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03200000003

第3章 讲话稿概述(2)

第二种:以顺序号分板块。如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以“一、二、三、四、五”将全文分为五块。

第三种:两块式。多见于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一块是上届(次)以来的工作总结,一块是以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一般每一大块中又分若干小块。

第四种:纵深式。这是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前后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发展的递进关系。如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①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②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③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④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个部分明显地表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第五种:并列式。即几个板块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只是并列关系,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如邓小平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①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②认真选拔接班人;③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

(2)自然式。

自然式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如邓小平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之后,又即席作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记录整理出来的讲话分四个自然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一段提醒大家要做到“四有”,并强调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二段专门讲理想;第三段主要讲纪律,谈理想和纪律的关系;第四段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也有的讲话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如邓小平1980年11月20日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所作《对二野历史的回顾》的谈话,基本上是按二野历史的时间顺序讲的。

提纲式。

提纲式即像列提纲那样,在一篇讲话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如毛泽东1949年3月13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关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通篇2700字,讲了12个问题。邓小平1981年3月27日与解放军总政领导同志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的谈话要点,通篇2000个字,讲了8个问题。陈云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通篇2600个字,讲了6个问题,共分了46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用一两句话讲一层意思。

以上所讲的多种结构形式,用哪一种,要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从讲话既定的场合、作用考虑。如果是在党代会、人代会上作报告,那自然要用板块式。第二,从讲话既定的主题考虑。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般要用板块式;讲一般性的工作,则可以灵活掌握。第三,从讲话既定的时间、篇幅考虑。如果安排的时间长、篇幅大,可以考虑用板块式;如果要在很短时间内讲完,则可考虑用提纲式或自然式。第四,从讲话既定的对象考虑。如果是对基层干部群众讲,一般不适宜采用过于简略的提纲式而应用板块式加以详尽、通俗的说明。第五,从讲话者的个人风格考虑。不同风格的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习惯于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6.结尾

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即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领导讲话稿的观点提炼

讲话的观点,就是讲话人通过讲话所表达的看法或主张。实际上,讲话的主题思想也是观点,是这一讲话的“大观点”。这个“大观点”主要是由讲话者来定的。一篇讲话稿有了大观点,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中观点、小观点。正如构筑房屋除了要有大梁,还要有檩、有椽一样,搭起骨架,再配之以材料,才能完成工程。一般地说,以“板块式”构思的讲话,每一板块要有一个“中观点”,每一板块中的每一段落又要有一个“小观点”。锤炼观点是起草讲话稿的关键战,又是攻坚战。锤炼出了观点,组合了观点,讲话稿的起草就完成了一大半。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

1.观点要正确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什么叫“正确”?就是要符合“两情”。一是要符合“上情”,即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符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部署、指令。比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后,有的领导在讲话中还是讲“三个文明”建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与上情不符了,应该讲“四个文明”建设。二是要符合“下情”,即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这一点并非多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地方领导同志常常讲出一些与上相违背、与下相脱离的观点。比如,在1992年初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下达以后,有的地方领导同志还在强调区分姓“社”姓“资”问题。又如,1984年中央部署开展治理整顿,目的是控制经济工作中投资过热、投资规模过大的不健康趋势。但是有的地方经济长期落后,没多少投入,没搞什么项目,也非要“大整顿”、“急刹车”。某地领导同志为了表示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决”,在讲话稿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这句俗语是说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整一下,这在反“右”、“文化大革命”中都曾风行一时,它本来就不科学,与实事求是相违背。但这位领导同志把“两杆子”改为“三杆子”,更厉害了,也更错误了。他让本来没有搞什么项目的地方也照样“大力削减”,结果只能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基础更加落后。这就是与下情脱离。可见观点的正确与否,是个很重要而又很现实的问题。

2.观点要鲜明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这个论述完全适合讲话稿的起草。讲话中所阐述的观点,必须鲜明、尖锐,有感召力、战斗力,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不痛不痒,甚至不得要领。

3.观点要配套

就是说,在一篇讲话稿中先后阐述的多个观点要相互照应、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发挥“整体效应”,而不应该互不相应,甚至互相冲突。

如某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的讲话,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分别是:①努力提高对加强科技工作领导的认识;②全面履行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职责;③认真改进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方法。三个观点呈递进关系。其中关于“职责”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观点”:抓政策;抓改革;抓协调。三者呈相互配合的关系。

又如某领导同志关于抓“机遇”的一段讲话,其中分设三个观点:①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机遇。②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③要以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三个观点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深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

这里讲的“材料”,是指起草者为着既定的起草目的,从各方面搜集、摄取并写入讲话稿之中的事例、知识或论据,是构成“材料”(文章、讲话稿)的材料。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

1.依据类材料

就是发表这一讲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包括: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②中央和上级的部署、指示。③本地发生的重要情况和进行的重要工作。

2.佐证类材料

就是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其中包括:①与讲话观点相联系的典型单位的成绩和经验。②能够说明观点的实际发生的问题。③能够佐证观点的数字。

3.辅助类材料

就是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讲话效果的材料,主要包括:

(1)典故。毛泽东在讲话中用得最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出神入化。如党的七大闭幕词讲“愚公移山”,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讲“农夫与蛇”,等等。近年来,江泽民在一些公开、重大、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就很注意用典引故,使讲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时代感。他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一句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说:“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同我们一样,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感到欢欣鼓舞。”由此转入有关澳门、台湾的话题,抒发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殷切愿望,体现出了浓浓的骨肉亲情。而1997年他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他的到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这里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意味深长,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加了讲话的魅力。

(2)比喻。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讲抗战胜利果实应该属于谁时,以种桃树、浇桃树、摘桃子作比喻,说明胜利果实是属于抗战军民的,既形象生动,又深刻有力。

古语。在讲话中适当用一点古语来帮助说明观点,效果也很好。如某领导同志在“企业评政府”的讲话中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简洁、深刻地说明了“企业评政府”、“下评上”的意义,与会者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群众语言。在领导讲话中适当用一点群众语言,有时也会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如某领导同志在讲发展农村经济时提出通过横向联合“发横财”,通过出口创汇“赚洋钱”,巩固发展乡镇企业“半壁江山”,推广“骑着黄牛奔小康”的经验等,其中采用了不少群众语言,讲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材料问题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材料要积极用,但要服从、服务于讲话的主题和观点,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用理论、语录和中央指示要少而精,不要代替自己的阐述;用事例要选用最能说明观点的典型的事例,要用得贴切,不要以此冲淡了观点;用典故、比喻、古语及群众语言,要用得自然,恰如其分,不要勉强、生硬。第二,用材料,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古人讲写文章要“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只有大量占有材料,使用材料时才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才能用上最好的材料。所以,担负起草任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十分注重对材料的搜集、摄取和积累。要多读书、多看文件资料、多搞调查研究、多接触群众,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逐步做到库存丰厚,常备不乏。

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运用

有人讲,领导讲话的语言既区别于正式书面文件,又区别于一般的口头随意交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研究“领导讲话”这样一种特殊语言,首先要把握它的基本特点,然后,还要探讨怎样出“新”,怎样求“美”。

1.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

所谓基本特点,就是起码的要求、一般的要求,是“合格”的要求,而不是“优秀”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概括为“两通”、“一短”。

“两通”:一是通俗。讲话往往是靠人的听觉接受的,所以,要使听讲人听清楚、听明白,语言就要通俗易懂。不要用那些生僻怪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术语。引用古语典故要注意听讲对象和语言环境,要使人能够理解。二是通顺。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不要用那些字面上虽能讲得通,但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语言。

“一短”:就是句子要短。这也是从人的听觉习惯考虑的。不是说一律要用短句,但长句一定要少用,尤其不要用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句子长了,作为书面材料阅读还可以,而听起来容易连不上、听不清,产生误解,还容易使听讲人生厌。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两通”、“一短”的特点,他的讲话语言可以说是“领导讲话体”的典范。如1942年关于《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30页)讲话中的一段:

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这段话非常通俗、通顺,最长的句子也才有11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很有气势。写讲话稿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语言特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写着读”、“读着写”,即边读边写,体验写出的句子是否好读,如果不好读、不上口,即使从文理上能讲得通也要修改。要做到“通俗易懂”,首先要做到“通俗易读”。

关于领导讲话稿语言的基本特点,还有两种提法需要研究。另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的语言应当“口语化”。什么是“化”?毛泽东讲过:“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所以,不能轻易讲“化”。领导者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多用口语,但通俗中要有庄重、高雅,不能全部用口语,一些口语在写入讲话稿时也要加以改造。领导讲话稿既要有口语的自由、灵活、简短,又要有书面语的规范、缜密、严谨。另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稿中不要用“半文半白”的话。中国的文言文是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并已为后人接受的优秀词语。有些词语可以“拿来”原封应用,有些则可以“改造”应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半文半白”。在讲话稿中适当用一些文言文可以增添文采,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问题不在于“半文半白”,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别人能否听得懂。总之,作为对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表述的补充,要提这样两句话:通俗易懂,但不“口语化”;有文采,但不“文章化”。

2.领导讲话语言的新意

这一段讲“新”和下一段讲“美”,就是要对领导讲话语言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在解决“合格”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优秀”的问题。

领导讲话的新意,包括主题的新意、观点的新意、结构的新意,但落脚点是语言的新意。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主题、观点的物质承担者。讲话内容的新意要通过语言的这一形式来传递、感受、领悟。怎样“出新”?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1)转换论述方式。这是在写领导讲话稿中经常应用的。因为领导讲话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承上启下,往往上级开了什么会,上级领导讲了什么话,下级也要开个类似的会,下级领导也要讲类似的话,这样就必须避免“下抄上”、“如法炮制”的问题。这样就需要转换一下论述方式,如换正面论述为反面论述或对比论述,换集中论述为分散论述,或换分散论述为集中论述等。比如,关于打击走私的意义,中央好几位领导同志都讲了,再一般地讲很难摆脱“照抄”,很难讲出新意。但某领导同志是这样讲的:

打击走私,不是一项一般性的工作,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部署;不是单纯的经济斗争,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紧可慢的事情,而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抓、大力抓的大事、急事。

这样,把正面论述转换为连续几个“不是……而是……”的正反两面论述,把一般句式转换为排比句式,就讲出了新意和气势。

(2)进行具体分析。不是一般地、笼统地讲问题,而是展开讲,对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具体分析的语言,绝不可能是照抄来的语言,因此就很有可能产生出富有新意的语言。如某领导同志在讲一些职能部门转变职能迟缓、企业有不少意见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一是有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法》和《条例》,缺乏认真的学习,对新体制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对部门工作如何适应改革的新要求,思想准备不足,工作不得要领;二是有些同志对“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思想没有认真贯彻,仍然习惯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抓权、集权”的作风,习惯于把企业当做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对手中的权力恋恋不舍,对既得利益恋恋不舍;三是有些部门只抓业务、不抓队伍,结果管理混乱,队伍中问题很多,有些工作人员仍然在那里横行霸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仗权谋私。

提出新的要求。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具体的要求。而这种新要求本身就是新语言。如某领导同志在某市处以上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对该市提出了建设“四最”标准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即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发育最全、高科技外向型经济比重最大、经济实力最强,并分别对“四最”作了解释说明。还对该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全心全意搞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即全心全意为对外开放服务、全心全意为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全心全意为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服务。这些,都体现出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同类推荐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教师公文包-文坛趣话

    本书分立志、爱憎、爱国、勤奋、谦虚、谐趣、幽默、识才、趣闻九部分收录了适合给中小学生讲述的中外文坛趣事。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卡上多了三个亿

    卡上多了三个亿

    有钱做什么?钱生钱?迎娶白富美?买豪车?定居美利坚?……Nonono蓝天救援队缺一辆直升机买!谁家的孩子被拐卖了建DNA识别库!找到他的家人为止!王家的媳妇遭受家暴那就找最好的律师,让他老公进监狱!萌妹子想养一只二哈那就买套别墅供它拆家前面很虐很毒…后续很爽很得劲…读者群:1030914724,欢迎各位读者大大不吝赐教!
  • 黑皇帝I

    黑皇帝I

    当世界的规则开始崩坏扭曲,当心中的魔鬼挣脱了欲望的枷锁,为了权力与野心,瑞希安开始不择手段,即便双手沾满无辜者的鲜血,他也要踏着脚下的尸骨,一步步地登上那张王位。这是一个关于正义与邪恶,尊严与信仰的故事。
  • 灵武界主

    灵武界主

    小小星河,平凡少年,因为一个不平凡的梦想,踏上漫漫征途!许多年后小少年们聚在一起,讨论番号,他们觉得号令天下只在今朝了。少年认为,立派太小,带人太累,干脆就叫灵武界。灵是魂,武是力,凡是有思想的、会动的,都归咱管!一声呐喊,风雨雷电火听令。振臂一呼,人神妖兽魂俯首!————————————————————————灵武者、灵武师、大灵武师、灵尊又称小至尊、灵将、灵王、灵皇、灵圣、帝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和我的冒险团

    我和我的冒险团

    在第不知道多少次拯救亦或是毁灭世界后,中场休息的米杉很庆幸自己很久以前还是一名普通人的时候,不管玩什么游戏建的都是女性角色,不然的话……米杉回过头看了眼身后那群冒险团员,额头冒了一层汗。(目前计划中的世界有魔兽、暗黑、天际、黑魂、辐射、尼尔、血源、怪猎、DNF、FGO、舰R、天刀、剑三……出场顺序不分先后,也不保证肯定会出……没错,这是宣传!)----------------新书已发布,已有连续更新500天不间断的完本小说,请放心阅读。扯淡群号385123536,群主是作者唯一QQ
  • 魅少独宠,甜心少女心难持

    魅少独宠,甜心少女心难持

    【你是我的Mr坏,我是你的Ms乖】他是方氏集团的儒雅少主,众人眼中的禁欲系男神,但他却心念一人,对她娇宠入骨。亦熠幸福的躺在床上:“白天你对别人都是一本正紧,晚上对我总是恶狗扑食,你不累吗?”,方淮幽幽答到:“信不信,我还能再战五百回。”三年后,亦熠:“我总是孩子气,你还爱我吗?”方淮:“我能把你宠进肚子里。”五年后,亦熠:“老公,你在外面有小三吗?”方淮:“老二说,它挑食,不吃野味!”十年后,亦熠:“我更年期来了,好想对你发火。”方淮:“红布毯、搓衣板、键盘,我该跪哪个?”二十年后,亦熠:“别说话,喂饱我!”方淮:“遵命!”ps:绝对甜宠,甜死人不偿命,宠上天不负责
  • 沈少和他的小1

    沈少和他的小1

    一纸契约,卫灵儿嫁入豪门沈家,成为了沈原的妻子,沈原为此要支付给卫家一个亿做为补偿。这对形婚夫妇,历经磨难和坎坷,从彼此不爱到心中有爱,却终于在爱的路上失之交臂。相濡以沫不成也许也可以相忘于江湖。
  • 冷眼读史—中国历史的天窗

    冷眼读史—中国历史的天窗

    本书以通俗手法叙述历史,揭开历史真相,涉及的人物包括韩信、王莽、关羽、李林甫、福康安、珍妃、十大良相、十大昏君、十大红颜祸水等。
  • 异缘保镖

    异缘保镖

    好不容易我才从牢笼里面逃出来,我不会让你们那么容易的抓回去的,我易容,我计划,我花四年时间布置一个我在外面世界的身份!嘿嘿,我就不信你们还会找到我,从今天开始天高任我翱翔!刚到达这个都市我就遇见了故人的女儿,晚上遇见了自己的美女‘小弟’!几天之后又遇见了本以为已经死去了的网络上上的姐姐!我都不知道我以后的日子里面会遇见那个曾经与我相识的女孩!为了我故人的女儿我化身保镖,只收一块钱的保镖,可是对方连一块钱都没有!为了……
  • 从今天开始做农女

    从今天开始做农女

    穿越?重生?一睁眼变八岁可怜小孤女,没人疼、没人爱、还是个丑八怪!没钱、没地位、穷得只剩下个破破烂烂的小屋!你说这是女尊国!像我这样的只能做剩女!!!咦,谁在说话?啊!你说你是系统君,上辈子游戏没通关,所以跟我来了。啊啊!你说这辈子要接着通关,否则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任务完不成还有惩罚……问我选择爆体而亡还是继续通关像我这种意志坚定,面对威胁永不妥协的人自然是选择……继续通关。。。。。。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