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5800000016

第16章 会计学校办学思想

1927年,我们先设立了簿记训练班,在以私营工商企业工作的青年小职员和练习生为对象,利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晚上空闲时间上课,由事务所工作人员(包括我自已在内)担任教师。训练班的教育方针,在于改良旧式“账房先生”的上收下付记账方法,传授西方复式簿记的技能和知识。开办初期,仅有学生23人,从第二期改为立信会计补习学校以后,学生人数大增,事务所原有教室已不能容纳,不得不在河南中路吉祥里买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屋作校舍。这样,除继续吸收在业青年外,还录取失学、失业青年入学,仍在晚上上课,每天授课两小时,每期单科专修半年。由于讲求实效,符合社会需要,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课程也逐年增多,除原设的簿记班外,还陆续添设了英文簿记、会计学、银行会计、政府会计、公司会计、成本会计、所得税会计和审计等课程,任凭学生选修。为了充分利用学员业余时间和学校教室,还办了“晨校”、“星期日校”、“速成班”等多种教学形式。“晨校”是为在业青年利用夏季早晨上班以前的空隙时间上学。“星期日校”是为在校学生利用星期日休息时间,来我校补习簿记会计知识以适应日后就业的需要。全日制的“速成班”,是为外地来上海求学的学生开设的,他们在一年之内能在速成班学完五门必修的会计课程。

补习学校的学生,一般家境比较清寒,多系失学、失业青年。他们为了取得一技之长,以便于谋求职业,都勤奋苦学,学习成绩大都优良,普遍得到工作单位的好评。在这种情况下,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的信誉日隆,发展迅速。从1927年到1947年的20年间,共计举办了40届,前十年入学学生4783人,后十年发展到30476人,最盛时仅上海一地就设有11所分校,每学期招生都在2000人以上。此外,我们从1930年起,还设立了函授学校,以解决外埠学生无力来上海求学的困难。据1947年底的统计,先后报名参加函校的学生有7063人,遍及20个省市,还有香港、澳门和南洋群岛新加坡一带的学生。

那时,我鉴于补习学校学生虽众,但肄业时间太短,学习的课程较少且浅,难以成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这对就业、工作和进修都不利。因之我们决心筹设“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当即得到事务所同人和校友们的通力赞助,筹集了建校基金17万元国币,敦请经济、会计、教育家和实业界的著名人士为校董,经当时的教育部备案后,于1937年7月开始招生,先在市区校舍开学,并准备在徐汇区新建永久校舍。但不久因抗战爆发,只得暂行停办。

1940年7月,我只身经香港到了重庆,立即着手将刘芷休等所设的重庆立信会计分校加以充实改组为专科。当时最感困难的是校舍问题,我费尽了心血,才在北碚租了某私营房地产公司的一处房子。不料,该公司又突然改变计划,要把这处房子卖掉,不愿租给我们。我被逼得没办法,只得求助于“迁川工厂联合会”和“纱厂联谊会”的经理老板们,以替他们培养企业会计理财人才为理由,请他们捐款,才把这处房屋全部买了下来,学校才有了立足之地。

北碚离重庆市区80公里,为了使市区职业青年能有业余深造的机会,我们决定在市区添设专科班,这样又需要在市区解决房子问题。同时,事务所和会计图书用品社也需要办公用房,于是,我们想在市内自建一栋“立信大楼”。那年正当我满50岁,便以立信同人和校友为我祝寿为名,公开登报申明征求各方以现款致送寿礼,并动员工商界出钱出力,大力捐赠。经过多方面努力,总算凑足了40余万元法币,于1943年在重庆市内筷子街盖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

抗战胜利后,我回到上海,又重整旗鼓,为立信专科学校建造规模更大的校舍而奔走。我除了将自己历年积蓄的钱财全部捐出外,又动员立信全体同人和同学合力在上海工商界募款。由于当时我校已颇有声誉,许多大企业实业家都乐于捐赠巨款帮我办学。如申新纺织总公司和荣氏兄弟就捐助了法币1亿8千万元。全体校友也募集了8000万法币。立信新校舍历时近两年,耗资十亿二千五百多万元法币,终于1947年2月全部建成,计包括一座教学大楼,一个大礼堂,一座大饭厅,还有一个足球场。这时,学校才算初具规模。

在校舍问题解决以后,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我聘请了一些著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如黄炎培、马寅初、黎照寰、黄逸峰、章乃器等都先后在我校担任过教职。我虽业务繁忙,亦要抽空上一些课。当时通货膨胀,物价猛涨,教职员工生活没有保障。为了使他们尽可能生活得好一点,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如每学期开始就将本学期的教师薪水,从所收学费中一次发给。学生的伙食也由学生会民主管理,预先购足一学期吃的粮食。这样,才保证了每学期上足20周课。解放以后,教职工生活有了保证,立信专科学校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到1952年院系调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合并到上海财经学院时为止,毕业学生达1500余人。与此同时,还在上海、重庆和广州分别建立了三所高级会计职业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等专科学校)。自1949年起,由蔡经济等负责在香港和九龙办了会计夜校、一年制训练班和三个月一期的进修班,并先后也设立了会计专科学校,到1969年停办时,为香港地区培养了数千名中、高级会计人才。

我校这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除了社会的需要,各界人士的大力赞助和事务所同人的协同努力外,我在办学方式上,采取事务所、学校、图书社三位一体,密切配合,协同办学,也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事务所可以为学校提供师资,图书社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和补助部分办校经费,学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参加工作以后,又回过来协助事务所和图书社发展业务。这样,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推动了“立信会计事业”的发展。我办了60年教育,深有以下体会:(一)严格要求,精心培育。我凭自己求学的经验,治学素主严谨,重视教育质量,注意教学方法和效果。我亲自主持校务,一切坚持“认真”二字,对师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对教师要求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要求认真听讲,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练习题。考核也是很严格的,考试成绩以70分为及格,还经常举办簿记、珠算、会计等学习竞赛。考试作弊者要开除学籍;一学期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终考试;迟到早退三次者,以旷课一次计算等等。我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体格锻炼,早晨都要带领师生一起做早操,并经常对他们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以培养他们有一个好的学风和工作作风。

(二)自编自教,切合实用。我校教师大部分是由事务所的会计师和历届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他们从实际出发,自编讲义,经过两三个学期的试讲,不断进行补充修订,经事务所编辑科审定后,才能成为正式教科书,由图书社出版发行。读者普遍反映《立信会计丛书》是比较切合实用。

(三)边学边做,讲究实效。要掌握会计这门科学,如同医师一样,必须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手。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实习,每节课都备有习题,并配备一位辅导助教,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和解答疑难问题。对夜校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正规日校学生,要求他们苦练珠算、书法和应用文等基本功,并利用会计师事务所与工商企业接触较多的有利条件,经常组织学生到工矿企业和商店参观实习。因此,我校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便能马上从事实际工作。

(四)精打细算,勤俭办校。我历来提倡节约,讲究精打细算、勤俭办校。无论在上海、重庆,还是桂林、天津,开始时都是租用中小学夜间的空闲教室上课或利用机关、团体、企业的房屋,和他们协作办校。每校除有两三位管教务工作的专职人员外,每班50名左右的学生,只有一名教师和一名助教负责管理。总务勤杂工作,大都是请租用和协作单位的职工兼办的。那时夜校教职员和学生人数的比例,大体是1:20,就是正规的日校,也不过是1:10。房租、水电和办公用品都是处处节约,精打细算,因而学校经费每期都有节余。

(五)尊师爱生,团结友爱。我办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下一代。所以,我总是从爱护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生活尽可能给予照顾,就业时尽力予以推荐。有的学生在校时虽感到我管理他们太严,但到了工作岗位后,才体会到“严师出高徒”的好处。许多三十年代夜校的老同学,至今还对“立信”有很深的感情,我想是和学校的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的校风分不开的,特别是立信同学会做了大量团结友爱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新编历史小丛书:纳兰成德

    本书介绍了纳兰性德的生平及艺术成就。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山西一跃成为在全国独领风骚的模范省,必有其人所不及之处。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山西王”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地方实力派代表,把他归为“反动派”,自然有充足的历史依据,不过,一个立体的阎锡山显然不仅于此。他独特有趣的行事方式,在招致诸多批评和讥笑的同时,既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也造成他无可奈何的失败。
  • 举起这杯葡萄酒

    举起这杯葡萄酒

    书中的主人公鲁祥云,是目前中国葡萄酒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建的酒堡——西夫拉姆酒堡,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酒堡之一。这个酒堡的建立,标志着西夫拉姆酒业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匹黑马。《举起这杯葡萄酒》展现了主人公鲁祥云从一个平凡的农民,经过了生活苦难与创业艰难的双重洗礼,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奋斗历史。鲁祥云身上所特有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永不抱怨的态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闪烁着真正的人性光辉。平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在贫穷艰难无人喝彩的时候,能够不为环境所困,追逐梦想,一砂一石地累积,最终建成理想的大厦。而梦,则如彩云,从大厦的顶端铺向远方。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与你再续前世缘

    花千骨之与你再续前世缘

    花千骨同人小说,续写花千骨投胎之后与长留上仙白子画的虐恋故事
  • 在霹雳的日子里

    在霹雳的日子里

    以霹雳布袋戏世界为主,顺带去别的世界的生活旅游的日子。
  • 血泪仇

    血泪仇

    一位名叫泪月.冰晶梦的女孩【就是女主角】被误以为是,,女妖就被村里人活埋,“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们所有人”
  • 风雨枯骨

    风雨枯骨

    南宋末年,宋廷腐朽,君臣昏庸,蒙古强势崛起,向南灭金、西夏、降服吐蕃和大理,向西灭花剌子模,发动长子西征,横扫阿拉伯世界和半个欧洲,灭国无数,让整个西方世界在蒙古铁蹄下惶恐不安!然而正当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之时,蒙古大汗蒙哥兵分三路南征灭宋,并亲率10万大军进攻钓鱼城,历时近一年的钓鱼城攻防战开始了。。。。。。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灵山第七峰

    灵山第七峰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我命由我不由天!普天之下,修道界中,我若榜眼,谁敢争锋?新书伊始,幽默搞笑风格,必定让您满意,请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求推荐。灵山第七峰官方QQ①群340963250,欢迎大家的加入。
  • 华言传

    华言传

    普通少年下山采药时候偶然得到的一块石头改变了他的命运……
  • 最强的肉身

    最强的肉身

    “区区一个体修小辈,还妄想染指我们天羽帝国,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吾等天羽帝国的强者随便一个就能捏死你!哈哈哈!”高大巍峨的城墙上,无数的谩骂声和嘲讽朝下方飞去。城门前,一个身材修长,肌肉显明的男子站在那里。他的身上毫无气息,感觉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但他就是站在那里,耳边听着天羽人嘲讽,男子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邪魅一笑。男子一脚踏出,这一脚踏碎了周围的土地!踏碎了面前厚重的城门!然后,他对着城墙上的人群反手一指,这一指引来了天地异象!扭曲了时空!他随意的说了一句。“灭你帝国,我只需一拳!”
  • 守望者舰娘

    守望者舰娘

    雪风才不是累赘,雪风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船了!如果可以的话,雪风想要将自己的气运全部转接给姐姐们……雪风气运很好的,一定会有舰队支援我们的……求求你……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虽然雪风总是碍手碍脚,每次出击都受尽了姐姐们保护,但这次……雪风想要保护大家……提督,上船吧!不管提督变成什么样子提督永远都是雪风的提督!雪风可是很幸运的,所以提督也一定不会有事的……提督……雪风做到了呢……雪风……是不是……很……厉害………提督……天气好冷呢……能再抱抱雪风吗……提督的怀抱……还是那么温暖呢……好想再多……抱……
  • 仙宫十二楼

    仙宫十二楼

    仙宫在上,命数虚散。一个道观里的少年,偷偷带着观里的小师妹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