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9300000027

第27章 古代伊朗文明(2)

在古代著名帝王中,居鲁士二世的美名经久不衰,被古代作家奉为理想化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为人宽厚豁达,尊重各地风俗习惯,善待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物和普通居民,与亚述帝国的残暴掠夺和移民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他把号称“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遣送回国,帮助他们在耶路撒冷圣地重建家园,更使他在历史上流芳千古。古代文献把他歌颂为“马尔都克心爱的王”,犹太人的“弥赛亚(救世主)”。

半个多世纪后,大流士一世通过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王位。稍后,便开始了伊朗历史上著名的对外扩张。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进入了鼎盛时期。帝国疆界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色雷斯沿岸,北达亚美尼亚,南接埃塞俄比亚。拥有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0多个民族和5000万人口。波斯帝国是古代世界第一个横跨三洲的国家,它的强大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在波斯帝国历史上,大流士一世的地位仅次于居鲁士二世。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他确立的各项制度基本上为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朝、安息王朝和萨珊王朝所继承。对伊朗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学术界认为他才是波斯帝国的真正奠基者。波斯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才成为古代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

6.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末,地中海东部地区普遍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希腊各邦奴隶主为了摆脱危机,决定组织联军远征波斯,并推举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Ⅱ)为远征军司令。但就在远征即将开始之际,腓力二世被刺身亡,领导远征的任务便落到其子亚历山大三世肩上。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三世率领联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远征。联军进入波斯帝国后,经过格拉尼卡斯(Granicus)、伊萨斯(Issus)和高伽美拉(Gaugamela)三大战役,彻底摧毁波斯军队主力。

公元前331年冬,亚历山大三世攻占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和哈马丹城。他从波斯各地国库所掠夺的财产,总计合白银7000余吨。他又借口为雅典复仇,将古代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富丽堂皇的波斯波利斯王宫付之一炬。这一暴行使我们想起了中国秦朝阿房宫的遭遇。

波斯波利斯的宫廷大火,标志着古波斯帝国的灭亡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伊朗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随后,他又征服了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三世率军返回两河流域,10年漫长的远征至此结束。

经过10年远征,亚历山大三世用武力建立起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帝国,其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接巴尔干半岛,北达中亚草原,南至尼罗河流域,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只可惜这个帝国的历史太短暂,还没来得及表演,便又从舞台上消失了。

在社会运行机制方面,亚历山大帝国继承了波斯帝国的衣钵,实行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其首都巴比伦是古代西亚最有名的城市。

亚历山大三世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十年远征的结果,是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即希腊化时代。他给当时的世界和人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伊朗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东方君主政体和希腊城邦制度相结合。考察今天伊朗的政治制度,不难发现希腊文明的影响。

7.塞琉西王朝

公元前312年,亚历山大部将巴比伦总督塞琉古一世(SeleucusⅠ,约公元前358/354~前281/280年)在争夺继承权的斗争中,依靠东方人民的支持击败对手,夺得原波斯帝国亚洲地区大部分领土,建立塞琉西王朝。他梦想征服马其顿和埃及,壮志未酬,就被其幕僚暗杀。塞琉古一世久经沙场,被臣民奉为“胜利者”。

塞琉西王朝是希腊化世界最大的国家,它同样是依靠武力建立起来的不稳固的国家。塞琉古一世逝世后,王朝的梦想就开始破灭了。

8.安息王朝

古代的帕提亚大体相当于今伊朗霍腊散地区。其东面为东伊朗地区,西面为里海地区,南面为大沙漠地区,北面为科彼特山麓。这里大部分地区是干燥的沙漠和草原地带,但科彼特山麓北坡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农业比较发达。南坡农牧业虽然不如北坡,但阿特腊克河谷是当地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通过帕提亚地区,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安息王朝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息得名于王朝创立者阿萨息斯一世。据说他是游牧部落阿帕勒人或帕勒人首领。公元前250年,他带兵攻入塞琉西王朝统治下的帕提亚行省,占领尼萨(Nisa)地区,奠定了安息王朝的基础。公元前247年,他在阿萨克城自立为王,正史一般认为,安息王朝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创立的,但安息人直到公元前230年才彻底占领帕提亚。古典作家称安息为帕提亚王国。《史记》以其氏族之名名其国,称为安息。

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安息,受到热情接待。随后,安息也派使节回访。从此,丝绸之路把世界上两个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交流。

公元1世纪左右,安息开始衰落。国内发生严重内乱和分裂,各地形成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小王国,安息国王仅为名义上的宗主。这时,贵霜帝国崛起于其东部,夺取安息大片领土,控制了通往安息的丝绸之路主要干线,并和罗马建立了直接的关系,在政治经济上对安息造成严重威胁。

9.萨珊王朝

萨珊王朝创立者阿达希尔一世原为波斯地区斯塔赫尔城(Stakhr)王公。当地自塞琉西时期起,就一直存在着波斯人建立的小王朝和强大的独立传统。公元224年,他联合各地王公在米底大败安息军队,杀死安息王阿塔巴努斯五世。公元226年,他占领泰希封,建立新的王朝,并以他的祖父萨珊之名命名。由于该王朝也是波斯人所建,学术界称其为新波斯帝国,以别于古波斯帝国。不论是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还是在建筑艺术领域,萨珊王朝都创造了古代伊朗最灿烂的成就。

公元651年,萨珊王朝在几度沉浮之后走向灭亡。伊朗历史从此进入伊斯兰时期。

三、语言文字

埃兰语是古代埃兰人最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埃兰语和古达罗毗荼语有亲缘关系,古代埃兰人和达罗毗荼人在地缘和人种上的亲近有利于他们在文化方面更好的融合和继承。

埃兰文字最初为象形字,至今尚未释读成功。公元前3000年前,埃兰地区出现了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线形文字,它已由一个叫欣茨的德国学者基本释读成功,并证明它和苏美尔文字有某种共同起源。可见埃兰文字受两河流域影响较大。公元前2000年前,埃兰采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居住在埃兰平原的阿卡德人是楔形文字的主要传播者。平原地区的埃兰人都会使用埃兰语和阿卡德语,这也是楔形文字在埃兰地区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

埃兰楔形文字本身又分为古埃兰文字、中埃兰文字和新埃兰文字三个阶段,分别与埃兰政治史上的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在每个时期,楔形文字的外形略有区别,但都受到同时期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影响。

以古埃兰文字写成的文献,最著名的是希塔与纳拉姆辛的同盟条约。中埃兰文字写成的文献要丰富得多。新埃兰文字一直使用到阿契美尼德时期。波斯波利斯王室经济文书就是用新埃兰文字写成的。

米底人和波斯人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支伊朗语族居民。米底语属于伊朗语族西北方言。虽然古典作家说米底人有自己的文字,还有人推测古波斯楔形文字就是米底文字,但在真正的米底文字发现之前,这种推测难以得到证实。

在古代米底王宫的废墟中,曾发现公元前8~前6世纪的统治者用阿拉美亚文和阿卡德文写成的文书,因而,现代学者推测,米底人很可能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阿拉美亚文和阿卡德文。米底语对后来阿塞拜疆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古波斯语属于伊朗语族西南方言,古波斯楔形文字是表达他们思想的载体。这种文字比西亚地区其他楔形文字都简单,只有36个字母符号和1个分字符号。古波斯楔形文字已经接近字母文字或半字母文字。

传说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就用古波斯楔形文字发布诏令、铭刻王室碑铭。现存最早的古波斯楔形文字碑铭当推阿里亚拉姆尼斯(Ariaramnes,约公元前7世纪)的金版铭文,而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敦铭文》更加著名。古波斯楔形文字并不是历史形成的文字,而是纯粹的人造文字。在这一方面,它特别像中国西夏王朝的西夏文字,正因为如此,其使用范围也十分有限,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够辨识。

阿契美尼德时期,与古波斯语一起使用的还有阿拉美亚语、埃及语、阿卡德语、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和埃兰语。这些语言都充当过当时的官方语言,但使用最多的还是阿拉美亚语。阿契美尼德王朝所有诏令首先都必须写成阿拉美亚文,送往各行省后,才译成当地文字颁行。在西亚各地和埃及发现的阿拉美亚文书,证明了这种文字在当时使用的广泛性。阿拉美亚文字起源于腓尼基字母文字,在亚洲历史上,它的传播对文化和民族的融合起过重要作用。它也是亚洲现存许多字母文字的始祖。

塞琉西时期,官方语言为希腊语,政府的诏令、公文用希腊文字写成。凡是由希腊人和本地人进行的商业活动,文书多是用希腊文字写成的。诉讼案件由希腊法官审理。这种现状就决定了本地居民、特别是伊朗上层人士热衷于学习希腊语言和法律。但希腊化对伊朗的影响主要限于城市和上流社会。生活在遥远山区的普通居民则普遍使用中波斯语。

安息时期,希腊语仍是官方语言之一。安息早期诸王奉行亲希腊化政策,上层人士以精通希腊文化为荣,在安息王朝的宫廷中,就经常上演各种希腊戏剧。

安息时期,使用更广泛的官方语言是帕提亚语。帕提亚语是中伊朗语的一种,属于伊朗语族西北方言。帕提亚文字采用阿拉美亚字母,兼用表意文字或异体字,并借用大量的阿拉美亚单词、词组和完整的句子,按伊朗语读音,很难读懂。在学术界,人们将帕提亚文字称为钵罗钵文字或简称钵罗钵(源出摩尼教文献Pahlavik或Pahlavanik,意为帕提亚文字)。中国新疆和土库曼尼亚的出土文书是研究帕提亚语的重要资料。

萨珊时期,官方语言为中伊朗语的中波斯语,属于伊朗语族西南方言。中波斯文字为钵罗钵文字。传世的祆教、摩尼教文献及大量世俗作品均以钵罗钵文字写成,称为钵罗钵文献。萨珊王朝灭亡后,中波斯语仍然使用了一段时间,至公元8世纪,为新波斯语所取代。

四、文学

古代埃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王室铭文、经济和司法文书,但至今尚未发现真正的文学作品。

米底时期,琐罗亚斯德教形成,在中国,人们通常将这一宗教称为祆教。祆教圣经《阿维斯陀》用古代东伊朗语的阿维斯陀语写成,阿维斯陀意为知识、经典和谕令。《阿维斯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大致在公元前9~前6世纪初,正式成书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后期。

《阿维斯陀》的赞歌使我们想起了中国西藏的《格萨尔王》,它的特点是分行和押韵,大概是为了歌唱、传诵和记忆的方便。它是古代伊朗民族英雄史诗的光辉著作,和印度的《吠陀》、犹太人的《圣经》具有同样的文学价值。

阿契美尼德时期,除继续编纂和完善《阿维斯陀》外,还产生了大量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像大流士一世《贝希斯敦铭文》、《纳克希·鲁斯坦铭文》等,都是用诗歌语言写成的文书,全文结构严谨、典雅、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和韵律,不失为古波斯文学作品的典范。

亚历山大东征后,西亚进入希腊化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巴比伦祭司贝罗苏斯(Berossos,约公元前3世纪初)有关巴比伦历史文化的3卷集著作;犹太教的《圣经后典》,该书包括宗教文献、历史、诗歌、箴言、故事等,记载了犹太人民在马卡比(Maccabe)领导下反抗侵略和压迫的英勇斗争,展现了犹太社会生活的各个场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但是,在塞琉西时期,关于伊朗的文学作品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线索。

安息前期,伊朗的贵族和上层人士大多接受希腊教育,喜好希腊文化和戏剧。在安息最早的都城尼萨,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剧院和希腊喜剧面具。安息文字体系不够完善,影响了安息文学的发展,但安息人对伊朗文学也有贡献。伊朗的说唱文学就从这时开始。说唱诗人奠定了伊朗民族英雄史诗的基础,他们不仅保留了东伊朗民族英雄卡维的许多古老传说,而且创造了许多富有特色的英雄史诗。可惜安息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化成果,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被萨珊人当成异族之物毁灭殆尽。

萨珊时期,官方语言钵罗钵语经过长期的发展,更善于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学作品也比过去更为丰富。祆教圣经《阿维斯陀》、摩尼教文献和许多文学作品就是这时形成的。但是,由于阿拉伯征服者的大肆破坏,伊朗丰富的文化典籍所剩无几。

安息和萨珊时期,诗歌体裁的文学形式得到王室和贵族的支持。当时的宫廷诗人和说唱艺术家广泛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在韵律学和音乐理论方面都有高深的造诣,对中古时期伊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文学方面,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名著《卡里米与迪木乃》由波斯的穆斯林伊本·穆格法从中波斯语译为阿拉伯语。这本书现在有40多种不同语言的译本,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另一部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也是由中波斯语译为阿拉伯语的。虽然这两部名著并非起源于伊朗,但阿拉伯人却是通过伊朗人才得以知道它们的。

伊朗诗歌也影响到阿拉伯诗歌的风格,形成所谓的新体诗。伊朗文学不仅丰富了阿拉伯文学的内容,而且对其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伊朗文学优雅华丽的辞藻、精彩动人的比喻,取代了阿拉伯文学刚健简洁的风格,以至于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从伊朗文学中摘引的成段句子,哈里发的宫廷中充满了伊朗的文人骚客。波斯美酒、波斯美女、波斯音乐和波斯服饰等,在当时风靡一时。

五、宗教

1.祆教

远古时代,伊朗部落普遍信奉原始宗教,他们祭祀上天和自然万物,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祆教。一个名叫阿胡拉·马兹达的人是祆教最初的主神,据说是智慧之神的意思,正因为如此,人们又将祆教称为马兹达教。

同类推荐
  • 文明重启计划之东方曙光

    文明重启计划之东方曙光

    一万年前文明毁灭,一万年后文明重建。华夏大地的战火烧遍了大周王朝的每一个角落,十个诸侯间的相互攻伐,此所谓分,然而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旧文明遗留下来的执行官要促成合。
  • 任务流三国

    任务流三国

    游戏宅男穿越三国,附身荀彧,从此开始三国的旅途。在梦境之中,主角发现居然有无数个任务等待自己,根据任务最后的结果主角将获得不同的奖励点数,点数可以增加自己的五围。属性达到一定的点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主角是让荀彧继续成为三国第一政治家?还是让荀彧变成三国第一武将?甚至是三国第一军事家?
  • 古国之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古国之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将把您带入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各种方式为您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这本《古国之谜》为“CCTV考古中国”系列图书之一,由CCTV《走近科学》编,将带您去往那神秘的世界。
  • 洛阳降妖办事处

    洛阳降妖办事处

    故事发生在距今一千多年以前的盛世大唐的神都洛阳,主人公王大庆是一个刚刚通过乡里举荐,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洛阳参加明经考试的穷苦读书人。来到洛阳,土包子王大庆就顿觉得乡亲们东拼西凑的那一吊钱盘缠有些不够用,但是距离明经考试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王大庆找了很多的活计,无一都被人家给炒了,直到那天他去西市买烧饼的时候,看见一户人家的门口,贴着一张招杂役的红条,王大庆就去了,那户人家看样子是个经商的,东西两厢都跟个杂货铺一样,那个老板是个年轻人,但看见他这副小身子骨,有些不大乐意,王大庆为了让人家给自己留下来,自告奋勇的给人家先打扫了一通,那老板一看,觉得打扫的还行,就给他留下来了,但是没曾想,这个看似是个杂货铺的小店,竟然是一个降妖的办事处。主人公王大庆是个标准的读书人,穷酸儒生,扶风弱柳,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但是心好,有点坊间大妈的特征,爱管闲事。另一个主人公就是降妖办事处的老板李青风,皇族姓氏,按理说肯定都是有些贵族气息,这个李青风贵族气息半点没有,但是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王霸之气,为人跋扈,脾气暴躁,又特别邋遢懒惰,内裤都是正面穿完了换反面...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回首过往总是伤

    回首过往总是伤

    认识一个人只需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需要一辈子。那时候,我们不懂...
  •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切,畏畏缩缩的活着,我还不高高调调的征服这个世界”张冶面对着满天神佛大声叫出
  • 嫁有嫁道

    嫁有嫁道

    嫁有嫁道,一本送给女人的专属爱情解决方案。本书用最温暖方式——案例解析+心理励志;最短时间——八周半,最详尽的过程——从认知自己到选对他,为女人提出最实用的指导意见。全女性视角,告诉女人:剩女并不可怕,不怕嫁的晚,就怕看走眼。首先摆正位置,总结自己优势,刷新外表、全面出击,在人海茫茫中发现你的MR.RIGHT,选择他,培养他,收获他。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本书在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融合有关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成果,探寻古树文化特征及其生物学保护的意义。
  • 神塔世界

    神塔世界

    当他看见这紫色的光辉撒下时,他知道一切都将改变
  • 侠骨柔情满江红

    侠骨柔情满江红

    孤舟飘零一叶轻,烽火燎原万骨凝。侠骨柔情今犹在,一树花落满江红!
  • 别带我入坑

    别带我入坑

    “生活满满是套路”求各位别逼我入你们的坑,不就是因为我能力逆天吗?
  • 婚后斗爱:腹黑娇妻狠狠爱

    婚后斗爱:腹黑娇妻狠狠爱

    “闺蜜问她:“你喜欢你家男人哪一点?”她一愣,随即邪魅一笑:“我喜欢他财大气粗。”某夜,一番劳累过后,抱着她软软的身子,他满足的轻叹。“听说你喜欢我财大气粗?”她嘤咛一声“恩。”“既然这样,那我有必要让你知道我不光财大气粗,还有其他不同……”话音未落,某男再次……
  • 撬动地球的Google

    撬动地球的Google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Google凭借什么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据称Google是硅谷每平方米博士最密集的公司。一家能克服文化、语言和地域差异的公司,未花钱做广告或营销品牌,就成为人们心中挚爱,这样的成就堪称绝无仅有!《撬动地球的Google》便是有关这家平民媒体公司的权威性记录,描述这家公司如何在最先进的技术驱动下不断前进,以及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便对信息世界来革命性影响,彻底改变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
  • 总裁大人是醋坛

    总裁大人是醋坛

    她在执行一次任务时,不幸遭到背叛惨死。她临死之前发誓,如若有机会她要让他们生不如死……再次睁眼,她已不是她,她重生在另一个女孩的身体。但不妨碍她复仇。当然在复仇的同时撩撩帅哥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时间很长,她能慢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