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13500000005

第5章 《日夜书》——串味的暧昧

他们一口咬定自己只有悔恨,一不留神却又偷偷自豪;或情不自禁地抖一抖自豪,稍加思索却又痛加悔恨。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这是当时一首流行歌。一代少年对远方的想象,几乎就是由这一类作品逐渐打造成形。远方是什么?远方是手风琴声中飘忽的草原,是油画框中的垦荒者夕阳下归来,是篝火与帐篷的镜头特写,是雕塑般的人体侧影,是慢镜头摇出的地平线,是高位旋转拍摄下的两只白鸥滑飞,是沉默男人斜靠一台拖拉机时的忧伤远望……哦,忧伤,忧伤太好了,太揪心了,男人的忧伤简直就是青铜色的辉煌。”

这是知青曾经有过的一种情怀,对即将奔赴的那个陌生农村世界的一种想象。“远方”不仅空间上遥远,心理上也遥远,却被视为某种革命事业的起点。知青那一代人相当特别,有一批人十几年前下岗了,已经被社会遗忘了,与此同时有另一群人活跃在聚光灯下。是什么东西塑造了知青那一代人?当年他们下乡插队到底在干什么?同在一个地方插过队的人,是什么东西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坦白讲,知青文学已经太多了,还有什么好写的呢?韩少功觉得意犹未尽,所以继续在写。

《日夜书》弥漫着知青情怀,有些故事虽然似曾相识,但在韩少功笔下还是相当生动。比如知青好斗,有时候是文斗,斗谁见多识广,但其实往往是虚张声势。有一场读书人之间的口水仗是这么打的:“‘你们读过《斯巴达克思》?’‘哎呀呀,通俗文学在这里就不必谈了吧?’‘那你们读过吉拉斯的《新阶级》?’‘也就看两三遍吧,不是太熟。’‘说说《资本论》吧。’‘不好意思。请问是哪个版本?是人民版,还是三联版?还是中译局的内部译本?我们最好先约定一下范围,不要说乱了。’‘你们知道谁是索尔仁尼琴?’‘你是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还是《玛特辽娜的家》?你要是想听,我都可以给你讲一讲。’‘那……请问你们如何评价奥威尔的《1984》?’……”

韩少功写道:“这种对话像打牌,各方都决心压对方一头,四连炸,同花顺,一个个都争相拍出大牌。对方读过的书,那就没什么好谈了,没读过的才应该成为话题,才是缺口、软肋以及决战机会,必须一举发现,狠狠抓住,穷追猛打,打得对方晕头转向。”这的确塑造了知青那一代人的某种集体性格和某种文化气氛,那种东西直到今天仍在很多中国人身上看得到。不过,能说它们只属于知青吗?我不太肯定。

小说背景设在“白马湖茶场”,当年有一群知青在那里插队。整本小说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主角,有一个叙事者叫陶小布,另有五六个主要人物穿插其间。小说不是采用顺叙法,叙事线索前进一下又倒退一下,在回忆下乡往事时会忽然切换到人物近况。这种叙事结构使得小说看起来有点松散,韩少功说是人物列传,但我不太赞同。人物列传的形式是,虽然人物之间的故事有所交叉,但彼此还是分割得相当清楚的,叙事方式也不会这样忽前忽后。这本小说更像是韩少功对知青经历的回忆和感怀,以及一些他觉得不可不发的牢骚、思考和无奈的慨叹。

马涛是小说中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物。这个人好像是个出类拔萃的奇才,好像什么都读过,好像什么都懂,自负得不得了,甚至有狂妄的政治野心,想建党搞革命,后来当然给逮去坐牢了。坐牢期间,全家人倾囊而出给他买营养品,但他仍然觉得不够,认为你们对我不好就是对中国思想界的打击,就是对国际文化事业、革命事业的打击。这种自大一直陪伴着他,后来他以一种半流亡者的身份跑到国外,继续做一个疯狂的民间思想家,在文人圈子里跟人争风吃醋。这种气氛和感觉,我觉得韩少功写得非常到位,今天我们还能见到很多这样的人。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莫名其妙的书,那些作者写完书稿就寄给我,或者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自费印刷,书中都宣称破解了人类某个千年谜题,创建了某种新学派、新主义,颠覆了过去所有的一切。那些作者认为众人皆醉他独醒,大家都看不懂反而证明他高明。

这种极度狂妄和自闭到底是怎么来的?今天中国有形形色色非常古怪的人:有一些是像马涛那样狂妄自大的思想家;有一些是庸碌无为的地方官员,你不能说他是坏人,他有时甚至想做点好事;有一些艺术家搞出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一天到晚混迹江湖,把自己搞得像个大小孩,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还有一些浮浮沉沉的小商人,有点鬼精灵,有时想搞点诈骗……

这本小说对各种人物性格的描写很到位,至少抓住了知青那一代人的某些性格特征。这些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养成环境是他们少年时代在农村生活的环境。那个环境当然也有好玩的东西,但也经常发生一些很奇异的事情,比如打赌敢不敢吃死人骨头。有一次为了赚50张饭票,陶小布闭眼想一想电影里舍身炸碉堡的英雄,然后大喊一声“毛主席万岁”,开始大嚼猛咬死人碎骨,吃到反胃才拔腿跑到溪边呕吐,从此恶名昭彰,大家都怕他。这个人是不是毫无信仰呢?不见得。在大家都饿得发晕的非常态时期,为了得到饭票,再加上少年意气以及某种气氛,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了。这件事对一个少年的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个连死人骨头都敢吃的人,长大后还有什么不敢干的事呢?不过,我们发现陶小布后来不算太坏,是个有点良心的厅级官员。是不是因为陶小布身上承载了作者很多想法,所以没让他变得太负面?这很难说。

知青群体靠什么维系呢?一起下乡的经历,经营多年的友谊,以及定期的聚会。当年带领陶小布下乡的郭又军是白马湖知青维系情谊的核心人物,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聚会。有时晚辈也来参加聚会,老知青就会说:“我们那时候,哪有你们这样浪费?”“我们那时候,一担谷一百八还上坡。你哭都哭不动吧?”“你们这些蜜罐子里泡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一天打蛇七八条,不算稀奇。”“我们那年月,连一罐猪油也是大家分,没人敢独吃。”“给鸡打青霉素,你不会吧?”……这些知青似乎在夸耀什么,然而他们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向来喜欢发议论的韩少功这样认为:“比较而言,启蒙前辈也好,卫国老兵也好,怀旧态度大多是单色调,只有自豪,绝少悔恨,几乎是雄赳赳的一心一意。但从白马湖走出来的这一群要暧昧得多,三心二意得多。他们一口咬定自己只有悔恨,一不留神却又偷偷自豪;或情不自禁地抖一抖自豪,稍加思索却又痛加悔恨。他们聚集在郭又军这只老母鸡的翼下,高唱一首首老歌,津津乐道往事,结伴寻访旧地,深情看望老房东或老邻居,接受当地新一代官员的欢迎和赞美,甚至编影集,排节目,办展览,筹建纪念碑……一切英雄怀旧的外形都有了,但他们的表情始终要低几度,口气总是要带点躲闪,有点强打精神的意味,似乎是对一笔亏损的生意,不便大吹大擂和恋恋不舍。他们的自豪与悔恨串味,被一个该死的白马湖搞得心情失调。”

郭又军后来混得很不好,改革开放后工人阶级出身变得不再重要,工人阶级现在变成打工仔,社会环境彻底变了。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倒闭的大潮中,知青们的聚会更多时候是在抱怨。“‘地狱’‘劳改’‘大迫害’‘大骗局’‘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九死一生’‘万劫不复’……这些出现在媒体上的流行用词,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顺耳,最为解气,最能记住。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就认定:说得太好了!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若不是因为下乡,若不是因为白马湖,他们哪会沦落到眼下这个地步?”然而,有一个问题大家几乎忘了问:“白马湖的农民会这样说?他们当然也觉得知青崽很苦,离乡背井更是可怜,但再苦也就是几年,顶多是服了几年兵役吧,而他们在白马湖活过了世世代代,甚至一直活得更苦和更累,那又怎么说?他们甚至不能享受知青的‘病退’和‘困退’的政策,没有招工和升学的优先待遇。”

韩少功认为知青那一代人过得并不好,“他们是被一些知识精英昨天认定必须赶下岗的人(为了效率),也是被同一批精英今天鼓吹必须闹上街的人(为了公平),是某种流行理论时厌时宠的那些影子”。对他们来说,谎言是必要的镇痛剂,谎言是另一种形式的真理。这时候我们看到韩少功一种很暧昧的态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他不会光说知青年代的黑暗面,还看到光明面;另一方面,他并不是这么简单地做一种政治判断,更关注的是知青那一代人该怎样活下去,如何把自己像一格一格播放的电影般的人生说得完整而又有意思。中国的现实真的太复杂了,不是单单某一种意识形态就能解释清楚的。

同类推荐
  •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一枚陀螺的勇气,源自它所经历的疼痛;同样,它的释然,也来自对过往深切的理解和深情的拥抱。让我们和作者共同回忆故乡与亲人。
  •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晨笛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晨笛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礼失求诸野

    礼失求诸野

    本书是由张石山和鲁顺民结成对话两方,围绕乡野民间久远流传并且依然活体传承的广义的风俗、传统、礼仪、规矩,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娶嫁,从生产方式到生活起居,操作出的一套对话体的长篇文字。这部著作,不惟对当代读者有所提醒、启示、确认的意义,它还应该具备晓谕后人的民俗文化史料性的价值。
  • 心中的信

    心中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心中的信》把第一批不寄的信结集出版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来,仍然不断在写着同样的信,所以,又有了可供结集出版的第二批。第二批《不寄的信》,涉及的内容比较起来,更加广泛了些,但是基本上还是一样的:阐发个人在感情上的各种感受,包括了个人的一贯观点。在快出第二批不寄的信之前相当久,已经很为书名伤脑筋,想过许多书名,如《不寄的信第二集》、《另一批不寄的信》、《又一批不寄的信》、《不拆的信》、《寄不出的信》等等。谁知道到了晚上,和林燕妮、俞琤、黄霑、郑君略几位,喝酒谈天,众多高手在场,灵机一动,何不请他们想一个书名?黄霑陡然大呼一声:「心中的信」。
热门推荐
  • 仙缘之来世爱恋

    仙缘之来世爱恋

    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这一天众神欢聚一堂,有说有笑的喝着酒,吃着菜说着话。
  • 这是多了些啥的希灵帝国

    这是多了些啥的希灵帝国

    本文是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远瞳所著的《希灵帝国》的同人作品,主要讲述陈俊的好盆友二胖——叶行文的一生……
  • 修仙之九死一生

    修仙之九死一生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仙路坎坷,血肉为引,白骨成路,一往无前
  • 思想课堂-伦理笔记

    思想课堂-伦理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棋墟之主

    棋墟之主

    世界为棋盘,众生为棋子,攻、守亦或者解,世间所经历的种种皆为昊天的旨意。我不当任人摆布的棋子,也不当个看棋人,更不想当下棋人。我要当那个掀翻棋盘之人!
  • 哑妃江山行

    哑妃江山行

    她,佟汐涵,堂堂大将佟荣耀的嫡女,天生一副好皮囊,长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采诗篇出口成章,尊她一声“才女”绝不过分,妥妥的太子妃人选。怎奈父亲怕妻,庶母秦氏当权,一场大火让她右腿受伤,浓烟呛伤变成哑巴。冠冕堂皇,为了家族的荣光,庶出小妹佟汐诺摇身一变成了嫡女,成了太子妃的候选人。落魄伤残的她成了无人问津的哑巴庶女,为报羞辱之情,她又被父亲当做弃礼送给了不成气候的六皇子…在这身份复杂、权势焦灼的乱世之中,她只求偏安一隅,一哑到底,却終不得所愿,不幸沦为了权力之中的一枚棋子。不能偏安,只能自谋,韬光养晦,且看哑妃江山行!
  • 网游之凤吟天下

    网游之凤吟天下

    每个人都有一段回忆,在游戏里的生涯,我认识了你,带领着你在游戏的生涯创出一个又一个完美又惊奇的事情,茵儿,我爱你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谷雨诗二

    谷雨诗二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邪王霸愛废柴逆风天

    邪王霸愛废柴逆风天

    惑,21世纪金牌杀手。被搭档陷害,一朝穿越成废柴。他翎浩陌,当朝的邪魅王爷。当他遇到她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