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2700000054

第54章 梁纪(4)

一次,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一件事,周惠达一时答不上来,就请求出去和别人商量。周惠达出去后找到苏绰,苏绰帮周惠达分析解决,周惠达再进去向宇文泰按照苏绰说的回答。宇文泰听后十分惊讶,问他:“你刚才和谁一起讨论的?”周惠达说是苏绰,他说:“这个人叫苏绰,是汉族名士。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上可知天文,下可通地理,而且品德高尚,为官清廉。凭他的才能,做一朝丞相,再适合不过了。”宇文泰听周惠达这么一说,非常高兴,提升苏绰为著作郎。

有一次,宇文泰和很多官员到长安西汉旧苑去游历,宇文泰向这些人问了许多问题。他问王昭君出塞是汉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事,有人说是汉文帝时期的事,只有苏绰说是汉和帝时期的事。他又问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入狱受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把那些人问得无言以对。苏绰说:“李陵出使匈奴,被俘后投降,汉武帝为此在盛怒之下要斩李陵全家。而司马迁分析了李陵被俘时的处境,认为以李陵的人格与性格,他不会投降的,但当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死拼只有全军覆没,暂时投降是为了保存力量,等待时机与汉军里应外合,再打匈奴。司马迁之述很有道理,但汉武帝说司马迁是为李陵辩护,就将他下狱行刑了。”

宇文泰很满意,接着又问天地造化的开始,历代的兴亡,苏绰都对答如流。宇文泰与苏绰骑着马并排前行,边行边讲到了昆明池,竟然没等撒网就回去了。

宇文泰把苏绰留在自己府上过夜,询问他有关为政的事。开始时,宇文泰躺着听,当苏绰指出治理国家的要点关键时,宇文泰起身,整理好衣服端坐着听。苏绰从晚上讲到第二天清晨,宇文泰还一点都不厌倦。之后,宇文泰任苏绰为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管理机要大事,苏绰从此越来越受宇文泰的宠信。苏绰看到宇文泰和皇帝对自己如此重用,便根据西魏的现实状况开始制订富国强民的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六条诏书”。

苏绰治理国家重在用人。不能只看门第,还要看人的能力,这是苏绰最重要的主张。他说:“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方,是与他重用人才分不开的。他曾三次颁布唯才是举令,使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为他所用。北魏之所以分裂,与实行士族制度有直接关系。根据士族制度,不管有没有才能,只要出身于士族,就可以当大官,享厚禄;而庶族出身的人即使有才能也当不上高官,俸禄低。这样,就产生了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激化,导致了北魏边镇暴动和起义。”

苏绰还认为,不要随便让农民服徭役,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耕地、去织布;农民有吃不了的粮食、穿不完的衣服,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收入也就增多了。

同时,苏绰还强调:“要根据财产的多少平均负担徭役和赋税,不能把这种负担全部加在百姓身上。”这种措施限制了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倚靠特权逃避赋税和徭役,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正因为宇文泰对“六条诏书”非常重视,使之作为治国准则很快推行,西魏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国力也大大增强,很快就超过了东魏。

苏绰为了国家日夜操劳,不幸病逝,当时他才四十九岁。苏绰生活俭朴,爱民如子。他经常告诫家人,在生活上不要铺张浪费,我们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不要追求奢侈享乐。只有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我们才能高兴;如果百姓四处流浪,我们能吃得下、睡得好吗?

宇文泰按照苏绰的遗嘱将他的遗体送回故乡武功安葬。灵车启程时,宇文泰带着文武大臣,在苏绰的灵车前放声大哭。长安城里的百姓闻讯都赶来挥泪送别。

苏绰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在同僚中很有名气。苏绰最主要的成就,在于他积极推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的方针政策。西魏初期,国衰兵弱,宇文泰欲革易时政,实现强国富民的目的,任用苏绰改革;而苏绰能尽其才智,赞成其事,西魏国力迅速强大。苏绰英年早逝,但他制定的改革措施,在西魏、北周广泛推行,西魏、北周国力迅速发展。苏绰为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经济发展以及北方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景之乱

侯景在东魏时任司徒、河南大将军、大行台。547年,正月初八,高欢去世,侯景据河南反叛,归附西魏。三月,侯景又派人去梁朝,上表请求归降,要求给他军队,让他攻打东魏的高澄。

梁武帝萧衍召集群臣讨论此事,尚书仆射谢举等人说:“近几年来,我们与东魏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现在如果接纳他们的叛臣,势必会引起国家之间的纷争。”萧衍说:“尽管如此,可是得到侯景就等于得到了塞北。机会难得,怎么能不知变通呢?”这一年的正月十七日,萧衍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中原的州郡长官都以他们的领地归降朝廷。第二天,萧衍将梦中之事告诉中书舍人朱异,朱异说:“这是天下一统的征兆。”

萧衍于是决定接受侯景投降。当月,萧衍任侯景为大将军,封为河南王,让他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任大行台。

平西谘议参军周弘正擅长占卜,他曾私下里对别人说:“国家几年后会有兵乱。”听说萧衍接纳了侯景,他说:“这正是祸乱的根源啊!”

萧衍纳降后即派兵运粮应接侯景。太清元年(547年)八月,贞阳侯萧渊明受命率十万大军屯寒山,与侯景互为犄角之势,大举北伐。

梁武帝派侄子萧渊明带兵前去接应侯景,萧渊明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对地理形势既不了解,又没有打仗的经验,因此在途中就遇到了东魏大军,被东魏打败,本人被俘。紧接着,东魏军又打败了侯景,侯景带残兵败将逃亡。高澄为了挑起侯景和梁武帝的矛盾,让萧渊明写信给梁武帝,表示东魏愿意与梁朝百年和好,不兴战事,只要梁朝交出叛将侯景,东魏将马上把萧渊明送回梁朝。

梁武帝此时只顾亲情,不顾大局,无视群臣反对,一意与东魏言和。侯景听到梁武帝要拿他换回侄儿的消息,立刻反目。他说:“如今我灭不了东魏,倾覆梁朝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破釜沉舟,开始率兵南下,攻打梁朝。由于梁武帝多年信奉佛教,不问军事,军队里的官兵也大都信佛,没有战斗力,他们抵挡不住凶猛的羯族人的进攻,节节败退。侯景的军队很快打到了长江北岸。

梁武帝派六儿子萧纶带兵征讨侯景,派侄子萧正德守卫长江南岸,保卫都城建康。萧正德早有夺取帝位的野心,于是他趁机与侯景联络,做他的内应,攻下建康后,他想做皇帝。侯景知道萧正德的野心后,也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于是,二人互相勾结,长江这道天然屏障,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萧正德夜里准备了许多船只,这些船只首尾相连。这样,侯景的军队全部渡过长江,冲进建康。

梁武帝令太子萧纲防御敌人。萧纲仍被蒙在鼓里,又命令萧正德守宣阳门。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入城。侯景军队近万人,战马数百匹,人喧马叫,蜂拥而入。建康城从东到西分三部分,而梁武帝住在中间的台城里。侯景派兵把三个城分割包围,他们彼此不能相顾,而且重点火攻台城。一时间,战鼓齐鸣,火焰冲天,台城守将单侃见台城起火,马上令士兵运水救火,火被扑灭,侯景入城心切,又命士兵用斧头劈砍城门,企图破门而入。

羊侃命令弓箭手射箭。万箭齐发,砍门的士兵纷纷倒下,侯景见无法入城,只好暂时撤走。

侯景不堪失败,夜里组织队伍持灯笼火把,再次进攻台城。他们占领了东宫,士兵连抢带杀。萧纲忙派人火烧东宫,侯景在一片慌乱中逃出东宫,结果,宫里的历代图书文物几乎都被烧毁。

侯景见攻不下台城,便派人前去劝降,对羊侃说:“只要你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我们不但不杀你,还提升你为太尉(掌管朝中军政大权的官职);如果不开城门,待我们进去后,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羊侃回答说:“侯景是个阶下囚,自己的性命都难保了,让我们投降,别想。”

羊侃软的不吃,硬的不怕,侯景只有一个办法,久困台城。让台城与外部隔绝,等里面的粮食全部吃完,他们会主动献城,否则,将全被饿死。侯景怕台城外的老百姓接应城内官兵,便把他们的粮食都给抢光,还让他们服兵役,在台城的外围筑了两座土山。民众忍着饥饿,挑着沉重的泥土,连累带饿,死了很多人。死后就被扔在山上。有的担不动土,就被士兵活活杀死,作为泥土往山上堆,台城外的居民死了将近大半,堆在山上,高出台城城墙。

羊侃也在城里堆筑土山,但是城内人少,粮食也将吃光了,他们的土山堆得很慢。双方在土山上交战。后来,因为下了几天大雨,城内的土山被冲塌。侯景的军队万箭齐发。在弓箭的保护下,他的士兵越过城墙,进城打开了城门,冲进台城。羊侃率军拼命抵抗。但由于城内粮食已绝,士兵们饿得很难坚持战斗,坚守四个多月的台城终于失陷了。

侯景的士兵像猛兽一样大肆屠杀,并命令先杀死萧正德。他认为,萧正德连养育他多年的叔叔都能出卖,这样的人留他何用。紧接着又闯入皇宫,抓住梁武帝,把他软禁起来,直到将其活活饿死。梁武帝临死之前才醒悟到他做的是一场恶梦,他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听谢举等大臣的劝告。

梁武帝死后,侯景拥立萧纲做傀儡皇帝,即简文帝。侯景自封为宇宙大将军、丞相,掌管军政大权。

551年,八月十七日,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率领卫兵入宫,废黜简文帝,把他幽禁在永福省,内外侍卫全部撤除,派精锐的骑兵看守。十九日,下诏迎立豫章王萧栋。二十一日,萧栋即帝位,改年号为天正。

太尉郭元建听说这个消息后,从秦郡骑马赶回建康,问侯景:“简文帝是先帝的亲生太子,没有什么过失,怎么能轻易废黜呢?”侯景说:“是王伟劝我的,因此我听从了他,以安定天下。”郭元建说:“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而废黜皇帝,这只会令人心不安、社会动荡,哪有什么安定?”听郭元建这么一说,侯景又想让简文帝复位,让萧栋做皇太孙。王伟说:“废立这样的大事,怎么能改来改去?”侯景只好作罢。

王伟劝侯景杀了简文帝,以绝后患,侯景同意了。十月初二夜,王伟的左卫将军彭隽、王修纂给简文帝进酒。简文帝知道自己死期不远,喝得酩酊大醉,说:“真是痛快之至!”然后就睡着了。彭隽拿进来一个装满土的口袋,压在简文帝身上,王修纂坐在口袋上,将简文帝活活压死。十九日,萧栋禅位于侯景,侯景在南郊即皇帝位。

后来梁武帝的第七子萧绎联合大将王僧辩、陈霸先,在江陵(今湖北江陵)起兵与侯景作战。552年,陈霸先、王僧辩率领的军队收复建康。侯景战败逃走,在逃走的路上为部将所杀,他的尸体被运回建康,扔在街头,一场暴乱就此结束。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期间由诸侯王发起的祸国殃民的事件。南朝的梁王朝君主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广建寺庙佛塔,还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巨款为他赎身。迷恋于宗教的萧衍不事朝政,皇室招降纳叛成风。侯景之乱可以说是腐败政治的产物。侯景之乱彻底改变了西魏的弱势地位,使其由守势转入战略进攻,逐步占领了长江上游地区。而北齐虽然有高欢的临终遗计,使用慕容绍宗翦灭了侯景,但是稳固了江山,却伤了元气。

侯景之乱打破了乱世中的均衡,加快了历史的进程。魏晋南北朝的门第观念自此开始土崩瓦解,迎来了庶族上升的新纪元;大的民族迁徙、民族混乱也自此进入了政权上的融合,以及文化上的水乳交融。侯景以一人之力而扰乱中原,撼动江南,虽是逆天悖人,却无意间加速了历史的进程。

西魏破梁

湘东王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后,公卿大臣多次劝他登基称帝。552年十一月十二日,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以江陵为京城。

554年十月初九,西魏命柱国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率军五万从长安出发,入侵梁朝。

西魏荆州刺史长孙俭问于谨道:“你说萧绎现在会怎么做呢?”于谨说:“在汉江、沔水屯兵,带领全军渡过长江,直接据守丹杨,这是上策。把江陵外城的百姓迁徙到内城,加高城墙,严加防守等候援军,这是中策。据守外城,这是下策。”长孙俭又问:“您预测萧绎会使用哪种计策?”于谨说:“下策。”长孙俭问:“为什么?”于谨分析道:“萧氏据守江南自保,已经有数十年。萧绎又因为我们东边受齐的扰乱,一定以为我们分不出兵力。而且萧绎为人懦弱,缺少谋略,多疑却不能决断,百姓都眷恋故乡家庭,他很难说服百姓迁徙,因此他一定会用下策。”

等西魏大军到达,萧绎真的像于谨说的那样防守外城。萧绎紧急求援,援兵还没赶到,西魏军从四面八方一起攻城,很快就将江陵城攻下。萧绎躲进东阁竹殿,命令舍人高善宝将宝贵书籍共十四万卷一并焚烧。自己则准备跳进火里自杀,左右侍从阻住了他。萧绎用宝剑砍柱子,宝剑折断,他长叹着说:“文武之道,今天晚上全都完了。”于是让御史中丞王孝祀写降书。事后有人问为什么将书都烧掉,萧绎回答道:“想我读书万卷,却依然落得今天的下场,所以便烧了。”谢答仁、朱买臣进谏说:“城里部队还很强大,我们可以乘夜突围,渡过长江去投靠任约。”萧绎不善骑马,说:“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徒劳无功,反而增加了羞辱。”

谢答仁请求为萧绎护驾,萧绎当场不置可否,然后私下询问王褒,王褒说:“谢答仁是侯景的党羽,怎么能够相信呢?与其让他出卖您,还不如投降!”谢答仁又请求防守子城,萧绎答应了,马上任他为城中大都督,并将公主许配于他。事后又和王褒商量,王褒又认为不妥。于是谢答仁气得吐血走了。萧绎请降,于谨要求让太子做人质,萧绎让王褒送太子去。过了一会,黄门郎裴政冲出门去投降,萧绎扔掉羽毛饰物,骑着白马,穿着素衣逃出东门。

西魏士兵跳过沟堑,拉住他的马辔头,拉到白马寺北边,夺下他骑的骏马,给他换了一匹瘦弱的老马,派一个身高体壮的胡人扼着他的背押走。见到于谨,胡人拉着萧绎,让他跪拜。投降西魏的梁王萧詧让铁甲骑兵拥着萧绎进了军营,囚禁在黑幔里,将其责骂羞辱了一番。

于谨命令长孙俭进入金城据守。萧绎骗长孙俭说:“城里埋了一千斤黄金,想送给你。”长孙俭就把萧绎带进城里。

萧绎趁机向长孙俭报告萧詧对他的侮辱,对长孙俭说:“刚才是骗你的,只是想找个机会告诉你这些。”长孙俭便把萧绎留在主衣库。十二月初八,西魏军将萧绎处死。萧詧派尚书傅准监刑,萧绎被装满土的袋子活活压死。

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的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其入侵梁朝,大破梁军,也是历史大势所趋。

同类推荐
  • 淮阴遗卷

    淮阴遗卷

    传说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掌握乾坤的能力。是对权力的渴望,还是对理想的追逐?善、恶、忠、奸、阳谋、阴谋……交织了流淌着鲜血的战场……
  • 琳琅灿目

    琳琅灿目

    永和年间,大理寺少卿崔璨通过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渐渐揭开事情的真相。其间,琳琅阁李桑柔似敌似友,相疑相知,分分合合的感情牵绊令人唏嘘。
  • 四蜕

    四蜕

    上古时代,流传着很多仙人的传奇故事,其实哪有什么仙人,他们不过是……
  • 宋末狂想曲

    宋末狂想曲

    他是一个21世纪的四无青年---无房,无车,没钱,没女人。一次意外,他穿越成年仅8岁的宋末帝赵昺。看他如何做到角色的完美转换,一次次逢凶化吉,成长为一代明主.....再看他如何力挽狂澜,一次次打败强敌,建不世之功业......。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是王伦我在水浒做山贼

    我是王伦我在水浒做山贼

    我是王伦,我在水浒做山贼。这是一条山贼崛起之路,有一样的人物,有不一样的人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热门推荐
  • 长河渐近晓星尘

    长河渐近晓星尘

    时光里的欢喜,是青春艳羡的风景。转过几个圈,遇到几个圆,有些遇见还能遇见。漫天银河,斗转星移,走到最接近银河的地方,双手便可摘星辰。你好,我是501的陆熠河。你好,我是502的顾星尘。青春的光景掩埋着年少的稚气,叨叨念念些小小的说辞。笔尖划过的痕迹,便是时光到过的地方,便是一场浅浅淡淡的梦。
  • 雪梵传

    雪梵传

    他,生来本无实体,乃天地灵气融合而成的一缕精气。更是被三界内妖,魔,神,所觊觎。传闻得他精气者得天下,后被人间丹神“紫墨仙君”秘密藏于紫薇丹炉,从而炼化出实体归于门下第一弟子。赐名,雪梵。以我雪氏之姓覆你血之本心,你就叫雪梵,跟着我好好修行吧。
  • 我们还能不能见面

    我们还能不能见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提出了离婚,成了单亲妈妈。
  • 南柯医仙

    南柯医仙

    上山采药的楚谦竟然被蚂蚁精绑架到了医界。非但如此,自己还要在这里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喂!不准打架!有话好好说嘛。” 仁心+2 “你居然敢打我?!我……我原谅你了,以后要好好做人知不知道。” 仁心+1 仁心是什么?是我楚谦横行医界的不二法门! 为什么我有仁心? 废话!因为我是医生啊! 这是一个想学中医的少年,意外获得中医系统,在医界救世的故事
  • 无声猎手

    无声猎手

    【2019泛悬疑秋季征文活动】参赛作品。它没有名字,当它开始有意识的时候,脑中浮现的是各种残缺的片段。再当它可以自由行动的时候,它发现自己所处的是一个机器人主宰的世界,而自己则也是一名机器人。其它的机器人都会言语交流,而它不会,它所依靠的只有直觉的指引。那个不知为何是如此的直觉,将指引着它找到世界的真相。
  • 星学院之奇迹再现

    星学院之奇迹再现

    本人特别喜欢星学院所以就翻写了一本希望大家喜欢哈
  •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是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之一,《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精选了作者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随笔数十篇,《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中这些作品无论是随笔还是散文,或抒写人间大爱,或展现美丽风光,或揭示生活哲理,或写实社会万象,从不同角度给青少年读者以十分有益的启迪。
  • 魔咒世界

    魔咒世界

    主角田锋因为一本邮寄到家,名为《魔咒世界》的书而被迫进入到了魔咒世界中,在那里有多不胜数的职业,那些你曾经在《最终幻想》、《暗黑破坏神》、《火影忍者》、《星球大战》、《指环王》、《怪物猎人》中见过的职业都会出现在这里,而田锋因何被卷入了这个迷之世界?在那里他又会遇到什么?又要怎样才能脱离这个世界呢?带着夺命三问,我们即将跟随田锋一同探索魔咒世界。
  • 上天矣

    上天矣

    她的命运好像生来已经被注定了,但是她好像除了五岁之前过得有点惨之外,后来在太墟山收养下便过起了开开心心的生活。她的世界里面好像只有师兄,师兄教她功法、读书写字,她跟师兄一起长大,师兄就是她的一切。但是后来一切都变了,自从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便不敢再跟师兄说话。直到那个雪夜,师兄用温热的手摸着她的脸,“阿悔,师兄要你好好活下去。”从此,便再也不敢轻视自己的生命。本作双洁,1v1,男主从头到尾都是师兄。简介无能,内容高能。
  • 爵太太有疾不好惹

    爵太太有疾不好惹

    曾经的天才少女染红豆,成了人人叹息的重度精神病患者,被送去乡下养病的她,彻底成了一匹脱缰的山兔子,整日游走在深山大川,终日以山间野食为伴,真真正正活成了个疯丫头…惬意倒是惬意,就是蛮孤独的。阴差阳错间。云游山巅的染红豆捡拾到一只装有生命之光的基因储存盒。熟知医理的染家小丫头,对着基因储存盒发起了愁…是留下来生几个小娃娃好好玩玩呢?还是将基因储存盒,悄悄扔到瀑布的尽头,让它们自生自灭呢?**爵七爷志在四方,不愿为家庭烦累。然而,纵使枭雄偶尔也会累。某天,孤独的枭雄倚靠在山涧。一群萝卜头嬉笑着奔袭而来,臭屁臭屁的小娃娃们突然振臂高呼:“麻麻!这个叔叔好帅啊!可以抢来做压寨粑粑……”正悄悄地蛰伏在水草边,准备伺机逮住那条狡猾的野鲶鱼的染家新晋辣妈,惊慌之下一抬头……额角的水草正好撞进了一双与自家儿砸一模一样的狐疑深邃的冷眸之中,瞬间四肢一滑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