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44000000022

第22章 出版管制思想

一、禁书的类型

(一)禁止刻印、销售议论时政、军事边机的书籍

宋朝结束了五代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政权,但却长期先后与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时战时和。但政治军事上的对峙并不影响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往。边境上的“互市”使宋朝的图书源源不断流入少数民族政权境内,其中一些臣僚议论时政得失、军事边机的奏章、札子、会要、国史、实录等有关国家机密的文字,流传到敌国,对宋廷的军事、外交造成严重的不利后果。对此,宋政府采取禁止此类图书出境以及不得予以雕刻印刷的管制政策。

宋辽澶渊之盟后,两国经贸往来逐渐频繁,图书成为宋辽榷场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一些内容涉及边防军机的书籍也随之过境。对此,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规定:“民以书籍赴缘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违者案罪,其书没官。”《长编》卷64.但是尽管宋廷再三强调“卖书北界告捕之法”《宋史》卷186《食货下八》。,由于“人情嗜利,虽重为赏罚,亦不能禁”《苏辙集·栾城集》卷42《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这种情势更加严峻,史载“北戎和好(即澶渊之盟)以来,岁遣人使不绝,及雄州榷场,商旅往来,因此将带皇朝臣僚著撰文集印本传布往彼,其中多有论说朝廷防遏边鄙机宜事件”《宋会要·刑法》2之16.。

这种情况促使宋政府不得不重新检视原来仅在市场上控制图书过境的政策思路,而将重点放在禁止内容涉及时政及边防军机图书的出版环节上,试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宋仁宗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指出:“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其首篇是富弼往年让官表,其间陈北虏事宜甚多,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入虏中,大于朝廷不便。”针对这一情况,他建议朝廷“明降指挥下开封府,访求板本焚毁及止绝书铺,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定,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许书铺及诸色人陈告,支与赏钱贰百贯文,以犯事人家财充。其雕板及货卖之人并行严断,所贵可以止绝者”《欧阳修全集》卷108《论雕印文字札子》。。

欧阳修的奏言引起了宋廷的高度重视。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下诏曰:“访闻在京无图之辈及书肆之家,多将诸色人所进边机文字,镂版鬻卖,流布于外。委开封府密切根捉,许人陈告,勘鞫闻奏。”《宋会要·刑法》2之24.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苏辙作为国信使出使辽国,庆贺辽道宗生辰。他在辽境内发现一些宋人文集及有关宋朝边防和军事机密的书籍。回国后,他向朝廷奏言:“本朝民间开版印行文字,臣等窃料北界无所不有……其间臣僚章疏及士子策论,言朝廷得失、军国利害,盖不为少……若使尽得流传北界,上则泄漏机密,下则取笑夷狄,皆极不便。”因此,他建议:“禁民不得擅开板印行文字,令民间每欲开板,先具本申所属州,为选有文学官二员,据文字多少,立限看详定夺。不犯上件事节,方得开行。”并且,他还强调“重立擅开及看详不实之禁。其今日前已开本,仍委官定夺,有涉上件事节,并令破板毁弃”《苏辙集·栾城集》卷42《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

根据苏辙的建议,朝廷于元祐五年(1090年)发布禁令:“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告者赏缗钱十万。内国史、实录仍不得传写。即其他书籍欲雕印者,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板。候印讫,送秘书省,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宋会要·刑法》2之38.

北宋末年,边事吃紧,为了严守国家机密,宋廷对民间出版活动的控制更加严格。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政府颁布命令:“访闻虏中多收蓄本朝见行印卖文集书册之类,其间不无夹带论议边防兵机夷狄之事,深属未便。其雕印书铺,昨降指挥,令所属看验,无违碍然后印行,可检举行下。仍修立不经看验校定文书、擅行印卖、告捕条禁颁降,其沿边州军仍严行禁止。应贩卖、藏匿、出界者,并依铜钱法出界罪赏施行。”《宋会要·刑法》2之47.

南宋朝廷对出版的管制基本上沿袭了北宋的做法。宋宁宗庆元年间,宋廷颁布了《庆元条法事类》,其中对刻印书籍做了严格的规定:“缘边事应密,凡时政、边机文书,禁止雕印”;“诸雕印御书、本朝会要及言时政、边机文书者,杖八十,并许人告”《庆元条法事类》卷17《私有禁书》。。嘉泰二年(1202年)七月,政府再次下令:“应有书坊去处,将事干国体及边机军政利害文籍,各州委官看详。如委是不许私下雕印,有违见行条法,指挥并仰拘收,缴申国子监。所有版本,日下并行毁劈,不得稍有隐漏及凭籍骚扰。仍仰沿边州军常切措置关防,或因事发露,即将兴贩经由地分及印造州军不觉察官吏根究,重作施行。委自帅、宪司严立赏榜,许人告捉,月具有无违戾闻奏。”《宋会要·刑法》2之132.当开嘉北伐失败后,宋廷被迫向金人求和。此时对刻书的禁令不再是过去的所谓边防、军机等,而是禁止拥护北伐、收复中原的文字出版,以免招致宋金关系的紧张:“国朝令甲,雕印言时政、边机文书者皆有罪。近日书肆有《北伐谠议》、《治安药石》等书,乃龚日章、华岳投进书札。所言间涉边机,乃笔之书,锓之木,鬻之市,泄之外夷。事若甚微,所关甚大,乞行下禁止。取私雕龚日章、华岳文字,尽行毁版。其有已印卖者,责书坊日下缴纳,当官毁坏。”《宋会要·刑法》2之138.

(二)禁止刻印、销售宗教异端等书籍

有宋一代,农民与士兵起义往往利用宗教广泛传播他们的思想并借此进行联络组织,严重威胁宋王朝的统治。如宋仁宗时,京畿、京东西、河北等民间“公然传习僧徒谶戒里俗经社之类,自州县坊市,至于军营,外及乡村,无不向风而靡”《乐全集》卷21《论京东西河北百姓传习妖教事》。。宋徽宗时期,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改造摩尼教的某些旧教义,加进新内容,尊奉汉代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为教祖。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说,号召推翻黑暗的现世,创造光明的未来。起义爆发前,他们利用摩尼教分财互助,组织群众,从事秘密活动。南宋时江浙闽地区是秘密宗教活动的中心,参加人员非常广泛,有村民、“奸豪”、“游惰不逞之辈”,亦有军人,甚至士大夫。他们大多定期集会,“男女杂处”,“夜聚晓散”,有相当严密的组织。总之,终两宋时期,统治者均把这些宗教视为异端,对其政权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因此,宋廷对这类书籍的禁印也非常严格。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四月十九日,中书省、尚书省勘会:“近据廉州张寿之缴到无图之辈撰造《佛说末劫经》,言涉讹妄,意要惑众。虽已降指挥,令湖南北路提点刑狱司,根究印撰之人,取勘其案闻奏。其民间所收本,限十日赴所在州县镇寨缴纳焚讫,所在具数申尚书省。窃虑上件文字亦有散在诸路州军,使良民乱行传诵,深为未便。诏令刑部实封下开封府界及诸路州军,仔细告谕民间,如有上件文字,并仰依前项朝旨焚毁讫,具申尚书省。”《宋会要·刑法》2之43~44.又如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禁毁《讫思经》、《证明经》、《太子下生经》、《父母经》、《图经》、《文缘经》、《七时偈》、《日光偈》、《平文策》、《汉赞策》、《证明赞》、《广大忏》等,因其“皆是妄诞妖怪之言,多引尔时明尊之事,与道释经文不同。至于字音又难辨认,委是狂妄之人伪造言辞,诳愚惑众,上僭天王太子之号”《宋会要·刑法》2之78.。

(三)禁止刻印、销售违背儒家经义的书籍

宋朝统治者以文德致治,尊崇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宋廷对于违背儒家经义的书籍采取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二十五日,“新差权发遣提举淮南西路学事苏棫札子:‘诸子百家之学非无所长,但以不纯先王之道,故禁止之。今之学者程文短晷之下,未容无忤。而鬻书之人,急于锥刀之利,高立标目,镂版夸新,传之四方。往往晚进小生,以为时之所尚,争售编诵,以备文场剽窃之用,不复深究义理之归,忘本尚华,去道逾远。欲乞今后一取圣裁,傥有可传为学者,或愿降旨付国子监并诸路学事司镂版颁行,余悉断绝禁弃,不得擅自买卖收藏。’从之”《宋会要·刑法》2之48.。可见,宋廷认为那些诸子百家之书虽各有所长,但以其不纯先王之道,故遭到禁止;那种专供晚进小生在科举考试中投机取巧的程文短晷,曲解儒家的义理,误人子弟,更是在禁印之列。

南宋沿袭北宋,仍然对此类书籍施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庆元四年(1198年)三月二十一日,朝廷又命令:“将建宁府及诸州应有书肆去处,辄将曲学小儒撰到时文,改换名色,真伪相杂,不经国子监看详及破碎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版。仍具数申尚书省及礼部,其已印未卖者,悉不得私卖。如有违犯,科罪惟均。”《宋会要·刑法》2之129.可见,南宋时朝廷认为那些曲解儒家经义,支离破碎,误导后进生员“不复深究义理之归”的伪作不得予以雕印出售,已印未卖者必须毁弃,违者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宋代统治者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导,禁止民间刻印、传播低级趣味的书籍,以防止其伤风败俗。如苏辙就指出:“小民愚陋,惟利是视,印行戏亵之语,无所不至。”《苏辙集·栾城集》卷42《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针对这种情况,朝廷规定:“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宋会要·刑法》2之38.

(四)在派别斗争中禁止刻印、流传反对派的书籍

宋代几次派别斗争中,当权派对反对派的打击报复几乎是不遗余力,其中包括禁止反对派书籍的刻印与流传。如北宋末年在元祐党禁中,朝廷下诏禁止福建等路印造《苏轼文集》、《司马光文集》,且强调“今后举人传习元祐学术,以违制论。印造及出卖者,与同罪”《宋会要·刑法》2之88.。甚至直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仍然在禁止刻印流传中。

南宋时庆元党禁对反对派的打击也很重,如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称为逆党,将其学术称为伪学。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六月十五日,“国子监言:‘已降指挥,风谕士子,专以《语》、《孟》为师,以六经子史为习。毋得复传语录,以滋盗名欺世之伪。所有进卷侍遇集,并近时妄传语录之类,并行毁版。其未尽伪书,并令国子监搜寻名件,具数闻奏。今搜寻到七先生《奥论发枢百炼真隐》、李元纲《文字》、刘子翠《十论》、潘浩然《子性理书》、江民表《心性说》,合行毁劈。乞许本监行下诸州及提举司,将上件内书版当官劈毁。’从之”《宋会要·刑法》2之127.。

(五)国家垄断《历日》的印刷权

《历日》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宋廷垄断《历日》的刻印,禁止民间雕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以收其利”⑥《长编》卷220.。如熙宁四年(1071年),民间雕印的小历,每本仅“一二钱”,而官方所刻印的大历,“每本直钱数百”⑥《长编》卷220.。乾道四年(1168年)官方所印《历日》每本定价“三百文”《宋会要·职官》18之92.。由此可见,国家垄断《历日》的雕印,其所得是一项不小的财政收入。

北宋时,《历日》由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为太史局)在每年的十月上旬负责编写好后,分三个途径雕印和销售:其一,中央由司天监选官“自印卖”。如熙宁四年(1071年)规定“其所得之息,均给在监官属”②《宋会要·职官》18之84.。其二,川、广、福建、江浙、荆湖路由所在路的转运司印卖。如元丰三年(1080年)诏:“自今岁,降大小历本,付川、广、福建、江浙、荆湖路转运司印卖,不得抑配,其前岁终市轻赍物付纲送历日所。”其三,其他路的《历日》“听商人指定路分卖”②《宋会要·职官》18之84.。但只能卖不能印,估计商人要取得出卖《历日》的经营权时,必须交纳一定的税费。最后各路将所得的“净利钱”由本路的转运司于第二年的四月一日前“上京送纳”,不得违反《宋会要·职官》18之86.。

南宋时,《历日》仍由太史局“算造”。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规定,地方卖《历日》所得的钱“赴行在榷货务送纳”《宋会要·职官》18之88.。宋宁宗庆元年间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规定:“诸私雕或盗印……《历日》者,各杖一百”,又注曰:“撰造大小本《历日》雕印贩卖者,准此,仍千里编管”;而节略《历日》雕印者,“杖八十”《庆元条法事类》卷17《雕印文书》。。

综上所述,宋代虽然是一个“右文”的朝代,重用文人的同时也给了文人相对宽松的环境,但是,这个宽松的环境是有底线的,即不能触犯封建统治政权的稳定。从宋代禁书的五种主要类型可以看出,其中四种均是针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即使是对《历日》雕印的管制,虽然是有关经济的因素,但也关系到国家政权问题,因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二、禁书的方式

(一)书稿的审查制度

据目前所知,宋代仁宗时期初步建立了书稿审查制度,史载天圣五年(1027年)二月下诏:“今后如合有雕印文集,仰于逐处投纳,附递闻奏,候差官看详,别无妨碍,许令开板,方得雕印。如敢违犯,必行朝典,仍候断遣,迄收索印板,随处当官毁弃。”《宋会要·刑法》2之16.

这里,审查程序大体有“逐处投纳”、“附递闻奏”、“差官看详”三个步骤。其中所谓“逐处投纳”即出版者将书稿就近到有关管理部门申报,请求予以审查;“附递闻奏”就是申报得到批准后,随即将书稿附上一并送呈;最后“差官看详”,即由官府选派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当时审查后的处理结果有两种:如果书稿内容“别无妨碍”,即没有什么对统治者不利的文字,就获许开板雕印;如果内容有违,即对统治者不利,那就收缴书稿印板等,当场毁坏丢弃。

宋哲宗时期,书稿审查思想又有所发展。苏辙提出书稿审查权最低放到州一级地方政府,审查人员应由有较高文化水准的人担任,而且审查人员还需根据书稿的文字数量,规定审查期限,不得久审不决。他建议说:“令民间每欲开板,先具本申所属州,为选有文学官二员,据文字多少,立限看详定夺。”《苏辙集·栾城集》卷42《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可是,遗憾的是苏辙的这些可贵思想并没被朝廷采纳。即使如此,宋哲宗元祐时期的书稿审查制度还是进行了一些改进,使之更加严密、完备。其一,制订了“候印讫,送秘书省”④《宋会要·刑法》2之38.的规定,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样本送审制度。送审样本可以验证出版者是否按审查过的书稿出版,既防止了出版者偷梁换柱,又有效地检查了审查人员的工作是否认真,杜绝了书稿审查走过场的弊端周宝荣:《北宋官方对民间出版的管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其二,为了防止逃避审查的书稿得以出版以及书稿审查中的不严不实,朝廷规定“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④《宋会要·刑法》2之38.,从而增加了各州县、监司及国子监对书稿雕印的督察职能。

南宋时,继续实行对书籍刻印的审查制度。高宗绍兴十五年(1045年)重申:“自今民间书坊刊行文籍,先经所属看详,又委教官讨论,择其可者许之镂版。”《宋会要·刑法》2之151.宁宗时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亦有专门条文规定:“诸私雕印文书,先纳所属,申转运司选官详定,有益学者,听印行。”《庆元条法事类》卷17《雕印文书》。

(二)普遍实行违禁刻书告赏法

宋廷在每次下达禁书命令时,往往还奖励知情者告密,以此形成一个严密的监督网络,达到严格管制的目的。如前所引,元祐年间禁“边事军机文字”,会要、实录等,“告者赏缗钱十万”。至和二年(1055年)禁“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许书铺及诸色人陈告,支与赏钱贰百贯文,以犯事人家财充”《欧阳修全集》卷108《论雕印文字札子》。。政和四年(1114年)禁《太平纯正典丽集》,“赏钱五十贯,许人告”《宋会要·刑法》2之62.。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根据告密违禁图书内容及性质的不同,分别予以不同的奖赏。如“告获私有图书、谶书及传习者;不全成、堪行用,钱五十贯;全成、堪行用,钱一百贯。告获私雕印时政、边机文书,钱五十贯;御书、本朝会要、国史、实录者,钱一百贯”;“告获私雕或盗印律、敕、令、格、式、刑统、续降条制、《历日》者:盗印,钱五十贯;私雕印,钱一百贯。告获辄雕印举人程文者:杖罪,钱三十贯;流罪,钱五十贯”《庆元条法事类》卷17《私有禁书》、《雕印文书》。。

(三)对违禁雕印、销售、传播图书者予以惩罚

政府管制思想的显著特点是通过颁布法律、命令对某些行为予以禁止,违者则给予惩罚。综观宋代史籍,笞、杖、徒、流、死五刑中除笞刑少见外,其余四刑均常用于惩罚违禁雕印、销售、传播图书者。如前所引,元祐五年规定:“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本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违者徒二年……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宋会要·刑法》2之38.南宋《庆元条法事类》则规定:“诸雕印御书、本朝会要及言时政、边机文书者,杖八十,并许人告。即传写国史、实录者,罪亦如之。”《庆元条法事类》卷17《雕印文书》。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定,从北宋到南宋,有关对违禁雕刻、传写时政、边机文书、国史、实录者的处罚明显呈现减轻的趋势,惩处从徒两年到杖80,减轻了五等。

宋初颁布的《宋刑统》规定:“诸造妖书及妖言者绞(造谓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说吉凶,涉于不顺者),传用以惑众者亦如之(传谓传言,用谓用书),其不满众者流三千里,言理无害者杖一百。即私有妖书,虽不行用,徒二年,言理无害者杖六十。”《宋刑统》卷18《造妖书妖言》。南宋陆游的《渭南文集》卷5《条对状》载“为人图画妖像及传写刊印明教等妖妄经文者,并从徒一年论罪”。据此,我们也可以初步推断,从北宋到南宋,有关对违禁雕印、传写宗教异端等书籍和言论者的处罚也明显呈现减轻的趋势,惩处从绞死、流3000里、徒两年减轻到只笼统处以1年徒刑。

宋代对于违禁刻印、销售违背儒家经义书籍者的处罚一般较轻,即将已刻书板、已印书籍予以收缴毁弃。与此不同,由于派别斗争激烈,甚至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所以对违禁刻印、流传反对派书籍者的处罚较严厉。如北宋徽宗朝实行元祐党禁时下令:“今后举人传习元祐学术,以违制论。印造及出卖者,与同罪。”《宋会要·刑法》2之88.

宋代对于违禁私自雕印《历日》者一般处以杖80或杖100的刑罚。

从以上对违禁雕印、销售不同类型书籍者的量刑可以看出宋廷处以不同刑罚的依据主要是以其危害封建统治的大小来衡量的。如将涉及国家机密的文字加以雕印并流传到境外、利用雕印传播宗教异端思想来反抗或推翻宋廷统治以及雕印、传写反对派的著作等,由于直接威胁到当权者的统治,所以处罚都较重;与此不同,违禁雕印、销售违背儒家经义的书籍及《历日》等,其对当权者的危害不是那么直接明显,所以处罚一般较轻。

同类推荐
  • 行动领导

    行动领导

    在实际应用中,领导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概念通常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团队或组织要履行一项使命,其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主管此过程,他们在履行这一使命的整个过程中都拥有权力并对结果负有责任。领导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负责把未来的愿景转变为现实——转化成为的现实通常比现有的情形更好。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先要经过战略性的思考,并把它作为战略计划的手段,然后培养、协调团队成员的个人技巧与能力,同时保持团队作为整体的凝聚力,这样的战略才会使行动更为有效。领导为描述和定义愿景提供了支持,并激励员工不仅乐于参与工作,而且主动地共同承担责任来促进战略有效地实施,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 零售企业管理

    零售企业管理

    无论是淘宝小店,还是电商大户,都逃不过零售的狙击。只有打通零售这道坎,才能实现零售的威武,脱离零售=“0售”的命运。本书从战略、市场调研和预测、商品展示与配置和促销管理等方面全面阐释零售业最新理念,并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最新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零售商的管理水平。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好老板必知的13种财务陷阱

    好老板必知的13种财务陷阱

    本书通过对十三种核心财务陷阱的分析,帮助老板关注这些陷阱的成因和影响,从而结合企业际,准确地透析企业财务现状,有的放矢地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营。
  •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

    本书通过对工作分析概念、流程和应用的全面介绍,以及对以工作为导向和以人员为导向的多种工作分析系统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的应用。全书系统全面,分析透彻,每章篇末均配备有案例研究或拓展阅读以及相应的思考题,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
热门推荐
  • 风雨辽河畔

    风雨辽河畔

    清末民国初,无疑是中国风云多变的时期,东北更是多事之秋,北有沙俄的觊觎,东有日本的野心。东北人民不甘心被压迫、受奴役,自发起来与沙俄斗,与日寇斗,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拯救黑化男二计划

    拯救黑化男二计划

    “温柔痴情的男二敌不过霸道专情的男主,最终黑化,将男主杀死。男主的死去导致了世界的崩溃,所以我要去拯救男主?”“男主是女主的,关你什么事,你要拯救的是男二,并且阻止其黑化。还有,男二将男主杀死是什么鬼!不要瞎脑补!”林七七没想到自己只是宅在家追番,也能遇上穿书这种事,林七七表示攻略男人这种事,臣妾做不到!后来,真香。
  •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青春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值得去爱的人。青梅竹马的纪微森给年少的纪微言带去温暖;大学再见的江月白让纪微言学会了爱;那个年少第一次遇到的慕辰,在后来的时光陪伴着她度过了青春的疼痛。然后纪微言真正找到了她最想要的,陪着纪微言的伙伴最后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 七秒钟的记忆

    七秒钟的记忆

    他们,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一起在通往高考的道路上努力着,压抑着他们青春懵懂的感情,一路走来,有欢乐,有悲伤,他们到底能在彼此的生命中惦念多久,一年,十年,还是二十年,还是生生世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老婆想把仙武世界变成游戏

    我老婆想把仙武世界变成游戏

    秦胜穿越时,因撞见正道第一高手沐浴,而与其定下情缘。原本秦胜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软饭流穿越,直到有一天,老婆带回来一本书,并不眠不休看了三天。然后,她说终于在天书中找到了救世良方!并决定再入尘世!秦胜忍不住好奇,拿起她所谓的天书,顿时惊呆。“卧槽?这不是我以前写的武侠网游小说吗!”这救世良方,该不会是……PS:新人新书,求支持!
  • TFboys青春恋人

    TFboys青春恋人

    曾经不追星的她,因为他的出现,变成了追星族,曾经大题小做的她,以为他的出现,变得小题大做曾经默默无闻的她,以为他的出现,变得热情好客,曾经年少无知的他们遇见了美若天仙的她们,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