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5800000002

第2章 育人思想与哲学

华罗庚十分关心和支持数学教育事业。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他亲自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

善思之道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小时候的他就特别爱动脑子,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要问个究竟。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座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着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理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庙会散了,人们已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上学后的数学作业很不整洁,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开始时老师很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在中学读书时,他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后,认为珠算的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的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数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最后得出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他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擅长心算,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这是自己一次成功的尝试,并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经过多次尝试失败以后的第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义。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将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看出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还善于将数学上的理论用日常生活的片段表述,比如他讲过一个故事:“一位买主买了一只公鸡回家。第一天,喂公鸡一把米;第二天,又喂公鸡一把米;第三天,还是喂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每天都喂给公鸡一把米。公鸡就这十天的经验,下了一个结论说:每天一定有一把米可吃。但是就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不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公鸡就被宰杀成为盘中食请客人了。”这被华罗庚称之为“公鸡归纳法”。“公鸡归纳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

此外,他还讲过一个故事:“如果我们去摸一个袋子,第一次,我们从中摸出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们还是摸出了红玻璃球,于是,我们会想,这个袋子里装的是红玻璃球,可是,当我们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白玻璃球,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玻璃球罢了。可是,当我们继续摸,我们又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又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吧,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我们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接触了一定的类似的概念后,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似乎它也是没错的,可是如果跳出了这个范围会怎样?我们面对的是如此浩瀚的世界,你又如何能探尽这个世界呢?

华罗庚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从不迷信权威。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他才最终成为一位大数学家。

倡导竞赛

华罗庚热心倡导在中学开展数学竞赛活动。从1956年至1979年,他多次担任北京市和全国中学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并亲自主持命题、监考、阅卷和评奖等工作。特别是竞赛前,他常亲自给学生作报告,并将报告内容整理出版了几本通俗读物,如《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策谈起》、《数学归纳法》等。不仅向中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生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积累与勤奋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人,但从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与积累作为成功的钥匙,反复教育年轻人,要他们学数学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锻炼自己。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青年,做出一些成果后,产生自满情绪,或在同一水平上不断写论文的倾向,华罗庚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部门急于求成,频繁地要求报成绩、评奖金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了学风败坏。表现为粗制滥造,争名夺利,任意吹嘘等行为。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及评价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即科学工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弄斧之道

华罗庚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国访问时,他把成语“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门”来鼓励自己。实际上,前一句话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每到一个大学,是讲别人专长的东西,从而得到帮助呢,还是对别人不专长的,把讲学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华罗庚选择就是“弄斧必到班门”。华罗庚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较量。中国象棋有个规则,那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1981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指出:“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意思是当你见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说,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修正。这才是君子与丈夫。针对一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罗庚在给金坛中学写的条幅中写道:“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

人老了,精力要衰退,这是自然规律。华罗庚深知年龄是不饶人的。1979年在英国时,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这也可以说是他以最大的决心向自己的衰老作抗衡的“决心书”,以此鞭策他自己。华罗庚第二次心肌梗塞发病时,在医院中仍坚持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生命尽量延长,而是更多做工作。”生病就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他这种顽强的精神还是可贵的。

华罗庚的一切论述都贯穿一个总的精神——不断拼搏,不断奋进。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光耀世界的科技名家(下)

    光耀世界的科技名家(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恶魔追女记

    恶魔追女记

    你以为你可以逃出我的手掌心?想丢丢掉我?没那么容易?我偏偏就要抓着你不放!
  •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剑帝传说之补天石

    自盘古开天之后,有女娲造人,女娲为天地之母,人之祖。自天降大灾,宇宙崩塌,洪荒乱世齐聚,女娲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补天圣石落入凡间,补天圣石内蕴神力。天可补!祸可乱!天地震荡,唯我成雄!补天圣石该为谁补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A城我能做什么

    在A城我能做什么

    那些漂亮性感的女人进入我的画像,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向生命的冬天,这是我职业的特点。决定辞职以前,作为A城公安局刑侦科的一名警察,我的工作是根据目击者提供的线索,给犯罪嫌疑人画像……
  • 我连接了地球

    我连接了地球

    穿越了,开局就被大佬收为徒弟,这本是梦幻般开局。可好景不长,大佬渡劫意外身亡,留下只有一个刚刚起步的宗门,以及强行让他当掌门的遗嘱……看着招收的两三个歪瓜裂枣的弟子,张瑾不仅一次想着要不要跑路的时候,等了二十余年的金手指终于启动。从此,他的宗门里多了一些新的弟子,他们行为诡异,亦正亦邪,他们有时团结有时内讧,他们自称——玩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古代养歪了五个夺嫡皇子

    我在古代养歪了五个夺嫡皇子

    溪贵妃明明励志要做条最懒咸鱼,每天却又被迫营业养五个皇子,养着养着,怎么就养歪了呀~
  • 碧瞳

    碧瞳

    随着某市特色景点的建设,一块神秘的石碑被开启,一颗龙眼引发的群魔大战,交织着商场的硝烟弥漫与世间的人情百态,无论你是谁,最终难以看穿的还是人心.一段段千前陈封的往事不再是过眼云烟,面对眼前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人与狐,难以拆开命运的链条.当他们踉跄地奔向终点地时候,却诧异地发现,一切不过是新的苦难再次轮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石途

    石途

    大道无疆,修行之路漫漫。其间庸才无数,如过江之鲫。而天才就像夜间繁星,熠熠闪光。天才有天生灵根者,修为可一日千里;天才有心如赤子者,感悟天道若行走坐卧;天才有大修转世者,武力强绝,横压一世;……然而任谁都想不到,最终站在大道巅峰的,不是漫天神佛,各路仙魔;更不是无数天才,诸多强者。而是一个资质略显驽钝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