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41600000016

第16章 后周沉浮,悠悠十载不归路(2)

他的确没有辜负养父对他的期望。在位期间整顿军政,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北伐辽国……虽然未能实现为君三十年、一扫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历史上对柴荣的评价也相当高,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旧五代史》则称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后人更是誉他为“中国十大贤君”之一。

柴荣“禁佛”,不以无益废有益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禁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禁佛,被后人统称为“三武一宗”四次“灭佛”。自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起,柴荣便开始实行排斥佛教的一系列政策,他也是五代唯一一个对佛法排斥的皇帝。

佛教自西汉哀帝刘欣时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著名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就是个“菩萨皇帝”。随着佛教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介入,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冲突也逐渐公开化。三武毁佛,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沉重的打击,但往往是“人亡政息”,三武一死,佛教又渐渐恢复了元气。到了五代时期,佛教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寺院占有良田和壮劳力,国家要出钱养活僧尼,而且许多寺院收集铜器建造佛像,铜价大幅上涨,国家不堪重负。

刚刚继位的柴荣立志一统天下,急需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与雄厚的财政基础。所以,他下决心,要对佛教进行大规模限制。柴荣颁布命令,保留一些必要的佛教场所,其余的寺院一律废除。准备出家者必须得到家长的同意才能成为僧尼,男子15岁以上并且能读至少一百篇佛教文章、女子13岁以上至少能读七十篇佛教文章的才能出家,不准私自受戒,而且只能到政府规定的几座大寺院中进行注册。严厉禁止搞迷信活动,不许僧人私造铜像,把多余的铜器入缴官府,否则一旦查出私藏5斤铜器以上者论死。

不仅如此,柴荣还抓住了一个“典型案例”,以表明其坚定的决心。当时,洛阳官员报告说,当地寺院有一“大悲佛”,极为灵验,百姓供奉膜拜,至今络绎不绝。民间传说,此佛极灵,谁敢毁此铜佛,必有报应、会遭天谴。因此,有臣属建议,可否网开一面。柴荣坚决不从,并扔下一句话:“天子一言九鼎,岂可因一佛像而废之,朕必亲往探之。”

第二天,柴荣亲往该寺,督促毁佛。然而,天子亲临,兵丁仍不敢下手,纷纷丢斧锤于地。于是,柴荣“亲试之”,持斧破佛面胸,“观者为之栗栗”;完事之后,柴荣还对百姓进行“现身说法”:“都说‘大悲佛’灵验,朕现在不是毫发未损、安然无恙吗?”自此,后周世宗柴荣“灭佛”和“铜禁”工作顺利进行,成果丰硕。原先在后周境内的三万多座寺院只保留了不到三千座。

有人认为柴荣这么做太过严厉,柴荣说了一番大道理:“佛家普度众生,以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心中就有佛,佛像不等于是佛。朕只是对佛教进行改革,并没有毁灭佛教。朕此举,一是救佛,二是救民,佛民两便,有何不可?而且朕听说佛家普度众生,就是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布施,损失点铜器土地算得了什么?如果朕的身体可以拯救黎民百姓的话,朕又有何惜?”

柴荣真是仁人之见,怪不得大儒司马光狠狠地把柴荣夸了一顿:“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经过一番整顿,后周朝的实力大大增强,耕种面积大了,老百姓多了地种,自然高兴;国家也充实了财政,被寺院“霸占”的青壮劳力可以征募入伍。从这个角度看,柴荣也许“对不起”佛教,但却对得起天下!

高平之战,御驾亲征定乾坤

高平之战是五代时期一次有名的战役,也是后周和北汉、辽国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决战,最终以柴荣大获全胜而告终。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后周太祖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柴荣继位。此时刘旻所建的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大至位于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皇帝刘旻见后周室新主是个毛头小子,便觉得这是个复仇的大好机会,于是向辽国强烈要求派出大军助阵,讨伐后周。

刘旻亲率三万大军,以义成节度使白从晖为行军都部署,武宁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直指潞州(今山西长治);辽国则派出援军约七万人,由政事令、武定节度使耶律敌禄率领。但是,柴荣有些轻敌,他只命镇守潞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抗敌,李筠派出部将穆令均仅率两千骑迎战,结果全军覆没,穆令均阵亡。不得已,柴荣决定御驾亲征,理由是,一则北汉辽联军势大,非亲征难以获胜;二则遣将出征易生兵变,弄不好还会被反戈一击。

官场老江湖冯道则认为,新皇帝应该坐镇开封,理由说出来也很吓人:五代中有不少皇帝都喜欢御驾亲征,结果是前脚刚出门,后院就起火。但柴荣却非常坚定,他说:“唐太宗就喜欢御驾亲征,每战必胜,朕也要学他!”

冯道则反驳说:“你是新皇帝,当下位置不稳,还是要谨慎亲征!”冯道说的是实话。按说冯道也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他也知道就算柴荣亲征失败,甚至丢了性命,再立一个皇帝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他急于阻止皇帝亲征,可见当时局势的危险程度。柴荣却不这么看,正因为他刚继位,所以要通过御驾亲征来赶快树立起他在军中的权威。

北汉主刘旻不知道柴荣要亲自出征,他看到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直取汴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经过一番厮杀,北汉军溃败。柴荣怕北汉军撤退,便快马加鞭往前赶。此时,刘旻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他亲自率领中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率军在东,辽国大将杨衮率辽国骑兵在西,阵容强大。

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周军被抛在后面,形成了敌众我寡的局面。刘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靠一己之力也能拿下后周军,便对手下的将领说:“汉军完全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辽国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还要让辽国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刘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刘旻却不以为然地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

此时,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也劝刘旻主动出击。刘旻于是命张元徽率领千余精骑先进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怯战,此时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柴荣看到战事紧急,便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出阵督战。

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先命令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他自己则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柴荣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

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刘旻知道柴荣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结果张元徽的战马被射倒,然后被斩杀。骁将张元徽被斩于马下,北汉军士气大受影响,虽然刘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刘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辽国骑兵撤退了。

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周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副枢密使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将士的尸体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刘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从高平一战后,柴荣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又北上征伐辽国,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为以后北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征南唐,去其帝号震天下

高平一战,让柴荣稳定了局面,使新立的后周朝廷转危为安,同时树立了他在军队中的绝对权威。柴荣回到开封,一方面开始整顿纲纪,亲揽大权,另一方面决心整顿军队。他对群臣说:“兵贵精不贵多,一百农民还不够养一个甲士,竭农民的脂膏养老弱无用的兵丁,如何使得?”他下令检阅禁军,留用精锐,斥退老弱,又募天下壮士到京城,令在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的赵匡胤考较武艺,选取优异,成立特精军队,称为殿前诸班。从此士卒精强,历朝莫比,征伐四方,所向克捷,后周军的强大精锐为以后比较顺利地统一南方诸国奠定了基础。

精武强军的同时,柴荣也非常注重纳谏。他曾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二十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在认真审读大臣们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

同类推荐
  • 黄巾记

    黄巾记

    如果历史上的反贼进入太平道,可以推到大汉吗,如果历史上名臣名将进入大汉,大汉可以中兴吗,一起都在东汉末年,一切都在(黄巾记)ps新人求支持,求包容
  • 刺客转型记

    刺客转型记

    这是钱小莫由刺客转型的记录史,书写的是钱小莫精彩的一生。江湖纷争、庙堂漩涡,美女、权力,这个世界充斥着诱惑,所以背叛同样的多。
  • 戏谋三国

    戏谋三国

    在三国历史中,究竟何人可称得上是智谋近妖,领衔三国谋士之人?诸葛亮、司马懿亦或是郭嘉、庞统、周瑜、贾诩之流?不!在早期的三国,曾有这样一名谋士,他早投曹操,为其出谋划策,却因疾归天早早的退出了三国历史舞台,他姓戏名忠字志才。本书中,戏志才将不会如正史一般死去,其命运将与三国人物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他这只蝴蝶究竟会对三国产生什么样的效应?本书非穿越文,全书依照真实三国人物性格编写。
  • 我是董卓之子

    我是董卓之子

    (本书又名:大汉第一权臣!)“董卓祸国大汉倾,王允暗施连环计!”董杭穿越成为董卓之子,搅动风云,逐鹿天下!(本书群号:945435734)
  • 召唤猛将

    召唤猛将

    欲与天公试比高,闲把天下来纵马。前世里作为衙内兼富二代的凌云,在边界地区无意中得到一窜‘骨玉灵珠’,穿越到了类似于明朝末年的大禹朝;而此时内地兵荒马乱,吐蕃政权还没瓦解,大禹朝濒临崩溃,而女真势力在关外迅速壮大。正是大丈夫建立不世功勋的时候。“末将赵云、末将韩信、末将卫青、末将项羽参见元帅!”“骨玉灵珠”积攒一定的功德,就能召唤猛将,除了能召唤历史名将及他率领的部队外,是不是还可以召唤到近代名将?那些配备了现代化武器的部队是不是也可以召唤呢?
热门推荐
  • “娇”手遮天:邪王追逆天冷妻

    “娇”手遮天:邪王追逆天冷妻

    千染花容月貌腹黑毒舌坑起人来绝不含糊,莫子冥绝代风华冷酷无情却宠她宠到天上地下仅此一个。他身边冒出了一朵白莲花?那就掐一朵!又冒出了两朵白莲花?那便掐一双!她身边冒出了一朵美男花?那就掐一朵!又冒出了两朵美男花?那边掐一双!一三五七归千染调戏莫子冥,二四六归莫子冥调戏千染。莫子冥不服:“凭什么为夫少一天?”“不服?”“不服!”“不服就别再上本姑娘的床!”“娘子为夫错了……”开玩笑,他才不要因为这个而长期禁欲!“莫子冥!”“什么事娘子~”“我怀孕了。”“哦,那生下来吧,给为夫生个小小染。”结果……小小染没有造出来,倒是造出来了一个跟他抢娘子/娘亲的小小冥!从此父子大战悄然拉开了帷幕……
  • 领主祭坛

    领主祭坛

    本书以入宫切勿点开,以后大概也不会有任何更新了。
  • 超感

    超感

    梦境在现实中发生,预感如约而至,意念移动物体,人类90%尚未开发的大脑中蕴藏着尚未知晓的潜能。二战的硝烟消散已久,万字党麾下科学家曾对大量活体进行了疯狂的实验,研究一种超越物质的毁灭性武器,这些成果与罪恶都随着邪恶轴心的溃败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一次偶然的发现,邪恶的种子散播于世,正义守护灵与邪恶怨灵大战一触即发。
  • 虐秦爱恋

    虐秦爱恋

    人生只是初始一眼成痴,一世不醒不管世间变的如何“初心不改”
  • 来生再相爱

    来生再相爱

    本书是王运秋的个人文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亲情的缺失,面对敬老爱幼,面对感情的偏离等等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寻。文集由“心语”“情感”“百态”“小说”四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包含了数篇短文。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可读性强。
  • 揪着

    揪着

    《揪着》讲述了一位抑郁症女青年的故事,我就是那位女青年。跟素不相识的人以书面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是一件特别神奇和美妙的事。我是讲故事的人,你是看故事的人,我们都可以自愿选择继续还是停止,不会给对方任何负担,在现在社会,这种关系真的难得可贵了。
  •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医路荣华

    重生之医路荣华

    重来一次,苏林表示,她如今真不是小绵羊了。敢来觊觎她家传医学,毁她安稳人生,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此生,她要守护家人。她要凭借一身的医术,走出荣华之路!
  • 北街的夏天特别凉

    北街的夏天特别凉

    陈晓涵可能永远不会明白,在苏叶心中的地位。她也不会知道苏叶在离开的时候会有多坚决。刘旭与顾清微与张泠泠两个人之间总有后悔和抉择。
  • 皇上你别闹

    皇上你别闹

    被心爱的人抛弃,跑了出去又被车撞了,Duang的一下就华丽丽的穿越了,本来以为穿越当个皇后没什么,谁知道又半路冒出个哥哥,说什么皇帝是她敌人,天哪,还让不让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