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2500000031

第31章 认识自我(5)

脱脱执政的时代,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时代。朝政混乱,盗贼蜂起,脱脱掌握国家大权,责任重大,如果没有顽强的智计来维持局面,很容易使事情败坏的。史书上往往称赞脱脱轻视钱财,远离声色,礼贤下士,恪守大臣的节操,具有古代贤相的遗风,但却被小人所迷惑,由于急于了结个人恩怨,以至亲自率军出征,结果是功亏一篑,被哈麻谗言陷害,死在淮安,国家也随之灭亡了。这是由于他平时不善于权衡事情的轻重,所以不能担当大任,这名神童的诗很巧妙地讽谏了他的这一弱点,可惜的是脱脱把它忽略了,没有悟出其中深刻而中肯的道理。

我听人说,以“讽”为谏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做法。那么,古代的大臣以忠言谏主为己任,直言尽忠,难道都不足为训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如果说进谏之道重在“讽”的话,那么,在尧、舜时代,君臣之间相互问答唱和,有这样的事吗?没有。在夏、商、周三代鼎盛时期,大臣献计献策,君主训导臣下,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呢?没有。上有圣明的君主,下有正直的大臣,君臣同心同德,举措得当,言语行动准确得当,即使有不足之处,随时可以指出,加以匡正,无不顺应民意,哪里用得着“讽”呢?之所以有“讽”,是出于不得已才这么做的。况且,所谓的“讽”,必须是旁征博喻,故意地绕着弯子讲道理,甚至有人花言巧语地进行莫名其妙的诡辩,大多类似于优伶给人开心逗闷的把戏,哪里是大臣侍奉君主、谈经论道的方法呢?凭着朝廷宫殿的无比的尊严,天子的赫赫威势,却动辄以讽刺进谏。朝廷上岂不成了上演滑稽戏的勾栏瓦肆?然而,用什么办法来取代这种做法呢?答案是:言谈微中,可以解纷。倘若使进谏的人懂得因势利导,有什么错误不能得到挽回和补救呢?孔子说自己选择讽谏,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势有感而发的,并不是教导人们一概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开明盛世。

贤妻良母,功不可没

对男人最有影响的女人是母亲和妻子。母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在早年,对于儿子的个性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母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子的性格,甚至决定了儿子的命运;而妻子的影响则不同,妻子往往很难改变丈夫早年形成的性格,但对丈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时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好的母亲塑造了一个男人的性格特征,好的妻子塑造了一个男人的行为方式。一个男人如果早年有好的母亲,婚后有好的妻子,也许他的生命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靠自己的禀赋和努力了。

隋文帝杨坚像

独孤皇后是隋文帝杨坚之妻。她出身北周的名门望族,其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姐姐是周明帝的皇后,长女又是周宣帝的皇后,这样的人家,可谓“贵戚之盛,莫与为比”,确实是当世无双的。但她却没有丝毫骄傲之气,相反,倒是能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在隋文帝杨坚登基前后,始终如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夫教子的贤内助。

当初周宣帝死后,杨坚以外戚身份辅佐幼主,实际上他已完全掌握了朝政,与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文武百官也趁此机会讨好他,劝谏谋划。让杨坚以接受禅让的形式登基称帝,建立新朝代。在这关键时刻,独孤皇后也看清了形势,觉得如果不按照群臣的意思去办,将会使得天下大乱。于是,她派人敦促杨坚说:“大势已定,你没有犹豫的必要,当断不断,自取其乱,你不必退让,努力吧。”杨坚在她的鼓励之下,终于接受禅让,建立隋朝,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开明皇帝。

隋朝初年,南朝的陈国尚存,皇帝并不是高枕无忧,加之边患不断,百废待兴,因此,创业是十分艰难的。为了更好地辅助皇帝,独孤皇后常常陪同上下朝,并在后庭等候,每每发现政有所失,便随时匡谏。她的许多建议,对于朝政多有裨益。独孤皇后深明事理,有一次突厥商人带来一箧明珠。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劝皇后买下为自己所用。独孤皇后当即表示:“这不是我所需的,当今戎狄屡屡侵略边关,将士疲劳,不如用这八百万分别奖赏有功的将士。”这件事使文武百官倍受感动,从此大家都敬重皇后,连杨坚这位皇帝也敬畏三分。

独孤皇后不仅尽心尽力地相夫,对族人和子女要求也极严格。她常告诫各位公主说:“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对公婆无礼,离薄人家的骨肉,才使自己的江山不能万世永固。这等不孝顺的事和作为,你们当作教训应时刻警记。”

外戚干政乱政,也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弊病,这与皇后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独孤皇后在这方面处理得就十分谨慎,也很有分寸。她的表兄弟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隋文帝因为皇后的缘故,想赦免崔长仁的死罪,独孤皇后知道后,当即制止,疾言厉色地对他说:“国家大事,怎么能只顾私情而枉法呢!如果这样,天下岂不是就要无法可依,民心大乱了吗?”崔长仁最终被处死。

当时朝野之上对皇后的评价很高,史书记载说:“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由此可见独孤皇后在隋朝初建帝业中的作用。《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论说:“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云是系,不亦重乎!”的确,尽管隋朝没有传之久远,但独孤皇后的功德还是不可埋没的。

如果说独孤皇后是好的妻子的话,那么,杜太后就是好的母亲。

杜太后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她的出身虽然并不高贵,但由于她目睹了战乱年代的皇权变更,对政治更迭深有感触。所以,她对于赵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都起过一定的作用,甚至赵光义能成为皇帝也是由于杜太后的遗命。

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1月,赵匡胤在赵光义、赵普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当使臣楚昭辅向赵匡胤的母亲报告说“点检已作天子了”时,赵匡胤的母亲说:“吾儿素有大志,现在果然当了天子,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在堂上向母亲行礼叩拜,众人都一起向杜太后表示祝贺,君臣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只有杜太后并没有显出十分高兴的样子,左右大臣对杜太后说:“臣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母以子贵’,现在您儿子作了天子,您怎么不高兴呢?”杜太后说:“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作‘为君者难’,天子位居亿万士民百姓之上,如果治国有道,那么当天子是很尊贵的;倘若无法掌握大权,那么到那时不想作天子,只想当个匹夫百姓也是不可能的,那是会有杀身之祸的。所以我为我的儿子担忧,心中不快。”赵匡胤听了她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深为母亲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所感动。

杜太后亲历乱世,对兵变夺权、朝代更替深有体会。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她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何才能使赵氏天下传之万世,不再像五代那些王朝如此短命。她帮赵匡胤决定国家大事,寻找可靠的辅政大臣,她主张让赵普为书记,并时常对赵普说:“赵书记多费心吧。吾儿没有经过这些事情,不懂得如何处理。”杜太后对自己的三儿子赵光义更是喜爱,从未对赵光义发过火,变过脸,赵光义每次出去办事,她总叮嘱说:“一定要和赵书记一起去才行。”只要赵光义远行,她总是翘首期待儿子按时归来。

杜太后生病,自知将会一病不起。赵匡胤端汤送药,不离杜太后左右。当杜太后病危时,她命人叫来赵普,记下她的遗嘱。杜太后对宋太祖赵匡胤问道:“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宋太祖赵匡胤痛哭失声,不能回答。杜太后再次催问。宋太祖赵匡胤说:“都是托祖宗和太后的洪福。”

杜太后说:“你说的不对!你能夺取天下,正是由于柴世宗柴荣传位给幼子,让小孩统治天下,大臣离心,不再为其出力。如果周有年长的君主继位,你还能作天子,得天下吗?你和光义都是我的亲生骨肉,你死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事务太多,天下能立长君,是社稷之福啊!”

宋太祖赵匡胤哭着叩头说:“我怎敢不听母亲的教诲。”

杜太后又看着赵普说:“你也一起记下我的话,不得违背。”赵普在杜太后的榻前记录下了杜太后的遗嘱,并在纸末尾写上“臣普记”。宋太祖将杜太后的遗嘱放到金匮中收藏起来,命可靠的太监保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至于赵光义是如何即位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甚至对于“金匮之盟”也有异议。但这些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对于后代是如何的重要。

在传统社会中,以贤妻良母来评价女人,是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的。因为女人很难直接参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所以,她们的社会价值往往要通过儿子和丈夫体现出来。俗话说的“母以子贵”,“妻以夫荣”,便是这种观念的极好的体现。其实,这种观念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例如,现在流行这样的话,叫作“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说的仍然是“母以子贵”,“妻以夫荣”的意思。然而,即使在传统社会,女人也决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物,女人无法自己到家庭以外的社会上去实现自己的影响,就将所有的经历投放到了家庭之内,放到了孩子和丈夫的身上,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女人塑造了男人也并不过分。

忠谨之道

为人臣者有三忌:一是功高震主;二是权大欺主;三是才大压主。据说,这是无数人宦海生涯的经验总结,谁若犯了这“三忌”,重则身首异处,甚至全族覆灭,轻则削职为民,困顿终生。

人言官场险恶,官场如战场,其实并不尽然,其主要条件应看处于什么样的朝代,得遇什么样的君主,更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态度。以曹操之“奸”,尚有许多人忠诚于他,尚有许多人在他手下得以善始善终,何况奉事别的君主呢?由此看来,官场杌诈,宦海“三忌”,都是存在的,但也不是绝对无法避免的。至于如何避免,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在历史上犯了“三忌”的忠臣良将固然大有人在,但只要得遇明主,又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自己和君主的关系,还是完全可以善始善终的,这样的人也为数不少。唐初的宰相房玄龄就比较典型。

房玄龄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是一位至忠至勤的能相,其善始善终,尤为难得。

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北周武帝建德八年),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曾祖和祖父都曾在北魏和北齐为官,父亲房彦谦,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与朝野之间的才俊多有交往。他虽长期在隋朝做官,但以他的政治敏感觉察到隋必定长久不了,就想辞官不做。在任上他曾积极地为民众谋福利,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房玄龄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这种气氛的长期熏陶,逐渐确定了治国安民、造福民众的志向,也培养了他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还是在隋文帝时期,大多数人都称颂隋朝的功德,房玄龄却看出了其中潜藏的危机。他说:“隋朝本是篡夺了人家的权位,对百姓并没有建立什么功德,并未扎根人心的深处,只不过一味欺骗百姓而已。现在兄弟之间又互相争夺皇位,贵族们竟相享乐,又在内部互相勾心斗角,甚至骨肉相残。这样的王朝,其灭亡是跷足可待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房玄龄的看法是极有预见性的。

房玄龄的个人品德也极为人们所称赞。他是一位孝子,就是对继母也是至孝。继母病了,他请医抓药,每当医生过门,他都哭泣着垂手侍立;继母死了,他居然因伤心而不能尽食,以至骨瘦如柴。对父亲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父亲卧病一百多天,俗语说,“床前百日无孝子”,房玄龄却能始终如一,在服侍父亲的时候,从未脱衣睡过觉,都是合衣而卧,其尽心尽意,是可以想见的。房玄龄的这种个人品德,对他日后有大的成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隋朝的吏部侍郎(专管选拔调整官吏的人事工作)高孝基就评论说:“我见过的年轻人多了,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人,房玄龄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时,房玄龄正任隋朝的隰城(在今山西汾阳)尉。李渊派其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带兵去平定渭水以北地区,房玄龄经过分析比较,认为隋朝灭亡只是迟早的事,而在诸支起义军中,唯有李唐政权深明大义,极得民心,又能礼贤下士,将来必定能据有天下,于是,他就毅然抛弃了隋朝的官位,投奔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距他有八百里之遥,他“杖策谒于军门”,拜见了李世民。一谈之下,大为投机,李世民即委以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的重要职务,把他当做重要谋士看待。从此,李世民与房玄龄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两人密切合作,使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房玄龄也成为一代名相。

房玄龄像

房玄龄跟李世民一起参加了许多次战斗,在平定隋朝大将王世充的战斗中,房玄龄积极出谋划策,为取得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勋。在战斗的间隙,房玄龄陪同李世民去拜见一个叫王远知的道士,据说这王远知道行高深,能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年,是一位高人隐士。他们化装成普通人,“微服”私访,那王远知却一看即知,告诉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从这以后,房玄龄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李世民,坚定了他追随李世民,辅其为天下英主的意愿。

李世民因赫赫战功而被封为秦王,又官居唐朝特设的“天策上将”,势力很大。李世民还极其善于招揽人才,在秦王府中,就有所谓的“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多谋善断,陆德明、孔颖达精通经学,姚思廉擅长文史,虞世南以书法名世,其余十数人也是当时的人杰才俊。在这“十八学士”当中,房玄龄据其首。在秦王府的十多年中,为秦王李世民招致人才,是房玄龄的重要任务之一。

《旧唐书·杜如晦传》记载,起初,杜如晦做李世民的兵曹参军。其职责是帮助训练士兵,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后来。秦王府中的人派往各地的越来越多,杜如晦也要被调到外地去。房玄龄听说了,赶忙跑去对李世民说:“王府中的英俊才杰被调走的越来越多了,别的人我都不觉得可惜,只有杜如晦不能调走,他是个其智能识大局,其才可安天下的大才,您如果还想经营四方,取得天下的话,非此人不可。”

李世民听了以后,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您提醒我,我差点失去了这个人才。”李世民立即撤消了调令,重用杜如晦。以后以多年的实践证明,房玄龄的认识是正确的,杜如晦在评断大事上,极有见地。以致有了“房谋杜断”这一说法,意思是说房玄龄善建嘉谋、杜如晦能正确决断。二人密切配合,为唐代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本书阐述了工作与幸福的理论关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受,找到工作和幸福的交集,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
  •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职场如何“蜗居”,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处于“蜗居”状态。
  • 选择决定命运

    选择决定命运

    危机与机遇是同时存在的。当人生转折点出现的时候,残酷的思想交锋便开始了,领路与尾随,突破与淘汰,对决与妥协,你必须作出最恰当的判断与行动。回顾一下你的人生成长过程,有没有大孤独,大耻辱,大失败的经历?千秋功罪,一念之差!这个“念”就是“观念”。人的命运在选择,选择的轴心是观念。人的命运不在出身,人的成功不在才能,人的幸福不在物质。人懂得完美,甚至都不在教育;人的成功在于观念。
  •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无限之天道有情

    无限之天道有情

    天道无情,大道至公!正所谓,天亦有情天亦老!然而,何尝有人想过,天道作为大道概念化身,结合众生思想后,也会受到人世间综采缤纷的情感所影响,天道不一定就是大反派,也有可能是成为大主角。李无宇,天道以自身概念之体转世的人间形态。正是为了追求天道之‘无’!也就是天道之情而存在,不断的穿越,不断拾取作为‘生命’应该有的情感,从而超脱大道限制!以自身无限潜力为主,天道系统为辅,神奇的异界为起点,从神奇宝贝,火影世界,龙珠世界,大唐双龙世界,CLANAND世界,斗破等,还有各种小说动漫世界等..历经战争,爱情,亲情,友情,和热血。也从迷茫,情欲,冷漠等经历中成长。一切只为追求,天道之无,一切只愿天道有情!
  • 逍遥极道

    逍遥极道

    小小临时工,自幼左肩一青龙,究竟有怎样的离奇身世?因误食古怪蝉猴而身体发生奇妙变化,而且因缘际会结交了转世修行的鬼王,更是百无禁忌。然而天上掉馅饼也会落炸弹,且看赵斐如何走好他风生水起艳福无边,而又邪魔四伏步步凶险的精彩人生!
  • 安之我命失之我命

    安之我命失之我命

    我看过很多都说感谢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让自己学会了成长,但其实我更想说,我终究会成长,与你伤不伤害我无关,伤害就是伤害,凭什么要我感谢你。
  • 忘我有道

    忘我有道

    南历四年二月,这天早晨,天还没亮,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跑到了王寒父亲开办的天涯镖局,留下了一个储物袋。“我觉得吧,这趟镖或许可以接下。”“既然大家都同意,那这趟镖,我们天涯镖局接了。”……
  • 坏丫头的初中记

    坏丫头的初中记

    安安是一个特别的丫头,她从不在任何人面前露出真面,她虽然有很多的伙伴陪她嘻嘻哈哈,但是她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她与别人不一样,她能猜出别人心里所想的,她是一个很奇特的丫头,她什么都不缺,她只缺真正对她好的对她关心的对她了解的人,她站在别人面前很难让人猜透……
  • 五色补天石

    五色补天石

    千万之后的现在,天之漏洞再次出现,神界能量削弱,上古之魔苏醒,神魔之战一触即发。一个被贬的天兵,带着一个萝莉,一个老头,踏上了寻找五色补天石的道路。在他们前面,存在着重重困难,既有上古的封印,又有暗中的敌人。他们能不能找到五色补天石,修补天之漏洞,还三界一个太平?
  • 称霸海内

    称霸海内

    奥州风云变色起,其势如火踏东国;越后之虎卷旗出,甲斐战鼓通信浓;京畿乱势屠生灵,将军夜遁近江里;阴阳为帆路为基,志在四国土佐梦;尾张马鹿胆胜天,桶狭间断义元梦;伊源之火势如龙,不动如山动天变;战国征途人未还,今朝执子共枕眠。乱世战国谁为王?伊源氏哲天下先!
  • 倒追花痴恋上拽老大

    倒追花痴恋上拽老大

    一直暗恋着学校风云人物路远枫的夏凡凡,因为一场意外杠上了学校老大封燃,在之后不久的日子里凡凡发现自己对路远枫的感情越来越淡对封燃的感情却越来越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换魂启示录

    换魂启示录

    顾夏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冰山美男,小鲜肉一枚,还是大boss,hold不住啊hold不住,究竟是惊吓还是惊喜,一段逗趣且离奇的爱情在这都市的繁华霓影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