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95700000095

第95章

第七节

对于林风来说,这个新年的确过得不算愉快,虽然就中国人的传统来看,春节都是一个大放松,但这里并不包括政客,实际上林风本人当初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本来在他的计划中,这个春节他应该好好陪陪老婆阿珂,随便找个地方逛逛,比如游园或者“微服私访”都可以,或者一起努力制造一个王子公主之类,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他取消了这个休假,很显然,他忘记了咱们中国人的春节还有另一个名字——年关,而年关的意思就是把去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算总帐。

第一只乌鸦是汉王相李光地,刚刚迈入腊月,这个不识时务的混蛋就迫不及待的上门报丧,不过现在肯定也不好把这小子拒之门外,实际上当林风看到自己的宰相那副衰样心肠也就软了下来,其实他本人也明白政府方面今年比较困难,除了有不少令人无法放心的改革之外,领地内的传统几大传统项目也出了不少问题。

短短两年时间,未过不惑的宰相大人就已经提前步入花甲,由于平时天天见面的关系,林风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见到李光地,林风忽然猛的省起这个问题,想起当初两人初遇的情形,李光地英俊年少、羽扇纶巾,谈笑间将满清王朝付之一炬,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而当接过康熙的接力棒之后,繁琐而沉重的政务就将这个汉王相压垮了,先前的少年英才华发早生,原本壮健的身体此时瘦得象根干虾米,宽大威严的官服笼在身上宽宽荡荡,两只眼睛深深的凹陷下去,脸上泛出一种不健康的土黄色,神色之中疲惫非常。

没有任何意外,政府方面的确了出了大问题,当听完李光地的报告之后,林风这才发现事情远远比当初预料的还要严重。

这个尖锐的矛盾是从最近的赈济流民上爆发的。其实在林风接受顾炎武的求助,下令有限度的接济人口之前,汉军的领域内就一直存在着一股移民潮,林风根本没有想到,自从他颁布优待工商的法令、并且亲自扶植了以胡明仁的“胡记铁行”集团之后,各级官吏、地主、大商人纷纷上行下效,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汉政府区域内的工商业兼并已经达到了最高潮,因为占据强势地位,大肆欺凌压迫下层的手工业者,这些人上下串通,除了勾结部分汉军官吏之外,还有不少人甚至收买、组织黑社会团伙,逼迫那些零散经营的匠户、作坊主出让产业,期间凶杀、欺诈、谋夺等等案件层出不穷,种种手段令人发指,在这种残酷的打击下,直隶、锦州的大部分冶铁、酿酒、制药等小规模作坊大面积破产,一部分破产的手工业者在强势压迫下,不得不进入垄断集团的大工场工作,忍受他们苛刻的盘剥,而其他不甘心的破产者则纷纷朝辽东奴尔干地区移民。

在这个剧烈的大洗牌中,这些“无业游民”几度对大汉政府的统治构成了威胁,而就在林风当初讨伐满洲八旗的时候,这些人除了有组织的进行告状、上访之外,还曾数度聘请秀才撰写“呈文御状”,并且成千上万的集结一处抗议示威,有慢慢地酝酿成暴动趋势,而针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光地不得不行文都察院求援,在陈梦雷的两旅都卫军的帮助下,汉政府对这些破产者进行了数次大规模镇压,其中仅腰斩、枭首、斩监候者就有数百人之巨,而其他杖责、鞭笞、流放者更是不计其数,经过血腥残酷的大规模杀戮,这场险些引发社会大动荡的工人暴动才被勉强镇压下去,从而保证了林风的对外战争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这些工商业集团相互之间也是混乱不堪,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彼此之间经常大打出手,甚至买凶杀人、故意纵火,给汉军政府制造了大批恶性治安案件,令原本动荡不安的都市雪上加霜。

李光地对此一筹莫展,他不是一个缺乏能力的人,实际上在当今中国,他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位有数的英杰,而这种情况却是他从来没有遇到的,而且也是重来没有想过他将来会应付这种事情。虽然是一名饱读诗书的士人,但他并不古板,如果古板冬烘他也不会积极参与对大清王朝的造反,恰恰相反,他除了字写得好、书背得好、诗词填得好、筝琴弹得好、八股文作得好之外,还精通帝王之术,能读通历史,知道古今王朝的兴亡大事,熟悉政府机构的运作,同时在理财屯粮方面也很有一手,总而言之,他就是中国传统中最最典型的儒学精英,既能“通学”又能“经济”。

目前汉政府领地内已经形成了数十个大型财阀,其中财力最雄阔的就是以原晋徽商会会长许淡阳为首的晋徽财阀——这种模式林风非常熟悉,银行业与工商业互相勾结形成的金融寡头;势力最强悍的是汉军军人子弟组织起来的军属财阀——听起来很古怪,很像是日本的武士集团,实际上这个集团的形成还是林风一手促成,当初攻占北京之后,林风立即颁布了优待军属令,命令全北京的工商店铺一律无条件朝汉军军属让利,这批人利用这个政策漏洞,乘当初社会动荡粮油疯狂涨价的时机强买强卖囤居积奇,虽然最后汉政府及时修正了这个政策漏洞,但他们也借此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人脉最宽广的是原来的大地主集团,其中尤以林风注资的“胡记铁行”为代表——这批人占据了大批地产、矿山,同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固定市场份额,势力在本地根深蒂固,为了应付前两类财阀的恶性竞争,他们也不得不联合起来互通声气,同时利用胡记铁行迫切需要矿产原料的关系攀上了胡明仁这颗大树——众所周知,胡记铁行是汉王的产业,同时也是军方器械的主要供应商,谁敢胆边生毛、老虎头上拍苍蝇?

虽然当初李光地曾恳求过主公,要求把政策回转到传统的农桑田梓上来,但世事岂如人意?被束缚数个世纪的产业一旦被推上轨道,又怎会轻易的让李光地单枪匹马扭转回来?一开始宰相大人也曾壮志凌云,矢志要拨转乾坤,然而仅仅审了几个案件就不得不被迫面对现实,因为这些财阀与汉军政府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密切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一体,不论朝谁开刀都等于是在自己身上切肉。

而最令李光地困惑的就是汉军领地的经济并没有垮下来,他想像中的“农无亩、地失佃、民无所居、生业疲敝”的窘状并没有出现,恰恰相反,现在汉军领地内的市场空前繁荣,虽然仍在战争时期,但各种生活物质比如盐、铁、酱、布匹的价格比之康熙初年还低了两成,手工业的大破产并没有波及到广大农村,原本固有的小农自然经济仍然维持得很好,大工场的大规模组织生产现在还没有能够对自然经济造成足够的冲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前几次的工人暴动才会被陈梦雷的数千都卫军镇压下去。在中国社会,工人阶级若是不能找农民帮忙,就他们自己想搞点什么事情,那简直是个笑话。

一方面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一方面是财货丰裕物埠兴旺。很显然,孔子并没有交代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孟子也没有,而朱熹二程王阳明是玩哲学的。所以这种奇特古怪的现象令大江南北的士林纷纷瞠目以对,其实别说是这些儒家士人,即算是林风,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情形,虽然他知道资本萌芽时期似乎有这种人吃羊羊吃人之类怪事,但那终究是历史教科书,当真正是自己面对时,却又总感觉怪怪的,别国怎么作的是一回事,但中国这么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儒家土壤中长出来的传统资本显然和别国大有区别,现在他们紧密的捆绑在汉军武装集团这株大树上,紧紧的捆绑在新兴的大汉帝国上,紧紧的捆绑在林风身上。说起来还真是一个历史笑话,他们不是因为社会进步的关系而萌芽生长,而是林风争夺中国、制霸天下的副产品。

这简直像个怪胎。

林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情早已不在他的控制之内,实际上这个东西很像是某个炸药包,他之前所做的种种事情,都只是将这个导火索点燃罢了,之后爆炸也好、毁灭世界也好、开天辟地也好,那都不属于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破产的手工业者失业了,他们需要安置,不论是去财阀的大工场也好,还是去新征服的东北地区也好,都得给他们一个饭碗;第二,根据林风的估计,就目前的发展模式来看,汉军现在控制下的直隶、东北市场显然将会拥挤起来,若是当这些资本在窄小的市场内互相恶性竞争造成两败俱伤时,这些刚刚上道的地主、商人们肯定会失去信心,重新回到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去,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经济大衰退——这是致命的打击,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汉军集团不用别人来进攻,自己就很有可能垮掉了。

想来想去,似乎只有战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很像是当初跟着自己卖命打仗的军人们,这些人希望能够跟着林风来个大翻盘,当占领全中国定鼎神州之后,根据传统的红利分配法则,林风可以当皇帝,他们则可以封公封侯当大将军,封妻荫子建立不世功业;而这批财阀也肯定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作为紧密团结在林风周围的一部分,他们应该能够跟着汉军的脚步发展生意拓展市场,并且在与其他地方资本的竞争中享有特权,通过盘剥其他省份来养肥自己。

不过这些解决方案都只是一些计划,通俗的讲那叫“纸上谈兵”,林风自己也不是什么很有把握,实际上他能够想到这一招也只是借鉴后世中国改革的经验,当年政府能够牺牲全中国来养肥几个特区,那想来自己跟着学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当然,或许在政策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大方向定了下来,那基本上就不会产生根本上的危险了。

如果所根本上的危险,那目前倒也还有一个,其实这也是现在困扰李光地的第二个难题。这件事情说起来责任也还在林风身上,当初他答应顾炎武的求助,开放部分边境关口挑选青壮入境之后,这些人聚集在边境的几个州府闹事,实际上林风的这个命令的确是非常之混蛋,人家上有老下有小,千里迢迢来到汉军领地找饭吃,本来就够凄惨了,而好不容易得到汉军允许入境之后,却不得不接受抛家弃子的折磨,这里面不少答应条件的人当时也是实在是饿得狠了,为了不饿死硬着头皮丢下老小进入边境,当喝过几碗稀饭之后便立即反悔,要求大汉官府衙门放他们的爹娘子女进来,如果官府不答应那大伙儿就一起鱼死网破。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很有点火药味了,要知道根据中国人的理念,放弃孝道那是非常非常严重的罪行,比盗窃抢劫强奸****更受舆论谴责,现在林风又感到了拍脑袋的痛苦,实际上这个政策也确实是他一时之间心血来潮的产物——想像中确实非常完美,丢掉了包袱,获得一批廉价劳动力,而且也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之内,比买奴隶还便宜啊,可惜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他汉王一个人有脑袋,大伙都是有血有肉有亲人,现在一缓过气来就跟他来了这么一手。

谴责这些人不守信用是毫无意义的,在此次事件中,理亏的当然是汉政府这一方,虽然说赈济流民是善举,但要人家放弃爹娘儿女那也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在道义上找不到任何落脚的地方。这两个月以来,陆陆续续进入汉军领地的青壮已经超过了六十万人,顺着官道一字排开,最前面的已经过了锦州,而其中大部分人都还聚集在边境的顺德府、正定府的几个边境州县,如果一旦出了什么乱子那可就是真的是太可怕了。

眼下的形势基本上还在汉政府控制之内,当初这个矛盾终于暴露并且日益尖锐之后,顺德、正定的两个知府立即行文京师求援,而总参谋部虽然猝不及防,但也明白事情严重,所以迅速作出了反应,防区内的汉军步兵第四军孙思克部全军出动前往弹压威慑,大同的步兵第五军赵良栋部也紧急抽调了一千多骑兵增援,除此之外,总参谋部的苦心经营的二线军事组织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临近河南的关系,这个地区的地主们全都被杨起隆的农民大起义吓破了胆,再加上前不久保定白洋淀发生的农民暴动威胁,各个都感到非常有必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所以当官方要求组织民团时无不踊跃参与,不少眼光远大的地主在无法把子侄送进正规军的情况下,在民团上嗅到了味道,纷纷送子参与民团建设,所以尽管基层军事建设仅仅只进行了半年,但在得到各地的地方势力的大力支持后,也取得了巨大成效。

这个成果表现在边境州府琳琳遍布的碉堡和防御工事上,周培公整训民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人马大修碉堡,各地边境州县的民团在汉军正规军官的指挥下,按照“村村联防、户户联保”的方针下,按照汉政府的边境线划了一条长长的弧线,这个扇面防御阵形以河南的农民军和山东清军为假想敌,将原刘栳泗第三军和孙思克第四军的固定军营要塞化,然后整理道路以及军事驿站,保证“一方有警、八方支援”,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防御体系。

现在这些“闹事”的流民就被阻止在这些碉堡群之内,实际上当事态刚刚激化的时候,各地的民团团丁就在家乡父老的要求下进入了碉堡,部分州县的因为情况严重,掌握民团的汉军军官还打开了武库取出兵器武装部队,这批组织起来的民团虽然比较分散,但总兵力也超过了十五万人,现在双方就在窄小的区域内互相对峙。

听完李光地的紧急报告之后,林风立即派遣使者命令边境守军关闭关卡,停止流民入境,另命赵应奎上校率两千近卫骑兵紧急增援。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容不得他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赈济计划已经完全破产了,善后的选择有两个——第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已经入境的流民驱逐出去,第二个办法就是与流民妥协,允许他们的妻儿老小进关。

两相比较取其轻,如果采取前一条办法就只能发动战争,把流民们镇压下去,但这种战争无疑是非常无聊的,即算是打胜了、把这几十万人都杀光了,汉政府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所以只能接受他们的条件,与流民妥协。

赈济计划只能到此为此,到了现在,林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根据目前汉政府的财政状况,边境上的那几百万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全部养活的,而即使要赈济已经进入境内的那百多万人,就已经是汉军政府的极限了。

乱世之人不如狗,如今天下交兵,赤地千里,数百万生灵的生死存亡,就凭天发落吧。

同类推荐
  • 天国迷梦

    天国迷梦

    清朝晚期,天下大乱,太平军势大,眼见江山岌岌可危,晚清重臣曾志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他操持团练,组成“湘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内讧,在曾志鸿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的联合绞杀下,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人人平等的天国之梦破灭了。在此惨烈战争期间,徽商胡万豪官商勾结,富甲一方,而老百姓却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朝廷昏庸,为官者奢侈腐化,经商者为富不仁,演出了一场场“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铁血战争、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 大清皇宫里的女性

    大清皇宫里的女性

    本书讲述了大清皇宫中的那些后妃的各式命运。内容包括:不让须眉的深宫弄权高手、被皇权扼杀的皇妃国母、以贤淑的形象立于不败之地、为情所困的特殊女性等。
  • 吕布有扇穿越门

    吕布有扇穿越门

    (烟雨新书《大唐第一败家子》已经发布,欢迎新老朋友前来捧场)吕布闯入一道传送门,意外来到都市,带着各种宝贝返回三国。玉米、地瓜、花生、土豆、辣椒...三国的渣渣们,你们见过么?我的地盘上,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啦!啥?我要被吊死在白门楼?不存在的,我已经看过三国演义了,我会把曹操打出屎来。打不过咋办?别急,我有一杆AK47,可以横扫古战场...
  •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想要领略那些古之名将,金戈铁马,纵横天下吗?想要领略绝世名将的谋略才干,过人风采吗?想要领略兵法谋略,快意恩仇吗?那请读此书,有我带领你去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去探讨,去领略那些绝世之才的英雄事迹!千载之下,仍有后人缅怀崇敬!
  • 贤婿

    贤婿

    简介:前世的左墨享尽荣华,阅尽富贵,唯独生命短暂难逃病魔的侵袭,钱财再无力!本已一切皆已经烟消云散,但左墨醒来之时却发现老天重新给了自己一段生命。只是不等他欣喜欲狂,接踵而来的信息让他苦笑不已。他不再叫左墨,而是叫韩宗元,身份是柳家赘婿,一个在户籍上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赘婿!
热门推荐
  • 女主表示她不想躺赢

    女主表示她不想躺赢

    上辈子作为杀手月,她一辈子奉行“人若犯我百倍还之”的信念,最后实在累了,索性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哪知再一睁眼,她居然赶了回潮流穿越了!还来不及大显身手,身份倒是一变再变,生活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亲妈,有名的“财神娘子”,只要她经手的买卖就没有不赚钱的,每天最喜欢的就是赶她去败家;亲哥,运筹帷幄,以权倾朝野为目标,只为让她横着走!亲爹……不提也罢!那我呢?排队等介绍的男主眼巴巴的看着她!你?哪边儿凉快哪边儿去!女主大人怒目圆瞪!京城最红火的首饰铺子,男主的;最流行的成衣铺子,男主的;最好吃的甜品铺子,男主的;充满回忆的京城第一酒楼,男主的;甚至于姑娘小姐们最爱的话本子,也是男主写的!这还让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女主情何以堪?男主不慌不忙的将女主逼到角落“音音,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在最好的时候遇到最好的你!”…………曾经,我愿用所有的运气换一次再遇你的机会,幸而上天垂怜,让我真的得偿所愿,锦此一生,只为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
  • 王爷奈我何:通缉出逃王妃

    王爷奈我何:通缉出逃王妃

    新婚之夜,他一把搂过她,狠狠的钳住她的肩,竟似要把她生生活剥了,“心儿,今夜……有一份礼物,正想送给你……”冰冷的匕首抵上她的柔颈,眼中有的是嗜血和无情……她到底等来了那个据说温暖如玉,俊逸潇洒的他,她即时呈现一副花痴状,他长得真的是帅,帅的一塌糊涂。“焰,你以后就是我的了,只是,这样的玩笑我不喜欢……”刀子落下,一道血痕,白佳心完全的怔住了,这原来,不是玩笑……
  • 网游之大神不是神

    网游之大神不是神

    十年之后,常驻国外的两位弟弟要回来了,本以为他们能友好相处的,谁知打开的方式不对。回到网游《大神》中,华雨汐被游戏情侣通知下课,她被甩了?不怕,有“雨离大神”继续宠她。再被轮白?莫方,有“回首大神”带她升级。一下收了俩大神,华雨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得默默受宠。游戏里受宠也就算了,凭什么游戏外也能这么受宠啊?众女表示不服!华雨汐只回答:管你服不服,不服来打我呀!雨离大神表示:敢碰她一根头发试试,找死。回首大神表示:敢碰姐姐的话,你们的下场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微笑)老弟对老弟,上演会是什么景象呢?
  • 倾云上仙很妖孽

    倾云上仙很妖孽

    她,修真界的第一高手--倾云上仙,修炼时被攻击意外身穿到人界。因为命牌显示她没死,所以她的四个男徒弟,两个女徒弟(是仙界响当当的高手),也来到了人间,结果,这几个路痴走散了。他们是魂穿,女主是身穿!所以女主的法术都在,徒弟都变成了10岁的小屁孩。然后,被女主捡到了,开始了一段人间生活。(因为这个是修真界,所以不论仙界,人界都可以修炼,只是仙界的人,肯定都比人界的人等级高。当然,人界的到达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去仙界了。)
  • 剑子归途

    剑子归途

    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要多久?子归不记得了。或许一个人,一把剑,一条复仇的路就行。天地源界很大,万归海也很深。他看着手中剑宗录,看着天空辽阔,一脚踏出了自己不凡人生的第一步。仇,我要报!剑神做不到的事,我便来做!讨论剧情什么的唠嗑群:921839968
  • 花季的心遗失在哪

    花季的心遗失在哪

    那阳光下的花季,那美好的青春--遗失.她爱,她恨,她伤,更痛...他们彼此伤害,她的心--遗失.在同龄人都在享受花季的美好时,无限的伤痛已让她伤痕累累,她无悔,只愿上天能给她重拾的机会,让她沐浴青春的阳光,在别人眼中她是受尽家庭关爱的明珠,在她眼中她却是宠物被无情的玩虐,雪白的床单,刺眼的一抹红,她失去和其他人一样选择的权利...
  • 春天和女孩

    春天和女孩

    还记得那年在乡下的知青岁月吗,本书带你寻找逝去的青春岁月!
  • 人人有仙练

    人人有仙练

    我叫林天赐,在这里我想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 穿越之处处荆棘

    穿越之处处荆棘

    一场大病,让晓池的灵魂消失了,迷迷糊糊飘荡了不知道多久,进入了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当一切开始的时候,发现这是个陌生的环境.恐惧,好奇,迷茫,还没等一切疑惑解开的时候.......,发现这不是晓池的面貌,“我的样貌.......这到底是那里........”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一切都从新开始,原本从一个活跃泼辣的晓池,慢慢的变换成了心思细密的李倾儿...............
  • 旁门正道是沧桑

    旁门正道是沧桑

    机缘巧合大美女吕青璇遇到了天宁山巅隐世不出的高人他到底是谁?是否能揭开高人身世的之谜?她是否能三顾茅庐请得高人出山?世恶道险,江湖又将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