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63900000036

第36章 王寻王邑戏严尤,虎落平阳为人讥

王寻、王邑皆是王莽至亲,世代显贵,尤以王邑更为王莽倚重。王邑乃王莽叔父王商之子,而王莽年少落魄之时,就多受王商恩惠,甚至上书朝廷,愿分户邑于王莽养家。当王莽凭声望位居大司马后,王邑更是忙前跑后,为王莽拉拢重臣名士,凶狠排除异己,大肆营造声势,推波助澜,逐步把王莽推上安汉公、假皇帝,最终助王莽荣登大宝,掌控天下。王邑也凭此等功劳融入新朝权利核心,成为王莽绝对心腹之人。此番出征南阳,集天下之力,交予旁人,岂能使王莽安心,故派二人为帅,希冀二人为公为私,都当倾尽全力,早早平息叛乱。

辰时,长庚星已从西空升起,映衬着孤寂的夜空,显得格外阴冷。四十余万大军虽未全至,但已有十数万先头部队将昆阳合围。王寻、王邑立马军前,看着黄昏中黑漆漆的昆阳城墙,各怀心事。王寻信心满满,自觉百万大军南下,十余万叛党不值一提,必能推枯拉朽,马到功成,而自己出将入相,必为新朝一代传奇。王邑却不如王寻那般轻松,自己伴随皇帝左右数十年,朝夕相处,深知皇帝脾性。且不论战事多变,胜负难料,即使胜了,若不胜得精彩绝伦,也难合皇帝欢心。需知皇帝好大喜功,若百万大军还不能尽除南阳乱党,让其头目逃得一二,岂不为皇帝斥责?太师王匡的教训就在眼前,齐地败于赤眉之后,虽未罢黜,但已失皇帝之心,冷落一旁。王邑可不愿步其后尘,故苦思两全之策,如何既能尽早剿除乱党,又得皇帝欢喜。

各部兵马逐一回报,已进驻各自防区,合围昆阳。两人正欲回军帐商议,又听亲兵上报,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奉军令率部而来,请见主帅。

王寻一乐,对王邑说道:“这严尤素来自视甚高,仗着打过匈奴、高丽,便有恃无恐,此次兵败南阳,被叛军逼得不敢出城,着实令人好笑。待他前来,容我戏弄他一番,看他日后如何张狂?”

王邑笑答:“司徒大人所言甚是,可严尤毕竟是朝中宿将,如今又与我共入南阳,还是稍稍顾及其颜面,略加点拨也就是了,莫使其在军前受辱过甚。料他经此一败,也该有所收敛。且严尤驻防颍川数月,对叛军军情了如指掌,要破敌军对其多有仰仗,就暂且饶他一时,准他戴罪立功,方为长远之计。”转而唤亲兵传严尤、陈茂上前听训。

不多时,两员悍将穿过亲兵卫队,径直走来,迎至马前,还未答话,先跪倒在地:“罪将严尤、陈茂奉调入营,向二位大人见礼。”正是曾远征高丽、匈奴,立下无数战功的严、陈二将。两人在淯水一战,被乘胜而进的汉军狂追猛打,输了个稀里糊涂,最后竟被逼的弃军而逃,遁入颍川。多年树立的军威丧失殆尽,颜面全无。历经数月,收罗残兵才凑得数千人马,可士气低落,仅能凭借颍川坚城苦守。汉军却不容喘息,如洪水猛兽一般席卷颍川诸县。陈茂有意退回关中,严尤却怕皇帝震怒怪罪,免不了血光之灾,只得勒令部众,凭城而守,苟延残喘,连城门都未曾开启过一下。好在汉军也忌惮颍川墙高池深,未曾攻打,才使得严、陈两人稍作整备。听闻朝廷派遣司徒、司空两位重臣率大军而来,二人又惊又喜。喜得是颍川危局缓解,杀尽汉军以报败军之辱近在眼前。惊得是毕竟二将难逃败军之罪。今有军令传召,两人惴惴不安,不知主帅心意如何。若是追究罪责,莫说丢官弃爵,怕是项上人头都难以保全。虽说严、陈二人都曾先后官居大司马,位在三公之首,若放在平时,岂会向王寻、王邑折腰,但今时不同往日,严、陈二人有罪在身,而王寻、王邑受皇命统帅大军,挟制诸部,有生杀封降之大权。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强忍心中苦闷和不甘,向王寻、王邑跪地请安。

见两将灰头土脸,满面沧桑,全无昔日意气奋发趾高气昂,王寻冷哼一声,正眼都未看他一下,侧身吩咐亲兵整理军帐。王邑知王寻有意折辱二人,打了个圆场,于马上虚扶一把:“二位将军请起。司徒大人与我奉天子之命,携兵百万以入南阳,想必二位应知所为何事。”

“末将略有耳闻。”二人见王邑未提淯水战事,心下稍安,又恐王邑翻起旧账,心中焦虑恐慌,答话也格外谨慎。

“那便好。前番你二人统兵不利,为叛军所败,有失朝廷威仪。后又有乱党纵横颍川,你等却畏战不前,纵敌行掠,以至生灵涂炭。若以国法论处,你等该当何罪?”说完一顿,目露凶光,打量着两人。

严尤、陈茂见状,惊得又跪倒在地,连连辩解:“司空大人明鉴,末将入南阳时,甄阜已为叛军所败。敌军势大,我军仅万余人马,如何能敌?此皆甄阜之过,我等受其所累,才有此一败。且颍川时,我等统御数千残兵,守城尚且捉襟见肘,若要主动迎战,怕是颍川城都已落入敌手了。实非末将畏战不前,确是力不能及。还请司空大人饶我等一遭。我等必然知耻而后勇,拼死报效朝廷。”

王寻冷笑一声:“你们把罪过尽数推在死人身上,自己倒是脱了个干净。”

严尤、陈茂听得脖颈发凉,连声谢罪:“司徒大人海涵,非我等推诿,此皆实情,还望司徒大人念在同僚之谊,准我二人戴罪立功。”

王邑见已给严尤、陈茂二将敲足警钟,料二人应知轻重,便缓颜劝慰:“司徒大人,严尤、陈茂二将虽败于叛军,然孤守颍川,紧扼交通,使叛军不能急于北上,亦算小有功绩,看在其往日有功于社稷,便饶他二人性命,准其军前听命吧。”

王寻本就未想将二人如何,只是想给二人一个下马威罢了,见两将已经胆战心惊,暗自好笑,听王邑相劝,也便顺水推舟,准二将起身回话。

“严将军,我且问你,如今南阳局势如何?”

严尤上前一拜:“据末将所知,伪帝刘玄率叛军党羽刘縯、王匡主力近十万之众,围攻宛城,至今已有四月之久,眼前昆阳城中应是王凤、王常、刘秀之属,并无大碍。依末将之计,昆阳城小而坚,急难攻陷,而王凤诸人无足轻重,伪帝却居于宛城。不如分兵将昆阳围而不攻,大军一路南行,直奔宛城,趁叛军尚未得知我军讯息,与宛城里应外合,叛军必败无疑。宛城事定,则昆阳不攻自破。”

王寻奇道:“沘水一战,宛城应无多少守军,却拒叛军数月,是何人守城?”

“据闻是前队大夫副官严说及棘阳令岑彭死守。”

“嗯,这二人倒也颇有些能耐,待破敌军,我定为二人请功。”

“司徒大人,这分兵之事……”

王寻对严尤之议甚为不齿,颇不耐烦的呵斥道:“住口,本官只问你南阳局势,何曾问你破敌之策?你个败军之将,有何面目建言献策?做好自己本分便是。”

王邑虽对严尤之策稍有动心,但却不敢轻易赞同。一者大军仍未集结完毕,昆阳只有十万官兵;二者叛军接连大胜,士气正旺,宛城亦有十万之众,以自己手头兵力恐难匹敌;三者昆阳虽小,但城中叛军不可轻视,分兵太少,恐为其所破,分兵太多,宛城绝无胜算,还是待大军毕至,再从长计议。听王寻驳斥严尤之策,亦说道:“今日我军百万之众,理应所向披靡,遇城攻城,遇寨拔寨,岂能因城坚而避让?徒留笑柄,亦使朝廷蒙羞?二位将军还是回营整军,思量如何攻破昆阳才是正理。”

严尤正不知如何回话,突有斥候来报,言昆阳南门杀出十余人马,也不答话,一路砍杀而过。南军正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防备不及,被那些人冲破营垒而逃,南军不识道路,又见夜黑,未敢追杀,特来禀报。

王寻、王邑甚是疑惑,严尤忙奏:“必是城中派出往宛城报信之人,还当速速派军截杀。”

王邑为能大获全胜,早已决意稳扎稳打,恐其有诈,且宛城即便获知昆阳之事,倾全军而来,自己数倍于敌,结营自守,叛军未必能掀起多大风浪,故而说道:“不过是些吓破胆的草寇,见我军势大,弃城而逃罢了,不去理他。就算当真是信使报于宛城,又能奈我何?若敢前来,正好围城打援,以逸待劳,省得我军往来奔波。”

王寻亦觉该当如此,传令各营严守驻地,谨防城中再有叛军杀出,必要将昆阳一网打尽,方显朝廷威仪。传完军令,也不再理会严、陈二将,转身与王邑各自回帐歇息。

严尤还欲相争,却被陈茂轻轻一拽,回身望去,见他微微摇头,心知再辩也不过是多些羞辱,且自己戴罪之人,若逼急了王寻、王邑,怕又要加罪。轻轻一叹,拜别司徒司空两位大人,与陈茂归营整军。

同类推荐
  • 二战未解之谜

    二战未解之谜

    20世纪中叶,法西斯的幽灵在世界上空徘徊,如今这个幽灵已经被热爱和平的人们燃起的正义之火烧得魂飞魄散。然而,当人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回望云诡波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难以忘却的人物,有惊心动魄的战事,还有感人至深的情怀。而最能引起现代人关注的,便是二战中那些至今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未解之谜。希特勒为什么那么神经质而又丧心病狂?他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发展到迷惑众生、把德国绑上一架超级战车的战争狂人?罗斯福因何在获悉日军即将对美展开攻势后,却又不作战略部署,任珍珠港沦为一片火海?苏联为何在对德作战的战争初期一溃千里……奇怪的巧合、突发的意外,大大小小的二战之谜,引人人胜、令人称奇。
  • 纪连海评点后汉书(上下册)

    纪连海评点后汉书(上下册)

    《后汉书》由南朝刘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兴亡历史。本书收入本纪10卷,点评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窦皇后、阴皇后、梁皇后等20多位人物。列传53卷,评说刘玄、卢芳、隗器、公孙述、窦融、马援、班超、班固、张衡、董卓、华佗等90多位人物。
  •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中文名儒家十三经意义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时间南宋教派儒家
  • 北宋大文豪

    北宋大文豪

    高考落榜生王斌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从一个目不识丁傻不愣登的小傻蛋,摇身一变成了诗词歌赋无所不精通的大文豪。传统儒学与新兴理学思想的碰撞,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文风的较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北宋与西夏、契丹连年征战却败多胜少。北宋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是文人最好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坏的时代。
  • 白银赘婿

    白银赘婿

    林宇飞穿越回到了800多年前的大月帝国钱塘城。这大月帝国从何而来?原来宋徽宗宣和二年,历史竟然毫无缘由的改变了,对方腊起义的镇压以失败告终。他非常确定自己不是带来这场历史偏转的那只蝴蝶,因为改变发生在50多年前。这或许就是历史中无数运转位面中的一个吧。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就象历史长河中的一条船,因为他的意外出现,会不会偏移它的方向呢?为了保持小说的神秘感,那就请大家耐心的读下去吧。
热门推荐
  •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拂晓……柔曦,拂晓柔曦……你不如就叫晓柔吧”拂晓,不比日中烈阳,也不若黄昏晚霞,初升时的温暖柔和驱去了那盖天蔽日的阴暗,驱去了那黑暗给人带来的绝望和恐惧,给人的感觉,就像象征着希望的光明。那样的温柔且带满了希望,令人向往。初闻时只觉好听,如今想起它的含义,未免觉得可笑,拂晓之后,就真的是光明了吗?不!就如同这圣城一般,拂晓过后是暖阳融融还是狂风暴雨,也只有过后才会知晓,不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起时又见江湖

    风起时又见江湖

    江湖飘摇,仗剑在手便能快意恩仇。庙堂动荡,权利更迭恰如过眼云烟。江湖是人,人是江湖。一切尽在风起时。。。
  • 万界行者之无限人生

    万界行者之无限人生

    本人是新手作者还请嘴下留情哈哈!另外本书与另外三本书联动。
  • 夜色凶灵

    夜色凶灵

    世上最可怕的战士,被诅咒的人类,一见阳光就无比的痛苦,注定只能飘荡于黑暗的夜空。他们凶狠、他们狂暴,他们恨一切杀一切,却注定会被刀剑燃尽最后一滴血液——夜色凶灵。
  • 美漫世界无限之旅

    美漫世界无限之旅

    做一个穿越者难。做一个漫威穿越者更难。做一个穿梭无限世界的漫威穿越者更是难上加难。看着眼前那个火焰骷髅头。李察琢磨了一下:“打个商量,我认识尼古拉斯凯奇,能不能就别审判我了?”
  • 五彩神源

    五彩神源

    一沙一世界,一界一昙花。昙花一现间,刹那无量久远,三千大千世界便如无尽恒河沙,复幻复又灭。
  • 道临暗日

    道临暗日

    在这世间,弱者,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席位;挣扎的活着?那也需要变强;
  • 寻觅呀

    寻觅呀

    该怎么形容那双眼睛美丽朦胧空洞好像没有任何事物装得进去就那么一双甚至冰冷的眼睛却有人拼命往里面挤
  • 佛说阿耨风经

    佛说阿耨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