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09

第9章 叔侄争权,大明的“永乐盛世”(2)

从那以后,唐赛儿就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并借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聚众人数达到千人。起义之前,唐赛儿还亲自考察了不少地方,以作为起义的地点。由于蒲台县地处平原,没有高山密林之险。唐赛儿在青州考察时就发现,在蒲台县城以南200多里的益都县境内(现在杨集、朱崖两乡镇的交界处),有一个古代的卸石棚寨,目测峰高有七八百米,四面都是绝壁,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再加之它处于诸城、安丘、莒州、寿光等地的中心。于是,唐赛儿心中一亮,便把卸石棚寨作为起义的地点。接下来唐赛儿就可以做一番正事了。

永乐十八年(1420年),唐赛儿便组织“白莲军”,在青州卸石棚寨正式起义。起义后,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奉命带兵围剿卸石棚寨,妄图将唐赛儿义军一网打尽。殊不知,唐赛儿早已做足了所有准备。她充分利用青州西南山区重峦叠嶂的有利地形,提前设下埋伏,引诱敌人深入,并将官兵一步步引进了葫芦谷。乘着黑夜命人死死堵住了谷口,断了敌人的退路。然后伏兵四起,将官兵团团围困在狭窄的山谷中,动弹不得。见时机一到,唐赛儿一马当先,杀入敌阵,官军指挥使高凤顿时惊惶失措,乱了阵局,在混战中被杀死。一时间,官兵群龙无首,慌了手脚,反抗的毅力也被打消,顷刻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卸石棚寨第一战告捷,唐赛儿起义军声威大振,在当地掀起了很大轰动,同时也鼓舞了青州附近的百姓。唐赛儿依旧一刻也不放松,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又派部将董彦皋等人出击,不久又攻下了莒州、即墨等县城,严厉打击了附近州府的官府污吏和恶霸、地主。路上,唐赛儿的军队一直在壮大,青州以东的各地民众也纷纷响应起义,益都、诸城、安丘、莒州、胶州等州县先后出现了十几支义军。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宾鸿、董彦杲的两支队伍。他们开始不断地毁官衙、烧仓库、开仓济贫,以泄心中之愤。在很短的时间内,队伍就迅速发展到了2万多人,震动了京师。就这样,以卸石棚寨为中心的农民起义便激烈地开展了起来。

一份份告急文书飞一样地传到京师,为了尽快控制局面,朱棣派出一名大臣前往卸石棚寨进行招安。在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是嫉恶如仇的唐赛儿难以控制心中的怒火,怒斩了来使。朱棣得知,十分震惊,又亲自选派安元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刘忠为副总兵官,并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往镇压唐赛儿起义军。

提及柳升,首先会想到他曾组建了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开启了中国热兵器时代。他曾经是朱棣的爱将,多年来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屡有战功。临行前,朱棣对柳升面授机宜,教以作战方略。柳升依朱棣之计,带领官兵先是重重包围了卸石棚寨,紧接着又占领了义军的水道,妄图将义军活活困死在这里。可是这一次,唐赛儿依然抓住敌军骄横轻敌的弱点,以“寨中食尽,并且无水”为理由诈降,将柳升的主力调往有水的地方,自己却集中所有兵力,向防御薄弱的敌营发起了突袭。半夜的时候,唐赛儿趁敌人无防备之际,带兵攻破敌营,杀死了都指挥使刘忠。当主力柳升赶到时,唐赛儿的起义军已经成功转移了。

这时候,以唐赛儿为首的其他起义军也与明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其中以安丘城的战斗最为激烈。当时,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义军一万余人一起围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时,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使得唐赛儿义军腹背受敌,最后很遗憾地战败了。地方首领赵琬被俘就义,唐赛儿义军损失惨重,死伤近两千多人,被俘者达到四千余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唐赛儿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了。

争强好胜的朱棣虽然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未能活捉起义领袖唐赛儿、宾鸿、董彦杲等人,心中很是不悦。为此他还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将柳升关进大狱,并以“纵贼为乱不言”的罪名,把山东布政使、参议、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和出现起义的郡县官吏统统都处死了。为了追查唐赛儿的下落,朱棣又于同年3月至5月,两次下令逮捕京师以及山东境内的一些女尼和女道士,后来又逮捕全国数万名女尼和女道士,押解京师后一一审查。但是,仍然没有发现唐赛儿等人的踪迹。自此,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唐赛儿,便把卸石棚寨改名为“唐赛儿寨”、“唐三寨”。

《永乐大典》,功泽后世

明成祖朱棣,向来是心存高远,有志向、有能力做大事业的人。永乐年间,他曾下旨修纂过一部空前宏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这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一部世界文化的艺术珍品。因此,它还被学术界称之为“辑佚古书的渊薮”。而负责主修《永乐大典》的人,就是明朝第一才子——解缙。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就想要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共召集了147人参与编写,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的雏形。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并一再强调要把各类图书搜集进来。与此同时,朱棣还让礼部简派有文才的官吏和老儒们担任本书的编辑,并选派国子监和府州县学中书法好的学员担任誊抄工作。

直到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这本书才全部修撰完成。朱棣又为这部亘古未有的书籍题写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了序文。全书一共有22937卷,仅目录就占60卷,装订为11095册,共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和成就。《永乐大典》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照录原文,未作删改。这种做法保持了书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但是,《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可以确定的是永乐副本惨遭浩劫,大多数在战乱时丢失的丢失,被烧的被烧,如今存不到800卷。这本书采用上等的白色宣纸,上面印有朱丝栏,还统一使用毛笔工楷抄写。对于书中提及的名物器什、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象十分逼真,看起来精致典雅,堪称古代书籍插图中的一部佳作。

《永乐大典》搜集了8000多种古代文化典籍,不少是整本整本地抄进《大典》中,其中很多是民间早已看不到的珍贵图书,比如明代以前我国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资料,因此书得到保存。可惜的是,当时此书没有刊刻出版,除了正本外,仅仅抄写了一部副本。在明朝时期就有一部下落不明,另一部到清朝还保存在“皇史宬”(皇家档案库)中。没想到竟在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被侵略军一把火烧毁了,至今只剩下零星的几百册,散落在世界各地。

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世的都是嘉靖年间的抄写本。明世宗朱厚熜十分喜欢《永乐大典》这部书,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每当遇到问题,就立即翻阅查找验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明世宗又下令抄写了一部。隆庆初年(1567年)才抄写完成,原本依然归还到了南京。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在修撰《四库全书》的时候,偶然发现《永乐大典》已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了。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现今尚存约400册,810卷,不到原书的4%。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300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英使馆交回《大典》一共330册。不久后又遭到监守者的瓜分,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

三朝才子解缙之死

解缙,曾经侍奉过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三代皇帝,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他是江西古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自幼天资聪慧,有“神童”之称。当时的他,名震京城,轰动一时。明太祖朱元璋也深爱解缙的才华,非常器重他,还曾经对他说:“我跟你,论名分是君臣关系,论亲近就像父子一样。”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把解缙留在身边陪伴他读书,还亲自给解缙捧砚台,引得不少人嫉妒。

解缙向来说话很直率,不会藏着掖着。有一次,朱元璋想要和解缙说说心里话,就告诉他:“你有什么说什么,不要有所顾忌,如果说错什么也恕你无罪。”年青气盛的解缙听后,就开始无所顾忌,竟在一天内写出了上万字的意见书,对朱元璋在文化、教育、刑罚、用人、任官等方面采取的一些不当措施,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指正。朱元璋听后,竟然被他的才华所倾倒,非但没有怪罪他,还称赞他真是一大奇才。

解缙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不畏权贵。正因为他屡次上疏,大胆弹劾小人,以至于他的一生过于坎坷不平。他时而得宠,时而失宠,时而升迁,时而贬谪。解缙初入仕时,曾经指责一位兵部僚属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尚书沈潜因他而受到惩处,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于是找机会诬告解缙。明太祖朱元璋也责备解缙“散自怒”,随后就贬他为江西道监察御史。此事发生后,解缙心里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在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的时候,解缙又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伸冤。不仅如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罪证。袁泰受到了重重的处罚,对解缙反感至极。

朱元璋目睹了解缙的一桩桩事件,觉得他还是缺乏涵养,应该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闭门思过,否则以后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于是,朱元璋以“大器晚成”为理由,让解缙的父亲带儿子回家读书,还告诉其父亲说:“十年后再来也不晚。”于是,他随着父亲回到了老家,在老家一呆就是八年。但是在这八年里,他从未虚度光阴,而是闭门着述,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学了不少东西。直到朱元璋去世后,通过礼部侍郎董伦的极力举荐,解缙才被朱允炆召回朝廷,担任翰林待诏。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擢升解缙为翰林待读,并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不久后,又迁升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当时,朱棣对解缙依旧很是器重,还曾告诉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没有我,我则不可一日没有解缙。”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又被摧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这也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但是,皇帝再多的宠爱,也仍然改变不了解缙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气节,对那些不合礼仪之事,他还是会提出反对意见。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因为立谁为太子而发愁,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吧,可是他身上有残疾,身材又过于肥胖;立曾在“靖难之变”中建有大功的次子朱高煦吧,可是他又缺少帝王的威仪,思考半天依旧拿不定注意。于是,朱棣把解缙召进了宫中,想跟他磋商立太子之事。其实听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又不好明说。但是,解缙却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明显有些不悦,对此议依然犹豫不决。解缙看出朱棣的心思,不好再直言相劝,于是只说了一句话:“好圣孙!”于是,两人相视而笑,貌似拿定了主意。最后,朱棣同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并令解缙撰写立储诏书,以告知天下。事后,朱高煦得知他之所以没能立为太子,都是因为解缙的一句话。因此,他一直记恨解缙,想要找各种机会报复他。

同类推荐
  • 带着电脑回三国

    带着电脑回三国

    陈乾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带着一台手提电脑,到了三国最乱的192年.碰上了美丽,聪明而又幽伤的蔡琰姐妹.于是便想与蔡琰MM一起归隐,到桃花源去过着神仙样的生活.然而这个不想改变历史的他,在现实面前,却一次次违背自己的意愿......电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最新科技.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会给主角带来什么呢?又会能人们带来什么呢......本书写法可能和其它类穿越文不同,大家不访一看.QQ群:79956487
  • 地下巴黎

    地下巴黎

    名叫新桥的桥却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巴士底狱先后关押过大文豪伏尔泰和萨德爵士。巴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竟然诞生在一座桥上。巴黎的源头不在市中心的西岱岛,而在楠泰尔市。埃菲尔铁塔底下长眠的是2000年前和恺撒军队作战的高卢将士。这些你万万想不到的历史小八卦全都汇集在这本非典型性旅游手册中。作者洛朗·多伊奇带你乘地铁,游小巷,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巴黎。21个地铁站,21个世纪,畅游古今巴黎!
  •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就是一个在错乱的时代,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的人。公正地说,曾国藩绝不是一个机灵的人,与常人相比,书呆气更浓重。而最终他又突破了制约书呆子的终极困境,把书本中的抽象理论,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终于石破天惊地破门而出,始成一代宗师大家。这其中的每一步路,都浸透着令人惊讶的人生哲思。
  • 我真不是狗官

    我真不是狗官

    我贪财好色,口蜜腹剑,阴险狡诈,手毒心黑,但是我知道,我是一个好人...书友群:1038612259(二群)518666494(一群)
  • 大魏异姓王

    大魏异姓王

    他权倾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下不嫉。征战半生,讨董卓,征袁绍,败吕布,战马腾,抗刘备,伐孙权。且看他一步一步走向灰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刀门老怪

    重生之刀门老怪

    那年,前朝余党尚心系复国,朝中党派纷争不断。隐藏在太平盛世下的暗流涌动,已经要急不可耐的浮出水面。北方金辽联合,欲进犯中原。江湖中的武林血雨从来没有停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穿越了…………阿刀从不相信任何人。所以他其实很适合做一个冷血的杀手。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他很擅长用刀,他的身边也跟着一群擅长用刀的人。他经常杀光所有人,然后默默地离开,身后跟着那群拿刀的影子。他身上有很多传说,只手建立的第五方势力“磨刀门”是最响亮的一个。当然,“磨刀老怪”这个绝对可以止小儿夜啼的可怕名号,也不得不提。谁也不知道他上辈子只不过是个盼望能吃饱饭的乞丐。随着这个乞丐的到来,一场庙堂与江湖的腥风血雨正山雨欲来。
  •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本书分性生物篇、性生理篇、性心理篇、性教育篇、性专家答疑篇。
  • 持美获心

    持美获心

    小呦呦:你一定是最强的。画悠开心:真的?小呦呦:真的。(ーー゛)内心:我绝对不会承认。。画悠作为一位由众生心愿而创造出来的初生神灵,被宇宙系统绑定游走世间体味‘人情’,关于如何越走越歪的路子,让系统汗颜。明明安排她是位伪大佬让她努力抱大腿就好,可她有颗偏想要坐实的大佬心。翅膀硬了它管不动了,它选择静观其变。【无男主、快穿】
  • 红颜难为

    红颜难为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她,素衣净面,清丽空灵,轻抚起那横放于香案前的古琴,满腹的心事随忧伤的琴音渐渐流出,飘向远方。不曾想琴音惊扰了邻院对酌的两个人,从此她朱唇轻咬,青丝遮面,低眉续弹的哀伤容颜印在了他们的心间。他,贵为灵犀门主,身边美女无数,却甘心默默守护于她身边,不求回报。他,当朝的名将,拒绝了皇上的赐婚,却轻轻拉起了她的手。一起听着远处不知哪家乐坊飘来歌声“相逢醉了谁,一阵琴声悠扬;烟花开为谁,一夜良辰美景;笑颜为了谁,一次转身相视…“风抚玉荷,月入池中。相映相依,相爱相知,不离不弃。”这是含有两个人名字的荷花约。可是父亲的死将一切粉碎,在国仇、家恨、亲情、爱情中,夏玉荷迷失了,复仇意味着什么?忘情崖边,当他眼睁睁看着她从自己的视线中消失,心被撕裂般的痛,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嗜杀成性的男人。昔日的温情,今日的漠然,恍若隔世。友情推荐:《丫鬟正当道》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314127/****************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啊!***************暂时修文,停更一段,马上回来,嘿嘿。
  • 多年以后又见你

    多年以后又见你

    青梅竹马别离又重逢,从初中到高中的甜蜜爱恋,从高中到大学的分离,进入职场后的重逢,我们是否像原来一样喜欢着彼此?多年以后又见你,希望你还像以前一样,依然喜欢着我。
  • 诛星道

    诛星道

    新元纪,人类出征宇宙,占据诸多星系。星道现,围困四方星域,世间恍若囚笼。生长于母星小城市的衰仔少年,与多年未见的好友重逢,见识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颗未知的种子,一段遗失的历史。当先天之灵觉醒,命运的转轮重启。待花盛开之时,便诛此方星道,破这万物囚笼!
  • 云逢月

    云逢月

    一袭红衣倾天下,一道圣旨结良缘。1v1双洁超甜将军府嫡女穆云裳,当朝首相容其尘。盛世红妆我嫁你,江山为聘我娶你。无三观不正,各位不喜勿喷,玻璃心作者在线卑微求放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沈先生其实很甜

    沈先生其实很甜

    对姜同学每日一问:今天带小叔他侄子翻墙逃课了吗?姜同学:带了…某小叔站在一旁看她一眼,姜同学立马挥挥衣袖转身就跑:带个屁!没带,我没带!啊啊啊啊啊!对于姜小满而言,沈毅就是专属于她的唐三藏。罗里吧嗦操心不说了吧,还动不动就来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从此姜同学看破红尘削发为…啊呸不是不是…从此抱上总裁小叔的大腿,可谁知自己在对总裁小叔图谋不轨的时候,小叔也正打着如意算盘呢。于是姜同学和沈叔叔的日常就是——“我跟你说你今天有种就弄死我!”“好,你凑过来。”“记得弄死…啊啊啊啊不不不,我错了我错了,不敢使坏了!不翻墙不打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积善成德啊啊啊啊…”
  • 曹操异世纵横

    曹操异世纵横

    光洁白皙的如玉肌肤上,流淌着来不及擦去的晶莹水珠,玲珑有致的曼妙身材曲线尽显,却仍有些青涩。几点妙处悄然乍现,又被无情地遮掩而去。这便是曹操醒来时,看到的惊人一幕。然后,他听到了震天撼地的惊叫声。“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