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59900000002

第2章

楚国史馆座落在王城西边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是一排三栋双层小楼围合而成的院落。与北城新建的那些建筑相比,它的陈设可以说是简陋,甚至比不上南城里某些暴发户的住宅。在高处远远看去它就像是王城角落里一处偏僻园林里的居所,但在王室真正的园林里其实它的格局却连一座行馆都够不上。但就是这样一个院落里保存了几百年来楚国先人们从一个被周王室抛弃的落魄贵族发展成威慑一方的强大诸侯国的所有历史,我的先生据说在此奉献了他的一生。而这似乎也必然会是我将来必须接受的命运,可是我对此一直犹豫不定。

我的先生满足于解读这些古老的历史,它们从一卷一卷陈旧的书简上被誊录到另一些全新的竹简上被重新保存。一些符号与文字我已然熟悉另一些则完全没见过。因为年代久远,有些书简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所以有些符号与文字的含义也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只能依靠前后可以看懂的部分加以揣度,然而这种揣度并没有更多相关的文献可以佐证。据说早些年他也曾向楚平王申请过捐助,希望得到一笔资财可以到北方列国的史馆游学,如果有多余的钱财或许还能行贿那些管理书简的官员置办一批书简,他认为这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解读与传承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惜他的请求无一例外遭到了回绝,历代楚国君王们连年忙于攻城伐地,正是因为楚史简上清晰成文的古训,“三年不出兵,死不从礼”。连年的征伐正是为了死后配享宗庙的香火,也许他们觉得这才是对文治礼法的最好的践行与延续。楚平王曾为此安慰他说,因为这些战争周边的国家向来都对楚国人很不待见,他们表面上臣服内心却是仇恨的,先生如若远行恐怕是有去无回,那对楚国来说将是无法估量的损失。而至于那些书简有朝一日楚国发动大军抢过来就是了,贿赂这种卑劣的手段未免会让人感到不耻。

往后他当真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的话并不比以往更少,却也不比之前更多。对于那些他也无法完全解释的文字,反而多了几分淡定与坦然,少了几分执拗与怀疑。以至后来每有我从未见过或者无法理解的字,如果恰好他也不甚了然,他就直接了当地说不知道,让我自己去想。这种放任让我的乐趣更甚以往。以至于我对史简上那些讳莫如深的云烟笔法下诸多奇谋诡计背后让人想入非非的真相更加不怀好意。如果它可以是那种人人皆知又避而不谈的样子,自然也可以如我敏感谨慎又胆大妄为的猜测一样。有一段时期,书简里有些古怪模糊的叙述催生了一个让我自觉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想法。“昭王南狩,巡而未返,卒于江上”。我惊然意识到,在荆楚立国之初丧身汉水的周昭王,也许是死于楚国先君们一次怀恨已久的谋杀,长久以来周王室在政治文化上对他们的轻视一定让他们耿耿于怀,于是他们策划了那场看似不明就里的意外。这个非比寻常的假设让我时常辗转反侧,越回味就越笃信它的真实性,任何风吹草动般的细枝末节,都会令我保持着一股冲动又兴奋的沉默。这样一来,当年齐桓公陈兵汉水时的诘问,楚使臣不予置否的托辞,就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共识。向来好战尚武的楚国竟就此按捺住了问鼎中原的野心与齐国签订了和平共处的盟约,向来高傲尊贵的周王室竟突然转变了以往的态度以一封看似义正辞严实则胆怯无奈的告诏公开承认了楚国作为一方诸侯在南方的统治地位。这一切仿佛都都顺理成章。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历史并没有欺骗我。所有的事实,的确就如当初所发生的那样被记述在这一节一节的书简中,并没有所谓明目张胆的篡改与修饰,我的疑惑只在于先哲们冷静而简洁的记述不够完整,对于这些历史,有一些必要的缘由秘而不宣,又有一些可能的结果无疾而终。但这些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太多,所以我想知道更多,却也更害怕知道更多。在那段时间里,这些毫无顾忌的猜测让我在面对先生时表现出一种虚伪而矜持的顺从。我把从前一些他曾经给我解释过的疑问故意重新抛出来,试图在他不厌其烦的教诲中发现一些自相矛盾的痕迹,满怀侥幸地渴望据此证实我那些自以为是的揣度。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暗暗地希望自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我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承受不了我想象力的这种天昏地暗的现实,即这个已然分崩离析的天下中所有的纷争也许都只是被安排在另一个庞大而且诡谲的阴谋里。所以最后他的那些耐心细致的回答只是让我感到了一阵一阵心满意足如释重负的失望。果真如他所言,事实就是应当是那样,如史简上记述的那样,没有记述清楚的部分他也不知道,或许真的存在过或许不存在,但我不需要也不应该妄加猜测。于是我只好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些历史我会铭记于心,不会再轻易忘记了。对所有这些我故意展示出的心不在焉又愚昧无知的言行他都表现出一种疼爱般的责备,就和以往所有我提出疑惑时那样严格又不失关怀一样,看起来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彼时澎湃起伏的内心。

我的先生对历史的记录秉持着这种近乎迂腐的固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对那些不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件则保持一种谨慎而迟疑的信任,因此相比于我,他对于异国他乡的旅客商人带来的那些奇闻异事都不甚上心,即便是诸如一代霸主齐桓公被幽禁于冷宫最终活活饿死这样耸人听闻的传言也是如此。他觉得这些人为了博人眼球便会罔顾事实胡编乱造。尽管这件事最开始只是隐隐错错在坊间谣传的流言,然而这个故事前前后后的细节却随着人们的传说越来越饱满,就像是那些人谈论的人耳听目见一样,这些生动而丰富的情节打动了我,忍不住提笔将之一一记录在册,哪怕这一切都未经证实。

早些时候,人们只是感慨即使本应衣食无忧且锦衣玉食的君王,尤其还是诸如齐桓公这样曾烜赫一时的霸主,死到临头竟然和那些在荒年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民一样,也会有这样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凭天由命的结局。再往后些,人们就抛却了这些感叹开始谈论在被叛臣们森严禁卫的王宫内殿齐桓公饿了多久才死,起初是十天半月,因为人们也许觉得君王受命于天且理应异于凡夫俗子,总该比平民百姓更能挨饿些;后来这一说又变成七七四十九天,理由是在那一带风行已久的道士也许曾传授过齐桓公某些辟谷不食的异术,尽管如此由于学艺不精----虽然四十九天不进食已然是一个很长并且很了不起的时间----但终于还是给饿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开始对这场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之前已然显现的所有端倪议论纷纷,尽管在事情发生前他们也曾对这些蛛丝马迹视而不见、表现出一种毫不知情的愚昧,但揭开事实的真相时表现出的那种精明而自负的睿智神态足以掩盖这些。

首先是烹杀自己儿子将人肉蒸熟献给齐桓公尝鲜的易牙,虽然有传言说吃人肉尝鲜的事情只是齐桓公一时兴起的玩笑话,但在推出这道惊世骇俗的宴席之后,易牙的确立马得到了齐桓公宠信并成为掌控宫廷膳食的总管,人人都知道那是一份油水丰厚的美差。虽然齐国的正人君子们一致对此表示不耻,齐国王城临淄的百姓们也指责他枉顾人伦,然而他得到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精致华丽的宅邸,雁过拔毛的权力。他对那些被人唾弃厌恶的恶行似乎满不在乎,也从不辩解。毕竟最终吃下人肉的那个人,不是易牙本人也不是别人,正是高高在上独一无二的齐桓公。因此人们的批判就像是滚滚雷声后的淅淅小雨,最后也就和云迷雾锁的阴天一样寂寂无声。可人肉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的味道呢?有些人有些好奇的疑问如同瘟疫一样悄悄在底层传播着。有的人曾不由得舔了舔自己的手臂,立时被一阵干涩而略带咸味的感觉恶心到了。可这也比生猪生鱼的味道要好一点,而蒸熟的猪肉鱼肉那让人馋涎欲滴的味道,富庶的王城居民们却都是知晓的,那么人肉的味道在蒸熟之后究竟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蒸熟的人肉味道究竟如何呢?这一切都只能问齐桓公,然而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个问题不能问齐桓公,即使问了也不会得到答案,何况任何答案也许都无法满足他们贪得无厌的好奇心。他们更喜欢纠缠于这种想知道又不愿意知道的矛盾中,同时也没有抛开被世俗道德的眼光审视的勇气去亲身尝试,渴望着被人关注又害怕被千夫所指。因此长久以后都没有人在齐桓公面前公开提起过关于吃蒸人肉的那件事,自然他也对此事也表现出一种近乎固执的沉默,并一直对此缄口不言。人们以一种小心而艳羡的眼光揣度着这个问题,直到他在王宫中被饿死后依然如此。

其次是阉割了自己博取齐桓公信任的竖刁。对于原本已经富庶而繁华的齐国王城临淄来说,哪怕仅仅只有十年八载短暂的和平,只要边境没有重大的战事传报,它的富庶与繁华就会更甚以往,整座城都氤氲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之中。尽管王城的居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全城紧急战备的消息会骤然出现,突如其来的战争动员与横征暴敛会破坏这种慵懒舒适的气氛----但这种消息毕竟还没有出现不是吗。于是在闲适安逸的环境中人们总是乐于谈论那些透过了王公显贵的宫闱高墙的风言风语。比如表面上某个尽忠职守的王庭卫兵在月黑风高的夜晚背着主子与主子的小妾私通,恰巧被人无意中撞见以至于为了掩人耳目所以杀人灭口,男的被弃尸荒野,女的被沉尸江湖。又或者是某个官迷心窍的没落贵族为了东山再起不惜把年轻貌美的女儿送给某个位高权重的贵族老头糟践。这些秘闻也许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但人们就是这样,对这些宫闱秘事乐此不疲。因此在这样一个萎靡隐讳的氛围里,竖刁阉割自己的做法就像晴日里的一声惊雷让人感到震撼,这种极端而彻底的手段几乎没有留下值得让人怀疑的借口。竖刁为此获得了齐桓公充分的信任成为了王城内廷的宿卫长官。人们开始以一种敬畏又有一些不知名的恐惧的心理看待这件事,后来却渐渐夹带着一种轻蔑的讪笑暗地里谈论他。谁知道他会有这样的坦荡,宁愿做一个阉人也不愿意凭空忍受背主偷情这种烂俗的谣言与君王嬗变无常的怀疑呢。所以,愿意以摧残自己的身体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去践行某个常人无法轻易理解与效仿的理念和信仰,的确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勇士吧。而如果这样的人都不值得君主信任,还有什么样的人可以托付后宫的宿卫呢?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后来竖刁联合其他叛臣将他幽禁在冷宫中时,齐桓公都不曾怀疑过他的缘由所在了。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却是出身在齐国周边一个礼乐小国的卫国公子开方。他本来是卫懿公庶出的长子,出于小国臣服于大国淫威的一种迫于无奈的妥协,连同五车金帛的国礼一起被送往临淄。在他还未及成年时就被当成人质豢养在王宫中。但在几年后他长大成人时便渐渐显现出一种俊朗而儒雅的外表,言谈举止都透着君子般的教养,看起来就好像深受他母国里那种好乐尚礼的风气熏陶,因为那种非凡的气度仿佛已然浸入骨髓。更何况他还有着天生的贵族身份,与周王室姬姓一脉相承的血缘,如果真的有机会他甚至可能取代他那个昏聩荒淫的父亲,成为下一任的卫国国君。齐桓公晚年对这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年轻人表现出一种别样的关怀,就好像对待他亲生的孩子一样。在许多诸如祭祀大典的庄重场合都不忘点名带上他旁观,后来甚至封赏了他一个司礼的虚职以方便他可以一种官员的身份直接参与这些事情。但这似乎也间接表明他失去了与其他卫国公子竞争继承王位的可能,尽管凭借这段质子的经历他会更有胜算。后来有一年,当他那位赐鹤乘轩的荒诞父亲终于死于一场暴虐的外乱后,齐桓公用试探的口吻问他是否有意回国奔丧,他沉默良久,进而以一种悲戚的语气说道,我的父亲何以可以为了他的国家不惜抛弃而亲生儿子于不顾呢?所以我,其实也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在齐国长大的地地道道的齐国人了,自然,我也可以为了我现在的国家忘记他。齐王城临淄的居民们为这段坦白感动不已,据说在那段时间里,临淄城里不少春心萌动的少女们对这个“数典忘主”的贵族公子充满了爱慕之情,为此不惜怂恿自己的父母前往开方寄居的齐国公子姜潘府邸上提亲,流连的车马络绎不绝。即使是后来传闻他也曾参与合谋幽禁齐桓公的阴谋之中时,一开始也没有人愿意相信。直到后来他拥立的公子姜潘正式成为齐国君主,而他亦位极人臣后,所有人都才无力再否认这一点了----他的的确确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齐国人。

“这些都是你写的么?”有一天我的先生拿着一卷竹简突然问我,以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我知道他已经看了这些天我编写的几卷关于齐桓公之死的竹简。这是我在史馆第一次尝试编撰历史的的成果,而我特意把这几卷竹简安放在了一个不怎么显眼的角落,但我其实又是宁愿他真的会在不经意发现它们的。因为我觉得他但凡稍作留意便会察觉这几卷竹简的材质与周围那几卷竹简相比是全新的。我表面上恭顺内心则是激动的点头承认。可他没有说其他的话,神情里带着默许的冷淡。而比起这种漠然我觉得自己似乎更期待他不留情面的批评。我希望他可以多说一点,哪怕是批评我完全是在胡编乱造。

同类推荐
  • 五元书生

    五元书生

    糊涂穿越、残缺记忆。县试、府试、院试、小三元秀才,乡试、会试、殿试,大三元状元,只可惜杨复差了一元。若是再得一元……算了,我不欲出那风头。
  • 中国历史几千年

    中国历史几千年

    这里面所记述的--都是过去的人和事--五千年里面的。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 闯荡隋唐闯天下

    闯荡隋唐闯天下

    闯进神秘的楼兰,踏上遥远的丝路,领略大漠的豪情,恰逢隋唐乱世之际,据守西凉、平定秦川、下江南、战中原、夺扶馀、征服塞北雪域,携美同行,谱一曲悲欢离合,唱一段风起云涌……
  • 一九零零

    一九零零

    国与国之间从来是以实力说话,所谓的正义都不过是披在利益身上的一张画皮。一九零零中华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年,也是所有列强集体表现他们无耻面目的一年,而经历了列强们极端贪婪的掠夺打压、分化瓦解后,祖国政治、经济完全崩溃,自此进入一场军阀割据、外敌入侵的悲惨历史。意外穿越至东北的沈飞,在日俄互相倾轧下的东北,他又能不能在夹缝中谋取一线机会,扭转即将到来的历史呢?一九零零,一个崭新的世纪将重新开始!-----------------------------大头另有一本VIP作品《乱世草头王》已经完本,在各位书友等待本书的时候,不妨去消遣一下!呵呵!
热门推荐
  • 穿越大作战

    穿越大作战

    叶若萱,一个巨力少女。穿越来到大楚王朝,发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穿越者,重生者。有的发家致富奔小康,一心一意要种田,有的诗词歌赋,满腹经纶,不过都是抄袭的,现代歌曲,现代舞蹈,竟然小说都在大楚王朝蓬勃发展了。有的一心宅斗,抢男人。叶若萱表示,神马才能都没有的她,亚历山大啊!只能没事欺负欺负同胞哥哥,对着温柔娘亲粗狂爹爹卖个萌,撒个娇,结识几个好盆友,学个医术神马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了,不过,那个小子,干嘛呢,竟然欺负我哥哥,姐揍死你,喂,这位你脸皮这么厚,你家人造吗?离姐远点……且看一个穿越的巨力呆萌少女在穿越者遍地的古代生存史。新书求包养,求呵护!么么!
  • 丛林特战

    丛林特战

    北纬17度丛林,中国特种兵“狩猎”的地方。中国派去援助Y国抵抗外来侵略的特种兵秦明扬和他的兄弟们隐去真实姓名,与Y国队员一起实施“丛林兄弟”计划,同侵略者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丛林特战,枪林弹雨中挥洒热血青春。残酷的作战环境,特种作战方式和手段,丛林战士与顽敌展开智慧角逐,如战神般收割着敌人的性命。他们是——丛林特种兵。
  • 弈诸天

    弈诸天

    与天地争造化,与日月夺辉光!与众生抢气运,与未来博先机!诸天既以我为棋子,那我便顺势而为,带着诸天之意志浑水摸鱼、借力打力。在天地剧变的浪潮中揭开种种谜团,博弈天地,逆袭诸天,凌驾万界之上!——————————————————————此书大纲完备,各位大可养肥了再杀!小说交流群:204447089
  • 成为魂兽从斗罗大陆开始

    成为魂兽从斗罗大陆开始

    我是苏夜,我现在很慌,因为我重生在了斗罗大陆星斗大森林,还变成了一个魂兽,现在在我的身前有一个不知名的魂兽看着我,好像对我图谋不轨,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才是开始。
  • 点亮了我的整个青春

    点亮了我的整个青春

    年级第一与年级倒第一的神仙恋爱君远:唉,媳妇儿~等等我,奶茶给你买好了姜木子:哦(低头认真学习)学校里总有一个男生追在一个女生身后高中三年,甜蜜爱恋这段神仙恋爱能否走到最后?!?!看他看他看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外星奇观未解之谜

    外星奇观未解之谜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学奥秘的知识问题。
  • 魔武全神

    魔武全神

    “扮猪吃虎?踩人打脸?猥琐阴险?贪婪狡诈?”“是的,你们可以这么不负责任的给我乱扣屎盆子。但不管你们信不信,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都不是我的本意。我本心纯洁!真的!”讲真,这是一个被迫去追寻诗和远方的故事.......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追爱攻势:高冷会长,你站住

    追爱攻势:高冷会长,你站住

    苏无忧这倒霉的姑娘唯一幸运的就是在半路上捡到只传说中的九尾狐,众多不幸之一是狐狸变成了人,消失不见了!新生报道时,她意外发现学生会会长跟自家狐狸长得一模一样?从此,无忧姑娘便走上了追狐的不归之路。“小叶子~给你最喜欢的胡萝卜。”“你长得挺像胡萝卜呢,你见过喜欢胡萝卜的狼吗。”顾公子冷淡回应,言外之意,本公子不喜欢胡萝卜,也不喜欢你。“你是想说小爷长得和胡萝卜一样可爱动人吗?”“不,我的意思是,你和胡萝卜一样,干瘪,大众。”顾念看着苏无忧,漂亮得不像话的脸上满是嫌弃。悲催的无忧姑娘:……当她受伤想放弃时,他却一本正经地将她抵在墙角,诱惑道:“狼不喜欢胡萝卜,可我是狐狸,所以,蠢货,跟我回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