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4800000005

第5章 李瑞清及其诗、书、画(2)

晚年专门从事书法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著名法帖。从实践中领会到“非宋拓初本无从得其笔法,故不如碑之易得也。”因此,他“每临帖以碑笔求之,辄十得八九”。这与其青少年时代有坚实的基础,深刻了解各种书法、派别的用笔、结体、布白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他能高屋见瓴,顺流而下,知各派源流、师承关系,易得各派神采笔法。对中国三千年书法源流、派别瞭然心目而笔又能副之,真正写出了中国书法主要流派的特点,取得了中国书学研究的空前成就。“诚非泛泛言能工多年书者可与伦比”。他所临写的各派法帖及其源流的论述得到吴昌硕、曾熙、沈增植、胡思敬、陆恹等许多学者、大师的高度评价。以吴昌硕的评价为例,当吴昌硕看到李瑞清所书,大警曰:“先生人品忠直,吾知之;先生朴学嗜古,吾知之;先生精篆、隶、彝器、砖瓦文字,旁通六法,举世共知,不特吾知也。至先生证阁帖之源流,辨狂草之正变,此吾不知而世亦罕知。是册取势离奇,结体朴茂,其用笔甚生而得神甚活,此岂皮毛从事于斯者所能仿佛耶。予与先生朝夕奉手而不能尽知先生如此。”该书20世纪初曾多次再版发行,深受欢迎。

李瑞清所创学派,不仅有理论,而且有方法,有具体的学习途径,其后学者如李健、胡小石、张大千、凌云超、魏乐唐、张隆延、李希仁、李振兴等,都能从篆书入手,顺流而下,掌握书法源流、特点,书写各体。尤其李健、胡小石、张大千被世之评论为是李瑞清三大高足,这一学派的全面继承人则是李建。李瑞清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国内外的影响至今犹存。

李瑞清自小善书,下笔坚实,博通兼善。他少习北碑,工于大篆、两汉碑碣,心摹手追,能以篆籀之意行于北碑,自成面目。他的书法兼备众体,篆录行楷无所不能,传世者以北魏碑体为时所称。在《自叙》里,李瑞清写道:“余幼习训诂,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喜其瑰伟,遂习大篆,随笔诘屈,未能婉通。长学两汉碑碣,差解平直,年二十六习今隶,博综六朝,既乏师承,但恁意拟,笔性沈脚,心与手忤,每临一碑,步趋恐失,桎梏于规矩,缚绁于毡墨,指爪摧折,忘其疲劳。光绪甲辰,看云黄山,观澜沧海,忽有所悟,未能覃思锐精以竟所学,每自叹也!”非怪后人评价时,有“(瑞清)书法,博综汉魏六朝,上追周秦三代,各体皆备,尤工大篆今隶,然又‘一波三折’,自成一体之誉”。故求字画者接踵盈门,连日本人也风闻渡海,追相求救,并争购他的作品。

柳肇嘉《清道人传》云:“(瑞清)家贫,仰食者众,鬻书沪上自给,求者如市,然非其人,虽千金不可得。……尝以学书从篆,始诏门人。间临魏晋以来法贴,别诸家源流正变,如班书之有《艺文志》。……山水法清湘、八大山人。花卉写南田,画佛尤妙,流传绝妙。盖先生以篆作画,以画作篆,合书画一炉而治之。”蒋国榜《临川李文洁公传略》亦云:“公于书无所不通,喜以新意释《说文》;文学《庄子》、太史公;诗摹汉魏;金石考据,书画鉴别,莫不精致。”

李瑞清的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婀娜多姿;壮者如勇士横槊,锐不可当,一时为世所称。在书界,瑞清与曾熙(农髯)知交最深。瑞清宗北法(被称为“北派之杰”),熙宗南法,时有“南曾北李”之称。曾熙评李瑞清书法曰:“李仲子于古今书无不学,学无不肖,且无不工,其所以过人者,能以隶法穷古人荒寒之境,古之所谓拙也,乃吾仲子之工也。此其所以过人也,若大俯仰信屈,神明内运,手无工拙,目无古今,此固髯所不多让者也。独仲子为篆,则以神遇而不以形遇,其伸也若蹲,其仰也若垂,其抱也若背而驰,其激发也,若执圭升堂,雍和而有节,其谲而变也,若海怒兵严,而莫测其蕴也。静而观之,宗庙之上,俎豆之旁,钦钦乎其容也,是殆陶铸文、武而糟糠秦、汉也。”

李瑞清的画初学梅道人、黄山樵,后学倪云林,晚年师法龚半千、八大山人(朱耷)、大涤子(石涛)等人。李瑞清十分欣赏南宋江西画家杨无咎的高尚品节(不与秦桧等人为伍)和冰枝铁干的梅花(画卷),深受启迪,故作品自具冷峻坚毅的特色。李瑞清对国画技法造诣极深。他善作山水、人物,极为工细。他泼墨山水,但见“参天黛色横斑斓”;他命笔画松,但见“涛声浩浩翻秋空,破壁飞动来真龙。云从龙兮龙化松,时云时雨青濛濛。画此者谁临川李,玉梅花庵清道士”。真是个“笔力所到神吸嘘”,无怪乎一代国画大师吴昌硕对此赞赏备至。同时代的大词人夏敬观也咏道:“梅庵作书技称绝,点画直造古人拙。有时画水还画松,墨花着纸磨不灭。”瑞清的山水轴,不以气势胜。画瀑布下泻,静穆而有韵趣,在画派中别具风格。晚年偶画木石,遒劲超逸。

李瑞清既是一位诗、书、画全才的杰出艺术家,又是很有造诣的书法理论家。在书艺源流的探讨上,他有不少独特的见解。李瑞清的书艺特色,特别是发展篆书艺术,以及他的书学见解和对书艺渊源的考订,都是值得重视的。不论在书风和书艺研究上,他都开创了一大流派。传李瑞清书风之神的是他的学生胡小石、张大千和侄儿李健等,其书学理论的传人是胡小石。

在《清道人遗集》、《清道人遗集佚稿》中,李瑞清辑有许多谈书论文的文章。在他的故乡临川,亦保存有梅庵论书法的书信。

1919年8月的一天,李瑞清由南城视学路过临川,夜宿硝磺局,准备次日晨搭船去南昌。当时素爱书法的临川学人何砚青,尤嗜颜体,闻李瑞清至,漏夜往拜求教,但值宾客满堂,无容身之地,乃匆匆辑辞。李瑞清尾送至门,说“你明晨再来。”次日清晨,何砚青再往。守门者说:“道人五更舟行,留书一封,嘱交先生亲收。”何砚青打开胀鼓鼓的信袋,只见信上写着:垂询学书之法。书学虽小道,贫道习之凡四十年,以笔性沉槌,而质又弩下,年垂五十,一无所成。吾子学颜书者,今请为吾子言颜书。鲁公初学褚登善(按:褚登善,即褚遂良,河南人,因书法闻名于当时,故后人多称褚河南,王羲之所书《兰亭序》,褚遂良临池可以乱真),后人文殊般若(按:文殊般若,帖名《金刚经》,书者名钟鳐),而悟夏承顿挫(按:夏承的帖名叫《夏承碑》,书者是后汉三国时的蔡邑。顿挫是临夏承碑的一种笔法,顿是指落笔,挫是指起笔),此真迹灼然可寻者也。本朝学颜书者,首推钱南园先生。南国颖悟,从折钗股而屋漏痕(按:折钗股、屋漏痕,都是指临颜书之笔法。如写司令之“司”字,在写第一笔到转折时,必定要像弯折的金钗一样,有肉有骨;屋漏痕,就是折钗股之内面,例如“司”字一笔转折处外面像折钗一样,但内面要有水从屋上漏到地下一样的痕迹显现,使字体美观,这是南园学鲁公的新创造)。故其挥毫苍劲磅礴,气拔山河,无软弱臃肿之弊。何子贞由《黑女》(按:黑女,帖名《黑女痣》)改临鲁公。贞老高人不衫不瘠,无复鲁公严正之概(按:何子贞从《黑女痣》来改变鲁公面貌,弄得很不像,这里李瑞清说他“不衫不瘠”,是指摘他的意思)。书学虽小道,实如其人耳。

李瑞清原信是用十六裁毛边纸书写,字大寸许,雄健优美,既是一篇精湛的书法论文,也是一件书法艺术的珍品。何砚青如获至宝,即请文宝斋裱成折式收藏。抗战胜利后,李瑞清此真迹曾在南昌参加书法展览,观者络绎不绝。解放后,原件存抚州市文化馆作为文物保管,不幸于十年浩劫时蒙难。

作为清末民初的杰出书法家李瑞清,即在当时就享有盛誉。近人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评曰:“清道人自负在大篆,而得名则在北碑,余独爱其仿宋四家,虽不形似,而神与之合,其行书尤得力于山谷,晚岁参以西陲木简,益臻古茂。然不无矫揉造作之处,世人不求深造,一意颤抖效之,古意全失,遂成诟病。”

至于“北派之杰”的李瑞清的渊博才学和诲人不倦、奖掖后进的人品至今仍是值得称颂的。

李瑞清于1891年举湖南乡试副榜第一,因非湘人,不合惯例而被注销。1893年回赣乡试,1894年联捷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官至学部侍郎,散馆以道员分发江苏。1907年年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总办两江师范,后三署江宁提学使。

作为一代书画艺术家,李瑞清在任职两江师范学堂(即今南京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期间,敢于首创开设绘画、手工(工艺)等新课程,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美工教育人才,这在我国的教育艺术史上,早有定论。由于李瑞清大力倡导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学生受其影响甚深,门人颇多。从这个专科毕业出来的学生,如张大千、张善孖(大千之兄)、胡小石、吕凤子、姜丹书、经亨颐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姜丹书和经亨颐后来在杭州创办浙江两级师范,培养了潘天寿、丰子恺、吴梦非、王隐秋等画家;另一些学生又在北京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了李苦禅、俞剑华、王子云、雷圭元等名人。当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刘海粟在办上海美专时,国画系就聘潘天寿、张大千等为教授,教书法篆刻的名家则有李健等人。可见,作为祖师爷的李瑞清,无疑是一位传薪度针的艺术教育先驱者,特别对我国美术人才的培养有着卓越的贡献。

李瑞清还是旧中国最早提倡新学,引进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开拓者。在他主持两江师范学堂期间,为了提倡新学,曾聘请了许多日本籍教师,因此入学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逐步掌握外国语。他教导学生除阅读中国传统的学问经、史、子、集外,还应多浏览自然科学书籍。所以,从两江师范毕业出来的学生的学识也就有别于此前的封建学者,普遍眼界开阔而富于创新。

李瑞清德高望重,蜚声学坛,又有着非常严谨的治学精神。因此他对学生要求也极严,并善于发现人才,孜孜不倦地培养人才。他是学堂监督,但始终坚持亲自执教。一次李瑞清出题测试,题目出自《仪礼》。学生中的胡小石,因家里藏有一部清人张惠言的《仪礼图》,他小时候就爱看这书,这时便根据此书,有条有理地写了一篇文章呈上。当时新学已起,年轻人中已很少有人钻研三《礼》之学了。李瑞清发现学博物的人中竟然有一名年仅弱冠的学生能作有关《仪礼》的文章,大喜过望,遂特加青睐,并亲自授以传统的国学。由此可见,李瑞清对于不断输入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兼收并存的。这对于九十多年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说,确乎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处理“中”与“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也不无启迪。

李瑞清逝世至今已几十年了。今日文艺界、教育界只知李瑞清是位书法家,却不知在清朝末年,乾嘉诸老严谨的考据方法已从治经、治史、治诸子发展到考订金石文字方面,而李瑞清是其中最精深的突出者。他在主持两江师范期间,就以小学与今文公文羊学的门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们从李瑞清那里学习鉴定古器物和研究吉金文字等。在李瑞清的悉心培养下,最早的两江师范学堂,除了产生一批书画艺术家之外,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无所不通的学者也不乏其人。如胡小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瑞清办学有一个宗旨,他深感国家贫弱,认为欧、美、日本诸国家之所以强盛,就是由于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的结果,因此,他希望通过办教育以振兴民族、拯救中国。

李瑞清在清王朝被推翻后,更致力于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他以遗老身份退隐沪上后,生怕他的一些天资过人的学生埋没不闻,遂命几位得意门生至沪留住于家。他一方面教他的子侄辈,一方面亲自加以指点深造。如胡小石,经学治《公羊春秋》,史学治《史记》,精于书法,精于鉴别书画文物,主要得力于这一阶段李瑞清的精心培植。1919年,即李瑞清逝世的前一年,张大千正式拜李瑞清为师,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李瑞清28岁中进士,30岁即授职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监督,可说是少年得志、青云直上了。但李瑞清虽在诗、书、画上名绝一代,个人感情上却屡遭不测。李瑞清的晚年生活多郁郁寡欢,这除了他是一个恪守封建帝制的清朝遗老外,更主要是由于他婚姻上的一再变故。也许这种不幸,更激励着他对书画艺术的执著追求。

还在少年时期,李瑞清的才学、人品就被他父亲的一位好友、湖南常德人余诈馨所看中,遂将自己的爱女聘于李瑞清为妻,谁知这位名门闺秀未婚即夭折。余诈馨继以第六女梅仙嫁李瑞清,不料此女亦红颜薄命,补婚不久便成了黄泉路上之人。余诈馨爱惜李瑞清这位人才胜于自己的女儿,竟置连失二女之痛而不顾,又许以第七女玉仙,但又先于李瑞清而亡。李瑞清遂鳏终身,又更字“梅痴”,以寄托他深沉的哀思和隐痛。在接连遭受这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之后,李瑞清痛不欲生,每作诗文痛悼之,并自此以“梅庵”为字。他所作的《春日元配余梅仙墓下作》和《邓尉看梅悼逝》,都是悼念梅仙的。柳肇嘉《清道人传》还记载李瑞清“捷南宫时,夜读中寒,遂致阉疾。或以书画不娶为其三绝嘲之。食量过人,尤喜持螯,因自戏号李百蟹。”

李瑞清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江宁(今南京)度过。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卷一写道:“君贞固醇笃,礼法自持。即宦游秣陵,频以事过沪相见,温粹朴素,依然儒者,一时人士俭奉为楷模云。”

1911年,李瑞清官署江宁布政使。但就是在这一年的10月,爆发了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当时,驻在南京的新军发动兵变,随即革命军进入南京。江苏都督程德全因见李瑞清在省人望甚高,重礼聘其任顾问,李瑞清坚拒不纳。孑身走上海,着道士装,隐姓埋名,自署“清道人”,以“清之罪臣”自居,在沪靠鬻书画自给。

“骨折心摧泪亦干”,李瑞清终于1920年9月在上海病逝,享年54岁。在长长的送殡行列中,引人注目的是国画大师吴昌硕、书法界南宗首领曾熙和书画界名流王一亭等生前好友;青年时代的张爱(即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以李瑞清入室弟子的身份护灵扶柩,至南京的牛首山安葬。据蒋国榜《临川李文洁公传略》云:“群以公遗爱在江宁,挽葬牛首。曾公(熙)严寒犯冰雪为公卜兆。既葬,复于牛首山雪梅岭罗汉泉旁筑梅花庵以祀公,其高谊不减戴南枝之葬徐俟斋也。”

据说,李瑞清去世前几日,曾为人画松一桢,题云:“我闻郑所翁,画兰不画土。哀哉孤臣心,脉脉向谁语。余亦寥落土,怀罪海滨处。写此老松枝,思之泪如雨。不能化龙飞,后凋何足数。”相传此为李瑞清的诗书画之绝笔。故国旧君之感,可谓至死不忘,此时距清室已亡9年。

李瑞清去世后,已被推翻的清末代皇帝溥仪曾追谥他为“文洁”。他的遗文由侄儿李健等人搜集编成《清道人遗集》四卷(另有《清道人遗集佚稿》)。一卷为文,二卷为古近体诗,三卷为各种题跋,四卷是书画论文与书信。此外尚有《围城记》一卷,记民国军队围攻南京城的情况,虽带偏见,但所记尚属实,可补史料之阙。

瑞清无子嗣,仅有一侄,名健。今抚州市羊城路,原名梅庵路,是以李瑞清的号命名的。梅庵先生曾在这条路上居住过。

同类推荐
  • 有趣的中国皇帝

    有趣的中国皇帝

    本书汇集了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以及不同朝代盛世时期的多位皇帝,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讫清朝康熙皇帝。书中对他们的生平逸事进行了讲述。
  •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娥皇女英、平阳公主、山阴公主、新城公主、李娘子等公主们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乱世玛法

    乱世玛法

    柳潇在一场雷电中被卷进了玛法世界,为了能返回原来的世界,拯救家人,改名莫问,他辛苦练级打装备,加入行会,跟这里的勇士一起闯荡玛法大陆。上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宫在遭遇魔族入侵后,四宫不敌被封印,青龙之子狴犴阵亡前将灵魂化为真元,与平行世界传送途中的莫问相遇,真元与莫问合体,在玛法成长过程中,真元也逐渐苏醒,辅助莫问一步步登上玛法大陆的巅峰。魔族察觉玛法大陆存在,策反玛法的一些行会,里应外合企图将这里吞并,莫问带领着正义的玛法勇士一路与魔族抗争,最终将魔人和叛徒全部赶出了玛法大陆。在玛法大陆,莫问收获友情、爱情,也经历挫折和背叛,他一路成长,一路恩怨情仇……
  • 鸾歌

    鸾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少年李长歌,天资聪颖,尝悲欢离合,看人世百态,秉持赤子之心,手执三尺青锋,步步登仙。(新人新作,写得不足之处,请不吝指教,更要请各位能收藏,推荐。给予我支持,非常感谢!)
  • 黑武之王

    黑武之王

    王者归来,谁与争锋!一个肩负着家族使命的少年,一次简简单单的奇遇让他拥有了完美新世界,他有他的校园故事,他有他的粉色传奇,他有他的快乐生活,他有他的巅峰之路,有了一切。正宗黑道,别样精彩!
  • 欢迎回到我的世界

    欢迎回到我的世界

    一场奇妙的旅行,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充满了方方正正的地方叫做:Minecraft。一个全新的宇宙,一个复杂的世界,且看史蒂夫如何创造神话,终成终末之诗。
  • 我与鬼犬

    我与鬼犬

    屌丝倪大胆,为赢得赢氏三兄妹那二十万赏钱,以命为赌注住进也是为领取赏钱而丢掉多人性命的鬼屋。倪大胆运气不错,在自己爱犬帮助下,捡回了性命,也赢得了二十万。但是爱犬小黑却因舍命救主变成了鬼犬。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赢家三兄妹得知鬼犬的事后,提出一个更为胆大且冒险的计划,寻找宝藏。虽然深知这是一个比起鬼屋来更为险恶可谓是九死一生的行动,但是在那打开孟获城天下无穷人的诱惑下,倪大胆同意继续与赢家三兄妹合作,与他们一起去那深山老林里寻找传说中埋藏着无数宝藏的孟获城。接下来在这漫长的寻宝途中,更为灵异古怪的事层出不穷,几乎是每行一步,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能不能如愿以偿?看完本书,自然会见分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

    生于安乐死于安乐

    黄泉市郊外的墟山之上,坐落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庭院,上书“红白喜事”,左对联刻:生于安乐,右对联铭:死于安乐。是一个专做死人生意的店铺,庭院里纸扎奠花,香烛纸钱一应俱全,但门口却长年摆着一块牌子——谢绝迎客。
  • 浮生拾光

    浮生拾光

    他与她千年前相遇,但她是人,他却为妖,他们不可能在一起,否则必要死一方且永世不得超生。他们被监察使抓到了,他把自己毕生修为渡于她,被鬼差抓了去。百年后她被阴司录用,这一代阎罗王亦为妖,叫她做个半鬼,并帮她复原恋人的元神,代价便是嫁与他。这并不是在跟她商量,强买强卖罢了,即使没有这阎罗王她依然是可以将他元神复位,无奈,重生是要通过阴司筛查的,只好答应了阎罗王的条件。回到阳间,随时听从阴司调遣,也开了个咖啡店,坐落在与他相识的那个小镇,也为鬼神当着当铺,也好收集修复元神的材料。
  • 古墓笔记

    古墓笔记

    解放初,几个盗墓贼挖开了一座古墓,几乎全军覆没,他们从里面带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数十年后,那几个盗墓贼的后裔追寻着线索来到了黄河故道,挖开的却是大凶之地“龙喋血”。古墓之中步步惊魂,铜角金棺、洗尸河、血蟒妖、太极钓仙、血眼鬼尸……
  • 豪门惊情:黑暗大少宠毒妻

    豪门惊情:黑暗大少宠毒妻

    因家道中落,我不得不被迫出嫁,更要命的是嫁的人竟然传说中很有势力的老头子。新婚之夜才发现,原来他不是老头,而是一个气场强大的冷酷俊男。他是作风低调而神秘的金融奇才,纵横一方的枭雄,势力庞大的大人物。可他却对我颐指气使,为了家族,我只能逆来顺受。爱情却在相互折磨中慢慢滋生,爱是不讲道理的,一但爱上,便再无法回头。后来我才发现,一切都另有隐情,他跌下神坛,我不离不弃,我能否助他渡过劫波重拾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