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5800000022

第22章 创办立信会计学校(2)

为了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开设珠算、习字、商业算术等科,收费都照初期班计算。这种收费标准,在解放前一般私立学校中,算是比较低的。另外学校还对无力缴付学费的学生订有减免费的办法,一般可减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但全免的很少,因全免学费的学生,往往会对课业不加重视,半途而废,失去培植之意,所以限制较严。

补校每学期所收学费,大致足以支付专任职员和兼任教师的薪金。补校教师都是业余兼职的,每授课一小时支薪一元。专任职员,人数极少,所支薪金,在整个学期的工薪总额中,所占百分比很低,这是因学校职员大都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或会计员兼任,补校校长、教务主任、分校主任等,全是义务职,不支付兼薪。所收杂费,用来支付校工工资和文具、水电等费。至于扩充校舍、购置校具等基本建设经费,原则上由《立信会计丛书》向出版发行机关所收的版税负担。

事实上,上海立信补校在学生人数增至几千人时,总校的专职教务员只有两三人,校工只有一两人,分校都在晚间上课,主任都由教师兼任,每月略支数元补贴,分校校工,则由晚间出租教室的中小学原雇工友兼任,每月给予两三元补贴。总校、分校所用水电、文具、邮电、修理等费,都是精打细算,不使有少许浪费。至于少数专任职员的膳宿问题,都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负担。因此上海补校学生数虽年有增加,有几学期增至16000人,但学校的经常费,几乎可以全靠学什费收入支付,有时还可略有盈余贴补学校扩充的经费。重庆和其他各地补校、训练班,在经济方面,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情况,也大都如此。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高、中级正规学校,也用这种作风力求达到自力更生。不过专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寄宿的,校舍规模较大,专任教授职工的人数也多,当然不能与补校相比,可是学校有书籍版税和书社投资盈利两项巨额收入,所以学校的经常费,只有小部分依靠学费收入,每年仍有积余。各地的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虽也是正规学校,但学生大都走读,仍能做到自给自足。至于扩展设备所需经费,则与专校同样由校董会筹补。因此,1952年起,立信各校陆续移交人民政府接收时,除交了几十座建筑物和大量校具、图书而外,上海专校还交了现金四万多元,重庆高级职校交了5000元。

立信学校虽以自力更生为主,但在必要时也不能不争取“外援”。这里所谓“外援”,可分人力、物力、财力三项来说。人力方面的外援首先表现在师资的征聘,其次是教材的编写;物力方面的“外援”则是图书的收集;财力方面则为校舍的大规模兴建,不得不向工商界募捐。

在立信最初建校的十二三年间,所用教本,都是由我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人顾询、钱乃瀓、顾准、李鸿寿、陈文麟、钱素君、张蕙生、王澹如、施仁夫、唐文瑞、王成杰等编著的,图书室的图籍都是我们把自有的书籍凑集而来的。至于财力则以学费收入为主,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收入为补充,没有向外募捐的需要。

可是年复一年,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和班级迅速增加,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应付。于是三四十年代,在人力方面,广泛征聘了数百位校外的会计专业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担任日夜校教职员工,又征求国内政治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的专家,来为本校的出版机构立信会计书社编写各科教本。到上世纪50年代,出版刊物多达二百多种。在物力方面,由立信同学会数以万计的校友为本校新设的图书馆征募图书,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就征集到中外图书五万余册,其中最大的捐赠人是校董会副董事长王云五,捐赠了两万册左右,其次是我的胞兄潘伯彦,捐赠了线装书三千多册,我也把存书两千数百册全部捐赠。在财力方面,1942年迁往重庆以及抗战胜利复员回沪以后,因开始大量购建校舍,除我以会计师的大部分收入捐作建筑基金外,还靠立信同人同学所募集的捐款和立信书店所给学校的版税开支,此外并扩充校董会,大量向工商界募捐,使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同人日间从事会计业务,晚上多兼在学校教课,因为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进修,具有迫切的需要,又因这种需要进一步引起了钻研的兴趣。

1928年立信补习学校开办后,由于国内会计读物非常缺乏,而外文书籍在文字上既多隔膜,在制度和习俗上亦多与国情不合,乃由同人等结合实务,编写讲义在补校试讲,修正后付印出版。

随着学校的扩大,师生们在会计事务和会计教学中的成果需要交流探讨,乃由同学会在1931年至1932年间,以顾准为主编,出版《会计季刊》。1933至1934年,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办,改称《立信会计季刊》,除登载会计论著外,并特约专家编写各业会计制度,为工商各业采用新式会计制度创造条件。这些制度,以后汇编成《各业会计制度》三册先后出版。

1933年后,立信事务所设立编辑科,《立信会计丛书》的编辑工作更有计划地进行,出版速度加快。截至1936年底编辑出版了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会计学、银行会计、审计学等书,翻译了成本会计(劳氏)和成本会计原理及实务(陀氏等)等会计书刊,共计50余种。

在编辑书籍过程中,深感我国会计名词不统一,译名无标准,对编译工作和广大读者都增加了不少困难,于是集合同人进行讨论,积有成果,出版《会计名词汇译》一书,收集会计名词2400余条,每条之下,先录我国会计书刊中原用的各不相同的译名,再列我们选定、拟定或暂拟的译名,末备附注,加以说明。名词选译标准有三:含义恰当;习用普遍;用字简赅。此项工作,对便利翻译工作,减少学生阅读困难,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会计方面曾发生改良中式簿记和引进西式簿记的争论。在争论中,立信出版了《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一书,汇集专家们关于改良中式簿记的研究和批评论文,对收付与借贷的比较、四柱结算法和帐簿的分割等问题,讨论颇详,可算是我国会计技术发展史中的一篇实录。

《立信会计丛书》编辑之初,曾订立四项原则:(1)材料必须切实,各书所作学理和实务的讨论,都要按照我国实情,特别注意法律规定和商界习惯。其中备作教本者,对于课程标准、教材分配,均须详细研讨,书成以后,先用油印讲义,在立信补习学校试教一两次,若有不妥,不惜再三修改,待教师学生都满意才付印。(2)说理不厌详明,力求学者阅读以后,即可全部明了,而无模棱费解或一知半解之苦。(3)编制注重合理,务使巨纲细目,支节相承,组织系统,可合可分。(4)文笔力求畅达,一稿完成必须数度修饰,待全部顺妥而后定稿。这些努力未必都能如愿,但从效果检查,以后立信丛书获得畅销,与此不无关系。

1941年,随着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会计职业训练班的开办和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内迁,深感工商管理书籍不足,又约集专家编写《立信商业丛书》,以后又扩充到统计、法律等书籍,先后出版二百余种。

立信学校所编的《立信会计丛书》,抗日战争开始前,主要的只有二十多种,都交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前期,商务印书馆总部迁至香港,在重庆设一规模很小的分馆,所售书籍大部分由香港运来,在重庆印刷的数量很少。当时东南各省的工商企业纷纷迁往西南,带动西南各省工商业蓬勃发展,非常需要会计人员,我们曾开办短期训练班为他们训练会计人才。可是当时要买到《立信会计丛书》,颇不容易,不仅使我校教学发生困难,而且商务印书馆不能大量出版《立信会计丛书》适应需要,也使我校的版税收入大大减少,影响扩充计划。经多次与商务印书馆重庆分馆经理交涉,他总以香港厂印刷力量有限,港渝间运输困难等语推诿。后来该馆总经理王云五来到重庆,我建议把该馆总部迁至重庆,他坚决不同意,再三商讨,始允立约把《立信会计丛书》全部版权交还我校,并由该馆把所存《丛书》的纸版作价出让,由我校自行印刷发行。

我校收回了《丛书》的版权,又拿到纸版,立即与当地印刷厂订立印书合同,印制新书,并委托立信会计师重庆分事务所代为发行。但当时重庆纸张来源不足,质量低劣,加之《丛书》发行量迅速扩大,会计师事务所无法继续担任发行工作。经立信同人决定,另设出版机构,并与当时迁渝的生活书店经理徐伯昕商妥合作办法,由生活书店和立信各出资金三万元创设立信会计书社,经理由生活书店方面推荐原任该店副经理的诸度凝担任,副经理则由立信职员蒋春牧担任,我以不受薪金的社长名义,主持社务。

抗战胜利前后,书社营业蒸蒸日上,资本需要增加。生活书店方面因资金周转困难,把所有生活书店股权作价让与立信。从此立信书社的股份,就为立信会计学校和一部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同人所有。

立信书社成立后,鉴于当时各单位需用的西式帐表,都要自己设计印制,能力较差的会计人员设计有困难,而各单位印制帐表,时间长,费用大。我们就根据日常业务中所了解的情况,设计印制了各种帐册、表单,供各单位选购,并赠送“使用说明”,内附几种“簿记组织系统图”,减少了会计人员设计和改进会计制度的困难,保证了各单位的需要,深受各界欢迎。这时,立信书社也就改名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于企业管理和会计技术的重视,会计书籍更为畅销,帐册表单的销数大量增加,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的营业额和利润也相应增长,到1956年公私合营时,现金存款达三十六万元多。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一向以“专重业务,不问政治”为口号的立信会计学校,在政治形势和社会制度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当然要经一番重大改革,首先像我这样在旧社会积习较深的人,不宜继续担任校长,因此我申请当时担任专科学校董事长的黎照寰先生,召开董事会,推选原任本校副校长的李鸿寿为校长。李校长任职以后,对于校务多所改革,使专校在1952年移交政府接收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以前,仍能继续发展。所聘教职员大都是进步人士,学生人数继续增加,每学期在学学生近一千人,毕业后成为新社会工商企业的称职人员。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会计补习学校校长,也改由原副校长陈文麟担任。并在解放后的两三年内,陆续扩充校舍,广设分校,增收学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学生人数竟多至一万五千六百余人。但这种无计划的发展,与当时工商业的需要很不适应,所以后来逐期收缩,于1952年移交上海市教育局,改组为几所中学。

在上海的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也有四百人,由我继续担任校长,但校务实际上交由副校长陈文麟、教务主任向江南、辅导主任王成杰等处理。1955年5月移交上海市教育局,改组为上海市会计学校。

在重庆北碚和广州的三所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原由庞怀陵、刘芷休、蔡经济三位立信老同学、老同事分任校长。重庆解放之初,学校经费支绌,来电告急,我曾以私款汇去接济。后由重庆市教育局接收,改组为其他学校。广州一校自行停办,并未移交当地教育局。(潘序伦)

同类推荐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秋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秋瑾

    秋瑾生活的时代,正值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妄想瓜分中国;清政府政治腐败,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帮凶。而中国人民不甘受奴役,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斗争中,爱国志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生命争取民族的解放。在无数先烈中,秋瑾是近代第一位为革命牺牲的女革命家,她的英雄事迹彪炳青史,永放光芒。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重建大王坪内寿夫

    坪内寿夫是一个相当特异的事业家。第一,他不象一般事业家,一心只追求“创业”的成就与名誉。来岛集团180家公司,除了二三家以外,大部分都是他人创业后,面临倒闭或业绩不振的状况下,由他接收重建的。第二,他所接收的公司职业种类不胜枚举。第三,他超越了一般性概念,忏然以独裁者自居,并以其个人的“人性”与“金钱”支配集团。第四,他置身于当代经济的褒贬漩涡,却愈见其毅力。第五,他同时拥有经营大战略的头脑,及注意细节小事的敏锐。这样特异的企业家是如何造成的呢?其特异所具意义如何?这种特异的创意与手法,是否可以运用在一般的企业上?这正是本书将解开的疑惑。一般人视坪内为重义理的“四国大将”,但在同业、同时代人眼中,他却是一个无视于达官显要、看法见解不同于常人的异类。
热门推荐
  • 断了线的初恋

    断了线的初恋

    唐小山,突然毫无征兆地消失了,心门也随之封闭。直到遇到了景耀集团的两位‘妖孽’的公子。陈朵希的出现让我意识到,我只是有钱人的消遣。内心的矛盾让我痛苦不堪,‘这份感情我承受不起,忘了我吧’……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唐家大宅见到了唐小山的照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植物很高能

    我的植物很高能

    一树在手,资源我有,不想冒险,只想安静的修仙!萧浪穿越了,脑海里多了一个神秘空间,空间里多了一棵树,其上凝出的紫液可以提升资质,不管是植物还是人,直接起飞!小树结出的第一颗果实就是一片星辰,融入金丹,潜力无限,第二颗、第三颗也正在蕴育而生…
  • 深圳情人

    深圳情人

    刘雪婷周围都是被物质深深限定的人物,包括她的同学、同事、男朋友。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是强大的失落,而且都感觉到那种疯狂席卷而来的荒凉和灵魂上的饥饿,可他们却只是隐忍、做梦,或者通过堕落沦丧来麻木自己。他们不敢醒来,也不能醒来,那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空虚自己的苍白自己毫无意义的人生。刘雪婷认识了北京洒脱富裕的范之勋——其实他不过是另外一个繁华都市的空虚者而已。她以为找到了爱情,并在知道这是一场荒唐的交易之后,依然死死地拽住那虚幻的爱情不放。其实对于爱情,她更像一个殉道者。由此,深圳这个巨大的胃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看似饱满,里面却是冰冷、荒凉,以及欲望消化后的虚空。
  • 我是土地公公

    我是土地公公

    直到一万年后,孟一凡想起当初自己死后经历的事情,仍觉得不可思议。他本是江南某市的一名消防员,却在一场救火行动中,为救人而不幸牺牲,上天感念他生前救人的功德,在他死后,封为大石镇神灵土地。
  • 冷王爷的甜甜医妃

    冷王爷的甜甜医妃

    她被迫嫁给残疾的王爷,可没想到这位爷竟然...
  • 万古封魔

    万古封魔

    一眼万年,无上剑仙,无敌魔主,终究消逝在滚滚红尘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