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9900000001

第1章 姓氏的来源

1.姓的起源

世界上无论什么人,生下来后,都会有一个姓和一个名,以表示他或她是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说文》:“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表示他或她都是由女性所生,这女性当然就是母亲。最初人类并不确知谁是真正的父亲,而母亲喂奶和抚养他或她成长,这却是可以知道的,所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人类学家称之为‘母系社会”。因此我国古代的姓都从女作即以女字为偏旁,如姒、姬、妫、姚、赢、姜等等,然而殷商子姓,不作好,壬姓或作女旁(妊)或不作女旁,等等。其实“姓”本只作“生”,加女偏旁,为形声字,反而后起于“生”字,故金文中“百姓”均作“百生”不但“姓”作生,而且“性”亦作生,故人性即人生,性命亦即生命。《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据此,人类学家李玄伯提出姓起源于“图腾”,即以动植物为人类的共同祖先,后来社会逐渐进步,不以人类出于图腾、而以为与图腾同性质。图腾这种性质,美拉尼西亚人名为“马那”,已成为民族学的专门名称,亦即埃及人所谓‘嘉”。这种性质并非实质的,而为同图腾团的一切人及物所共有,而不为任何人任何物所有,它存在于人及物未生以前,亦永存于人及物既没以后初民以为矢之能射者由于马那,网之能捕鱼者由于马那。李玄伯认为我国古人所谓“性”,也就是《国语·晋语》“成而异德”之“德”,德字即是姓。故接着说:“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就是说,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是“异德之故也”。又说:“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类则同德,同心则同志”,可见德不同,不但姓不同,而且性也不同。

除李玄伯外,我国学者40年代中相信“图腾”和“马那”之说者颇多。闻一多曾经证明姒姓子姓姬姓都来源于图腾:

传说夏代大禹时,洪水泛滥,许多田地房舍被淹没了,龙蛇鱼鳖都在洪水中浮沉着。这时只有涂山氏的姑娘骑在巨龙的背上没有淹没,她漂呀漂呀,漂到一山丘上,四周都是洪水,只山丘上的薏苡草一片碧绿,成串的红色的果实在绿色的叶丛中闪烁着,煞是好看。姑娘便随手摘了薏苡玩着。因肚子饥饿,她把薏苡果放进嘴里,又甜又香,立刻肚子已无饥饿的感觉。后来洪水退了,这姑娘感到肚子里阵阵震动,正像怀了孩子一样。十月以后,她便生了个男孩,取名为启。

这“启”有开发的意思。他就是大禹的儿子。这大禹就是一条巨龙,涂山氏姑娘就因骑在它的背上,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又因吞食了薏苡而怀了孕。薏薏苡的“苡”与“姒”同音,因此夏为姒姓。

“夏”《说文》释为“中国之人”。在中国古文字中与城邑同义。中国之人即在正城中之人。故“夏”字为国家的开始和标志。住在城中的人都姓姒,因此彼此来往,都只称名,不称姓。

商,一称殷商。它是我国第二个王国,子姓。传说帝誉为王时,他有三个女儿都很美丽,尤其是小女儿简狄长得最美,也最聪明。有一天,她们三姊妹到宫殿外小溪边玩耍,望见天上有燕子一上一下飞翔着。忽然其中一只燕子冲到溪边的芦苇丛中。简狄看得清楚,那只燕子在草丛中接连孵下几枚燕卵,光洁莹亮,煞似玉石。之后,那只燕子又飞向天空。简狄悄悄地进人草丛中去,捡起燕卵来玩。玩着玩着,又把它放到嘴里,一不小心,燕卵便吞进肚里,因此她怀了孕,正如涂山氏姑娘吞了薏苡改而怀了孕一样。

殷商人把鸟卵叫做“子儿”,故简狄把生下来的男孩子作为“子姓”,不加女旁,因为它与美好的“好”字容易紊淆的缘故。

商也是城邑,正像夏是城邑一样。商人无论从东北迁徙到燕山以南,直到河北易河,东方海滨,都自称为商。但周人读商为衣或殷,古书上通常作殷,故合称“殷商”。

周人姓姬。像“巨人”的足印,如迹作跻,亦作薏苡《史记·周本纪》叙述周人的祖先后稷降生的故事,非常生动。姜嫄是羌族的姑娘,与周人自古邻居,并且互通婚姻。前引《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是根据这一故事说的。因此周人可以上溯于黄帝时代,羌(姜)人可以上溯于炎帝时代,但这只是他们的口头传说,尚无考古学的证明。

后稷名弃,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情形。因为母系时代“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是通常的现象。《诗·大雅·生民》说:“上帝不(丕)宁,不(丕)康湮祀,居然生子。”这里明明说姜女原是因与上帝交配而生子。这上帝就是帝窖,姜女原是帝窖的“元妃”,简狄是帝窖的次妃。这样殷周两族不就成为“同父异母”的关系了吗?虽然这样,但是我们从后稷的降生故事可以证明姓的起源应该始于母性。姒与薏苡,子与燕卵,姬与足印,都与图腾(上帝)有神秘的关系。

周是地名,城邑名。自公刘由汾水迁居于陕西幽县(即今彬县),周人既称为周,也称为幽,古公亶父迁居于周原,从此周为国名族名。

2.氏的起源

如前所述,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来由于社会的发达,人口不断地繁殖、增长,因此,氏族不得不分化为另一支族,同时母系氏族逐渐转变为父系氏族,这样从母亲的姓逐渐转变为父亲的姓,即由母系转变为父系。夏商周史称三代,由于等级的分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父家长为首包括父母、妻妾、儿女以及家内奴隶在内的宗族制度也逐渐形成。

姓,凡是氏族成员都是共有的,而氏是姓的分支,为富有的贵族阶级所特有,非一般氏族成员所有。宋郑樵《通志序》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目“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与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可知其为贱也。

郑樵以当时少数民族作比较,说明“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是很正确的,可惜他没有谈到姓是每个氏族成员所共有的。又由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时,有的子孙从父系为姓,有的子孙从母系为姓,故《国语·晋语四》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惟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子富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十四人,为于二姓”这一段记载。反映了由母系到父系的转变情形。如黄帝子二十五人,只二人同姓。从异姓中有的是甥舅关系。这就是说,从父系则为父子,从母系则为甥舅。“凡黄帝之子而十五宗”,可能“宗”即宗族,但黄帝之时是否已有宗族,尚待考核。不过商周时代已有宗族母系世谱,这是不成间题的。春秋时期,宗族制度普遍形成。《左传》鲁隐公八年(前715)记载:三天子建德,因生以踢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氏旧误作溢,今依顾炎武校正),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我们现在解释如次:“建德”,犹言建姓。因生以赐姓,就是根据所生而得姓,如依母亲为姓,依父亲为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里首先指出,氏是怎样产生的。就是说,有了诸侯封土建国制度就有了氏。如鲁国始封周公伯禽,燕国始封召公奭,齐国始封吕公极,第一个诸侯往往称日“某公”,其后公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这都是爵位的称号,因为太普遍了,容易紊淆,于是公子、公孙之后加一氏名。此外还有“以官为氏”、“以邑为氏”等等。

下面我们略举其例:

(1)以字为氏如无骇为鲁国的执政大臣。祖父(公子辇)请求给他也取一个氏名和族名。鲁隐公问众仲的意见众仲说了上引隐公八嶙年的一番话之后,鲁隐公便命令说:“无骇的祖父是公子展,父亲是公孙夷伯,那么,无骇之后以展为氏。”这就是诸侯以字为氏的根据。又如郑国公孙侨,字子产,因他的父亲为子国,子产曾经以国为氏,但是他常以公子侨为名,字子产流行于郑,而很少称国氏。

春秋时以公子、公孙为名者还很流行,并不都改为字,如宋公孙嘉字孔父,楚成嘉字子孔,郑公子嘉字子孔,公子平字子丰。鲁公子庆父字仲,公子叔牙字叔,公子季友宇季。古人以王父(祖父)字为氏,故以后称为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伯、仲、叔、季是兄弟的排行,犹言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齐鲁习惯亦称老大为孟,故称大姑娘为孟姜、孟姬。

(2)以官为氏古代爵位官职都是世袭的,如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后以师、傅、保为氏。又如司徒(土)、司马、司空(工),其后以司徒、司马、司空为氏。此外如史、巫、卜等职官,后来以史、巫、卜为氏。我国秦汉以后姓氏逐渐紊淆,因此许多古代的氏又称为姓了。如《史记》这样着名的历史着作常常有“姓某氏”的话,终究是姓呢还是氏呢,使读者迷惑不解。

(3)以邑为氏邑为城邑、采邑。古代贵族常常聚族而居,数代数十代不迁,子孙紧殖,但是他们仍然不忘记他们的原籍原族。以邑为氏也就是以族为氏。如鲁庄公公子遂,字襄仲,因居鲁国东门,称为东门襄仲,其子孙遂以东门为氏。又战国时东郭先生,就是以东门为氏了吧。此外还有西门氏、南郭氏,也都类此。

(4)女子称姓与字氏族社会时,男女都从母亲之姓为姓,可以说,姓本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其后由母系转入父系,女子出嫁,仍系女姓,以与男系相区别,所谓“男女辨姓”、“同姓不婚”,自西周到近代还保持着。

西周男女通婚,女子不但有自己的姓,而且有字。王国维作《女字说》(《观堂集林》卷三),举媵器铭文证明女子称姓和字。她们称为“某母”,犹男子称“某父”相同。他说:“盖男子之美称莫过于父,女子之美称莫过于母。”秦汉以后,女子以丈夫之姓为姓,而以己姓为氏,又只称名而不称字,这种情形实际反映我国“男尊女卑”思想观念之一大转变。

氏为姓的分支,因此姓与氏在意义上有继承关系。如宋孔氏宗族。《说文》:“孔,通也,从乞乙。乙,请子之候鸟也。”乙实际就是燕子,亦即凤皇,为宋、商的图腾。孔好一声之转,因此子姓亦即燕卵。由此可证姓与氏在意义上保留着继承的关系。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爱国报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爱国报国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本书研究了洛阳民俗文化的各方面,收录文章40多篇,包括“洛阳民间社火文化综述”、“洛阳春节习俗漫谈”等。
  • 老子略释

    老子略释

    《老子》,又名《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作者研读古今解读《老子》作品100余部,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通过对一、朴、损、有、无、象、道、俭、绝、常等字义的反复研究,还原其在《老子》一书中的本义,通过简洁的翻译、精当的注释、扼要的讲解引导读者领悟圣人的智慧。
  • 木兰溪木兰江木兰河

    木兰溪木兰江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热门推荐
  • 游戏中人

    游戏中人

    夏茗轩,在自己策划、设计和制作的游戏公测后坠谷昏迷,幸而在游戏中复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游戏中人”。可是,他在游戏世界里只一条命,面对玩家的爱与恨,程序的恩与怨,BUG的得与失,以及怪物的挑战、BOSS的拦阻、NPC的习难、病毒的威胁和人工智能的迫害……,从建立家族,创建帮会,功占城池,问鼎天下,雄霸八服,一统大区,到跨界征战,历经艰苦磨难,走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求生之路。
  • 亲爱的你会发光

    亲爱的你会发光

    她的人生好似从无惊喜,直到遇见他,那个叫她茉莉的人。
  • 毛地黄喜泪交织

    毛地黄喜泪交织

    血泪中夹杂着一抹轻轻的微笑,谎言过后是二人陌路别离,还是微笑相聚?面对国与爱他们如何抉择。
  • 重生之十年悠悠

    重生之十年悠悠

    十年之期,嫡女归来!她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然而十年养在江湖,待她归来之时,却被继母,庶妹花言巧语,架空尊贵的地位,离间父女之间的感情。甚至她以为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也都是一场步步计划的骗局。他登上王位的那天,逼她饮下一杯毒酒。她温如悠发誓,若有来生,必让所有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必不让一切悔恨重新发生!必护真心待她的人一世周全!而重活一世,陪伴在她身边的,是青梅竹马的妖孽庄主,还是冷面寡言的皇家亲王,亦或者,是一身医术的无尘公子?······
  • 智慧百科(体育卷)

    智慧百科(体育卷)

    本系列丛书一共为分9卷,分别主动物卷、奥运卷、航天卷、军事卷、植物卷、体育卷、历史卷、科学卷、人体卷。
  • 宦女逐尘

    宦女逐尘

    她一介高官千金,不幸落得颠沛流离,曾经的一切如同幻境,在记忆中反复轮替。她还能相信他吗?可那是她亲眼所见啊!她不停的问了自己千万遍,却终是无答!他原该生长于广阔天际,奈何被这宫墙所困。任其高位重权,又怎比得过自由自在。他发誓一定会带她远离这世俗喧闹!而她今在何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浅夏无忧

    浅夏无忧

    再过半个夏季,再看半个青春,从前大大咧咧的俊朗少年已在记忆里渐行渐远,模糊的背影看不出他的爱,她爱的雨季不再来,因为没了他,十字路口的他们,是再也不见,是阴差阳错,逆向而行,捧着滚烫的泪水,等来的竟是离别吗......
  • 王源永入我心之十年之约还当真吗

    王源永入我心之十年之约还当真吗

    这是第二部上一部是《王源永入我心之天使的面容》尽请期待
  • 再回首之遇

    再回首之遇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因为是你,所以选择遇见,倘若有来生,我还是我,为你而生,为你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