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989300000047

第47章 任孝中兴再图强 得敬谋逆自损身(2)

12月9日晚,大兴国拿着兵符钥匙,打开宫门,假传圣旨召完颜亮入宫。完颜亮与秉德、唐括辩、乌带等闯入熙宗寝殿。熙宗听见响动,从睡梦中惊醒,急取榻上佩刀,不料佩刀已被大兴国藏起。护卫忽土和阿里虎同时拔刀刺向金熙宗,金熙宗当即倒在血泊中,但仍在地上扭动着身躯挣扎着哀嚎,完颜亮又上前刺了一刀,金熙宗当即被刺死。众人拥立完颜亮即皇帝位,尊号海陵王。 这正是:

内宫动枪刀,金殿加皇袍。

昏君自殒身,篡逆总违条。

仁孝问清缘由,又派御使中丞热辣公济等奉表恭贺海陵王即位。

公元1159年冬,金主海陵王完颜亮遣宿直将军温敦斡来夏国赏赐,仁孝派枢密院都丞旨梁元辅、中书舍人赵衍为馆伴接引使,具体负责接待金使。

温敦斡初来夏国,态度十分傲慢,他在馆舍中见到梁元辅后,开口便道:“我大金国扫辽灭宋,气吞山河,我主不但不忍加害夏国,反而赏赐珠宝绸缎,汝主何不亲到馆舍迎接金使,难道不怕步辽、宋的后尘吗?”梁元辅道:“我大夏岂可和辽宋相比,有何惧哉?”温敦斡道:“此话怎讲?”梁元辅道:“我主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与唐宗宋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修武备,崇尚节俭,君臣一心,人才济济,岂容他人所乘。再从中国地势来看,西高东低,乘势而下,浩浩荡荡,岂有逆流而动乎?”温敦斡不肖一顾地说道:“金国发之于东方,如旭日东升,夏国偏居西域,恰似日暮途穷。”梁元辅道:“据阴阳五行学说来看,夏国居西方,西方属金,而金国在东方,东方属木,金可以克木,但木却绝不可克金,故金永远也无法剪灭西夏。”温敦斡心中暗暗吃惊,何曾想到西夏有如此能辩之士。温敦斡不服输地反驳道:“金发祥于东方,东方属木,则林木茂密,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民富国强,此乃立国之本也。而夏居西方,虽属金,则沙砾遍布,地瘠民贫,国运岂能长久乎?”梁元辅道:“君不闻西方为佛,东方为魔。佛祖居于西天,我大夏久泽佛光普照,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化干弋为玉帛,变荒蛮为文明,人民安居乐业。而金世居东方,广布林木,林多则生鬼,鬼多则化魔,故华夏之东方群魔乱舞,此乃战乱不息之故也”。温敦斡敬佩的继续问道:“请先生赐教,金国可否荡平南宋?”梁元辅道:“不可,宋在南方,南方为水,按阴阳五行生克原理,水生木;木为水子,水为木母,子伐母乃大逆不道,天理不容,岂有可胜之理?”金使夏臣,一问一答,元辅口若悬河,谈论风生,温敦斡无论提问怎么样的问题都难不倒他。金使回国,对金主完颜亮如实秉报在夏国的所见所闻后,叹道 “夏国多才,较昔为盛,其才学知识同金国比较,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诗为赞:

昔时秦宓辩张温,妙言高论举朝惊。

今见元辅对温敦,西夏奇才超唐宋。

金国自海陵王即皇帝位后,始终把南宋视作头号敌人,一直采取联夏伐宋的方略,几次出兵伐宋都无功而返。1161年(金正隆六年)9月,金国起5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伐宋。海陵王完颜亮亲自率领三十二路总兵,以枢密使完颜昂为左领军大都督,尚书右丞李通为副;尚书左丞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正乌延蒲卢辉为副,随从海陵王进兵,为第一路。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兵马都统制,率领水军,从海道进攻临安,为第二路。太原府尹刘萼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自蔡州进发,攻打荆襄,为第三路。河南府尹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由凤翔攻打大散关,从汉中进兵,相机攻打四川,为第四路。

海陵王出兵,太子光英在汴京留守,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参政知事敬嗣辉等文臣武将在朝处理政务。

10月8日,海陵王率领大军渡过淮水,进兵庐州,就在这前一天,东京辽阳府发生了政变。

太祖孙完颜雍时任东京留守,他在女真贵族中威望很高,左丞相秉德预谋立完颜雍为帝,阴谋败露后被杀。海陵王本欲杀完颜雍,但找不到任何借口,就杀了徒单太后等女真贵族,以儆效尢。又命渤海人高存德为东京副留守,监视完颜雍的行动,完颜雍惊恐不已。就在海陵王出兵伐宋时,辽国旧部撒八率兵叛乱,完颜雍出兵抗击。海陵王命波速府路总管完颜谋衍领兵5000前去助战。海陵王自辽东征调大批女真兵南下侵宋,女真兵多不愿南下。行至山东时,南征万户统领完颜福寿率领1万多人中途叛变,逃回辽阳。完颜福寿与完颜谋衍等在辽阳发动政变,杀高存福,拥立完颜雍为皇帝,尊号金世宗。10月8日,金世宗下诏废黜海陵王,改正隆六年(1161年)为大定元年,自任兵马大元帅,任命完颜谋衍为副元帅,完颜福寿为右监军。

再说金国皇帝海陵王率领50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宋都城临安杀来,对东京辽阳发生的政变毫不知晓。汉南道刘萼部攻取南宋的通化军、蒋州军和信阳军。金国大将单贞领兵2万人,大败宋建康都统王权于盱眙。海陵王率领的伐宋大军攻占和州,海陵王亲自指挥作战,兵部尚书耶律元宜率部与宋军激战,大获全胜,斩首宋军数万人。11月初,海陵王任命耶律元宜为浙西道兵马都统制,屯兵江北,以为后援,自率数万大军渡江,直取南宋国都临安。宋中书舍人虞允文率军驻于采石镇,出兵迎战,金军不敌,败退,海陵王进驻扬州。

这时,金世宗在东京的政权逐渐巩固,中都留守阿琐等起而响应,宣布归附金世宗, 脱离海陵王,并恭请圣驾移居中都。金世宗决定迁赴中都。

海陵王统率伐宋的大军,进攻四川的一路和进攻山东的一路均被宋军打败,相继退回。只有海陵王孤军奋战,此时金军士气涣散,怨声载道,加之粮路被宋军截断,粮草日益困难,眼见得灭宋的计划又成泡影。

11月26日,海陵王勒令将士于次日在瓜州渡江,于宋军一决死战。次日拂晓,耶律元宜率领将士袭击海陵王中军大帐,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尚书右丞李通、浙西道副都统郭国安等被乱军杀死。耶律元宜代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领兵北还。海陵王统一江山的事业失败了。后人有诗叹海陵王曰:

当年弑君溅血花,今朝又被部下杀。

奉劝世人多行善,天道轮回总不差。

却说金世宗即位后继续奉行攻宋和夏的策略,多次与宋军大战,虽然互有胜负,却始终无法灭宋。1165年(金大定五年)与宋朝议和。双方议定:宋朝割让海、泗、唐、邓、等州及商、秦两州地区给金国。宋对金称侄皇帝,不再称臣,每年向金国纳贡银、绢25万两、匹。文翁有诗叹宋朝君臣曰:

对辽曾称儿皇帝,对金又称侄皇帝。

汉唐雄风今安在,可叹腐宋无骨气。

不表宋金互相杀伐,血流遍地,白骨如山,却说夏仁宗对外采取附金和宋,对内休养生息、兴学育人、重教薄罚,只几年时间就使夏国走向繁荣。

正当西夏王朝蒸蒸日上时,宰相任得敬裂国之祸几乎将夏国推向覆亡的边缘。

公元1170年闰5月,任得敬向仁宗提出“分国”要求,上书道:“夏国地大物博,山川阻隔,管理不便,圣上与吾,各分其半,分头管辖,减少耗费,造福百姓。”

任得敬身居相位,分封为楚王,手握重兵,掌控西夏兵权20余年。他安置大弟任得聪担任殿前太尉,控制宫廷禁卫大权;安置二弟任得恭担任中兴府尹,控制京都地区;族弟任得仁担任南院宣徽使,侄儿任纯忠担任枢密副都承旨。任得敬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宫廷和整个都城,并把仁孝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中。这时他的野心更加膨胀,便产生了非分之想。

朝中无人能制,仁孝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答应将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一带分归任得敬,让他另立为国,建号为楚。

任得敬得到仁孝的许诺后,喜形于色,在西平府灵州征发民夫十万,大兴土木,重修城池,建造宫殿,拟定于9月正式登基。

仁孝表面上虽然答应了任得敬裂国的要求,暗中却不动声色地筹划着铲除任得敬的方略。他派密使前往金国通报仁得敬裂国的图谋,不久,仁孝就得到了金国的回信,金世宗表示:“任得敬若一意孤行,图谋不规,朕将兴兵讨之。”

有了金国的支持,仁孝平叛的底气足了。这日,仁孝密令担任枢密使和掌管着皇室禁军的弟弟仁友以开会为名诱捕了殿前太尉任得聪和南院宣徽使任得仁,接掌了殿前太尉的大印。仁友对任得聪手下的两员大将陈龙、刘虎许以重金高官,命他俩带人去擒拿任得敬,又命令太子纯祐率领皇室侍卫军“御园内六班直”包围了京城内所有任家死党的住所,严密封锁京城消息,使其不得外泄。

却说仁友随陈龙、刘虎率部下百余人来到灵州城,声言有重要国事禀报楚王,守门军士见是熟人没做任何阻拦,他们就顺利地进入了西平府。

任得敬正在府中穿着新做的龙袍洋洋自得地照镜子,想到自己不久就要登基成为楚国皇帝了,止不住喜从心来,竟然哼起了几句西夏小调。正在高兴之时,内侍来报,夏国枢密使仁友和陈龙、刘虎将军求见,说有重要国事禀报。

任得敬统兵20多年,四处爪牙密布,他认为在西夏这块大地上任何人都不敢动他的一根毫毛,听说是仁友和陈龙、刘虎来见,问道:“还有什么人?”内侍答道:“只带了近百名护卫,已被拦在宫外,现只有仁友、陈龙、刘虎三人在殿外求见。”任得敬见都是熟人,未做丝毫防范,略为一楞道:“让他们进来吧。”便坐在早已准备好的龙椅上等候来客。

仁友见到任得敬后,双手抱在胸前对任得敬道:“大喜,大喜,恭贺楚王”任得敬道:“不知喜从何来?”仁友道:“金世宗已同意加封任公为楚王,册封使即日就到夏国,夏国主要在三日后楚王登基大典上宣告诏书,特命我等前来禀报,并让我带诏书来,请楚王一睹为快。”说着从怀中取出诏书,双手捧到楚王面前。任得敬正要接诏书,仁友趁其不备猛扑上去,卡住任得敬的脖子,任得敬正欲反抗,陈龙猛然冲上前来,手起刀落,割下了任得敬的首级。任得敬的几个贴身侍卫听见屋内有响动,立即冲了进来,正欲和陈龙、刘虎搏杀,陈龙带来的100多名御园待卫也冲了进来。正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仁友展开诏书,大声宣读道:“贼酋任得敬,大逆不道,欲谋篡国,令仁友等就地诛杀,协从者不问,官居原职。如若执迷不悟,随任逆继续作乱者,杀无赦,诛九族。”正在此时,热辣公济、浪讹等率领皇家卫队、左厢军呼喊着杀来,把灵州城团团围住。仁友命人将任得敬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吓得任府的公人个个面如土色,只好束手就擒。后人有诗叹曰:

昔日叛宋降逆戎,位居王公仍贪心。

莫言任家满门惨,几个奸雄得善终。

任得敬分裂夏国的阴谋失败后,仁孝进封其弟仁友为越王,任命斡道冲为中书令,国相。

斡道冲是西夏著名的学者,字宗圣,祖籍灵州,1098年出生于一个汉族士大夫家庭。他自小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精通汉、夏文字,又懂佛学。

1105年(夏贞观五年),夏崇宗乾顺兴学育才,招收贵族子弟300人,又实行科举取士。斡道冲当时年仅8岁,便中《尚书》科目童子举。年长后,继续刻苦钻研,精通五经,曾将汉文《论语注》译成西夏文,又作《解义》20卷,称《论语小解》, 还用西夏文著《周易卜筮断》一书。 1151年(夏天盛三年),斡道冲被仁孝任命为番汉学教授。他殚精竭虑,亲自主持讲授,为西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1183年(西夏乾佑十四年),斡道冲劳累而死,享年85岁。他任西夏国相十余年,生活俭朴,死时家里除大量书籍外,没有任何积蓄。仁孝皇帝闻讯后,悲痛万分,命人给他画像祭祀在学馆内,并下诏各州县都须照此实行。文翁有《西江月 》词一首赞斡道冲:

万事云烟飘过,十年宦海蹉跎。蕃文儒学俱相宜,兴政兴业兴学。

敢去虎口拔牙,怕甚权臣邪恶。家中虽无绫一罗,管民管吏管国。

1189年(夏乾祐二十年)正月,忽报金世宗病逝,皇孙完颜憬即位,是为金章宗。仁孝闻之哀悼不已,喟群臣曰:“世宗皇帝文韬武略,贱征罚,崇孔孟,重人才,百科并举,兼收并蓄,以邻为伴,开一代盛世,乃我等之楷模。”于是,降旨请宗律、净戒、玄密等国师在大觉寺为世宗皇帝颂经七天,超度亡灵。

1193 年(乾祐二十四年)9月,仁孝卒,享年70岁,在位54年。谥曰圣祖皇帝,墓号寿陵。其长子纯祐继皇帝位,时年17 岁,是为桓宗。

文翁有《定风波》词一首赞仁孝圣德,词曰:

一代圣主正当春,龙吟虎啸鼓雄风。倡廉兴学正典章,中兴,敢效汉唐振国魂。

前殿君王后殿臣,点点赭袍映宫门。莫问兴亡今几主,丰碑,魏魏贺兰高入云。

又有《浣溪沙》词一首曰:

花映三春格外红,君王何事皱眉颦?横天铁帚扫奸雄。

西风瞥起云岭横,擎天柱折举国痛。怀山怀水更怀人。

同类推荐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极品侯爷

    极品侯爷

    故人只道月冰寒,柔光犀照难成圆。晚风小径忧无路,色如霜降照人还。他如月色,冷冽冰残,却守望一片平安……陆羽,名自茶圣。茶圣的陆羽以茶惊世人,他这个陆羽,以谋动天地。当鸟儿伫立在枝头亲吻嫩芽上晶莹的露水,人们知道那是春天来了。当世人蜷缩在被窝抹去眼角边不敢滑落的泪珠,人们知道那是陆羽来了。世界如平静的海,他曾是独立在上面轻盈的荡起波澜、卷起风暴的魔鬼。直到死亡,也许上天要让他祸害一个新世界。他总说,世界如残棋,一子救活需千万子堆积,前仆后继。再活一次,他是更希望平静的活?还是要为了那巅峰努力。他也在犹豫,却忍不住去碰触那些静静躺在那里的棋……
  • 该死的仵作

    该死的仵作

    新书《抱着聚宝盆闯大明》已上传(?????)っ大唐与武周年间,有人妄求长生而不得,有人却不知寿命几何,每每向死,却而生。
  • 枕戈天下

    枕戈天下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曹操我只是想帮你平定天下让后来没有五胡乱华,然后做一个太平侯爷而已。你不能因为我取了献帝的妹纸一不小心当了驸马你就暗算我吧!好歹我也是和你女儿有婚约啊!刘备,我只是想借你的人头用用,你也不用整天见着我就像见着九世仇人一样吧!还是人家孙权好,不仅愿意好吃好喝的款待我,还心甘情愿把妹纸嫁给我,哎!刚夸你呢,你就背后捅我刀子。算了,你们都是小人,就让我这个小小人来枕戈天下,取尽荣华吧。
热门推荐
  • 李莫寻传奇

    李莫寻传奇

    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事业、亲情亦或是爱情?这些我都曾经拥有。我曾是一个幸福的人,而如今,我只剩下一个执念,那便是戮尽天下妖邪。
  • 厚黑之三界独尊

    厚黑之三界独尊

    本书为三绕道书,即以下读者请绕道!本书厚黑,薄白者请绕道!智商只适合看小白文的读者请绕道,本书阴谋、算计太多。恐怕你的头脑不够用!乐观派读者请绕道,真实的世界都这么残酷更何况修真界?主角无敌开外挂之类的事情,本书甚少!本书中三界指:仙、鬼、魔。笔者忠告:喜欢就收藏、推荐,不喜欢别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话可能不太好听,但是中肯!希望读者人人有好书读,人人不被这个世界厚黑者所吞噬!
  • 驭血狂潮

    驭血狂潮

    每个人都有血,每个人的血都不同。我能感知到你的血液,我能从血液中读出你的思想。鲜血是我的盔甲,鲜血是我的利剑。血能载我遨游天际,血能助我掌控逝者的身躯。不要试图在我面前躲藏,更不要试图反抗。让你的血,也成为我珍贵收藏中的一部分吧!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数字球徒

    数字球徒

    江贤单手接过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双手奉上的世界足球先生奖杯,非常老套的开始发表获奖感言:“感谢国际足联,感谢XX,感谢XX……”光凭借俱乐部表现,就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奇迹!奇迹!——《米兰体育报》他个性十足,创造世界足球先生评选史上的最大冷门!——《队报》拉玛西亚培养的又一名世界足球先生——《阿斯报》亚洲“新先生”的高中时代,你想知道吗?——《太阳报》※※※※※※※※※※※※※※※※※※※※※※※※※※※※※第一部国内,第二部出国……本书不沉闷、不小白!!!
  • 禽兽配妖精

    禽兽配妖精

    逗比配智障,禽兽配妖精。顾妖妖感觉她这辈子就栽在那个叫“禽兽”的男孩子的身上了。女主呆萌可爱校花,实际是隐藏的学霸。男主被人叫禽兽,还无法反驳。而他们之前,似乎也被一种奇妙的线连接起来。一碰就是一生。【高能帅气可爱外表的憨憨女主?万年老二高冷外表的逗比男主】期待一下!?
  • 鬼墓天书

    鬼墓天书

    一个特别的姓氏,注定了我特别的一生。一本特别的书目,注定了记载中华五千年的风云。一次特别的经历,注定了我要一直不停的挖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骑幻

    骑幻

    历史的棋子,并非谁都有资格推动这是一片充满剑与魔法的土地,人类与万物生灵和平共处。一群拥有高阶魔法的骑士,曾莅临于大陆的顶点,负责维护和平与生灵存续。他们战无不胜,却因精密阴谋而销声匿迹.......多年后,一次突如其来的异族入侵,如巨石砸入平静湖水,引起涟漪汹涌。席卷十三王国的浩劫接踵而至,万物生灵危急。被认为是“叛党”的骑士军团再度出现,一支由阴谋,牺牲与希望交织的长歌,即将奏响......荡气回肠的魔幻史诗,浪漫而残酷的骑士物语。就从史蒂亚镇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终结。
  • 无名茶庐

    无名茶庐

    这世上有令人惊诧的孽缘,有感动天地的大爱,亦有匪夷所思的鬼神怪力隐匿于坊市之间,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所有的冤缘愿怨皆在无名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