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28400000001

第1章 童年的劳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巴甫洛夫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经济百孔千疮,遍体鳞伤。农奴制度束缚下的农村,更是落后到了极点,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获的绝大部分要向各级政府和地主缴纳租税,自己所剩无几。农民的生活简直是悲惨到难以形容的地步了。然而,为了活命,又别无他路可走,也就只好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耕耘着。

农奴制度统治下的俄国中部小镇梁赞,也和广大的俄国农村一样,村民绝大多数以种地谋生。

小镇的中心有几座石头砌的房子,那是政府和教堂所在地,其余地方都是一排排的木头房子,在杨柳荫下的道路之间整齐地排列着。

这里有两条大河,一条是特鲁别日河,一条是奥卡河。河的两岸到处可见满载货物的平底船、木筏和小船。河岸的近处,人们为了防止河水的侵袭而栽上了柳树。由于多年的河水冲刷,一些柳树的根都露在了外面。河岸的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每逢夏季,小镇的居民就可闻到大牧场花草的芳香。

1849年9月26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就出生在这风景秀丽的梁赞小镇的一个牧师家里。父亲彼得·巴甫洛夫是乡村的小牧师,跟城里的大牧师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有天壤之别。乡村牧师是俄国教会里最低级的职位,它和农民也差不了多少,少得可怜的薪水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因此还得经营土地。伊凡·巴甫洛夫的父亲头脑灵活,知书达理,很能挣钱。他栽种果树和蔬菜,丰收年景收入在小镇上也算是较多的。母亲在家里操持着家务。

彼得·巴甫洛夫虽然家庭收入在该镇较高,但家庭生活未见多宽裕,其原因就是家庭人口多。他自己有4个孩子:伊凡·巴甫洛夫和他的姐姐及两个弟弟。他还收养他两个弟弟的孩子,一个弟弟以好斗而远近闻名,在一次斗殴中被暗器击伤致死,他的家庭就托付给了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哥哥彼得·巴甫洛夫。他的另一个弟弟只顾吃喝玩乐,不管家人死活,结果后来成了流浪汉,他的孩子无人照管,也只好来到伯伯家。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只靠两个大人的劳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吃闲饭,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伊凡·巴甫洛夫是家中的长子,帮父母干活更是责无旁贷。

种植蔬菜,需要疏松的土质,要求人们必须经常翻地。在绿色的田垄间,常常可以看到巴甫洛夫父子一前一后地劳作着。父亲身上的那件衬衫闪现着一片片的白色汗斑;儿子光着膀子,不时地用手去抹头上和脸上的汗珠,由于手上沾满了泥土,所以脸上和身上也出现了一道一道的黑印。

父亲翻了一垄又一垄,不知比他多翻了多少垄。这时,他对父亲打趣地说:

“爸爸,看谁先翻完这一垄?”

“好,咱俩比一比!”

两个人甩开膀子,只听见铲子铲青草茎发出的嚓嚓的响声和啪啪的铁铲拍土的声音。

“孩子,你翻完的时候,说声‘到’。”父亲从容不迫地低声说。

父子俩紫赯色的脸上渗出了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地上,但谁都顾不上擦。父亲一边翻地一边扬着一双浓眉说:

“不行啊,我的孩子,你把父亲当老人看待,那还早着呢!”

结果,父子俩几乎同时到了终点。父亲先扔开铲子,伸直了腰杆说:

“不顶事儿啊,好强的人,还得多吃点饭才行。”他朝着心爱的儿子微笑着。

“反正你也没把我丢下。”儿子不服气地辩驳着。

他们各自揩去脸上的汗,坐在田垄上休息了一会儿。头上的太阳像火炉一样,他们的汗擦也擦不完,伊凡·巴甫洛夫后背上仿佛已经汇成了一条汗水的小溪。

父子俩在田垄间开始了午餐,他们打开了饭包,一人拿起了一个面包,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是那样的香甜。

梁赞的农民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有一点优越的地方,就是夏季割草季节,每家可以分得一块草地,把草割下来,晒干以后可以送到草市上去卖。

划给神职人员彼得·巴甫洛夫的是奥卡河河湾牧场的一块草地。割草的季节到了,各家各户都用尽全力割草,因为得赶晴天,一边割一边晒,如果过了季节,草就枯萎不好割了。

巴甫洛夫家也不例外,每逢割草,也都是全家出动。伊凡·巴甫洛夫的小手拿镰刀都有些费力,可他还是坚持割着。细嫩的小手被草划了一道又一道口子,在阳光的暴晒下变得又红又肿。有时草丛中有水,他就和父亲一样,全天泡在水里。草丛中的蚊虫还不时地向他们偷袭,所有这些他都顶住了。一天下来,他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晚上睡觉时还梦见白天的情景,不停地呼喊着。

父亲和母亲看着孩子累成这个样子,心里十分不好受,但为了从小锻炼孩子,使他长大后能够迎战艰苦的生活,他们还是希望孩子坚持下去。

伊凡·巴甫洛夫似乎看清了父母的用意,因此他能坚持到十分就绝不在九分的时候停下来。他的手拿面包都费力,但他仍然坚持到这场大会战的最后胜利。

在父亲的苹果园里,每逢丰收年景,苹果堆积如山。这些苹果有的要晒干,有的要装在筐里拿出去卖,巴甫洛夫就整天在苹果堆里挑来挑去,累得腰酸腿痛。

有一天,父亲让伊凡·巴甫洛夫和弟弟德米特里挖树坑。兄弟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坑挖好了,可父亲突然过来说,原来的距离计算错了,还需重挖。德米特里说什么也不再挖了,他声称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伊凡·巴甫洛夫没说什么,拿起锹来,一锹一锹地开始重挖。德米特里看到比他干得多的哥哥二话没说自己干起来,觉得不好意思,就也和哥哥一起重新干了起来。这时父亲过来示意他们停下,说是有意要培养他们的耐性而叫他们重挖的。德米特里听后把锹一扔,抱怨着父亲,一边往家里走,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伊凡并没有说什么,父亲朝他点头微笑,他也会意地朝着父亲微笑着。

伊凡·巴甫洛夫不仅干着屋外的活,在家里也力所能及地帮着母亲做家务,劈柴、打水、生炉子,他样样都干。直到垂暮之年,不论住在什么地方,他总是亲自动手生炉子,而且干得干净利落。他常生气地唠叨:“现在的青年人连炉子都不会生。”他对自己的技术颇有几分得意。

童年时代的体力劳动,练就了伊凡·巴甫洛夫健康的体质,他身材魁梧,有非凡的力量。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以后在实验室做实验,他常常是整天、整夜地工作着。据他自己回忆,75岁以前,他从来没有感觉到疲劳是什么滋味。

他是跨世纪的科学家。他经历了沙俄、苏俄和苏联三个历史时期,目睹了1905年革命,1917年2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劫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统治的腐朽,社会经济的落后,科学工作简直到了难以进行的地步。社会动荡,更给他的实验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俄国的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纷纷奔向国外,去寻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伊凡·巴甫洛夫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一些国外的科学家纷纷给他写信,信中说凭着他这些科学成就和他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国外的收入是俄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他都婉言谢绝了。

朋友看到他的家庭生活有困难,就合凑几个钱给他,原意是让他解决家庭生活的危机。可他说我现在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他把钱还给大家,大家不肯收,于是他就用这些钱买了一大群准备实验的狗。

在卫国战争期间,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他领导工作人员顽强地克服了困难。

1919年冬季的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覆盖了彼得堡的房屋和街道。巴甫洛夫很早就来到了实验室,和看门老头马克西姆问好后就走了进去。实验室由于没有木材,已经几天没有生炉子了,这一点,巴甫洛夫并没怎么在乎。只见他穿着大棉袄,戴着棉帽子,用嘴里呼出的热气温暖着双手。

使他焦急的是,做实验用的狗愈来愈少了,一是没有正常的来源——花钱也买不到狗;二是食物不够,加上屋子冷,一些狗死于饥寒交加。但是没有狗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实验室里的工作就要停止了。

他看着仅存的几条狗,思索了好一阵子,然后站了起来,擦擦手,穿上了白色的工作衣,对同事们严肃地说:

“必须工作,先生们。要知道,我们的责任就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实验,不停地研究。”他走进手术室,几位助手也跟了进去。

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权,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心里仍然想着人民,想着祖国发展所必需的科学事业和科学家。

巴甫洛夫进入实验室之后,外面的雪仍在纷飞着,这时一个瘦长的高个子的人站到了门口,他亲切地向看门的马克西姆打招呼后,请求见一下巴甫洛夫。马克西姆冷冷地打量着来者,慢吞吞地说:“你想见巴甫洛夫,可以见,不过要等一下,他正在做实验。”

来人在门房里摘下帽子,正打算脱大衣,马克西姆说话了:“不用脱大衣,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没有生炉子,木材不够用,里面和外面也差不了太多。”

“木材不够——是吗?”来人眯起了眼睛,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

“他还笑呢,人家愁都愁不过来。”老头正寻思着,来人已经越过门槛,走进了实验室。马克西姆急忙跟了进去:“请问您是哪一位?不穿白大褂是禁止进实验室的。”

客人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叫高尔基,是巴甫洛夫院士工作协助委员会的委员。”

原来,高尔基是受列宁的委托,特意前来看望巴甫洛夫的。巴甫洛夫见高尔基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实验工具,快步迎了上去。

“亲爱的巴甫洛夫,是列宁派我来的,列宁要我转告您,他对您的研究工作评价很高。我们国家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人,特别是在革命以后,在现在……”

巴甫洛夫有些激动了,他站起来,然后又坐下。他没有想到,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这么关心他的工作。并对他的生理学研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他知道现在整个国家都处在极度困难的时期,他想:自己眼下的困难与国家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无论如何也应该克服。当高尔基问起他需要什么时,他只回答需要狗,因为没有狗,实验将要停止。高尔基问还需要什么。他却说什么也不需要了。

“亲爱的高尔基先生,请原谅我打扰您二位的谈话,现在需要木材,您看,试管里的胃液都冻了,水管子也冻坏了。”看门的老头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赶上来插了一句。

当高尔基想给巴甫洛夫个人一些补助时,他坚决拒绝。在他看来,除了狗之外,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童年的艰苦劳动,使巴甫洛夫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他的一生,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永无休止地工作着,劳动着。

同类推荐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歌德与中国(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歌德与中国(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大文豪歌德,大凡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很多人不清楚歌德与中国的渊源,不知道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更不明白把歌德引介给国人的过程及其意义。本书具体而准确地回答中国人是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的?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怎样的评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歌德那里,中国的现代文学和它的作家们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猛虎权臣袁世凯:民俗学家正说袁世凯

    晚清重臣,民国元首,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跨越两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窃国大盗,乱世奸雄,他身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百年骂名。于乱世安天下,于治世起波澜。到底是长袖善舞,还是首鼠两端?是弄权小人,还是务实机变?本书聚焦一代枭雄袁世凯,拨开历史迷雾,拂去岁月尘烟,带你走近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耿介孤忠:寇准

    耿介孤忠:寇准

    本书共分为青年时代、北兵压境、悲壮北征、真宗继位、澶渊之盟、贤相王旦、二次罢相、寇准的才情七章,结合史实,通过经典事例,展现了“大忠”之臣寇准的人生传奇。
热门推荐
  • 敬怀王妃要当后

    敬怀王妃要当后

    六角青瓦雕花凉亭下,一个滚圆的小女娃正伸着小胖手抱着栏杆,灵闪的大眼眨也不眨的盯着湖里荷叶间穿梭的金红鲤鱼。小嘴时不时鲤鱼鲤鱼的叫着,十分兴奋。女娃头顶两个小花苞,花苞下系着小巧的金铃,脖间挂着银打百命锁,无一不精细。再往下,小女娃一身嫩绿色的轻柔锦衣上黏满了淤泥,像是刚泥里拔出的莲藕,活脱一个泥娃娃。一串急促的步子渐近,两个穿着得体的中年嬷嬷,簇拥着一袭金丝埋线的白衣美……
  • 写文日记

    写文日记

    当火星与地球相亲,当上帝与佛祖把酒言欢,当体育老师和美术老师和谐相处。我能不能挂上牌~人无完人,站无完站,既然决定了,就会一直爱下去,不离开,不抛弃,坚持走下去。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不容易,这本日记,送给最棒的自己。
  • 为天下计

    为天下计

    只是一本集武侠、修仙、兵法谋略、系统于一体的多元素小说,入坑者需谨慎。主要讲述的是道孤行意外地破坏了上古仙人留下的禁制,导致世界濒临毁灭,幸好一个神秘组织出面,将灾难延缓,并在许多凡人体内植入了“诛仙系统”意为诛灭上古仙人,解救世间。凡人势力欲徒利用修真者攻城略地,修真正派欲得道成仙,修真魔教欲一统天下,道孤行欲平定仙患血染三界。到底谁对谁错,又有谁能分得清楚?不过都是,为黎民计,为苍生计,为天下计。
  • 侠梦仙道

    侠梦仙道

    少年本有侠客梦,奈何一步入仙途,终是无法再回头。
  • 女人的性爱与幸福

    女人的性爱与幸福

    性爱,就是追求愉悦、美好、生动、甜蜜的生活乐章。女人只有在性爱中得到真正的满足,才会使生活充满丰富美好的体验、回味和向往。性是女人与伴侣心灵的交融,性与爱的相互结合是最理想的恋爱方式。一个情感世界成熟的女人,能够将爱欲与性欲紧密地糅合在一起,真正达到性欲与情感满足的一致。女人寻找的爱情,不仅仅是寻找性的对象,更是心灵呼唤与袒露的理解。在爱人面前,性是神圣的语言,袒露肉体绝不仅仅是生理行为的揭幕,更是心灵自由的象征。炽烈的贴近也不单单是性欲的摧动,而是心灵的融合。
  • 凤女重生:嫡女不太毒

    凤女重生:嫡女不太毒

    夫妻一场,她为他生为他死。他却在她怀胎九月对她狠下杀手,为她姐姐铺尽红妆十里。一幕幕真相,一句句誓言,一切的一切全是谎言。她含恨而终,若有来生,定要相关之人血债血偿。凤眸再睁,她重生至七年之前。一切就如往事一幕幕上演,她却不再是七年前单纯的她。宫廷豪门,且看她重生之后翻云覆雨。这一世,她定做毒女,将一切全部夺过来。
  •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

    仙路邈邈,道与魔,是或非,缘法万千。祸福自相依,纷争始未断。前行亦或两顾,终需以身试法,方得正途。问心,叹情;向道,自省。大道无边,惟心之所向,共欢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辟梦有方

    辟梦有方

    遥远而未知的过去天地浑然不可区分,一神人趋明月,赶长河,天地渐开。破旧小书记载神人有后,也可开天地辟日月,书下小子批注这个世界指意识里的三千小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