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8700000007

第7章 金屋藏娇终无名——蒋介石的侍妾姚冶诚(2)

原本老太太和大夫人也不是什么太计较的人,一来二去,大家相处得还不错。总听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没错。但我们多数人往往没有去想这个“背后”,往往就意味着劳苦、放弃、担当、孤寂、委屈与泪水。而蒋介石的背后有这么多坚韧、忍耐、包容、甘于奉献的女人,这只能说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在蒋介石一家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她们虽然没有伟大的外在功绩,但确实算得上伟大女性。他们都应了女作家冰心说过的一句话:这世界缺少了女人,至少没了五分的美丽、六分的温柔、七分的爱和八分的坚强。如果没有这些女人的顽强、体贴、懂事、勤谨与谦卑,蒋介石的人生和革命之路也肯定不会达到权力与事业的顶点。

蒋介石原本害怕爆发家庭矛盾,看到这样的情景,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了,没有了对姚冶诚的担心,他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革命中去。

考虑到姚冶诚大字不识几个,蒋介石便专门聘请了毕业于湖州育婴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陈志坚来到溪口,当了姚冶诚的家庭教师,专门教姚冶诚看书识字。

回到丰镐房之后,姚冶诚也和蒋介石过起了聚少离多的日子,看到大夫人有亲生儿子蒋经国这个最大的寄托,她的心中隐隐期待,希望自己也能够为蒋家生下一儿半女,也算是完成女人最重要的任务了。可惜,她这个心愿却一直未能达成,虽然在几年间也不是没有和蒋介石朝夕相处的日子,但不争气的肚子就是没有动静。

这时在上海的蒋介石,已经收养了戴季陶的儿子,取名蒋纬国。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1919年的时候,蒋介石便将蒋纬国送回了丰镐房,交由没有孩子的姚冶诚抚养。这一年,蒋纬国虚岁四岁,属于刚刚开始记事的年纪。

三十多岁一直没有孩子的姚冶诚看到蒋纬国的时候,欢喜极了,她生性善良,也很喜欢孩子,尽管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仍然视若己出地来照顾,孩子还小,也很容易培养感情,没多久,这对母子就已经感情好到没有间隙了。

但在称呼上,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蒋纬国要称呼毛福梅为“娘”,而只能管姚冶诚叫“养母”。

但不管称呼如何,这段母子情缘算是种下了,蒋介石也很疼爱蒋纬国,时常回来探望,要么就把姚冶诚母子接出去玩,享受一下一家三口的甜蜜时光。

得到一些,势必失去一些

但是谁说过,“有失必有得”,随着姚冶诚饱尝当母亲的幸福感,她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在悄然恶化。姚冶诚一生没有什么嗜好,却独独好赌,可能长久内心寂寞,也没有什么寄托吧。虽然有了家庭教师教得她略懂些文字,但也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说把读书写字当成乐趣了。相反,一堆人凑成一桌打打麻将,倒是来得轻松惬意得多。

自从蒋纬国来到丰镐房,这不大的地方更显得促狭了,为使大家都住得舒坦,也为了避免日久而生的家庭矛盾,蒋介石便租了溪口上街王昆生家的房子,让姚冶诚带着蒋纬国搬了出来。陡然的自由,无需处处小心谨慎地看着婆婆和大夫人的脸色,姚冶诚自然感到一阵轻松,不用照顾婆婆,闲暇的时光多了起来,寂寞难耐的她经常往返溪口和上海,带着儿子两地居住。

上海是个花花世界,朋友也比较多,原本姚冶诚就喜欢打麻将,到了上海更是像进入了“温柔乡”,几乎每天都有牌局,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

这人一旦沾上了赌,便是很难戒掉的。坐在牌桌上,手指利索地洗牌摸牌,眼睛发亮地盯着自己想要的牌,脑子里算计着“上家”、“下家”会怎么出牌,赢了欢天喜地,输了发誓扳本,哪里还管得了什么春花秋月,儿女情长。

这样一来,蒋介石心里不高兴了,他原本就是被伺候惯了的人,姚冶诚偶尔偷懒,他也是能宽容的,但像如今这样整天痴迷麻将桌,有个事情使唤不动不说,大半夜的还点着电灯“奋战”,完全不顾楼上蒋介石、蒋纬国父子的休息,这就令人生气了。

蒋介石脾气暴戾,一旦有什么不满,往往言语尖刻,恶语相向。他一怪姚冶诚整天痴迷赌博,快赌得没有人性了。二又怪罪姚冶诚不体贴关怀,生活中什么事情还得他自己动手去张罗,越说越气的他甚至指责起姚冶诚没有文化,说话粗俗不堪,在老家的时候把老太太都得罪了,没有一个人喜欢她!说到气头上,便忍不住抓起东西往地上砸。姚冶诚曾经也是宽厚之人,不知是不是忍得太久终于爆发,总之她也学着蒋介石恶言交加,夫妻俩的战争多了起来,家里到处可见摔碎了的什物,全然没有了相敬如宾的礼让谦和与温情。

这时他们住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的一栋房子里,和蒋介石的好友戴季陶、张静江相隔不远,有时候夫妻俩的争吵声甚至能传到朋友家去。朋友出于好意相劝,但这也弄得蒋介石好不尴尬,同时对姚冶诚更加不满和愤恨,几次打主意,要搬出去和姚冶诚分开。

有一天,蒋介石突然发高烧,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姚冶诚也随后炖好了养生的药膳送到医院中来,没想到的是,积怨已久的蒋介石非但不领情,还翻旧账指责姚冶诚整天只知道赌博,不务正业,天天找茬,简直就是悍妇。

姚冶诚热脸蛋贴了冷屁股,内心很不痛快,便回了几句嘴,这下惹得蒋介石大发雷霆,把她赶了出去。

1921年,姚冶诚再度搬家,搬到了奉化县城的西街岭墩,蒋介石便把儿子蒋纬国送到了当地的培本幼稚园读书。

在儿子身上,人们看不到蒋介石半点暴戾乖张的脾气,他经常亲自接送蒋纬国,总喜欢把儿子架在脖子上招摇过街。

如果说此时的姚冶诚已经让蒋介石心生厌恶,那么儿子蒋纬国则成为了他唯一留下来的理由。

可惜,空虚无聊的姚冶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和丈夫的渐行渐远,整日无所事事的她依然靠打牌来打发时间。

1922年,姚冶诚迁居宁波,住在江北岸引仙桥10号。

6月16日凌晨,由于陈炯明叛变,叛军炮击总统府粤秀楼,孙中山先生紧急避难于永丰号兵舰。第三天,孙中山拍了封电报给蒋介石,内容曰:“事紧急,盼速来。”蒋介石于危难时刻赶到永丰号与孙中山及其他同仁共商大事,他因此取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信任,铺垫了他此后飞黄腾达的道路。

1923年,蒋介石奉命赴苏联考察,姚冶诚显得更加孤独了,儿子已经上学,平时无须她操心,于是愈发沉迷牌桌,不能自拔。

蒋介石从苏联回来后,与姚冶诚的关系明显生疏,虽然没有了原先的争吵,但曾经的关怀也消失殆尽,唯一的交流都是围绕儿子蒋纬国进行的。其实这个时候,蒋介石身边已经有了别的女人,一个年轻、漂亮、知书达理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陈洁如。这是姚冶诚从各方面都无法相比的。

蒋介石费尽心机追求陈洁如,这些事情姚冶诚早有耳闻,她也不是不想闹,不想替自己争取,但她能见到蒋介石的机会都很少,每每谈及这个话题,换来的也不过是争吵罢了。妒忌、不甘、愤恨……内心五味杂陈,只有她自己能够明白。

1924年,蒋介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带着太太兼私人秘书陈洁如南下广州,把姚冶诚和儿子蒋纬国留在了上海。姚冶诚很想念蒋介石,也非常希望能够去广州和蒋介石一起生活。但聪明的她也知道,蒋介石现在有了新欢,对她这个旧爱早已忘情了,靠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争取不到南下的机会的。

但,她还有儿子。蒋纬国虽不是蒋介石亲生,但蒋介石却非常疼爱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当蒋纬国刚刚会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时,姚冶诚便让儿子给远在广州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亲爱的爸爸了,心里非常想念,如果我能长上翅膀,我一定飞到广州看望我的爸爸……”

蒋介石收到信之后非常感动,爱不释手地捧着左看右看,见儿子稚嫩的歪歪扭扭的字,仿佛就看到儿子那胖嘟嘟的小脸和最最纯真的笑容。他把信放在办公桌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时常凝望。

这封信也勾起了蒋介石浓浓的思念之情,他即刻命秘书去拍电报,让姚冶诚带着儿子来广州。

有人说,这是姚冶诚的心计,但所有爱情不都是从盲目走向理智的吗?何况她现在已经失宠了,就算利用了蒋介石的舐犊情深,这对于一个苦苦思念丈夫的女人来说,也不为过。

来到广州之后,姚冶诚发现,蒋介石在这里已经名声赫赫了,人人都尊其为蒋校长,出入家门都好大阵仗。姚冶诚明白,要是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那些毛病,是无法和蒋介石相处下去的。于是,尽管先前情分已经淡漠,再见面的时候,姚冶诚却又是那个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阿巧,蒋介石也恢复了最初的柔情,两人关系逐渐好转。

不过,蒋介石的新欢陈洁如此刻也在他的身边,这不免让蒋介石有些心慌,害怕陈洁如不悦,也害怕姚冶诚借故找茬。因此在1924年至1926年间,姚冶诚三下广州,蒋介石都安排陈洁如回上海去居住,避免两个女人针锋相对。

这两年间,姚冶诚大抵上是快乐的,大概是因为“远香近臭”吧,两地分居之后,蒋介石和她的争吵少了很多,恶言相向几乎没有了,三次小聚,蒋介石待她和儿子都非常好。尽管丈夫身边有新欢,但还是充分考虑她的感受,并没有在她面前示威或者秀恩爱。倘若能一直这样下去,守望着儿子成长,相信姚冶诚也是满足的,可是,上天连如此屈就的机会都不给她。

君恩似流水,哪得多年情

1927年,迫切地想与宋美龄联姻的蒋介石把姚冶诚叫回了奉化老家,开口就和姚冶诚谈起了分手的条件。由于姚冶诚只是蒋介石的妾,没有正式的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因此分手也只能私底下解决。

姚冶诚想不明白,当初自己心心念念,不惜与之私奔,不求名分只为相守的男人,为何能够这般薄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往自己心口上插刀子呢?她已经无言容忍陈洁如的出现了,只求能有机会常伴君侧,没想到现在,这个男人竟然要求完全与自己断绝关系!

去他的位高权重,去他的飞黄腾达,当日只想这个男人一定能够成龙成虎,何曾想,一朝辉煌,便要抛弃糟糠之妻。

姚冶诚还想抗争些什么,但她也终于明白,这一次,她是最无权抗争的人了。为了迎娶宋美龄,蒋介石要抛弃的不止是她,还有大夫人毛福梅以及新夫人陈洁如。原本应该针锋相对的三个女人,一时间竟都成为了天涯沦落人。

她们不可能聚在一起抱头痛哭,只能各自承受着蒋介石的薄情,再各自接受着蒋介石的安排。

姚冶诚最终也只得无奈地同意了分手,以后由蒋介石承担她所有的生活费。姚冶诚黯然神伤地带着儿子回到了苏州,暂住在凤凰街吴忠信的宅邸。

这一年,姚冶诚四十岁,与她同岁的蒋介石春风得意另娶新欢,而她却只能孤独地指望着儿子终老了。

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大手笔地拿出了两万元银洋,在苏州南园蔡贞坊7号为姚冶诚母子盖起了一桩占地十多亩的别墅,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洋房好不气派,苏州人至今都将此地称为“蒋公馆”。姚冶诚母子入住后,蒋介石也曾回到这里看望过她们。而对于姚冶诚来说,心已经空了,偌大的别墅,只会显得更加空旷。

有一次,蒋介石外出公干,坐火车要路过苏州,他也早早发电报通知了姚冶诚,让姚带着儿子到车站相见。岁月无情,姚冶诚明显地老了,但蒋介石却风华正茂,二人站在一起,已经非常不搭调。短短十几分钟,蒋介石只来得及询问一下儿子的情况,对姚冶诚只是淡淡地问候了两句。此去经年,他们之间常有通信,但见面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即便蒋介石回来看望,也仅像是朋友一般相处,天黑即离去,再没有过多的瓜葛。

情已逝,一切已成往事,那是追不回的。纵有再多的不舍,也不过是拥着回忆做伴罢了。

转眼抗战爆发,蒋介石担心姚冶诚的安危,便命蒋经国把姚冶诚接到江西赣州,以保全其性命。后来,蒋纬国觉得母亲在赣州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便辗转将姚冶诚接到了西安居住。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军、行宪与联合政府等议题再度凸显,国共双方更在1946年全面开战。终于到了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夕,蒋纬国提前将姚冶诚送到台湾,安顿在台北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居住,和亲家石凤祥做了邻居。

此时的姚冶诚经过一番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已经形成一种淡然的心境,清心寡欲,因此整个人看起都很精神,也很超脱。这样的状态也让时时牵挂她的儿子放下些心来。

随着蒋纬国娶第二位妻子,姚冶诚的住所也由台北迁到了台中,据身边人回忆,姚氏在这里居住时,明显没有在苏州蒋公馆居住时那么开心。

1966年,姚冶诚在住宅中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蒋纬国对这位养母感情深厚,本想为母亲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但请示蒋介石后,却遭到了阻拦。蒋介石声称,应该顾全蒋家的声誉,不必大肆声张,蒋纬国也只得委屈母亲,悄悄举行了葬礼。

直到1990年,蒋介石、蒋经国都过世之后,蒋纬国才为姚冶诚举办了一百一十虚岁冥诞追悼会,以寄托哀思。

虽非亲生,胜似亲生,拳拳至情,难以言表。

逝者已矣,不知道已居天国的姚冶诚是否能看到这场时隔多年的隆重的追悼会,但以她对儿子的喜爱来看,即便已经仙逝,冥冥之中她一定也在守护着儿子,保佑着儿子。

姚冶诚的一生,悲喜交加,极致的幸福和极致的痛苦,她都经历过。总的来说,她是幸运的,尽管父母早逝,但于不多的年月间得到过父母满满的爱;小叔虽不是亲生父亲,也对她诸多关怀;第一个丈夫虽然自甘堕落穷困潦倒,但也正是这跌到谷底的窘迫,才换来意外的惊喜;蒋介石曾给过她生命的曙光,带她走出了生活的困顿,为她展开了一幅新画卷,即便这样的时光只有短短十年,但至少她拥有过,并一直深藏在心底;她一生没有生过孩子,却有了蒋纬国这样的养子,将她视为生母,诸事都很孝顺……人生没有两全,更不会圆满,拥有一些定然会失去一些。

无论如何,姚冶诚总算是在一个安宁的地方,无牵无挂地走完了最后的旅程,是命,也是幸。

同类推荐
  •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

    知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一页页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编辑大师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2016年,改编影片《天才》上映,由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主演,入选柏林电影节。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
  •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吕不韦:最成功的商人

    自古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商人吕不韦乎居奇货,靠着一本万利的经营理念,做了全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他也因此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岂料祸福难料……
  • 走近皇甫谧

    走近皇甫谧

    该书是对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针灸医学家,一个被称为医术精湛、有教无类的传奇人物——皇甫谧的研究文集。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刘铭传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者,19世纪80年代的著名抗法将领;作为首任台湾巡抚,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述及中法战争中保台抗法的壮烈,不能不述及刘铭传的业绩;要认识祖国的宝岛——台湾,要认识台湾的近代化,不能不认识刘铭传。
  • 伟大的犹太人(上)

    伟大的犹太人(上)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见闻之开局无敌

    修仙见闻之开局无敌

    开局一条狗?开局就送VIP?没我这牛批,我这开局就是无敌。但是……
  • 霸道之暗心魔咒

    霸道之暗心魔咒

    暗心魔咒,是黑暗与邪恶的产物,它依赖于宿主,通过控制宿主的私心杂念,使其寻找纯净的灵魂,并由魔咒之手剥离,吞噬的纯净灵魂越多,能力就越强大。对于世界的未来如何,主人公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抉择呢?
  • 天刑神主

    天刑神主

    穿越到异世,拥有系统的林枫,成为了天玄域霸主势力——刑罚圣宗宗主。一降临就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所有的不服者,全都倒在他的身后。
  • 神将录传奇

    神将录传奇

    三千年前,天地间一场大战定立封神榜,三界由此受天庭管辖。然不臣服者众多。时至九星连珠异端天劫之际,一股神秘力量穿越时空重返殷商时代,企图阻止封神大典以摧毁现世伦常。至高天神遴选代行之人,赐其召唤神兵天将之力,施展玄妙法术之能,以拯救苍生,替天行道。
  • 不设限的人生无极限

    不设限的人生无极限

    世界如此强大,生活如此艰难,许多人还没有成长就开始成熟,围绕着物质和金钱开始画地为牢,开始放弃梦想和拒绝变化,对他人的成功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带着自我疼惜的心欣赏自己吧,停止无休止的自我批评和内耗,开放自己,寻找心灵赋予外在一切的意义,从而活出生命的潜能,开拓不设限的人生。这种内在的成长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自由,让人们更有力量去追求并身心一致地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本书旨在向读者打开一扇窗,以情境个案的方式帮助读者窥视他人的内心及他人在应用心理学、心灵成长方面的立场与做法,引导读者身心一致地创造美好生活,对时下人们的身心灵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沿海岸线的风

    沿海岸线的风

    姚红晴给林叶寒的信任就是出门可以不带脑子,甘愿做一个傻乎乎的姑娘,她以为那件事后她决不会再喜欢他,也许她做到了,但她却没办法喜欢上别人了,就算那个人是夏天,她也没办法。吹着沿海岸线的风,她刻意忘记的事竟是那样清晰:叶明桑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她说姚红晴你别得意,我不是输给了你,我只是没有缘分,在他情动的年纪里陪伴他的成长而已。
  • 非常好孕

    非常好孕

    一个健康的宝宝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即使有经验的长辈对备孕、助孕的了解程度也不到5%。孕育健康聪明宝宝不能交给概率,从想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起居、运动,争取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本书总结了妇产专家余月娥35年临床助孕经验,手把手教你孕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 勋鹿爱只有你我

    勋鹿爱只有你我

    勋鹿这个词带给我的感觉总是纯净与美好,就像是一块玉被时间打磨的触手生温。如果说可以重新来过的话,如果说每一次他们相望的眼神没有相交,如果说两人的拥抱温度更浅一点大概现在的心酸就会更浅一点。都说差几岁的人便可以在一起几年,果然没错啊整整四年。要是可以差一个轮回就好了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辈子在一起了。鹿晗说过看着世勋就有一种想保护他的冲动,而现在又是谁在保护世勋呢。世勋说过小鹿以后我们有时间就一起出来喝奶茶聊聊天,可惜现在就算有时间也见不了面了。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你们,鹿晗吴世勋愿世界待你们如初恋。
  • 谁都不要动我的反派

    谁都不要动我的反派

    慕衍为苏沂挡晋升的天劫,一个不查神魂碎裂,散落在各个小世界。怕麻烦的苏沂从此踏上拯救反派的不归路。听说你想要丢弃我家反派,那就削你翅膀,揍你个鼻青脸肿苏沂:听说你们要和我家反派抢皇位鼻青脸肿的众皇子:不敢不敢苏沂:是你们几个围殴我家反派吗?躺一地的社会人:我不是,我没有,嗷!别打我了……总之,谁都不要动我家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