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5400000007

第7章 萧绰:谁道英才轻华仪(1)

◆母寡子弱无所依,未及而立揽大权

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

听忠言,善军政,御军车,本应是男儿所为,然而,机缘的巧合,历史的阴差阳错,却把兴复国家、率兵征战的重任交到了一个不到30岁的女子身上,这个奇女子,就是后人所称的“萧太后”。

她的名字叫萧绰。在字典中,“绰”本指舒缓、柔美,但萧绰似乎更适合“绰”字的第二个含义在古代,“绰”与“搅”同义,有吹拂、搅乱的意思。她的一生,就如同草原上的一阵烈风,吹拂了辽朝甚至大宋的朝野,给辽朝带来了中兴,给辽、宋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

这阵草原烈风的刮起,还要从萧绰的丈夫辽景宗耶律贤说起。

乾亨四年(982年),年仅36岁的耶律贤身患中风,在位于焦山的行宫中驾崩,虽然平时深知景宗身体虚弱,但对于刚到30岁的萧绰来说,景宗的去世仍然给了她很大的打击。

辽景宗驾崩,辽圣宗继位,年纪轻轻的萧绰转眼间从萧皇后变成了萧太后。这时候,辽景宗生前的亲信韩匡嗣、耶律道隐相继离世,萧绰身边没有势力庞大的近臣,而能够接替耶律贤继承皇位的儿子耶律隆绪刚刚11岁,完全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不要说成为萧太后的依靠,他自己还要依赖他的母亲。如果不是萧绰性格坚毅,她怎能承受住如此打击?

尽管深知耶律贤身体状况不佳,但他的离世还是使萧绰非常意外。耶律贤常年患有风疾,登基之后,由于朝内事务繁多,他常常忘记顾及自己的身体,因而病痛日益加剧,常常头痛难耐无法临朝。萧绰每每希望景宗能够忘记童年时所受的打击,但是,那一幕幕残酷血腥的场面常常无缘无故出现在皇帝的脑海中,在梦中,他常常看到有个身影杀了他的父母,又拿着血淋淋的利刃向他走来……公元951年,耶律贤刚满4岁,对于一般的儿童而言,4岁的记忆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然而,那一年发生的事情对小耶律贤的冲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成为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的噩梦。

那一年初秋,耶律贤的父亲耶律阮率领军队到中原征战,军队来到归化州(即今河北宣化)的时候,一个叫耶律察割的军士联合众人进入辽世宗的营帐内把他杀害,耶律察割自立为帝,却杀掉了和他一起造反的耶律盆等人。随后,耶律察割如同野虎猛兽冲入后妃营帐,杀掉了惊恐中的太后、皇后和众侍从。他在营帐中四下环顾,其实,他最想杀的不是太后和皇后,而是耶律阮的儿子,后来的辽景宗耶律贤。

皇后她们早已听到了外面的喧嚣,心知大事不好,慌忙中一个侍卫出现,帮她们带走了年仅4岁的耶律贤,这也使她们产生了宁可死在察割的刀下,也不能让察割走出营帐的决心。皇后和太后相继倒下,耶律贤已经被侍卫抱到了附近的厨房。外面杀喊声一片,小耶律贤只记得自己被带出来时祖母和母亲恐惧却释然的眼神。侍卫把耶律贤放在柴堆里,用柴火把他埋得严严实实,还告诉他千万不要出声,不然就会像奶奶和母亲一样被杀掉。小耶律贤躲在柴堆中,周围是漆黑的,他只听到外面厮杀声一片,人们在兵器相交的声音中发出痛苦的声音,他感觉到柴火刺得自己浑身生疼,但他却咬着牙,不敢动也不敢出声。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已经到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晚上,风波逐渐平息了,他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向自己走来,这时,年幼的他已经因为过度紧张、滴水未进而昏倒过去。

耶律察割杀掉耶律阮一家之后自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察割政变”。小耶律贤长大些之后仍旧不明白,这个曾经极力拥护自己父亲为王的人,在父亲待他不薄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弑杀自己全家?

童年的这场遭遇,让耶律贤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也就是那次之后,寄住在叔叔家的耶律贤身体一直不好,成年之后,便落下了风疾的毛病。后人推测,风疾大概指风痹一类的疾病,多因身体长期受寒而导致肢体麻痹、关节疼痛。萧绰一开始就知道景宗身体不好,但是景宗的实际身体状况似乎比外人传言的还要糟糕。为了帮耶律贤分担朝政负担,萧绰实际上参与了不少政事。从一开始的批阅奏章,到后来的献言献策、幕后处理朝廷琐事,在与辽景宗共同管理朝廷的这段时间,萧皇后的政治才能也在不断增长。

辽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到当时属于辽统治范围的平城(大同)巡逻,九月十六日,他到祥古山猎场打猎,突发中风,从马上跌落,昏迷不醒。三天后,接到报信的皇后急匆匆赶来,看到的却是奄奄一息的景宗,和他立下的传皇位给耶律隆绪、并允许皇后摄政的遗诏。当时,辽刚刚结束部落联盟制不久,封建思想没有大宋顽固,在女人摄政方面,人们的观念显然开明得多。不过,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人们也开始对女人参与政治产生想法。当萧绰看到景宗的谕旨时,一方面,她感到了空前的无助;另一方面,她也不由自主地想,自己父亲母亲希望女儿出类拔萃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时势不仅可以把男人塑造成流芳百世的英雄,也能把女人塑造成连男人都无法企及的英雄。哪个弱女子不希望在丈夫的呵护下过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萧绰不能。面对偌大的辽国,面对周边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面对自己身边这个年仅11岁的儿子,萧绰没有别的选择,她只能把自己脆弱、软弱的一面深深隐藏起来,逼自己成为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母亲,一个能治理朝纲、平定战乱的领袖。

一下子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11岁的耶律隆绪难以掩盖内心的狂喜,他觉得,全天下都是他的了,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可以无拘无束了。身为母亲,萧太后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如此没有规矩。萧绰一心想给儿子最大的保护,她不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于是在隆绪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严加管束。除了严格督促隆绪读书习武,她还在群臣面前立下了规矩,不允许耶律隆绪私自到库房中索取用物,除非经自己的允许,或经其他大臣之手。

然而,萧绰的爱子行为,却成了辽圣宗童年天性的最大束缚。十几岁的儿童,正是活力充沛,爱动爱玩的年纪,不幸的是,身为大辽帝国的君王,这爱动爱玩的天性,却成了误国误民的恶习,受到萧太后的影响,大臣们也时时刻刻注意规劝圣宗克制爱玩的天性。辽圣宗好骑射,这对于生活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萧太后却对圣宗加以约束,劝诫他不要因为个人的爱好荒误了治国大事,但实际上,国家朝政在萧太后的治理下,又有什么大事发生呢?萧太后为他承担了太多事务,而圣宗自己却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辽统和七年(989年)的一天,圣宗闷得无聊,想找群臣陪他一起玩击鞠(击球)的游戏,这时,就有大臣向他进言,以君臣互相争夺有伤风化、激烈运动影响仪容、容易误伤恐惊动太后等理由,力劝圣宗放弃击鞠的念头。青春的活力被再一次遏制,从那以后,圣宗再也不提玩耍之事,即使后来高丽向大辽进献女乐,他也极力表现得毫不动心,声称自己不会玩物丧志。但实际上,在萧太后去世后,辽圣宗彻底摆脱了束缚,辽开泰四年(1015年),辽圣宗出行打猎,一改往日自我约束的形象,一连打猎游玩了一个月之久,这就是后话了。

在对儿子的管束方面,萧绰似乎用力过大。不过,在对朝纲的整治方面,她的确发挥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自辽太祖建立大辽帝国以来,就与宋朝不少征战。在连年的战争中,生活在边境的大宋子民流离失所,有的逃难到中原地区,有的则进入契丹统治范围避难。在辽境内,除了避难的汉人外,还有很多是在战争中被俘虏来的。这样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对汉人的治理上,辽国着实下了不少功夫。起初,辽实行汉与契丹分居的制度,把汉人集中起来,保留他们的农耕生活方式,不少汉人在这里安居乐业,甚至在战争结束后,也不打算再回中原。正因如此,辽国境内的汉人数量不断增加,管理起来也更加麻烦。

当汉人初具规模的时候,辽保留了汉族的法制,但在治理契丹族时仍旧用契丹族的法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比如在汉人法制里,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对于杀人犯应判以死刑;而在契丹族中,杀了人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赔偿一些牛羊之类的牲畜即可。但随着汉人数量的增加、契丹逐渐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使用旧的治理方法显得越来越不公平,如果契丹人杀死了汉人,或汉人杀死了契丹人,用哪种原则量刑就成了难题。在帮助丈夫耶律贤处理朝政的时候,萧绰已经看出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弊端,因此,她决心废除契丹族的特权,全国统一采用汉人的法制来治理。历史记载,这一政令下达之后,辽境汉民皆服,大大缓解了辽国的民族矛盾,使辽国统治更加稳定。

感性的女子是动人的,但对于一个肩挑治国重任的女人来说,理性和客观就成了难能可贵的品质。长期以来,辽国都是以契丹人为官,管理国家事务。骁勇善战的契丹人,在骑马射箭上无人能敌,但在治理国家上,却远不及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加上长期以来的贵族特权,不少契丹人实际上并不具备参与管理朝纲的能力。在案件的审理上,辽建立初期并没有复审案件的专门机构,审理案件的事务由并不太懂律例的契丹人担任,造成了大量冤案、错案的堆积。萧太后摄政后,选拔精通律例之人担任专门复审案件的职务,一时间,辽国原本人满为患的监狱空空如也,不少冤案得以昭雪,此举也使萧绰的整治才能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萧太后对律法的公正非常重视,多次下令朝中官员秉公执法,约束高级官员的行为。在人员的任用方面,她并不忌讳重用汉人。在萧太后掌权期间,宣政殿学士马得臣、吏部郎中刘景、礼部侍郎邢抱朴等人都相继得到了重用。在这些人中间,蓟州韩氏家族最受重用。她不顾少年时期与韩德让的特殊关系,把韩德让提拔为最亲近的臣子,还将其一家人都封官进爵,不过,这样一来,萧绰的行为也引起了契丹官员的强烈不满。如果说重用其他汉人尚可说得过去,重用韩德让则成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于是,在辽国朝野之间,萧绰与韩德让私通的传闻便散播开来,影响了萧太后的清誉。

不过,萧绰在历史上是功大于过的。在《辽史·后妃传》中,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群臣对她也非常忠心,这个奇女子的理政才能可见一斑。

◆生得女儿身,叱咤凌须眉

尽管在男人心目中,女人应该是温顺柔弱的形象,但像男儿一般叱咤政坛、驰骋疆场的,却不乏女子。细细数来,妇好、花木兰、武则天、樊梨花以至宋代的梁红玉、佘赛花,都是这一类巾帼英雄。而在萧绰之前,她的曾外祖母辽太祖之妻述律平,也是一位善治朝纲的能人。

也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女人指挥战争、参与战争并不是什么逆天大事。早在辽景宗在位的时候,萧绰就曾运筹帷幄,参与指挥战争。乾亨元年(979年),大宋举兵进入幽州,辽景宗一时惊慌,无从应战,险些丢弃城池逃走。在慌乱中,萧绰表现得却无比镇静。她及时遏止了景宗的念头,帮助他指挥军队,并一举取得了高粱河之战的胜利,击退了宋兵的征讨。初次取得胜利的辽景宗感到非常振奋,遂命军队乘胜追击,继续南伐。深谙军事作战的萧绰明知这是一步险棋,但碍于自己的皇后身份,不能对景宗加以阻止,最后,辽军在满城大败,死伤万余,数万将士成为宋军的俘虏。

如果耶律贤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但是在战争中,最需要摒弃的就是个人义气,更何况他是一国之主。满城的败仗,令耶律贤十分懊恼,但平庸无能的他却无计可施。身为皇后,萧绰决然不能让皇帝颜面扫地。为了帮耶律贤树立威信,也为了鼓舞辽国上下的士气,坚决反对南征的她,一手策划了一场对宋的战争。乾亨二年,辽景宗和萧绰一同前往辽国南京幽州,亲自督战,在瓦桥关大胜宋军,并在大清河附近连续打赢两次胜仗,使得辽军上下大受鼓舞。

不过,能够发动、策划战争,并不是一个军事统帅的最高才能。真正的军事奇才,能够化战争为和平,为百姓谋得太平。

辽景宗离世四年后,宋朝群臣开始商议征讨辽国的事宜。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联名上奏,认为辽景宗去世,继位的新主尚且年幼,不懂战事,而实际治理朝政的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此时正是征讨契丹的大好时机。

宋太宗对群臣的进言非常认同。自上次瓦桥关、大清河一战,他一直等待着有一天能够一举歼灭契丹国,一雪战败之耻,这次,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宋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曹彬、米信、田重进、潘美、杨业等人兵分四路进攻辽国。听说大宋要伐辽,生活在边疆的汉人感到很受鼓舞,在兵力、物资上都积极贡献力量。史料记载,宋朝大军刚刚攻打到宋辽边境时,甚至有附近居民自告奋勇前去杀敌,并把敌人首级带回来献给军队。宋太宗听说后,也对边境汉民大加赞赏,并下令赐给他们官爵和赏银。在边境居民的支持下,宋军接连获胜。这年三月,曹彬率领的军队攻陷固安,后又在涿州大败辽军;米信率领的军队也节节胜利,取得了飞狐等地。更令宋太宗高兴的是,潘美、田重进率领的军队在征讨途中不战而胜,取得了幽云十六州中的五个州。

眼看辽军节节败退,宋军就要攻打至幽州,辽军上下一片惶恐,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那个在宋太宗眼里无足轻重的女流之辈,也等到了她想要的战机。

宋对辽发兵的时候,距离辽景宗离世已经过去了四年。在宋人的眼里,一个15岁的娃娃和一个34岁的女人根本不必在意,事实上的节节胜利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可惜,宋太宗太低估了萧绰这个“女流之辈”。也许是那个年代信息不发达,宋人只知辽国太后掌权,却不知辽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对于萧绰来说,只需要四年,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经过萧绰的治理,辽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上对律法的统一,消除了国内潜在的分裂隐患,宋朝攻打辽国的时候,辽国已经上下一心,其军队也骁勇善战,粮草充足。

宋攻打辽是长线作战,粮草成了军队的致命伤。这一天,萧绰正在帐中批阅奏章,信使前来向她禀报,大辽军队在涿州战败,曹彬已经带着军队把涿州占领了。当大臣们表现得惊慌失措的时候,萧绰的嘴角却微微一扬,似乎一切都是她早已安排好的。

同类推荐
  •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红袖翩跹,只为你泪尽而舞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读柳永的词,眼前总会晃动着那江南迷离朦胧的烟雨,婀娜多姿的杨柳,风情万种的美丽少女,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耳畔会飘来那大宋王朝京城里梦幻般的哀婉弦歌,还有那些轻俏宛转的莺声燕语。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热门推荐
  • 往后余生都喜欢你

    往后余生都喜欢你

    我喜欢的第一个少年,是顾久安一个穿着白衬衣笑容浅浅的男孩我喜欢的第二个少年,是周景一个眉眼如画双眸灿然如星的男孩可一个是在我喜欢着他的时候推开我拥他人入怀一个是在我不喜欢他的时候固执地为我大打出手多年后异地重逢我的往后余生便只有你周景不管是哪个世界漫天飞雪也好,终日无光也罢只要你去,我都陪你。另: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上人一个

    心上人一个

    我不仅减肥成功了,而且,我让暗恋了十年的男孩子喜欢上了我。在外人面前,我是一朵白莲花,跑在了前面,而他在后面紧追紧赶。他们都以为,我们之间你是爱得深的那一个,包括你。其实不然,我爱你,在心底最阴暗的角落,不被任何人知道。宣传新书《他从时空来》
  • 通天武皇

    通天武皇

    千锤百炼的肉身!能使自己身体化为虚影无视任何伤害的天赋!体内有着上古遗留下来的神秘通天珠!少年卓羽狩猎时,意外与通天灵珠融合,得上古神剑传承,获功法秘宝无数,以凡人之躯炼就不灭金身,孤身闯魔龙殿火烧龙域,破天门纵横三界,问鼎武者至尊宝座。在这实力为尊的世界上,他依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通天之路……
  • 记忆里的芳芬

    记忆里的芳芬

    清晨的光总是温柔的,那缕光就像一缕救赎,总能牵动你内心深处的柔软记忆像犯了迷糊似的,她的一言一行、一笑一瞥都镌刻在心中,总能在不经意间,荡起圈圈涟漪......
  • 炎黄玄奇

    炎黄玄奇

    炎黄大陆上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仙师的记载:传闻炎黄大陆各个名山当中都有不死奇人,他们汲取天地灵气强化己身,可以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拥有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神仙手段,他们常年都在山中修炼,期望参透天地间永恒的奥妙。传说武者只要突破九级武皇,打破了人体极限便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成为令人敬仰的仙师。
  • 职场辣妈变身术

    职场辣妈变身术

    有人说:女人要么要孩子,要么要事业。职场妈妈说,我们要孩子,我们也要事业。可是,职场如战场,当你重返职场,发现一切都已被敌军占领,甚至头儿也不再信任你时,怎么办?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多学一点计划和技巧,职场妈妈也可以重新收复失地。本书就助你达到“重出江湖”的目的:从休产假之前就开始做准备,在休产假的过程中和之后,一方面着手家庭,一方面着手职场,运用技巧,两手都抓……
  • 剑破九天

    剑破九天

    域外世界的修士侵蚀本世界的本源之力,囚禁九天,种下灵根企图控制整个世界,季子然重生抵抗域外之敌,他能否重回甚至超越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鹿子的初恋

    鹿子的初恋

    鹿子不叫鹿子,只是顾林愿意这么叫她,她也觉得很好听,所以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大家好,我叫鹿子。有时也会补充一句,我先生总是这样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