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57500000003

第3章 一统白山黑水

“野人”女真的一支——东海女真,居住在黑龙江支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海女真主要有三部,如史料所载:“东海之渥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渥集部又称窝集部、兀吉部,是密林的意思。渥集部历史久远,“汉、魏之沃沮,元之乌者、吾者,明之兀者,其部族不一,而地甚广袤,以音与地求之,盖即窝集也”。永乐元年(1403),渥集部长西阳哈等贡马,置渥集卫。渥集部居住地主要在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以上,两江之间的广大流域地区。它东濒乌苏里江,西接乌拉部,南界朱舍里部等,北临使犬部。

瓦尔喀部主要居住在图们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迄海滨及沿海岛屿之地。库尔喀部的居住区域,文献记载疏略,各书所述不同。

其实,库尔喀、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等在《满文老档》中作 hurha,就是虎尔哈。在文献记载中,常出现“黑龙江虎尔哈”、“渥集虎尔哈”、“东海虎尔哈”等。它分布区域非常广,大体说来,黑龙江虎尔哈部主要居住地区,东邻渥集部,西接索伦部,南界乌拉部,北抵萨哈连部。总之,东海女真除女真族以外,还有那乃人等。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就要并服东海女真各部。

统一东海女真,先从临近建州女真的瓦尔喀部开始。大约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努尔哈赤派费英东率兵“初征瓦尔喀,取噶嘉路”,揭开了统一乌苏里江流域及其以东滨海地区的序幕。

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派其五弟巴雅喇、长子褚英和将领噶盖、费英东等率兵一千,征讨安褚拉库咯(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一带),星夜兼驰,兵到后攻取二十个屯寨,收服所属屯落;同时攻获内河路(今松花江上游一带)。

因他们立下功劳,赐巴雅喇为卓礼克图,褚英为洪巴图鲁。

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月,东海渥集部虎尔哈路路长王格、张格归附努尔哈赤,贡纳“黑、白、红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从此,渥集部之虎尔哈路每岁交纳贡献。他们中的部长博济里等六人求婚,努尔哈赤因其率先归附,将六位大臣之女分别嫁给他们做妻子,用联姻方式巩固建州女真与东海女真的重要

关系。王格、张格向建州贡纳的貂皮,是东海女真重要的特产。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有古老的红树、柞树、杨树、桦树和杉树等,树木杂陈,风景如画。丛林中的貂鼠,因为它的皮毛珍贵,所以是女真人的最佳狩猎物。秋天——捕貂的季节,人们或用猎犬捕貂,或编栅结网捕貂。编栅结网捕貂,是用树枝编成栅栏,栅栏中留一小口,口里吊着一个用马尾结的活套。捕貂人把栅网安放在貂鼠经过的路亡。当貂鼠从栅网的圆口中穿过时,就被马尾网套住。猎犬捕貂,《朔方备乘》

中有如下记载:“捕貂以犬,非犬则不得貂。虞者往还,尝自减其食以饲犬,犬前驱停嗅深草间即貂穴也,伏伺擒之;或骛窜树末,则人、犬皆息以待其下。犬惜其毛,不伤以齿;貂亦不复戕动,纳于囊,徐俟其死。”捕貂人把貂皮剥下晾干,用桦树皮包好收藏,以方便交易和贡纳。王格、张格用部民猎狩的润泽香郁、丰厚纯黑的上等貂皮纳贡,证明了渥集部虎尔哈路的归服。自此,建州加速了对乌苏里江流域各部的统一进程。

万历二十九年(1601)春,朝鲜《李朝宣祖实录》记述建州对渥集用兵情状载:“老酋选勇行赏之说,尤为可虞”;并载:城底藩胡“队队成群,携妻挈子,显有搬家移人之状”。这说明努尔哈赤对瓦尔喀诸部恩威兼施的措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万历三十五年(1607)正月,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今珲春北二十里古城)主策穆特黑来到建州,对努尔哈赤说道:“吾等因地方遥阻,附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遇吾等虐甚,乞移家来附。”努尔哈赤决定派兵去搬接他们到建州。

同年,建州兵在搬接蜚悠城部众的归途中,受到乌拉贝勒布占泰军队的拦截,两军进行了乌碣岩之战。建州军击败乌拉军队,乘胜夺取高岭会宁路,打开了通往乌苏里江流域及其以东地区的大门。从此之后,建州以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为基地,向北往黑龙江中下游,向东往乌苏里江流域胜利进军。

在乌碣岩之战以后,渥集部的赫席黑、俄漠和苏鲁及佛讷赫拖克索三路,仍然服从乌拉贝勒布占泰。努尔哈赤劝降,但他们依然不归附。建州为了孤立乌拉,这年五月,派巴雅喇、额亦都、费英东、扈尔汉等统兵一千,征讨东海渥集部,攻取赫席黑、俄漠和苏鲁及佛讷赫拖克索三路,“获人畜二千而回”。

万历三十六年(1608)九月,建州兵东北进攻,受到渥集部呼尔哈路部民的抗拒。

这段史事,《满文老档》载述较详:“前已酉年九月,当得知呼尔哈路之一千兵,来侵聪睿恭敬汗所属之宁古塔城。驻萨齐库之聪睿恭敬汗兵百人,前去迎战。

击败呼尔哈路之一千兵,生擒其大臣十二人,斩人一百,获马四百匹,甲百副。

其后,呼尔哈路人收留由已降聪睿恭敬汗之国中出逃之人。”就这样,努尔哈赤以滹野路收纳其已附之虎尔哈路人为由,派兵往征之。

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二月,努尔哈赤在臣服邻朝鲜而居的瓦尔喀部以后,命侍卫扈尔汉统兵千人,向东北深入,攻取渥集部所属滹野路。滹野为满文 huye的对音,意为射雕的隐身穴。滹野路即明正统后设置的呼夜(兀也)卫。它在珲春东北,乌苏里扛上游支流瑚叶河(今苏联滨海地区刀毕河)一片。扈尔汉击取滹野路,俘虏二千,在那里过了年节后,二月返回建州。扈尔汉因这次军功而被赏给甲胄、马匹,并被赐号达尔汉侍卫。

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因绥芬路路长图楞归降建州后,被渥集部雅揽路人掳掠,努尔哈赤就命额亦都率兵千人,到图们江北岸、绥芬河和牡丹江一带,招服渥集部的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四路。其首领康果礼、喀克都里、昂古、明噶图等都以归降,并举家迁到建州,归顺了努尔哈赤。额亦都又乘胜率兵击取雅揽路。雅揽路以河得名,明永乐六年置牙鲁卫,设在临近海边的牙鲁河流域,牙鲁河清代称雅兰河。雅揽路就是今苏联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北雅兰河一带。额亦都击取雅揽路,“获人畜万余而回”。这此战役过后,努尔哈赤将那木都鲁等降民,“编二佐领,令康武理与伊第三弟喀克都理各统其一”。

万历三十九年(1611)七月,努尔哈赤派其第七子阿巴泰和费英东、安费扬古带兵千人,征讨渥集部之乌尔古宸、木伦二路。《吉林通志》载:“乌尔古宸路,一作库尔布新,河名也;在兴凯湖东北入乌苏里江,路亦以河名也。”木伦路因穆棱河得名,《满洲源流考》载:“穆伦河在宁古塔城东四百里,出穆伦窝集,东流入乌苏里江。”木伦路部民居住在今穆棱河流域及穆棱河与乌苏里江会流处一带。

首先,努尔哈赤赏给宁古塔路首领僧格、尼喀礼的甲四十副放在绥芬路,但被乌尔古宸、木伦路的人袭击绥芬路时夺去。努尔哈赤派博济里去通知他们说:

“将那四十副甲,用四十匹马驮来!”但他们并没这样做。建州兵到之后,把乌尔古宸和木伦二路收取,并“获得俘虏一千”。

同年十二月,派何利里、额亦都、扈尔汉率兵二千,征伐东海虎尔哈部扎库塔城。扎库塔意为“各八”。扎库塔城在图们江北岸,珲春河、海兰河之西,距珲春城一百二十里。这次征讨的原因,是扎库塔城主对建州和乌拉采取中立政策。

努尔哈赤要求东海女真各部,在建州与乌拉之间,只可以倒向建州,不能有其他选择。他发兵惩罚扎库塔城主,兵到之后,围城三天,遭到守城军民的顽强抵抗。

城陷后,“斩首一千,获俘二千”,并招抚环近地区居民。

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一月,努尔哈赤派兵五百人,十二月袭击了锡林;随后前进,袭击雅兰部。雅揽路的位置前已叙及,锡林路的位置,各书记载不一样。

锡林路意为铜。锡林路在锡林河流域,因河得名。锡林河在海参崴的东部,雅兰河以西,南流入日本海。这次出征,建州军“收降民二百户,人畜一千而回”。

万历四十三年(1615)十一月,努尔哈赤派出四千精兵,征讨东海渥集部额黑库伦。额黑库伦部民“住在东边的东海之北”,就是今苏联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纳赫塔赫河地方。建州兵行到顾纳喀库伦,招降不服,分兵两路,越壕三道,拆毁栅栏,攻入城内。建州军阵斩八百人,俘获万人,收抚其居民,编户五百而回。然而,“俘获万人”《满洲实录》和《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均作“俘获万余”。

很明显是包括人口和牲畜在内。此役,争战相当激烈。努尔哈赤攻取额赫库伦得手,就派兵征服东海北部未附之民。

万历四十五年,就是天命二年(1617)正月,努尔哈赤派兵四百人,攻获沿海散居未服的诸部人;二月,“遂将东海沿岸散居之民尽取之”;三月,“造大刀船,渡过海湾,逮住占据海岛未服的诸部人”。

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十月,派兵搬接东海虎尔哈纳喀达为首的百户降顺部民到建州。后金对东海女真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万历四十七年,就是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在正月和六月,先后两次派穆哈连带兵千人,收取东海虎尔哈部民。六月初八日,穆哈连“带来千户,男二千人,六千余口”。他亲自出城迎接,命令搭八个凉棚,摆二百桌酒席,杀二十头牛,举行盛宴款待穆哈连及归顺的各部大小首领。

天启五年,就是天命十年(1625),后金在集中精力夺取辽沈地区并巩固对其统治,连续六年没有大规模地向东海女真用兵之后,又先后六次发兵征讨东海

女真。

第一次,正月,下令博尔晋辖“带兵二千,征讨住在东海边的瓦尔喀”。

第二次,先是上年十二月派喀尔达等统兵征讨瓦尔喀,“初九日进入柯伊,逮住和勒必、齐什纳、彻木德和三人;以后在柯伊获男子一百,新、旧人口三百七十”。到三月初四日,喀尔达、富喀纳、塔羽等率兵招降瓦尔喀部等三百三十二人而回,得到后金汗的接见。

第三次,四月初四日,迎接族弟王善、副将达朱户、车尔格统兵一千五百人征讨瓦尔喀部凯旋而归来,努尔哈赤与三臣行抱见礼后,宴赏军士及降民。随后又命宰牛羊四十头,摆四百桌酒席,备四百瓶烧酒、黄酒,宴劳出征将士和编户降民。

第四次,八月,出城到浑河岸迎接宴劳前遣侍卫博尔晋辖等统兵二千,往征东海南路虎尔哈,招降五百户而还的诸将及招来的头目。

第五次,同月,再出城宴迎前遣雅护、喀穆达尼,率兵征东海北路卦尔察部,获其部民二千而还的诸将等。

第六次,十月初四日,出城迎接其第三子阿拜以及第六子塔拜、第九子巴布泰,统兵一千征东海北路虎尔哈部,获一千五百部民而归,并赐宴犒师。

努尔哈赤对东海女真前后用兵达三十年,几乎统一了东海女真。

“野人”女真的另一支——黑龙江女真,因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而得名。在黑龙江流域,居住着黑龙江虎尔哈部、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使犬部、使鹿部和索伦部等。在这里,有水量丰沛的河流,广阔的草甸,蓊郁的丛林,茂密的灌木。

还有灌木林中有红瑞山茱萸和红果山楂,绣绒菊和山葡萄。在杨树、柳树、松树和桦树的林阴中,分布着女真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费雅喀人和索伦人的村屯。他们靠狩猎、畜牧、采集、种植或捕鱼为生。捕鱼时,人们乘坐的是用树脂粘合桦树皮制作的刀船,划着铲形船桨,用鱼叉捕获鲟鱼、鳇鱼等。

鱼叉被皮条的一端拴着,皮条的另一端系在捕鱼者腰上。捕鱼时,捕鱼人迅速而且准确地向鱼叉去,一旦叉上鱼之后,鱼叉被鱼带着疾游,但因鱼叉为皮条所系,鱼就被捕获。

黑龙江女真人捕鱼之外还采东珠。在长满水藻、绿苔的河汊里,是捞采东珠的最佳地方。采珠人在每年四月至八月,乘葳瓠(独木舟)并负袋潜水采珠。他

们潜在水中,捞出河蚌,装入袋中,上岸取暖后,再潜到水里。把捞取的河蚌敲开,寻找珍珠。通常在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蚌壳里才能挖出一颗东珠。把采到的东珠装在鱼皮袋囊或桦树皮盒里,以方便贡赋。

上述地区的部民,元亡后受明廷的统制。努尔哈赤建元以后,在统一东海女真的同时,为从明朝手中接管对黑龙江流域的统治权,曾数次发兵征讨黑龙江女真。他首先兵指萨哈连部。

萨哈连部因居住在萨哈连乌拉流域而得名。萨哈连乌拉即黑龙江,亦称“黑水”。萨哈连部居住在黑龙江中游流域。其部东至乌苏里江口、接使犬部,西邻索伦部,南至黑龙江虎尔哈部,北界使鹿部。

万历四十四年,就是天命元年(1616),后金汗努尔哈赤发兵讨伐萨哈连部。

《满文老档》留下详细的记载:萨哈连乌拉的萨哈连部和虎尔哈部商量说:“我们把来这里做生意的三十人,并同我们兄弟带来的四十人,全部杀死,一同叛乱。”

遂在五月份将七十人令部杀死。那时有九人脱逃,使这个惨杀的消息,在六月二十八日传到英明汗的耳中,大英明汗愤慨地说:“派兵征讨!”第一,会议师期:

诸贝勒大臣劝谏道:“夏季多雨泥泞,大兵行动不便,最好在冬季结冰再进攻。”

然汗反驳说:“在夏天如果不去,到秋天他们把粮食埋藏各处,自己抛弃屯寨去阴达珲塔库喇喇部。我们的兵回来后,他们又返回故地,取出埋藏的粮食吃……这个夏天,我们兵如果去,他们只顾自己逃避,没有时间埋藏粮食。他们以为在这个夏季大兵不会来,他们将安闲不备,故现在出兵,能举全胜。”第二,军事准备:七月一日,发布命令:“从每一牛录挑选强壮的马各六匹,把一千匹马放在田野中养肥。”初九日,又命:“从每牛录派出制造独木船者各三人。派六百人去兀尔简河发源处的密林中,造独木船二百艘。”第三,作战经过:七月十九日,向下传达命令:“达尔汉侍卫扈尔汉、硕翁科罗巴图鲁安费扬古率兵二千人,到兀尔简河后,领兵一千四百名,乘独木船二百艘前进;另六百名骑兵在陆上行走。”

当日出发,第八天到达造独木船的地方。扈尔汉和安费扬古率兵乘独木船在乌拉河上前进,骑兵在陆地前进。第十八天,前进的水陆兵会合。又前进二昼夜,八月十九日到达目的地。袭击茂克春大人居住在河北岸的十六个屯寨,全部夺取了。

博济里大人居住在河南岸的十一个屯寨,同样全部夺取了。准备在萨哈连江南岸的萨哈连部的九个屯寨夺取了。一共夺取三十六个屯寨。在萨哈连江南岸的佛多

罗衮寨驻扎……过去萨哈连江和松阿里江在十一月十五至二十日后才结冰。大英明汗出兵那年,十月初就结冰了,所以汗的兵在初五日渡过了萨哈连乌拉……占领了萨哈连部内十一个屯寨,然后全部返回了。

第四,胜利回师:在十一月初七日,带领路长四十人回到汗城。

后金汗在征讨萨哈连部之后,又招附萨哈尔察部。萨哈尔察部民居住在牛满河(今布列亚河)地区,其部长萨哈连归附后金,并成了后金的额驸。万历四十六年就是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率军攻打抚顺,萨哈连额驸随军从征,备受器重。在野营的夜晚,努尔哈赤向萨哈连讲述“金朝往事”。天启六年就是天命十一年(1626)十二月,黑龙江二十六人,携带名犬黑狐、元狐、红狐皮、黑貂皮、水獭皮、青鼠皮等物,到沈阳朝贡。第二年,“萨哈尔察部落六十人来贡,贡貂、狐、猞猁狲皮”,萨哈尔察部向后金汗努尔哈赤称臣、朝贡,表明其承认后金汗为其最高统治者,部民已归附后金管辖,土地已列入后金版图。

后金汗在初步臣服萨哈尔察部的时候,而且又征服黑龙江下游地区的使犬部和使鹿部。

使犬部,汉文音译作阴答珲塔库拉拉。使犬部的居住范围,大概在乌苏里江下游地区、松花江与黑龙江会流处以下沿混同江两岸,和使鹿部相接。它主要分为三部:奇雅喀喇部、赫哲喀喇部以及额登喀喇部。奇雅喀喇部,其地在乌苏里江口以南一带。赫哲喀喇部,居史料记载:“自宁古塔东北行千五百里,居松花江、混同江两岸者曰赫哲喀喇;又东北行四五百里,居乌苏里、松花、混同三江汇流左右者,亦曰赫哲喀喇”。额登喀喇部,其地在赫哲喀喇之东北,混同江两岸。

居住在黑龙江下游一带的使犬部,包括达斡尔人、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等。他们畜犬,而且数量非常,一户能畜养几十只、几百只。使犬部因此得名。犬的主要食物是鱼,也食野兔、田鼠等。犬被用来狩猎、拉船和拖爬犁。夏季逆水而进,用犬拉纤行船;冬季,冰雪狩猎,用犬拖曳爬犁。以犬拉纤时,用四只或六只犬,犬脖子上戴着套圈,套圈系着皮条,皮条的另一端系在船上,犬拖着船在逆水中航行。犬拉爬犁也是同样的。猎人要行猎时,把食品、猎具等装在爬犁上,爬犁前部拴上皮条,皮条的另一端系在犬的颈套上。在数条拉爬犁的犬中,有一条“辕犬”被套在最前面作为先导,其他犬相随而行。犬会伶俐而协

同地听着主人的吆喝声,按照御手的意思奔驰或停止。因此,狗在使犬部的部民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习俗是不吃狗肉、不穿狗皮,甚至把狗当作图腾的象征而加以崇拜。

使犬部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狩猎和捕鱼。狩猎除捕捉野猪、驼鹿、猞猁狲等之外,也猎捕水獭。水獭喜栖息在多鱼的河里。它胆小,狡猾,伶俐,月夜常常叼着鱼在河中嬉游。水獭排粪时要钻出水面,而且一般到固定的地点去。猎人顺着水獭这一习性,在它排粪时经过河滩的路上安放夹子。水獭从中往返,被猎人捕获,猎人捕到水獭后。把皮剥落风干,装在用桦树皮制作的箱子里,以备交换或贡献用。但他们主要依靠捕鱼为生。黑龙江鱼产丰富,其中有鲑鱼、鲟鱼、鲶鱼、鲤鱼、鳇鱼、狗鱼和大马哈鱼等,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他们既用鱼叉捕鱼,也用鱼网捕鱼。鱼的、用处非常多,鱼肉用作食物,鱼骨制作器物,鱼油能够点灯,鱼皮能缝制衣服。他们用各色的鱼皮,经过鞣制变软,缝合成色彩鲜艳的鱼皮衣。因其以鱼皮为衣,所以使犬部也叫鱼皮部。

后金汗在征讨萨哈连部的同时,又征抚使犬部。万历四十四年,就是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发兵征取使犬部。《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招服使犬路、诺洛路、石拉忻路路长四十人。”后金军水陆并进,深入千里以外,兵锋所指,“莫不惘伏”。

使鹿部的居住范围,《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绩舆图》载:其部在使犬部之北和东,混同江下游以东滨海,包括库页岛全部。使鹿部主要有费雅喀部、奇勒尔部等,也包括吉烈迷。费雅喀部在额登喀喇东北七八百里,就是在混同江以东。奇勒尔部居住地在黑龙江口附近。

在征抚使犬部的同时,努尔哈赤并没有忘记在黑龙江口和库页岛一带使鹿部的部民。萨哈林就是萨哈连的音转。库页岛的面积有七万六千五百平方公里,为台湾面积的二倍多。它地形狭长,南北长九百五十公里。这里森林茂密,鱼产丰富,盛产鲱鱼、鳕鱼、鲑鱼、鲈鱼和海蟹等。库页岛气候比较寒冷,但南部港口为不冻港。岛上居住的吉烈迷和苦夷人等,“以鹿为家畜”,所以又称为使鹿部。

总之,努尔哈赤对黑龙江女真用兵长达十年之久,渐渐地替代了明廷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努尔哈赤对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多年用兵,版图其土地,籍录其部民,从

而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域,迅速而有效地取代了明朝的统治。努尔哈赤统一“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的成功,是因为他采取了“且征且抚”、征抚兼施的政策。

明兴元亡以后,元主自北平出塞,逃回蒙古草原。但故元势力仍有“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元主退回漠北地区,习称北元。北元蒙古贵族仍然维持其旧日统治,实行封建割据。他们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不时地犯扰内地,试图重新入居中原,图谋恢复元朝。明朝为解除蒙古在北方的威胁,曾多次出兵朔漠,企图消灭北元势力。明初,徐达四次北伐,朱棣七次亲征,曾取开平,占应昌,败王保保,降纳哈出。明朝击败北元势力,他们渐渐地分别与明朝建立了臣属关系。

但是,北元势力尽管被击败,而没有被消灭。这同明太祖对故元势力的政策不无关系。当明太祖派右丞相徐达攻元大都时,徐达问道:“元都克,而其主北走,将穷追之乎?”明太祖答曰:元起朔方,世祖始有中夏。乘气运之盛,理自当兴。彼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不必穷兵追之。但其出塞之后,即固守疆圉,防其侵扰耳。但是,蒙古贵族势力并未因其气运衰败,而自澌自尽。相反,蒙古贵族势力在不断地骚扰北陲,破墙而入,内犯中原,困围京师。尤以正统之后明代北患益甚。

严格说来,明中后期,蒙古衰微,满洲崛兴,所以北境之扰,重在满洲,不在蒙古。但明朝前期,蒙古骑犯,很是严重。

辽东地区蒙古势力与日俱增,为患酷烈。洪武时,故元太尉纳合出“拥二十万众据金山,数窥伺辽”,后降蓝玉。永乐时,阿鲁台为瓦刺所败,“乃率其属东走兀良哈,驻牧辽塞”;朱棣以亲征阿鲁台,死于榆木川。成化时,蒙古鞑靼部长孛来,“诱兀良哈九万骑入辽河”,纵骑掳掠。至嘉、隆以后,即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辽东蒙古势力枝蘖纷繁,先后凌替,相互交错,举其大者,主要有土蛮部,土蛮为打来孙长子,其弟为委正,其长子为卜言台周,次子为介赛,侄为黄台吉,族弟为土墨台猪等。时土蛮(称小王子)最强,手中有强兵十余万,屡躏辽东,“大人小人,岁为边患”。速把亥部,速把亥为虎喇哈赤次子,其季弟为炒花,其妹夫为花大。速把亥在嘉靖时徙至辽阳北,连结土蛮等,累略辽塞:“嘉、隆以来,虏患何岁亡之?甚至杀大将军如艾草菅。甚哉!速把亥之为祸首也。”

黑石炭部,黑石炭为孛只第五子,与速把亥等联骑,剽掠辽左。瞿九思在《万历

武功录?黑石炭列传》后评述曰:黑石炭“贻我辽左数十年大患,介胄至生虮”。

董孤狸部,董狐狸即董忽力,为革兰台第五子,其弟为兀鲁思罕、长秃,驻牧宁前外边,牧马辽河,屡犯蓟门。阿牙台皮部,阿牙台皮长子媛兔、次子拱兔,万历初年“两兔尤桀骜甚”。另外,有虎墩兔、青把都、哈卜慎、长昂等诸部。

当时在辽东地区,同明朝相对抗的政治势力,主要有蒙古和女真。而对辽东掳掠最厉害的,则为蒙古诸部贵族的铁骑。在努尔哈赤起兵前十年,就是从万历元年至十年,蒙古土蛮、速把亥等部贵族对辽东地区的扰犯,编年缕列如下:万历元年(1573),正月黑石炭、速把亥攻辽阳,四月土蛮犯铁岭,十月董狐狸之弟兀鲁思罕攻寺儿山台,十二月董狐狸之弟长秃犯边。同年,明廷升赏辽东获功阵亡官兵一千一百四十名,并修筑城堡边墙。

万历二年(1574),土蛮、速把亥等犯辽东,金、复、盖三卫被“杀掠数万,村堡荡然”。

万历三年(1575),正月土蛮、速把亥十万骑奔往辽阳,十一月土蛮、速把亥、炒花等以二万骑突锦义。

万历四年(1576),二月土蛮、黑石炭、速把亥五万骑铁马驰往辽河,十月速把亥、炒花、委正等三万骑犯威远堡。

万历五年(1577),土蛮等部无月不犯,二月饮马旧辽阳,五月二十万众走凌河。

万历六年(1578),正月黑石炭大举窥塞,十二月速把亥等三万余骑直犯东昌堡。

万历七年(1579),十月土蛮等四万骑犯前屯。

万历八年(1580),土蛮等“二十余万,空巢而来,略广宁”。

万历九年(1581),正月大虏二万余骑犯辽东,十月土蛮等十余万进攻广宁。

万历十年(1582),四月速把亥犯义州。

以上史实表明,辽东地区蒙古贵族势力连年攻掠,形势严重。然而,万历初年,张居正为相,“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在任辽事二十二年间,率骑迎击蒙古兵,力战却敌,斩杀五千一百八十八级。蒙古骑兵屡受重创,土蛮、速把亥等又相继死去,其余部分支众多,各相雄长。明廷采取分其枝,纳其款,顺者市赏,犯边攻剿的方针,辽东蒙古势力或受挫,或分化,渐渐地走向

衰落,这个历史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

到十六世纪末,辽东地区明朝军队同蒙古骑兵斗争的结果,历史在朝着他们各自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虽然,蒙古贵族兴兵屡犯,严重地削弱明朝辽军的力量;与此同时,李成梁“前后大捷共计十次,斩首五六千级”,又沉重地打击了蒙古诸部等。但是,他们相互争斗的结果,特别是李成梁的成功,恰为努尔哈赤做了“嫁衣裳”。因为土蛮和李成梁厮杀的结局,不但双方都退出了角斗场,而且为努尔哈赤登上历史舞台铺平了道路。

明代后期,蒙古已渐渐形成三大部:生活在蒙古草原西部直至准噶尔盆地一带的漠西厄鲁特蒙古,生活在贝加尔湖迤南、河套迤北的漠北喀尔喀蒙古,以及生活在蒙古草原东部、大漠以南的漠南蒙古。同明朝汉族聚居地带邻近的漠南蒙古,西北有游牧于黄河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正北有驻牧在崇山西偏关边外的归化城土默特,东北则是蓟辽边外的喀喇沁、察哈尔、内喀尔喀和科尔沁等部。漠南蒙古东西诸部,介于明朝与后金之问,其中有的部同后金接壤,所以后金最早同东部漠南蒙古诸部发生政治联系。

漠南蒙占自明初以来,已经遭受二百余年战乱之苦。明朝政府与故元势力之间,蒙古各部与各部之间,长期无休止的战争,造成了漠南蒙古社会经济的破坏和部民生活的贫困,使很多贫苦牧民陷于“爨无炊”、“衣无帛”的悲惨境地。蒙古族部民要求结束战乱割据局面,渴望得到安定统一。但是,明朝后期极为腐败,无力重新统一蒙古地区;蒙古各部贵族长期内讧,也无法实现其内部统一。所以,努尔哈赤征抚漠南蒙古,既利用了蒙古人民渴求统一的愿望,又利用了蒙古贵族不满明朝的心态,也利用了蒙古王公分裂割据的条件。时蒙古封建王公正在进行分裂争斗,从一己利益出发,时而联合一些封建王公去反对另一些封建主;时而翻云覆雨,昨天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敌人,昨天的敌人又变成了今天的盟友。努尔哈赤利用漠南蒙古同明廷的结盟与矛盾、各部之间的分裂与内讧,对于各部封建王公,有的分化瓦解,有的武力讨征,或者征抚并用,先后逐一征服东部漠南蒙古。

后金兴起,努尔哈赤之所以决定征抚漠南蒙古,这是因为:首先,漠南蒙古同海西女真关系密切,比如叶赫贝勒“金台什孙女为虎墩兔妇”,蒙古内喀尔喀介赛贝勒夺娶努尔哈赤“已聘叶赫锦泰希贝勒之女”,征抚漠南蒙古有助于女真

内部的统一。其次,漠南蒙古位于后金的右翼,只有征抚漠南蒙古,才可以解除进入辽沈地区的后顾之忧。再次,漠南蒙古的林丹汁等,与明朝缔结了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饮刀歃血,立有盟词”:“愿助兵灭奴,并力恢复天朝疆土。若奴兵到,憨兵不到,断革旧赏;倘奴酋通路,背盟阴合,罹显罚。”只有拆散这个联盟,才能南犯明朝。其次,征服漠南蒙古,能够打通进入长城的走廊,最后一个原因是,后金为占领明统,深感兵力不足,需要征抚蒙古,扩充八旗兵源。努尔哈赤曾说:“蒙古与满洲,语言虽各异,而衣饰风习,无不相同,兄弟之国。”

努尔哈赤征服漠南蒙古,由科尔沁部开始。

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驻牧于嫩江流域。它东邻乌拉,东南近叶赫,西南界扎鲁特,南接内喀尔喀,北临嫩江上游地区。明洪熙间,为厄鲁特所破,东避嫩江,以同族有阿鲁科尔沁,因号嫩江科尔沁以自别。其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三部,皆科尔沁一部所分,兄弟同牧,皆属插汉部。插汉部即察哈尔部,二部久不睦,有不共之仇。科尔沁部为同察哈尔部争雄,就与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结盟。万历二十一年(1593),科尔沁部明安贝勒等率蒙古兵万骑,同叶赫、哈达、乌拉、辉发、锡伯、卦尔察、朱舍里、讷殷共九部之师,直指建州。攻赫济格不下,陈兵古勒山。九部兵大败,明安贝勒骑裸马尴尬地逃回。翌年,北科尔沁部蒙古贝勒明安、喀尔喀五部贝勒老萨,始遣使通好。科尔沁部初次遣使建州。此后,蒙古各部长遣使往来不绝。

科尔沁部尽管在古勒山之役遭到失败后,遣使建州和好,但实际上并不认输。

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月,建州兵往攻乌拉部的宜罕阿麟城,“科尔沁蒙古翁阿岱贝勒与乌拉布占泰合兵”,科尔沁军遥望建州兵强马壮,自知力不能敌,就撤兵请盟,联姻结好。努尔哈赤从总的斗争利益出发,不念科尔沁两次动兵的旧恶。他说:“俗话说:‘一朝为恶而有余,终身为善而不足’。”建州同意与科尔沁弃旧怨,结姻盟。万历四十年(1612),努尔哈赤闻科尔沁贝勒的女儿博尔济锦氏“颇有丰姿,遣使俗娶之。明安贝勒遂绝先许之婿,送其女来”。努尔哈赤以礼亲迎,大宴成婚。明安贝勒是蒙古封建王公中第一个与建州联姻者,对后世影响很深。其后,万历四十三年(1615)正月,努尔哈赤又娶科尔沁孔果尔贝勒女博尔济锦氏为妻。

恩格斯曾说过:对封建王公说来,“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

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建州女真贵族同科尔沁蒙古王公联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努尔哈赤不但娶科尔沁两贝勒的女儿为妻,他的儿子也相继纳蒙古王公的女儿做妻子。仅万历四十二年(1614),努尔哈赤的四个儿子,就是次子代善娶扎鲁特部钟嫩贝勒女为妻,第五子莽古尔泰娶扎鲁特部纳齐贝勒妹为妻,第八子皇太极娶科尔沁部莽古思贝勒女为妻,第十子德格类娶扎鲁特部额尔济格贝勒女为妻。然后,第十二子阿济格娶科尔沁部孔果尔女为妻,第十四子多尔衮娶桑阿尔寨台吉女为妻。

努尔哈赤在位时,同科尔沁姻联十次,其中娶人九次、嫁出一次;其子皇太极继续实行上述联姻政策,皇太极在位时,同科尔沁联姻十八次,其中娶人十次、嫁出八次。蒙古科尔沁部等与后金政权,通过联姻,巩固同盟,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来对抗察哈尔部。

察哈尔部林丹汗为统一漠南蒙古,行使大汗权力,为防止后金扩张,先后讨伐与后金缔盟的科尔沁等部。然而这种做法,更加促使科尔沁投附后金。科尔沁部翁果岱子粤巴台吉,于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八月遣使送信至建州,报告察哈尔部在“草枯前将夹击科尔沁”,请求后金汗努尔哈赤出兵援助。没过多久,林丹汗派兵直指科尔沁,围攻粤巴台吉的驻地格勒珠尔根城。粤巴向后金先急,努尔哈赤派其子莽古尔泰率精骑五千前往援救。时林丹汗“围鄂巴城已数日,攻之不下。闻满洲援兵至,仓皇夜遁,遗驼马无算,围逆解”。后粤巴台吉亲自跪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第四子图伦之女嫁给粤巴做妻子。接着,努尔哈赤与粤巴刑白马黑牛,祭告天地,盟誓结好。

后金汗还以召见、赏赉、赐宴等形式,抚慰科尔沁封建王公,万历四十三年(1615)九月,科尔沁贝勒明安第四子桑噶尔斋台吉到建州,送马三十匹,叩头谒见。努尔哈赤赐给甲十副,并厚赏缎、布。同年十月,明安贝勒长子伊格都齐台吉又至建州,送马四十匹,叩头谒见。努尔哈赤赐给甲十五副,并厚赏缎、布。

次年十二月,明安贝勒次子哈坦巴图鲁台吉带马匹至建州叩谒;又次年,明安贝勒第五子巴特玛台吉带僚友五十人,送马五十匹,到建州叩谒。他们全部受到努尔哈赤的赏赐。万历四十五年,即天命二年(1617)正月,科尔沁明安贝勒到建州“朝贡”,努尔哈赤对其岳翁,郊迎百里,行马上抱见礼,设野宴为其洗尘。

待其入城后,“每日小宴,越一日大宴”,留住一月。当明安返回时,他又送行三

十里,骑兵列队,夹道欢送,厚赠礼物,物别隆重。明安后隶满洲正黄旗。其次子多尔济为额驸,后授内大臣,预议政;幼子朗素后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孙鄂齐尔后管銮仪卫事,授领侍卫内大臣;长子昂洪,后授为领侍内大臣,封为三等男。

科尔沁部的布颜代贝勒,天命七年(1622)同明安率所属归后金,娶公主,为额驸,后隶满洲镶红旗,以军功晋任固山额真。布当亦随明安投后金,后授二等参将世职,隶满洲正蓝旗,晋三等男。

天启二年就是天命七年(1622)二月,明安带领兀尔宰图、锁诺木等十六贝勒及喀尔喀等部台吉,“各率所属军民,三千余户,并驱其畜产”,归附后金。此后别立“蒙古一旗”,奠定了尔后蒙古八旗的基础。与此同时,由于蒙古科尔沁部归附后金最早,博尔济锦氏与爱新觉罗氏世为懿亲。清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先后有四后、十三妃出自科尔沁等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锦氏影响清初五朝四帝的政治,其中以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锦氏最为突出。

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奠定的对蒙古科尔沁部的政策,后来得到了完全的成功。

所以,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成为后金的政治同盟以及军事支柱,也成为清朝的联袂懿亲和军政屏藩。努尔哈赤采用分化抚绥与武力征讨两手政策,在蒙古科尔沁部取得很大成功。

后金汗在与科尔沁部姻盟的同时,又与内喀尔喀部会盟。

漠南蒙古内喀尔喀部,就是五鄂拓克喀尔喀部,喀尔喀部为达延汗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之后,因其子虎喇哈赤有子五人,故称喀尔喀五部。于是,喀尔喀分裂为五个鄂拓克,就是五部。它主要驻牧在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东界海西女真叶赫部,西接察哈尔部,南近广宁,北为科尔沁部。除喀尔喀部,其外有明朝、察哈尔和后金;其内五部之间,时而互相联合,时而彼此倾轧,争掠频繁,内讧不休,因而大大削弱了自身。努尔哈赤利用其内外之困与彼此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逐步争取,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内喀尔喀巴岳特部达尔汉贝勒子恩格德尔,率先降顺建州。先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内喀尔喀部贝勒老萨同科尔沁贝勒明安最早遣使通聘努尔哈赤。

万历三十三年(1605),恩格德尔向努尔哈赤朝聘献马。万历三十四年十二月(1607年 1 月),恩格德尔又率喀尔喀五部之使,“进驼马来谒,尊太祖为昆都仑汗(即华言恭敬之意),从此蒙古相往不绝”。努尔哈赤为进一步笼络恩格德尔,万历四

十五年就是天命二年(1617),把舒尔哈齐第四女嫁给他做妻子,称巴岳特格格。

恩格德尔成为后金的“额驸”。他受到后金汗的特殊礼遇。天启四年就是天命九年(1624)正旦,恩格德尔与巴岳特格格来朝,努尔哈赤御八角殿,其朝拜顺序,《满文老档》载:“大贝勒先叩头,第二恩格德尔额驸率众蒙古贝勒叩头,第三阿敏贝勒、第四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四贝勒、第六阿济格阿哥、第七多铎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恩格德尔朝觐后,要求亦公主留居建州。后金汗允其所请,并与之盟誓。”后金汗对恩格德尔台吉等,除联姻、赐券、盟誓和宴赏外,还赐给庄田和奴仆,使他们成都为后金的封建主。

恩格德尔及其弟莽果尔代担任总兵官,后隶满洲正黄旗。恩格德尔子额尔克戴青,最初是任侍卫,顺治时列议政大臣,管銮仪卫,擢领侍卫内大臣,爵至一等公。

但是,内喀尔喀诸部对后金的政治态度并不完全相同。努尔哈赤对蒙古喀尔喀五个鄂拓克,既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又利用他们同察哈尔及其同明朝的矛盾,区别对待,逐渐瓦解。后金瓦解内喀尔喀的一个重要方略是,对其逃入或归附者宴迎、赏赉、安置、封官、结亲。他们来到建州后,经济生活、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就吸引更多的蒙古人逃归或投附后金。《满文老档》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

努尔哈赤对归、附的内喀尔喀台吉更为礼遇。天命六年(1621)十一月,内喀尔喀古尔布什和莽果尔台吉率所属六百户,驱逐牲畜投附后金。《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对这件事作了详细记载:上御殿,二台吉朝见毕,大宴之。各赐:貂裘三,猞猁狲裘二,虎裘二,貉裘二,狐裘一,貂镶朝衣五,镶獭裘二,镶青鼠裘三,蟒衣九,蟒缎六,缎三十五,布五百,金以两计者十,银以两计者五百,雕鞍一,沙鱼皮鞍七,玲珑撒袋一,撒袋兼弓矢者八,甲胄十,僮仆、牛马、房舍、田亩及一切器具等物毕备。上以女妻台吉古尔布什,赐名青卓礼克图。给以满洲牛录一,凡三百人,并蒙古牛录一,授为总兵。又以族弟济白里杜济获女,妻台吉莽果尔,亦授为总兵。

上引文字说明,努尔哈赤不惜爱女、金银、官爵、财物、房田和奴仆,以瓦解内喀尔喀部。

然而,内喀尔喀部有的贝勒在明朝与后金之间,对明朝既挟赏又靠拢,对后

金既恃强又仇视。内喀尔喀扎鲁特部贝勒介赛,不理睬后金对内喀尔喀诸部初奏效验的瓦解,继续与后金抗衡。介赛为虎喇哈赤次子兀班之孙,驻牧于开原西北新安关外。在内喀尔喀五部中,介赛骑兵众,牲畜多,是最为强盛的一支。

介赛自恃兵强马壮,曾与明朝“三次立誓”,曾夺取后金汗已给聘礼的叶赫金台石贝勒之女,又袭击建州村屯,囚系后金使臣。万历四十七年就是天命四年(1619)七月,后金汗统兵夺取铁岭时,介赛、巴克等领兵万人,埋伏在城外高粱地里,配合明军同八旗军作战。努尔哈赤命众贝勒大臣,率兵奋击介赛军,介赛兵大败而学逃,八旗军追至辽河。是役,擒获介赛及其二个儿子、二个弟弟、三个女婿、诸贝勒、诸将二十余人,兵二百人。后金获大胜。但努尔哈赤没有杀死介赛,而把他囚在城楼内,作为人质,以争取同该部结盟。两年后,喀尔喀部以牲畜万头赎介赛,并送其二子一女为质。后金汗与介赛盟誓,设宴赐赏,命诸贝勒送介赛至十里之外,并以其所质之女与大贝勒代善为妻,结为姻盟。

通过对喀尔喀诸部的笼络、瓦解、战争、结姻等,最终促使喀尔喀五部在政策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联合明朝抗御后金,转变为联合后金对抗明朝。这集中地表现为后金与喀尔喀五部的会盟。天命四年(1619)十一月,努尔哈赤命大臣额克星格、绰护尔、雅希禅、库尔缠以及希福五人,携带誓词,与喀尔喀五部贝勒的使臣,会于冈干色得里黑孤树处,对天刑白马,对地宰黑牛,对天地盟誓后金与喀尔喀五部誓词,色彩神秘,但它清楚地表示,努尔哈赤的策略是满蒙联合,共同抗明。他们战和同步——“如征明,愿合议而征;如讲和,愿合议而和”。

尽管后来这个联盟有过反复,但所列内喀尔喀五部二十七位贝勒、台吉的长名单,确是努尔哈赤对漠南蒙古政策的一个胜利。然而,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却仍联合明朝抗御后金。所以,后金汗对漠南蒙古的注意力转向察哈尔部。

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就是插汉、察汉、擦汗儿、擦汉脑儿等。察哈尔为蒙古语“边”的音译;明嘉靖时达赉逊库登汗,受俺答汗的逼迫,徙牧于辽东边外,以地近边而得部名。先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被推举为大元可汗,就是达延汗。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各部,迫使瓦剌西迁,以漠南、漠北地区为左右翼六万户分封子弟,并设帐于察哈尔部。从此察哈尔部领主世袭蒙古汗位,号称蒙古各部的共主。后来蒙古可汗实际上成了察哈尔部的汗。达延汗子图鲁博罗特,图鲁博罗特子博迪阿喇克,博迪阿喇克子达赉逊库登,达赉逊库登子

图们,图们子布延,布延子莽和克,莽和克子林丹。林丹(1592~1634),名库图克图,明人称作虎墩兔。万历三十二年(1600),察哈尔部林丹汗立。他驻帐广宁以北,继承其七世祖达延汗的遗忘,力图继承大元可汗的事业,称雄蒙古。

时明朝、后金和察哈尔部,都在力图统一辽东地区。但后金势力的扩张威胁着察哈尔部,察哈尔部的强大又妨碍后金抚绥漠南蒙古;而在明朝看来,察哈尔部与后金相对比,主要威胁来自后金。因此,在明朝、后金和察哈尔部的鼎足矛盾中,明廷与后金的矛盾是主要的。后金为着对抗明朝,必须先征抚察哈尔部;明朝为了对付后金,便利用林丹汗与努尔哈赤的矛盾,同察哈尔部联合抵御后金的进攻。明朝联合林丹汗,共同抵御后金,其条件是增加对林丹汗的岁币,并把原由明朝直接给予漠南东部蒙古诸部的岁币,转交给林丹汗控制。明廷每年给林丹汗银四千两,后增至四万两。

后金汗与林丹汗的关系变化,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之前,忙于统一女真诸部,无暇顾及察哈尔部。那时,察哈尔部实力雄厚。其势力范围,“东起辽东,西至洮河,皆受此虏约束”,拥有八大部、二十四营,号称四十万蒙古。林丹汗“帐房千余”,牧地辽阔,牲畜孳盛,部众繁衍,兵强马壮,依恃明朝,对后金态度骄横。万历四十八年,就是天命五年(1620)正月,后金汗遣使赉书报察哈尔部林丹汗。

这封笔锋犀利的赍书,努尔哈赤试图祭起元顺帝的亡灵,并且历数其兵败之辱,以激发林丹汗的隐愤,拆散察哈尔部与明朝的联盟;并通过炫耀八旗军威,拉拢察哈尔部倒向后金一边,一起对抗明朝。但是,林丹汗与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现实利益的矛盾,涂抹了孛儿只斤氏与朱姓贵族历史矛盾的旧账。林丹汗以囚械其来使,对努尔哈赤赍书作出回答。

中期,就是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下沈阳、占辽阳、陷广宁。后金势力逐渐扩大,明朝力渐不支。明朝重要官员如蓟辽总督王在晋、总督王象乾、关外道袁崇焕等,都先后奏请加紧对蒙古抚款,并与之结盟,以抗击后金。明朝面对东部后金与西部蒙古,其东西策略即东对后金、西对蒙古的策略,后来袁崇焕概括为:“外战东夷,内抚西虏”。袁崇焕在给天启帝的上疏中,详细分析了明朝、后金、蒙古的三方关系,并且提出明廷应采取之对策:“我方有事于东,不得不修好西虏,即未必可用,然不为我害,即以我用矣。岁费金钱数十万,其亦不虚掷

乎!西款不坏,我得一意防奴。在此期间,总督王象乾曾令王喇嘛、游击张定,往致三十六家。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四月,明与喀喇沁结盟。寻祖大寿致察哈尔首领之一拱兔,朱梅致敖汉部首领都令,不久与敖汉等部结盟。林丹汗“见各部内附,亦孤而求款”,同年八月,明朝与察哈尔部结盟。八月,王在晋令山海道阎鸣泰、关外道袁崇焕同抚夷官李增等出关,与林丹汗的使臣贵英哈盟誓,盟词曰:“愿助兵灭奴,并力恢复天朝疆土。若奴兵到,憨兵不到,断革旧赏;倘奴酋通路,背盟阴合,罹显罚。”袁崇焕致书林丹汗,晓之以大义;吊唁汗母忧,通之以殷勤;贻书其喇嘛,用之以影响——“保得边疆无事,便是本性圆明”。这就加强和延续了明朝与蒙古的聪明。

但是,林丹汗作茧自缚。他掠土地,劫牛羊,穷奢极欲,暴虐无道,“焦休悖慢,耳目不忍睹闻”。他自恃英强马壮,横行漠南,破喀喇沁,灭土默特。然而,其内部分崩离析。史载察哈尔部属五路头目的妻子,被林丹汗重臣贵英哈强占,受害头目含愤投巴林部首领粆花,“粆花不能养,投奴酋。奴酋用之守广宁”。

察哈尔的敖汉部、奈曼部国对林丹汗十分不满,其使者往来于后金;林丹汗之孙扎尔布台吉、色楞台吉逃往科尔沁,又从科尔沁至后金,向努尔哈赤叩首行礼。

林丹汗为抵御努尔哈赤对其附近部落的瓦解,从天启六年就是天命十一年(1626)起,先后讨伐与后金结为姻盟的科尔沁部等。科尔沁等部在后金等援助下,打退了林丹汗的军事进攻。

后期,就是后金的后期,那时,孙承宗、正象乾、袁崇焕或去宦,或去世,明“抚西虏”之策未能继续。此间明朝、后金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明朝与蒙古不稳固的同盟,被后金打开了缺口。林丹汗更加孤立。努尔哈赤就向蒙古发动军事攻势。天命十一年(1626)四月,后金汗努尔哈赤督平大军,八路并进,攻击巴林部。后金军前锋越过西喇木伦河,“获畜产无算,驱之不尽,乃还”。

是为后金军事进攻蒙古之始。没过多久,敖汉部首领都令、色令与奈曼部首领黄把都儿“折人于奴”。努尔哈赤殁后,其子皇太极继续征抚漠南蒙古。天启七年就是天聪元年(1627),喀喇沁部与后金会盟,双方“刑白马乌牛,誓告天地”。

林丹汗已四面楚歌。于是,后金汗皇太极先后四征林丹汗。

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对林丹汗的四次军事进攻,在后金、明朝与蒙古关系史上,都可说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崇祯元年就是天聪二年(1628)二月,皇太极率

精骑进攻察哈尔部,先到敖木伦地方,击其所属多罗特部落,俘获一万一千二百余人。同年九月,皇太极再率精骑攻击察哈尔军,兵至兴安岭,十月返回沈阳。

天聪六年(1632),皇太极统领满洲八旗和投顺后金的科尔沁、内喀尔喀、敖汉、奈曼和喀喇沁等部蒙古骑兵,大举进攻察哈尔部。后金军渡西喇木伦河,越兴安岭,又渡大儿湖之古里河,又进至都勒河。林丹汗闻讯而溃,“连夜西逃”;皇太极回师东返,旋归沈阳。天聪八年(1633),林丹汗败遁后,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杀人以食,自相屠戮”,后窜至青海大草滩,患痘症而死。次年,后金军继续追击察哈尔部余众,俘获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制诰之宝”。后金先后四征察哈尔部,察哈尔部被后金吞并。随着林丹汗的逃跑死亡,漠南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等也相继降附后金。

察哈尔部被后金征服,明朝失去北面屏障,边事越发不能收拾。《明史?鞑靼传》载:“明未亡,而插先毙,诸部皆入于大清。图计愈困,边事愈棘,朝议愈纷,明亦遂不可为矣!”在征抚漠南蒙古过程中,努尔哈赤的一个大手段是:

不但利用蒙古诸部封建主之间的矛盾,而且利用该部各个封建王公之间的内讧,采取不同策略,加以区别对待,从而一个王公一个王公地、一部一部地降服。漠南蒙古降顺后金,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后金征服漠南蒙古,渐渐组成蒙古八旗,打通从西北进入中原的道路,改变后金与明朝的力量对比,占领更为广阔的地域,拥有更为雄厚的兵员,在战场上取得比较优势的地位。

伴随着统一女真各部和征抚漠南蒙古事业的发展,努尔哈赤开始着手主持制定无圈点老满文,为满族文化发展、为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做了一件在满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同类推荐
  •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拿下沃尔沃:李书福传奇

    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李书福印象、13岁吉利收购83岁沃尔沃、穷小子变成千万富翁、勇闯造车禁区、低价杀进汽车十强等。
  • 指鹿为马的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热门推荐
  •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尸王追妻:夫人你别逃

    前世,他总是笑着包容她的一切任性,她自私的顶着人所谓的道义,利用着他对她的情,最终他笑着躺在她的怀中离去……今世,我回来了,你们,可准备好了?(题外话:书群叫阿晴牌汤圆,没错!这是我和我家汤圆一起弄的!总之!欢迎进来勾搭!!!群号码:598481891)
  • 黎棠情深不似海

    黎棠情深不似海

    爱之深,恨之切她曾经也卑微到骨子里想来讨他喜欢曾经她做什么都是为心心念念的心上人而一步步谋划,铤而走险后来才明白再喜欢的东西也会有腻的一天什么情深深雨蒙蒙,什么风花雪月,全都是骗子,从决定放弃爱他开始,以后只为自己活,无心寡欢,清心寡欲“阿黎,我想要你陪我看一次海棠花海可好?”“好”“阿黎,能不能再陪我看一次海棠花海可好?”“我想要的是天下”“黎宦海,能不能陪我最后看一次海棠花败可好?”“我想要的是天下”她倾慕贪恋他一生,却只换来了满门抄斩,家氏灭绝,换来了一句:“我想要的是天下”他一直想要的就只能是天下,报仇,他从来都没打算放过自己
  • 我是异界任务老板

    我是异界任务老板

    我开了家酒馆,还获得了系统,魔王妹子,女妖服务员,有翼魔快递,全自动史莱姆扫地机。被系统坑上人生巅峰!
  • 海岛狙神

    海岛狙神

    他被16岁那年被誉为神,人人都知道一旦有他参加的比赛,一旦一个8倍镜和一把重狙在他手中之后,第一名一定是他。可是出道即巅峰,一场奖金3亿的世界战神比赛从此让他人生发生巨大逆转。
  • 斗罗大陆之魔兽大陆

    斗罗大陆之魔兽大陆

    时光流逝,斗罗大陆,已不是当年鼎盛时期斗罗大陆,魔兽崛起,人族在面临灭亡,唐家血脉独女有一子,子叫夜宏天明,
  • 武炼仙尊

    武炼仙尊

    携带仙尊道法,穿越异界,勇战四方。让敌人恐惧,让天地颤抖,让日月臣服。
  • 校草大人请原谅

    校草大人请原谅

    “夏若莹,是我说的话不够清楚还是怎么了?”“我……我不就只是牵了一下他的手嘛,你至于吗?”“你有种在说一变”“……”“怎么不说了?哑巴了?”“你!”
  • 伊知否

    伊知否

    我一念成仙,一朝成魔,承受天雷,跳下诛仙台,孤身面对魔君,屠了整个妖族,百年囚禁,一身伤痕。我原本相信你,信你说的,信你信的,可结果呢,就是你和你所相信的,一步步逼我,利用我。你们不过是自诩正义!自诩正义!
  • 穿越之极品宠妻

    穿越之极品宠妻

    她一个黑道女主竟然为了爱而穿越到古代,但是这一场穿越是一个阴谋,就因为她是半人鱼,她不甘心,看她怎样在江湖上崛起,看她是怎样的淡然处世……他,天傲国的第一高手,第一美男遇到她却甘愿照顾她,不离不弃,战场风云,她带来了一个孩子,他苦笑,原来她失踪到战场去了,还有了孽种,他要听解释。她说:“孩子,叫他爹!”他愣了,然后笑得春风荡漾的,摄人心魂,温柔的说道:“孩子,你娘叫什么?你哪来的?”孩子想了想说:“我娘是皇后,我爹是皇帝!”这回,两个人都愣了,皇帝和皇后?!那是什么东东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岚天夏

    风岚天夏

    天真无邪的少年,万人敬仰的大将军,人人厌恶的祸国兄妹。相知相惜的爱情,不过是形同陌路的前奏。生死相许的约定,只是为了复仇的理由。不可能的爱情,世俗不承认的恋情,结局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