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9500000033

第33章 老街

树龄长了,叫老树;人岁数大了,叫老人;街的时间长了,叫老街。老街可能还称不上古街,但往往是旧街。隔上十天半月,我就要到老街走走,这几乎成了我的习惯。

走出我谋食的学校就是一条省级公路,沿公路走几分钟就到了老街上。

走进街口,先看到的是一个石牌坊,典型的“四柱三间三楼”式庑殿顶构架。牌坊的横匾上,能清晰地看见御题的“节孝牌坊”四个字,能辨认出“嘉庆丁丑季春”的落款,但叙述节妇孝女事迹的文字早已无法辨认,让人去猜想和想象,甚至连雕刻的装饰图案也分辨不清,只剩下一团一团的刻过字的凹槽。斗拱的一肩上是一大片烟熏火燎过的痕迹,另一肩上长着荫绿的苔藓。材质是大青石,但包浆早已脱落,锈迹斑斑,像周身长满了皮癣和癞疮。

我总要在石牌坊前驻足良久。二百年前,它就在一声声“嗨哟嗨哟”的号子中,被一双双厚实的肩扛着抬着,在一双双长满老茧而灵动的手里,在“叮叮当当”的铁锤、铁钻的敲击声中,从一块块简单的石头,华丽转身,完成了蜕变,成为一个道德的象征和教化的特殊符号,同时成了匠人们的艺术品。我总忍不住去摸一摸那剥落的石柱,但轻轻一摸,手心里就沾满了令人心疼的细细的沙。那沙,深深地嵌进我的掌纹里,拍都拍打不掉。我知道,这是时间的灰烬。

离老街不远,有座文武宫。从正面看,它还竭力保持着庄严大气的外形。正中三个醒目的大字“文武宫”以及嘉庆年的题款。左右两边的翼壁上各有“忠孝”和“流观”两个斗大的行体字。大门两侧有幅行草楹联:“异姓同胞同胞不如异姓,三人一心一心惟有三人。”横批:人伦首出。外体为朱红色和朱黄色,是新近涂上去的,但这最近的一次补填起码也有十年了。

与宫旁住的老人闲聊。他们说,以前是供奉孔子和关公的,“****”时把神像销毁了,改成了戏台。文武宫离河近,常年被水淹。前些年,镇上的居民自发筹集了一些资金,准备把破败不堪的文武宫修缮加固,但县里来了人,说是文物,修复必须报上级文物部门审批,事情不了了之。

石牌坊和文武宫是老街的标志。

灰瓦屋。木板门。小阁楼。石板路。

老街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强烈地吸引着我。

老街是陈旧而俗世的。那灰黑的瓦屋之间,拉扯着走势复杂、纠缠不清的电线,有的线在街中间轻轻踮起脚就触手可及。下过雨,被一双双脚磨得坑坑洼洼的石板地面上就留下东一块西一摊的水凼。屋檐口、街边,甚至两棵树之间,竹杈做的晾衣竿上,晾着被单、外套、三角裤、胸罩、尿片,像一面面花花绿绿的万国旗,迎风招展。沿边的屋门口,散着些用烂盆烂桶栽的花,有芍药、杜鹃、玫瑰、紫罗兰,也有的盆里栽着葱花、蒜苗,不美观,但实用。

老街是闲散而颓丧的。空荡荡的惠民药房门口,一只肥胖的黑猫蜷伏在长凳上,盘成一团,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几只顽皮的狗在街边追着玩着,一只黄狗藏猫猫般钻进一个门洞里,又从另一个门洞里钻出来。三五只鸡,散在颓败破烂但草木丰茂的烂瓦屋间啄着食。有时,阴沟暗洞里会突然窜出一只湿漉漉的污黑的老鼠,大摇大摆地鼠窜而去。寂寞的打铁匠,头发像一蓬杂乱的蒿草,蹲坐在屋门口,袖着双手,眼神空洞,茫然地望着天空,顺着他的视线望出去,只看见阴郁的天空,连一只飞鸟的影子也捕捉不到。他屋里废弃的打铁炉,早成了碍眼而多余的摆设。小巷口,几个小孩趴在地上,拱起朝天的屁股,乐不知疲地弹着彩色玻璃珠。散了学的小学生,形式不拘地伏在屋门口的长板凳上写作业。有一天,我还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双手半拖半搂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杵在街中间,瞪着黑葡萄般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

老街是清幽而宁静的。走在清冷的老街上,见到的多半是小孩和老人。他们,成了空巢的守护者。

常看见一个包着罩色头帕的老太太,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神色安详,终日枯坐在一把藤椅上,咧着不关风的嘴,数着念珠。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格子,斑驳地打在剥落的墙上,印在屋里的八仙桌上,印在她橘皮样的脸上。当年,一顶大花轿,吹吹打打地把像花一样娇嫩欲滴的俏女子抬进老街,抬进了老屋,时光荏苒,花样的年华,梦境一般缥缈在她的记忆里。如今,她像朵被岁月风干的的雏菊,却悄然绽放出一种黄昏般的静美。我还看见两个老太太,满头银发,系着淡蓝色的围腰帕,坐在门前闲聊。她们坐的竹椅,颜色跟她们的脸一样蜡黄,椅腿就像她们的老寒腿,轻轻一碰,疼痛的关节就“咯吱咯吱”地呻唤。也看见一个老人,孤寂地坐着斜靠在门楣上,他的脸,被时光揉成张皱巴巴的摊不匀的纸。那一截截柔软而锋利的时光,就藏在他密密的皱纹里,镌刻在他衰老的脸上。他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的随身听,在小盒子里“咿咿呀呀”的川剧唱腔中悠然地睡着了……

老街的街名叫坊市街。老街的街龄到底有多长,我不能考证,问街上的老人,都说起码上百年了。其实,二十多年前,这还是以街为市、繁华热闹的一条街:补鞋摊、布摊、药摊、日杂摊、百货摊、菜摊、茶馆、小吃店……

赶场天,一条街都摆满了生意摊子,窄窄的一条街人挨人,背挤背。大热天,****着上身的茶客围着茶桌,吸着旱烟,摇着篾扇,喝着盖碗茶,扯着把子,冲着壳子;赶集的乡民们踅进馆子里,吆喝着打二两烧酒,就着盘花生米,一根猪蹄子,直到喝得脸红脖子粗,夕阳西坠才摇摇晃晃地回去。

老街还出招牌美食——马氏牛肉。老板姓马,回子(回族),祖传的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之成为“竹海食品一绝”。餐桌上,外地人能吃到马氏牛肉是一种口福。平日,当街摆一个可以推动的小摊车。赶场天,在店门口烩一大锅的牛杂,汤色鲜红,又麻又辣。还出一样佐菜佳品:干豆豉。土炕柴火烘烤,纯手工制作,嚼在口里,干、脆、香。

这是个大镇,以前叫相公岭,后来叫相岭。老街的河对面就是著名的蜀南竹海景区,为了旅游经济的需要,又改为竹海镇。街背后是一条叫淯江的河,两岸青山逶迤,绿竹婆娑,流水悠悠,鳞浪层层,如缎似玉。沿公路,拓展的几条宽直的街成了镇的新名片。老街,渐渐失去了它的商业功能。

现在的老街,像个人老珠黄、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弃妇。

有天下午,我在老街偶然看到一个老头在屋门口打草鞋。他身后的墙上,张贴着几幅领袖的像,跟前的矮凳上,放着一只有些掉漆的大铁瓷盅,几片长长的土烟叶,一根吸了一半的叶烟,一双打好的草鞋。旁边门楣上的春联,扯掉了小半。他戴顶陈旧而有些褪色的蓝帽,穿件同样陈旧而有些褪色的蓝中山装,典型的20世纪70年代的穿着。我像发现了出土文物,凑上去,看他在“打鞋机”上编织。

老头很开朗,健谈,大约一年四季难得有人与他聊天的缘故吧。他说他姓胡,问他年纪,他伸出手,张开大拇指和食指,说:八十。闲聊中得知: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大的孙子都结婚了。老伴前些年去世,现在一个人住。“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在这烂房子里待得住,一个二个都出去了。他们接我去城里住,住不惯住不惯,还是住我的烂房子舒服。”他说。我说出我的担心,编的草鞋谁买。他随口吟了他的草鞋歌:草鞋是根茎,老来养生气。没有太阳晒,不遭雨水淋。只要肯动手,不乏零花钱。不专为衣食,须则献余晖。对他来说,打草鞋早已超出了生存和物质上的意义。他拍拍身边的“草鞋机”,骄傲地说:“你别小看它,这个烂枪枪有百多年了,用枇杷树做的,是个老古董了。方圆几百里,我可能是最后一个编草鞋的人了,死后就把它捐给文化馆。”

一来二去,我们便熟识了。一天,他领我进他的屋子,在里间暗黑的卧室里,他抖抖索索地摸索着拉亮了灯,一张帷帐床,一张竹沙发上凌乱地堆放着衣物和一大沓书,有《武则天》、《罗荣桓》,也有《红楼梦》、《围城》,有《三世因果》、《劝世文》,也有《又一高官落马》、《中国军队联合演习》等娱乐时政新闻报刊。书和屋子一样,陈旧不堪,沾着灰尘。他翻出本“书”宝贝似的递给我。我一看,是他用小楷毛笔工工整整写的关于老年人和人生修养的“书”,大概有二十来页。最后一页署的是两个人的名字。细心的老人在那个叫姜元福的名字后面特意加了个括号的注:癸巳年十月廿一日二点已死。

老街偶尔也有闹热的时候。有天,走进老街就听到“哐哐哐”的铙钹锣鼓声,走过去,当街临时用砖块砌了两口大灶,灶里火光熊熊。灶上安一口大锅,锅里放着几个大蒸笼,蒸笼热气腾腾,厨师和相帮的街坊邻居在忙碌着。在老街,住的都是老街坊,哪家有大忙小事都会来相帮。大灶的屋门口,摆着两排花圈,地上落满鞭炮响过后留下的碎纸屑。临时搭建的灵堂里,挂着一位老人的照片,几个和尚在诵着经,超度着亡灵,诵经的声音,在屋子里回旋,满街飘散着浓烈的燃烧的香烛钱纸和鞭炮混合的气味。听说,老人是无疾而终。早上,他在灶间熬药,脚下一滑,倒在地上,再也没爬起来,好在邻居闻到药的煳味,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地习俗:老人去世称“喜丧”。当街铺着几张方桌,吊丧的客人围坐着搓麻将,打大二(一种纸牌)。我不知道,仙逝的那位老人,是不是我曾见过的,在门口晒太阳的那个老人,拄着拐杖叉着腰站在街边喘气的那个老人,裹着厚棉衣坐在矮凳上纳鞋底的那个老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街上又少了一个人!

一转眼,我在这个镇生活十年了。现在,我去老街,心情是复杂的,越来越感觉像是去探望一位病入膏肓、来日不多的老人。每去一次,都像是和它永别。

2009年的夏天,老街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一场七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漫进老街,淹来只看见屋顶,老屋成了一间间水牢。那场大灾之后,很多房子成了危房,老街成为了改造区,列入拆迁之列。在规划图里,两岸将是高高的防护堤,老街将成一条绿树绕堤的滨江路,沿滨江路矗立的是两排有川南特色的楼房。这块难看的胎记,将被永久性地抹去。

防洪堤,已修到老街的两头。

老街的周围,强迫性的新开了两个商住楼盘。但因老弱病残的“钉子户”、“刁民”多,一晃几年过去了,修了一半的楼盘只好瘫着。

最近几次去,发觉街上挂的“危房,禁止出入”,“危险,观察通行”,“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子越来越多了,房屋似乎又空出了好几家,隔三户五户就有铁将军把门,门上的锁早已锈迹斑斑。这些屋门口的石壁、檐口,铺着绿幽幽的苔藓和杂草。有些搬空的屋子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甚至坍塌。文武宫,摇摇欲坠地厕身于街的一个小巷里。宫的房门洞开,剩下的半扇烂门斜倒在门口。里面阴暗、潮湿,杂草疯长,野生的几棵小树叶片葱绿,肥大,生机勃勃。残垣断柱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地散落其间,有的木柱上还长出一小朵一小朵毒菇,猩红、暗绿,妖艳、妖冶。地面上到处碎砖乱瓦,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浓烈的腐败气味和阴惨惨的气息。屋顶早已全部见天,散了的光架子还在勉强地支撑着,虽然摇摇欲坠,但仍竭力地证明着它的存在。看上去,像是被抽了筋,剥了皮,掏空了五脏六腑,只剩目不忍睹的几根肋骨。站在洞开的门口,似乎能清晰地听见不绝而清脆的断裂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岁月的深处。

石牌坊也形销骨立,瘦骨嶙峋。远远望去,石牌坊在阳光的包裹下泛出一层颓废的晕黄,在石板地面上投下摇摇晃晃的背影,但它依然保持着民间品格的朴实、凝重、冷峻与孤傲的表情。

还好,那个姓胡的老头还在寂寂的门口寂寂地打着草鞋。

但我实在不敢肯定,下次去还会不会见到他。

冥冥中,我幸运地成为它最后时光的陪伴者,同时,它也是我的抚慰者。每次去老街,都像是与一位敬重的长者默默地交流,感觉似有一双宽厚而亲切的手,轻抚着我多皱的额。街上,由经久的岁月弥散或沉淀的一些暗物质,像一剂疗效奇特的传统中草药,浸淫着我,我的内心就会变得简单而宁静,获得一种丰腴的充实,从而沉静,自觉或不自觉地坚守一些东西,也放弃一些东西。我的文字里,也继续保留着尘世里的烟火味。

现在,我也将可悲地别无选择地成为它消逝的见证者。

胡老头的屋往前走几步,有株扶桑,有人多高,长得枝繁叶茂,白里带红的花,掩映在一枚枚深绿的叶片丛里,成了老街唯一的亮色。在传说中,扶桑以它貌似柔弱的手,托起了太阳,承载起一个神圣的使命,被称为神树、太阳树。或许,当初在老街植下这株扶桑的人就是一个智者,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隐喻。“四月,是残忍的季节,哺育了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这是英国诗人艾略特《荒原》里的诗句。那株亭亭的扶桑,在风中摇曳着,似在吟着无声的挽歌……

2014年6月

同类推荐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的自觉是以人的自觉为底蕴的,而人的自觉则又以生命的自觉为主体。因此在文学中表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或抒压抑,或写壮志,甚至在游仙诗追慕神仙的情怀中,也蕴含着企慕生命和留恋生命的意识。
  • 打开一颗心

    打开一颗心

    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顶尖外科技术也令读者叹为观止。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了人世百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物文化,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令读者收获很多感触和启发,是一部兼具叙事魅力、医学知识和奇迹的佳作。
  • 就爱弄花草

    就爱弄花草

    文豪们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中感受生命的爱意。大师们以花草树木、虫鸣鸟语、深邃森林以及庭园之美为四大焦点,他们借由作品与笔触来细细品味日本的四季运行,以及小小庭园中繁花盛开、虫鸣鸟语的自然之美。他们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中,感受生命的爱意。
  • 迎向诗意的逆光

    迎向诗意的逆光

    赵月斌是写家兼评论家,是作家式的批评家。他有创作的经验做底子,有艺术的直觉做导引,有充沛的激情做渲染,有灵动的文字做翅膀。赵月斌的批评有宏观性、质疑性,观点犀利,锋芒毕现,敢于批评,不惧名家、大家,而且言之凿凿,自成一家。喜欢看文学评论的读者不妨看看赵月斌这本《迎向诗意的逆光》。迎向诗意的逆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门推荐
  • 我死故我强

    我死故我强

    这是一个从出生便奠定了地位的时代。幸运儿在娘胎里便被打上刻印,得到了修炼的机会。然而,刻印有好有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修炼的路上走下去。一个沉默寡言的毒舌青年——伍城,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轮回刻印,每死一次,都会遇见前世的自己。
  • 逆流二零零二

    逆流二零零二

    重生2002,重启2002。这一年,陈飞十九岁,刚高考落榜。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陈飞要在这后面辍上一句——这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书写一场不一样的青春,做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人生,不留遗憾。
  • 你的发色是阳光

    你的发色是阳光

    一头阳光色的头发,这是对他的最初印象,一段前世今生的故事就此发生了……
  • 创始神之黑暗的审判者

    创始神之黑暗的审判者

    一个从小什么都不缺的少年,爱情的背叛让他放弃去爱,而爱他的人却伤心欲滴,为了和他在一起而想手刃他,而少年却因为死亡,却来到一个类似于古代的空间,本想在这里浑浑噩噩的过完这辈子,但是还是被这个世界的亲情所化,然而又在一次邂逅遇见和在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爱到欲生欲死的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子,让少年的爱又复燃,从此少年为了保护自己最关心的人而努力变强。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平凡少年走上万物主宰者之路。。。。。。。。。
  • 容先生仗着我喜欢他

    容先生仗着我喜欢他

    做了好事后下一秒就有好报是什么体验?陈双鲤望着眼前高冷矜贵的男人,单方面宣布结婚。第一次告白:我就是喜欢你,不行吗?!第一次求婚:哥哥想结婚吗?我满20了哟~第一次约会:你不会照顾人呀,没事我教你!***容庭从小在‘修罗场’中长大,修得一副冷硬心肠。面对小姑娘泥石流一般的追求,他问:“真的喜欢我?”陈双鲤正恨不得将一颗心剖出来给他看,手机里忽然传出——“狼狗哄你,奶狗哄你,总裁哄你,大猪蹄子哄你..”屏幕上各式各样的帅哥,高亢低沉的嗓音应有尽有。容庭:“呵。”陈双鲤:你听我解释,我心里真的只有你!#我用所有的喜怒哀乐换你温柔#陈双鲤:哥哥超好,谁欺负他我拍死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座谜云

    星座谜云

    破解一起连环凶杀案为何引起特区保安局长亲自督办?大量参与调查的警务人员为何全部身陷囹圄?一份记载着特殊黑幕的档案突然曝光,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指使?档案内究竟还有多少为人不知的秘密和黑暗交易?一个可以震动世界的惊天黑幕——绝密日落计划1994!
  • 叶振宇,我们爱了多久

    叶振宇,我们爱了多久

    “我们爱了多久?”她问他“记不清了!很久了吧!”他回答道……他们刚刚毕业时开始相爱,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恋,反而最为悲惨!一个爱了比手指还多一的数字……
  • 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你

    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你

    这是一个关于现代玄幻,发生在学校里的言情故事这是一个有妖物,有鬼魂,有魔物的现代。看妖魔们寻找前世和和今生的(她)他谈恋爱吧。当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不是人类的时候,日常如下:
  • 逆界魔神传

    逆界魔神传

    天宁龙极,潜龙断角,帝奥学院,杀神初醒。东荒山脉,罪魔龙吟,杀戳魔神,影尊之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