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47900000022

第22章 苗族赶秋

在湖南湘西一带居住的苗族青年,每年在丰收的秋天,都要举行充满爱情色彩的赶秋活动。而每年“立秋”这一天则是苗族人的赶秋节。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节日时间为每年的立秋日,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三五成群地走上街头,人数多达万人,苗族人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所有的人都在尽情地欢唱苗歌,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整个场面异常热闹、火爆。

关于赶秋节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在湘西,有一座叫做“不麦”的山坡,坡上住着一户苗家,姓米。这家人有老头、老妈,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名叫妹米。

一天,妹米坐在家门上,摊开绣花绷子,这时她看到了一对五彩斑斓的鸳鸯在门前小河里嬉戏。妹米一时兴起绣出一幅“鸳鸯交颈图”来。谁知,他刚绣完最后一针,那鸳鸯竟然眼睛转动,两翅一展,“扑扑”带着绷上的绣布飞到小河里去了。

说来也真巧,在离妹米家一百里远的一个小河滩边,有个名叫巴贵的青年正在替别人打造渔船。他看到河面上飘来一件五彩放光的东西。他立即把船迎着撑过去,捞出一看,原来是一幅极精巧的“鸳鸯交颈”丝绣。

巴贵就带着这幅“鸳鸯交颈图”走遍了周围一十八个苗寨,也没有找到这幅丝绣的主人。一天,巴贵经过一条小河边,看到一群男女青年在荡着竹子秋千玩。巴贵看着看着,忽然想到苗家每到丰收的秋天,有省亲访友、欢聚赛歌的习惯。如果能仿照水车的形式,造一座能转动的秋千,这秋千按八个方位,一次坐四男四女,边转边对歌,不是能吸引很多人来吗?说不定那位丝绣的主人也会来呢。

想到这里巴贵立即动手,在河滩上造起“八人秋”来。没几天一座像风车样能转动的高大“八人秋”竖起来了。

“八人秋”自然传到了妹米的耳里。当她听说有一次能坐八人的新鲜大秋,非常好奇,心里盼着去看一看。她边想边绣花,很快地她又绣出了一幅“鸳鸯交颈图”。妹米非常喜爱,便把它缝在胸前的衣襟上。

开秋那天,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少都兴致勃勃地赶来。秋场上,人山人海,笑声不断,歌声响彻云霄。巴贵努力地在人群中找那位丝绣的主人。他拿着“鸳鸯交颈图”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这时,他看到了妹米胸前的“鸳鸯交颈图”。巴贵喜出望外,用激动地亮出自己手中的“鸳鸯交颈”丝绣来。妹米万没想到,漂走的丝绣会到巴贵手里。两人相谈甚欢,最后双双坠入爱河。

后来,苗族青年男女为了像巴贵和妹米那样因赶秋得到幸福,从那以后,每年都要在丰收的秋天,竖起八人秋,举行盛大的“赶秋”活动。

赶秋节上最主要活动是就玩秋千。这种秋千很特殊,它高约十余米,在轮辐上系着八个或十二个秋千。站在秋千架边上的人,用手推动它旋转,凡是上秋千的人都要会唱歌。当快速旋转的秋千突然停下来时,谁停在上面谁就要唱歌。

按苗族的习俗,在玩秋千之前首先要选德高望重的老人扮演秋公秋婆,他们主持赶秋节。

赶秋节这一天,热闹无比。上午十点钟左右,人们全都围在秋场地中心点——歌台旁边,等待着秋公秋婆的出现。秋公秋婆登上歌台时,胸前各抱一捆连枝带果的水稻、包谷、高粱和棉花,跳跃鞠躬,这在苗族习俗里象征着丰收与胜利的喜悦。接着秋公秋婆会宣布:赶秋活动开始。整个人群立时沸腾,人们欢歌笑语,天上鞭炮齐鸣,整个秋场气氛热烈非常。

活动中当属“四人秋”、“八人秋”和“十二人秋”最受欢迎。成千上万的人群拥挤在各类型的秋千下面,有说有笑。根据苗族的习俗,谁想登上秋千,谁都要选唱一首歌。歌声最响亮,表现最大方的,先登上秋千。所有人都一展歌喉,争先恐后,这样一轮又一轮,秋千从上午转到下午,一直要转到太阳落山才止,将近晚上的时候,赶秋的人们也就一个个陆续离开了秋场,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观看舞龙,或三五人相约游戏,非常有意思。

现在,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的麻栗场、董马库以及排碧、排料、吉卫,保靖的水田、中心、葫芦、夯沙;古丈的龙鼻嘴,吉首的大新寨等地,都是苗区大墟场,每逢“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和“五·十”这些日子进行贸易,赶秋时间有五天,每场只赶一天。从立秋那天算起,头场为头秋,二场为二秋,末场为末秋。头秋里的人最多,最热闹。哪一个墟场碰见了头秋,那里的苗民就最高兴。他们把赶秋逢场看成吉祥如意的征兆,是自己难得的荣耀。

赶秋是苗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热烈表达,更是苗族文化的深刻体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完美体现,它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同类推荐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历代寓言

    历代寓言

    本书汇集先秦至清代寓言数拾则,分为“修身明镜”、“察情法门”、“宦海怪状”、“人情冷暖”、“智者风采”、“举贤学问”、“哲理采撷”七个部分,各篇由寓言原文、译文组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热门推荐
  • 月未芜

    月未芜

    三百多年前的大战使天下支离破碎,分割的战后各方势力意见不同产生分歧,埋下许多隐患在当下逐渐浮现。骆、向和众家族还有一些隐世的家族都卷在这乱世之中,生存的同时救济他人。共抗危难。
  • 今夏有何不同

    今夏有何不同

    主人公的大学回忆录,对于成长生活的探讨与感悟。
  • 佛道释仙传

    佛道释仙传

    佛陀道:“你与佛无缘;死后要入轮回地狱;三生七世永不解脱。”圣主道:“道法自然;不容与你;红尘栖身。”仙帝道:“仙路无情;寂寞空虚;你如微臣;四处飘零。”羽凡仰天大笑:“天行健;男儿当自强不息;我命由我不由天!”九三;君子如狼;剑向长生!且看我踏遍六合八荒;一路争锋;问鼎无上大道。。。
  • 天启之风

    天启之风

    其实,一开始叫我看这本书,我是拒绝的。不能你叫我看,我就去看。咣一下,你们看了是这个样子,内容会比这个更好。这本书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写得很用心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承认和意见
  • 无爱之婚

    无爱之婚

    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对某男说:“既然你父母逼你结婚,我妈又逼我相亲,不如我们在一起吧。”某男说:“我不恋爱,我只结婚。”某女:“结婚就结婚。”于是,这两只富有流氓气息的男女碰到一起了……
  • 第一殿

    第一殿

    阴间魂灵重回人间,洗雪清白。了却生前怨,再续红尘三千丈。
  • 那些年,你我曾擦肩而过

    那些年,你我曾擦肩而过

    再次伏于书案,韶光年华已过半。楼下是滚滚车流和放学归家的欢声笑语。我常常在这样的景况中想起你,想起那些三月飞花、草长莺鸣的日子。那时的你内敛沉静,很少说话。记忆中,似乎你总是名列前茅,总是坐在教室的黄金地段,而我则总是被老师安排在犄角旮旯里度日如年。
  • 奥特曼之守护着你

    奥特曼之守护着你

    自从赛斯奥特曼灭了天魔后帝族出来了,虽为帝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杀于星空,当赛斯醒来时,他变回了人间体发现失去了变身能力来到了梦比优斯离去两年的时间,当黑暗笼罩,梦比优斯到来,诸星凌(赛斯奥特曼)该怎么教导梦比优斯?敬请期待本书在赛斯完结后更新
  • 等待修仙

    等待修仙

    宇宙中有一个强大的种族——神族,各个星域都留有神族的痕迹,其中神族的某位强者在一次旅行中对一颗星球随手做了改动。这颗星球名为试验星球,上面有十个势力。主角所在的生命之城,诞生于六万年前,乃十个势力中最弱小的。但弱小的生命之城内,强弱之间还有巨大的实力差别,主角从新人开始,一步步成长,最终踏入仙的境界。
  • 诸天召唤英雄系统

    诸天召唤英雄系统

    诸天英雄召唤系统,召唤列强。召唤千古英雄,电影英雄,动漫英雄。分解英雄可获得英雄所持物品及技能。英雄人物性格迥异,看秦易如何驾驭群雄,傲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