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9500000007

第7章 端午忆

小时候,称得上过节的,大概只有五月的端午,八月的中秋,正月的春节。

我们这地方,都把端午叫端阳,这一天叫过端阳,划龙舟叫划龙船。

家乡有一条河,有二三十米宽,这条河有个好听的名字——淯江。平时,这个居于川南一隅的小县城是没什么稀奇好看的,五月初五这天却不同,差不多是倾城而出,连远远近近的乡下人都赶了来。人们早早就围在了上中坝到鲤鱼湾之间的河两岸,人山人海,如插笋般,密密麻麻,水泄不通。太阳快当顶的时候,一通鼓响,那早在河里准备好的四条龙船在鼓声中竞渡着。每只船上有二十人左右,穿着黄褂子,包着红头巾,拴根红的或绿的腰带。船头一人,口里吹着哨子,手里挥着面小旗,有节奏地指挥着。一个壮汉,袒胸露乳,舞着鼓槌,奋力地擂着。余下的人坐在龙船的两端,“嘿哟”、“嘿哟”地划着桨。太阳在头顶火辣辣的,岸上的热浪和欢呼声一阵接一阵,人群中弥散着一股特殊的汗味儿。小娃娃在人缝堆里钻来钻去,跟着河里的龙船跑。“哇”,先到者振臂欢呼。完全是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描绘的场景:“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那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热烈。一会儿,从另外的船上朝河里抛鸭子,随着鸭子扑进水里的,除了刚才划龙船的汉子,还有候在岸边,早就脱来只剩条短裤衩的人。长的有六七十岁,幼的才几岁。在河边上长大的,没几个不会浮水,有些娃娃脱得精光,白花花的屁股晃来晃去。望去,河面上浮着一个又一个拱起的光溜溜的屁股。手脚快些的,在水里已逮着了两三只,欢欢喜喜地往岸边游。多的也就两三只罢,因为还要留给其他人的,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有两人同时抢着的,但稍慢点的便会识趣地松手,又去抢另外的。

街上也是最热闹的。窄窄的石板街两边,摆着许多节气货。两根拳头粗的木柱子,中间再横一根,用七八只铁钩把猪肉挂在上面;卖扇子的人也多,纸扇、棕叶扇、蒲扇、竹扇。卖的人摆在街面的地上,或用绳子或用竹篾条串着,挂在肩上,边走边吆喝;有卖草帽的,这些草帽大多是自己编的,用的是麦草,一团浅浅的黄色,戴在头上还能嗅到带着幽幽麦香的阳光味儿;有卖包香包的香料的、雄黄的,用一个小布袋装着,到下午就便宜了,五分钱就可以舀好几匙;还有不少卖艾叶苦蒿紫苏菖蒲葛藤接骨丹的。“端阳天见草是药”,乡下人一大早就去采了来,上面还带有露水珠珠,装在背篓里背到街上来卖。这些都是在农村的山上地里野生的,有的散散地放在地上,有的捆成一束,也有的把它们扎成狗儿状。反正这些东西都是地里长的,不值钱,一毛两毛也卖,几分钱也卖。既然上街,定然是要到街上走一转的。赶集的人又多,街面本来就窄,两边又摆有东西,街上人挨人背挤背,半天才挪动两步,像条壅塞的河,往往二三十米的距离,差不多要走十分钟。

端阳这天是兴走人户的,女要回娘家,相亲的定了亲的小伙子必定要到女方家去送节。家乡一带有“早端阳,晚中秋”之说。端阳是可以早几天去送节的。送节的礼物也有讲究,一般是一块二刀肉,一瓶酒,一封白糖,一把叶子烟,或一只鸭子,万万不能缺的是一把扇子,特别是头一回走老丈母。姑娘家的礼数是要周全的,吃过饭,走的时候,丈母娘要打发未来的女婿一张帕子或一件衬衣。端阳这天跟小伙子开玩笑都会说:喂,不给你老丈人买把扇子呀!或丈母娘打发你些啥子哦!结了婚的,就随意多了,带上点糖果,提前一天两天就可以去把节送了。所以,在临近端阳的几天,不管是街上还是在地边坡上就会看到提着东西的小伙子;也有与姑娘相伴的,姑娘羞羞答答,走得慢,有意和小伙子拉开两三步的距离,有些古灵精怪的娃娃,跟在他们的屁股后头追,做着怪相,口里怪声怪气地叫,羞得姑娘家更不好意思,脸更红,走得更快;也有男的提着东西,女的背带上吊着个刚会走路的娃娃。

这天一大早,母亲会给孩子戴上香包。香包是母亲或姐姐们头几天就做好的,里面包着香粉。那些孩子的胸前或脖子前挂着一个、两个,有的腰间还系着一个、两个,往娃娃堆里扎,分明有炫耀的意思。那时没有耳环项链,姑娘们挂在胸前,就成了装饰品,走起路来也觉得莲步生香,平添几分媚气。香包是女人的杰作,她们的心灵手巧和创造力全在上面,大多用花花布连成一个桃心,手巧的,用彩色线一针一针的挑成一个鼓鼓的“桃”,再艺术些的,挑成像粽子样的锥体,而且不同的面用不同的颜色,还吊着须,鲜鲜艳艳的,挂在腰上,让人眼红。

娃娃们高兴的,除了端阳有好耍的,可以看划龙船外,还有就是有好吃的。

粽子,是一年才吃一次的啊。我们搞不懂,怎把酒米(糯米)饭米和在一起,用笋壳包成个圆锥形,蒸上几个时辰,就成了又滋融又香的粽子了呢。吃早饭的时候,我们迫不及待地爬到板凳上,母亲端出还有些烫手的冒着热气的粽子。我们抢着把壳剥开,放在碗里,再舀几调羹酽酽的砂糖水,夹一大坨塞进嘴里,两腮就成了两个鼓鼓的包,满口甜香,真是甜进了心。也有做成咸粽子的,在里面掺些嫩豌豆就成了豌豆粽子;最让人羡慕的是吃肉馅粽子了,就是在里面和上半肥的五花肉馅。那时,能吃上肉馅粽子的人家毕竟太少。为什么这天要吃粽子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老祖先,有个叫屈原的投江后,人们怕鱼去吃他,所以做了粽子投进江里喂鱼。那怎么又要做成圆锥形的这个样子呢?母亲解释说当初是为了方便江里的鱼好吃到粽子。我一直对这个解释心存疑虑。后来看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再看看山上的坟堆堆,它们的形状竟如此相似,莫非我们的先人在远古时都先后得到过某种相似的神秘暗示?当然,这只是我的臆想而已。至少,我们的祖先在饮食文化上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神奇而惊人的。

端阳对小时候的我们,还带有些神秘色彩。

平时,小娃娃是不准喝酒的,但这一天是例外。母亲会特意去打一斤烧酒,泡上雄黄,于是那酒就成了黄泥巴色。她端着酒碗,包一口在嘴里,然后“噗”的一声,将口里的酒喷在屋的旮旮旯旯处。母亲叫我们一人喝一小杯,不管是男是女。母亲也要喝的。喝下去,喉咙里烧乎乎的,口里还有股浓浓的泥石味。母亲还要用手指蘸了那酽酽的雄黄酒,在我们的额上划一个“王”字。小娃娃好动,到处罗唣,跑得满头是汗,到下午,早成了花脸,一个二个的脸上满是脏兮兮的小手揩过的指印,额头上是或隐或现的黄色的划痕,模样滑稽而可爱。妖怪是闻不得雄黄酒味的,《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就是在端阳喝了雄黄酒而现了蛇身。就算闻得,看到这等模样,也会忍俊不禁,怕也不忍心伤害小孩了!

晚上要洗澡的,但这天的洗澡水与往日不一样。把买来的艾叶菖蒲等洗净,放在锅里煮上半个时辰,待沸水变得温温热了,倒在桶里大脚盆里给娃娃洗。说是可以止痒、防蚊虫叮咬。此时,天色早已暗了下来,天蓝幽幽的,街两边的屋子里透出煤油灯、电灯的亮光,各家的檐坎上,大人们在给娃娃们洗着澡,夜空里弥散着一股或浓或淡的蒿草味。门楣上,挂着用艾叶菖蒲等扎成的“狗儿”,“狗儿”的腿上或脖子上还拴着几片抹过雄黄酒的肥肉;同时还吊着一种叫“黄金狗”的,那东西长在山里,是一截树疙瘩,像狗的形状,疙瘩上一层金色的绒毛,有现在小孩玩的小玩具狗那么大,应该是一种药材。平时手被刀、篾条之类的划出血了,玩时蹭破了皮,便扯点“黄金狗”身上的毛敷上,一分钟不到血就止住了。

夜渐渐深了,夜空中挂着一弯新月,散着棋子似的星星,孩子们就在这静谧的夜里,安然入睡了,他们的额上,还留着洗过澡后重新涂上的“王”字。母亲坐在旁边,摇着蒲扇,为孩子赶着蚊子。不知哪个娃娃还在睡梦中发出“格儿格儿”的笑声,那是夜婆婆在逗他们呢!

2008年6月

同类推荐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作者魏惠玲。认识魏惠玲有几年了。第一次见她,好像是去郏县参加一个活动,她是以《时代报告》驻平顶山记者的身份参与其间的,让人惊讶于一个弱女子在一地的坚守。后来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奔流》杂志社的副主编。虽然属于圈内人,但是不常见,也就不能说很了解。她曾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看,这才知晓她工作之余还有文学爱好。再后来她带来一部书稿,说看看能否写个序言。我不好拒绝,也不好答应,就此拖了下来。差不多两年过去,以为她的书早已出版,她却又把重新整理的书稿送来了,可见她的慎重。书稿显然有了增减,与先前那版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

    本书将鲁迅的学术研究成果纳入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的大背景下给予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把握鲁迅学术思想对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的重大影响。在对鲁迅与同时代学者学术思想异同比较清楚地把握基础之上,走近和走进这些大师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他们在他们那个时代所必须做的一切以及不得不做的一切——理解他们的启蒙救亡初衷以及当他们遭遇文学与政治的矛盾、创作与学术的冲突时所表现出的困惑和无可奈何的惆怅。
  • 名演讲录

    名演讲录

    马丁·路德·金曾经让身处不平等环境的黑人们站了起来,只因一句“我有一个梦想”。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让千万士兵们奋不顾身投入战争之中,只因一句“我们将战斗在沙滩!”。索琼娜·特鲁斯曾经让妇女们敢于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只因一句“难道我不是个女人?”。当慷慨激昂的演讲灌入耳中,人们往往会为之动容。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演讲,它们带给人们除了追溯历史,还有更多可以汲取的精神。例如:自由、平等、勇敢。
  • 在裂缝中寻找微光

    在裂缝中寻找微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历过百转千回的磨难,却依然至情至性、不失风骨;他们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个个都离不开“好玩”“有趣”“真性情”;他们用自己的坚守,照亮了一个时代的夜空。本书以历史上文化大师的真实人生故事为主,讲述了包括民国大师李叔同、蔡元培、梁思成、林徽因以及现当代艺术巨匠黄永玉、叶嘉莹、王小波、金庸等人的人生故事。换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还原一段段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看他们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他们像一束微光,指引着当下的我们,在迷途中找到出路,在逆境中砥砺前行,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思量与人生的参照。
热门推荐
  • 重金属武装

    重金属武装

    简单的说是一部科幻背景的网游。一名资深的网游玩家。一台攻防为零的机甲。一个使人亢奋的故事。这里有子弹跟炮弹的横飞。这里有刀与剑的冷兵器碰撞。这里有每个人都追寻的快感。因为,这里没有法律。
  • 武弑诛天

    武弑诛天

    徒手撕裂天穹,一怒天地变色。即可只手遮天,亦可御统天河。一代天骄云铮,被奸人杀害,不幸陨落。几千年后,他重活于世,复生于幽州城一纨绔少爷体内。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多了一个天才。习无上神功,觉醒龙族血脉,一步一步轰杀出一条通往武道至强者的不朽之路!神佛避让,诸圣畏惧,万族诚服,这便是我云铮的道路!(新书开坑,存稿20W,每日稳定更新,求收藏推荐!)
  • 乾坤祖帝

    乾坤祖帝

    下界九域,也称遗弃之地,上古时曾有诸神陨落此处,圣血染空之闻,化为不详之地。万古覆灭,战歌铁血染青天,各族天骄相争锋,闯生死玄门欲踏九天上界。洪界楚门,一代少年天骄自逆境中崛起,踏不朽之路,身染大道常行,横推群雄,镇压各代少年天骄。苍穹起,神王现,楚天阳自当气吞八荒山河,笑傲九重上界天。
  • 我变成了图腾

    我变成了图腾

    扑街的五梦开了一个新坑名为《我为空白》如果喜欢五梦的书友请支持一下五梦的新书吧,祈求新书不要在扑街了。
  • 盛世容华

    盛世容华

    三千盛世,倾尽容华。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容华”二字不仅有盛世繁华的寓意,也指美丽的容颜。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师父,为了你,我愿倾尽容华,换你今生三千思念。”“容儿,师徒授受不亲……”“亲不亲?”“呃……亲!”欢迎加入书氏的读者群:99701105,吐槽、提意见、灌水神马的,通通都来吧!
  • 末世之英雄爵士

    末世之英雄爵士

    一夜之间,一种新型病毒弥漫了整个米国,而侥幸活下的人却不得不为了生存下去而应对种种困难。被病毒感染的人都成了活死人,他们没有呼吸,没有感情,只是一味地杀戮,在杀戮中变异,变得更加敏捷,有力量,而活着的人为了对抗这些活死人,在领导者的带领下成立了一支的队伍,这支队伍由来自米国各地的十二个能力出众的人类组成,人们称他们为十二英雄爵士。十二英雄爵士中有两位,李浩宇与程璐璐,这两位在经历一次次生死之战之后逐渐产生了情愫,直到那一天,李浩宇完成一次特殊任务之后知道了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的真相,而这个真相竟然跟他的爱人程璐璐有莫大的关系…
  • 绝世天才小姐太逍遥

    绝世天才小姐太逍遥

    缕缕静风中悠扬的笛声,久久不绝。彼岸上的血露沁着暗红的花瓣,溅落不息。本以为不过只是寻常游戏,应当一路平坦的打怪升级,成为最高巅峰的存在。然而,等她挥尽眼前那片朦胧的迷雾之后,却发现,这一切不是游戏,而是宿命!初年游离而破碎的感情造就了后来的她。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一次又一次的忘却,却终是抹不掉那点淡淡的影子,那般的浓绿,就像是彼岸花尽时,抽出的浮水般的叶子。一路走来,看过太多悲欢离合,直到最后,连她的心已经麻木不堪,终是不去追究那句古老的话的真假:彼岸花开一千年,叶盛一千年,花叶生生复然,却死生不复相见。永记得海棠边他的那句:“迷路了么?走,我带你回家…”
  • 未婚夫眼神不好怎么办

    未婚夫眼神不好怎么办

    林时念多了个未婚夫,发现未婚夫长得挺好看,作为颜控一本满足。陆铭多了个未婚妻,发现未婚妻长得很像白月光,表示也一本满足。想写个沙雕无脑真香文。
  • 电竞教练:请大佬回归

    电竞教练:请大佬回归

    闫三,芳龄22,性别女?16岁前的梦想是当一个竞技大神,16岁后的梦想是当个米虫,22岁后的梦想,是带领她的战队,站上顶端!哦,虽然她只是教练来着。
  • 守望先驱

    守望先驱

    仅仅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互相依偎着罢了,我和作品……忍不住开了新书,这本书有时间的话,会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