邱子,年少英发。既耽染翰,尤耆印文,校秦量汉,笃志爱古,遂约同人,集为兹社,树之风声,颜以乐石。切磋商兑,初限校友,继乃张皇。他山取益,志道既合,声气遂孚。自冬徂春,规模浸备。复假彼故宫为我社址,西泠印社诸子,觥觥先进,勿弃葑菲。左提右挈,乐观厥成,兹可感也。

不佞昧道懵学,文质靡底。前无老马,尸位经年。伏念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而雅废夷侵,贤者所耻。值猖狂衰廓之秋,结枯槁寂寞之侣。足音空谷,幽草寒蛩,纵未敢自附于国粹之林,倘亦贤乎博奕云尔。爰陈梗概,备观览焉。乙卯六月李息翁记。

同类推荐
  • 枕着唐诗梦游

    枕着唐诗梦游

    读唐诗,我们感受较深的,是诗人们的失意、落魄、贬官、流放;是他们借酒浇愁,诟病读书,向往归隐的无奈;是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子精神。读唐诗,虽然每每有引古自伤的情绪,但转瞬即逝。萦迴于胸间的,是对于唐代官员诗人、布衣诗人丰富社会阅历的艳羡,是对他们自由心灵的由衷的敬佩。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卷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卷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海派律师在虹口

    海派律师在虹口

    本书选取律师行业这一社会侧面,通过上海市虹口区16位经历各异、风采独特的著名律师的纪实采访,以及他们个人专业和事业的成长经历,描绘了历史和时代的巨大变迁,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法治进程的波澜壮阔和海派律师的精神风采。
  • 天上云端

    天上云端

    在宇宙的每个角落,耸立着各种不同形状的铜门,这扇铜门将两个世界隔开,铜门之后的那个世界人们称之为“幻境”。关于幻境的历史,人们似乎已经模糊不清,没有人去追究……幻境的三大原则世人都知道。1、你可以从幻境里拿走特定的物品。(如道具、技能等)2、从现世界带进去的物品,只能使用。3、在幻境中死亡,现世界中也会同时消失。当人们从幻境中获得力量时,即使和平,也是大争之世!
  • 重生王稳健

    重生王稳健

    王稳健异世重生,得天下最神秘武魂,成就超凡霸业的异界之路。
  • 却道是海棠依旧

    却道是海棠依旧

    在宫外的时候,为了度过旱灾活下去,海棠出卖的是自己的身体。进宫了以后,同样为了活下去,海棠能出卖的只剩自己的灵魂了。
  • 宇宙与梦想

    宇宙与梦想

    这是一片雄奇壮阔的星海世界,无尽的生命种族,无尽的奇地宝藏,无尽的热血传奇,都在这里。
  • 再相缝

    再相缝

    正经版:乱世起,伤别离,英雄恨,佳人泪,锦书残,何日再相逢?莞尔笑,神箭发,浩然歌,宝刀举,战风云,一曲再相缝。不正经版:罗晞发现爱慕她的一群小娘子中多了一匹狼。罗晞:那个谁,我喜欢逛青楼混赌场聚财杀人养兵造反复仇,我俩不配!某匹狼:你逛青楼我把门,你混赌场我望风,你杀人我递刀,你聚财我任宰,你养兵造反复仇我陪你一起斩奸除恶收拾乱世看日出华章,我俩绝配,不考虑一下么?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超武修罗

    超武修罗

    三维宇宙。八大位面。无上神域。一代主宰。至高天赋。绝代天骄。黯然陨落。愤愤不甘。绝地重生。回归神域。“所有的一切已经堕落了,那么....就重新开始吧。是时候易主了!!”
  • 丹器大帝

    丹器大帝

    一次意外,商焱获得了不平凡的能力,同时觉醒了厄难之体,获丹仙传承,机缘无数,却不断给身边的人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